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脫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備脫谷滾筒及送塵口處理滾筒且將接收網配置 在上述脫谷滾筒的下方周邊的脫谷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適用于脫谷裝置的接收網,有人提出了通過由沖壓加工在平 板部件上形成多個開口構成的接收網的方案(例如,參照日本國專利
第3846886號公報,以下稱為專利文獻l),或通過由沿著脫谷滾筒周 向的多個縱板部件和沿著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的多個鋼絲件形成多個開 口構成的接收網的方案(例如,參照日本國特開平11-253044號公報, 以下稱為專利文獻2)。
但是,作為適用于具備脫谷滾筒及送塵口處理滾筒的脫谷裝置的 接收網,不存在以在能使由上述脫谷滾筒脫谷的效率提高的同時能將 由上述脫谷滾筒未處理完的未處理物高效地供給到送塵口處理滾筒的 方式構成的接收網。
即,在對秸稈進行脫谷處理的上述脫谷滾筒中的前部分及前后中 央部分中,會比較大量地生成包含谷粒及稈屑的脫谷物。因此,要求 在上述接收網中的與上述脫谷滾筒的前部分及前后中央部分對應的部 分中,使上述脫谷物中的規(guī)定尺寸以下的脫谷物有效地漏下,由此力 圖防止堵塞。
另一方面,要求在上述接收網中的與上述脫谷滾筒的后部分對應 的部分中,使塊狀的未處理物經送塵口從收容上述脫谷滾筒的滾筒室 高效地移送到收容上述送塵口處理滾筒的處理室。
也就是說,在由上述脫谷滾筒進行脫谷處理時,發(fā)生秸稈的穗尖 側從稈根側分斷的現象(以下將此從稈根側分斷的穗尖側稱為斷穗物)。
上述斷穗物中的比上述接收網的開口小的斷穂物,雖然與包含谷 粒的脫谷物一起通過上述接收網向下方漏下,但上述斷穗物中的比上 述開口寬度大的斷穗物滯留在上述滾筒室內。滯留在上述滾筒室內的 上述斷穗物由上述脫谷滾筒帶著轉,隨著向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后方一 側行進,相互纏繞,成為包含谷粒的塊狀的未處理物。這樣的塊狀的 未處理物使上述脫谷裝置的脫谷處理效率惡化,同時,招致對上述脫 谷滾筒的驅動力的動力損失。
因此,要求在上述接收網的后部分中具有使上述塊狀的未處理物 從滾筒室高效地移送到處理室的作用。
在上述專利文獻l中記載的接收網,通過使上述平板部件的前部 分及后部分的沖孔的尺寸比前后中央部分的沖孔的尺寸大,來防止在 包含被脫谷滾筒脫離了秸稈的谷粒及稈屑的脫谷物比較多的前方部分 中產生堵塞。
但是,上述接收網因為是由沖壓加工形成沖孔的,所以即使使沖 孔的尺寸增大了,從強度或加工精度的觀點考慮,提高沖孔整體的開 口面積相對于接收網整體的面積的比率(開口率)也存在著界限。
另一方面,在上述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接收網,由上述多個縱板 部件及上述多個鋼絲件形成了多個開口 ,與在平板部件上形成沖孔構 成的接收網相比,雖然能提高上述開口率,但其反面,上述塊狀的未 處理物容易滯留在滾筒室內,其結果,存在著脫谷效率惡化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現有技術作出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如 下的脫谷裝置具有配置在脫谷滾筒的下方周邊的接收網,收容脫谷 滾筒的滾筒室的后方一側和收容送塵口處理滾筒的處理室的前方一側 經送塵口連通著,所述脫谷裝置在能使由脫谷滾筒脫谷的效率提高的 同時,能使由脫谷滾筒未處理完的未處理物從滾筒室高效地移送到處 理室的脫谷裝置。本發(fā)明的一種方式是,為了達到上述那一目的,提供一種如下的
脫谷裝置具有配置在脫谷滾筒的下方周邊的接收網,收容上述脫谷滾筒的滾筒室的后方一側和收容送塵口處理滾筒的處理室的前方一側經送塵口連通著,其特征是上述接收網具備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看被做成了圓弧狀,以便覆蓋上述脫谷滾筒下方中的與上述送塵口相比位于前方一側的部分的笫一接收網部;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看被做成了圓弧狀,以便覆蓋上述脫谷滾筒的下方中的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相比為后方一側且與上述送塵口相比為脫谷滾筒旋轉方向上游一側的部分的第二接收網部,上述第二接收網部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連接著,
上述第一接收網部具備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狀態(tài)分別沿著脫谷滾筒周向,且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并列著的多個縱板部件;分別沿著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地穿插在形成于上述多個縱板部件上的孔中的在截面視圖中看大致為圓形,且在上述脫谷滾筒的周向并列著的多個線狀部件,上述多個縱板部件及上述多個線狀部件形成了在俯視圖中看為矩形的多個第一開口,上述第二接收網部具有形成了在俯視圖中看為矩形的多個第二開口的平板部件。
在上述結構的脫谷裝置中,被滾筒室內的脫谷滾筒進行了脫谷的谷粒通過接收網向下方落下,另一方面,包含谷粒的塊狀的未處理物從滾筒室的后方一側經送塵口被輸送到收容送塵口處理滾筒的處理室。
在上述接收網中,在與上述送塵口相比位于前方一側的第一接收網部上,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狀態(tài)分別沿著脫谷滾筒周向的多個縱板部件并列配置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在上述多個縱板部件上形成了沿著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的多個孔,在截面視圖看大致為圓形的多個線狀部件通過被穿插在上述孔中,以沿著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的狀態(tài)并列配置在上述脫谷滾筒的周向。
即,在上述第一接收網部上,通過上述多個縱板部件及上述多個線狀部件相互交叉,形成了在俯視圖中看為矩形的多個第一開口。
再有,在上述接收網中,在覆蓋上述脫谷滾筒的下方中的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相比為后方一側且與上述送塵口相比為脫谷滾筒旋轉方向上游一側的部分的第二接收網部上,在平板部件上形成了在俯視圖中看為矩形的多個第二開口。
如以上所述,在與送塵口相比位于前方一側的第一接收網部中,因為通過使上述多個縱板部件及上述多個線狀部件交叉,形成了上述多個第一開口,所以,能減小上述第一開口的開口面積,同時能提高沖孔整體的開口面積相對于接收網整體的面積的比率(開口率)。
另外,因為由上述多個線狀部件形成與上述脫谷滾筒的脫谷齒正交的上述第一開口的邊,由此,與由沖壓加工等在平板部件上形成的接收網相比,上述接收網的與脫谷齒相向的部分不平,所以,能提高由脫谷齒除去秸梗的效果。因此,能在包含被脫谷滾筒脫離了秸稈的谷粒和稈屑的脫谷物比較多的前方部分中,使脫谷效率提高。
再有,在上述第一接收網部的后方的上述第二接收網部中,因為在平板部件上形成上述第二開口,所以,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相比,能減小上述開口率,能使塊狀的未處理物從上述滾筒室經上述送塵口高效地移送到上述處理室。
最好是,上述接收網就脫谷滾筒軸線方向而言在從上述脫谷滾筒的脫谷齒位移的位置具備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與上述脫谷齒的旋轉軌跡重疊地沿著脫谷滾筒周向的分隔部件,上述分隔部件僅設置在上述第二接收網部上。
根據上述結構,因為由喂入鏈裝置輸送的秸稈在上述分隔部件上穿過,所以將上下地擺動,因此促進了脫谷效果。
另外,因為在上述接收網的上述第二接收網部上沿著脫谷滾筒周向設置的上述分隔部件和上述脫谷滾筒的脫谷齒的旋轉軌跡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看相互重疊,所以促使滯留在上述第二接收網部的塊狀的未處理物由于脫谷滾筒的旋轉而向脫谷滾筒周向下游一側的上述送塵口移動,同時,該塊狀的未處理物因為被夾在上述脫谷滾筒的脫谷齒和上述分隔部件之間而被揉開。
因此,不會使塊狀的未處理物長時間地滯留在上述滾筒室,能迅速地經上述送塵口移送到上述處理室,同時,因為能預先將被移送到上述處理室的塊狀的未處理物揉開,所以,能使由上述脫谷滾筒脫谷的效率提高,同時能使由上述送塵口處理滾筒處理的效率提高。
最好是,上述第二開口的開口面積比上述第一開口的大。
根據上述結構,脫谷結束的谷粒從開口面積較小的上述第 一接收網部的上述第一開口向下方漏下,雖然比脫谷結束的谷粒大但沒有塊狀的未處理物那么大的排稈等,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相比位于后方,從具有比上述第一開口大的開口面積的上述第二接收網部的上述第二開口向下方漏下。
由此,能粗選谷粒和排稈等雜質,同時,能防止上述第二開口被上述排稈等雜質堵塞。
更好的是,上述多個線狀部件在脫谷滾筒周向大致等間隔地并列,
上述多個縱板部件包括位于前方一側且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以第一間隔并列著的前方縱板部件組;位于上述前方縱板部件組的后方一側且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以比上述第 一間隔寬的第二間隔并列著的中央縱板部件組;位于上述中央縱板部件組的后方一側且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以比上述第二間隔寬的第三間隔并列著的后方縱板部件組,上述第二開口,與上述第一開口中的由上述后方縱板部件組和上述多個線
狀部件劃定的后方第一開口相比,在沿著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的邊的長度短的狀態(tài)下,開口面積大。
根據上述結構,上述第一接收網部中的上述第一開口沿著脫谷滾筒周向的邊的長度大致是一定的,另一方面,上述第一開口沿著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的邊的長度,隨著向后方一側行進,呈階梯性地變長。而且,與由上述第一開口的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的邊的長度最長的上述后方縱板部件組及上述多個線狀部件形成的上述后方第一開口沿著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的邊的長度相比,上述第二開口沿著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的邊的長度短,另一方面,上述第二開口的開口面積比上述后方第一開口的開口面積大。
因此,在上述第一接收網部中,因為具備在沿著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的方向上細長的上述后方第一開口,所以,能促進沒有從上述第一開口漏下的排稈和未處理物向后方移動。另外,在上述第二接收網部的第二開口中,因為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的第一開口相比,沿著脫谷
滾筒周向方向的邊的長度大,所以,能促進塊狀的未處理物向脫谷滾筒周向下游一側的上述送塵口移動。
本發(fā)明為了達到上述那一目的,還提供了一種如下的脫谷裝置具有配置在脫谷滾筒的下方周邊的接收網、收容上述脫谷滾筒的滾筒室的后方一側和收容送塵口處理滾筒的處理室的前方一側通過送塵口連通著,上述接收網具備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看被做成了圓弧狀,以便在上述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全域上覆蓋上述脫谷滾筒的下方中的與上述送塵口相比位于脫谷滾筒旋轉方向上游一側的部分的第一接收網部;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看被做成了圓弧狀,以便覆蓋上述脫谷滾筒的下方中的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相比為脫谷滾筒旋轉方向下游一側且與上述送塵口相比為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前方一側的部分的第二接收網部,該第二接收網部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連接著,上述第一接收網部具有形成了在俯視圖中看為矩形的多個第一開口的平板部件,上述第二接收網部具備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狀態(tài)分別沿著脫谷滾筒周向,且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并列著的多個縱板部件;分別沿著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地穿插在形成于上述多個縱板部件上的孔中的在截面視圖中看大致為圓形,且在上述脫谷滾筒的周向并列著的多個線狀部件,上述多個縱板部件及上述多個線狀部件形成了在俯視圖中看為矩形的多個第二開口。
在上述結構的脫谷裝置中,由上述滾筒室內的脫谷滾筒脫下的谷粒通過上述接收網向下方落下,另一方面,包含谷粒的塊狀的未處理物從上述滾筒室的后方一側經上述送塵口被送到收容上述送塵口處理滾筒的上述處理室。
上述接收網的上述第一接收網部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看被做成了圓弧狀,以便在上述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全域覆蓋上述脫谷滾筒的下方中的與上述送塵口相比位于脫谷滾筒旋轉方向上游一側的部分,在上述接收網的上述第一接收網部上形成了在俯視圖中看為矩形的上述多個第一開口。
再有,上述接收網的上述第二接收網部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看被做成了圓弧狀,以便覆蓋上述脫谷滾筒的下方中的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相比為脫谷滾筒旋轉方向下游一側且與上述送塵口相比為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前方一側的部分,在上述接收網的上述第二接收網部上,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狀態(tài)分別沿著脫谷滾筒周向的上述多個縱板部件并列配置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
在上述多個縱板部件上形成了多個孔,通過穿插在上述孔中,在截面視圖中看大致為圓形的上述多個線狀部件在上述孔中以沿著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的狀態(tài)并排配置在上述脫谷滾筒的周向。
即,在上述第二接收網部上,通過上述多個縱板部件及上述多個線狀部件相互交叉,形成了在俯視圖中看為矩形的上述多個第二開口。
如以上所述,因為上述第一接收網部與上述送塵口相比位于脫谷滾筒旋轉方向上游一側,在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相比位于脫谷滾筒旋轉方向下游一側的上述第二接收網部上,通過使上述多個縱板部件及上述多個線狀部件交叉形成了上述多個第二開口 ,所以能減小上述第二開口的開口面積,同時能提高沖孔整體的開口面積相對于上述接收網整體的面積的比率(開口率)。
另外,因為由上述多個線狀部件形成與上述脫谷滾筒的脫谷齒正交的上述第一開口的邊,由此,與由沖壓加工等在平板部件上形成的接收網相比,上述接收網的與脫谷齒相向的部分不平,所以能提高由脫谷齒除去秸梗的效果。
再有,因為這樣的上述第二接收網部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相比配置在脫谷滾筒旋轉方向下游一側,所以,能使比重比較輕的脫谷結束的谷粒有效地從上述第二開口向下方漏下。
另外,在與上述第二接收網部相比配置在下方的上述第一接收網部中,因為在平板部件上形成了上述第一開口,所以,與上述第二接收網部相比,能減小上述開口率,能促進塊狀的未處理物向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后方一側移動。因此,能使塊狀的未處理物從上述滾筒室經存在于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后方的上述送塵口高效地移送到上述處理室。
最好是,上述接收網就脫谷滾筒軸線方向而言在從上述脫谷滾筒的脫谷齒位移的位置具備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看與上述脫谷齒的旋轉軌跡重疊地沿著脫谷滾筒周向的分隔部件,上述分隔部件僅設置在上述第一接收網部上。
根據上述結構,因為由上述喂入鏈裝置輸送的秸稈在上述分隔部件上通過,上下地擺動,所以促進了脫谷效果。
另外,因為在上述接收網的上述第一接收網部上沿脫谷滾筒周向設置的上述分隔部件和上述脫谷滾筒的脫谷齒的旋轉軌跡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看相互重疊,所以,能促進滯留在上述第一接收網部的塊狀的未處理物由于上述脫谷滾筒的旋轉而向脫谷滾筒周向下游一側的上述送塵口移動,同時,該塊狀的未處理物由于被夾在上述脫谷滾筒的脫谷齒和分隔部件之間而被揉開。
因此,不會使塊狀的未處理物長時間地滯留在上述滾筒室,能迅速地經上述送塵口向上述處理室移送,而且,因為能預先將向上述處理室輸送的塊狀的未處理物揉開,所以,能使由上述脫谷滾筒脫谷的效率提高,同時能使由上述送塵口處理滾筒處理的效率提高。
更好的是,上述多個第一開口包括位于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前方一側且被做成了分別具有第一開口面積的開口的前方第一開口組;位于上述前方第一開口組的后方一側且被做成了分別具有比第一開口面積大的第二開口面積的開口的中央第一開口組;位于上述中央第一開口組的后方一側且被做成了分別具有比第二開口面積大的第三開口面積的開口的后方第一開口組,上述后方第一開口組包括由在脫谷滾筒周向并列著的多個開口構成且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并列配置著的多個開口列,上述分隔部件是以如下的方式構成的包括在上述前方第一開口組及上述中央第一開口組之間以及在上述中央第一開口組和上述后方第一開口組之間、在脫谷滾筒周向全域上的前方分隔部件和中央分隔部件;并包括在上述后方第一開口組中的上述多個開口列的各列之間沿著脫谷滾筒周向的多個后方分隔部件。
根據上述結構,上述第一接收網部中的上述第一開口的開口面積,隨著向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后方一側行進呈階梯性地變大。而且,在具有分別相等的開口面積的上述前方第一開口組、上述中央第一開口組及上迷后方第一開口組之間,分別在脫谷滾筒周向全域上設置上述前方分隔部件及上述中央分隔部件。進而,在具有最大的開口面積的開口的上述后方第一開口組中,在脫谷滾筒周向并列配置著多個開口的開口列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并列配置有多個。而且,上述多個后方分隔部件在上述多個開口列的各列之間沿脫谷滾筒周向設置。
如以上所述,在上述第一接收網部中,因為隨著向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后方一側行進,上述第一開口的開口面積變大,所以,脫谷結束的谷粒通過開口面積較小的上述前方第一開口組的上述第一開口更多地漏下,雖然比脫谷結束的谷粒大但沒有塊狀的未處理物那么大的排稈等,通過開口面積較大的上述后方第一開口組的上述第一開口更多地漏下o
由此,能粗選谷粒和排稈等雜質,同時,能防止在上述后方第一開口組中被上述排稈等雜質堵塞。
再有,因為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后方一側的上述后方第一開口組中設有沿著脫谷滾筒周向的上述多個后方分隔部件,所以能促進塊狀的未處理物向脫谷滾筒周向下流一側的上述送塵口移動。
圖l是適用了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谷裝置的聯(lián)合收割才幾的左側碎見圖。
圖2是圖1所示的聯(lián)合收割機的俯視圖。
圖3是圖l和圖2所示的聯(lián)合收割機中的脫谷裝置和擺動分選裝置的左側結構示意圖。
圖4是上述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谷裝置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5是上述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谷裝置中的接收網的展開圖。
圖6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谷裝置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7是上述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谷裝置中的接收網的展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l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所涉及的脫谷裝置的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l和圖2是適用了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谷裝置的聯(lián)合收割機1的左側視圖和俯視圖。
如圖1和圖2所示,上述聯(lián)合收割機l具備主機框架2;作為支承在上述主機框架2上的動力源的發(fā)動機(未圖示);與上述主機框架2連結的左右一對行駛裝置(在本實施方式是履帶式行駛裝置)10;在上述主機框架2的前方、設置在可升降地支承在該主機框架2上的收割框架11上的收割裝置30;將由上述收割裝置30收割的秸稈在上述主機框架2的左側方向后方輸送的喂入鏈裝置20;配設在上述主機框架2的左部分上以便對由上述喂入鏈裝置20輸送的秸稈進行脫谷處理的脫谷裝置40;配設在上述脫谷裝置40的下方的分選裝置50;配設在上述主機框架2的右前方部分的駕駛員座椅5;收容由上述分選裝置50分選了的谷粒,配設在上述駕駛員座椅5的后方的糧箱6;從上述喂入鏈裝置20承接脫谷完畢的排秤、向后方輸送該排稈的排稈輸送裝置60。
在此,對上述脫谷裝置40的內部結構進行說明。
圖3表示在圖1和圖2中示出的聯(lián)合收割機1中的脫谷裝置40
以及搖擺分選裝置50的左側面示意圖,圖4表示在圖1和圖2示出的
聯(lián)合收割機1中的脫谷裝置40的正面示意圖。如圖3和圖4所示,上述脫谷裝置40具備由脫谷機框架劃定的滾筒室41;繞在該滾筒室41內大致沿著車輛前后方向(秸稈輸送方向)的旋轉軸42即大致沿著秸稈輸送方向的旋轉軸42的軸線被驅動旋轉以便相對于秸稈的穗尖側而言脫谷齒從秸稈的稈根側向穗尖側通過,對由上述喂入鏈裝置20輸送的秸稈的穗尖側進行脫谷的脫谷滾筒43;配設成與該脫谷滾筒43大致同心狀以便覆蓋上述脫谷滾筒43的至少最下點的接收網44。
上述脫谷滾筒43由一端部與上述發(fā)動機工作連結且另一端部與上述旋轉軸42工作連結的脫谷滾筒用傳動軸(未圖示)旋轉驅動。再有,上述脫谷滾筒43具有大致圓柱形狀,在外周面上安裝著多個脫谷齒43a。
在上述結構中,通過上述喂入鏈裝置20向上述滾筒室41內輸送秸稈的穗尖側,同時,上述脫谷滾筒43繞上述旋轉軸42的軸線旋轉,上述脫谷齒43a旋轉,從被輸送到上述滾筒室41內的秸稈上脫下谷粒。被脫下的谷?;蚨捫嫉葟纳鲜鼋邮站W44漏下。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和圖4所示,在上述滾筒室41的后方且側方(在本實施方式中,是在車輛寬度方向的糧箱6—側,即在右側方),形成了處理室45。在該處理室45內,可繞旋轉軸線被進行驅動旋轉地設置了被構成為大致圓柱形狀且旋轉軸線被做成與上述旋轉軸42大致平行的送塵口處理滾筒46。
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谷裝置40中,上述滾筒室41的后方一側和上述處理室45的前方一側經送塵口 47連通著。
即,在形成上述滾筒室41的脫谷滾筒外殼的后部右側面、以及在形成上述處理室45的處理滾筒外殼的前部左側面,開設了上述送塵口47,上述滾筒室41和上述處理室45連通著。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和圖4所示,在上述送塵口處理滾筒46的下方,以覆蓋該送塵口處理滾筒46的下部周邊的方式,沿周向設置了半圓形狀的處理滾筒網48。
在這樣的結構中,未能由上述脫谷滾筒22處理的附著在秸梗上的谷粒等未處理物,在經上述送塵口 47從上述滾筒室41被輸送到上述處理室45內后,由被驅動旋轉的上述送塵口處理滾筒46進行處理,在該處理物中,僅有能通過設置在上述處理滾筒網48上的孔(網眼)的處理物漏下。
在上述處理滾筒網48的下方,在前后方向配設有送塵輸送器49。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和圖4所示,上述送塵輸送器49是可繞沿著車輛前后方向的軸線旋轉的螺旋式的輸送器。
通過設置在上述處理滾筒網48上的孔(網眼)漏下來的處理物,由上述送塵輸送器49向車輛前方(即與上述送塵口處理滾筒46的輸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輸送,從設置在上述送塵輸送器49的前端的排塵口 49a (參照圖3)再次被投入到上述滾筒室41的后方。
以下對上述分選裝置50進行說明。
如圖3所示,上述分選裝置50具有進行擺動分選的擺動分選裝置51;進行風選的風選裝置52;配設在上述擺動分選裝置51的下方的第一流槽53;配設在上述擺動分選裝置51下方且上述第一流槽53的后方(秸稈輸送方向下游一側)的第二流槽54。
上述擺動分選裝置51經上述接收網44與上述滾筒室41連通著。上述擺動分選裝置51具有配設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下方以便接住從上述脫谷裝置40流下來的脫谷物的送料盤55;配設成接收從上述脫谷裝置40流下來的脫谷物以及從上述送料盤55輸送過來的脫谷物,從該脫谷物中擺動分選谷粒的谷殼篩(chaff sieve )才幾^J 56; 酉己i殳A串聯(lián)配置在上述谷殼篩才幾構56的后方的逐稿才幾構(straw rack) 57。
上述送料盤55是以使從上述脫谷裝置40流下來的脫谷物向車輛寬度方向擴散,同時,朝上述谷殼篩機構56向車輛后方一側輸送的方式構成的。具體地說,上述送料盤55被做成上面被形成為波浪狀的板體。
上述谷殼篩機構56是以如下方式構成的對從上述脫谷裝置40流下來的脫谷物以及從上述送料盤55輸送過來的脫谷物進行比重分選,使該脫谷物的一部分作為第一谷粒向下流到位于下方的上述第一流槽53。
具體地說,上述谷殼篩機構56是在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多個凸片 (fin),具有在存在間隔的同時并列設置在車輛前后方向的多個凸片, 能夠使得被進行了比重分選的谷粒通過上述間隔而向配置在下方的上 述第一流槽53落下。
另外,上述多個凸片,以下端部比上端部更位于車輛前方一側的 后傾斜狀態(tài),分別一體地支承在沿著車輛寬度方向的樞軸上,通過上 述樞軸繞軸線旋轉,上述多個凸片能向車輛前后方向擺動。進而,上 述多個凸片能由驅動機構(未圖示)改變傾斜角,通過改變上述傾斜 角,能調整上述間隔的開口寬度。
上述逐稿機構57是以如下方式構成的,對從上述谷殼篩機構56 輸送過來的脫谷物進行比重分選,在該脫谷物中,使比重比谷粒輕的 帶秸梗谷?;驍嗨氲刃〉拿摴任镒鳛殡s余向下流到位于下方的上述第 二流槽54,同時,將在該脫谷物中的排稈等大的廢物排出到機外。
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擺動分選裝置51,就上下方向而言,在上 述谷殼篩機構56和上述第一流槽53之間還具有谷粒篩(grain sieve) 機構58。該谷粒篩機構58,是進一步對從上述谷殼篩機構56流下來 的分選物或經配置在上述谷殼篩機構56的下方且上述谷粒篩機構58 的前方的送料盤59輸送的分選物進行精選的機構,例如,由網狀體形 成。
上述風選裝置52是以能夠對上述擺動分選裝置51送出分選風的 方式構成的,能夠由分選風促進由該擺動分選裝置51對谷粒的分選。
具體地說,如圖3所示,上述風選裝置52具有配置在上述谷殼篩 才幾構56的前方且下方的風選才幾風扇61。上述風選才幾風扇61通過由沿 著車輛寬度方向的驅動軸驅動旋轉,對上述擺動分選裝置51送出從前 下方向后上方通過的分選風。
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風選裝置52具備與上述擺動分選裝置51 相比被配置在上方且上述滾筒室41的后方(秸稈輸送方向下游一側) 的引風機62,以便吸引來自上述風選機風扇61的分選風并使其排出到機外。
上述引風機62由沿著車輛寬度方向的旋轉軸驅動旋轉。
作為第一回收機構的上述第一流槽53,被配設在上述擺動分選裝 置51的下方,從側面看被做成了凹狀,以便能回收由上述分選裝置 50進行了分選處理的第 一谷粒。
回收到這樣的第一流槽53的第一谷粒,經第一輸送裝置被輸送收 容到上述糧箱6。具體地說,上述第一輸送裝置具有沿著車輛寬度 方向配設在上述第一回收空間內,將第一谷粒向上述第一流槽53的車 輛寬度方向一側(右側)輸送的第一輸送器63;下端部與該第一輸送 器63的輸送方向下游一側端部進行工作連接,上端部連接成可將第一 谷粒輸送到上述糧箱6的升運器64。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一輸送器63以及上述升運器64 都是螺旋輸送器,利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動力,驅動相互工作連 接的上述第一輸送器63以及上述升運器64旋轉。
作為第二回收機構的上述第二流槽54,被配設在上述擺動分選裝 置51的下方,從側面看被做成了凹狀,以便能回收由上述分選裝置 50進行了分選處理的雜余。
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分選裝置50具備對由上述擺動分選裝置 51和上述風選裝置52進行了分選處理的分選物的一部分進行再次脫 谷的第二處理滾筒65。
而且,回收到上述第二流槽54的雜余,經第二還原裝置供給到第 二處理滾筒65,在進行了再次脫谷后,被進行再次分選。
上述第二處理滾筒65沿著車輛寬度方向配設。另外,上述第二還 原裝置具有向上述第二流槽54的上述車輛寬度方向一側(右側)輸 送雜余的第二輸送器66;與該第二輸送器66的輸送方向下游一側端 部進行工作連接且與上述第二處理滾筒65的處理室內連接的第二還 原輸送器67。
根據上述結構,回收到上述第二流槽54的雜余,在由上述第二輸 送器66輸送到上述車輛寬度方向一側后,由連設在上述第二輸送器66的輸送方向下游一側的上述第二還原輸送器67向上述第二處理滾 筒65輸送。在該第二處理滾筒65中,通過對雜余進行再次脫谷,塊 狀的未處理物成為被揉開到某種程度的狀態(tài),該處理物從設置在上述 滾筒室41的秸稈輸送方向上游一側(車輛前方)的輸送口 (未圖示) 再次被輸送到上述滾筒室41內。
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風選裝置52具有被配置在上述第一輸送器 63和上述第二輸送器66之間的第二風扇68。因為除了上述風選機風 扇61之外,還由上述第二風扇68輸送分選風,所以,能防止在由上 述風選機風扇61輸送的分選風的風力弱的上述風選裝置52的下游一 側(車輛后部)由于風選而引起的分選性能下降的情況。
接著對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上述脫谷裝置40的上述接收網44的 結構進行說明。
圖5表示適用于圖4所示的脫谷裝置的接收網的展開圖。另外, 在圖5中,也一起表示了上述接收網44和上述脫谷滾筒43以及上述 送塵口處理滾筒46之間的位置關系。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4及圖5所示,上述接收網44具備在脫 谷滾筒軸線方向看被做成了圓弧狀以便覆蓋上述脫谷滾筒43的下方 中的與上述送塵口 47相比位于前方一側的部分的第一接收網部71; 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看被做成了圓弧狀以便覆蓋上述脫谷滾筒43的 下方中的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相比為后方一側且與上述送塵口 47 相比為脫谷滾筒旋轉方向上游一側的部分的第二接收網部72,該第二 接收網部72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連接著。
而且,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具備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狀態(tài)分 別沿著脫谷滾筒周向,且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并列著的 多個縱板部件73;分別穿插在形成于上述多個縱板部件73上的孔73a 中、以便沿著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的、截面視圖大致為圓 形,且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并列著的多個線狀部件74。
上述多個縱板部件73及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形成有在俯視圖中 看為矩形的多個第一開口 71a。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例如由鋼琴絲(piano wire)構成。
另外,在圖4中,為了容易看清,夸張地放大表示了形成在上述 縱板部件73上的孔73a和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
另外,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通過沖壓加工鋼板等平板部件,形 成有在俯視圖中看為矩形的多個第二開口 72a。
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和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通過由銷或螺栓 等(未圖示)將構成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的平板部件固定在位于車輛 最后方一側的上述線狀部件74上而連接著。
根據上述結構,在與上述送塵口 47相比位于前方一側的上述第一 接收網部71中,上述多個縱板部件73,以各板面朝向車輛前后方向 且沿著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的狀態(tài),并列配置在上述脫谷滾筒43 的旋轉軸線方向。
在上述多個縱板部件73的各板面上,形成有上述多個孔73a。
在上述多個孔73a的每一個中穿插著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由此, 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以分別沿著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的 狀態(tài)并列配置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上述多個縱板部件73上,分別沿上述脫谷滾 筒43的周向等間隔地設有上述多個孔73a,上述多個縱板部件73的 每一個分別以相互離開規(guī)定間隔的狀態(tài),由連結基部76固定著至少一 個端部(在圖5中是兩端部)。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被穿插在上述多 個縱板部件73的上述孔73a中后被固定。固定部位雖然未特別地被限 定,但可以舉出例如固定位于車輛最前方一側的上述縱板部件73以及 位于車輛最后方一側的上述縱板部件73和上述線狀部件74。
在上述結構中,在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上,通過上述多個縱板部 件73和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相互交叉,所以,形成了從俯視圖中看 為矩形的上述多個第一開口 71a。
另外,在上述接收網44中,在覆蓋上述脫谷滾筒43的下方中的 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相比為后方一側且與上述送塵口 47相比為脫 谷滾筒旋轉方向上游一側的部分的第二接收網部72上,通過沖壓加工形成有從俯視圖中看為矩形的上述多個第二開口 72a。
這樣,在與上述送塵口 47相比位于前方一側的上述第一接收網部 71中,通過使上述多個縱板部件73和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交叉,形 成了上述第一開口 71a,因此,能減小該第一開口 71a的開口面積, 同時,能提高沖孔整體開口面積相對于上述接收網44的整體面積的比 率(開口率)。另外,通過由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形成與上述脫谷滾 筒43的脫谷齒43a正交的上述第一開口 71a的邊,與由沖壓加工形成 的接收網相比,上述接收網44的與脫谷齒43a相向的部分不平,因此 能提高由脫谷齒43a除去秸梗的效果。
因此,能在含有被上述脫谷滾筒43脫離了秸稈的谷粒和稈屑的脫 谷物比較多的前方部分中,使脫谷效率提高。
另外,在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相比為后方的上述第二接收網部 72中,因為通過沖壓加工形成了上述第二開口 72a,所以,與上述第 一接收網部71相比,能減小上述開口率,能使塊狀的未處理物從上述 滾筒室41經上述送塵口 47高效地移送到上述處理室45。
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二開口 72a是以開口面積比上述第一開 口 71a的大的方式構成的。
以下更加詳細地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5所示,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在上述脫谷 滾筒43的周向大致等間隔地并列著。另外,上述多個縱板部件73包 括位于前方一側且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以第一間隔 Ll并列著的前方縱板部件組711;位于上述前方縱板部件組711的后 方一側且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以比上述第一間隔Ll寬 的第二間隔L2并列著的中央縱板部件組712;位于上述中央縱板部件 組712的后方一側且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以比上述第二 間隔L2寬的第三間隔L3并列著的后方縱板部件組713。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5所示,將由上述前方縱板部件組711和 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劃定的第一開口 71a作為前方第一開口 71al,71a作為中央第一開口 71a2,將由上述后方縱板部件組713和上述多 個線狀部件74劃定的第一開口 71a作為后方第一開口 71a3。
而且,上述第二開口 72a,與上述第一開口 71a中的上述后方第 一開口 71a3相比,在沿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的邊的長度 短的狀態(tài)下,開口面積被做得大。
根據上述結構,脫谷結束的谷粒從開口面積較小的上述第一接收 網部71的上述第一開口 71a向下方漏下,雖然比脫谷結束的谷粒大、 但沒有塊狀的未處理物那么大的排稈等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相比 位于后方,從具有比上述第一開口 71a大的開口面積的上述第二接收 網部72的上述第二開口 72a向下方漏下。
由此,能粗選谷粒和排稈等雜質,同時,能防止上述第二開口 72a 被上述排稈等雜質堵塞。
再有,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中的上述第一開口 71a沿上述脫谷滾 筒43周向的邊的長度是大致一定的,另一方面,上述第一開口 71a 沿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的邊的長度L1、 L2、 L3,隨著向 后方一側的縱板部件組行進,呈階梯性地變長(上述前方縱板部件組 711中的上述邊的長度Ll〈上述中央縱板部件組712中的上述邊的長 度L2〈上述后方縱板部件組713中的上述邊的長度L3)。而且,上述 第二開口 72a沿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的邊的長度L4,比 上述第一開口 71a沿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的邊的長度最長 的上述后方縱板部件組713中的上述邊的長度L3短,另一方面,上 述第二開口 72a的開口面積,比由上述后方縱板部件組713及上述多 個線狀部件74形成的上述后方第一開口 71a3的開口面積大。
即,上述第二開口 72a的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長度比上述第一 開口 71a的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長度大。
因此,通過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在沿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 線方向的方向具備細長的上述后方第一開口 71a3,能促進沒有從上述 第一開口 71a漏下的排稈和未處理物向后方移動。進而,在上述第二 接收網部72的上述第二開口 72a中,因為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的上述第一開口 71a相比,沿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的邊的長度長,所 以,能在上述第二開口 72a中使沒有在上述第一開口 71a中漏下的稈 屑等漏下,防止上述接收網44堵塞,同時,能促進塊狀的未處理物向 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下游一側的上述送塵口 47移動。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5所示,上述接收網44就上述脫谷滾筒 43的4t轉軸線方向而言在從上述脫谷滾筒43的脫谷齒43a位移的位 置(在本實施方式中,就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而言為相鄰 的上述脫谷齒43a的大致中間),具備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 方向與上述脫谷齒43a的旋轉軌跡重疊地沿著脫谷滾筒周向的分隔部 件75。上述分隔部件75僅設置在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a上。
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分隔部件75固定在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 的沿著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的邊上,以便該分隔部件75不會堵塞 上述第二開口 72a。
上述分隔部件75包括由板狀體形成的第一分隔部件751、由截面 圓的中心沿著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的圓柱體形成的第二分隔部件 752,上述第一分隔部件751及第二分隔部件752在上述脫谷滾筒43 的旋轉軸線方向交替配置。
再有,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沿著上述脫谷滾 筒43周向的所有的邊上,配置著上述第一分隔部件751或上述第二分 隔部件752中的任意一個。
另外,有關上述分隔部件75的結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例如, 既可以僅將上述第一分隔部件751或上述第二分隔部件752中的任意 一個作為上述分隔部件75使用,也可以不交替配置上述第一分隔部件 751及上述第二分隔部件752。
另外,也可以不在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沿著上述脫谷滾筒43周 向的所有的邊上配置上述分隔部件75。即,例如,也可以在上述的邊 中,僅在沿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每隔多根的邊上配置上 述分隔部件75。
在使用上述那樣的上述分隔部件75的情況下,因為由上述喂入鏈裝置20輸送的秸稈通過上述分隔部件75將上下地擺動,所以促進了 脫谷效果。
另外,因為在上述接收網44的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上沿上述脫 谷滾筒43的周向設置的上述分隔部件75和上述脫谷滾筒43的脫谷齒 43a的旋轉軌跡,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看相互重疊,所以,能促進滯 留在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的塊狀的未處理物由于上述脫谷滾筒43的 ;旋轉而向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下游一側的上述送塵口 47移動,同 時,該塊狀的未處理物由于被夾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脫谷齒43a和上 述分隔部件75之間而被揉開。
因此,不會使塊狀的未處理物長時間地滯留在上述滾筒室41,能 迅速地經上述送塵口 47向上述處理室45移送,同時,因為能預先將 向上述處理室45輸送的塊狀的未處理物揉開,所以,能使由上述脫谷 滾筒43進行的脫谷效率提高,同時能使由上述送塵口處理滾筒46進 行的處理效率提高。
實施方式2
以下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谷裝置40B進行說明。
圖6表示是本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脫谷裝置40B的正面示意 圖,圖7表示圖6所示的上述脫谷裝置中的接收網44B的展開圖。另 外,在圖7中, 一起表示了上述接收網44B和脫谷滾筒43以及送塵 口處理滾筒46之間的位置關系。
另外,在圖中,在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上標注相同的 符號,適當地省略了其詳細的說明。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6及圖7所示,上述接收網44B具備在 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看被做成了圓弧狀,以便在上述脫谷滾筒 43的旋轉軸線方向的全域覆蓋上述脫谷滾筒43的下方中的與上述送 塵口 47相比位于脫谷滾筒43的旋轉方向上游一側的部分的第一接收 網部71B;在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看被做成了圓弧狀,以便覆 蓋上述脫谷滾筒43的下方中的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相比為脫谷 滾筒43的旋轉方向下游一側且與上述送塵口 47相比為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前方一側的部分的第二接收網部72B,上述第二接收 網部72B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連接著。
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為鋼板等平板部件,具有通過對上述平板 部件進行沖壓加工形成的從俯視圖中看為矩形的多個第一開口 71b。
另外,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B具備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狀態(tài) 分別沿著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且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 方向并列著的多個縱板部件73B;穿插在形成于上述多個縱板部件 73B上的孔73b中以便分別沿著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從 截面視圖中看大致為圓形,且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并列著的多個 線狀部件74B。
視圖中看為矩形的多個第二開口 72b。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B例如由 鋼琴絲構成。
根據上述結構,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看被做成了圓 弧狀的第一接收網部71B,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全域上 覆蓋著上述脫谷滾筒43的下方中的與上述送塵口 47相比位于上述脫 谷滾筒43的旋轉方向上游一側的部分。在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上, 通過對鋼板等平板部件進行沖壓加工形成有在俯視圖中看為矩形的上 述多個第一開口 71b。
另外,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看被做成了圓弧狀的第 二接收網部72B,覆蓋著上述脫谷滾筒43的下方中的與上述第一接收 網部71B相比為上述脫谷滾筒43的3走轉方向下游一側且與上述送塵 口 47相比為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前方一側的部分。在上 述第二接收網部72B中,上述多個縱板部件73B以板面朝向車輛前后 方向且分別沿著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的狀態(tài),并排配置在上述脫谷 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在上述多個縱板部件73B的各板面上,形 成有上述多個孔73b。在上述多個孔73b中穿插著上述多個線狀部件 74B,由此,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3B以分別沿著上述脫谷滾筒43的錄_ 轉軸線方向的狀態(tài)并排配置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上述多個縱板部件73B上,分別沿上述脫谷 滾筒43的周向等間隔地設有上述多個孔73b,上述多個縱板部件73B 中的每一個以相互離開規(guī)定間隔的狀態(tài),由連結基部76B固定著至少 一端部(在圖7中是兩端部)。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B,被穿插在上述 多個縱板部件73B的上述孔73b中后被固定。固定部位雖然未特別地 被限定,但可以舉出例如固定位于車輛最前方一側的上述縱板部件 73B以及位于車輛最后方一側的上述縱板部件73B和上述線狀部件 74B。
在上述結構中,在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B上,通過上述多個縱板 部件73B及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B相互交叉,形成了在俯視圖中看為 矩形的多個第二開口 72b。
另外,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B和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通過由 銷或螺栓等連結部件77B固定構成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的平板部件 的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方向下游一側的端部和上述第二接收網部 72B中的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方向上游一側的上述連結基部76B, 連接在一起。
這樣,因為與上述送塵口 47相比上述第一接收網71B位于上述 脫谷滾筒43的旋轉方向上游一側,在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相比 位于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方向下游一側的上述第接收網部72B中, 上述多個縱板部件73B及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B相互交叉,由此,形 成了上述多個第二開口 72B,所以,能減小該第二開口 72b的開口面 積,同時,能提高沖孔整體的開口面積相對于上述接收網44B的整體 面積的比率(開口率)。另外,因為由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B形成與 上述脫谷滾筒43的脫谷齒43a正交的上述第一開口 71b的邊,由此, 與由沖壓加工形成的接收網相比,在上述接收網44B的與脫谷齒43a 相向的部分上形成凹凸形狀,所以能提高由脫谷齒43a除去秸梗的效 果。
因此,通過將這樣的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B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 71B相比配置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i走轉方向下游一側,能有效地使比重比較輕的脫谷結束的谷粒從上述第二開口 72b向下方漏下。
另外,因為在與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B相比配置在下方的上述第 一接收網部71B中,通過沖壓加工形成了上述多個第一開口 71b,所 以,與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B相比,能減小上述開口率,能促進塊狀 的未處理物向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后方一側移動。因此, 能將塊狀的未處理物從上述滾筒室43經位于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 軸線方向后方的上述送塵口 47,高效地輸送到上述處理室45。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中的上述多個第一開 口 71b包括位于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前方一側、且分別 被做成了具有第一開口面積的前方第一開口 71bl的前方第一開口組 711B;位于上述前方第一開口組711B的后方一側、且分別械j故成了 具有比上述第一開口面積大的第二開口面積的中央第一開口 71b2的 中央第一開口組712B;位于上述中央第一開口組712B的后方一側、 且分別被做成了具有比上述第二開口面積大的第三開口面積的后方第 一開口 71b3的后方第一開口組713B。上述后方第一開口組713B包 括將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并列著的多個開口列在上述脫谷滾筒 43的旋轉軸線方向并列配置而成的多個開口組。
另外,在上述第二接收網部72,B中,上述多個線狀部件74B在上 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大致等間隔地排列著,上述多個縱板部件73B 包括位于前方一側且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以第一間隔 LIB并列著的前方縱板部件組721B;位于上述前方縱板部件組721B 的后方一側且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以比上述第一間隔 LIB寬的第二間隔L2B并列著的后方縱板部件組722B。
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接收網44B就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 線方向而言在從上述脫谷滾筒43的脫谷齒43a位移的位置(在本實施 方式中是就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而言在相鄰的上述脫谷 齒43a的大致中間),具備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與上述 脫谷齒43a的旋轉軌跡重疊地沿著脫谷滾筒43的周向的分隔部件 75B。而且,上述分隔部件75B僅設置在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上。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7所示,上述分隔部件75B是以如下方式 構成的在上述前方第一開口組711B及上述中央第一開口組712B之 間、以及在上述中央第一開口組712B及上述后方第一開口組713B之 間,包括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全域上的前方分隔部件751B及中 央分隔部件752B,在上述后方第一開口組713B中、就上述脫谷滾筒 43的旋轉軸線方向而言在鄰接的上述多個后方第一開口 71b3之間, 分別包括沿著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的多個后方分隔部件753B。
在使用這樣的上述分隔部件75B的情況下,因為由上述喂入鏈裝 置20輸送的秸稈在上述分隔部件75B上通過而上下地擺動,所以促 進了脫谷效果。
另外,因為在上述接收網44B的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上沿上述 脫谷滾筒43的周向設置的上述分隔部件75B和上述脫谷滾筒43的脫 谷齒43a的旋轉軌跡,在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看相互重疊著, 所以,能促進滯留在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的塊狀的未處理物由于上 述脫谷滾筒43的4t轉而向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下游一側的上述送 塵口47移動,同時,該塊狀的未處理物由于被夾在上述脫谷滾筒43 的脫谷齒43a和上述分隔部件75B之間而被j栗開。
因此,不會使塊狀的未處理物長時間地滯留在上述滾筒室41,能 迅速地經上述送塵口 47向上述處理室45移送,而且,由于能預先將 向上述處理室45輸送的塊狀的未處理物揉開,所以,能使由上述脫谷 滾筒43脫谷的效率提高,同時能使由上述送塵口處理滾筒46處理的 效率提高。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中的上述第一開口 71b的開口面積,隨著向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后方一側4亍 進,呈階梯性地變大(上述前方第一開口組711B的上述前方第一開 口 71bl〈上述中央第一開口組712B的上述中央第一開口 71b2〈上述 后方第一開口組713B的上述后方第一開口 71b3)。
而且,在上述前方第一開口組711B、上述中央第一開口組712B 及上述后方第一開口組713B之間,分別設有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全域上的上述分隔部件751B及中央分隔部件752B。再有,在具有 最大的開口面積的開口 (上述后方第一開口 71b3)的上述后方第一開 口組713B中,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并列著的多個開口列,在上 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并列配置有多個。而且,在上述多個開 口列的彼此之間,沿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設有上述多個后方分隔部 件753B。
根據上述結構,在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中,因為隨著向上述脫 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后方一側行進,上述第一開口 71b的開口面 積變大,所以,脫谷結束的谷粒通過開口面積較小的上述前方第一開 口組711B的上述前方第一開口 71bl更多地漏下,雖然比脫谷結束的 谷粒大、但沒有塊狀的未處理物那么大的排稈等,通過開口面積較大 的上述后方第一開口組713B的后方第一開口 71b3更多地漏下。
由此,能粗選谷粒和排稈等雜質,同時,能防止在上述后方第一 開口組713B中被上述排稈等雜質堵塞。
再有,因為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后方一側的上述后 方第一開口組713B上,設有沿著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的上述多個 后方分隔部件753B,所以,能促進塊狀的未處理物向上述脫谷滾筒 43的周向下游一側的上述送塵口 47移動。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該分隔部件75B不會堵塞上述第一 開口 71b,上述分隔部件75B被固定在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的沿著 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的邊上。
如圖7所示,上述后方分隔部件753B具有由板狀體形成的第一 后方分隔部件7531B,和由截面圓的中心沿著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 的圓柱體形成的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2B,上述第一后方分隔部件 7531B和上述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2B是以規(guī)定的圖案反復配置的。
在本實施方式中,當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并列配置 2根上述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2B后,配置1根上述第一后方分隔部 件7531B,這樣配置的圖案,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反復 配置有多個。進而,雖然上述前方和中央分隔部件751B、 752B在上述第一接 收網部71B的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全域上延伸,但上述第一及第 二后方分隔部件7531B、 7532B僅在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的上述脫 谷滾筒43的周向一部分區(qū)域延伸。更加具體地說,上述第一及第二后 方分隔部件7531B、 7532B從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的上述脫谷滾筒 43的周向上游一側延伸至上述第一接收網部71B的上述脫谷滾筒43 的周向大致中央位置(上述接收網44B的最下端位置附近)。
這樣,因為在更加接近由上述喂入鏈裝置20輸送的秸稈位置,設 置了上述第一及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1B、 7532B,所以能增大由于 秸稈接觸而引起的擺動的寬度,能進一步提高脫谷效果。
另外,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僅將上述第一 后方分隔部件7531B或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2B中的任意一者作為上 述后方分隔部件7532B〗吏用。另外,上述第一后方分隔部件7531B及 上述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2B的配置方式可以采用多種方式。
另外,也可以不在上述后方第一開口組713B沿著上述脫谷滾筒 43的周向的所有的邊上配置上述第一及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1B、 7532B。例如,也可以在上述邊中,在沿上述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 方向每隔多根的邊上,配置上述第一和/或第二后方分隔部件7531B、 7532B。
以上,雖然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不限定于 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其宗旨的范圍內,可以進行各種改良、變更、 修改。
權利要求
1. 一種脫谷裝置,具有配置在脫谷滾筒的下方周邊的接收網,收容上述脫谷滾筒的滾筒室的后方一側和收容送塵口處理滾筒的處理室的前方一側經送塵口連通著,其特征是上述接收網具備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看被做成了圓弧狀,以便覆蓋上述脫谷滾筒下方中的與上述送塵口相比位于前方一側的部分的第一接收網部;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看被做成了圓弧狀,以便覆蓋上述脫谷滾筒的下方中的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相比為后方一側且與上述送塵口相比為脫谷滾筒旋轉方向上游一側的部分的第二接收網部,上述第二接收網部與上述第一接收網部連接著,上述第一接收網部具備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狀態(tài)分別沿著脫谷滾筒周向,且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并列著的多個縱板部件;分別沿著脫谷滾筒軸線方向地穿插在形成于上述多個縱板部件上的孔中的在截面視圖中看大致為圓形,且在上述脫谷滾筒的周向并列著的多個線狀部件,上述多個縱板部件及上述多個線狀部件形成了在俯視圖中看為矩形的多個第一開口,上述第二接收網部具有形成了在俯視圖中看為矩形的多個第二開口的平板部件。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記載的脫谷裝置,其特征是 上述接收網就脫谷滾筒軸線方向而言在從上述脫谷滾筒的脫谷齒位移的位置具備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與上述脫谷齒的旋轉軌跡重疊地 沿著脫谷滾筒周向的分隔部件,上述分隔部件僅設置在上述第二接收網部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記載的脫谷裝置,其特征是 上述第二開口的開口面積比上述第一開口的大。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記載的脫谷裝置,其特征是 上述多個線狀部件在脫谷滾筒周向大致等間隔地并列,上述多個縱板部件包括位于前方一側且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以 第一間隔并列著的前方縱板部件組;位于上述前方縱板部件組的后方 一側且在脫谷滾筒軸線方向以比上述第一間隔寬的第二間隔并列著的 中央縱板部件組;位于上述中央縱板部件組的后方一側且在脫谷滾筒 軸線方向以比上述第二間隔寬的第三間隔并列著的后方縱板部件組,上述第二開口,與上述第一開口中的由上述后方縱板部件組和上 述多個線狀部件劃定的后方第一開口相比,在沿著脫谷滾筒軸線方向 的邊的長度短的狀態(tài)下,開口面積大。
全文摘要
一種脫谷裝置,具有配置在脫谷滾筒的下方周邊的接收網,收容脫谷滾筒的滾筒室的后方一側和收容送塵口處理滾筒的處理室的前方一側經送塵口連通,能夠使由脫谷滾筒脫谷的效率提高,同時能夠使由脫谷滾筒未處理完的未處理物從滾筒室高效地移送到處理室。在與上述送塵口(47)相比位于前方一側的接收網(44)的第一接收網部(71)中,在脫谷滾筒(43)的旋轉軸線方向并列配置以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狀態(tài)分別沿著脫谷滾筒(43)的周向的多個縱板部件(73)。在截面視圖中看大致為圓形的多個線狀部件(74),以沿著脫谷滾筒(43)的軸線方向地分別穿插在形成于上述縱板部件(73)上的孔(73a)中的狀態(tài),并列配置在上述脫谷滾筒(43)的周向。
文檔編號A01F12/395GK101530037SQ20081017866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3月14日
發(fā)明者宮本彰, 稻垣晴三 申請人:洋馬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