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犁溝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適用于多季節(jié)種植的麥田犁溝機。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tǒng)二季栽種農作物現在有兩種的犁溝方式:第一種,傳統(tǒng)的人工牽引小犁犁溝,即用人力來牽引小犁。但是人工牽引小犁有以下缺點:1、人力牽引由于人的力量有限,犁出的溝較淺,造成二季栽種的農作物根部掩埋較淺,夏季的溫度較高,栽種的二季農作物易因為根部土壤含水量低而死亡,成活率低。 2、犁溝速度慢,人工成本高,造成種植效率低,種植成本高。
第二種,將拖拉機駛入麥田牽引小犁犁溝。這樣犁溝速度快,節(jié)省人力。但是由于小麥行間距太小,拖拉機的輪胎寬度遠遠大于小麥行間距,當拖拉機駛入麥田時,會碾壓未成熟的小麥,造成小麥減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多季節(jié)種植的麥田犁溝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適用于多季節(jié)種植的麥田犁溝機,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兩側設有車輪,所述車架的上表面設有第一檔桿、第二檔桿、變速器和發(fā)動機艙,所述第一檔桿、第二檔桿和變速器分別設置在車架上表面的右側,所述發(fā)動機艙的表面設有方向盤,所述變速器通過減速器連接齒輪,所述齒輪固定連接有滾筒,所述滾筒的表面纏繞有鋼絲繩,所述鋼絲繩的另一端連接有滑輪,所述滑輪固定連接有犁頭架,所述犁頭架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犁頭,所述犁頭架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扶手。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檔桿和第二檔桿連接變速器。
優(yōu)選的,所述車輪的表面設有凸起。
優(yōu)選的,所述車架的后端通過支架活動安裝有滾筒。
優(yōu)選的,所述發(fā)動機艙設置在車架的表面前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適用于多季節(jié)種植的麥田犁溝機具有以下優(yōu)點:
1、以拖拉機牽引力代替人工牽引,加快犁溝速度,縮短二季耕種時間。
2、加深犁溝深度,提高二季栽種農作物的成活率、種植效率。
3、以鋼絲繩在田間行走,代替拖拉機在田間行走,避免小麥被碾壓現象,提高二季栽種農作物成活率。
4、通過滑輪來改變鋼絲繩與拖拉機的受力方向,避免鋼絲繩受力方向與拖拉機平行,造成在工作過程中拖拉機的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架、2車輪、3變速器、4第二檔桿、5第一檔桿、6滾筒、7齒輪、8鋼絲繩、9犁頭、10滑輪、11扶手、12方向盤、13發(fā)動機艙、14犁頭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適用于多季節(jié)種植的麥田犁溝機,包括車架1,車架1的兩側設有車輪2,車輪2的表面設有凸起,增加車輪2的摩擦力,防止車輪2在工作期間打滑,車架1的上表面設有第一檔桿5、第二檔桿4、變速器3和發(fā)動機艙13,第一檔桿5、第二檔桿4和變速器3分別設置在車架1上表面的右側,發(fā)動機艙13設置在車架1的表面前端,第一檔桿5和第二檔桿4連接變速器3,通過控制檔桿來控制變速器的速度和傳遞動力,發(fā)動機艙13的表面設有方向盤12,變速器3通過減速器連接齒輪7,車架1的后端通過支架活動安裝有滾筒6,滾筒6通過兩端的轉軸固定在支架上,使得滾筒6可以在支架上面轉動,齒輪7固定連接有滾筒6,滾筒6的表面纏繞有鋼絲繩8,鋼絲繩8的另一端連接有滑輪10,滑輪10固定連接有犁頭架14,犁頭架14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犁頭9,犁頭架14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扶手11。
工作原理:在使用時,讓拖拉機停在二季種植的田地地頭,利用鋼絲繩8在田間的行走代替拖拉行駛,發(fā)動拖拉機,帶動變速器3,利用單獨變速器3來調節(jié)滾筒6的轉動速度,鋼絲繩8通過裝在拖拉機車身中間部位的滑輪10來改變鋼絲繩8的方向,鋼絲繩8的另一端牽引與犁溝機相配套的多壟犁,通過扶手11來穩(wěn)定犁頭9的穩(wěn)定性,通過調節(jié)變速器3來調節(jié)滾筒6滾動速度,調節(jié)鋼絲繩8的前進速度,進而控制小犁前進速度,進行二季栽種農作物的犁溝。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