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一種綠蘿栽培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60828閱讀:255來源:國知局
一種綠蘿栽培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綠蘿栽培設備,包括栽培容器、第一支撐柱和第一布套,還包括豎直設置且位于第一支撐柱上方的第二支撐柱、位于第二支撐柱內部的第三支撐柱和用于調節(jié)第三支撐柱高度的調節(jié)裝置,第一布套并套住第二支撐柱。本發(fā)明的綠蘿栽培設備,增設第二支撐柱,可以增加生長架的長度,增設第三支撐柱和可調節(jié)第三支撐柱高度的調節(jié)裝置,通過調節(jié)裝置調節(jié)第三支撐柱的高度,可以提高生長架的長度調節(jié)范圍,隨著綠蘿的生長,綠蘿莖曼依然可以攀附在生長架的支撐柱上,從而可以持續(xù)對綠蘿提供支撐,綠蘿依然可以向上生長。
【專利說明】一種綠蘿栽培設備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綠蘿栽培設備。

【背景技術】
[0002] 自然界中有的植物的莖干柔軟不能直立,需要纏繞或依附它物向上生長,所以稱 之為攀緣植物。
[0003] 攀緣植物如綠蘿,其莖蔓粗壯,可長達數米,莖節(jié)處有氣根。隨著株齡的增長,綠蘿 枝繁葉茂。
[0004] 由于綠蘿的莖蔓生長速度較快,人們常做柱藤式栽培,即在花盆中央堅立一根支 撐柱,支撐柱表面再套上一層布套,以利于綠蘿莖曼攀附在布套上并向上生長。
[0005] 隨著花盆中栽種的綠蘿的生長,由于支撐柱的長度有限,綠蘿莖蔓向上生長超過 支撐柱的頂端后,支撐柱不能繼續(xù)對綠蘿莖曼形成支撐作用,導致影響綠蘿的繼續(xù)生長。


【發(fā)明內容】

[0006]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綠蘿栽培設備,目的是隨著綠蘿的生長以持續(xù)對綠蘿提供支撐作 用。
[0007]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綠蘿栽培設備,包括用于栽種 綠蘿的栽培容器、堅直的第一支撐柱和套設在第一支撐柱上的第一布套,還包括堅直設置 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柱上方的第二支撐柱、位于第二支撐柱內部的第三支撐柱和用于調節(jié) 第三支撐柱高度的調節(jié)裝置,所述第一布套并套住第二支撐柱。
[0008] 所述第二支撐柱、所述第三支撐柱和所述第一支撐柱為同軸。
[0009] 所述第三支撐柱向上伸出于所述第二支撐柱的部位套設有第二布套。
[0010] 所述調節(jié)裝置包括設在所述第一支撐柱上端的基座和穿設在基座上且用于向上 頂起所述第三支撐柱的內撐桿,所述第二支撐柱的下端與基座連接,基座設有用于驅動內 撐桿移動的驅動機構。
[0011] 所述內撐桿與所述第三支撐柱同軸,內撐桿的上端插入第三支撐柱內,下端插入 第一支撐柱內。
[0012]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在所述基座上且與所述內撐桿同軸的中心軸、套設在中心軸 上的蝸輪和與蝸輪嚙合的蝸桿,基座外設有與蝸桿連接且用于驅動蝸桿轉動的手柄,中心 軸內設有讓內撐桿穿過的中心孔,且中心孔的內壁設有與內撐桿表面設置的外螺紋配合形 成螺旋傳動的內螺紋,所述第一支撐柱內設有與內撐桿下端連接的滑座和與滑座配合的導 向機構。
[0013] 所述基座包括與所述第二支撐柱連接的上殼體、與所述第一支撐柱連接的下殼體 以及位于上殼體、下殼體之間的套管,上殼體、下殼體與套管之間的空間為容納所述中心 軸、蝸輪和蝸桿的空腔體,蝸桿支撐在套管上且伸出套管外與所述手柄連接。
[0014] 所述滑座設有從外壁面上沿徑向朝向內部凹入形成的容納槽,容納槽沿周向至少 均布有三個,且各容納槽中設有用于與所述第一支撐柱內壁面接觸的滾珠和用于推動滾珠 的第一彈簧。
[0015] 所述調節(jié)裝置還包括保持機構,保持機構包括設在第三支撐柱內部的保持基體、 設于保持基體內且可沿徑向移動的推桿、用于推動推桿的第二彈簧和與推桿連接且用于與 套設在第三支撐柱上的布套接觸的保持塊,第三支撐柱的側壁設有讓推桿穿過的孔,推桿 的一端與第二彈簧接觸,另一端伸出于第三支撐柱外與保持塊連接。
[0016] 所述保持基體為圓柱形,所述推桿沿軸向在保持基體內設有多層,且各層的推桿 沿周向均布有多個。
[0017] 本發(fā)明的綠蘿栽培設備,增設第二支撐柱,可以增加生長架的長度,增設第三支撐 柱和可調節(jié)第三支撐柱高度的調節(jié)裝置,通過調節(jié)裝置調節(jié)第三支撐柱的高度,可以提高 生長架的長度調節(jié)范圍,隨著綠蘿的生長,綠蘿莖曼依然可以攀附在生長架的支撐柱上,從 而可以持續(xù)對綠蘿提供支撐,綠蘿依然可以向上生長,而且通過調節(jié)裝置可以對增設的第 二支撐柱和第三支撐柱提供支撐,使第二支撐柱和第三支撐柱穩(wěn)定,避免生長架因長度過 長而出現偏斜等情況,提高生長架的穩(wěn)定性,以確保對綠蘿提供可靠的支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 本說明書包括以下附圖,所示內容分別是:
[0019] 圖1是本發(fā)明綠蘿栽培設備的剖視圖;
[0020] 圖2是滑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3是基座的分解圖;
[0022] 圖4是蝸輪與蝸桿的配合示意圖;
[0023] 圖5是第三支撐柱及內部結構的剖視圖;
[0024] 圖6是保持基體各層的結構示意圖;
[0025] 圖7是保持基體各層保持塊在撐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6] 圖8是圖7中A處放大圖;
[0027] 圖中標記為:
[0028] 1、第一布套;2、栽培容器;3、第一支撐柱;4、第二支撐柱;
[0029] 5、調節(jié)裝置;
[0030] 51、導向塊;
[0031] 52、基座;521、上殼體;522、下殼體;523、套管;524、上凸塊;525、下凸塊;
[0032] 53、保持基體;531、滑槽;
[0033] 54、蝸輪;55、蝸桿;56、手柄;57、上導向桿;
[0034] 58、滑座;581、容納槽;582、滾珠;583、第一彈簧;
[0035] 59、內撐桿;
[0036] 510、中心軸;511、推桿;512、保持塊;513、下導向桿;514、第一擋塊;515、第二彈 簧;516、第二擋塊;517、擋圈;
[0037] 6、第三支撐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38]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 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發(fā)明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 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0039] 如圖1至圖8所示,本發(fā)明一種綠蘿栽培設備,包括用于栽種綠蘿的栽培容器2和 用于對綠蘿生長提供支撐的生長架,該生長架包括一根堅直的第一支撐柱3和套設在第一 支撐柱3上的第一布套1,第一支撐柱3為中空的圓管,第一支撐柱3的下端插入栽培容器 2中并固定安裝。栽培容器2-般為花盆,栽培容器2中填充有用于使綠蘿根生長的栽培材 料,如土壤等。在栽培時,將綠蘿幼苗栽種在栽培容器2的栽培材料中,栽培材料為綠蘿提 供養(yǎng)分,隨著綠蘿的生長,其莖曼會逐漸攀附在第一支撐柱3上,并沿著第一支撐柱3逐漸 向上生長。由于第一支撐柱3的長度有限,當綠蘿莖曼向上生長超過第一支撐柱3的上端 后,第一支撐柱3不能繼續(xù)對綠蘿莖曼形成支撐作用,因此,本綠蘿栽培設備的生長架還包 括一根堅直設置的且位于第一支撐柱3上方的第二支撐柱4、位于第二支撐柱4內部的第三 支撐柱6和調節(jié)裝置5,第一布套1并套住第二支撐柱4。第二支撐柱4和第三支撐柱6是 設置在調節(jié)裝置5上,調節(jié)裝置5是用于調節(jié)第三支撐柱6的高度,還可以對第二支撐柱4 和第三支撐柱6起到支撐作用。設置第二支撐柱4,可以增加生長架的總長,隨著綠蘿的生 長,綠蘿莖曼依然可以攀附在第二支撐柱4上向上生長。設置第三支撐柱6和可調節(jié)第三 支撐柱6高度的調節(jié)裝置5,第三支撐柱6內置于第二支撐柱4內,在第二支撐柱4滿足綠 蘿生長要求時,第三支撐柱6不從第二支撐柱4中伸出,當綠蘿莖曼向上生長超過第二支撐 柱4的上端后,通過調節(jié)裝置5使第三支撐柱6上升伸出于第二支撐柱4,從而可以提高生 長架的長度調節(jié)范圍,根據需要隨時調節(jié)第三支撐柱6的伸出長度。隨著綠蘿的生長,綠蘿 莖曼依然可以攀附在生長架的支撐柱上,從而可以持續(xù)對綠蘿提供支撐,綠蘿依然可以向 上生長,而且通過調節(jié)裝置5可以對增設的第二支撐柱4和第三支撐柱6提供支撐,使第二 支撐柱4和第三支撐柱6穩(wěn)定,避免生長架因長度過長而出現偏斜等情況,提高生長架的穩(wěn) 定性,以確保對綠蘿提供可靠的支撐。
[0040] 具體地說,第二支撐柱4為兩端開口、內部中空的圓管,與第一支撐柱3的材料一 致。第二支撐柱4并與第一支撐柱3同軸,且兩者直徑大小也一致,以適應綠蘿莖曼的生 長。在生長架上增加第二支撐柱4后,使第一布套1同時包覆在第一支撐柱3和第二支撐 柱4上,因此第一布套1要具有足夠的長度,其長度要超過第一支撐柱3的長度,在未增加 第二支撐柱4時,可以將第一布套1的超長部分置于第一支撐柱3內,待增加第二支撐柱4 時再將其抽出。第一布套1的材質與現有技術的相同,如無紡布、棕毛等,以便于綠蘿莖曼 上的氣根吸附。
[0041] 第三支撐柱6也為兩端開口、內部中空的圓管,與第一支撐柱3和第二支撐柱4的 材料一致。第三支撐柱6并與第二支撐柱4和第一支撐柱3同軸,由于第三支撐柱6是內 置于第二支撐柱4內部,第三支撐柱6的外直徑略小于第二支撐柱4的內直徑。
[0042] 在調節(jié)第三支撐柱6的高度時,由于第一布套1的長度有限,在第三支撐柱6向上 伸出于第二支撐柱4的部位可以套設第二布套,第二布套將第三支撐柱6露出的部分覆蓋 住,第二布套與第一布套1的材質相同。在繼續(xù)調節(jié)第三支撐柱6的高度且第二布套的長 度不夠時,可以采用相同的辦法,通過增加新的布套,將第三支撐柱6露出的部分覆蓋住, 以利于綠蘿莖曼吸附而繼續(xù)向上生長。
[0043] 生長架的調節(jié)裝置5包括設在第一支撐柱3上端的基座52、穿設在基座52上且 用于向上頂起第三支撐柱6的內撐桿59、位于第一支撐柱3內的滑座58、設在第三支撐柱 6內的保持機構和設在基座52上的驅動機構等,第二支撐柱4的下端與基座52連接,驅動 機構是用于驅動內撐桿59上下作直線移動的。
[0044] 內撐桿59作為可以上下移動的構件,其上端插入第二支撐柱4和第三支撐柱6 內,下端插入第一支撐柱3內,內撐桿59與第一支撐柱3、第二支撐柱4和第三支撐柱6同 軸。保持機構固定安裝在第三支撐柱6的內部,內撐桿59位于保持機構的正下方,內撐桿 59的頂面是與保持機構接觸,以對保持機構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從而可以推動第三支撐柱 6向上移動,以實現生長架高度的調節(jié)。
[0045] 作為優(yōu)選的,驅動機構包括設在基座52上且與內撐桿59同軸的中心軸510、套設 在中心軸510上的蝸輪54和與蝸輪54嚙合的蝸桿55,基座52外設有與蝸桿55連接且用 于驅動蝸桿55轉動的手柄56。中心軸510為可轉動的,中心軸510上沿軸向設有讓內撐桿 59穿過的中心孔,蝸輪54固定在中心軸510上。內撐桿59的表面設有外螺紋,中心軸510 的中心孔的內壁設有與內撐桿59表面設置的外螺紋配合形成螺旋傳動的內螺紋。第一支 撐柱3內設有與內撐桿59下端連接的滑座58和與滑座58配合的導向機構,滑座58為圓 形的塊狀構件,滑座58的直徑略小于第一支撐柱3的內直徑,內撐桿59的下端與滑座58 固定連接,從而內撐桿59在下端可以通過滑座58穩(wěn)定在第一支撐柱3內。蝸桿55的軸線 與中心軸510的軸線相垂直,即蝸桿55為水平設置。蝸輪54與蝸桿55相配合形成傳動機 構,通過旋轉基座52外側的手柄56,手柄56帶動蝸桿55轉動,蝸桿55驅動蝸輪54轉動, 蝸輪54帶動中心軸510同步轉動,中心軸510通過螺旋傳動驅動內撐桿59作直線運動,內 撐桿59并帶動第一支撐柱3內的滑座58同步上下移動,最終在實現第三支撐柱6的高度 調節(jié)過程中使第三支撐柱6穩(wěn)定的移動。
[0046] 上述驅動機構采用蝸輪54和蝸桿55構成的傳動機構,由于蝸輪54和蝸桿55相 配合具備自鎖功能,因此在驅動內撐桿59、滑座58等部件向上移動后,可以防止第三支撐 柱6下滑,從而無需再單獨設置鎖止機構,提高驅動機構的可靠性。另外,將手柄56設置在 基座52的外側,蝸桿55上的支撐軸相應要穿過第一布套1后與手柄56連接,便于操作。
[0047] 作為優(yōu)選的,如圖1所示,與滑座58配合的導向機構為設置在第一支撐柱3內部 的下導向桿513,下導向桿513為堅直設置的長直桿,上端與基座52固定連接,并與內撐桿 59相平行,且導向桿至少要設置兩個,并在內撐桿59外側沿周向均勻分布,相應在滑座58 上設有讓導向桿穿過的通孔,導向桿可以確?;?8和內撐桿59作穩(wěn)定的直線運動,使滑 座58始終能夠保持與第三支撐柱6內的導向塊51和保持基體53為相平行的狀態(tài),而且下 導向桿513在徑向上可以對滑座58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0048] 作為優(yōu)選的,如圖1和圖3所示,基座52包括與第二支撐柱4連接的上殼體521、 與第一支撐柱3連接的下殼體522以及位于上殼體521、下殼體522之間的套管523,上殼體 521、下殼體522與套管523之間的空間為容納中心軸510、蝸輪54和蝸桿55的空腔體,蝸 桿55支撐在套管523上且伸出套管523外與手柄56連接。上殼體521和下殼體522均為 圓盤狀的構件,套管523為圓環(huán)狀的構件,套管523的兩端分別與上殼體521和下殼體522 固定連接,且三者為同軸,并與第一支撐柱3等同軸。上殼體521和下殼體522并用來支撐 中心軸510,相應在上殼體521和下殼體522的中心位置處設有讓中心軸510的端部插入的 通孔,內撐桿59也通過該通孔穿過基座52。上殼體521和下殼體522并能夠對中心軸510 在軸向上進行限位,具體是由中心軸510在兩端分別設置軸肩與上殼體521和下殼體522 配合實現軸向限位。由于中心軸510需要轉動,因此在中心軸510的兩端與基座52的上殼 體521、下殼體522之間可以設置軸承。
[0049] 如圖1所示,蝸桿55為水平設置,基座52上是由套管523對蝸桿55提供支撐,如 圖3所示,在套管523的側壁設有用于蝸桿55兩端的支撐軸穿過的通孔,從而可以使蝸桿 55支撐在套管523上,而且蝸桿55 -端伸出套管523外與手柄56連接。
[0050] 作為優(yōu)選的,上殼體521、下殼體522和套管523的外直徑大小與第一支撐柱3和 第二支撐柱4的外直徑大小相等。而且基座52作為第一支撐柱3與第二支撐柱4之間的 過渡部位,第一布套1并套住基座52,以利于綠蘿莖曼的攀附生長,第一布套1上并設有讓 蝸桿55 -端伸出與手柄56連接的孔。
[0051] 為了便于基座52與第一支撐柱3和第二支撐柱4的連接,在上殼體521的頂面設 有一個用于插入第二支撐柱4內的形狀為圓環(huán)形的上凸塊524,在下殼體522的底面設有 一個用于插入第一支撐柱3內的形狀為圓環(huán)形的下凸塊525,上凸塊524與上殼體521同 軸,下凸塊525與下殼體522同軸。上凸塊524與第二支撐柱4之間的連接可以采用過盈 配合,使第二支撐柱4可以緊緊套在基座52上,下凸塊525與第一支撐柱3之間的連接也 可以采用過盈配合,使基座52可以緊緊插入第一支撐柱3中固定。另外,上凸塊524與第 二支撐柱4、下凸塊525與第一支撐柱3之間也可以采用螺紋連接。
[0052] 如圖2所示,在滑座58內設有從外壁面上沿徑向朝向內部凹入形成的容納槽581, 容納槽581在滑座58上沿周向均布有三個,且各容納槽581中分別設有一個用于與第一支 撐柱3內壁面接觸的滾珠582和一個用于推動滾珠582的第一彈簧583。滾珠582為球形 體,第一彈簧583夾在滾珠582與容納槽581的內壁之間,第一彈簧583為螺旋彈簧,第一 彈簧583對滾珠582施加作用力,使?jié)L珠582向外移動,確保滾珠582能夠始終與第一支撐 柱3的內壁面接觸。在滑座58內設置與第一支撐柱3內壁面接觸的滾珠582,在滑座58移 動過程中,滾珠582在第一支撐柱3的內壁面上滾動,避免滑座58的外壁面與第一支撐柱 3內壁面接觸,從而可以減小摩擦力,確?;?8和內撐桿59順暢的移動;同時,三個滾珠 582可以保證滑座58和內撐桿59與第一支撐柱3的對中性要求,防止滑座58因移動而導 致位置出現偏差,進一步的也保證了內撐桿59與保持機構之間的配合可靠。
[0053] 在第三支撐柱6處于初始狀態(tài)時,第三支撐柱6位于最低位置,基座52在第三支 撐柱6下方托住第三支撐柱6,第三支撐柱6的底面可以設置成與上殼體521的頂面接觸的 方式進行限位。另外,為了提高第三支撐柱6的穩(wěn)定性,如圖1所示,在第三支撐柱6的內 孔中設有讓內撐桿59穿過的導向塊51,導向塊51為圓柱形的構件,其中心設有讓內撐桿 59穿過的通孔,該通孔的直徑略大于內撐桿59的直徑。導向塊51是固定安裝在第三支撐 柱6的內部,并與第三支撐柱6同軸,在內撐桿59穿過導向塊51后,內撐桿59可以通過導 向塊51對第三支撐柱6在徑向上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避免第三支撐柱6因受到外力影響 而出現偏斜等情況。在上殼體521上還設有堅直的上導向桿57,上導向桿57為長直桿,上 導向桿57與內撐桿59平行,上導向桿57向上穿過導向塊51,相應在導向塊51上還設有 讓定位桿穿過的通孔。優(yōu)選的,上導向桿57在上殼體521上沿周向均布有多個,上導向桿 57 -方面起到定位作用,防止第三支撐柱6在水平方式產生移動,確保其與第二支撐柱4、 內撐桿59等的同軸度,另一方面對第三支撐柱6也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間接地也可以提 高生長架的穩(wěn)定性。
[0054] 如圖1所不,在上導向桿57上還設有第一擋塊514,該第一擋塊514的直徑大于 上導向桿57的直徑,且第一擋塊514位于導向塊51的下方,第一擋塊514的頂面與導向塊 51的底面接觸時,第一擋塊514可以對導向塊51和第三支撐柱6在軸向上起到限位作用。
[0055] 在第三支撐柱6被內撐桿59頂起后,對于在第三支撐柱6的伸出部分外側包覆的 布套,如第二布套和新增的其它布套,由于布套的直徑尺寸均為統(tǒng)一的,而第三支撐柱6本 身的外直徑要小于第二支撐柱4的外直徑,因此套在第三支撐柱6伸出部分的布套會得不 到支撐,對于較軟的布套,在綠蘿莖曼的拉扯下有可能會出現變形、向下脫落等情形,而且 第三支撐柱6的穩(wěn)定性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本綠蘿栽培設備的調節(jié)裝置5還包括設在基座 52上且位于第三支撐柱6內部的保持機構,該保持機構包括保持基體53、設于保持基體53 內且可沿徑向移動的推桿511、與推桿511連接且用于與第三支撐柱6外側布套接觸的保持 塊512和設于保持基體53內部的用于推動推桿511的第二彈簧515,保持塊512呈弧形的 瓦塊狀結構。
[0056] 保持基體53為圓柱形的構件,具有一定的長度,在保持基體53內設有從外壁面開 始沿徑向朝向內部延伸的滑槽531,推桿511和第二彈簧515位于該滑槽531中,第二彈簧 515為螺旋彈簧,第二彈簧515夾在推桿511與滑槽531的內壁之間,第二彈簧515對推桿 511施加作用力,使推桿511能夠沿著滑槽531向保持基體53外作直線移動。在第三支撐 柱6向上移動并使保持塊512越過第二支撐柱4的頂面后,第二彈簧515會推動推桿511 沿著滑槽531中朝向保持基體53的外側移動,從而推動保持塊512朝向套在第三支撐柱6 上的布套處移動并與其接觸。
[0057] 作為優(yōu)選的,滑槽531沿保持基體53的軸向在保持基體53內設有多層,且在各 層沿保持基體53的周向均布有多個,各個滑槽531中設置一個推桿511和一個第二彈簧 515。在保持基體53的同一層,沿周向設置多個推桿511,各推桿511連接一個弧形的保持 塊512,如圖7所示,在同一層的所有保持塊512在第三支撐柱6的外側展開后,會形成一個 可以與套在第三支撐柱6上的布套的內表面接觸的圓柱面,使布套被撐開,使布套得到支 撐和限位,避免其出現變形或向下脫落等情形。
[0058] 保持基體53上設置多層滑槽531、第二彈簧515、推桿511和保持塊512,具體層 數根據第三支撐柱6所需要達到的最高位置進行設置,優(yōu)選的,相鄰兩層之間的距離相等, 即滑槽531、推桿511和保持塊512沿保持基體53的軸向為等距分布。在第三支撐柱6向 上移動過程中,保持基體53上的保持塊512,在依次越過第二支撐柱4的頂面后,會依次被 撐開,形成圓柱面,最終與外側的布套接觸。在第三支撐柱6處于初始狀態(tài)時,第三支撐柱 6完全位于第二支撐柱4內,第三支撐柱6上的保持塊512也是全部位于第二支撐柱4內, 在第二彈簧515的作用下,保持塊512會被推出與第二支撐柱4的內壁面接觸,為了減小摩 擦,可以將第二支撐柱4的內壁面做得比較光滑。
[0059]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6和圖7所示,保持基體53在各層均布有四個滑槽531、第二 彈簧515、推桿511和保持塊512,相應在第三支撐柱6的側壁上對應各滑槽531位置分別 設有與滑槽531連通的孔,推桿511從此孔穿過與外側的保持塊512連接。
[0060] 保持基體53具有一定的長度,其外直徑與第三支撐柱6的內直徑相等,第三支撐 柱6套在保持基體53上,因此保持基體53也可以對第三支撐柱6在徑向上起到一定的支 撐作用,避免第三支撐柱6出現偏斜等情況,提高生長架的穩(wěn)定性。保持基體53的長度根 據第三支撐柱6所需要達到的最高位置進行設置,優(yōu)選的,保持基體53的頂面與第三支撐 柱6的頂面平齊,保持基體53的底面與第二支撐柱4的頂面平齊,這樣套在第三支撐柱6 外的布套都能夠被保持塊512撐開。
[0061] 保持機構的保持基體53可以采用與第三支撐柱6為固定連接的方式安裝在第三 支撐柱6內,從而與第三支撐柱6連接成一體。為了進一步提高第三支撐柱6的穩(wěn)定性,在 保持基體53的底部中心處還可以設置一個讓內撐桿59的頂端插入的凹孔,凹孔具有一定 的深度,而且可以將內撐桿59的頂端設置成與該凹孔為過盈配合,使內撐桿59可以緊緊插 入凹孔中,從而也可以提高第三支撐柱6的穩(wěn)定性。另外基于同樣的目的,在保持基體53 上也可以設置讓上導向桿57插入的孔。
[0062] 如圖5所示,在第三支撐柱6的外壁面上對應各層保持塊512的位置處還可以分 別設置一圈溝槽,溝槽與第三支撐柱6和保持基體53同軸,溝槽深度至少要大于保持塊512 的厚度,以確保能夠容納各層的保持塊512。
[0063] 如圖8所示,為了限定保持塊512的移動距離,在第三支撐柱6的側壁上設置的與 滑槽531連通的孔中均可以設置一個具有彈性的擋圈517,相應在推桿511上設置一個第二 擋塊516,第二擋塊516位于滑槽531中,擋圈517的內直徑小于第二擋塊516的外直徑,在 第二彈簧515推動推桿511向外移動過程中,第二擋塊516隨同推桿511同步移動,當推桿 511上的第二擋塊516與擋圈517接觸時,擋圈517阻止推桿511繼續(xù)移動,保持塊512撐 開到位。
[0064] 如圖1所示,內撐桿59截面為圓形的長直桿,其外表面設有與中心軸510配合的 外螺紋,其下端與滑座58固定連接。在初始狀態(tài)時,內撐桿59的表面螺紋段的長度使滑座 58位于第一支撐柱3的底部,而且下導向桿513也要伸入第一支撐柱3的底部與滑座58 配合,螺紋段的長度越長,相應第三支撐柱6的調節(jié)距離也越大,而且生長架的穩(wěn)定性也越 好。
[0065] 在調節(jié)第三支撐柱6的高度時,由于第一布套1的長度有限,在第三支撐柱6向上 伸出于第二支撐柱4的部位可以套設第二布套,第二布套將第三支撐柱6露出的部分覆蓋 住,第二布套與第一布套1的材質相同。在繼續(xù)調節(jié)第三支撐柱6的高度時,可以采用相同 的辦法,通過不斷增加新的布套,將第三支撐柱6露出的部分覆蓋住,以利于綠蘿莖曼吸附 而繼續(xù)向上生長。
[0066] 由于第三支撐柱6為可移動的,為了避免外套的布套隨同第三支撐柱6和保持塊 512 -起移動,因此需要設置固定結構將布套固定住,如可以采用膠水粘連的方式將第一布 套1粘在第一支撐柱3上使其固定,或者采用卡箍在第一布套1的下端將第一布套1緊固 在第一支撐柱3上;對于在第三支撐柱6上套設的第二布套,可以將第二布套的下端與第一 布套1的上端或者是第二支撐柱4的上端通過膠水粘連的方式固定連接,也可以采用卡箍 將第二布套的下端緊固在第二支撐柱4上;對于在第三支撐柱6上繼續(xù)新增的其余布套,同 樣也需要固定,在相鄰的兩個布套之間,可以通過膠水粘連的方式連接,或者其它方式實現 連接,最終可以使套在所有支撐柱外的布套形成一個整體。
[0067]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fā)明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 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發(fā)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 經改進,將本發(fā)明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綠蘿栽培設備,包括用于栽種綠蘿的栽培容器、堅直的第一支撐柱和套設在第 一支撐柱上的第一布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堅直設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柱上方的第二 支撐柱、位于第二支撐柱內部的第三支撐柱和用于調節(jié)第三支撐柱高度的調節(jié)裝置,所述 第一布套并套住第二支撐柱。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蘿栽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柱、所述第三支撐 柱和所述第一支撐柱為同軸。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綠蘿栽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撐柱向上伸出 于所述第二支撐柱的部位套設有第二布套。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綠蘿栽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jié)裝置包括設在所述第 一支撐柱上端的基座和穿設在基座上且用于向上頂起所述第三支撐柱的內撐桿,所述第二 支撐柱的下端與基座連接,基座設有用于驅動內撐桿移動的驅動機構。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綠蘿栽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撐桿與所述第三支撐柱 同軸,內撐桿的上端插入第三支撐柱內,下端插入第一支撐柱內。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綠蘿栽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在所述基 座上且與所述內撐桿同軸的中心軸、套設在中心軸上的蝸輪和與蝸輪嚙合的蝸桿,基座外 設有與蝸桿連接且用于驅動蝸桿轉動的手柄,中心軸內設有讓內撐桿穿過的中心孔,且中 心孔的內壁設有與內撐桿表面設置的外螺紋配合形成螺旋傳動的內螺紋,所述第一支撐柱 內設有與內撐桿下端連接的滑座和與滑座配合的導向機構。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綠蘿栽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與所述第二支撐 柱連接的上殼體、與所述第一支撐柱連接的下殼體以及位于上殼體、下殼體之間的套管,上 殼體、下殼體與套管之間的空間為容納所述中心軸、蝸輪和蝸桿的空腔體,蝸桿支撐在套管 上且伸出套管外與所述手柄連接。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綠蘿栽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設有從外壁面上沿徑 向朝向內部凹入形成的容納槽,容納槽沿周向至少均布有三個,且各容納槽中設有用于與 所述第一支撐柱內壁面接觸的滾珠和用于推動滾珠的第一彈簧。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綠蘿栽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jié)裝置還包括保持機構, 保持機構包括設在第三支撐柱內部的保持基體、設于保持基體內且可沿徑向移動的推桿、 用于推動推桿的第二彈簧和與推桿連接且用于與套設在第三支撐柱上的布套接觸的保持 塊,第三支撐柱的側壁設有讓推桿穿過的孔,推桿的一端與第二彈簧接觸,另一端伸出于第 三支撐柱外與保持塊連接。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綠蘿栽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基體為圓柱形,所述 推桿沿軸向在保持基體內設有多層,且各層的推桿沿周向均布有多個。
【文檔編號】A01G9/12GK104186243SQ201410364039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26日
【發(fā)明者】唐小華 申請人:安徽瓦爾特機械貿易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