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靜脈炎防治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靜脈敷貼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臨床上對靜脈炎發(fā)生后的干預研究較多,對血栓性靜脈炎干預研究較少;如現(xiàn)有技術中,申請?zhí)枮?01210104998.0,公開一種治療急性血栓性深靜脈炎的配方,包括下列重量配比原料藥:益母草60~100克,紫草12~18克,赤芍12~18克,丹皮12~18克,紫花地丁28~32克,生甘草28~32克。為藥劑類,需要配合其它藥物進行作用和治療,故現(xiàn)有技術中會存在預防性差、效果不好等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靜脈敷貼,具有固定留置針、預防及治療血栓性靜脈炎效果好等特點。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靜脈敷貼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靜脈敷貼,包括從下往上依次設置的背襯層、凝膠層和防粘層,凝膠層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
高分子材料30份;
甘羥鋁1份;
相對密度為1.08%的紫花地丁100份;
番茄紅素1份;
薄荷醇4份;
醫(yī)用乙醇20份;
所述高分子材料的組成按質量百分比為0.3%的聚丙烯酸鈉、4%的聚丙烯酸酯、33%的甘油、0.13%的聚山梨醇酯-80和0.18%的酒石酸。
所述背襯層為高溫處理過的無紡布。
所述防粘層為聚乙烯薄膜。
上述的靜脈敷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用田野里新鮮紫花地丁洗凈、靜水,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
(2)、按重量份計,取醫(yī)用乙醇20份和薄荷醇4份,溶解備用;
(3)、按重量份計,取步驟(1)中相對密度為1.08%的紫花地丁100份;高分子材料30份;甘羥鋁1份;番茄紅素1份加入到攪拌機中,先低速攪拌5分鐘,然后再高速攪拌12分鐘;
(4)、步驟(2)獲得的溶液加入到步驟(3)中,然后進行攪拌10分鐘,得到混合物;
(5)、取步驟(4)獲得的混合物,均勻涂布于防粘層上,然后貼于背襯層,最后進行裁剪,完成制備。
所述背襯層為高溫處理過的無紡布。
所述防粘層為聚乙烯薄膜。
本發(fā)明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及效果:
靜脈輸液療法是臨床治療疾病常見方法,靜脈炎是其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據(jù)報道靜脈炎的發(fā)生率為30%-70%。血栓性靜脈炎的腫痛和靜脈管壁的硬化、淤血癥狀,屬局部脈絡損傷,血行不暢,蘊而化熱,瘀熱內結,不通則痛。治療時應選用化瘀通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藥物治療。紫花地丁苦泄辛散,寒能清熱,入心、肝血分,功能清熱解毒、涼衄消腫、消癰散結.為治血熱壅滯,紅腫熱痛,癰腫瘡毒的常用藥物。采用紫花地丁汁水制作成靜脈敷貼,既能起到固定留置針作用,又對預防、治療血栓性靜脈炎有很好療效。本申請中加入高分子材料有效降低表面溫度,對預防具有好處,薄荷醇、番茄紅素等加入,與紫花地丁相輔相成,經研究表明能夠有效起到預防、治療血栓性靜脈炎作用,特別是薄荷醇的加入,更加提高了預防、治療血栓性靜脈炎效果的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一種靜脈敷貼,包括從下往上依次設置的背襯層、凝膠層和防粘層,凝膠層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
高分子材料30份;
甘羥鋁1份;
相對密度為1.08%的紫花地丁100份;
番茄紅素1份;
薄荷醇4份;
醫(yī)用乙醇20份;
上述高分子材料的組成按質量百分比為0.3%的聚丙烯酸鈉、4%的聚丙烯酸酯、33%的甘油、0.13%的聚山梨醇酯-80和0.18%的酒石酸。
本實施例中的背襯層為高溫處理過的無紡布;防粘層為聚乙烯薄膜。
上述的靜脈敷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用田野里新鮮紫花地丁洗凈、靜水,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
(2)、按重量份計,取醫(yī)用乙醇20份和薄荷醇4份,溶解備用;
(3)、按重量份計,取步驟(1)相對密度為1.08%的紫花地丁100份;高分子材料30份;甘羥鋁1份;番茄紅素1份加入到攪拌機中,先低速攪拌5分鐘,然后再高速攪拌12分鐘;
(4)、步驟(2)獲得的溶液加入到步驟(3)中,然后進行攪拌10分鐘,得到混合物;
(5)、取步驟(4)獲得的混合物,均勻涂布于防粘層上,然后貼于背襯層,最后進行裁剪,完成制備。
對比實施例
根據(jù)納入和排除標準選取入住我院經留置針靜脈輸液患者302例,男162例,女140例,年齡25~81(61.1±9.5)歲。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3組對照組(n=100)、觀察a組(n=101)及觀察b組(n=101)。對照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齡25~78(60.5±8.7)歲;急性胰腺炎30例,上消化道出血28例,潰瘍性結腸炎20例,胃潰瘍13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5例,胃癌4例。留置針留置時間15~96(51.2±7.7)h;靜脈穿刺部位:前臂65例,手背35例。觀察a組101例,男51例,女50例;年齡27~81(61.3±8.4)歲;急性胰腺炎25例,上消化道出血21例,潰瘍性結腸炎19例,胃潰瘍21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0例,胃癌5例。留置針留置時間16~96(50.2±7.3)h;靜脈穿刺部位:前臂67例,手背34例。觀察b組101例,男55例,女46例;年齡29~80(62.1±8.5)歲;急性胰腺炎27例,上消化道出血33例,潰瘍性結腸炎17例,胃潰瘍9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0例,胃癌5例;留置針留置時間13~96(51.7±7.5)h;靜脈穿刺部位:前臂68例,手背33例。3組患者靜脈輸入藥物均包括抗菌藥物、電解質、營養(yǎng)液、止血劑、制酸劑、降血糖藥物。3組經留置針靜脈輸液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留置針穿刺部位、靜脈輸入藥物種類等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結果:3組患者均未發(fā)生iv級靜脈炎,對照組發(fā)生靜脈炎39例,觀察a組發(fā)生靜脈炎12例,觀察b組發(fā)生靜脈炎3例,3組患者靜脈炎發(fā)生率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413,p<0.01)。對照組靜脈炎發(fā)生率均高于觀察a組(χ2=19.163,p<0.01)和觀察b組(χ2=39.463,p<0.01),觀察b組靜脈炎發(fā)生率低于觀察a組(χ2=5.833,p<0.05),結論:紫花地丁外敷可預防留置針所致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紫花地丁外敷時有清涼感,患者易于接受。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