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腦機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機殼,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電腦的機殼。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工業(yè)的進步,消費性電子裝置的外型設計逐漸成為產(chǎn)品進入市場的關鍵 因素。對較為成熟的電子產(chǎn)品而言,工業(yè)設計的外型美感已逐漸取代功能需求,成為消費者 購買時的主要考量項目,個人電腦即為其中一明顯示例。有鑒于市場上多數(shù)產(chǎn)品的功能與 運算速度均差別有限,電腦機殼的設計正逐漸成為產(chǎn)品開發(fā)上的重點,其外觀設計地越美 觀、使用上愈便利,便愈有可能成為消費者市場上選購的主流選擇。 已知的電腦機殼會在其前面板上樞設一蓋板,以藉由蓋板的覆蓋,而將暴露于前 面板的光驅(qū)等周邊設備隱藏起來,使得外觀看起來較為一致。就已知部分的電腦機殼而言, 當使用者要使用蓋板之下的周邊設備時,使用者需要手動地將蓋板相對前面板掀開。在使 用完周邊設備之后,使用者再手動地將蓋板蓋合于前面板。再以另一種已知的電腦機殼來 說,蓋板與前面板之間配置有一扭簧結構,用以帶動蓋板相對前面板掀開。并且,蓋板與前 面板再分別配置有卡鉤結構。當使用者要使用蓋板之下的周邊設備時,使用者可手動或藉 由一卸除按鈕,來讓卡鉤結構解除干涉。在卡鉤結構解除干涉之后,蓋板便會受到扭簧結構 的帶動,而快速彈起掀開。 然而,無論是上述以手動掀開蓋板的電腦機殼或是上述藉由扭簧結構帶動蓋板的 電腦機殼,蓋板相對前面板掀開的行程時間或速度,都會受到使用者的力量大小或是扭簧 結構的彈力大小的影響而不易控制。因此,在蓋板相對前面板掀開的過程中,便可能受到使 用者施力過大或是扭簧結構的彈力過大而快速掀開或彈起。如此一來,容易造成蓋板與前 面板之間的連接機構受到不當外力而損壞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腦機殼,其蓋板相對前面板遠離或貼合的速度較為和緩。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腦機殼,包括一主機殼、一蓋板、一流體缸以及一第一連接件。 主機殼具有一前面板。流體缸設置于主機殼,且具有一桿件。桿件適于在一第一位置與一 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第一連接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樞設點。第一端連接桿件,第 二端連接蓋板,樞設點位于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第一連接件藉由樞設點而樞設于主機殼 上。當桿件位于第一位置時,蓋板實質(zhì)上貼合于前面板。當桿件位于第二位置時,蓋板遠離 前面板。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電腦機殼還包括一第一磁性件以及一第二磁性件。第一 磁性件配置于前面板。第二磁性件配置于蓋板。當蓋板實質(zhì)上貼合于前面板時,第一磁性 件磁吸于第二磁性件。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第一連接件包括一樞軸、一第一連桿以及一第二連桿。樞 軸具有樞設點。第一連桿具有第一端與相對第一端的一第三端,且第三端連接樞軸。第二連桿具有第二端與相對第二端的一第四端,且第四端連接樞軸。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保持 固定的相對位置。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電腦機殼還包括一第二連接件,固接至桿件,且具有一導 槽。第一連接件的第一端滑設于導槽內(nèi)。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電腦機殼還包括一第三連接件,具有一第一連接部與一 第二連接部,其中第一連接部樞設于前面板,第二連接部滑設至蓋板。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蓋板具有一導槽,且第三連接件具有滑設于導槽內(nèi)的一 凸起。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電腦機殼還包括一扭力彈簧,具有一第一端部與一第二 端部,其中第一端部抵住第三連接件,第二端部抵住前面板,以驅(qū)動蓋板遠離前面板。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流體缸為一氣壓缸或一液壓缸。 本發(fā)明的電腦機殼的蓋板藉由第一連接件與流體缸中的桿件相連動,所以在蓋板 朝前面板移動或遠離前面板的過程中,流體缸能提供蓋板移動時緩沖的力量。因此,蓋板相 對前面板移動的速度較為和緩且一致,且可避免第一連接件損壞或是蓋板與前面板碰撞的 情形。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多個實施例,并配合所附 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腦機殼的側視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電腦機殼的蓋板遠離前面板的側視示意圖。
圖3為圖2的電腦機殼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3的扭力彈簧、第三連接件與前面板的相對關系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腦機殼的側視示意圖,圖2為圖1的電腦機殼的蓋板 遠離前面板的側視示意圖,圖3為圖2的電腦機殼的立體示意圖。請參考圖1、圖2與圖3, 電腦機殼100包括一主機殼110 (在圖3中省略圖示)、一蓋板120、一流體缸130以及一第 一連接件140。主機殼110具有一前面板112。流體缸130設置于主機殼IIO,且具有一桿 件132。在本實施例中,流體缸130可為一氣壓缸或一液壓缸。也就是說,流體缸130中可 容納空氣或是液壓油等流體的阻尼物質(zhì)。 桿件132適于在一第一位置Tl (如圖1所示)與一第二位置T2(如圖2所示)之 間移動。當桿件132位于第一位置T1時,大部分的桿件132收納于流體缸130之中。當桿 件132位于第二位置T2時,蓋板120遠離前面板112,且大部分的桿件132突伸于流體缸 130之外。舉例來說,藉由流體缸130內(nèi)所提供的彈性力讓大部分的桿件132突伸于流體 缸130之外。在使用者按壓蓋板120而欲使其結合至前面板112時,桿件132會受到與彈 性力相反方向的外力,桿件132即從第二位置T2移動至第一位置T1,使其大部分收納于流 體缸130之中。 第一連接件140具有一第一端El、一第二端E2與一樞設點P。樞設點P位于第一
4端El與第二端E2之間,且第一連接件140藉由樞設部P而樞設于主機殼110上。在本實 施例中,電腦機殼100還可包括一第二連接件150。第一連接件140連接第二連接件150, 且第二連接件150固接至桿件132。亦即,第一連接件140可藉由第二連接件150來與桿件 132連動。詳細來說,第二連接件150可具有一導槽G1,且第一連接件140的第一端E1滑 設于導槽G1內(nèi)。此外,在另一實施例中,桿件132可與第二連接件150—體成型,使得第一 連接件140的第一端El直接連接桿件132,且第二端E2連接蓋板120。
請依序參考圖1與圖2,當桿件132從第一位置Tl移動至第二位置T2時,桿件132 朝流體缸130之外突伸。此時,第二連接件150受到桿件132的帶動,而沿一第一箭頭Al 的方向移動。在第二連接件150移動的過程中,導槽G1周圍的結構與第一連接件140的第 一端E1相干涉,使得第一連接件140沿一第二箭頭A2的方向樞轉。如此一來,第一連接件 140的第二端E2便會帶動蓋板120遠離前面板112。 更進一步來說,當桿件132位于第一位置Tl時,第一連接件140的第一端El位于 導槽G1的末端。在第一連接件140沿第二箭頭A2的方向樞轉的過程中,第一端E1可先從 導槽G1的前述末端,沿著導槽G1往流體缸130的方向移動。之后,第一連接件140的第一 端El再沿著導槽Gl遠離流體缸130,并回到導槽Gl的前述末端,此時桿件132移動至第二 位置T2。 此外,請依序參考圖2與圖1,當蓋板120朝前面板112移動時,蓋板120帶動第 一連接件140沿一第三箭頭A3的方向樞轉。此時,第一連接件140的第一端E1與導槽G1 周圍的結構相干涉,而帶動第二連接件150沿一第四箭頭A4的方向移動。隨著第二連接件 150在第四箭頭A4的方向上的移動,使得桿件132從第一位置Tl移動至第二位置T2,即可 讓蓋板120實質(zhì)上貼合于前面板112。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流體缸130中容納有空氣或是液壓油等流體的阻尼物質(zhì)。所 以,當桿件132在第一位置T1與第二位置T2間移動時,藉由桿件132與流體缸130中的阻 尼物質(zhì)的相干涉,可提供緩沖的力量,使得桿件132的移動速度調(diào)整地較為一致。如此一 來,當桿件132從第一位置Tl移動至第二位置T2時,蓋板120能夠維持一致的速度和緩地 遠離前面板112而開啟,而能夠讓連接于蓋板120與前面板112之間的連接機構受力較為 平均。并且,當欲將蓋板120蓋合于前面板112時,使用者可對蓋板120施力,使第一連接 件140帶動第二連接件150,而第二連接件150再對桿件132施力,直到蓋板120蓋合于前 面板112為止。此時,流體缸130提供緩沖作用,使蓋板120不致快速下壓而損傷前面板 112。亦即,在蓋板120朝前面板112移動的過程中,可藉由流體缸130所提供緩沖的力量, 來緩和蓋板120的移動速度,而能夠避免因蓋板120的移動速度過快而碰撞前面板112的 情形。更進一步來說,第一連接件140可包括一樞軸142、一第一連桿144以及一第二連桿 146。樞軸142具有樞設點P。第一連桿144具有第一端E1與相對第一端E1的一第三端 E3,且第三端E3連接樞軸142。第二連桿146具有第二端E2與相對第二端E2的一第四端 E4,且第四端E4連接樞軸142。第一連桿144與第二連桿146保持固定的相對位置。亦即, 當?shù)谝贿B桿144以樞軸142為中心樞轉時,第二連桿146會與第一連桿144連動而同步地 樞轉。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桿144與流體缸130位于前面板112之一側壁S1(見圖3)的 一側,而第二連桿146位于側壁Sl的另一側。當前面板112與主機殼110組裝在一起時, 第一連桿144與流體缸130會受到主機殼110的遮擋,而不會顯露于外,進而增進電腦機殼100的外觀一致性,也較為美觀。 此外,電腦機殼100還可包括一第一磁性件160以及一第二磁性件170。第一磁性 件160配置于前面板112。第二磁性件170配置于蓋板120。當蓋板120實質(zhì)上貼合于前 面板112時,第一磁性件160磁吸于第二磁性件170,藉以固定蓋板120與前面板112的相 對位置關系。亦即,使用者只要稍加施予蓋板120 —作用力,來抵抗第一磁性件160與第二 磁性件170間的磁性力,即可解除蓋板120與前面板112的固定。在解除蓋板120與前面 板112的固定后,流體缸130的桿件132會帶動第二連接件150,連帶使第一連接件140帶 動蓋板120轉動,以達成半自動掀開的目的,相當省力。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磁性件與第二 磁性件可分別為一鐵片與一磁鐵,但在另一未圖示的實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60與第二磁 性件170亦可皆為磁鐵。 另外,電腦機殼IOO還可包括一第三連接件180,樞設于前面板112,并滑接至蓋板 120。在本實施例中,蓋板120可具有一導槽G2,且第三連接件180具有滑設于導槽G2內(nèi)的 一凸起182。當蓋板120朝前面板112靠近或遠離前面板112時,藉由第三連接件180的 凸起182與導槽G2周圍結構的干涉與導引,可讓蓋板120的移動更加地平順。在蓋板120 相對前面板112開啟的狀態(tài)下,蓋板120還可藉由第三連接件180的支撐,而與前面板112 維持足夠的間距,以不讓蓋板120與前面板112產(chǎn)生碰撞。 圖4為圖3的扭力彈簧、第三連接件與前面板的相對關系示意圖。請參考圖3與 圖4,更進一步來說,電腦機殼100還可包括一扭力彈簧190,配置于第三連接件180與前面 板112之間。扭力彈簧190具有一第一端部192與一第二端部194。第一端部192抵住第 三連接件180,第二端部194抵住前面板112,以驅(qū)動蓋板120遠離前面板112。當蓋板120 受力而實質(zhì)上貼合于前面板112時,扭力彈簧190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彈性形變。相對地,當蓋板 120相對前面板112開啟時,扭力彈簧190即可藉由彈性形變所產(chǎn)生的恢復力而驅(qū)動第三連 接件180,進而驅(qū)動蓋板120遠離前面板112。 此外,本實施例還可在前面板112的另一側壁S2上配置流體缸130與第二連接件 150,且側壁Sl、 S2上的兩第二連接件150之間還可通過一第四連接件210相連接,使得兩 第二連接件150的樞轉較為一致。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電腦機殼在蓋板朝前面板移動或遠離前面板的過程中,藉由
第一連接件與流體缸中的桿件相連動,使得流體缸能提供蓋板移動時緩沖的力量。因此,本
發(fā)明的電腦機殼的蓋板相對前面板移動的速度較為和緩且一致,且可讓蓋板與前面板之間
的連接機構受力較為平均,而能夠避免連接機構損壞或是蓋板與前面板碰撞的情形。 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多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所屬技術
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
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書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一種電腦機殼,其特征是,包括主機殼,具有前面板;蓋板;流體缸,設置于上述主機殼,且具有桿件,其中上述桿件適于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以及第一連接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與樞設點,其中上述第一端連接上述桿件,上述第二端連接上述蓋板,上述樞設點位于上述第一端與上述第二端之間,上述第一連接件藉由上述樞設點而樞設于上述主機殼上,上述桿件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時上述蓋板貼合于上述前面板,上述桿件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時上述蓋板遠離上述前面板。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機殼,其特征是,還包括第一磁性件,配置于上述前面板;以及第二磁性件,配置于上述蓋板,其中上述蓋板貼合于上述前面板時,上述第一磁性件磁吸于上述第二磁性件。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機殼,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第一連接件包括樞軸,具有上述樞設點;第一連桿,具有上述第一端與相對上述第一端的第三端,其中上述第三端連接上述樞軸;以及第二連桿,具有上述第二端與相對上述第二端的第四端,其中上述第四端連接上述樞軸,且上述第一連桿與上述第二連桿保持固定的相對位置。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機殼,其特征是,還包括第二連接件,固接至上述桿件,且具有導槽,其中上述第一連接件的上述第一端滑設于上述導槽內(nèi)。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機殼,其特征是,還包括第三連接件,具有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其中上述第一連接部樞設于上述前面板,上述第二連接部滑設至上述蓋板。
6. 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腦機殼,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蓋板具有導槽,且上述第三連接件具有滑設于上述導槽內(nèi)的凸起。
7. 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腦機殼,其特征是,還包括扭力彈簧,具有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其中上述第一端部抵住上述第三連接件,上述第二端部抵住上述前面板,以驅(qū)動上述蓋板遠離上述前面板。
8.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機殼,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流體缸為氣壓缸或液壓缸。
全文摘要
一種電腦機殼,包括一主機殼、一蓋板、一流體缸以及一第一連接件。主機殼具有一前面板。流體缸設置于主機殼,且具有一桿件。桿件適于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第一連接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樞設點。第一端連接桿件,且第二端連接蓋板。樞設點位于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且第一連接件藉由樞設點而樞設于主機殼上。當桿件位于第一位置時,蓋板實質(zhì)上貼合于前面板。當桿件位于第二位置時,蓋板遠離前面板。
文檔編號H05K5/02GK101719004SQ20081016649
公開日2010年6月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0月9日
發(fā)明者張懿中 申請人: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