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控制器,屬于建筑施工設備的【技術領域】。主要技術方案為:底板和頂板用四根柱子連接,底板和頂板互相平行,平行間距大于2000mm,每根柱子下設有一個液壓支撐腿,底板和頂板中心各有一個大小相同的圓洞,下層圓洞與套筒連接,在底板上部與頂板下部的圓洞圓周均勻設置四個液壓頂,在液壓頂前部設置夾板,在液壓頂上設置標尺,頂板下設有水準氣泡,底板上設有液壓控制臺和液壓泵,頂板上設置混凝土澆筑平臺。應用證明:由于液壓頂上設有精確至1mm的標尺,上下液壓頂頂出的偏差可控制在1mm以內,底板與頂板間距大于2000mm,因此立柱的垂直度偏差可控制在0.5‰以內,能有效控制立柱的垂直度要求。
【專利說明】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控制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施工設備的【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內支撐、逆做立柱垂直度控制器,主要用于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的控制。
【背景技術】
[0002]內支撐、逆做法施工時,立柱垂直度要求較高,尤其是逆做法施工時,垂直度的控制決定著施工的成敗,因此垂直度的控制尤為重要。
[0003]傳統(tǒng)施工中,垂直度較難控制,一般是用經緯儀來控制立柱下放過程中的垂直度,但在最終立柱下至設計標高時,垂直度糾偏較難,垂直度無法保障。
【發(fā)明內容】
[0004]本實時新型的目的為針對傳統(tǒng)施工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控制器,從而能有效控制立柱的垂直度到達施工要求。
[0005]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由底板(1)、頂板(2)、柱子(3)、液壓支撐腿(4)、套筒
[5]、護筒(6)、液壓頂(7)、夾板(8)、立柱(9)、水準氣泡(10)、液壓控制臺(11)和液壓泵
(12)構成的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控制器,底板(1)和頂板(2)用四根柱子(3)連接,底板(1)和頂板(2)互相平行,底板(1)和頂板(2)平行間距大于2000mm,每根柱子(3)下設有一個液壓支撐腿(4),用于場地不平整時調整水平度,確保底板(1)和頂板(2)均水平;頂板(2)下設有水準氣泡(10),用于檢查頂板(2)是否水平;底板(1)和頂板(2)中心各有一個大小相同的圓洞,套筒(5)連接于底板(1)的圓洞口圓周邊緣上,灌注樁成孔時所用的護筒(6)置于套筒(5)內,通過量取套筒(5)與護筒(6)的間距進行垂直度定位,使圓洞、套筒(5)與護筒(6)為同一軸線;底板(1)上部與頂板(2)下部的圓洞圓周四方均勻設置四個液壓頂(7),每個液壓頂(7)到圓洞軸心的距離相等,每個液壓頂(7)前部設有夾板(8),頂板下四個和底板上四個液壓頂(7)共同作用夾緊立柱(9),每個液壓頂(7)上設置有標尺,用于顯示每個液壓頂(7 )伸出長度,并保持每個液壓頂(7 )伸出長度一致;底板(1)上設有液壓控制臺(11)和液壓泵(12),液壓控制臺(11)和液壓泵(12)與所有液壓頂(7)連接,用于控制和提供液壓頂(7)的運動和動力。
[0006]所述夾板(8 )設置成平板或弧形板。
[0007]所述頂板(2)上的柱子處設有四個吊圈(13),用于吊運、移動本控制器。
[0008]所述底板(1)和頂板(2)之間連接爬梯(14),頂板(2)四周設置圍欄(15)。
[0009]所述頂板(2)上設有凝土澆筑平臺,用于澆筑混凝土工作。
[0010]技術原理是:底板(1)和頂板(2 )互相水平平行,底板(1)通過每根柱子(3 )下設有的液壓支撐腿(4)來調節(jié)底板(1)的水平度,頂板(2)通過頂板(2)下底面上設有的水準氣泡(10)檢查頂板(2)是否水平,從而保證底板(1)和頂板(2)互相水平平行。其次,底板
(1)和頂板(2)中心各有一個大小相同的圓洞,并且兩個圓洞都在同一軸線上,通過量取套筒(5)與護筒(6)的間距進行定位,使圓洞、套筒(5)與護筒(6)為同一軸線,底板(1)上部與頂板(2)下部的圓洞圓周四方均勻設置四個液壓頂(7),每個液壓頂(7)到圓洞軸心的距離相等,每個液壓頂(7)前部設有夾板(8),頂板下四個和底板上四個液壓頂(7)共同作用夾緊立柱(9),通過液壓頂(7)上設有精確至1mm的標尺,控制八個液壓頂(7)以同樣的伸長度共同擠緊立柱(9),由此上下液壓頂(7)頂出的偏差可控制在1mm以內,頂板(2)間距大于等于2000mm,所以,立柱(9)的垂直度可控制在0.5%。左右,能有效保證立柱(9)的垂直度要求。
[0011]其中所述的夾板(8)為可更換的設置方式,當澆筑方形立柱時,使用平板型夾板,當澆筑圓柱立柱時,使用圓弧型夾板。
[0012]所述頂板(2)上的柱子(3)處設有四個吊圈(13),用于吊運、移動本控制器。
[0013]所述底板(1)和頂板(2))之間連接爬梯(14),頂板(2)四周設置圍欄(15),便于人工在頂板(2)上進行澆筑施工作業(yè)。
[0014]所述頂板(2)上設有凝土澆筑平臺,用于澆筑混凝土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節(jié)省了工程耗時。
[0015]本實用新型應用證明:由于液壓頂上設有精確至1mm的標尺,上下液壓頂頂出的偏差可控制在1mm以內,底板與頂板間距大于2000mm,因此立柱的垂直度偏差可控制在
0.5%。以內,能有效控制立柱的垂直度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本實用新型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控制器的側視方向立體圖。
[0017]圖2本實用新型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控制器的仰視方向立體圖。
[0018]圖3本實用新型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控制器的立體圖。
[0019]圖中,1為底板,2為頂板,3為柱子,4為液壓支撐腿,5為套筒,6為護筒,7為液壓頂,8為夾板,9為立柱,10為水準氣泡,11為液壓控制臺,12為液壓泵,13為吊圈,14為爬梯,15為圍欄。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內容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1]由底板1、頂板2、柱子3、液壓支撐腿4、套筒5、護筒6、液壓頂7、夾板8、立柱9、水準氣泡10、液壓控制臺11和液壓泵12構成的內支撐、逆做法施工時垂直度控制器,其底板1和頂板2用四根柱子3連接,底板1和頂板2互相平行,底板1和頂板2平行間距大于2000mm,每根柱子3下設有一個液壓支撐腿4,用于場地不平整時調整水平度,確保底板1和頂板2均水平;頂板2下設有水準氣泡10,用于檢查頂板2是否水平;底板1和頂板2中心各有一個大小相同的圓洞,套筒5連接于底板1的圓洞口圓周邊緣上,灌注樁成孔時所用的護筒6置于套筒5內,通過量取套筒5與護筒6的間距進行垂直度定位,使圓洞、套筒5與護筒6為同一軸線;底板1上部與頂板2下部的圓洞圓周四方均勻設置四個液壓頂7,每個液壓頂7到圓洞軸心的距離相等,每個液壓頂7前部設有夾板8,頂板下四個和底板上四個液壓頂7共同作用夾緊立柱9,每個液壓頂7上設置有標尺,用于顯示每個液壓頂7伸出長度,并保持每個液壓頂7伸出長度一致;底板1上設有液壓控制臺11和液壓泵12,液壓控制臺11和液壓泵12與所有液壓頂7連接,用于控制和提供液壓頂7的運動和動力。[0022]進一步的,所述夾板8設置成平板或弧形板。
[0023]進一步的,所述頂板2上的柱子處設有四個吊圈13,用于吊運、移動本控制器。
[0024]進一步的,所述底板1和頂板2之間連接爬梯14,頂板2四周設置圍欄15。
[0025]進一步的,所述頂板2上設有凝土澆筑平臺,用于澆筑混凝土工作。
[0026]實施例1:
[0027]如圖1、圖2所示,一種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控制器,用于澆灌立柱為正方體的情形,其結構為:底板1和頂板2用四根柱子3連接,底板1和頂板2互相平行,平行間距為2000mm,每根柱子3下設有一個液壓支撐腿4,用于場地不平整時調整水平度,確保底板1和頂板2均水平;底板1和頂板2中心各有一個大小相同的圓洞,套筒5連接于底板1的圓洞口圓周邊緣上,通過量取套筒5與護筒6的間距定位,使圓洞與護筒6為同一軸線;在底板1上部與頂板2下部的圓洞圓周均勻設置四個液壓頂7,液壓頂7與圓洞中心距離相等;在液壓頂7前部設置夾板8,夾板8為平板,用于夾緊方立柱9 ;在液壓頂7上設置有精度為1mm的標尺,可目視液壓頂伸出長度;頂板2下設有水準氣泡10,用于檢查頂板2是否水平;底板上設有液壓控制臺11和液壓泵12,液壓控制臺11和液壓泵12與所有液壓頂連接,用于控制液壓頂7運動;頂板2上部可作為混凝土澆筑平臺,用于澆筑混凝土工作;在頂板2上的柱子3處設有四個吊圈13,用于吊運、移動本控制器;底板1和頂板2之間連接爬梯14,頂板2四周設置圍欄15。
[0028]如圖3、圖4所示,工作原理為:在內支撐、逆做法施工時,外露部分立柱9采用工具式立柱,工具式立柱為與澆灌立柱匹配的正方體,工具式立柱長度以不穿出頂板為準,在地面上,工具式立柱與下部立柱用螺栓連接好,啟動液壓泵12,控制液壓頂7夾緊工具式立柱,觀察標尺的刻度,并實時調整到標尺刻度相等,刻度誤差可控制在1mm以內,此時,表明工具式立柱的直線度滿足要求。待立樁樁澆筑完,達到一定的強度后,拆除工具式立柱,用于下一個立柱垂直度調整。
[0029]實施例2:
[0030]一種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控制器,用于澆灌立柱為鋼管立柱的情形,其結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點在于,底板1與頂板2的平行間距為2500mm,液壓頂7前部的夾板8為弧形板,工具式立柱為與澆灌立柱匹配的鋼管立柱。
[0031]應用證明:由于液壓頂上設有精確至1mm的標尺,八個液壓頂擠緊立柱后,上下液壓頂頂出的偏差可控制在1mm以內,底板與頂板間距大于等于2000mm,因此立柱的垂直度可控制在0.5%。以內,能有效控制立柱的垂直度到達要求。
【權利要求】
1.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由底板(1)、頂板(2)、柱子(3)、液壓支撐腿(4)、套筒(5)、護筒(6)、液壓頂(7)、夾板(8)、立柱(9)、水準氣泡(10)、液壓控制臺(11)和液壓泵(12)構成,底板(1)和頂板(2)用四根柱子(3)連接,底板(1)和頂板(2)互相平行,底板(1)和頂板(2 )平行間距大于2000mm,每根柱子(3 )下設有一個液壓支撐腿(4),用于場地不平整時調整水平度,確保底板(1)和頂板(2)均水平;頂板(2)下設有水準氣泡(10),用于檢查頂板(2)是否水平;底板(1)和頂板(2)中心各有一個大小相同的圓洞,套筒(5)連接于底板(1)的圓洞口圓周邊緣上,灌注樁成孔時所用的護筒(6)置于套筒(5)內,通過量取套筒(5)與護筒(6)的間距進行垂直度定位,使圓洞、套筒(5)與護筒(6)為同一軸線;底板(1)上部與頂板(2)下部的圓洞圓周四方均勻設置四個液壓頂(7),每個液壓頂(7)到圓洞軸心的距離相等,每個液壓頂(7)前部設有夾板(8),頂板下四個和底板上四個液壓頂(7)共同作用夾緊立柱(9),每個液壓頂(7)上設置有標尺,用于顯示每個液壓頂(7 )伸出長度,并保持每個液壓頂(7 )伸出長度一致;底板(1)上設有液壓控制臺(11)和液壓泵(12 ),液壓控制臺(11)和液壓泵(12)與所有液壓頂(7 )連接,用于控制和提供液壓頂(7)的運動和動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板(8)設置成平板或弧形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2)上的柱子處設有四個吊圈(13),用于吊運、移動本控制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頂板(2)之間連接爬梯(14),頂板(2)四周設置圍欄(1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支撐、逆做法立柱垂直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2)上設有凝土澆筑平臺,用于澆筑混凝土工作。
【文檔編號】E04G21/18GK203475859SQ201320586817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9月23日
【發(fā)明者】高春雷, 沈家文, 王曉曙, 王自忠, 涂偉, 楊世相, 許利東, 鄭云剛, 吳俊鵬 申請人:云南建工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