專利名稱:多用節(jié)能旋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yè)機械,特別是旋耕機。
現(xiàn)有旋耕機,為東風12-60型旋耕機(見
圖1),是六十年代的產品,它旋耕幅寬小,只有60cm,不能覆蓋輪轍,由于放油塞2在旋耕時處于最低位置,影響旋耕深度,不能使用節(jié)能型短刀,功耗大,只能進行旋耕作業(yè),故要完成田間作業(yè),手扶拖拉機需要多次下田,這樣不但增加油耗及主機的磨損,而且會使耕作的深層土壤板結,破壞土壤的結構,如要進行旋耕、播種復式作業(yè),就必須在該機上附加另外的播種裝置,但由于其上罩殼1為整體式結構的限制,播種箱只能放置在尾輪的上方,使整機重心后移,操作困難。
又如東風12型免耕條播機(如圖2),它雖可進行旋、播種復式作業(yè),但由于其罩殼1是設計成園弧形,如進行旋耕作業(yè),泥土不能有效地拋出,土塊重復切削,增加功耗,故不能適應旋耕作業(yè)的要求,且其參數(shù)的設計,如速度也不能適應旋耕作業(yè)的要求,不能取代旋耕機,也只能一機一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功耗小,既能進行旋耕作業(yè),又能進行播種作業(yè),或進行旋播復式作業(yè),旋耕幅寬大的旋耕機。
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在鏈條箱中增設一個張緊機構安裝位置,也就是在鏈條箱中共有兩個張緊機構安裝位置,機構正轉作業(yè)時,張緊機構安裝在鏈條的松邊一側,反轉作業(yè)時,鏈條的松邊換到另一側,則相應將張緊機構拆裝到另一側。在進行旋耕、播種作業(yè)時,按作業(yè)要求,為獲得不同的轉速,而采用更換一組鏈輪,同時更換鏈條,或在鏈條上增加兩個活節(jié)的方式來實現(xiàn)。罩殼由園弧面、與園弧面相切的平面組成的固定板及活動板組成。在進行旋耕作業(yè)時,活動板與固定板形成一整體,以適應正、反旋耕作業(yè);在進行旋播復式作業(yè)時,將活動板斜裝在兩側板上,罩殼的平面部分留出一長方形開口,其上裝播種箱,播種頭從長方形開口伸下,便于種子的垂直下落,加之鏈條箱傾角減小,這樣就使整機的重心前移,減少手柄提升力。
另外,通過改變放油塞的安裝位置,縮短了犁刀的無效工作半徑,使犁刀的長度減小,即采用短犁刀,并采用節(jié)能刀形,經優(yōu)化排列,可降低功耗,增加耕幅。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圖1為東風12-60型旋耕機結構示意圖;圖2為東風12型免耕條播機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旋耕作業(y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旋耕,播種復式作業(y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刀軸上犁刀排列展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鏈條箱結構示意圖。
圖3中,罩殼由園弧面1及與園弧面相切的平面3組成固定板2,固定在兩側板5上,平面3最好與園弧面1水平相切。平面3上設有活動板4,進行旋耕作業(yè)時,活動板4和固定板2一起固定在兩側板5上,且在罩殼后端安裝有尾輪支架6,用于安裝尾輪7;進行旋耕、播種作業(yè)時(如圖4),活動板4裝在兩側板5的內側、犁刀14上方(見圖5),以免旋耕時土塊拋出,碰、砸播種頭11,罩殼的固定板2上留出一個長方形開口9,播種箱10安裝在長方形開口9上方,播種頭11從長方形開口9伸入罩殼的下方,這樣就可使種子從播種箱10中垂直落入播種頭11內,旋播作業(yè)時再安上壓實滾12。
圖5為犁刀排列展開示意圖,14為刀軸18上的犁刀,13為安裝犁刀14的刀庫。犁刀14的排列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耕作質量好壞,峰值扭矩的大小,整機受力是否平衡、均勻,工作部件是否容易夾土、堵塞、漏耕等,而且對播種質量也有直接影響。故犁刀14在排列時應按需要先確定犁刀總數(shù),再按犁刀總數(shù)用通過刀軸軸線的平面等分刀軸,在等分平面與刀軸表面相交的母線上裝上一把犁刀,使刀軸18(見圖6)在旋轉過程中,每轉過一個等分角度,僅一把犁刀14入土,相繼入土犁刀14的軸向距離越大越好,并應軸向對稱入土,左右彎刀片最好交錯入土,以減少軸向、徑向跳動;刀軸18上相鄰兩把同向犁刀14所在軸截面之間的夾角盡可能大,以防止犁刀14夾土、堵塞、纏草等,犁刀14切出的土垡大小應均勻,犁刀14的排列應使其在切土過程中增加對土塊撕裂作用。為達到這些要求,本實用新型對犁刀14進行優(yōu)化排列,當旋播作業(yè)時,采用36把犁刀14,安裝犁刀14的刀庫13在刀軸18上的呈雙螺旋線排列,周向每10°一個刀庫13,軸向相鄰刀庫13之間的距離為52-54mm,沿軸共有19個橫截面,中間17個截面每個截面兩個刀庫13,兩端兩個截面各有一個刀庫13;圖5就是本犁刀排列方案按刀軸母線展開后的犁刀排列示意圖。圖中0°~360°橫線表示刀軸的0°~360°母線,縱線表示軸上的19個橫截面展開線。當旋耕作業(yè)時,采用18把犁刀14,見圖5中虛線部分所示,安裝犁刀14的刀庫13在刀軸18上呈單螺旋線排列,周向每20°一個刀庫13,軸向相鄰刀庫13之間的距離為52-54mm,軸向共有19個截面,兩邊各9個截面分別設有一個刀庫13。
在圖6中,鏈條箱8的對稱軸線與垂直平面之間的夾角由原來的α=48°(見
圖1)縮小到β=28°(見圖4)鏈條箱8內有一對鏈輪15、19,當進行旋耕作業(yè)時,鏈輪15的齒數(shù)為11,鏈輪19的齒數(shù)為14,當進行反轉作業(yè)時,鏈輪15的齒輪為14,鏈輪19的齒數(shù)為11,當進行播種作業(yè)時,鏈輪15的齒數(shù)為24,鏈輪19的齒數(shù)為11;在鏈條箱8內鏈條的兩側各設有兩只銷孔21,當犁刀14正轉作業(yè)時,將板簧銷16插入鏈條松邊的兩只銷孔21內,并裝上板簧17,起到張緊作用,當犁刀14反轉作業(yè)時,則將板簧銷16裝到另兩只銷孔21上,同時裝上板簧17。鏈條箱8上原放油塞20中心線與鏈條箱8的對稱軸線之間的夾角為27°,在最大旋耕深度時,放油塞20處于最低位置,因而使得犁刀14的無效工作半徑R較大,本實用新型將放油塞20的中心線與鏈條箱8的對稱軸線之間的夾角增大到30-70°,最佳為65°,使放油塞20在最大旋耕深度時不處于最低位置,從而縮小了犁刀14的無效工作半徑R,也即可采用短犁刀作業(yè),可采用L=195mm的短刀子。
采用本實用新型后,可實現(xiàn)旋耕、播種復式作業(yè),正反轉、埋青、旋耕破垡,降低功耗,提高功效,增大了幅寬,與東風12-60型老式旋耕機田間對比測試結果表明,旋耕的功耗降低31.2%,功效提高50%,幅寬增為1m,完全覆蓋了拖拉機的輪轍,作業(yè)質量好,整機結構緊湊,操作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多用節(jié)能旋耕機其特征在于在鏈條箱中增設一個張緊機構安裝裝置,其罩殼由園弧面(1)與園弧面相切的平面(3)組成的固定板固定在兩側板(5)上,平面3與園弧面(1)水平相切,平面3上有活動板4,活動板與固定板在旋耕時一同固定在兩側板(5)上,滑動板(4)在播種時可裝在側板(5)內側,罩殼后端裝有尾輪支架(6),罩殼的固定板(2)上有長方形開口(9),播種箱(10)裝在開口(9)上方,播種頭(11)從開口(9)伸入罩殼下方,刀軸18上裝有犁刀(14)。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機,其特征在于安裝犁刀14的刀庫(13)在刀軸(18)上呈雙螺旋線排列。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耕機,其特征在于周向每10度有一刀庫13,軸向相鄰刀庫13之間距離為52~54mm,沿軸共有19個橫截面,中間17個截面,每個截面有兩刀庫13。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機其特征在于播種時,安裝犁刀14的刀庫13在刀軸18上面呈單螺旋線排列。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機,其特征在于鏈條箱8內鏈條的兩側各設有兩只銷孔21,板簧簧銷10插入銷孔21內,并裝上板簧17。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機,其特征在于鏈條箱(8)的對稱軸線與放油塞(20)的中心線之間夾角為30——70°,最佳為65°。
專利摘要一種多用節(jié)能旋耕機,可實現(xiàn)旋耕、旋播復式作業(yè)、埋青等功能。其特點是它的罩殼采用活動板與固定板連接的結構,旋耕作業(yè)時,安上活動板,旋播作業(yè)時,卸下活動板,裝上播種箱,它的鏈條箱采用的是一組可互換的鏈輪,適應多種作業(yè)不同的轉速要求。并對鏈條箱上的放油塞位置作了改進,對犁刀設置作了優(yōu)化排列,可適于短犁刀作業(yè),降低了功耗,提高了功效。該機整機結構緊湊,增加了旋耕幅寬,作業(yè)質量好,操作方便,是一種實用的農業(yè)機械。
文檔編號A01B49/00GK2075409SQ90211510
公開日1991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1990年1月5日 優(yōu)先權日1990年1月5日
發(fā)明者唐余圩, 丁建平, 蘇鈞, 曹兆熊 申請人:鹽城市郊區(qū)節(jié)能旋耕條播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