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大棚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大棚的自動開窗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大棚能透光、保溫(或加溫),用來栽培植物,在不適宜植物生長的季節(jié),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產量,多用于低溫季節(jié)喜溫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者育苗。
目前卷膜開窗的薄膜溫室大棚的較為常見,廣泛應用于農作物、經濟作物的規(guī)?;a中。現有卷膜開窗的薄膜溫室大棚如圖1及圖2所示,主要包括多個大棚單元1’,每個大棚單元1’的外表面上分別覆蓋有大棚膜2’,各大棚膜2’上分別設有卷膜開窗機構;其中,每個大棚單元1’分別由多個相互搭接的弧形拱桿11’和豎桿12’并排組成。卷膜開窗機構用以卷放大棚膜2’,對大棚內的溫度進行調節(jié),其主要包括傳動連接的卷膜鋼管21’和傳動組件,卷膜鋼管21’通常是設在相鄰兩個大棚單元1’所形成的天溝處,轉動卷膜鋼管21’將大棚膜2’卷起或放下,從而形成天溝兩側卷膜開窗。
天溝兩側卷膜開窗的結構,由于大棚內的熱量一般聚積在大棚頂部,天溝開窗不能形成有效的散熱,無法在高溫天氣對大棚起到較為有效的降溫作用;在多雨天氣,需逐一操縱各大棚單元中的卷膜開窗機構,不能同時放下各個大棚單元上的大棚膜2’;特別是在高溫多雨季節(jié),為了擋雨需放下大棚膜2’,為了降溫需卷膜開窗,頻繁地卷放極易使大棚膜磨損甚至破裂。
有鑒于此,本設計人針對上述大棚的開窗系統(tǒng)結構設計上未臻完善所導致的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構思,且積極研究改良試做而開發(fā)設計出本發(fā)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風效果好,且可將多個大棚單元的窗戶連動開收的大棚開窗系統(tǒng)。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大棚的開窗系統(tǒng),該大棚包括沿寬度方向并排連接的多個大棚單元及一開窗系統(tǒng),每個大棚單元分別包括具有拱形頂的大棚骨架以及覆蓋在該大棚骨架外表面上的大棚膜,各大棚膜對應拱形頂的頂端分別沿該大棚單元的長度方向開設有一窗口,窗口配合有窗膜,窗膜的一端與大棚膜連接在一起,另一端為開口,開口端固定一窗沿,各大棚單元的窗膜開口朝同一方向開設;該開窗系統(tǒng)包括多根推桿、一驅動軸、一電機及多根支撐臂,每根推桿分別沿著大棚單元的寬度方向連接各大棚單元,且多根推桿間隔設置在各窗口的下方,各推桿上分別設有一齒輪,各齒輪呈對應設置,所述驅動軸連接各推桿并設置在推桿的齒輪上,所述電機設置在驅動軸上,每個大棚單元與每根推桿上至少設有一所述支撐臂,支撐臂的一端樞接在推桿上,另一端固定在大棚單元的窗沿上。
每個大棚單元與每根推桿上設有兩根所述支撐臂,兩支撐臂呈“V”型狀設置,兩支撐臂的一端共同樞接在推桿上,兩支撐臂的另一端固定在大棚單元的窗沿上。
所述大棚膜的窗口與窗沿對應配合的一端設置有一鋁型材,所述窗沿為另一鋁型材。
各大棚膜的窗口鋁型材與窗沿鋁型材之間夾設有一防蟲網。
至少一大棚單元內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電機為程控電機,該電機內包含一控制芯片,控制芯片與溫度傳感器連接。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fā)明大棚的開窗系統(tǒng)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各大棚膜的窗口開設在拱形頂的頂端,窗膜通過支撐臂的頂推使大棚膜的窗口呈開啟狀態(tài),這樣聚積在大棚內頂部的熱量可以順利地從該窗口排出,在高溫天氣可以對大棚起到較為有效的降溫作用,使大棚內的溫度適宜,空氣狀態(tài)也保持在較佳狀態(tài)下,有利于作物生長;如遇降雨天氣,只需要通過開啟電機控制驅動軸轉動,帶動推桿沿大棚單元的寬度方向往窗膜開口的反方向移動就可將所有大棚單元的窗口全部蓋上,達到遮擋雨水的目的,避免出現因頻繁卷放而導致窗膜變形、破裂的情形;反之,開窗通風時,開啟電機控制驅動軸轉動,使推桿沿大棚單元的寬度方向往窗膜開口的方向移動就可將所有大棚單元的窗口全部打開,無需對大棚單元逐個操作。
二、本發(fā)明窗膜是對應拱形頂設置,無論在該窗膜打開或者蓋合窗口時,均呈傾斜狀態(tài),有利于雨水和雜物等順利滑落,不致堆積而使窗膜破裂。
本發(fā)明可通過將電機設置為程控電機,配合溫度傳感器的數據,使該開窗系統(tǒng)根據大棚內的溫度值,選擇是否開啟窗戶,達到智能自動開窗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側邊卷膜開窗的薄膜溫室大棚的示意圖。
圖2為現有側邊卷膜開窗的薄膜溫室大棚中的大棚骨架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大棚的開窗系統(tǒng)的開啟狀態(tài)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大棚的開創(chuàng)系統(tǒng)的開啟狀態(tài)主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大棚的開窗系統(tǒng)的蓋合狀態(tài)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大棚的開窗系統(tǒng)的蓋合狀態(tài)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3至圖6所示,本發(fā)明揭示了一種大棚的開窗系統(tǒng),該大棚包括沿寬度方向并排連接的多個大棚單元10、設置在各大棚單元10外表面一開窗系統(tǒng)30,每個大棚單元10分別包括大棚骨架1。
如圖所示,本發(fā)明與三個大棚單元10進行示意說明,各大棚單元10的大棚骨架1包括縱橫交接的橫桿11及豎桿12,以及形成在豎桿12頂部的多個拱形頂13。除此結構外,各大棚單元10也可由多個拱形頂連接在一起形成,大棚單元10的形狀有多種,圖中所示僅為本發(fā)明的其中一種方式。
所述大棚膜20覆蓋在各大棚骨架1的外表面上,各大棚膜20對應大棚骨架1的拱形頂13的頂端分別沿該大棚單元10的長度方向開設有配合該拱形頂13的一窗口21,窗口21配合一窗膜22,窗膜22的一端與大棚膜20連接在一起,另一端為開口,窗膜22的開口固定在一窗沿23上,該窗沿23為硬質桿,可為鋁型材,該大棚膜20的窗口21與該窗膜22的開口配合的一端固設一鋁型材,各大棚單元20的窗膜22開口朝同一方向開設。各大棚膜20的窗口21鋁型材與窗沿23鋁型材之間夾設有一防蟲網40。
該開窗系統(tǒng)30包括多根推桿31、一驅動軸32、一電機33及多根支撐臂34。每根推桿31分別沿著大棚單元10的寬度方向連接各大棚單元10,且多根推桿31間隔設置在各窗口的下方,各推桿31上分別設有一齒輪35,多根推桿31的齒輪35呈對應設置;所述驅動軸32連接各推桿31并設置在推桿31的齒輪35上;所述電機33設置在驅動軸32上,該電機33為減速電機可控制該驅動軸32轉動,使推桿31進行直線往復運動,每個大棚單元10與每根推桿31上至少設有一支撐臂34,支撐臂34的一端樞接在推桿31上,另一端固定在大棚單元30的窗沿23上。如圖所示,本發(fā)明是在每個大棚單元10與每根推桿31上設有兩根所述支撐臂34,兩支撐臂34呈“V”型狀設置,兩支撐臂34的一端共同樞接在推桿31上,兩支撐臂34的另一端固定在大棚單元10的窗沿23上。
為了方便使用,該電機33可為程控電機,于電機33內設置一控制芯片, 在至少一大棚單元10內設置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能感受大棚溫度并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給控制芯片,在控制面板上設置開窗溫度或關窗溫度,實現該大棚的自動開窗或關窗。
本發(fā)明是將各大棚膜2的窗口21開設在拱形頂13的頂端,窗膜22通過支撐臂34的頂推使窗膜22對應窗口呈開啟狀態(tài),這樣聚積在大棚內頂部的熱量可以順利地從該窗口21排出,在高溫天氣可以對大棚起到較為有效的降溫作用,使大棚內的溫度適宜,空氣狀態(tài)也保持在較佳狀態(tài)下,有利于作物生長;如遇降雨天氣,只需要通過開啟電機33控制驅動軸32轉動,使推桿31沿大棚單元10的寬度方向往窗膜22開口的反方向移動就可將所有大棚單元的窗口21全部蓋上,達到遮擋雨水的目的,避免出現因頻繁卷放而導致窗膜22變形、破裂的情形;反之,開窗通風時,開啟電機33控制驅動軸32轉動,使推桿31沿大棚單元10的寬度方向往窗膜22開口的方向移動就可將所有大棚單元10的窗膜22對應窗口21全部打開,無需對大棚單元10逐個操作。
另外,本發(fā)明窗膜22是對應拱形頂13設置,因此,無論在該窗膜22打開或者蓋合窗口時,均呈傾斜狀態(tài),有利于雨水和雜物等順利滑落,不致堆積而使窗膜破裂。
本發(fā)明可通過將電機33設置為程控電機,配合溫度傳感器的數據,使該開窗系統(tǒng)根據大棚內的溫度值,選擇是否開啟窗戶,達到智能自動開窗的效果。
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發(fā)明的產品形態(tài)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專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