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光纜跳線連接器和光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光纜,尤其涉及一種光纜跳線連接器和使用該連接器的光纜。
背景技術:
基于BBU(Base Band Unit :基帶單元)和RRU (Radio Remote Unit :射頻遠端單 元)技術的光纖拉遠宏基站已成為TD-SCDMA主流的宏基站產(chǎn)品,BBU和RRU之間通過光纖 進行通訊和數(shù)據(jù)傳輸,隨著技術的發(fā)展,RRU的容量越來越大,在有些人口密集地區(qū),當容量 需要進行擴充時,需要進行設備更換,現(xiàn)有技術有兩種技術方案 (1)廢棄原有光纜,重新布適用于新設備的光纜,圖1所示為一種現(xiàn)有光纜,其中 主光纜為四芯野戰(zhàn)光纜,兩端有兩個分線結構,插頭為戶外兩芯光纜插頭(孔)。該方法直 接廢棄原有舊RRU設備的光纜組件,新設備安裝替換后,重新鋪設一根新設備光纜至RRU。 該方案會造成原有光纜廢棄,無法再次利用,且需要重新工程施工,從物料或工程施工方 面,存在不經(jīng)濟的缺點。 (2)采用熔纖方式,對新舊兩種光纜進行熔接,熔纖時的設備連接如圖2所示,其 中22為原有RRU光纜段,21為熔纖盒,23為所備新RRU設備光纜段,24為RRU設備。熔接 時,需檢查余纜有無折傷、變形和明顯劃傷,如有異樣,在留有足夠熔接余量的情況下,去掉 有問題的光纜。在剝光纜前,還要檢查光纜穿越的位置是否正確,避免出現(xiàn)光纜走位不正確 而導致熔接完成后剪斷重熔的現(xiàn)象。使用熔纖方案,需要備一根一端為裸端的新設備光纜 插頭組件,由于一般的熔纖操作在塔下進行,造成該方案的光纜組件需要進行工程布線施 工,將其從塔上RRU拉至塔下,以進行熔纖操作。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對現(xiàn)有光纜進行再利用且無需重新 工程布線施工的光纜跳線連接器和光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加以解決 —種光纜跳線連接器,包括與通信設備對接的設備連接端、連接外接光纜的適配 端,所述適配端包括設置在其端面上與外接光纜插頭連接的對接面和與外接光纜插頭配接 的光連接器,所述光連接器設置在所述對接面上。 上述光連接器為插針或光適配器。 上述適配端還包括設置在上述對接面上的外壁,所述外壁繞設于上述光連接器的 外圍形成空腔。 上述適配端還包括設置在上述對接面上與外接光纜插頭配接的定位裝置。 上述定位裝置具體為設置在上述外壁內(nèi)側面的定位槽。 上述適配端還包括設置在上述連接面上與外接光纜插頭配接的密封裝置。 上述密封裝置具體為設置在上述空腔底面的密封墊。
3[0014] 上述適配端還包括設置在上述對接面外圍的夾持面。 上述光纜跳線連接器,還包括連接上述設備連接端和適配端的連接光纜。 —種光纜,具有上述光纜跳線連接器。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的光纜跳線連接器采用設置連接端和與外接光纜插頭配接的適配 端分別連接通信設備和原有光纜,無需廢棄原設備光纜,與重新布線方式相比,節(jié)約了整根 光纜組件的成本;與熔纖方式相比,節(jié)約了熔纖盒的成本、熔纖操作成本,且無需重布塔頂 至塔下的光纜; (2)本實用新型的光纜跳線適配器,在適配端配置了定位裝置,方便進行對接和定 位; (3)本實用新型的光纜跳線適配器,在適配端還設置了密封裝置,使得實際安裝時
只需要使用防水膠帶就可達到戶外使用要求; (4)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易于實施。
圖1是現(xiàn)有的一種光纜結構示意圖;圖2是現(xiàn)有熔纖設備連接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光纜跳線連接器第一圖4是本實用新型光纜跳線連接器第一圖5是本實用新型光纜跳線連接器第一圖6是本實用新型光纜跳線連接器第-
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光纜跳線連接器第二圖8是本實用新型光纜跳線連接器第三圖9是本實用新型光纜跳線連接器第三
種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種實施方式適配端結構示意圖; 種實施方式設備連接端結構示意圖; -種實施方式與通信設備及原有光纜連接
種實施方式適配端結構示意圖; 種實施方式原有光纜插頭結構示意圖; 種實施方式適配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用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光纜跳線連接器IO,其第一種實施方式,如圖3、圖4、圖5、圖6所示, 包括與通信設備24對接的設備連接端11、連接外接光纜22的適配端12以及連接適配端 12和設備連接端11的連接光纜13。 如圖4所示,適配端12包括對接面121、光連接器122、外壁123、定位裝置125、密 封裝置126和夾持面127。對接面121設置在適配端12的端面上,用于與外接光纜插頭連 接;對接面121上設置有與外接光纜插頭配接的光連接器122,該光連接器122可以為各種 光纖連接器、適配器,本實施方式中,該光連接器122為插針,具體可為陶瓷插針。外壁123 設置在對接面121上,并環(huán)繞設置在光連接器122的外圍形成空腔1 24。定位裝置125設 置在對接面121上與外接光纜插頭配接以實現(xiàn)接插定位,本實施方式中,定位裝置125具體 實現(xiàn)為設置在外壁123內(nèi)側面的定位槽,該定位槽可以為一個或多個,本實施方式為一個。 密封裝置126設置在連接面121上與外接光纜插頭配接以實現(xiàn)密封,本實施方式中,密封裝置具體為設置在空腔124底面的密封墊,外接光纜插頭一般具有密封帽,內(nèi)有密封墊,與本 實施方式適配端的密封墊一起可以使得配接時防護等級達到IP67。夾持面127設置在對接 面121的外圍,便于進行接插操作。 本實施方式中,連接光纜13可以采用兩芯野戰(zhàn)光纜,以滿足野外的濕度、阻燃、耐 日光、抗拉等要求。 如圖5所示,本實施方式中,設備連接端可為滿足更換光模塊需求的室外型插頭。 本實施方式的安裝過程如下首先將舊通信設備卸下安裝件,同時旋開其光纜連 接器,對卸下的光纜連接器做相關保護處理;再將新通信設備安裝到位,將本實施方式的光 纜跳線連接器10與新通信設備和原有光纜進行連接,具體過程如圖6所示,先將設備連接 端11與新通信設備的相應接口連接,然后將適配端12與舊設備光纜插頭按照定位裝置125 進行定位、旋緊,再對配接后的適配端12做工程防水處理及合理綁扎,即完成安裝。 本實用新型光纜跳線連接器的第二種實施方式,可以與TD某產(chǎn)品舊光纜進行配 接接,如圖7所示,其與上一種實施方式主要區(qū)別在于,其定位裝置125具體為五鍵定位槽。 本實用新型光纜跳線連接器的第三種實施方式,可以與W產(chǎn)品線使用的某設備光 纜進行配接,本實施方式的設備對接端11與適配端12設計成適合該設備的戶外光纜插頭。 圖8所示為該設備光纜插頭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實施方式與該光纜插頭配接的 適配端12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光連接器122為LC光纜適配器。 以上內(nèi)容是結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 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 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 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光纜跳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與通信設備對接的設備連接端(11)、連接外接光纜的適配端(12),所述適配端(12)包括設置在其端面上與外接光纜插頭連接的對接面(121)和與外接光纜插頭配接的光連接器(122),所述光連接器(122)設置在所述對接面(121)上。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光纜跳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連接器(122)為插針或 光適配器。
3.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光纜跳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適配端(12)還包括設置 在所述對接面(121)上的外壁(123),所述外壁繞設于所述光連接器(122)的外圍形成空腔 (124)。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纜跳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適配端(12)還包括設置 在所述對接面(121)上與外接光纜插頭配接的定位裝置(125)。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纜跳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裝置(125)具體為設 置在所述外壁(123)內(nèi)側面的定位槽。
6.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纜跳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適配端(12)還包括設置 在所述連接面(121)上與外接光纜插頭配接的密封裝置(126)。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纜跳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裝置(126)具體為設 置在所述空腔(124)底面的密封墊。
8.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光纜跳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適配端(12)還 包括設置在所述對接面(121)外圍的夾持面(127)。
9.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光纜跳線連接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所述設備 連接端(11)和適配端(12)的連接光纜(13)。
10. —種光纜,其特征在于,具有權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光纜跳線連接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布了一種光纜跳線連接器,包括與通信設備對接的設備連接端、連接外接光纜的適配端,所述適配端包括設置在其端面上與外接光纜插頭連接的對接面和與外接光纜插頭配接的光連接器,所述光連接器設置在所述對接面上。本實用新型還公布了一種具有上述光纜跳線連接器的電纜。本實用新型的光纜跳線連接器采用設置連接端和與外接光纜插頭配接的適配端分別連接通信設備和原有光纜,無需廢棄原設備光纜,與重新布線方式相比,節(jié)約了整根光纜組件的成本;與熔纖方式相比,節(jié)約了熔纖盒的成本、熔纖操作成本,且無需重布塔頂至塔下的光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易于實施。
文檔編號G02B6/38GK201540386SQ200920133108
公開日2010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6月22日
發(fā)明者黃冬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