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無線通信裝置及無線通信方法

文檔序號:7913542閱讀:37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無線通信裝置及無線通信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及無線通信方法。
技術背景
近年來,在蜂窩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伴隨著信息的多媒體化,不僅傳輸語音數(shù)據(jù),傳輸靜態(tài)圖像數(shù)據(jù)、動態(tài)圖像數(shù)據(jù)等大容量數(shù)據(jù)也正在普及。為了實現(xiàn)大容量數(shù)據(jù)的傳輸,正在對利用高頻無線頻帶實現(xiàn)高傳輸速率的技術進行積極的研究。
但是,在利用了高頻的無線頻帶的情況下,雖然在近距離可以期待高傳輸速率,但另一方面,隨著距離變遠,由傳輸距離引起的衰減也變大。由此,在實際運用利用了高頻的無線頻帶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情況下,無線通信基站裝置(Evolved NodeB :eNB,以下,稱為基站)的覆蓋區(qū)域變小,因此,需要設置更多的基站。由于在基站的設置上花費相應的成本, 因此,強烈要求用于抑制基站數(shù)量的增加,同時實現(xiàn)利用高頻無線頻帶的通信業(yè)務的技術。
針對上述要求,為了使各基站的覆蓋區(qū)域擴大,正在研究如圖15所示的現(xiàn)有的無線中繼系統(tǒng)那樣,在基站10和無線通信終端裝置(User Equipment :UE,以下,稱為終端)50B之間設置無線通信中繼站裝置(以下,稱為中繼站)30,經(jīng)由中繼站30進行基站10 和終端50B之間通信的中繼發(fā)送技術。若使用中繼技術,則不能和基站10直接通信的終端 50B也能夠經(jīng)由中繼站30進行通信。另外,終端50A與基站10連接,可與基站10直接通fn °
[TD relay 的說明]
TD relay為用時間軸對回程鏈路(backhaul link)和接入鏈路(access link)的通信進行分割的方式。在TD relay中,中繼站能夠不受本站的發(fā)送天線和接收天線之間的串擾的影響地進行回程鏈路的接收和接入鏈路的發(fā)送。但是,若應用TD relay,則在下行回程鏈路中,產(chǎn)生中繼站停止向接入鏈路的發(fā)送的期間。LTE(Long Term Evolution ;長期演進,以下,稱為LTE)終端在下行線路中將基站周期性地發(fā)送參考信號作為前提而進行動作。因此,當中繼站在該子幀中停止發(fā)送包含參考信號的下行接入鏈路時,則產(chǎn)生終端誤檢測參考信號的問題。
[MBSFN子幀的利用]
LTE-A(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高級長期演進)系統(tǒng)從由LTE的順利過渡及與LTE的共存觀點出發(fā),要求維持與LTE的互換性。因此,對于Relay技術,也要求實現(xiàn)與LTE的相互互換性。在LTE-A系統(tǒng)中,為了實現(xiàn)與LTE的相互互換性,考慮在下行線路 (Down Link;以下稱為DL)中,在從基站向中繼站發(fā)送時設定MBSFN子幀。
“MBSFN子幀”是為了發(fā)送MBMS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多媒體廣播組播服務)數(shù)據(jù)而定義的子幀。LTE終端在MBSFN子幀中,規(guī)定了不利用參考信號這樣的動作。
于是,已提出一種方法,即,在LTE-A中,在中繼站30與基站10進行通信的回程鏈路用子幀中,通過將RN(中繼站)小區(qū)的接入鏈路側的子幀設定為MBSFN子幀,避免LTE終端的參考信號的誤檢測。圖16為LTE系統(tǒng)中各站的子幀中的控制信號和數(shù)據(jù)的分配的一例。如圖16所示,在LTE系統(tǒng)中,各站的控制信號配置于子幀的前方。因此,中繼站30即使為MBSFN子幀,也必須向終端50B發(fā)送控制信號部分,所以中繼站30在向終端50B發(fā)送控制信號后,向接收切換,從基站10接收信號。從而,中繼站30不能接收基站10發(fā)送的控制信號。因此,正在研究在LTE-A中,重新在數(shù)據(jù)區(qū)域配置中繼站30用的控制信號的方法。[控制信號的說明]LTE系統(tǒng)的控制信號使用例如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等下行線路控制信道從基站向終端發(fā)送。各PDCCH配置于一個或多個 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元素)這樣的邏輯資源上。一個PDCCH在配置于一個或多個CCE上時,一個PDCCH配置于連續(xù)的多個CCE上。配置有各PDCCH的CCE被映射在相對應的物理資源即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資源元素群)上。一個CCE被映射在9REG上。另外,REG由4RE構成。另外,所謂 RE,表示(1副載波*10FDM碼元)的資源單位。[中繼站用控制信號(R-PDCCH)用RB的例子G天線)]在此,參考圖17對中繼站用控制信號用的資源塊(以下,稱為RB)的一例0天線)進行說明。在此,IRB由(12副載波X140FDM)構成。另外,用圖17的實線(細的)繪制的最小單位的塊表示1RE。另外,用圖17的實線(粗的)繪制的塊表示1REG(由4RE構成)。用圖17的實線(細的)繪制的最小單位的塊中表示為to (η = 0 3)的塊,表示第 η號天線η的RS。另夕卜,ICCE由9REG構成。在圖17所示的1資源塊(RB)的例子中,IRB由(12副載波X 140FDM)構成,所以每IRB能夠配置168RE。另外,如圖17所示,RS的發(fā)送(R0、Rl、R2、舊)使用MRE,當作為 R-PDCCH使用后半110FDM碼元時,R-PDCC可使用116RE。在圖17所示的1資源塊(RB)中,與LTE同樣地,IREG由4RE構成,因此,作為 R-PDCCH可使用^REG。另外,在圖17所示的1資源塊(RB)中,ICCE由9REG構成,因此,IRB 可分配為3CCE (9*3 = 27REG)。因此,作為R-PDCCH存在從所使用的^REG中減去27REG的未使用的兩個REG?,F(xiàn)有技術非專利文獻1 :3GPP TR 36. 814 VI. 2. 1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但是,在LTE中,按照規(guī)定,將作為PDCCH使用的REG的編號,按照從屬于REG的RE 的副載波編號小、進而從OFDM碼元小的順序進行排序。此時,在PDCCH中所使用的REG數(shù)不能被9整除時,產(chǎn)生未被使用的REG。而且,未被使用的REG配置于副載波編號大、OFDM 碼元大的地方。當也將上述規(guī)定應用于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中時,未使用的REG則被配置于副載波編號大且OFDM碼元大的地方。在此,在圖18表示多個資源塊(RB)的例子。在圖18中,和圖17同樣,IRB由(12 副載波X140FDM)構成。另外,用圖18的實線(細的)繪制的最小單位的塊,表示1RE。另夕卜,用圖18的實線(粗的)繪制的塊,表示IREG(由4RE構成)。用圖18的實線(細的)3)的塊,表示第η號天線η的RS。另外,ICCE 由9REG構成。如圖18所示,未使用的REG (斜線部分)為第28個和第四個REG。而且,也研究了 R-PDCCH配置于每個中繼站的RB不同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例如,在圖18所示的例子中,基站能夠進行RB的分配,用RB#1發(fā)送朝向中繼站(RNl)的R-PDCCH,用RB#5發(fā)送朝向其它中繼站(RN2)的R-PDCCH。在這種情況下,配置于相同的OFDM碼元上的REG在各自的資源塊(RB)中未被使用。因此,產(chǎn)生不能有效地使用基站的發(fā)送功率這樣的課題。對上述發(fā)送功率的課題詳細地進行說明?;镜陌l(fā)送功率用所有的副載波的發(fā)送功率的合計來決定。因此,基站可將未使用的副載波的發(fā)送功率用于其它副載波上。但是, 當數(shù)據(jù)信號的發(fā)送功率對于每個碼元變化時,基站在多值調制時作為信息而使用信號的振幅量,但其信號的振幅量往往產(chǎn)生偏差。因此,基站難以僅在一部分OFDM碼元隨意支使未使用的副載波的發(fā)送功率。因此,在圖18所示的多個資源塊(RB)中,當OFDM碼元#13、#14的REG未使用時, 在基站中,OFDM碼元#13、#14的發(fā)送功率產(chǎn)生剩余。但是,基站不能僅提高配置于其它資源塊(RB)的副載波的數(shù)據(jù)的OFDM碼元#13、#14的發(fā)送功率,所以不能有效地使用OFDM碼元#13、#14的發(fā)送功率中剩余的功率。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通過改變未使用REG的配置可有效地使用發(fā)送功率的無線通信裝置及無線通信方法。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經(jīng)由中繼站與終端裝置進行無線通信,具備分配單元,對多個資源元素群分配控制信道元素,使得未對配置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的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分配的未使用的資源元素群,在具有所述多個資源元素群的各資源塊之間不同;以及發(fā)送單元,基于所述分配單元的分配,將配置于被分配給所述資源元素群的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控制信號發(fā)送至所述中繼站。上述無線通信裝置,所述分配單元使開始進行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分配的資源元素群的索引在每個資源塊進行循環(huán)移位,從而對所述資源元素群分配所述控制信道元素。上述無線通信裝置,在所述分配單元中,將所述未使用的資源元素群進行循環(huán)移位的移位量設定為,所述資源塊的編號除以一個資源塊的所述資源元素群的數(shù)得到的余數(shù),乘以所述未使用的資源元素群的數(shù)所得的數(shù)值。上述無線通信裝置,所述分配單元在對由所述多個資源塊的至少一部分構成的資源塊組分配所述控制信道元素時,使所述未使用的資源元素群在每個所述資源塊組中進行循環(huán)移位。上述無線通信裝置,所述分配單元在對由所述多個資源塊的至少一部分構成的資源塊組分配所述控制信道元素時,在每個資源塊中使所述未使用的資源元素群進行循環(huán)移位。上述無線通信裝置,所述分配單元,在所述各資源塊中將包含規(guī)定的副載波的資源元素群作為所述未使用的資源元素群進行循環(huán)移位。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經(jīng)由中繼站與終端裝置進行無線通信的無線通信方法,具有對多個資源元素群分配控制信道元素,使得對配置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的
5所述控制信道元素分配的未使用資源元素群,在具有所述多個資源元素群的各資源塊之間不同的步驟;以及基于所述分配,將配置于被分配給所述多個資源元素群的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控制信號發(fā)送至所述中繼站的步驟。發(fā)明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無線通信裝置及無線通信方法,通過改變未使用資源元素群REG的配置可有效地使用發(fā)送功率。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1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構成的圖;圖2是表示REG的配置例1的圖;圖3是表示REG的配置例2的圖;
圖4是表示REG的配置例3的圖;圖5是表示REG的配置例4的圖;圖6是表示REG的配置例5的圖;圖7是表示基站100的構成的方框圖;圖8是表示中繼站300的構成的方框圖;圖9是表示中繼站300的動作流程的圖;圖10是表示在R-PDCCH中使用的OFDM碼元的分配例的圖;圖11是表示構成REG的所有的RE的OFDM碼元不同的例子的圖;圖12是表示使用2資源塊RB時的REG的配置例的圖;圖13是表示REG的配置例6的圖;
圖14是表示REG的配置例7的圖;圖15是表示現(xiàn)有的無線中繼系統(tǒng)的圖;圖16是表示LTE系統(tǒng)中的各站的子幀中的控制信號和數(shù)據(jù)的分配的一例的圖;圖17是表示中繼站用控制信號用的RB的一例的圖G天線的情況);圖18是表示中繼站用控制信號用的多個RB的一例的圖G天線的情況)。標號說明100 基站101無線接收單元103接收天線105 解調單元107糾錯解碼單元109 糾錯編碼單元115 CCE分配單元117 調制單元119信號分配單元121無線發(fā)送單元123發(fā)送天線300 中繼站
301接收天線303無線接收單元305信號分離單元307解調單元309糾錯解碼單元311R-PDCCH用資源指示接收單元313R-PDCCH 用接收單元315糾錯編碼單元317調制單元319信號分配單元321無線發(fā)送單元323發(fā)送天線500終端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實施方式1)參照圖1,對使用Relay技術對無線信號進行中繼的實施方式1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進行說明。圖1為表示實施方式1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構成的圖。在實施方式1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在基站100和無線通信終端裝置(User Equipment :UE,以下,稱為終端)500之間設置無線通信中繼站裝置(以下,稱為中繼站)300,經(jīng)由中繼站300進行基站100和終端500 之間的通信。若使用中繼技術,則不能和基站100直接通信的終端500也能夠經(jīng)由中繼站 300進行通信。另外,本實施方式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中繼作為時間分割中繼(TD relay),其路徑設定為從基站100經(jīng)中繼站300至終端500的2跳。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在存在多個資源塊(RB)時,為了區(qū)分多個資源塊,將各資源塊標記為“資源塊RB#n (η :0或自然數(shù))”。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在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R-PDCCH)中,應用上述的LTE的規(guī)定,即“將作為PDCCH使用的REG的編號按照從屬于REG的RE的副載波編號小、進而從OFDM碼元小的順序進行排序”這樣的規(guī)定。以下,將第η號(η :0或自然數(shù)) REG 表記為 “REG#n”。在本實施方式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基站100以使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R-PDCCH) 中未使用的REG#n在每個資源塊RB#n中不同的方式,使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R-PDCCH)中未使用的REG#n的配置在每個資源塊RB#n中進行循環(huán)移位。換而言之,基站100在各資源塊RB#n中,使未分配有映射作為中繼站用控制信號的R-PDCCH的CCE的REG#n的位置,在每個資源塊RB#n中進行循環(huán)移位。下面,對本實施方式中的REG#n的配置例1 5進行說明。<REG#n 的配置例 1>圖2中表示多個資源塊RB#0 RB#5中的REG#n的配置例1。
7
另外,在圖2中,用實線(細的)包圍的、最小單位的塊表示1RE,用實線(粗的) 包圍的塊表示IREG(由4RE構成)。另外,在圖2中,表示RE的塊中表示為1 (η為0 3)的塊,表示第η號天線η的 RS0另外,ICCE由9REG構成。圖2所示的多個資源塊RB#0 RB#5為中繼站用控制信號(R-PDCCH)用的資源塊 (4天線)。在多個資源塊RB#0 #5中,IRB由(12副載波X 140FDM)構成。因此,每IRB 可配置168RE。另外,在圖2所示的多個資源塊RB#0 #5中,基站100在RS的發(fā)送(R0、R1、R2、 R3)中使用MRE,作為R-PDCCH使用后半110FDM碼元。因此,基站100在R-PDCCH中可使用 116RE。另外,在圖2所示的多個資源塊RB#0 #5中,與LTE同樣地,IREG由4RE構成。 因此,基站100,作為R-PDCCH可使用^REG。另外,在圖2所示的多個資源塊RB#0 #5中,ICCE由9REG構成。因此,基站100 可以在各資源塊RB#0 #5中向IRB分配3CCE (9*3 = 27REG)。在如上所述構成的各資源塊RB#0 #5中,從作為R-PDCCH可使用的^REG中減去構成3CCE的27REG得到的2REG,作為未用作R-PDCCH的REG#n而存在。換言之,在圖2 中,在各資源塊RB#n中,存在兩個未分配有映射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即R-PDCCH的CCE的 REGSn0另外,圖2中,用由斜線包圍的塊表示未用作R-PDCCH的REG#n的塊。下面,在各資源塊RB#n中,將第η號未作為R-PDCCH使用的REG#n稱為“未使用 REG#n”。未使用REG#n未分配映射中繼站用控制信號即R-PDCCH的CCE。在此,參照圖2,說明對于各資源塊RB#n的未使用REG#n的配置。如圖2所示,在資源塊RB#0中,存在未使用REG把8和未使用REG把9,在資源塊 RB#1中,存在未使用REG#1和未使用REG#2。另外,如圖2所示,在資源塊RB#2中,存在未使用REG#3和未使用REG#4,在資源塊 RB#3中,存在未使用REG#5和未使用REG#6。另外,在資源塊RB#4中,存在未使用REG#7和未使用REG#8,在資源塊RB#5中,存在未使用REG#9和未使用REG#10。如上所述,在圖2所示的多個資源塊RB#0 #5中,基站100通過使每個資源塊 RB#n中未使用REG#n的配置發(fā)生變化,能夠使配置有未使用REG#n的OFDM碼元分散。另夕卜,關于未使用REG#n的編號η的決定方法,將在后文中進行描述。在此,參照圖2,對相對于OFDM碼元#n (n = 0 13)的未使用REG#n的配置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在資源塊RB#0中,基站100不發(fā)送由REG#10、REG#17、REG把8構成的 OFDM碼元#12的一部分(圖2中,斜線部分)和由各資源塊#n的REG#11、REG#18、REG把9 構成的OFDM碼元#13的一部分(圖2中,斜線部分)。在資源塊RB#1中,基站100不發(fā)送由REG#1、REG#12、REG#23構成的OFDM碼元#3 的一部分(圖2中,斜線部分)和由各資源塊#n的REG#2、REG#19構成的OFDM碼元#4的一部分(圖2中,斜線部分)。在資源塊RB#2中,基站100不發(fā)送由REG#3、REG#13、REG把4構成的OFDM碼元#5
8的一部分(圖2中,斜線部分)和由各資源塊#n的REG#4、REG#14、REG#25構成的OFDM碼元#6的一部分(圖2中,斜線部分)。在資源塊RB#3中,基站100不發(fā)送由REG#5、REG#20構成的OFDM碼元#7的一部分(圖2中,斜線部分)和由各資源塊#n的REG#6、REG#21構成的OFDM碼元#8的一部分 (圖2中,斜線部分)。在資源塊RB#4中,基站100不發(fā)送由REG#7、REG#15、REG把6構成的OFDM碼元#9 的一部分(圖2中,斜線部分)和由各資源塊#n的REG#8、REG#16、REG#27構成的OFDM碼元#10的一部分(圖2中,斜線部分)。在資源塊RB#5中,基站100不發(fā)送由REG#9、REG#22構成的OFDM碼元#11的一部分(圖2中,斜線部分)和由各資源塊#n的REG#10、REG#17、REG把8構成的OFDM碼元#12 的一部分。如上所述,在數(shù)據(jù)區(qū)域中,在從OFDM碼元#3到OFDM碼元#13的所有的OFDM碼元中,存在未使用REG#n。從而,基站100能夠將這部分發(fā)送功率分配給R-PDCCH的發(fā)送或數(shù)據(jù)信號的發(fā)送。若當能夠像這樣分配發(fā)送功率時,在基站100中,功率利用效率提高,R-PDCCH 或數(shù)據(jù)的誤碼率特性改善。另外,基站100通過使未使用REG#n的OFDM碼元#n分散,能夠減小每個OFDM碼元#n的發(fā)送功率的差。因此,具有PA (Power Amp)的動作穩(wěn)定這樣的效^ ο下面,對圖2的REG的配置例1中的未使用REG#n的配置的決定方法進行說明。首先,為了設定未使用REG#n,由(R-PDCCH中可使用的REG數(shù)/9)求得每IRB的 CCE數(shù)。然后,由(R-PDCCH中可使用的REG數(shù)mod 9)求得每IRB的未使用REG#n的數(shù)。另外,R-PDCCH中可使用的REG#n的數(shù),根據(jù)使RS的數(shù)變動的天線1 的數(shù)而變動。另外,用于R-PDCCH的OFDM碼元數(shù),根據(jù)同一資源塊RB所發(fā)送的其它控制信號的數(shù)而變動。而且,通過下面的(式1),決定未使用REG#n的移位量S。另外,(式1)為基站100 和中繼站300共同具有的信息,基站100和中繼站300共同進行計算。[數(shù)式1](RB編號)mod (每IRB的REG數(shù)量)*剩余REG數(shù)量 (式1)在此,所謂RB編號指的是資源塊RB#n的編號η。另外,每IRB的REG數(shù)指的是在各資源塊RB#n中可使用的REG#n的數(shù)。另外,剩余REG數(shù)指的是在各資源塊RB#n中未使用REG#n的數(shù)。例如,若將RB編號=2、(每IRB的REG數(shù))=四、剩余REG數(shù)量=2代入(式1), 則未使用REG#n的移位量S求得為Qmod 29) *2 = 4。也就是意味著將未使用REG#n的位置進行四次循環(huán)移位。從而,在圖2中,將資源塊RB#0的未使用REG把8、把9的位置作為基準時,在RB編號為2的資源塊RB#2中,未使用REG把8、四的位置循環(huán)移位移位量4。從而, 在資源塊RB#2中,未使用REG#n決定為未使用REG#3、#4。<REG#n 的配置例 2>參照圖3,對REG#n的配置例2進行說明。在此,圖3所示的資源塊RB#0 #2的構成,除了使未使用REG#n的配置及開始進行CCE的分配的REG#n的索引外,其余構成與圖 2所示的多個資源塊RB#0 #2相同。也就是在圖3中,在各資源塊RB#n中,存在兩個未分配有映射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即R-PDCCH的CCE的未使用REG#n。另外,在圖3中,用斜線表示未使用REG#n的塊。未使用REG#n未被分配映射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即R-PDCCH的 CCE。在REG#n的配置例2中,基站100使開始進行CCE的分配的REG#n的索引進行循環(huán)移位。因此,根據(jù)下面的(式2),決定開始進行CCE的分配的REG#n的索引。另外,(式 2)為基站100和中繼站300共同具有的信息,基站100和中繼站300共同進行計算。[數(shù)式2](RB編號)mod (每IRB的REG數(shù)量)*剩余REG數(shù)量(式2)在此,RB編號指的是資源塊RB#n的編號η。另外,每IRB的REG數(shù)指的是在各資源塊RB#n中可使用的REG#n的數(shù)。另外,剩余REG數(shù)指的是在各資源塊RB#n中未使用REG#n 的數(shù)。例如,將RB編號=2、(每IRB的REG數(shù))=29、剩余RB數(shù)=2代入(式2)時, 求得開始進行CCE的分配的REG#n的索引的移位量為Qmod 29)= 4。因此,在圖3中, 將資源塊RB#0的開始進行CCE的分配的REG#1作為基準時,資源塊RB#2的REG#n的索引的開始位置,將從與資源塊RB#0的開始進行CCE的分配的REG#1對應的REG把6的位置進行四次循環(huán)移位的位置設定為REG#1,開始進行CCE的分配。如上所述,當設定資源塊RB#2的REG#n的索引的開始位置時,與圖2所示的REG#n 的配置例1進行比較,在圖3所示的REG#n的配置例中,未使用REG#n的位置是相同的,但 REG#n的索引不同。<REG#n 的配置例 3>參照圖4,對REG的配置例3進行說明。在此,圖4所示的資源塊RB#0 #5的構成,除了未使用REG#n的配置外,其余構成與圖2所示的多個資源塊RB#0 #5相同。也就是在圖4中,在各資源塊RB#n中,存在兩個未被分配映射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即R-PDCCH 的CCE的未使用REG#n。另外,在圖4中,用斜線表示未使用REG#n的塊。未使用REG#n未被分配映射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即R-PDCCH的CCE。在REG#n的配置例3中,基站100僅在包含所指定的副載波的REG#n中將未使用 REG#n進行循環(huán)移位。一個資源塊RB的數(shù)據(jù)區(qū)域由11副載波構成。在REG#n的配置例3 中,包含資源塊RB內的開頭副載波。在圖4中,包含開頭副載波的REG#n的索引為#1、#2、#3、#4、#5、#6、#7、#8、#9、 # 10、# 11。從而,基站 100 作為未使用 REG#n 分配 REG# 1、REG#2、REG#3、REG#4、REG#5、REG#6、 REG#7、REG#8、REG#9、REG#10、REG#11。而且,根據(jù)下面的(式3),決定未使用REG#n的移位量Si。另外,(式3)為基站 100和中繼站300共同具有的信息,基站100和中繼站300共同進行計算。[數(shù)式3](RB編號)mod(包含開頭副載波的REG數(shù)量)*剩余REG數(shù)量(式3)在此,RB編號指的是資源塊RB#n的編號η。另外,包含開頭副載波的REG數(shù)指的是在各資源塊RB#n中包含開頭副載波的REG的數(shù)。另外,剩余REG數(shù)指的是在各資源塊 RB#n中未使用REG#n的數(shù)。例如,將RB編號=2、包含開頭副載波的REG數(shù)=11、剩余REG數(shù)=2代入(式3),求得未使用REG#n的移位量Sl為Qmod 11)*2 = 4。因此,在圖4中,將資源塊RB#0的未使用REG#1、#2作為基準,資源塊RB#2的未使用REG#n為在包含開頭副載波的REG#1 # 11內使其進行四次循環(huán)移位后的REG#5、REG#6。如上所述,當僅在包含被指定的副載波的REG#n中進行未使用REG#n的循環(huán)移位時,包含于未使用REG#n中的OFDM碼元被選擇的概率是一定的。當選擇未使用的OFDM碼元的概率一定時,能夠平均地降低各OFDM碼元的發(fā)送功率,所以功率的有效利用變得更加有效。<REG#n 的配置例 4>參照圖5,對REG#n的配置例4進行說明。在此,圖5所示的資源塊RB#0 #3的構成,除了未使用REG#n的配置外,其余構成與圖2所示的多個資源塊RB#0 #3相同。也就是在圖5中,在各資源塊RB#n中,存在兩個未被分配映射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即R-PDCCH 的CCE的未使用REG#n。另外,在圖5中,用斜線表示未使用REG#n的塊?!拔词褂肦EG#n” 未被分配映射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即R-PDCCH的CCE。在REG#n的配置例4中,基站100僅在配置有RS#n的OFDM碼元上配置未使用 REGSn0在圖5 中,包含 RS 的 REG#n 的索引為 #2、#5、#6、#9、#19、#20、#21、#22。從而,基站 100 向 REG#2、REG#5、REG#6、REG#9、REG#19、REG#20、REG#21、REG#22 分配未使用 REG#n。而且,通過下面的(式4),決定未使用REG#n的移位量S2。另外,(式4)為基站 100和中繼站300共同具有的信息,基站100和中繼站300共同進行計算。[數(shù)式4](RB編號mod包含RS的REG數(shù)量)*剩余REG數(shù)量(式4)在此,RB編號指的是資源塊RB#n的編號η。另外,包含RS的REG數(shù)指的是各資源塊RB#n中包含RS的REG#n的數(shù)。另外,剩余REG數(shù)指的是各資源塊RB#n中未使用REG#n 的數(shù)。例如,將RB編號=2、包含RS的REG數(shù)=8、剩余REG數(shù)=2代入(式4),求得未使用REG#n的移位量S2為Qmod 8)*2 = 4。因而,在圖5中,資源塊RB#2的未使用REG#n,將資源塊RB#0的未使用REG#2、#5 作為基準,在包含 RS 的 REG#2、REG#5、REG#6、REG#9、REG#19、REG#20、REG#21、REG#22 內使其進行四次循環(huán)移位,成為REG#19、#20。如上所述,在圖5所示的REG#n的配置例4中,基站100能夠將未用作R-PDCCH的發(fā)送功率用于RS的發(fā)送功率,所以能夠提高RS的發(fā)送功率。<REG#n 的配置例 5>參照圖6,對REG#n的配置例5進行說明。在此,圖6所示的資源塊RB#0 #3的構成,除了未使用REG#n的配置以外,其余構成與圖2所示的多個資源塊RB#0 #3相同。也就是,在圖6中,在各資源塊RB#n中,存在兩個未被分配映射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即R-PDCCH 的CCE的未使用REG#n。另外,在圖6中,用斜線表示未使用REG#n的塊。未使用REG#n未被分配映射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即R-PDCCH的CCE。在REG#n的配置例5中,基站100僅在沒有配置RS的OFDM碼元上配置未使用 REGSn0的REG#n的索引為#2、#5、#6、#9、#19、 #20、#21、#22。從而,基站 100 向 REG#2、REG#5、REG#6、REG#9、REG#19、REG#20、REG#21、 REG#22以外的REG#n上分配未使用REG#n。而且,通過下面的(式5),決定未使用REG#n的移位量S3。另外,(式5)為基站 100和中繼站300共同具有的信息,基站100和中繼站300共同進行計算。[數(shù)式5](RB編號mod不包含RS的REG數(shù)量)*剩余REG數(shù)量(式5)在此,RB編號指的是資源塊RB#n的編號η。另外,不包含RS的REG數(shù)指的是在各資源塊RB#n中不包含RS的REG#n的數(shù)。另外,剩余REG數(shù)指的是在各資源塊RB#n中未使用REG#n的數(shù)。例如,將RB編號=2、不包含RS的REG數(shù)=21、剩余REG數(shù)=2代入(式5)時, 求得未使用REG#n的移位量S3為Qmod 21)*2 = 4。因而,在圖6中,資源塊RB#2的未使用REG#n成為將資源塊RB#0的未使用REG#1、 #3作為基準,僅在不包含RS的REG#n中進行四個循環(huán)移位的REG#8、#10。如上所述,在圖6所示的REG#n的配置例5中,基站100在可將RS的發(fā)送功率設定得較低的情況下,可通過在RS存在的OFDM碼元中降低RS的發(fā)送功率而確保發(fā)送功率。 另外,由于在不存在RS的OFDM碼元中未用作R-PDCCH,因此可確保發(fā)送功率。因此,能夠提高PDSCH的發(fā)送功率。[基站100的構成]下面,參照圖7對基站100的構成進行說明。圖7為表示基站100的構成的方框圖。圖7所示的基站100具備無線接收單元101、接收天線103、解調單元105、糾錯解碼單元107、糾錯編碼單元109、R-PDCCH用資源決定單元111、CCE分配單元115、調制單元 117、信號分配單元119、無線發(fā)送單元121、發(fā)送天線123。無線接收單元101經(jīng)由接收天線103接收來自中繼站300或終端500的信號,實施下變頻等無線處理并向解調單元105輸出。解調單元105對信號進行解調并向糾錯解碼單元107輸出。糾錯解碼單元107對信號進行解碼并輸出接收信號。糾錯編碼單元109輸入發(fā)送信號及自R-PDCCH用資源決定單元111輸入的 R-PDCCH資源分配信息,對發(fā)送信號進行糾錯編碼,向調制單元117輸出。R-PDCCH用資源決定單元111決定發(fā)送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的資源,向CCE分配單元115和糾錯編碼單元109輸出指示資源的信號。CCE分配單元115被輸入控制信號,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由R-PDCCH用資源信息決定CCE的分配。而且,向無線發(fā)送單元121輸出CCE分配的信號。此時,R-PDCCH用資源中未使用REG#n,像在上述的REG#n的配置例1 5中說明的那樣,以使各個資源塊RB#n的每一個具有離散的方式進行配置。另外,像參考上述的(式1) (式幻說明的那樣,配置規(guī)則在基站100和中繼站300中共享。調制單元117對信號進行調制,向信號分配單元119輸出。信號分配單元119向資源上分配信號并向無線發(fā)送單元121輸出。
12
無線發(fā)送單元121對所分配的信號實施上變頻等無線處理,由發(fā)送天線123向中繼站300發(fā)送。[中繼站300的構成]下面,參照圖8,對中繼站300的構成進行說明。圖8為表示中繼站300的構成的方框圖。圖8所示的中繼站300具備接收天線301、無線接收單元303、信號分離單元305、 解調單元307、糾錯解碼單元309、R-PDCCH用資源指示接收單元311、R-PDCCH接收單元 313、糾錯編碼單元315、調制單元317、信號分配單元319、無線發(fā)送單元321、發(fā)送天線323。無線接收單元303經(jīng)由接收天線301接收來自基站100或終端500的信號,實施下變頻等無線處理并向信號分離單元305輸出。信號分離單元305由從基站100接收的R-PDCCH用資源信息,分離出R-PDCCH用資源,向R-PDCCH接收單元311輸出。另外,信號分離單元305將從R-PDCCH接收單元311 所指示的中繼站用數(shù)據(jù)資源,從自基站100接收的信號中分離出來,向解調單元307輸出。解調單元307對信號進行解調,向糾錯解碼單元309輸出。糾錯解碼單元309對信號進行解碼,向R-PDCCH用資源指示接收單元311和糾錯編碼單元315輸出接收信號。R-PDCCH用資源指示接收單元311提取從基站100接收的被糾錯編碼后的信號中指示R-PDCCH用資源的信號。然后,R-PDCCH用資源指示接收單元311,將向R-PDCCH接收單元313和信號分離單元305輸出R-PDCCH用資源信息。R-PDCCH接收單元313基于R-PDCCH用資源信息,通過由基站100所指示的資源, 識別未用于CCE的分配的REG#n,也就是未使用REG#n,接收R-PDCCH。另外,R-PDCCH接收單元313向信號分離單元305輸出下行線路(Down Link 以下,稱為DL)的調度信息,向信號分配單元319輸出上行線路(Up Link:以下,稱為UL)的調度信息。糾錯編碼單元315輸入從基站100接收的、被糾錯編碼后的信號,對發(fā)送信號進行糾錯編碼,向調制單元317輸出。調制單元317對糾錯編碼后的發(fā)送信號進行調制,向信號分配單元319輸出。信號分配單元319按照由R-PDCCH接收單元313輸出的上行線路(UL)的調度信息,分配信號并向無線發(fā)送單元321輸出。無線發(fā)送單元321對所分配的信號實施上變頻等無線處理,由發(fā)送天線323向基站100發(fā)送。[中繼站300的動作]下面,參照圖9對中繼站300的動作進行說明。圖9為表示中繼站300的動作流程的圖。將中繼站300接受控制信號并進行處理的流程示于流程圖中。在步驟S90中,中繼站300接收R-PDCCH用的資源塊RB的指示。若有變更則向步驟S91轉移,若無變更則向步驟S93轉移。在該指示信號用高位的控制信號發(fā)送時,更新頻率為數(shù)幀單位,在設定并發(fā)送插入每個子幀的控制信號Gf^BR-PCFICH)時,也可對每個子幀進行變更。在本實施方式的中繼站300中,表示用高位的控制信號來發(fā)送的例子。另外, 也可以僅在有變更時發(fā)送控制信號。在步驟S91中,在信號分離單元305,切換在R-PDCCH用中接收的RB,向步驟S93轉移。在步驟S93中,在信號分離單元305提取所指定的資源塊RB的信號,在R-PDCCH 接收單元313接收R-PDCCH。然后,向步驟S95轉移。在步驟S95中,由R-PDCCH取得分配給UL用的RB信息和分配給DL用的RB信息, 向信號分配單元319輸出UL的調度信息,向信號分離單元305輸出DL的調度信息。在步驟S97中,在信號分配單元319,基于UL的調度信息將UL的信號分配給RB。 而后,動作結束。在步驟S99中,在信號分離單元,提取被分配給DL的RB的信號,向解調單元輸出。 而后,動作結束。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式1) (式5)中,資源塊RB的RB編號,作為所服務的頻帶整體的連續(xù)編號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為被分配給R-PDCCH的RB的編號。另外,也可以為作為分配單位使用的RBG(Resource Block Group,資源塊群)的編號。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用于R-PDCCH的OFDM碼元不限定于上述。例如,如圖10 所示,也可以應用于將OFDM碼元分配給4碼元R-PDCCH的系統(tǒng)。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圖2 圖6所示的REG#n的配置例中,雖然是對連續(xù)的 RB分配R-PDCCH,但配置R-PDCCH的RB沒有必要連續(xù)。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對R-PDCCH用REG#n的分配方法,雖然表示了構成REG#n 的RE為相同的OFDM碼元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包含構成REG#n的RE為不同的OFDM
碼元的同一副載波。在此,圖中表示在圖11中構成REG#n的所有的RE的OFDM碼元不同的例子。如圖 11所示,構成REG#n的RE的OFDM碼元為OFDM碼元#3 #13,全部不同。在該例的情況下, 可適用上述的REG#n的配置例1、配置例2、配置例4。(變形例)在此,在實施方式1中,雖然中繼站用的CCE的分配是將一個資源塊RB作為1單位進行分配,但也研究了中繼站用的CCE的分配將多個RB作為1單位進行分配的情況。于是,作為實施方式1的變形例,對R-PDCCH的分配擴展到多個資源塊RB的情況進行說明。作為一例,參照圖12對基站100使用2資源塊RB分配中繼站用CCE的情況進行說明。圖12為用于說明基站100使用2資源塊RB分配中繼站用的CCE的情況的REG#n的配置例的圖。另外,REG#n的分配方法與圖17所示的資源塊相同。在圖12所示的兩個資源塊RB中,基站100可將232RE用于R-PDCCH。而且,REG#n 為58 (232/4),CCE為六個(58/9 = 6余4),未使用REG#n為4個。當與LTE同樣地將作為 PDCCH使用的REG#n的編號,按照從屬于REG#n的RE的副載波編號小、進而從OFDM碼元小的順序進行排序時,未使用REG#n為REG#55 REG#58。如圖12所示,在R-PDCCH的分配擴展到多個資源塊RB的情況下,未使用REG#n上也產(chǎn)生偏差。因此,在變形例1中,與實施方式1同樣地,在擴展到多個資源RB的情況下,基站100也使未使用REG#n分散,提高功率利用效率。下面,對使未使用REG#n分散的REG#n 的配置例6、配置例7進行說明。<REG#n 的配置例 6>參照圖13,對REG#n的配置例6進行說明。圖13為表示REG#n的配置例6的圖。在REG#n的配置例6中,作為分配中繼站用CCE的兩個資源塊RB的組(set),有RB#0和 RB#1的組、RB#2和RB#3的組。在此,圖13所示的資源塊RB#0 #3的構成,設定為除了未使用REG的配置外,其余與圖2所示的多個資源塊RB#0 #3相同的構成。也就是,在圖13中,在各資源塊RB的組(RB#0、RB#1)及(RB#2、RB#3)中,存在2個未被分配映射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即R-PDCCH 的CCE的未使用REG#n。另外,在圖13中,用斜線表示未使用REG#n的塊。在未使用REG#n 中,未被分配映射中繼站用控制信號即R-PDCCH的CCE。首先,通過下面的(式6),決定未使用REG#n的移位量S4。另外,(式6)為基站 100和中繼站300共同具有的信息,基站100和中繼站300共同進行計算。在REG#n的配置例6中,未使用REG#n分別在資源塊RB的組(RB#0、RB#1)、資源塊RB的組(RB#2、RB#3) 中,僅配置在后半的資源塊RB中。即,在資源塊RB的組(RB#0、RB#1)中,在資源塊RB#1中配置未使用REG#n,在資源塊RB的組(RB#2、RBi )中,在資源塊RB#3中配置未使用REG#n。[數(shù)式6](((RB編號-(每組的RB數(shù)-1)) *f Ioor (剩余REG數(shù)量/每組的RB數(shù)))mod (每 IRB的REG數(shù)量) (式6)在此,RB編號指的是資源塊RB#n的編號η。每1組的RB數(shù)指的是構成資源塊RB 的組的資源塊#η的數(shù)。每IRB的REG數(shù)指的是每一個資源塊RB#n的REG#n的數(shù)。剩余 REG數(shù)指的是在各資源塊RB#n中未使用REG#n的數(shù)。例如,將RB編號=3、每1組的RB數(shù)=2、剩余REG數(shù)=4、每IRB的REG數(shù)=58 代入(式6),求得未使用REG#n的移位量S4為((3-(2-1))^4/2) mod (58) = 4。從而,在圖13中,將資源塊RB的組(RB#0、RB#1)的未使用REG#55、#56、#57、#58 作為基準,資源塊RB的組(RB#2、RB#;3)的未使用REG#n的位置,在資源塊RB#3內循環(huán)移位到 REG#30、REG#31、REG#32、REG#33。<REG#n 的配置例 7>參照圖14,對REG#n的配置例7進行說明。圖14為表示REG#n的配置例7的圖。 與圖13所示的REG#n的配置例6同樣,作為分配中繼站用的CCE的兩個資源塊RB的組,有資源塊RB的組(RB#0、RB#1)和資源塊RB的組(RB#2、RB#3)。另外,在REG#n的配置例7 中,在每個資源塊RB#0、#1、#2、#3中配置未使用REG#n。在此,圖14所示的資源塊RB#0 #3的構成,除了未使用REG#n的配置外,與圖13 所示的資源塊RB#0 #3的構成相同。在圖14中,在各資源塊RB#n中存在兩個未被分配映射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即R-PDCCH的CCE的未使用REG#n。另外,在圖14中,用斜線表示未使用REG#n的塊。在未使用REG#n中,未被分配映射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即R-PDCCH的 CCE。首先,通過下面的(式7),在每個資源塊RB#0、#1、#2、#3中決定未使用REG#n的移位量S5。另外,(式7)為基站100和中繼站300共同具有的信息,基站100和中繼站300 共同進行計算。[數(shù)式7](RB編號)mod(每IRB的REG數(shù)量)*floor (剩余REG數(shù)量/每組的RB數(shù))(式 7)
在此,RB編號指的是資源塊RB#n的編號η。每IRB的REG數(shù)指的是構成資源塊RB 的組的各資源塊RB的REG#n的數(shù)。每1組的RB數(shù)指的是構成資源塊RB的組的資源塊#n 的數(shù)。剩余REG數(shù)指的是在各資源塊RB#n中未使用REG#n的數(shù)。例如,例當將RB編號=3、每1組的RB數(shù)=2、剩余RB數(shù)=4、每IRB的REG數(shù) =58代入(式7)時,求得未使用REG#n的移位量S5為{3mod 29*4/2+(3mod2)} = 6。從而,在圖14中,將資源塊RB#0的未使用REG把8、把9作為基準時,在資源塊RB#3 中,未使用 REG#n 成為 REG#34、REG#35。在此,圖14所示的REG#n的配置例7為與實施方式1的配置例1同樣的配置。因而,即使在每個中繼站分配的RB數(shù)不同的情況下,也能使未使用REG#n的配置分散。另外,關于上述各實施方式中的未使用REG#n的設定,也可以對每個小區(qū)設定不同的偏移量。具體而言,在RB編號上加上小區(qū)固有的偏移量后進行mod的計算。這樣操作, 可將在小區(qū)之間不同的REG#n設定為未使用REG#n,因此,能夠降低干涉量。另外,用于上述各實施方式的說明的各功能塊,通常作為集成電路即LSI來實現(xiàn)。 它們也可以單獨地單芯片化,也可以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單芯片化。在此,雖然設定為LSI,但根據(jù)集成度的不同,有時也稱為IC、系統(tǒng)LSI、高級LSI、超高級LSI。另外,集成電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用專用電路或通用處理器來實現(xiàn)。也可以在制造LSI后,利用可程序化的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或可再構成LSI內部的電路單元的連接及設定的重構處理器。另外,若通過半導體技術的進步或衍生的其它技術取代LSI的集成電路化的技術出現(xiàn),當然,也可以使用其技術進行功能塊的集成化。也有可能應用生物技術等。另外,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天線進行了說明,但也能同樣地應用天線端口。 天線端口(Antenna Port)是指由一根或多根物理天線構成的邏輯天線。即,天線端口不一定是指一根物理天線,有時也指由多根天線構成的陣列天線等。例如在LTE中,天線端口由多少根物理天線構成并未做規(guī)定,而是作為基站可發(fā)送不同的參考信號(Reference signal)的最小單位來規(guī)定。另外,有時天線端口也作為乘上預編碼向量(Precoding vector)的加權的最小單位來規(guī)定。本申請是基于2009年10月2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專利2009-230958)的發(fā)明,其內容在此作為參考被引入。產(chǎn)業(yè)上的可利用性本發(fā)明的無線通信裝置及無線通信方法,具有通過改變未使用REG的配置即可有效地使用發(fā)送功率這樣的效果,作為無線通信裝置等是有用的。
權利要求
1.無線通信裝置,其經(jīng)由中繼站與終端裝置進行無線通信,具備分配單元,對多個資源元素群分配控制信道元素,使得未分配有配置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的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未使用的資源元素群,在具有所述多個資源元素群的各資源塊之間不同;以及發(fā)送單元,基于所述分配單元的分配,將配置于被分配給所述資源元素群的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控制信號發(fā)送至所述中繼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單元使開始進行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分配的資源元素群的索引在每個資源塊中進行循環(huán)移位,從而對所述資源元素群分配所述控制信道元素。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線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配單元中,將所述未使用的資源元素群進行循環(huán)移位的移位量設定為,所述資源塊的編號除以一個資源塊的所述資源元素群的數(shù)得到的余數(shù),乘以所述未使用的資源元素群的數(shù)所得的數(shù)值。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線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單元在對由所述多個資源塊的至少一部分構成的資源塊組分配所述控制信道元素時,使所述未使用的資源元素群在每個所述資源塊組中進行循環(huán)移位。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線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單元在對由所述多個資源塊的至少一部分構成的資源塊組分配所述控制信道元素時,使所述未使用的資源元素群在每個資源塊中進行循環(huán)移位。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單元,在所述各資源塊中將包含規(guī)定的副載波的資源元素群作為所述未使用的資源元素群進行循環(huán)移位。
7.無線通信方法,用于經(jīng)由中繼站與終端裝置進行無線通信,具有對多個資源元素群分配控制信道元素,使得未分配有配置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的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未使用資源元素群,在具有所述多個資源元素群的各資源塊之間不同的步驟;以及基于所述分配,將配置于被分配給所述多個資源元素群的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控制信號發(fā)送至所述中繼站的步驟。
全文摘要
在本發(fā)明中,通過變更未使用REG的配置有效地使用發(fā)送功率。本發(fā)明的無線通信裝置經(jīng)由中繼站與終端裝置進行無線通信,具備分配單元,對所述多個REG分配所述CCE,使得未對配置中繼站用的控制信號的CCE分配的未使用的REG,在具有多個REG的各資源塊之間不同;發(fā)送單元,基于所述分配單元的分配,將配置于被分配給所述REG的所述CCE的控制信號發(fā)送至所述中繼站。
文檔編號H04W16/26GK102511191SQ201080041009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0月2日
發(fā)明者中尾正悟, 堀內綾子, 湯田泰明, 西尾昭彥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chǎn)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