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聲波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超聲波裝置及其組裝方法,尤其涉及發(fā)射及/或接收超聲波的超聲波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以往的超聲波感應器發(fā)生超聲波并接收發(fā)生的超聲波。超聲波感應器用于例如測定與對象物之間的距離的測距系統(tǒng)中。測距系統(tǒng)通過檢測超聲波感應器的信號,測量從發(fā)射超聲波到接收超聲波時的時間并通過所測量的時間測定與對象物體之間的距離。
圖11是現(xiàn)有的超聲波感應器的一個例子的結構圖。
超聲波感應器1主要是由外殼11、配置在外殼11上的壓電元件12、用于將壓電元件12引出到外殼11外部的端子板13、連接端子板13和壓電元件12的導線14及填充于外殼11內(nèi)的緩沖材料15構成(參考專利文獻1特開平11-266498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平10-257595號公報)。
然而,由于現(xiàn)有的超聲波感應器是通過導線14連接壓電元件12和端子板13的,因此,零件件數(shù)較多而且需要軟釬焊等工序,生產(chǎn)效率低。還有,由于通過機械共振使之振動,因此,外殼11等通常使用鋁材等,這樣就出現(xiàn)軟釬焊起來比較困難,而且組裝性不良等問題。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結構簡單、可進行組裝的超聲波裝置。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發(fā)射超聲波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壓電元件112;以壓電元件112的一方的電極133與底面電連接的方式收放該壓電元件并形成有結合部122、421的外殼111、411;連接于壓電元件112的另一方的電極132上的第1導電線材113、115;用作接地電位的第2導電線材116;在連接第2導電線材116的同時,結合到結合部122、421上而連接第2導電線材116和外殼111、411的連接部件114、211、311、412。
還有,其特征在于,結合部122由凸起構成。
還有,其特征在于,連接部件114由具有連接第2導電線材116的連接部151和結合到凸起上的結合部152的導電性的板材構成。
再有,其特征在于,連接部件211由具有壓接第2導電線材的壓接部221和結合到凸起上的結合部222的導電性的板材構成。
再有,其特征在于,連接部件311其內(nèi)周一側構成結合到凸起上的大致圓筒形狀;外周一側做成軟釬焊第2導電線材的結構。
還有,其特征在于,第1導電線材113、115具備一端軟釬焊在壓電元件112的另一端的絞合線113;以及一端軟釬焊在絞合線113的另一端的引線115。
還有,其特征在于,連接部件114結合到結合部122上后軟釬焊在外殼111上。
還有,其特征在于,外殼111由鋁材構成并實施有鍍鎳處理。
還有,本發(fā)明的發(fā)射及/或接收超聲波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壓電元件112;以壓電元件112的一方的電極與底面電連接的方式收放該壓電元件的外殼111;以及連接于壓電元件112的另一方的電極132上的第1導電線材113、115;以及用作接地電位并軟釬焊于外殼的第2導電線材114、116,并且,在外殼111上實施有非電解鍍鎳處理。
再有,其特征在于,非電解鍍鎳處理實施于將壓電元件112組裝到外殼111上之前。
還有,本發(fā)明的超聲波裝置的組裝方法,是組裝具有以下各部的超聲波裝置的方法,該超聲波裝置具有壓電元件112;以壓電元件112的一方的電極與底面電連接的方式收放該壓電元件并形成有結合部122的外殼111;連接于壓電元件112的另一方的電極132上的第1導電線材113、115;用作接地電位的第2導電線材116;以及連接第2導電線材116的同時,結合到結合部122上而連接第2導電線材116和外殼111的連接部件114,該超聲波裝置的組裝方法具有將第2導電線材116連接到連接部件114的工序;以及將連接部件114結合到外殼111的結合部122上的工序。
還有,本發(fā)明,其特征在于,結合部421由形成于外殼411上的孔部構成。
其特征在于,連按部件412具備壓接、固定第2導電材料116的壓接部433;以及插入結合部421的連接部431。
其特征在于,連接部件412使用連接器414的端子部件462。
其特征在于,連接器414為連接于第1導電材料115和第2導電材料116的另一端,并將第1導電材料115及第2導電材料116連接到外部電路上的連接器。
還有,本發(fā)明在具有壓電元件112、以壓電元件112的一方的電極與底面電連接的方式收放該壓電元件并形成有孔狀的結合部421的外殼411、連接于壓電元件112的另一方的電極上的第1導電線材115、用作接地電位的第2導電線材116、連接第2導電線材116的同時,結合到孔狀的結合部421上而連接第2導電線材116和外殼411的銷狀的連接部件412及敷設在壓電元件112上的彈性薄片413的超聲波裝置的組裝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具有將第2導電線材116連接到連接部件412上的第一道工序;將連接部件412結合到外殼411的結合部421上的第二道工序;以及將彈性薄片413敷設在壓電元件112上的第三道工序。
再有,上述參照符號畢竟是參考,并非由此限定技術范圍。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通過使壓電元件的一方的電極與外殼底面電連接地收放該壓電元件,將第1導電線材連接到壓電元件的另一方的電極上,并使連接有第2導電線材的連接部件結合到形成于外殼的結合部上而連接第2導電線材和外殼,可以簡單結構將收放于外殼內(nèi)的壓電元件與第1導電線材及第2導電線材連接,并可提高超聲波裝置的組裝性。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3是外殼111的結構圖。
圖4是壓電元件112的結構圖。
圖5是連接部件114的立體圖。
圖6是連接部件114的變型例的立體圖。
圖7是表示與硅酮樹脂的密度相對應的超聲波裝置的混響及靈敏度的特性的圖。
圖8是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9是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10是連接部件412的立體圖。
圖11是以往的超聲波感應器的一個例子的結構圖。
圖中100、200、400-超聲波裝置,111、411-外殼,112-壓電元件,113-絞合線,114、412-連接部件,115、116-引線,117、413-硅酮薄片,118-填充材料,119-環(huán)氧樹脂系粘接劑,121-階梯部,122-凸臺狀結合部,123-槽部,124-開口部,125-孔部,126-底面,127-槽,131-陶瓷基板,132、133-電極,141-切口部,151-貫通孔,152-結合部,414-連接器,421-孔狀結合部,431-連接部,432-凸緣,433-壓接部,441-切口部,451-環(huán)氧樹脂,461-蓋,462-端子部件,471-切口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圖2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本實施例的超聲波發(fā)生裝置100是在發(fā)生超聲波并向外部輸出的同時,接收來自外部的反射波的接收發(fā)送型超聲波傳感器,是由外殼111、壓電元件112、絞合線113、連接部件114、引線115、116、硅酮薄片117、填充材料118及環(huán)氧樹脂系粘接劑119構成。
圖3是外殼111的結構圖。圖3(A)表示俯視圖;圖3(B)表示正視圖;圖3(C)表示沿A-A線剖切的剖視圖;圖3(D)表示側視圖;圖3(E)表示沿B-B線剖切的剖視圖。外殼111是通過切削加工鋁材而做成有底的大致圓筒形狀的。階梯部121形成于外殼111的內(nèi)周部上。在階梯部121的上面一側、箭頭Z1方向一側的面上形成有凸臺狀結合部122。在本實施例中,凸臺狀結合部122做成凸臺狀。
還有,槽部123及開口部124形成于外殼111的側面上。再有,孔部125沿箭頭Z2的方向形成于由開口部124而形成的截面上。槽部123、開口部124用于向安裝對象安裝時的定位等。
再有,槽127形成于外殼111的底面126上。通過形成槽127,可提高與壓電元件112之間的粘接性。
再有,外殼111在通過切削加工使各個部分均形成之后,對其整體實施有非電解鍍鎳處理。
再有,外殼111在配置有壓電元件112的底面126方向一側、箭頭Z2方向一側加厚側面的厚度。可使超聲波裝置具備指向性。
圖4表示壓電元件112的結構圖。圖4(A)表示俯視圖;圖4(B)表示正視圖;圖4(C)表示測向正視圖。
壓電元件112做成使電極132、133形成于圓形形狀的陶瓷基板131上的結構。電極132形成于陶瓷基板131的箭頭Z1方向一側的面上,電極133形成于陶瓷基板131的箭頭Z2方向一側的面上。壓電元件112使其箭頭Z2方向一側的面與外殼111的底面互相面對地收放于外殼111內(nèi)。此時,壓電元件112的箭頭Z2方向一側的面由環(huán)氧樹脂系粘接劑119固定于外殼111的底面126上。此時,通過形成于外殼111的底面126上的槽127,可提高外殼111與壓電元件112之間的粘接性。通過上述過程,電極132由環(huán)氧樹脂系粘接劑119電連接到外殼111上。
絞合線113的一端通過軟釬焊或導電膠等連接在壓電元件112的電極133上。絞合線113的另一端通過硅酮薄片117的切口部141沿Z1方向伸出并通過軟釬焊或導電膠連接在引線115上。再有,引線116通過連接部件114連接在外殼111上。
圖5是連接部件114的立體圖。
引線116纏繞在連接部件114的貫通孔151上軟釬焊。連接部件114經(jīng)沖剪加工而制造,且鄰接貫通孔151形成有結合部152。結合部152做成形成有十字形切口的結構。結合部152用于壓入形成于外殼111上的凸臺狀結合部122。當凸起狀的凸臺狀結合部122壓入到結合部152內(nèi)時,構成結合部152的各個翼部152a的內(nèi)周沿箭頭Z1方向位移,由此,翼部152a的內(nèi)周一側的邊緣部卡住結合部122。由此,可防止連接部件114從凸臺狀結合部122沿箭頭Z1方向脫落,而且可使連接部件114可靠地保持在外殼111上。
此時,如有必要,也可以將連接部件114軟釬焊在外殼111上,由于在外殼111上實施有非電解鍍鎳處理,因此,使用通常的共晶焊料也能在軟釬焊性良好的狀態(tài)下進行軟釬焊。因此,可在較低溫度裝下進行軟釬焊。由此,可提高組裝性。
再有,連接部件114也可做成端子狀、圓筒形狀。
圖6是連接部件114的變形例的立體圖。圖6(A)是表示第1變形例的立體圖;圖6(B)是表示第2變形例的立體圖。
圖6(A)所示的第1變形例的連接部件211由壓接部221及結合部222構成。
在引線116安裝于凸緣部231之間的狀態(tài)下,通過將凸緣部231沿箭頭A1、A2方向彎折,壓接部221在引線116被壓接在連接部件211上且引線116被固定在連接部件211上的同時被連接。
結合部222由與凸臺狀結合部122的外徑大致相同的貫通孔232構成,通過將凸臺狀結合部122壓入到貫通孔232內(nèi),貫通孔232的內(nèi)周一側的凸緣卡住凸臺狀結合部122,使連接部件211可靠地保持在凸臺狀結合部122上。
圖6(B)所示的第1變形例的連接部件311由圓筒結合部321及軟釬焊部322構成。
圓筒結合部321是將導電材料成型為有底的圓筒形狀的部件,在其內(nèi)周一側壓入設置在外殼111上的凸起狀結合部122。軟釬焊部322設置于外面,用于軟釬焊引線116。
再有,此時,如有必要,也可將連接部件211、311軟釬焊在外殼111上。
硅酮薄片117由密度大約為0.5的泡沫性硅酮樹脂構成,在箭頭Z2方向一側的面上粘貼有雙面膠帶,通過雙面膠帶粘接在壓電元件112的箭頭Z1方向一側的面上。此時,軟釬焊在壓電元件112的電極132上的絞合線113穿過切口部141而引出到硅酮薄片117的箭頭Z1方向一側的面上。
填充材料118由密度大約為1.0-1.5的紫外線固化型的硅酮樹脂構成,并填充在硅酮薄片117的箭頭Z1方向一側。填充外殼111后,填充材料118由從外殼111的開口面照射紫外線的紫外線固化。
再有,上述硅酮樹脂并非局限于紫外線固化型,也可以是熱固化型、雙組分型或單組分型的縮合型。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將由不同密度的硅酮樹脂構成的硅酮薄片117及填充材料118疊層在壓電元件112上,可提高超聲波裝置100的特性。
圖7是表示與硅酮的密度相對應的超聲波裝置的混響及靈敏度的特性的圖。
超聲波裝置100的混響,如圖7所示那樣,具有隨填充在外殼111上的硅酮樹脂的密度升高而減小的傾向;其靈敏度如圖7所示的虛線所示那樣,具有隨填充在外殼111上的硅酮樹脂的密度增大而增大的傾向。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組合低密度硅酮薄片117和高密度填充材料118填充到外殼111內(nèi),能夠實現(xiàn)混響小且靈敏度高的超聲波裝置100。
下面對本實施例的超聲波裝置100的組裝工序進行說明。
首先,通過軟釬焊或導電膠將絞合線113的一端連接在壓電元件112的電極132上。
其次,將環(huán)氧樹脂系粘接劑119涂敷在壓電元件112的電極131及/或外殼111的底面126上,使壓電元件112粘接到外殼111的底面126上。
其次,在硅酮薄片117的箭頭Z2方向一側的面上粘貼雙面膠帶,并將絞合線113的另一端穿過硅酮薄片117的切口部141伸出到硅酮薄片117的Z1方向一側的面上,通過雙面膠帶使硅酮薄片117連接到壓電元件112上。
由此,硅酮薄片117牢靠地粘接在壓電元件112上,因此,可防止硅酮薄片117的剝離,可得壓電元件112的穩(wěn)定的特性。
其次,將絞合線113的另一端軟釬焊在引線115上。還有,將引線116纏繞在連接部件114的貫通孔151上后軟釬焊在連接部件114上。接著,使連接部件114的結合部152結合到外殼111的凸臺狀結合部122上。再有,如有必要,也可以軟釬焊連接部件114和外殼111,由此,使引線116連接到外殼111上。
其次,通過將填充材料118填充到外殼111,并從外殼111的開口面照射紫外線而固化填充材料118。
由此,填充材料118兼?zhèn)浞乐惯B接部件114、引線115、116脫落的功能。
通過上述過程,完成如圖2所示的超聲波裝置100。
根據(jù)本發(fā)明,通過借助于連接部件114將引線116連接到外殼111上,可不需要或容易地進行與外殼111的軟釬焊。還有,通過對外殼111實施非電解鍍鎳處理,可提高連接部件114和外殼111之間的軟釬焊性,并可容易地進行軟釬焊。
因此,可提高超聲波裝置100的組裝性。
再有,通過將由不同密度的硅酮樹脂構成的硅酮薄片117及填充材料118疊層在壓電元件112上,能夠使超聲波裝置100具有混響小而且靈敏度高的特性。
再有,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密合到壓電元件112的部分的硅酮樹脂使用硅酮薄片117,但也可以通過固化泡沫性的硅酮樹脂,使之形成為低密度硅酮樹脂層。
還有,通過根據(jù)外殼111的形狀調節(jié)硅酮薄片117的厚度或密度,可容易地使混響及靈敏度的特性最優(yōu)化。
圖8是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圖9是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的剖視圖。該圖中,與圖1、圖2相同結構的部分加注同一符號并略去說明。
本實施例的超聲波裝置400,其外殼411、連接部件412、硅酮薄片413的結構與超聲波裝置100不同。還有,引線115、116的另一端連接于連接器414上。
外殼411代替凸臺狀結合部122而具有孔狀結合部421。孔狀結合部421形成于從外殼411的階梯部121的中央偏向X2方向的一側上。連接部件412插入孔狀結合部421。
圖10是連接部件412的立體圖。
連接部件412通過沖壓加工金屬板而形成,并與連接部431、凸緣432、壓接部433構成一體,形成大致銷狀。
連接部431在其中央部沿箭頭Z1、Z2方向設有切口,切口部441向外被拉開而形成大致菱形形狀。連接部431插入孔狀結合部421。此時,如圖10(B)所示那樣,連接部431由于孔狀結合部421的內(nèi)周壁,其外周側部被孔狀結合部421的內(nèi)側壁擠壓而一邊閉合切口部441一邊插入孔狀結合部421內(nèi)。
由此,連接部431以被孔狀結合部421的內(nèi)側壁壓接的狀態(tài)插入孔狀結合部421。因此,能夠可靠地進行連接部件412和外殼411之間的連接。再有,在將連接部件412插入孔狀結合部421之前,用環(huán)氧樹脂451填充孔狀結合部421。通過環(huán)氧樹脂451,連接部件412粘合在孔狀結合部421上,可防止連接部件412從孔狀結合部421脫落。
凸緣432設置在連接部431的上端部、箭頭Z1方向的端部上,將連接部431插入到孔狀結合部321內(nèi)時,觸碰階梯部121的表面。
還有,由于凸緣432,與環(huán)氧樹脂451之間的粘接部分增加,且可使連接部件412可靠地粘合在外殼411上。由此,能夠可靠地進行引線116對外殼411的連接,從而能夠提高產(chǎn)品的信賴性。
壓接部433設置于凸緣部432的上方、沿Z1方向上,通過夾具等,引線116的一端壓接在壓接部433上。如圖10(A)所示那樣,夾具在將引線116安置在其中央的狀態(tài)下,通過將壓接部433沿A1、A2的方向彎折,使連接部件412壓接在引線116上。
再有,壓接部433與引線116之間的壓接部分由環(huán)氧樹脂粘合。由此,可防止連接部件412從引線116脫落。
再有,連接部件412,并非限定于上述結構,例如,也可以是單純的金屬棒。還有,與引線116之間的連接也并非限定于壓接,也可以通過軟釬焊或導電性粘接劑等連接。還有,也可以組合壓接、軟釬焊、導電性粘接劑。
硅酮薄片413形成為橢圓狀,在其長軸方向上,形成有與外周連通的切口部471。絞合線113插入切口部471。
在實施用于固化固定壓電元件112和外殼411以及連接部件412和外殼411用環(huán)氧樹脂等的熱處理之后,將硅酮薄片413敷設在壓電元件112上。
下面說明硅酮薄片413的敷設方法。
首先,使切口部471與箭頭X1方向對齊地使硅酮薄片413定位,并將X2方向的端部抵接到外殼箭頭411的X1方向的內(nèi)側壁上。此時,由于連接部件412為銷狀,因此,即使在插入到孔狀結合部421的情況下,也不會從外殼411的階梯部421沿箭頭Y2方向突出。因此,當硅酮薄片413敷設到壓電元件112上時,不受阻礙,因此,可容易地使硅酮薄片413敷設到壓電元件112上。
其次,將絞合線113插入到硅酮薄片413的切口部471內(nèi),使硅酮薄片413的箭頭X1方向的端部沿箭頭Z2方向滑動,而敷設到壓電元件112上。
連接器414由接插件構成,是由蓋461及端子部件462構成,用于將超聲波裝置400連接到外部電路上。
殼體461是將樹脂等的絕緣材料成型為有底狀的筒狀的部件,從形成于其底面的結合部壓入端子部件462,而其前端部伸出到內(nèi)周一側而固定。
端子部件462與連接部件412是相同的部件,引線115、116的另一端壓接到壓接部433上而固定。連接器414,安裝于與之對應的形狀的插塞式連接器上,將超聲波裝置400連接到外部電路上。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于連接部件412不會從外殼411的階梯部121表面沿箭頭Y2方向突出,因此,可容易地將硅酮薄片413安裝到外殼411上。還有,由于連接部件412使用與連接器414的端子部件462通用的部件,因此,可降低成本。
還有,在本實施例中,將引線115、116扭成螺旋狀,由此,使引線115、116的操作簡單,使安裝性容易。
再有,本發(fā)明并非限定于上述實施例,毋庸置言,在不超出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可考慮各種各樣的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超聲波裝置,發(fā)射及/或接收超聲波,其特征在于,具備壓電元件;以上述壓電元件的一方的電極與底面電連接的方式收放該壓電元件,并形成有結合部的外殼;連接于上述壓電元件的另一方的電極上的第1導電線材;用作接地電位的第2導電線材;以及在連接上述第2導電線材的同時,結合到上述結合部上而連接上述第2導電線材和上述外殼的連接部件。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結合部由凸起構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連接部件由具有纏繞上述第2導電線材的纏繞部和結合到上述凸起上的結合部的導電性板材構成。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連接部件由具有壓接上述第2導電線材的壓接部和結合到上述凸起上的結合部的導電性的板材構成。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連接部件做成其內(nèi)周側呈與上述凸起結合的大致圓筒形狀,并將上述第2導電線材軟釬焊在其外周側的結構。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導電線材,具備一端軟釬焊在上述壓電元件的另一端的絞合線;以及一端軟釬焊在上述絞合線的另一端的引線。
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連接部件結合到上述結合部上后軟釬焊在上述外殼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殼實施有鍍鎳處理。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殼由鋁材構成。
10.一種超聲波裝置,發(fā)射及/或接收超聲波,其特征在于,具備壓電元件;以上述壓電元件的一方的電極與底面電連接的方式收放該壓電元件的外殼;連接于上述壓電元件的另一方的電極上的第1導電線材;以及用作接地電位并軟釬焊于上述外殼的第2導電線材,并且,在上述外殼上實施有非電解鍍鎳處理。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非電解鍍鎳處理實施于將上述壓電元件組裝到上述外殼上之前。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結合部由形成于外殼上的孔部構成。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連接部件具備壓接、固定上述第2導電材料的壓接部;以及插入上述孔部的連接部。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連接部件使用連接器的端子部件。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連接器為,連接于上述第1導電材線材和上述第2導電線材的另一端,并將上述第1導電線材及上述第2導電線材連接到外部電路上的連接器。
16.一種超聲波裝置的組裝方法,用于組裝具備壓電元件、以上述壓電元件的一方的電極與底面電連接的方式收放該壓電元件并形成有結合部的外殼、連接于上述壓電元件的另一方的電極上的第1導電線材、用作接地電位的第2導電線材、以及連接上述第2導電線材的同時結合到上述結合部上而連接上述第2導電線材和上述外殼的連接部件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將上述第2導電線材連接到上述連接部件上的工序;以及將上述連接部件結合到上述外殼的上述結合部上的工序。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超聲波裝置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具有軟釬焊上述連接部件和上述外殼的工序。
18.一種超聲波裝置的組裝方法,用于組裝具備壓電元件、以上述壓電元件的一方的電極與底面電連接的方式收放該壓電元件并形成有孔狀的結合部的外殼、連接于上述壓電元件的另一方的電極上的第1導電線材、用作接地電位的第2導電線材、連接上述第2導電線材的同時結合到上述結合部上而連接上述第2導電線材和上述外殼的銷狀的連接部件、以及敷設在上述壓電元件上的彈性薄片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將上述第2導電線材連接到上述連接部件上的第一道工序;將上述連接部件結合到上述外殼的上述結合部上的第二道工序;以及將彈性薄片敷設在上述壓電元件上的第三道工序。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8所述的超聲波裝置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道工序,具有使上述連接部件結合到上述外殼的上述結合部之后,涂敷熱固化樹脂的工序;以及使上述熱固化樹脂固化的工序。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發(fā)射及/或接收超聲波的超聲波裝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以簡單的結構進行組裝的超聲波裝置。本發(fā)明的發(fā)射超聲波的超聲波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壓電元件(112);以使壓電元件(112)的一方的電極(133)與底面電連接的方式收放該壓電元件并形成有結合部(122)的外殼(111);連接于壓電元件(112)的另一方的電極(132)上的第1導電線材(113、115);用作接地電位的第2導電線材(116);以及在連接第2導電線材(116)的同時,結合到結合部(122)上而連接第2導電線材(116)和外殼(111)的連接部件(114、211、311)。
文檔編號H04R17/00GK1913726SQ20061009424
公開日2007年2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8月10日
發(fā)明者古河憲一, 松田浩史, 關口力 申請人:三美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