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護理、輔助治療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了一種針對皮膚病及多種炎癥性疾病的,能夠用以輔助治療或護理治療的一體式光療、熏蒸治療裝置。
背景技術:
疾病的治療手段除了藥物治療外,常采用的還有光療、熏蒸治療等手段。
光療就是應用日光、人造光源中的可見光線和不可見光線防治疾病的方法。光療主要有紫外線療法、可見光療法、紅外線療法和激光療法。紅外線作用于人體主要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腫脹消退、鎮(zhèn)痛、降低肌張力、緩解肌痙攣及干燥滲出性病變。紫外線作用于人體,光能量會引起一系列化學反應,有消炎、止痛、抗佝僂病的作用,常用以治療皮膚化膿性炎癥和其他皮炎、疼痛癥候群、佝僂病或軟骨病等;波長310-313nm范圍的紫外線,即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集中了紫外線中生物活性最強的部分,直接作用皮膚患處,同時過濾掉了對皮膚有害的不良波段紫外線,副作用小,作用于皮膚角質層,具有起效時間短,見效快的優(yōu)點。在各大醫(yī)院廣泛用于銀屑病、白癜風、慢性濕疹、神經(jīng)性皮炎、特應性皮炎、掌跖膿皰病、玫瑰糠疹、斑禿、副銀屑病、皮膚慢性潰瘍、蕈樣肉芽腫等疾病的治療。用可見光治療疾病的方法為可見光療法,主要包括紅光、藍光、藍紫光及多光譜療法。紅光具有興奮作用;黃光、綠光與紅光作用相反;藍紫光可用于治療核黃疸。激光為受激輻射光放大產生的光,具有發(fā)散角小、方向性好、光譜純、單色性好,能量密度高、亮度大,相干性好等特點,具有熱效應、機械效應、電磁效應。可用于許多疾病的診治。
熏蒸治療借助了皮膚不但有保護機體免受外邪侵襲的屏障作用,而且具有分泌、掉泄,呼吸、滲透和吸收的功能,是與外界進行交換的器官的理論。熏蒸治療主要指中藥熏蒸療法,亦稱中藥汽療,就是用煎煮中草藥產生的藥汽熏蒸肌膚,以達到治療疾病、養(yǎng)生保健的一種中醫(yī)外治方法。中藥熏蒸時藥汽有效成分,可直接在接觸的肌膚部位產生藥效,并在向體內轉運的透皮吸收過程,進一步發(fā)揮其抑菌,消炎、殺蟲止癢、消腫止痛等作用。中藥熏蒸療法,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皮膚角質層的水合程度,促進中藥中的多種有效成分、尤其是揮發(fā)性成分的吸收。此外,中藥熏蒸汽療過程中,還能通過排汗,幫助排出體內毒素和炎癥。中藥熏蒸療法可用來治療多種皮膚病,如牛皮癬、異位性皮炎、濕疹、皮膚瘙癢癥、蕁麻疹、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硬皮病等皮膚疾病,同時也有美膚美體的作用。
目前在采用光療理療、熏蒸理療手段時,需要分別使用獨立的光療設備及熏蒸治療設備,醫(yī)療單位采購時也需要分別采購該兩種設備。所以存在采購成本高及使用占地面積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光療理療、熏蒸理療設備采購成本高、使用占地大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一體式光療、熏蒸治療裝置,該治療儀將光療設備的構成單元與熏蒸設備的構成單元組合為有機的一體,不僅各自能夠相互發(fā)揮功能且不會相互干擾,能夠降低設備的采購成本、減小使用占地面積。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一體式光療、熏蒸治療裝置,包括頂座、底座以及設置在頂座與底座之間的箱體。所述箱體包括定箱體和動箱體,動箱體鉸連在頂座與底座之間。所述定箱體和/或動箱體的內壁上分布設有光源體。
所述頂座內設有頂部連接座,所述底座內設有底部支撐基臺;所述頂座和所述底座上設驅動總成驅使相對應的頂部連接座或底部支撐基臺在豎直方向上升降。具體可為:
所述頂座的上部設有驅動總成一,所述頂部連接座上設有滑軌與所述頂座內壁上設置的豎直方向延伸的軌道一匹配。
所述底部支撐基臺的下端為封閉端,所述底座的下部設有驅動總成二,所述底部支撐基臺設有滑軌與所述底座內壁上設置的豎直方向延伸的軌道二匹配。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優(yōu)化結構中涉及的驅動總成一、驅動總成二優(yōu)選液壓或者氣壓驅動總成,液壓缸桿或者氣壓缸桿連接頂部連接座的上端面或底部支撐基臺的下端面。
優(yōu)選,僅在底座上設置驅動總成來驅使底部支撐基臺能夠上下升降,而且底部支撐基臺匹配驅動總成時應將其底部設置為封閉結構,而且作為匹配結構此時頂部連接座上端面與頂座的內端面之間采用完全接觸的密封結構形式,頂座的壁體上設置通風口。
所述頂部連接座設有豎直方向上的環(huán)狀內腔,所述環(huán)狀內腔的下端連接有頸套。所述頸套的自由端端口大小能夠縮放。
所述底部支撐基臺設有熏蒸密封倉,熏蒸密封倉的壁體上設熏蒸倉門及排汽孔,熏蒸密封倉內設有熏蒸器承載架,所述熏蒸器承載架與所述熏蒸密封倉內布置的滑軌匹配。這樣便能夠很方便地將熏蒸器承載架由熏蒸密封倉移出更換熏蒸器。
所述底部支撐基臺的上端為封閉端,且外端面上設有防滑的駐立盤。
還包括容納部和幕圍,所述幕圍為環(huán)狀體且采用柔性材質制作。
所述容納部與所述底部支撐基臺的下部連接,所述容納部設有豎直方向上延伸的環(huán)形腔,所述底部支撐基臺的主體置于所述環(huán)形腔外壁體的內環(huán)中。
所述容納部還包括連接封蓋,所述連接封蓋的下端設有環(huán)形槽,所述環(huán)形槽與所述環(huán)形腔對應匹配。
所述底部支撐基臺的上部設有徑向延伸的支撐環(huán),所述支撐環(huán)的上端面低于所述駐立盤的上端面。
所述連接封蓋的中心設有通孔,通孔內徑小于支撐環(huán)的外徑,但不小于駐立盤的外徑。
所述幕圍的上、下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環(huán)形腔的環(huán)狀腔體底面與所述環(huán)形槽的環(huán)狀腔體底面之間。
所述連接封蓋上設有與所述頂部連接座的環(huán)狀內腔下端口連接的連接部。
所述驅動總成、光源體連接控制器。
所述幕圍的一種優(yōu)選方式:即所述幕圍呈彈簧狀的折疊伸縮結構。此時,在豎直方向上向上提動連接封蓋時幕圍能夠伸展開形成筒腔將患者圍在其內部,向下放置連接封蓋時幕圍能夠自動折疊收攏。
所述頸套可以采用如下的兩種具體結構:
一、所述頸套設為膠環(huán)式頸套,所述膠環(huán)式頸套為具有彈性的錐形環(huán)體,錐形環(huán)體的自由端端口為小端,另一端設有支撐環(huán),所述支撐環(huán)連接在頂部連接座的內壁上。所述支撐環(huán)的下端口設有端蓋,所述端蓋與支撐環(huán)以可拆卸方式連接。
二、所述頸套設為束帶式頸套,所述束帶式頸套為兩端開口的袋體,且袋體的一端固定在一連接套的內端,袋體的另一端穿設有束口拉繩,所述連接套的外端設有徑向向外延伸的凸緣,凸緣連接在頂部連接座的環(huán)狀內腔下端口處的內壁上。所述連接套的下端口設有端蓋,所述端蓋與連接套以可拆卸方式連接。
具體地,所述連接套與端蓋以型面接觸的方式配合,所述連接套的下端口為錐形口,端蓋上部設為相匹配的錐形體。
優(yōu)選地,在端蓋的下部設有向外延伸的徑向翼板,在徑向翼板的上端面及連接套的下端面設有相匹配的吸合磁片。徑向翼板可以呈環(huán)狀,吸合磁片可以為環(huán)形體或者長方體,為長方體時采取沿圓周均布的方式。
所述連接封蓋上設置的用來與頂部連接座連接的連接部,可以采用如下兩種方式:
一、所述連接部為設在所述連接封蓋上端面的錐面凸環(huán),所述錐面凸環(huán)的外壁為小端在上的錐形。所述頂部連接座的下端設有與所述錐面凸環(huán)匹配的錐面孔。為保證錐面凸環(huán)與錐面孔之間接觸連接的可靠性,可以使二者具有較大的過盈配合量,或者在錐面凸環(huán)或錐面孔的配合面上嵌置橡膠層,增大接觸摩擦力,還可以在錐面凸環(huán)及錐面孔的配合面上嵌置磁片,依靠磁力吸合。
為方便提起連接封蓋,在所述錐面凸環(huán)的上端口設有徑向向內延伸的徑向環(huán),所述徑向環(huán)的內徑不小于所述連接封蓋中心位置設置的通孔的內徑。
二、所述連接部與所述頂部連接座的下端通過螺紋配合方式連接。具體地,
所述連接部為螺環(huán)體,所述螺環(huán)體的內圈即為所述連接封蓋中心位置的通孔,所述螺環(huán)體的外圈為光面部。所述光面部的上部設有螺紋部,下部設有徑向向外延伸的環(huán)狀凸緣。所述環(huán)狀凸緣的上端面設有密封環(huán)。為了便于撥動螺環(huán)體旋轉,可在所述環(huán)狀凸緣的下端面分布設置多個沉槽或者設置凸起的把手。
所述連接封蓋上設有與所述通孔同軸的光面孔。所述螺環(huán)體的光面部與所述光面孔匹配,光面部的軸向長度大于光面孔的軸向長度。所述螺紋部與所述頂部連接座下端口處設置的螺紋孔匹配。
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環(huán)的上端面設有徑向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內設有卡塊,所述卡塊的徑向長度不大于所述滑槽的徑向長度;所述連接封蓋的上端設有與所述滑槽對應的卡槽;所述卡槽朝向滑槽的一端為開口端,且該開口端延伸至所述連接封蓋中心位置的通孔;所述卡塊外端與所述卡槽匹配。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所涉及到的一體式光療、熏蒸治療裝置將光療與熏蒸治療結構復合成一體,且能夠有效防止光療部分的結構與熏蒸部分的結構相互造成的不利影響,其設計使用最終降低了設備采購成本、減小使用占地面積。
其中設置的具有在豎直方向上升降能力的頂部連接座或底部支撐基臺使其使用能夠適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在熏蒸狀態(tài)下使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在光療狀態(tài)下使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箱體部分徑向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優(yōu)化實施方式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中頂部連接座實施方式一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中頂部連接座實施方式一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中頂部連接座實施方式一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中頂部連接座實施方式二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中頂部連接座實施方式二的改進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fā)明中與頂部連接座實施方式二改進結構相匹配的連接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圖10所示結構設計方案下連接封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圖10所示結構設計方案下螺環(huán)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13為圖10所示結構設計方案下螺環(huán)體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1頂座、11驅動總成一、12軌道一、2底座、21驅動總成二、12軌道二、3定箱體、4動箱體、5光源體、6頂部連接座、61錐面孔、611連接凸環(huán)、62螺紋孔、621連接套、7底部支撐臺、71排汽孔、72駐立盤、73滑槽、74支撐環(huán)、75卡塊、70熏蒸倉門、81膠環(huán)式頸套、82束帶式頸套、821索口拉繩、822端蓋、823徑向翼板、824吸合磁片、9容納部、91環(huán)形腔、92連接封蓋、921環(huán)形槽、922卡槽、923光面孔、931錐面凸環(huán)、932螺環(huán)體、9321環(huán)狀凸緣、9322螺紋部、9323光面部、9324沉槽、933徑向、10幕圍
具體實施方式
為便于理解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下面別結合附圖對其技術內容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的一體式光療、熏蒸治療裝置,包括頂座1、底座2以及設置在頂座1與底座2之間的箱體,一般將箱體及其上部、下部設置的頂座1、底座2均設為圓柱狀,如圖3所示。所述箱體包括定箱體3和動箱體4,動箱體4鉸連在頂座1與底座2之間。所述定箱體3和動箱體4的內壁上分布設有光源體5。所述頂座1內設有頂部連接座6,所述底座2內設有底部支撐基臺7。
所述光源體5可以包括紫外線發(fā)光體、可見光發(fā)光體、紅外線發(fā)光體、激光發(fā)光體中的一種或者多種,且設置多種發(fā)光體的情況下,相同類發(fā)光體之間串聯(lián),也可以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混合,不同類發(fā)光體之間并聯(lián)。
所述頂座1或所述底座2上,至少有一個設有設驅動總成,驅動總成用于驅使相對應的頂部連接座6或底部支撐基臺7在豎直方向上升降。這樣在使用該治療儀用于熏蒸治療時,能夠適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
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頂座1的上部有設驅動總成一11,所述頂部連接座6上設有滑軌與所述頂座1內壁上設置的豎直方向延伸的軌道一12匹配。圖5至圖7所示的頂部連接座6僅在左、右兩側設滑軌與軌道一12匹配,除了圖示的滑軌結構外,還可以在前、后、左、右均設置滑軌與軌道一12匹配甚至將滑軌設置為徑向向外延伸的環(huán)形來與頂座1內壁上設置的呈環(huán)狀的軌道一12匹配。
如圖4所示,所述底部支撐基臺7的下端為封閉端,所述底座2的下部設有驅動總成二21,所述底部支撐基臺7設有滑軌與所述底座2內壁上設置的豎直方向延伸的軌道二22匹配。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涉及的驅動總成一11、驅動總成二21優(yōu)選液壓或者氣壓驅動總成,其液壓缸桿或者氣壓缸桿連接頂部連接座6的上端面或底部支撐基臺7的下端面。
所述頂部連接座6、底部支撐基臺7的主體可以設為環(huán)狀體優(yōu)選圓環(huán)狀主體,如圖3、圖5至圖7所示。
如圖1、圖2及圖5至圖8所示,所述頂部連接座6設有豎直方向上的環(huán)狀內腔,所述環(huán)狀內腔的下端連接有頸套(81、82)。所述頸套的自由端端口大小能夠縮放,所以至少可在頸套端口位置設置彈性結構或者采用柔性材料通過穿設繩索的方式設置在能夠縮放的開口形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所述底部支撐基臺7設有熏蒸密封倉,熏蒸密封倉的壁體上設熏蒸倉門70及排汽孔71,熏蒸密封倉內設有熏蒸器承載架,可在熏蒸密封倉內設置軌道,熏蒸器承載架與軌道匹配,這樣便能夠方便地從熏蒸倉門70一側,將熏蒸器承載架由熏蒸密封倉內抽出、推入。所述底部支撐基臺7的上端為封閉端,且端面上設有防滑的駐立盤72。
作為優(yōu)選,僅在底座2上設置驅動總成二21來驅使底部支撐基臺7上下升降,而且如圖4所示一樣,底部支撐基臺7的底部設置為封閉結構。作為給優(yōu)選方式的匹配結構,此時的頂部連接座6上端面與頂座1的內底面之間采用完全接觸的密封結構形式,也即此時要求頂部連接座6的環(huán)狀內腔除下端能夠連通至箱體外,上端不與箱體聯(lián)通。相應地,此時要求在頂座1的頂部壁體上設置通風口連通所述頂部連接座6的環(huán)狀內腔。
本發(fā)明涉及到的一體式光療、熏蒸治療裝置還包括容納部9和幕圍10,所述幕圍10為環(huán)狀體且采用柔性材質制作。
如圖1至圖4所示,所述容納部9與所述底部支撐基臺7下部設置的凸緣連接,所述容納部9設有豎直方向上延伸的環(huán)形腔91,所述底部支撐基臺7的主體置于所述環(huán)形腔91壁體的內環(huán)中。所述容納部9還包括連接封蓋92,所述連接封蓋92的下端設有環(huán)形槽921,所述環(huán)形槽921與所述環(huán)形腔91對應匹配。
如圖1至圖4所示,所述底部支撐基臺7的上部設有徑向延伸的支撐環(huán)74,所述支撐環(huán)74的上端面低于所述駐立盤72的上端面。所述連接封蓋92的中心設有通孔,通孔內徑小于支撐環(huán)74的外徑,但不小于駐立盤72的外徑。所述幕圍10的上、下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環(huán)形腔91的環(huán)狀腔體底面與所述環(huán)形槽921的環(huán)狀腔體底面之間。所述幕圍10的優(yōu)選設為圖示的彈簧狀結構,即所述幕圍10呈彈簧狀的折疊伸縮結構。此時,在豎直方向上向上提動連接封蓋92時幕圍10能夠伸展開形成筒腔將患者圍在其內部,向下放置連接封蓋92時幕圍10能夠自動折疊收攏,方便使用。所述連接封蓋92上設有與所述頂部連接座6的環(huán)狀內腔下端口連接的連接部。所述驅動總成(11、21)、光源體連接控制器,控制器面板可設置在箱體的外壁上或者設置在頂座的外壁上。
所述幕圍10制作材質的選擇,除了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柔性特性外,還要求其具有不吸水、不透氣的物理性質。對于幕圍10柔性的具體要求,如果設置為彈簧狀的折疊縮放樣式,則其可以具有一定的硬度(即要具有保形的剛性),以保證其具有一定的保形能力,如果不采用彈簧狀的折疊縮放樣式,則要求其能夠在自身重力下自由折疊,如絲綢一樣具有一定的下垂能力。
所述連接封蓋92上設置的環(huán)形槽921能夠將環(huán)形腔91的上端口封蓋住(如圖2所示)。所述連接封蓋92的設置,一方面用于封蓋環(huán)形腔91以保護其內盛裝的幕圍10不會受到光照的影響,保證幕圍10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用于連接頂部連接座6以為熏蒸治療創(chuàng)造空間。
所述頸套可以采用如下的兩種具體結構:
如圖1、圖2所示的頸套被設為膠環(huán)式頸套81,相匹配的頂部連接座6的結構可如圖1、圖2、圖5至圖7所示。所述膠環(huán)式頸套81為具有彈性的錐形環(huán)體,錐形環(huán)體的自由端端口為小端,另一端設有支撐環(huán),所述支撐環(huán)連接在頂部連接座6內壁上設置的連接凸環(huán)611上。所述支撐環(huán)的下端口設有端蓋,所述端蓋與支撐環(huán)以可拆卸方式連接。端蓋設置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保護膠環(huán)式頸套81不會受到光照影響使用壽命,另一方面在于封堵熏蒸治療的空間,以便于大量水汽由熏蒸倉門70處向外散出,降低濕氣對光療部件性能造成的不利影響。
在使用過程中,患者將頭由所述膠環(huán)式頸套81探出,膠環(huán)式頸套81的自有端口貼合在患者的頸部,患者的身體置于幕圍10、連接封蓋92構成的空間內。所以熏蒸治療過程不會使患者感到呼吸困難(如果治療頭部皮膚則應相機更改使用方式)。
為進一步降低熏蒸治療產生的濕氣對光療結構造成的不利影響,易將頂部連接座6固定在頂座1上,且頂部連接座6與頂座1的頂壁壁面之間密封連接,這樣頂部連接座6的腔體處理頸套設置位置外,不再有其它部分連通至箱體。但是需要說明的是,此時應在頂座1的壁體上設置通風口而且采取底部支撐基臺7能夠在豎直方向上升降的結構。
如圖8所示的頸套被設為束帶式頸套82,相匹配的頂部連接座6的結構可如圖8至圖9所示。所述束帶式頸套82為兩端開口的袋體,且袋體的一端固定在一連接套621的內端,袋體的另一端穿設有束口拉繩821,所述連接套621的外端設有徑向向外延伸的凸緣,凸緣連接在頂部連接座6的環(huán)狀內腔下端口處的內壁上。所述連接套621的下端口設有端蓋822,所述端蓋822與連接套621以可拆卸方式連接。具體地,所述連接套621與端蓋822以型面接觸的方式配合,所述連接套621的下端口為錐形口,端蓋822上部設為相匹配的錐形體。優(yōu)選地,在端蓋822的下部設有向外延伸的徑向翼板823,在徑向翼板823的上端面及連接套621的下端面設有相匹配的吸合磁片824。徑向翼板823可以呈環(huán)狀,吸合磁片824可以為環(huán)形體或者長方體,為長方體時采取沿圓周均布的方式。所述的連接套621與端蓋822通過錐形孔結構的型面接觸連接方式及通過磁力吸合的連接方式,可以采取其中一種也可以同時采用。
上述言及的所述連接封蓋92上設置的用來與頂部連接座6連接的連接部,可以采用如下兩種方式:
如圖1、圖2及圖5至圖7所示,所述連接部為設在所述連接封蓋92上端面的錐面凸環(huán)931,所述錐面凸環(huán)931的外壁為小端在上的錐形。所述頂部連接座6的下端設有與所述錐面凸環(huán)931匹配的錐面孔61。為保證錐面凸環(huán)931與錐面孔61之間接觸連接的可靠性,可以使二者具有較大的過盈配合量,或者在錐面凸環(huán)931或錐面孔61的配合面上嵌置橡膠層,增大接觸摩擦力,還可以在錐面凸環(huán)931及錐面孔61的配合面上嵌置磁片,依靠磁力吸合。為方便提起連接封蓋92,在所述錐面凸環(huán)931的上端口設有徑向向內延伸的徑向環(huán)933,所述徑向環(huán)933的內徑大于所述連接封蓋92中心位置設置的通孔的內徑。在向上提起連接封蓋92時,用手扣住徑向環(huán)933即可。
如圖8至圖13所示,所述連接部與所述頂部連接座6的下端通過螺紋配合方式連接。具體地,所述連接部為螺環(huán)體932。
所述螺環(huán)體932的內圈即為所述連接封蓋92中心位置的通孔,所述螺環(huán)體932的外圈為光面部9323。所述光面部9323的上部設有螺紋部9322,下部設有徑向向外延伸的環(huán)狀凸緣9321。所述環(huán)狀凸緣9321的上端面設有密封環(huán)。為了便于撥動螺環(huán)體932旋轉,可在所述環(huán)狀凸緣9321的下端面分布設置多個沉槽9324或者設置凸起的把手。
所述連接封蓋92上設有與所述通孔同軸的光面孔923。所述螺環(huán)體932的光面部9323與所述光面孔923匹配,光面部9323的軸向長度大于光面孔923的軸向長度。所述螺紋部9322與所述頂部連接座6下端口處設置的螺紋孔62匹配。
如圖1至圖4所示,所述支撐環(huán)74的上端面設有徑向方向的滑槽73,所述滑槽73內設有卡塊75,所述卡塊75的徑向長度不大于所述滑槽73的徑向長度。所述連接封蓋92的上端設有與所述滑槽73對應的卡槽922(圖10中的卡槽設置在了螺環(huán)體932上)。所述卡槽922朝向滑槽73的一端為開口端,且該開口端延伸至所述連接封蓋92中心位置的通孔。所述卡塊75外端與所述卡槽922匹配。所設置的滑槽73、卡塊75及卡槽922結構,作用在于固定連接封蓋92于底部支撐基臺7。
上述實施方式僅例示性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發(fā)明。本發(fā)明還有許多方面可以在不違背總體思想的前提下進行改進,對于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發(fā)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可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發(fā)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