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信道接入的方法和節(jié)點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領域,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信道接入的方法和節(jié)點。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的不斷深入的研究與發(fā)展,其明顯的優(yōu)勢使其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此,對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各方面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包括其穩(wěn)定性、能耗、時延等。目前已經有很多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但是在退避算法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IEEE 802. 11標準上的改進。IEEE 802. 15. 4雖然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但仍需要根據低速率無線個域網的具體的應用場景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研究。GB/T 15629. 15-2010標準中,采用基于時隙的帶沖突避免的載波偵聽多址(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簡稱為“CSMA/CA”)算法, 其具體流程如下I)介質訪問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簡稱為MAC)層首先初始化退避次數(number of backoff,簡稱為 “NB”)、競爭窗口(contention window,簡稱為 “CW”)、退避指數(backoffexponent,簡稱為“BE”),并定位于退避起始邊界。如果電池壽命擴展(batterylife extension,簡稱為“BLE”)子域為0,BE初始化為macMinBE ;如果BLE子域為1,BE初始化為 min (2, macMinBE);2)MAC層推遲發(fā)送數據,并進入退避狀態(tài),在(Γ(2βε-1)中隨機選擇若干個退避;3)物理層(Physical Layer,簡稱為“PHY”)在退避結束邊界執(zhí)行一次空閑信道評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簡稱為 “CCA”);4)如果感知到信道忙,MAC層將NB和BE的值加1,并確保BE不超過macMaxBE,并將CW設為2。如果NB的值小于或等于macMaxCSMABackoffs,算法將回到步驟2);如果NB的值大于macMaxCSMABackoffs,算法將自動中止,并返回信道競爭失敗。5)如果感知到信道空閑,MAC層在發(fā)送數據前必須確保競爭窗口為O。為保證這一點,MAC子層首先將CW減1,并判斷其是否為O。如果不為0,算法回到步驟3)。如果為
O,MAC子層就在下一退避階段的起始邊緣發(fā)送幀。標準中CSMA/CA算法采用二進制指數退避算法(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簡稱為“BEB”),雖然退避指數BE在標準中默認為3-5,變化范圍較小,但每次可供選擇的退避時間加倍,節(jié)點間隨機選擇的退避時間差異較大,且macMinBE為3使得退避時間選擇偏大,抬高了退避時間門檻,導致接入數據過慢,不利于數據快速的交互。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道接入的方法和節(jié)點,能夠減少數據傳輸時延。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信道接入的方法,包括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其中,Xb=XXaUnitBackoffPeriod, X為在0 (2BE_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aUnitBackoffPeriod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常量;在該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確定中間退避期,該中間退避期小于該退避周期,退避到該中間退避期結束時進行空閑信道評估CCA,若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信道非空閑則繼續(xù)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或者,在該X小于預定值時,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結合第一方面,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具體實現為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將該退避指數更新為1,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或者,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I,根據BE=min (BE+1, 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其中macMaxBE表示該退避指數的最大值,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
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結合第一方面,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具體實現為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I,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或者,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 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結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種或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之前,該方法還包括將該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并令BE=HiacMinBE。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結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種或第二種或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該預定值為4 ;確定中間退避期,包括根據以下等式確定該中間退避期Mb,Mb=XbXMP/100,其中,MP表示單元中間期,當4彡X彡10時,MP的值在30、40、50和60中隨機選取,當11彡X彡31時,MP的值在10、20、30或40中隨機選取。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信道接入的方法,包括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其中,Xb=XXaUnitBackoffPeriod, X為在0 (2BE_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aUnitBackoffPeriod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常量;在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空閑信道評估CCA ;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將該退避指數更新為1,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其中macMaxBE表示該退避指數的最大值,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之前,該方法還包括將該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并令BE=macMnBE。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節(jié)點,包括選擇模塊,用于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其中,Xb=XXaUnitBackoffPeriod, X為在(Γ(2ΒΕ_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aUnitBackoffPeriod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常量;確定模塊,用于在該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確定中間退避期,該中間退避期小于該退避周期;執(zhí)行模塊,用于在該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退避到該中間退避期結束時進行空閑信道評估CCA,若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信道非空閑則繼續(xù)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或者,在該X小于預定值時,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結合第二方面,該執(zhí)行模塊具體用于,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將該退避指數更新為1,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或者,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其中macMaxBE表示該退避指數的最大值,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
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結合第二方面,該執(zhí)行模塊具體用于,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k,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或者,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I,根據BE=min (BE+1, 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結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種或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該節(jié)點還包括初始化模塊,用于在該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之前,將該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并令BE=macMinBE。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結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種或第二種或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該預定值為4 ;該確定模塊具體用于根據以下等式確定該中間退避期Mb, Mb=XbXMP/100,其中,MP表示單元中間期,當4彡X彡10時,MP的值在30、40、50和60中隨機選取,當11彡X彡31時,MP的值在10、20、30或40中隨機選取。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節(jié)點,包括選擇模塊,用于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其中,Xb=XXaUnitBackoffPeriod, X為在(Γ(2ΒΕ_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aUnitBackoffPeriod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常量;執(zhí)行模塊,用于在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空閑信道評估CCA ;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將該退避指數更新為1,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I,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其中macMaxBE表示該退避指數的最大值,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節(jié)點還包括初始化模塊,用于在該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之前,將該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并令BE=macMinBE0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和節(jié)點,在退避周期較大時,退避到小于該退避周期的中間退避期進行CCA,并在信道空閑時進行數據傳輸,可以減少退避時延,降低競爭數據滯留在競爭訪問期(Contention Access Period,簡稱為“CAP”)后期的概率,從而能夠減少數據傳輸時延。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 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圖2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的另一示意性流程圖。圖3是幀間間隔的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的一個流程圖。圖5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的另一個流程圖。圖6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的一個示意圖。圖7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的又一個流程圖。圖8是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圖9是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的另一示意性流程圖。圖10是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的一個流程圖。圖11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的示意性框圖。圖12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的另一示意性框圖。圖13是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節(jié)點的示意性框圖。圖14是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節(jié)點的另一示意性框圖。圖15是根據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節(jié)點的示意性框圖。圖16是根據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節(jié)點的示意性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圖I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圖。該方法100由節(jié)點執(zhí)行,如圖I所示,該方法100包括SI 10,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其中,Xb=XX aUnitBackoffPeriod, X為在(Γ(2βε-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aUnitBackoffPeriod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常量;S120,在該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確定中間退避期,該中間退避期小于該退避周期,退避到該中間退避期結束時進行空閑信道評估CCA,若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信道非空閑則繼續(xù)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或者,S130,在該X小于預定值時,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現有的CSMA/CA算法中,隨機選擇的退避周期波動較大,隨機選擇的退避周期較大時接入數據過慢,需要及時發(fā)送的數據不能快速完成交互。為了減少數據傳輸時延,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節(jié)點首先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其中,Xb=XX aUnitBackoffPeriod, X為在(Γ(2ΒΕ_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然后根據X的大小確定是否采用小于該退避周期的中間退避期(Middle Backoff,簡稱為“MB”),即在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選擇一個小于該退避周期的中間退避期,退避到該中間退避期結束時進行空閑信道評估CCA,若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信道非空閑則繼續(xù)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再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而在X小于預定值時,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再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 入操作。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表示隨機選擇的退避周期較大,在退避周期較大時采用中間退避期,在中間退避期結束時進行CCA,便于快速完成數據交互。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在退避周期較大時,退避到小于該退避周期的中間退避期進行CCA,并在信道空閑時進行數據傳輸,可以減少退避時延,降低競爭數據滯留在CAP后期的概率,從而能夠減少數據傳輸時延。應理解,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于各種采用退避機制的系統(tǒng),例如■ 無線傳感器網絡或者無線個域網。還應理解,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預定值表示預先設定的值,用于判定退避周期的大小,可選地,該預定值的大小可以根據網絡狀況預先設定,還可以根據網絡狀況進行調整。在SllO中,節(jié)點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具體而言,在O (2be_1)中隨機選擇 X,Xb=XXaUnitBackoffPeriod,aUnitBackoffPeriod為MAC子層常量,值為20symbols (符號)??蛇x地,BE的取值范圍及初始值可以采用現有的CSMA/CA算法中的取值范圍和初始值。為了擴大退避時間可選范圍,還可以對BE的取值范圍及初始值進行重新設定,因此,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可選地,在SllO之前,該方法100還包括S140,將該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并令BE=macMinBE。具體而言,修改MAC物理層信息庫(Physical Layer Information Base,簡稱為“PIB”)屬性中macMinBE的值,將其置為2,因此就可以將電池壽命擴展(BLE)的啟動與否這一過程刪除,即刪除屬性macBattLifeExt、macBattLifeExtPeriods。在初始化時BE取最小值macMinBE,即2。這樣,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通過將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降低了退避時間門榲,有利于數據快速的交互。在S120中,節(jié)點在該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確定中間退避期,該中間退避期小于該退避周期,退避到該中間退避期結束時進行CCA,若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信道非空閑則繼續(xù)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在基于退避指數選擇了退避周期后,節(jié)點根據選擇的退避周期的大小確定是否采用小于該退避周期的中間退避期。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中間退避期小于選擇的退避周期,以便于提前進行CCA。具體而言,節(jié)點在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采用中間退避期,首先選擇一個中間退避期,然后退避到中間退避期結束時進行CCA,若信道空閑則發(fā)送數據,若信道非空閑就將隨機選擇出來的整個退避周期執(zhí)行完,再執(zhí)行CCA。由于中間退避期小于隨機選擇出來的退避周期,并且在中間退避期結束時只執(zhí)行一次CCA,只要信道空閑就隨即發(fā)送數據,這樣,在選擇的退避周期較大時,增加了一次數據發(fā)送的機會,有機會提前接入信道??蛇x地,該預定值的大小可以根據網絡狀況預先設定,還可以根據網絡狀況進行調整。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該預定值優(yōu)選為4,也就是說,節(jié)點根據X是否大于4而確定是否采用中間退避期。若X》4,則退避到中間退避期結束時就進行CCA ;若乂〈4,則直接退避到選擇的退避周期結束時再進行CCA,因為在X〈4時,隨機選擇出來的退避周期比較小,沒有必要再在中間進行CCA。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中間退避期小于隨機選擇出來的退避周期,可選地,中間退避期的大小可以根據選擇的退避周期的大小或者X的大小而確定。例如,在該預定值為4時,確定中間退避期,包括根據以下等式確定該中間退避期Mb,Mb=XbXMP/100,(I)其中,MP表示單元中間期,當4彡X彡10時,MP的值在30、40、50和60中隨機選取,當11彡X彡31時,MP的值在10、20、30或40中隨機選取。具體而言,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單元中間期MP (Unit Middle Period,簡稱為“MP”)確定中間退避期Mb,MP是一個隨機值,其隨機選擇的范圍跟X的大小相關,在預定值為4時,當4彡X彡10時,MP的值在30、40、50和60中隨機選取,當11彡X彡31時,MP的值在10、20、30或40中隨機選取。圖3是標準GB/T 15629. 15-2010中規(guī)定的幀間間隔的示意圖。其中,aTurnaroundTime ^ tack ^ aTurnaroundTime+aUnitBackoffPeriod, aTurnaroundTime = 12symbols, aUnitBackoffPeriod=20symbols, 因此12symbols ( tack ( 32symbols。為了降低中間退避期后剛好在數據巾貞和確認(Acknowledgment,簡稱為“ACK”)幀之間檢測到信道空閑的概率,避免數據碰撞,中間退避期Mb的長度要盡可能的大于taek。因為aUnitBackoffPeriod=20symbols,所以當O彡X〈4時,對應的退避周期分別為0,20,40,60,如果再采用中間退避期,會增大CCA落在ACK幀和數據幀之間的概率,故而不采用中間退避期;當4彡X彡10時,由于Mb=XX aUnitBackoffPeriodX百分比,當X最小和百分比最小時能求得最小的Mb,此處就將最小百分比定為了 30%,即MP最小選30,此時MB=24symbols>12symbols ;當11彡X彡31,最小百分比可取為10%,即MP最小選10,此時MB=22symbols>12symbols。因此,上述選擇都能降低中間退避期后剛好在數據幀和ACK幀之間檢測到信道空閑的概率,避免數據碰撞。應理解,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當預定值不為4時,也可以根據等式(I)確定中間退避期,此時,MP的選擇范圍只需做相應的調整,例如,預定值為5時,當5彡X彡10時,MP的值在30、40、50和60中隨機選取,當11彡X彡31時,MP的值在10、20、30或40中隨機選取。還應理解,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確定中間退避期的方式還可以采用其他實現方式,例如,將中間退避期確定為隨機選擇的退避周期的1/3或者1/2等,本發(fā)明實施例對確定中間退避期的方式并不限定。這樣,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在退避周期較大時,退避到中間退避期進行CCA,并在信道空閑時進行數據傳輸,可以減少退避時延,降低競爭數據滯留在CAP后期的概率,從而能夠減少數據傳輸時延。在S130中,節(jié)點在該X小于預定值時,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在X小于預定值時,即選擇的退避周期較小時,不必采用中間退避期,直接退避到選擇的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中間退避期結束時信道非空閑會繼續(xù)退避到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在X小于該預定值時,會直接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蛇x地,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包括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將該退避指數更新為1,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或者,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其中macMaxBE表示該退避指數的最大值,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具體而言,在退避周期結束時需要兩次CCA且結果都為信道空閑時才進行數據傳輸,只要一次CCA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就需要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可選地,可通過設置競爭窗口 CW的方式控制數據傳輸,在CW為O時開始進行數據傳輸。在初始化時設置CW為2,在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后,若結果為信道空閑,則將CW減I。這樣在首次CCA后,若信道空閑,CW為I ;再次CCA后,若信道空閑,CW為O。因此,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時,可以通過判斷CW是否為O確定開始發(fā)送數據還是進行再次CCA,即若CW不為0,則是首次CCA,需要進行再次CCA ;若CW為0,則是再次CCA,開始發(fā)送數據,進行數據傳輸。另一方面,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時,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CW為1,表明是再次CCA ;另一種是CW不為I (仍然為2)表明是首次CCA。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對于第一種情況,即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時,將退避指數BE更新為1,同時將退避次數NB加1,在退避次數NB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BE重新進行信道接入。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將BE更新為I后,在NB不超過預定閾值時,根據更新后的BE重新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以進行信道接入,即回到SllO重新執(zhí)行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將BE更新為I便于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時能夠選擇到比較小的退避周期,即下次接入信道時退避時間變小,接入信道的概率增大。對于第二種情況,即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時,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即先將BE加1,然后與macMaxBE相比取兩者中較小的值,同時將退避次數NB加1,在退避次數NB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BE重新進行信道接入。也就是說,根據更新后的BE重新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以進行信道接入,即回到SllO重新執(zhí)行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macMaxBE表示退避指數的最大值,例如,macMaxBE 可取 5??蛇x地,該預定閾值可以為MAC PIB屬性中的macMaxCSMABackoffs,在退避次數NB 沒有超過 macMaxCSMABackoffs 時返回到 S110,在 NB 超過 macMaxCSMABackoffs 時直接退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方法,信道接入失敗。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當退避周期結束時的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時,將退避指數更新為I以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可以減少下次接入信道時的退避時間,從而能夠減少數據傳輸時延。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可選地,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 操作,包括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 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或者,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在這種實現方式中,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時的情況同前一種實現方式,即可以通過判斷CW是否為O確定開始發(fā)送數據還是進行再次CCA,即若CW不為0,則是首次CCA,需要進行再次CCA ;若CW為0,則是再次CCA,開始發(fā)送數據,進行數據傳輸。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時,不再區(qū)分首次CCA與再次CCA的情況,統(tǒng)一根據BE=min (BE+1, 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即先將BE加1,然后與macMaxBE相比取兩者中較小的值,同時將退避次數NB加I,在退避次數NB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BE重新進行信道接入。也就是說,根據更新后的BE重新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以進行信道接入,即回到SllO重新執(zhí)行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下面將結合具體的例子詳細描述本發(fā)明實施例。應注意,這些例子只是為了幫助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實施例,而非限制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范圍。圖4是利用中間退避期進行信道接入的流程圖。如圖4所示,信道接入的流程如下。401,初始化,NB=0,CW = 2,BE=HiacMinBE。在方法開始進行初始化,將退避次數NB置為0,退避窗口 CW置為2,并令BE=macMinBE。其中,macMinBE的值可以通過修改MAC PIB屬性將其置為2。402,定位于退避周期邊界。節(jié)點有數據需要發(fā)送,定位于退避周期邊界準備選擇退避周期。403,在 0 (2be-1)中隨機選擇退避周期 Xb。Xb=XXaUnitBackoffPeriod,X 為在(Γ(2βε-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404,檢測X的值,確定是否滿足X彡4。405,確定中間退避期Μβ。在X彡4時,采用中間退避期,根據X的值確定ΜΡ,再由等式(I)確定中間退避期Mb的值。406,在中間退避期結束邊界執(zhí)行CCA。在退避完中間退避期后,在其邊界處執(zhí)行CCA,確定信道是否空閑。407,數據傳輸。在信道空閑時,進行數據傳輸,剩下的退避周期的時間就不再執(zhí)行。圖5是利用中間退避期進行信道接入的另一個流程圖。如圖5所示,其信道接入的流程如下。 501,初始化,NB=0,CW = 2,BE=HiacMinBE。在方法開始進行初始化,將退避次數NB置為O,退避窗口 CW置為2,并令BE=macMinBE=2。502,定位于退避周期邊界。節(jié)點有數據需要發(fā)送,定位于退避周期邊界準備選擇退避周期。503,在 0 (2be-1)中隨機選擇退避周期 Xb。Xb=XXaUnitBackoffPeriod,X 為在(Γ(2βε-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504,檢測X的值,確定是否滿足X彡4。在Χ〈4時,執(zhí)行505 ;在X彡4時,執(zhí)行506。505,直接退避到退避周期結束。在Χ〈4時,直接退避到退避周期結束,然后執(zhí)510。506,確定中間退避期Μβ。在X彡4時,采用中間退避期,根據X的值確定ΜΡ,再由等式(I)確定中間退避期Mb的值。507,在中間退避期結束邊界執(zhí)行CCA。在退避完中間退避期后,在其邊界處執(zhí)行CCA,確定信道是否空閑。若信道空閑,則執(zhí)行508 ;若信道非空閑,則執(zhí)行509。508,數據傳輸。在信道空閑時,進行數據傳輸,剩下的退避周期的時間就不再執(zhí)行。509,繼續(xù)退避到退避周期結束。當507中確定信道非空閑時,繼續(xù)退避未完成的退避時間,直到退避周期Xb結束為止,然后執(zhí)行510。510,在退避周期結束邊界執(zhí)行CCA。在退避完退避周期后,在其邊界處執(zhí)行CCA,確定信道是否空閑。若信道空閑,則執(zhí)行511 ;若信道非空閑,則執(zhí)行514。511,將CW減I。當510中確定信道空閑時,將CW減1,然后執(zhí)行512。512,確定CW是否為零。若CW為零,則表明已經進行了兩次CCA,接下來執(zhí)行513 ;若CW不為零,則表明只進行了一次CCA,還需要再進行一次CCA,即回到510。513,數據傳輸。當512中確定CW為零時,發(fā)送數據,進行數據傳輸。514,令 CW=2,NB=NB+1,BE=min (BE+1,macMaxBE)。更新 CW,NB,BE,然后執(zhí)行 515。515,確定 NB 是否超過 macMaxCSMABackoffs。若 NB 沒有超過 macMaxCSMABackoffs,則返回到503,即重新進行信道接入;若NB超過macMaxCSMABackoffs,則直接退出。圖6是A、B、C和D四個節(jié)點進行信道接入的示意圖。如圖6所示,由于節(jié)點B在發(fā)送數據,節(jié)點C第一次CCA時信道非空閑,然后重新隨機選擇退避周期,重新選擇的退避周期比較大,因此采用中間退避期,在中間退避期結束時進行CCA,檢測到信道空閑,隨即發(fā)送數據。節(jié)點D在第一個中間退避期結束時信道非空閑(節(jié)點B在發(fā)送數據),因此繼續(xù)退避到退避周期結束,在退避周期結束時信道仍然非空閑(節(jié)點A在發(fā)送數據),重新隨機選擇退避周期,再次采用中間退避期,在中間退避期結束時進行CCA,此時檢測到信道空閑,隨即發(fā)送數據。節(jié)點A在中間退避期結束時進行CCA檢測到信道非空閑,繼續(xù)退避到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此處首次CCA檢測到信道空閑,進行再次CCA,信道仍然空閑,因此發(fā)送數據。圖7是又一個信道接入的流程圖,其流程如下。701,初始化,NB=0,CW = 2,BE=HiacMinBE。在方法開始進行初始化,將退避次數NB置為O,退避窗口 CW置為2,并令BE=macMinBE=2。702,定位于退避周期邊界。節(jié)點有數據需要發(fā)送,定位于退避周期邊界準備選擇退避周期。703,在 0 (2be-1)中隨機選擇退避周期 Xb。Xb=XXaUnitBackoffPeriod,X 為在 (Γ(2βε-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704,檢測X的值,確定是否滿足X彡4。在Χ〈4時,執(zhí)行705 ;在X彡4時,執(zhí)行706。705,直接退避到退避周期結束。在Χ〈4時,直接退避到退避周期結束,然后執(zhí)710。706,確定中間退避期Μβ。在X彡4時,采用中間退避期,根據X的值確定ΜΡ,再由等式(I)確定中間退避期Mb的值。707,在中間退避期結束邊界執(zhí)行CCA。在退避完中間退避期后,在其邊界處執(zhí)行CCA,確定信道是否空閑。若信道空閑,則執(zhí)行708 ;若信道非空閑,則執(zhí)行709。708,數據傳輸。在信道空閑時,進行數據傳輸,剩下的退避周期的時間就不再執(zhí)行。709,繼續(xù)退避到退避周期結束。當507中確定信道非空閑時,繼續(xù)退避未完成的退避時間,直到退避周期Xb結束為止,然后執(zhí)行710。710,在退避周期結束邊界執(zhí)行CCA。在退避完退避周期后,在其邊界處執(zhí)行CCA,確定信道是否空閑。若信道空閑,則執(zhí)行711 ;若信道非空閑,則執(zhí)行714。711,將CW減I。當710中確定信道空閑時,將CW減1,然后執(zhí)行512。712,確定CW是否為零。若CW為零,則表明已經進行了兩次CCA,接下來執(zhí)行713 ;若CW不為零,則表明只進行了一次CCA,還需要再進行一次CCA,即回到710。713,數據傳輸。當712中確定CW為零時,發(fā)送數據,進行數據傳輸。714,確定CW是否為I。若CW為1,則表明是再次CCA,即已經檢測到一次信道空閑,接下來執(zhí)行715 ;gCW不為1,則表明是首次CCA,接下來執(zhí)行716。715,令CW=2,NB=NB+1,BE=1。將BE更新為1,以便于下次接入信道時退避時間變小,接入信道的概率增大。然后執(zhí)行717。716,$CW=2,NB=NB+l,BE=min (BE+1,macMaxBE)。更新 CW,NB,BE,然后執(zhí)行 717。717,確定 NB 是否超過 macMaxCSMABackoffs。若 NB 沒有超過 macMaxCSMABackoffs,則返回到703,即重新進行信道接入;若NB超過macMaxCSMABackoffs,則直接退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在退避周期較大時,退避到小于該退避周期的中間退避期進行CCA,并在信道空閑時進行數據傳輸,可以減少退避時延,降低競爭數據滯留在CAP后期的概率,進一步地,當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時,將退避指數更新為I以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可以減少下次接入信道時的退避時間,從而能夠減少數據傳輸時延。圖8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圖。該方法200由節(jié)點執(zhí)行,如圖8所示,該方法200包括S210,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其中,Xb=XX aUnitBackoffPeriod, X為在(Γ(2βε-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aUnitBackoffPeriod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常量;S220,在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空閑信道評估CCA ;S230,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I,將該退避指數更新為I,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
S240,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 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其中macMaxBE表示該退避指數的最大值,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具體而言,節(jié)點在需要進行數據傳輸時,首先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然后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在退避周期結束時需要兩次CCA且結果都為信道空閑時才進行數據傳輸,只要一次CCA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就需要重新進行信道接入。也就是說,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I,將該退避指數更新為I,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I,根據BE=min (BE+1, 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蛇x地,可通過設置競爭窗口 CW的方式控制數據傳輸,在CW為O時開始進行數據傳輸。在初始化時設置CW為2,在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后,若結果為信道空閑,則將CW減
I。這樣在首次CCA后,若信道空閑,CW為I ;再次CCA后,若信道空閑,CW為O。因此,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時,可以通過判斷CW是否為O確定開始發(fā)送數據還是進行再次CCA,即若CW不為0,則是首次CCA,需要進行再次CCA ;若CW為0,則是再次CCA,開始發(fā)送數據,進行數據傳輸。另一方面,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時,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CW為1,表明是再次CCA ;另一種是CW不為I (仍然為2)表明是首次CCA。對于第一種情況,即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時,將退避指數BE更新為1,同時將退避次數NB加1,在退避次數NB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BE重新進行信道接入。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將BE更新為I后,在NB不超過預定閾值時,根據更新后的BE重新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以進行信道接入,即回到S210重新執(zhí)行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將BE更新為I便于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時能夠選擇到比較小的退避周期,即下次接入信道時退避時間變小,接入信道的概率增大。對于第二種情況,即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時,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即先將BE加1,然后與macMaxBE相比取兩者中較小的值,同時將退避次數NB加1,在退避次數NB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BE重新進行信道接入。也就是說,根據更新后的BE重新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以進行信道接入,即回到S210重新執(zhí)行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macMaxBE表示退避指數的最大值,例如,macMaxBE 可取 5??蛇x地,該預定閾值可以為MAC PIB屬性中的macMaxCSMABackoffs,在退避次數NB 沒有超過 macMaxCSMABackoffs 時返回到 S210,在 NB 超過 macMaxCSMABackoffs 時直接退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方法,信道接入失敗。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當退避周期結束時的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時,將退避指數更新為I以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可以減少下次接入信道時的退避時間,從而能夠減少數據傳輸時延。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如圖9所示,可選地,在S210之前,該方法200還包括S250,將該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并令BE=HiacMinBE。 具體而言,修改MAC PIB屬性中macMinBE的值,將其置為2,因此就可以將電池壽命擴展(BLE)的啟動與否這一過程刪除,即刪除屬性macBattLifeExt、macBattLifeExtPeriods ο 在初始化時 BE 取最小值 macMinBE,即 2。這樣,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通過將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降低了退避時間門榲,有利于數據快速的交互。下面結合圖10所示的流程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實施例。應注意,該流程圖只是為了幫助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實施例,而非限制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范圍。1001,初始化,NB=O, Cff = 2,BE=macMinBE。在方法開始進行初始化,將退避次數NB置為O,退避窗口 CW置為2,并令BE=macMinBE=2。1002,定位于退避周期邊界。節(jié)點有數據需要發(fā)送,定位于退避周期邊界準備選擇退避周期。1003,在 0 (2be-1)中隨機選擇退避周期 Xb。Xb=XXaUnitBackoffPeriod,X 為在(Γ(2βε-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1004,退避到退避周期結束。1005,在退避周期結束邊界執(zhí)行CCA。在退避完退避周期后,在其邊界處執(zhí)行CCA,確定信道是否空閑。若信道空閑,則執(zhí)行1006 ;若信道非空閑,則執(zhí)行1009。1006,將CW減I。當1005中確定信道空閑時,將CW減1,然后執(zhí)行1007。1007,確定CW是否為零。若CW為零,則表明已經進行了兩次CCA,接下來執(zhí)行1008 ;若CW不為零,則表明只進行了一次CCA,還需要再進行一次CCA,即回到1005。1008,數據傳輸。當1007中確定CW為零時,發(fā)送數據,進行數據傳輸。1009,確定CW是否為I。若CW為1,則表明是再次CCA,即已經檢測到一次信道空閑,接下來執(zhí)行1010 ;gcw不為1,則表明是首次CCA,接下來執(zhí)行1011。1010,令CW=2,NB=NB+1,BE=1。將BE更新為1,以便于下次接入信道時退避時間變小,接入信道的概率增大。然后執(zhí)行1012。1011,令 CW=2,NB=NB+1, BE=min (BE+1, macMaxBE)。更新 CW,NB, BE,然后執(zhí)行1012。1012,確定 NB 是否超過 macMaxCSMABackoffs。若 NB 沒有超過macMaxCSMABackoffs,則返回到1003,即重新進行信道接入;若NB超過macMaxCSMABackoffs,則直接退出。應理解,在本發(fā)明的各種實施例中,上述各過程的序號的大小并不意味著執(zhí)行順序的先后,各過程的執(zhí)行順序應以其功能和內在邏輯確定,而不應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實施過程構成任何限定。上文中結合圖I至圖10,詳細描述了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下面將結合圖11至圖16,描述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結構。圖11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11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11所示,該節(jié)點1100包括 選擇模塊1110,用于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其中,Xb=XXaUnitBackoffPeriod, X 為在 O (2BE_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aUnitBackoffPeriod 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常量;確定模塊1120,用于在該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確定中間退避期,該中間退避期小于該退避周期;執(zhí)行模塊1130,用于在該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退避到該中間退避期結束時進行空閑信道評估CCA,若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信道非空閑則繼續(xù)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或者,在該X小于預定值時,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在退避周期較大時,退避到小于該退避周期的中間退避期進行CCA,并在信道空閑時進行數據傳輸,可以減少退避時延,降低競爭數據滯留在CAP后期的概率,從而能夠減少數據傳輸時延。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可選地,該執(zhí)行模塊1130具體用于,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將該退避指數更新為1,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或者,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其中macMaxBE表示該退避指數的最大值,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當退避周期結束時的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時,將退避指數更新為I以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可以減少下次接入信道時的退避時間,從而能夠減少數據傳輸時延。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可選地,該執(zhí)行模塊1130具體用于,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或者,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如圖12所示,可選地,該節(jié)點1100還包括
初始化模塊1140,用于在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之前,將該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并令BE=HiacMinBE。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通過將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降低了退避時間門檻,有利于數據快速的交互。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可選地,該預定值為4 ;該確定模塊1120具體用于根據以下等式確定該中間退避期Mb,Mb=Xb X MP/100,其中,MP表示單元中間期,當4彡X彡10時,MP的值在30、40、50和60中隨機選取,當11彡X彡31時,MP的值在10、20、30或40中隨機選取。
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1100可對應于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中的節(jié)點,并且節(jié)點1100中的各個模塊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圖I至圖7中的各個方法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圖13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節(jié)點13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13所示,該節(jié)點1300包括選擇模塊1310,用于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其中,Xb=XXaUnitBackoffPeriod, X 為在 O (2BE_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aUnitBackoffPeriod 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常量;執(zhí)行模塊1320,用于在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空閑信道評估CCA ;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將該退避指數更新為1,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其中macMaxBE表示該退避指數的最大值,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當退避周期結束時的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時,將退避指數更新為I以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可以減少下次接入信道時的退避時間,從而能夠減少數據傳輸時延。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如圖14所示,可選地,該節(jié)點1300還包括初始化模塊1330,用于在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之前,將該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并令BE=HiacMinBE。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通過將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降低了退避時間門檻,有利于數據快速的交互。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1300可對應于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中的節(jié)點,并且節(jié)點1300中的各個模塊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圖8至圖10中的各個方法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圖15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節(jié)點15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15所示,該節(jié)點1500包括處理器1510和發(fā)送器1520 ;處理器1510用于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其中,Xb=XXaUnitBackoffPeriod, X 為在 O (2BE_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aUnitBackoffPeriod 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常量;在該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確定中間退避期,該中間退避期小于該退避周期,退避到該中間退避期結束時進行空閑信道評估CCA,若信道空閑則控制發(fā)送器1520進行數據傳輸,若信道非空閑則繼續(xù)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或者,在該X小于預定值時,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在退避周期較大時,退避到小于該退避周期的中間退避期進行CCA,并在信道空閑時進行數據傳輸,可以減少退避時延,降低競爭數據滯留在CAP后期的概率,從而能夠減少數據傳輸時延。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可選地,該處理器1510具體用于,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控制發(fā)送器1520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將該退避指數更新為1,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或者,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 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其中macMaxBE表示該退避指數的最大值,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當退避周期結束時的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時,將退避指數更新為I以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可以減少下次接入信道時的退避時間,從而能夠減少數據傳輸時延。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可選地,該處理器1510具體用于,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控制發(fā)送器1520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BE+1,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或者,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I,根據BE=min (BE+1, 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可選地,該處理器1510還用于在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之前,將該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并令BE=macMinBE。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通過將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降低了退避時間門檻,有利于數據快速的交互。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可選地,該預定值為4 ;該處理器1510具體用于根據以下等式確定該中間退避期Mb,Mb=Xb X MP/100,其中,MP表示單元中間期,當4彡X彡10時,MP的值在30、40、50和60中隨機選取,當11彡X彡31時,MP的值在10、20、30或40中隨機選取。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1500可對應于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中的節(jié)點,并且節(jié)點1500中的各個模塊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圖I至圖7中的各個方法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圖16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節(jié)點16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16所示,該節(jié)點1600包括處理器1610和發(fā)送器1620 ;
處理器1610用于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其中,Xb=XXaUnitBackoffPeriod, X 為在 O (2BE_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aUnitBackoffPeriod 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常量;在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空閑信道評估CCA ;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控制發(fā)送器1620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I,將該退避指數更新為1,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若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BE+1, macMaxBE)更新該退避指數BE,其中macMaxBE表示該退避指數的最大值,并在該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當退避周期結束時的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時,將退避指數更新為I以重新進行信道接入,可以減少下次接入信道時的退避時間,從而能夠減少數據傳輸時延。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可選地,該處理器1610還用于在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 避周期Xb之前,將該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并令BE=macMinBE。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通過將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降低了退避時間門檻,有利于數據快速的交互。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節(jié)點1600可對應于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中的節(jié)點,并且節(jié)點1600中的各個模塊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圖8至圖10中的各個方法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應理解,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關聯對象是一種“或”的關系。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件、計算機軟件或者二者的結合來實現,為了清楚地說明硬件和軟件的可互換性,在上述說明中已經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組成及步驟。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還是軟件方式來執(zhí)行,取決于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yè)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發(fā)明的范圍。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為了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tǒng)、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tǒng)、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tǒng),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執(zhí)行。另外,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也可以是電的,機械的或其它的形式連接。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梢愿鶕嶋H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發(fā)明實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發(fā)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實現,也可以采用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所述集成的單元如果以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并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谶@樣的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zhí)行本發(fā)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盤、移動硬盤、只讀存儲器(ROM,Read-Only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各種等效的修改或替換,這些修改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信道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其中,Xb=XXaUnitBackoffPeriod, X為在(Γ(2βε-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aUnitBackoffPeriod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常量; 在所述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確定中間退避期,所述中間退避期小于所述退避周期,退避到所述中間退避期結束時進行空閑信道評估CCA,若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信道非空閑則繼續(xù)退避到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或者, 在所述X小于預定值時,退避到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包括 若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將所述退避指數更新為1,并在所述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或者, 若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 macMaxBE)更新所述退避指數BE,其中macMaxBE表示所述退避指數的最大值,并在所述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包括 若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 macMaxBE)更新所述退避指數BE,并在所述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或者, 若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所述退避指數BE,并在所述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將所述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并令BE=HiacMinBE。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值為4; 所述確定中間退避期,包括 根據以下等式確定所述中間退避期MB,Mb=Xb X MP/100, 其中,MP表示單元中間期,當4彡X彡10時,MP的值在30、40、50和60中隨機選取,當11彡X彡31時,MP的值在10、20、30或40中隨機選取。
6.一種信道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其中,XB=XXaUnitBackoffPeriod, X為在(Γ(2βε-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aUnitBackoffPeriod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常量;在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空閑信道評估CCA ; 若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將所述退避指數更新為1,并在所述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 若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 macMaxBE)更新所述退避指數BE,其中macMaxBE表示所述退避指數的最大值,并在所述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將所述退避指數BE的最小值macMinBE置為2,并令BE=HiacMinBE。
8.一種節(jié)點,其特征在于,包括 選擇模塊,用于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其中,Xb=XXaUnitBackoffPeriod, X 為在 O (2BE_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aUnitBackoffPeriod 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常量; 確定模塊,用于在所述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確定中間退避期,所述中間退避期小于所述退避周期; 執(zhí)行模塊,用于在所述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退避到所述中間退避期結束時進行空閑信道評估CCA,若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信道非空閑則繼續(xù)退避到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或者,在所述X小于預定值時,退避到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節(jié)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執(zhí)行模塊具體用于,若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將所述退避指數更新為.1,并在所述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或者,若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BE+1, macMaxBE)更新所述退避指數BE,其中macMaxBE表示所述退避指數的最大值,并在所述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節(jié)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執(zhí)行模塊具體用于,若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A,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所述退避指數BE,并在所述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或者,若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 macMaxBE)更新所述退避指數BE,并在所述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
11.根據權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節(jié)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節(jié)點還包括 初始化模塊,用于在所述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之前,將所述退避指數BE 的最小值 macMinBE 置為 2,并令 BE=HiacMinBE。
12.根據權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節(jié)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值為4; 所述確定模塊具體用于根據以下等式確定所述中間退避期Mb,Mb=Xb X MP/100, 其中,MP表示單元中間期,當4彡X彡10時,MP的值在30、40、50和60中隨機選取,當11彡X彡31時,MP的值在10、20、30或40中隨機選取。
13.—種節(jié)點,其特征在于,包括 選擇模塊,用于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其中,Xb=XXaUnitBackoffPeriod, X 為在 O (2BE_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aUnitBackoffPeriod 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常量; 執(zhí)行模塊,用于在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空閑信道評估CCA ;若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再次CCk,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再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將所述退避指數更新為1,并在所述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若所述退避周期結束時的首次CCA的結果為信道非空閑,則將退避次數加1,根據BE=min (BE+1,macMaxBE)更新所述退避指數BE,其中macMaxBE表示所述退避指數的最大值,并在所述退避次數不超過預定閾值時基于更新后的退避指數重新進行信道接入。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節(jié)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節(jié)點還包括 初始化模塊,用于在所述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之前,將所述退避指數BE 的最小值 macMinBE 置為 2,并令 BE=HiacMinBE。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信道接入的方法和節(jié)點。該方法包括根據退避指數BE隨機選擇退避周期XB,XB=X×aaUnitBackoffPeriod,X為在0~(2BE-1)中隨機選擇的整數;在該X大于或等于預定值時,確定中間退避期,該中間退避期小于該退避周期,退避到該中間退避期結束時進行CCA,若信道空閑則進行數據傳輸,若信道非空閑則繼續(xù)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或者,在該X小于預定值時,退避到該退避周期結束時進行CCA,根據該退避周期結束時的CCA的結果執(zhí)行信道接入操作。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信道接入的方法和節(jié)點,在退避周期較大時,退避到中間退避期進行CCA,并在信道空閑時進行數據傳輸,能夠減少數據傳輸時延。
文檔編號H04W74/08GK102883461SQ201210360649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
發(fā)明者劉培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