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能夠通過使膜片和音圈之間的接觸最小化來防止聲漏的、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根據本發(fā)明的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包括:具有內部部分和外部部分的基板,內部部分上設置有用于向音圈施加電信號的電連接部分,而外部部分上設置有端子,該基板用于進行該電連接部分和該端子之間的電連接;附連在基板的內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之間的第一膜片;以及距第一膜片一定距離地安裝在基板的內部部分內側并電連接到電連接部分的音圈。
【專利說明】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能夠通過使膜片和音圈之間的接觸最小化來防止聲漏的、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
【背景技術】
[0002]圖1是示出傳統(tǒng)的聲換能器的剖視圖。
[0003]如圖所示,典型的聲換能器(揚聲器)包括框架1、插入并安裝到框架I內的軛2、用于向軛2發(fā)送磁通量或從軛2接收磁通量的內部環(huán)形磁鐵3和外部環(huán)形磁鐵4、用于從內部環(huán)形磁鐵3或外部環(huán)形磁鐵4接收磁通量并以直角向音圈7發(fā)送磁通量的內部環(huán)形頂板5和外部環(huán)形頂板6、部分插入至內部環(huán)形磁鐵3及內部環(huán)形頂板5與外部環(huán)形磁鐵4及外部環(huán)形頂板6之間的氣隙中的音圈7、其內附連音圈7并用于通過音圈7的垂直移動來產生振動的膜片8、以及具有聲音發(fā)射孔11并保護膜片8的保護器10。
[0004]如圖1所示,音圈7的引出線12分別地通過線交換接合件(該線交換接合件通過框架I的側面或通過形成于框架I中的槽(未示出)而被引出)固定地粘附到膜片8的底面,并且沿框架I的外側面焊接至端子14。端子14用于將引線對和耳狀物(未示出)以及引出線(輸入和輸出線)從外部彼此相連接。
[0005]將接合音圈7的引出線12和膜片8的過程作為通過線交換接合件將引出線12固定地接合到膜片8的底面的線交換接合過程來執(zhí)行。雖然需要高精度,但該接合過程是手動進行的,這導致長的處理時間和高成本。此外,頻繁的缺陷使得該過程成為制造微型揚聲器的過程之中的最薄弱的一個。
[0006]此外,由于引出線12通過線交換接合件固定到膜片8,所以當通過振動將電信號轉換成聲信號時,膜片8的質量和剛度分布不均勻,這會引起分割振動(split vibration)并劣化聲學特性。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適于避免膜片和音圈的引出線之間的接觸的、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
[0008]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允許將音圈固定到相對較少振動的部分的、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
[0009]本發(fā)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減少總重量的、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
[0010]根據用于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該振動模塊包括:具有內部部分和外部部分的基板,所述內部部分上設置有用于向音圈施加電信號的電連接部分,而所述外部部分上設置有端子,所述基板用于執(zhí)行所述電連接部分和所述端子之間的電連接;附連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內部部分和所述外部部分之間的第一膜片;以及距所述第一膜片一定距離地安裝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內部部分內側、并電連接到所述電連接部分的音圈。[0011]另外,優(yōu)選地,所述內部部分形成在所述基板的穿孔的周圍,并且第二膜片附連到所述基板的所述內部部分。
[0012]此外,優(yōu)選地,其上形成有電連接部分的延伸部分被設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內部部分的內部。
[0013]此外,優(yōu)選地,用于從所述音圈的底面向所述電連接部分導引所述音圈的引出線的導引部分被布置在所述基板的附連到所述音圈的所述內部部分上。
[0014]此外,優(yōu)選地,所述導引部分為通孔或槽。
[0015]此外,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膜片覆蓋所述通孔。
[0016]此外,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膜片包括附連到所述延伸部分的基座部分,并且所述第二膜片內還包括沿相反方向凸起的多個拱頂部分。
[0017]此外,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膜片和所述第二膜片分別附連到所述基板的相反的面。
[0018]此外,優(yōu)選地,所述基板起到用于支持所述膜片的振動的懸掛作用。
[0019]根據本發(fā)明的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可以通過避免膜片和音圈的引出線之間的接觸以實現(xiàn)均勻的質量和剛度分布,來防止分割振動。
[0020]另外,根據本發(fā)明的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可以通過允許將音圈固定到相對較少振動的部分來簡化處理并且提高產品可靠性。
[0021]此外,根據本發(fā)明的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可以減少總重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示出傳統(tǒng)的聲換能器的剖視圖。
[0023]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的透視圖。
[0024]圖3是圖2的分解透視圖。
[0025]圖4是沿圖2的線A-A’所取的剖面透視圖。
[0026]圖5是沿圖2的線B-B’所取的局部剖面透視圖。
[0027]<附圖主要部分的附圖標記>
[0028]20:音圈 30:側膜片
[0029]40:基板 50:中心膜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30]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和例示性實施例來更詳細地描述本發(fā)明。
[0031]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的透視圖,圖3是圖2的分解透視圖,圖4是沿圖2的線A-A’所取的剖面透視圖,并且圖5是沿圖2的線B-B’所取的局部剖面透視圖。
[0032]振動模塊包括用于接收電信號的音圈20、由穿孔的側膜片30 (以環(huán)形形狀形成)和中心膜片50組成的膜片、以及基板40 (例如,F(xiàn)PCB (柔性印刷電路板)基板),基板40將電信號傳遞到音圈20并電連接到用于從外部端子接收電信號的端子48和用于支持膜片的振動的懸架。
[0033]音圈20包括電連接到端子對48的第一引出線24a和第二引出線24b以及通過纏繞線圈而形成的線圈主體22。[0034]側膜片30包括附連到基板40的側基座部分41的外周邊部分32、在穿孔周圍形成并附連到中心基座部分42的內周邊部分34、以及以拱頂形狀形成以將外周邊部分32連接到內周邊部分34的拱頂連接部分36。
[0035]基板40包括:與側膜片30的外周邊部分32附連的側基座部分41 ;與側膜片30的內周邊部分34、音圈20和中心膜片50附連的中心基座部分42 ;從基板向內突出的延伸部分43 ;允許引出線24a和24b從線圈主體22向下延伸的通孔44 ;布置于延伸部分43上的電連接部分45 ;將側基座部分41連接至中心基座部分42并提供阻尼效果的連接部分46 ;以及允許電連接到外部設備的端子48。此外,基板40通過導電圖案(未示出)將電信號傳遞到音圈20,該導電圖案從端子48經由側基座部分41和連接部分46而連接到中心基座部分42,然后通過焊接等方式在布置于中心基座部分42的延伸部分43上的電連接部分45處與音圈20的引出線24a和24b電連接。
[0036]連接部分46允許膜片僅沿垂直方向振動,由此防止了諸如分割振動或側向振動的非正常振動,并改進了聲音的質量。
[0037]中心膜片50包括附連到基板40的中心基座部分42的背面的外周邊部分52、至少部分地附連到基板40的延伸部分43的內基座部分54、設置在外周邊部分52的內部的一對第一拱頂部分56以及設置在該對第一拱頂部分56之間的第二拱頂部分58。內基座部分54連接到第二拱頂部分58的兩端。第二拱頂部分58比第一拱頂部分56短,而內基座部分54的長度等于其長度差。此外,第一拱頂部分56和第二拱頂部分58沿相反的方向凸起。
[0038]中心膜片50和側膜片30可以具有不同的剛度。中心膜片50由重量輕的剛性材料制成,而側膜片30由重量輕的柔性材料制成。
[0039]另外,中心膜片50的第二拱頂部分58被形成為高于內基座部分54,而第一拱頂部分56被形成為低于內基座部分54,這能夠在結構上增加中心膜片50的剛度。此外,由于第二拱頂部分58形成得較高,所以當將中心膜片50附連到中心基座部分42的背面時,第二拱頂部分58可以用作定位中心膜片50的導引件。此外,由于第一拱頂部分56被形成為低于內基座部分54,所以當通過粘接劑將內基座部分54的頂面附連到中心基座部分42的背面以及延伸部分43時,殘留的粘接劑向下流至第一拱頂部分56,從而不會被泄露到中心膜片50以外。
[0040]基板40的側基座部分41被固定地安裝在聲換能器的框架上,從而構成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在構成聲換能器時,應將音圈20的線圈主體22安裝成被包括在聲換能器的磁路中。
[0041]另外,基板40具有穿孔,并且中心基座部分42形成于該穿孔周圍,使得基板40的總重量能夠減小。然而,由于中心膜片50附連到中心基座部分42,所以剛度可以得到維持。
[0042]偵彳膜片30的外周邊部分32附連到基板40的側基座部分41,側膜片30的內周邊部分34附連到基板40的中心基座部分42,并且音圈20距內周邊部分34 —定距離地附連到中心基座部分42。即使當側膜片30附連到基板40時,基板40的端子48也能夠暴露給外部。
[0043]下面將描述基板40和音圈20的連接結構。在制造音圈20時,在本實施例中,當纏繞線圈時,將引出線24a放置在線圈主體22外側,并將引出線24b放置在線圈主體22內偵U。因此,如圖5所示,當將引出線24b附連到電連接部分45時,引出線24b可以在不通過線圈主體22下面的情況下附連到電連接部分45。然而,當將引出線24a附連到電連接部分45時,引出線24a應當通過線圈主體22下面以附連到電連接部分45。
[0044]參照圖4,根據本發(fā)明,通孔44被形成于中心基座部分42中、在線圈主體22的放置引出線24a和24b的底側上,以便使引出線24a可以在不將線圈主體22從基板40分離的情況下通過線圈主體22下的通孔44而附連到電連接部分45。換句話說,線圈主體22的底面可以無縫隙地、均勻地附連到基板40 (B卩,中心基座部分42)。
[0045]結果,引出線24a和24b在中心基座部分42內的延伸部分43處與基板40電連接,而非在用作懸架的連接部分46處電連接。這使得能夠防止電連接部分45和引出線24a和24b在聲換能器的高頻振動期間單獨振動。
[0046]此外,線圈主體22位于通孔44的頂面上,而中心膜片50的內基座部分54的頂面附連在通孔44的底面上,從而覆蓋通孔44并防止聲漏。
[0047]在本實施例中,通孔44被形成于中心基座部分42的部分中。然而,可以以小于中心基座部分42的厚度的深度在中心基座部分42中形成凹槽。從這個意義上說,通孔44或槽用作從線圈主體22向下導引引出線24a和24b的一種導引部分。
[0048]另外,如圖所示,側膜片30和音圈20以一定的間隔分離地安裝在基板40的一側上,中心膜片50被安裝在基板40的另一側上,并且引出線24a和24b則通過布置在基板40上的導引部分而被導引到電連接部分45,使得引出線24a和24b不會與膜片接觸。
[0049]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內周邊部分34在基板40的穿孔的周圍形成,但內周邊部分34可以是實心的并可以省略中心膜片50。
[0050]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側膜片30和中心膜片50附連到基板40的相反的面,但也可以附連到基板40的同一面上。
[0051]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電連接部分45被布置在附接了音圈20的面上,但也可以布置在相反的面上。這里,引出線24a和24b可以通過通孔44電連接到延伸部分43的相反面上的電連接部分。
[0052]雖然已結合附圖和優(yōu)選實施例來示出并且描述了本發(fā)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并且由所附權利要求來限定。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可以在不脫離由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對其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聲換能器的振動模塊,包括: 基板,其具有內部部分和外部部分,所述內部部分上設置有用于向音圈施加電信號的電連接部分,而所述外部部分上設置有端子,所述基板用于進行所述電連接部分和所述端子之間的電連接; 第一膜片,其附連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內部部分和所述外部部分之間;以及 所述音圈,其距所述第一膜片一定距離地安裝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內部部分內側,并且電連接到所述電連接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振動模塊,其中,所述內部部分被形成在所述基板的穿孔的周圍,并且第二膜片附連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內部部分之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振動模塊,其中,其上形成有所述電連接部分的延伸部分被設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內部部分的內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振動模塊,其中,導引部分被布置在所述基板的附連到所述音圈的所述內部部分上,所述導引部分用于從所述音圈的底面向所述電連接部分導引所述音圈的引出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振動模塊,其中,所述導引部分為通孔或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振動模塊,其中,所述第二膜片覆蓋所述通孔。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振動模塊,其中,所述第二膜片包括附連到所述延伸部分的基座部分,并且所述第二膜片內包括沿相反方向凸起的多個拱頂部分。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振動模塊,其中,所述第一膜片和所述第二膜片分別附連到所述基板的相反的面。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振動模塊,其中,所述基板起到用于支持所述膜片的振動的懸掛作用。
【文檔編號】H04R9/02GK103796140SQ201310464814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29日
【發(fā)明者】崔奎東, 樸吉東, 鄭仁鎬, 權重鶴 申請人:易音特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