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立體種植石斛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一種立體種植石斛的支架技術(shù)領(lǐng)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石斛種植栽培裝置結(jié)構(gòu)技術(shù)領(lǐng)域。
技術(shù)背景[0002]石斛作為一種珍貴的藥物,由于其具有增強免疫功能,抗腫瘤和抗衰老的獨特 功效,其市場需求猛增,因野生石斛稀少,加之生長緩慢,產(chǎn)量低,難以滿足市場需 求,因此人工種植栽培石斛正蓬勃興起?,F(xiàn)有的人工種植栽培石斛通常采用平面種植, 這種栽培方式與石斛的生長特性不適應,因為石斛喜好避陰,溫暖潮濕,善于攀爬,常 與其它植物伴生,既具寄生特性,又具有空中生長特性,而平面種植根本無法滿足石斛 生長特性的需要?,F(xiàn)在,也有采用砌墻挖洞的栽培裝置結(jié)構(gòu)方式來種植石斛,但墻體的 硬質(zhì)性和保持水分性較差,尤其滴灌的滲漏,上層向下層漏水十分困難,也難以真正滿 足石斛生長特性的需要。發(fā)明內(nèi)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正是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能夠充分 保持水分,吸水性好,上層向下層漏水十分方便,易于石斛攀爬和寄生的可立體種植石 斛的支架。[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的.[0005]一種立體種植石斛的支架,包括有立柱和橫檔;橫檔為筒體形狀;在橫檔的側(cè) 面上開設有栽培孔;在橫檔的頂面開設有滴灌孔,底面開設有滴漏孔;設置在立柱上的 橫檔為5 10根;在橫檔之間設置有牽引桿;相鄰橫檔之間的間距為300 500mm;相 鄰栽培孔之間的中心間距為250 400mm ;栽培孔的孔徑為60 150mm。[0006]本實用新型相鄰兩根橫檔上的栽培孔之間錯位設置。制作橫檔的材料為木材。[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個支架能夠充分保持水分,吸水性好,上層向下 層漏水十分方便,更易于石斛攀爬和寄生,是能夠充分滿足石斛生長特性且石斛成活率 高的的種植裝置。[0008]下面結(jié)合說明書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10]圖2為圖1的A-A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所示,一種立體種植石斛的支架,包括有立柱1和橫檔2;橫檔2為筒體形 狀;在橫檔2的側(cè)面上開設有栽培孔3 ;在橫檔2的頂面上開設有滴灌孔4,底面上開設 有滴漏孔5 ;設置在立柱上的橫檔2為5 10根,本實施例為5根;在橫檔2之間設置有牽引桿6;相鄰橫檔2之間的間距為300 500mm;相鄰栽培孔3之間的中心間距為 250 400m ;栽培孔3的孔徑為60 150mm。相鄰兩根橫檔上的栽培孔之間錯位設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松木作為立柱1和橫檔2材料,栽培孔3為矩形的正方形形狀。在栽培 架上方可設置滴灌裝置,用于向栽培架進行滴灌,滴灌水通過滴灌孔4進入橫檔2內(nèi),浸 潤放置在橫檔2內(nèi)的栽培基質(zhì),然后水分又延著橫檔底面上開設有滴漏孔5下漏至下一橫 檔,石斛苗栽培在基質(zhì)上,在橫檔2之間設置的牽引桿6用于牽引石斛苗攀爬。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立體種植石斛的支架,其特征是,它包括有立柱(1)和橫檔(2);橫檔(2) 為筒體形狀;在橫檔(2)的側(cè)面上開設有栽培孔(3);在橫檔(2)的頂面開設有滴灌孔 (4),底面開設有滴漏孔(5);設置在立柱上的橫檔(2)為5 10根;在橫檔(2)之間設 置有牽引桿(6);相鄰橫檔(2)之間的間距為300 500mm;相鄰栽培孔(3)之間的中 心間距為250 400mm ;栽培孔(3)的孔徑為60 150mm。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體種植石斛的支架,其特征是,相鄰兩根橫檔上的栽 培孔(3)之間錯位設置。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體種植石斛的支架,其特征是,制作橫檔的材料為木材。
專利摘要一種立體種植石斛的支架,包括有立柱(1)和橫檔(2);橫檔(2)為筒體形狀;在橫檔(2)的側(cè)面上開設有栽培孔(3);在橫檔(2)的頂面開設有滴灌孔(4),底面開設有滴漏孔(5);設置在立柱上的橫檔(2)為5~10根;在橫檔(2)之間設置有牽引桿(6);相鄰橫檔(2)之間的間距為300~500mm;相鄰栽培孔(3)之間的中心間距為250~400mm;栽培孔(3)的孔徑為60~150mm。本實用型型具有能夠滿足生長、透氣性好、能夠充分保持濕潤度便利石斛攀爬立體生長,石斛成活率高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A01G31/06GK201797828SQ201020509590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3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8月30日
發(fā)明者夏峰, 蔡仲玉 申請人:蔡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