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yè)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秸稈掩埋裝置以及免耕播種機。
背景技術:
保護性耕作機具是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關鍵,其主要機具有秸稈還田機、深松機、植保機械和免耕播種機,前三種機具其性能和質量總體能夠滿足保護性耕作生產要求。秸稈還田后,對免耕播種機提出更高要求,免耕播種機是保護性耕作機具的重點和難點,它的作業(yè)條件和普通播種機相比發(fā)生重大變化,它不僅需要具備普通播種機的性能,還要能在地表不平、地面堅硬,秸稈殘茬覆蓋量大,覆蓋不均勻等情況下實現(xiàn)免耕播種,免耕播種機作業(yè)難度大,對免耕播種機的技術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投入市場的免耕播種機型號有幾十個,特別是在玉米收獲機作業(yè)后,無法作業(yè),原因是:收獲機的還田機把玉米秸稈完全打碎揉搓,鋪在地表,免耕播種機施肥刀無法切斷揉碎的秸稈,秸稈量大,在播種作業(yè)時形成擁堆現(xiàn)象,嚴重影響播種質量,怎樣能把打碎的秸稈清理到苗帶兩側,固定在休閑行,秸稈掩埋裝置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刮風時秸稈不被吹走,降雨秸稈不被沖走,經過夏天,在高溫下有土壤的覆蓋,產生微生物種群多,加速秸稈的腐爛,解決了秸稈粉碎后,不清理秸稈就不能直接免耕播種的尷尬局面,解決了田間大面積秸稈焚燒的現(xiàn)象,達到生態(tài)環(huán)保的可持續(xù)農業(yè)發(fā)展之路。
免耕播種是一次性完成播種、施肥、重鎮(zhèn)壓,免耕播種的主要技術內容概括為少耕、免耕、殘茬秸稈覆蓋和科學合理輪作,要求地表殘茬覆蓋率達到30%以上,秸稈越多越好,其重點是盡量減少農機具進地次數,通過合理輪作,留茬覆蓋,合理施肥等綜合措施,為作物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達到高產、高效、低耗,保護環(huán)境,較少水土流失。其優(yōu)點是可以穩(wěn)定土壤結構,減少水蝕、風蝕,保護土壤,減少地表水分蒸發(fā),充分利用寶貴的水資源,減少勞動力和機械設備的投入,提高勞動生產率,是玉米種植實現(xiàn)全程機械化的最主要農機具;免耕播種機能夠實現(xiàn)秸稈還田,但是按照目前的農藝要求,秸稈很難實現(xiàn)全部還田,導致很多玉米產區(qū)依然是焚燒秸稈,污染環(huán)境。
免耕播種機是21世紀初從美國引進,2006年在東北地區(qū)試驗示范,通過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逐步適應了農業(yè)生產需求。近十幾年的推廣應用,免耕播種機還是暴露出與農藝要求不匹配的缺點和不足,傳統(tǒng)機械收獲方法是玉米收獲機收獲后,把玉米秸稈打碎,免耕播種機的清草刀片作用降低了,清草輪撥草效率也降低了。因此免耕播種機前部安裝秸稈清理機構,播種盤后端安裝秸稈掩埋機構,就可以達到實現(xiàn)秸稈還田的目的。
免耕播種使用特點是一次性完成破茬、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zhèn)壓等作業(yè),在玉米成產全過程,除了使用除草劑和殺蟲劑以為,不再進行任何作業(yè),直至收獲。免耕播種機與普通播種機播種的不同之處表現(xiàn)在播種機作業(yè)環(huán)境不同:免耕播種機要在未經過耕翻的,具有作物殘茬和秸稈覆蓋的情況下作業(yè),要求免耕播種機,一是要有較強的入土能力,二是在雜草、秸稈、殘茬的情況下有較強的通過性。目前市場上的免耕播種機基本達不到玉米機械收獲后,全部粉碎的秸稈還田,播種后一旦遇到大風,秸稈被吹動,容易堆積,影響出苗,安裝了秸稈掩埋機構,就能把秸稈固定住,不會影響出苗。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免耕播種機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秸稈掩埋裝置以及免耕播種機。
一種新型秸稈掩埋裝置,包括至少一成對設置的拋土輪,各所述拋土輪通過拋土輪轂穿設于多棱軸的外輪廓上,各所述拋土輪的外表面上設有若干拋土輪輻條,所述拋土輪輻條上裝有至少一拋土刀,各所述拋土輪的外側分別設有支架,所述拋土輪與所述支架間隔設置,各所述支架底部開設有孔洞且外側分別設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上設有限位拉桿;
兩所述拋土輪內側設有鏈輪,所述鏈輪上設有鏈條。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成對設置的拋土輪為左右設置,且各所述拋土輪的外輪廓相同,面積相等。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多棱軸為六棱軸,所述六棱軸上設有若干固定拋土刀的六棱夾子,所述六棱夾子由鋼材料制成。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拋土輪轂處以及所述支架底部的孔洞處設有內六角軸承。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拋土刀與所述拋土輪輻條之間通過拋土刀螺絲固定。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拋土輪與所述支架之間設有六棱間套。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拋土刀的刀片呈拋物線勺式型。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支架上部開設有若干連接孔。
另外,提供了一種免耕播種機,包括播種盤,所述免耕播種機的主體部分為新型秸稈掩埋裝置。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播種盤前端設有秸稈清理裝置,所述播種盤后端的主梁上設有所述秸稈掩埋裝置,位于所述秸稈掩埋裝置的鏈輪連接于播種傳動輪的主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秸稈掩埋裝置達到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秸稈還田,秸稈覆蓋,防止土壤風蝕、水蝕,達到抗旱、保墑、培肥地力的目的。且秸稈掩埋裝置結構簡單、緊湊,與免耕播種機主梁連接,動力可靠牢固,部件通用,制作方便,成本低,效益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秸稈掩埋裝置的拋土輪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秸稈掩埋裝置的鏈輪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秸稈掩埋裝置的拋土刀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秸稈掩埋裝置的支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4,一種新型秸稈掩埋裝置,包括至少一成對設置的拋土輪1,成對設置的拋土輪1為左右設置,且各拋土輪1的外輪廓相同,面積相等。兩成對的拋土輪1內側設有鏈輪2,鏈輪2上設有鏈條3。各拋土輪1通過拋土輪轂(未示出)穿設于多棱軸4的外輪廓上,在本具體實施例中,多棱軸4為六棱軸,六棱軸上設有若干固定拋土刀的六棱夾子,六棱夾子由鋼材料制成,這樣一來,可以保證鏈輪4不在六棱軸上串動,保證之間的距離。拋土輪轂處設有內六角軸承,起到拋土旋轉的目的。
進一步地,各所述拋土輪1的外表面上設有若干拋土輪輻條5,拋土輪輻條5上裝有至少一拋土刀6,拋土刀6的刀片呈拋物線勺式型,通過拋土輪1的旋轉帶動拋土刀6在地表上抓起拋向兩側的秸稈上,起到固定秸稈的作用。拋土刀6與拋土輪輻條5之間通過拋土刀螺絲61固定。各拋土輪1的外側分別設有支架7,拋土輪1與支架7間隔設置,拋土輪1與支架7之間設有六棱間套(未示出),六棱間套可以使拋土輪1與支架7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
進一步地,各所述支架7底部開設有孔洞71,支架7底部的孔洞71處設有內六角軸承,可以保證六棱軸穿過,支架7上部開設有若干連接孔72。且支架7外側分別設有限位螺母(未示出),限位螺母在鏈輪磨損后可以拉長,具有調節(jié)作用,保證鏈條3的長度。限位螺母上設有限位拉桿(未示出)。
另外,提供了一種免耕播種機,包括播種盤,播種盤前端設有秸稈清理裝置,所述播種盤后端的主梁上設有秸稈掩埋裝置,該秸稈掩埋裝置包括至少一成對設置的拋土輪1,成對設置的拋土輪1為左右設置,且各拋土輪1的外輪廓相同,面積相等。兩成對的拋土輪1內側設有鏈輪2,鏈輪2上設有鏈條3。位于秸稈掩埋裝置的鏈輪2連接于播種傳動輪的主軸。各拋土輪1通過拋土輪轂穿設于多棱軸4的外輪廓上,在本具體實施例中,多棱軸4為六棱軸,六棱軸上設有若干固定拋土刀6的六棱夾子,六棱夾子由鋼材料制成,這樣一來,可以保證鏈輪3不在六棱軸上串動,保證之間的距離。拋土輪轂處設有內六角軸承,起到拋土旋轉的目的。
進一步地,各所述拋土輪1的外表面上設有若干拋土輪輻條5,拋土輪輻條5上裝有至少一拋土刀6,拋土刀6的刀片呈拋物線勺式型,通過拋土輪1的旋轉帶動拋土刀6在地表上抓起拋向兩側的秸稈上,起到固定秸稈的作用。拋土刀6與拋土輪輻條5之間通過拋土刀螺絲61固定。各拋土輪1的外側分別設有支架7,拋土輪1與支架7間隔設置,拋土輪1與支架7之間設有六棱間套,六棱間套可以使拋土輪1與支架7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
進一步地,各所述支架7底部開設有孔洞71,支架7底部的孔洞71處設有內六角軸承,可以保證六棱軸穿過,支架7上部開設有若干連接孔72。支架7通過連接孔72安裝在免耕播種機的縱梁上,達到固定和制成的作用。且支架7外側分別設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在鏈輪磨損后可以拉長,具有調節(jié)作用,保證鏈條的長度。限位螺母上設有限位拉桿。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
秸稈掩埋裝置是連接在免耕播種機后面的主梁上,在工作中隨著播種盤在地表不同情況下,上下浮動,達到深淺一致,埋土效果一致,中間鏈輪2連接在播種傳動主軸上,達到與整機狀態(tài)一致的工作工作狀態(tài)。秸稈在收獲機作業(yè)后,被打碎或者揉搓變細小,上面沒有其他物質固定,春季風大,很容易被吹走、集堆,影響機具作業(yè)和植物生長。秸稈掩埋機構結構簡單、緊湊,與免耕播種機主梁連接,動力可靠牢固,部件通用,制作方便,成本低,效益大。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