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接線箱以及線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提供可靠地對外裝于電線的外裝部件的端部安裝的電接線箱和線束。線束(WH)使用的電接線箱(1)具備框體(3)和蓋部件(4),框體(3)包含收容電子部件(2)的第1部件(31)和第2部件(32)并具有形成在第1部件(31)且電線(W)插通的插通口(36)、和形成在第1部件(31)的插通口(36)外部側且將外裝部件(T)的端部沿層疊方向設置的外裝設置部(37),蓋部件(4)具有卡止部(4c),利用其卡止在外裝設置部(37),將外裝部件(T)的端部保持在蓋部件(4)與第1部件(31)之間,第2部件(32)具有將蓋部件(4)的被按壓端部(4d)夾入第2部件(32)與第1部件(31)之間,將被按壓端部(4d)向第1部件(31)側按壓的按壓壁部(32c)。
【專利說明】
電接線箱以及線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電接線箱以及線束。
【背景技術】
[0002]作為在搭載到車輛等中的線束所使用的現有電接線箱,例如,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一種電接線箱,該電接線箱在外側壁具有電線拉出用的開口,使由該開口拉出的電線在開口的外側彎曲,并沿外側壁伸展。該電接線箱中,將閉塞開口的保護蓋以能夠利用鉸鏈在與電線的彎曲方向的相同方向旋轉的方式,一體地連結到位于與電線的伸展方向相反側的開口的緣部,并將該保護蓋形成為內部能夠收容電線的管狀,并且,在保護蓋和外側壁設有鎖定單元,該鎖定單元以將電線夾入保護蓋與外側壁之間的狀態(tài),將保護蓋相對于外側壁鎖定。
[0003]專利文獻
[0004]專利文獻I特開平9-163550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5]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6]然而,對于上述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電接線箱,例如,在電線外裝有波紋管等外裝部件時使用該電接線箱的情況下,此時期望外裝部件的端部被可靠地安裝。
[0007]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夠將外裝于電線的外裝部件的端部可靠地安裝的電接線箱以及線束。
[0008]用于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0009]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涉及的電接線箱的特征在于,具備:
[0010]框體,被構成為包含沿層疊方向層疊,互相安裝并且在內部收容電子部件的第I部件和第2部件,并且所述框體具有:插通口,形成在所述第I部件,與所述電子部件連接的電線插通該插通口 ;和外裝設置部,形成在所述第I部件的所述插通口的外部側,外裝在所述電線的外裝部件的端部沿所述層疊方向設置;以及
[0011]蓋部件,具有在所述與層疊方向交叉的方向對置且設置一對的卡止部,通過該一對卡止部而卡止在所述外裝設置部,將所述外裝部件的端部夾入所述蓋部件與所述第I部件之間并保持,
[0012]所述第2部件具有按壓壁部,所述按壓壁部將作為所述蓋部件的所述層疊方向的一側的端部、即與所述外裝部件延伸側相反側的端部的被按壓端部夾入所述第2部件與所述第I部件之間,并將該被按壓端部向所述第I部件側按壓。
[0013]另外,在上述電接線箱中,所述被按壓端部與所述按壓壁部也可以具有在所述按壓壁部按壓所述被按壓端部的按壓方向重疊的重疊部位。
[001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涉及的線束的特征在于,具備:
[0015]電線;
[0016]外裝于所述電線的外裝部件;以及
[0017]具有框體和蓋部件的電接線箱,
[0018]所述框體被構成為包含沿層疊方向層疊,互相安裝并且在內部收容與所述電線連接的電子部件的第I部件和第2部件,并且所述框體具有:插通口,形成在所述第I部件且所述電線插通該插通口;以及外裝設置部,被形成在所述第I部件的所述插通口的外部側,夕卜裝在所述電線的外裝部件的端部沿所述層疊方向設置,
[0019]所述蓋部件具有在與所述層疊方向交叉的方向對置且設置一對的卡止部,通過該一對卡止部而卡止在所述外裝設置部,并將所述外裝部件的端部夾入所述蓋部件與所述第I部件之間并保持,
[0020]所述第2部件具有按壓壁部,所述按壓壁部將作為所述蓋部件的所述層疊方向的一側的端部、即與所述外裝部件延伸側相反側的端部的被按壓端部夾入所述第2部件與所述第I部件之間,并將該被按壓端部向所述第I部件側按壓。
[0021]發(fā)明效果
[0022]本發(fā)明涉及的電接線箱以及線束中,經由在構成框體的第I部件形成的插通口,跨該框體的內外地插通電線,將外裝在該電線的外裝部件的端部設置在外裝設置部。而且,電接線箱、線束中,將外裝部件的端部夾入形成有外裝設置部的第I部件與安裝在該外裝設置部的蓋部件之間并保持。此時,電接線箱、線束利用一對卡止部將蓋部件卡止到外裝設置部,此外,將蓋部件的被按壓端部夾入第I部件與第2部件之間,利用第2部件的按壓壁部將該被按壓端部向第I部件側按壓,從而,能夠可靠地將用于保持外裝部件的端部的蓋部件安裝到框體。其結果,電接線箱、線束發(fā)揮能夠對被外裝到電線的外裝部件的端部可靠地進行安裝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接線箱的概略構成的分解立體圖。
[0024]圖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接線箱的概略構成的立體圖。
[0025]圖3是圖2中的A箭頭視圖。
[0026]圖4是圖2中的B箭頭視圖。
[0027]圖5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接線箱的波紋蓋的概略構成的立體圖。
[0028]圖6是圖3中的C-C剖面圖。
[0029]圖7是本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接線箱的包括波紋蓋的部分剖面圖。
[0030]附圖標記說明
[0031]I 電接線箱
[0032]2 電子部件
[0033]3 框體
[0034]4 波紋蓋(蓋部件)
[0035]4c 卡止部
[0036]4d被按壓端部
[0037]31框架(第I部件)
[0038]32下蓋(第2部件)
[0039]32c按壓壁部
[0040]35收容空間部[0041 ]36插通口
[0042]37外裝設置部
[0043]39重疊部位
[0044]T波紋管(外裝部件)
[0045]W電線
[0046]WH線束
【具體實施方式】
[0047]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涉及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不受該實施方式限制。另外,在下述實施方式的構成要件中,包括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且容易替代的要件、或者實質上相同的要件。
[0048]實施方式
[0049]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接線箱的概略構成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接線箱的概略構成的立體圖。圖3是圖2中的A箭頭視圖(俯視圖)。圖4是圖2中的B箭頭視圖(側視圖)。圖5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接線箱的波紋蓋的概略構成的立體圖。圖6是圖3中的C-C剖面圖。圖7是本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接線箱的包括波紋蓋的部分剖面圖。需要說明的是,為了容易理解,圖1將被收容在電接線箱中的電子部件中的一部分用雙點劃線圖示。另外,為了容易理解,圖1、圖3、圖6、圖7省略了電線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圖不O
[0050]圖1、圖2、圖3、圖4所示的電接線箱I被搭載于汽車等車輛,并被組裝入線束WH,且是將構成電線等連接處理用部件的連接器、保險絲、繼電器、分支部、電子控制單元等電子組件集中收容在內部的電接線箱。電接線箱I例如設置在車輛的發(fā)動機室、車體的下方部分,并連接在電池等電源與搭載在車輛內的各種電子設備之間。電接線箱I將由電源供給的電力分配到車輛內的各種電子設備。需要說明的是,電接線箱I有時也被稱為連接盒、保險絲盒、繼電器盒等,但在本實施方式中,將它們統(tǒng)稱為電接線箱。需要說明的是,以下若無特別限定,則以電接線箱I被搭載于車輛中的狀態(tài)下的方向進行說明。
[0051]此處,線束WH例如為了進行搭載于車輛的各裝置間的連接,將電源供給、信號通信中使用的多個電線W捆成集合部件,并用連接器等將多個電線W—次連接到各裝置。線束WH具備:多個電線W、被外裝到電線W的作為外裝部件的波紋管T、和與該電線W電連接的電接線箱I。電線W例如被構成為包含將多個導電性的金屬單元線捻合后的導體部(芯線)、和覆蓋該導體部外側的絕緣性的被覆部。波紋管T被形成為具有可撓性的筒狀(管狀)、此處為圓筒狀。波紋管T在通常情況下,成為在外周面形成有多個沿周方向的凹凸的蛇紋形狀,并在其內側插入電線W。線束WH中,將多個電線W捆在一起,在該捆好的電線W的外側安裝波紋管T,并且在捆好的電線W的端部經由作為連接部的連接器等將電接線箱I電連接。除此之外,線束WH也可以構成為還包含蛇紋形狀、保護器、固定用具等。
[0052]而且,電接線箱I具備:電子部件2(參照圖6)、收容電子部件2的框體3、和被安裝到框體3的作為蓋部件的波紋蓋4 ο電接線箱I在框體3內部的收容空間部35 (參照圖6)收容各種電子部件2。本實施方式的電接線箱I中,在框體3具有插通口 36(參照圖6、圖7),將電連接到已收容在框體3的電子部件2的電線W經由該插通口 36跨框體3的內外地插通,并且,使該電線W在插通口 36的外部側彎曲,并與波紋管T一起沿框體3的壁體(后述的側壁部31a)延伸。而且,電接線箱I中,將波紋蓋4安裝到框體3,從而將波紋管T的端部保持在框體3與波紋蓋4之間?;诖?,電接線箱I即使例如布線在電接線箱I中的電線W的布線根數、直徑發(fā)生改變時,通過將波紋管T的端部保持在插通口 36,從而抑制了水經由插通口 36而直接侵入框體3內。以下,參照各圖,針對電接線箱I的各構成進行具體說明。
[0053]電子部件2是被收容在框體3的內部,并電連接有電線W的部件。電子部件2被設置多個。電子部件2例如是連接器、保險絲、繼電器、分支部、電子控制單元、將它們單元化后的電子部件單元等。
[0054]框體3是在其內部形成的收容空間部35收容電子部件2的部件,并被構成為包含作為第I部件的框架31、作為第2部件的下蓋32以及作為第3部件的上蓋33??蝮w3是將框架31、下蓋32和上蓋33分割的3層分割構造,沿預定的層疊方向層疊并相互安裝,且對在內部收容電子部件2的收容空間部35進行劃分。框架31、下蓋32以及上蓋33由絕緣性的合成樹脂形成。
[0055]框架31是形成用于安裝電子部件2的收容空間部35的主要部件??蚣?1利用被形成為多角形筒狀(矩形筒狀)的壁體即側壁部31a形成為中空狀。在該電接線箱I被連接到發(fā)動機室等的狀態(tài)下,框架31的開口位于鉛直方向上側以及鉛直方向下側。下蓋32是堵塞框架31的鉛直方向下側開口的盤狀(淺盤狀)的部件。下蓋32利用被形成為多角形筒狀(矩形筒狀)的壁體即側壁部32a、和堵塞側壁部32a的一個開口(鉛直方向下側開口)的底部32b而被形成為中空狀。上蓋33是堵塞框架31的鉛直方向上側的開口的蓋狀的部件。上蓋33由被形成為多角形筒狀(矩形筒狀)的壁體即側壁部33a、和堵塞側壁部33a的一個開口(鉛直方向上側的開口)的頂部33b形成為中空狀。框體3以框架31的鉛直方向下側的開口與下蓋32的開口對置,且框架31的鉛直方向上側的開口與上蓋33的開口對置的方式,將下蓋32安裝在框架31的鉛直方向下側,將上蓋33安裝在框架31的鉛直方向上側??蝮w3利用各種形式的卡止機構34將上蓋33、下蓋32卡止到框架31。需要說明的是,通常情況下,框架31、上蓋33和下蓋32層疊的層疊方向在該電接線箱I被連接到發(fā)動機室等的狀態(tài)下是沿著鉛直方向,但是根據該電接線箱I的設置狀況,該層疊的方向有時也設置為相對于鉛直方向具有預定角度。
[0056]而且,由框架31、下蓋32以及上蓋33構成的框體3具有:收容空間部35、插通口36、和外裝設置部37。
[0057]收容空間部35(參照圖6)利用框架31、下蓋32以及上蓋33劃分,是由該框架31、下蓋32以及上蓋33圍成的空間。即,對于收容空間部35,與鉛直方向交叉的方向利用框架31的側壁部31a、下蓋32的側壁部32a、上蓋33的側壁部33a劃分,鉛直方向下側利用下蓋32的底部32b劃分,鉛直方向上側利用上蓋33的頂部33b劃分。電接線箱I在該收容空間部35內設置塊38(參照圖6)。塊38被可拆裝地安裝在框架31。塊38與框架31等同樣地由絕緣性的合成樹脂形成,并且形成多個腔38a。電子部件2被安裝在腔38a內。將電子部件2從鉛直方向上側插入并嵌合到塊38的各腔38a,并且,將構成電線W的末端的端子等從鉛直方向下側插入并嵌合,從而各電子部件2與電線W電連接。
[0058]插通口36 (參照圖6、圖7)是使被連接到收容空間部3 5內的電子部件2的電線W跨框體3的內外、換言之跨收容空間部35的內外地插通的口,此處,插通口 36被形成在框架31 ο插通口 36被形成在框架31的與層疊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壁體、即構成側壁部31a的一個壁面。插通口 36被形成在框架31的鉛直方向下側的端部、即設置下蓋32側的端部。插通口 36在下蓋32被安裝到框架31的狀態(tài)下朝向鉛直方向上側開口。與收容空間部35內的電子部件2連接的電線W被經由插通口 36跨框體3的內外地插通并布線。
[0059]外裝設置部37被形成在框架31的插通口36的外部側,且波紋管T的端部被沿層疊方向設置。外裝設置部37被設置在框架31的與層疊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壁體、即構成側壁部31a的壁面中形成上述插通口 36的壁面。外裝設置部37被從框架31中的與形成收容空間部35的內部側相反側即外部側露出地形成。外裝設置部37如圖6、圖7所示,被構成為包含:設置壁面部37a、支承部37b、嵌合凸部37c、和卡止部37d。設置壁面部37a是被形成為與波紋管T的外形相符的半圓筒狀的部分,并與該側壁部31a—體地形成在側壁部31a的外部側的壁面。設置壁面部37a以外周面?zhèn)扰c側壁部31a對置、且中心軸方向相對于鉛直方向有若干傾斜的位置關系被形成。支承部37b被形成在形成為半圓筒狀的設置壁面部37a的內周面的鉛直方向下端部。支承部37b被形成為沿設置壁面部37a的內周面延伸的半圓弧狀的突狀部。支承部37b被形成為在波紋管T的端部被設置于外裝設置部37的狀態(tài)下,該波紋管T的端面所抵接并承受該端面的面。在形成為半圓筒狀的設置壁面部37a的內周面的鉛直方向上端部以及中段部,形成多個嵌合凸部37c。此處,形成3個嵌合凸部37c。各嵌合凸部37c被形成為沿設置壁面部37a的內周面延伸的半圓弧狀的突狀部。各嵌合凸部37c被形成為在波紋管T的端部被設置在外裝設置部37的狀態(tài)下,與形成在該波紋管T的外周面的蛇紋狀的凹凸嵌合并咬入的部分。卡止部37d是卡止波紋蓋4的部分。在形成為半圓筒狀的設置壁面部37a的端部的外周面?zhèn)龋O置一對卡止部37d。此處,各卡止部37d由構成后述波紋蓋4的卡止部4c的卡合爪部能夠卡合的卡合凹部構成。
[0060]波紋蓋4被安裝于框體3,并將波紋管T的端部保持在波紋蓋4與框體3之間。波紋蓋4如圖5、圖6、圖7所示,被構成為包含:蓋壁面部4a、嵌合凸部4b、和卡止部4c。蓋壁面部4a是被形成為與波紋管T的外形相符的半圓筒狀的部分,并與框架31等同樣地由絕緣性的合成樹脂形成。在被形成為半圓筒狀的蓋壁面部4a的內周面的鉛直方向上端部以及中段部,形成多個嵌合凸部4b。此處,形成3個嵌合凸部4b。各嵌合凸部4b被形成為沿設置壁面部37a的內周面延伸的半圓弧狀的突狀部。各嵌合凸部4b被形成為在將波紋管T的端部設置于外裝設置部37,且波紋蓋4被安裝在外裝設置部37的狀態(tài)下,與被形成在該波紋管T的外周面的蛇紋狀凹凸嵌合并咬入的部分。各嵌合凸部4b被形成在波紋蓋4被安裝在外裝設置部37的狀態(tài)下,隔著波紋管T與外裝設置部37的各嵌合凸部37c幾乎對置的位置??ㄖ共?c是卡止到外裝設置部37的部分。在被形成為半圓筒狀的蓋壁面部4a的端部的外周面?zhèn)?,設置一對卡止部4c。也就是說,卡止部4c被以在波紋蓋4被安裝到外裝設置部37的狀態(tài)下在與層疊方向交叉的方向對置的方式設置一對。此處,各卡止部4c被在蓋壁面部4a突起狀地形成,并由能夠與構成外裝設置部37的卡止部37d的卡合凹部卡合的卡合爪部構成。波紋蓋4通過一對卡止部4c而卡止到外裝設置部37的卡止部37d,并在與框架31之間夾著波紋管T的端部地進行保持。
[0061]而且,本實施方式的波紋蓋4除了利用一對卡止部4c進行卡止之外,被按壓端部4d被下蓋32向框架31按壓,從而成為更加可靠地安裝到框體3的構成。
[0062]此處,被按壓端部4d是波紋蓋4的層疊方向一側的端部,是與波紋管T延伸側相反側的端部。也就是說,被按壓端部4d是在波紋蓋4被安裝到外裝設置部37的狀態(tài)下,位于鉛直方向下側的端部,是沿與鉛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延伸的端部。在波紋蓋4被安裝到外裝設置部37的狀態(tài)下,被按壓端部4d的鉛直方向下側的前端側向框架31側彎曲(特別參照圖7等)O
[0063]另外,在波紋蓋4被安裝到外裝設置部37的狀態(tài)下,在波紋蓋4的位于被按壓端部4d的鉛直方向上側的部分,形成有端面抵接部4e。端面抵接部4e是在壁面部4a的外部側的面被形成為沿著與層疊方向交叉的方向(此處為水平方向)的突狀部。端面抵接部4e被形成為在被按壓端部4d被下蓋32向框架31側按壓的狀態(tài)下,下蓋32的鉛直方向上側的端面(之后將更詳細敘述的按壓壁部32c的鉛直方向上側的前端面)所抵接并承受該端面的面。
[0064]而且,本實施方式的下蓋32具有將被按壓端部4d向框架31按壓的按壓壁部32c。按壓壁部32c被設置在下蓋32被安裝到框架31的狀態(tài)下框架31的插通口 36、外裝設置部37所在部分的附近。按壓壁部32c是將被按壓端部4d夾入按壓壁部32c與框架31之間,與被按壓端部4d抵接,并將該被按壓端部4d向框架31側按壓的部分。按壓壁部32c由與下蓋32的側壁部32a的底部32b側相反側的端部、即框架31側的端部構成。換言之,按壓壁部32c由比被形成在側壁部32a的階梯部32d靠鉛直方向上側的前端部構成。被形成在側壁部32a的階梯部32d被形成為用于使波紋蓋4的被按壓端部4d進入按壓壁部32c的內側的余量部,換言之,是用于使按壓壁部32c向外側偏移的部分。
[0065]如上地構成的電接線箱I中,在電線W被插通到插通口36且波紋管T的端部被沿層疊方向設置在框架31的外裝設置部37的設置壁面部37a的狀態(tài)下,波紋蓋4的卡止部4c被卡止到外裝設置部37的卡止部37d,從而波紋蓋4被安裝到外裝設置部37。電線W在插通口 36的外部側彎曲,并與波紋管T一起沿著側壁部31a在鉛直方向上側延伸。在此狀態(tài)下,電接線箱I中,支承部37b與波紋管T的端面抵接,并承受該端面,并且,波紋蓋4在其與框架31的外裝設置部37之間夾著并保持波紋管T的端部。另外,電接線箱I在此狀態(tài)下,外裝設置部37、波紋蓋4的各嵌合凸部37c、各嵌合凸部4b嵌合并咬入形成在波紋管T的外周面的蛇紋狀的凹凸,從而限制該波紋管T的端部從波紋蓋4與外裝設置部37之間脫落。
[0066]而且,電接線箱I中,在波紋蓋4被以夾著波紋管T的端部的方式安裝在外裝設置部37的狀態(tài)下,以堵塞框架31的鉛直方向下側的開口的方式安裝下蓋32。在此狀態(tài)下,電接線箱I中,下蓋32的按壓壁部32c的鉛直方向上側的前端面與波紋蓋4的端面抵接部4e抵接,并且,波紋蓋4的被按壓端部4d位于按壓壁部32c的內側,并被該按壓壁部32c向框架31側按壓。電接線箱I具有在此狀態(tài)下被按壓端部4d和按壓壁部32c在該按壓壁部32c按壓被按壓端部4d的按壓方向,此處為框體3的內外方向重疊的重疊部位39。該重疊部位39是被按壓端部4d位于內側,按壓壁部32c位于外側地進行往復的部分。
[0067]根據以上說明的電接線箱I,具備框體3和波紋蓋4,該框體3具有:框架31,沿層疊方向層疊并互相安裝,并且在內部收容電子部件2;插通口 36,被構成為包含下蓋32,并被形成在框架31,被連接到電子部件2的電線W插通;和外裝設置部37,被形成在框架31的插通口36的外部側,將外裝在電線W的波紋管T的端部沿層疊方向設置,該波紋蓋4具有在與層疊方向交叉的方向對置并設置一對的卡止部4c,并經由該一對卡止部4c而卡止到外裝設置部37,在該波紋蓋4與框架31之間夾入并保持波紋管T的端部。根據以上說明的線束WH,具備:電線W、被外裝在電線W的波紋管T、和收容與電線W連接的電子部件2的上述電接線箱I。而且,下蓋32具有按壓壁部32c,該按壓壁部32c將作為波紋蓋4的層疊方向的一側端部即與波紋管T延伸側相反側的端部的被按壓端部4d夾入其與框架31之間,并將該被按壓端部4d向框架31側按壓。
[0068]因此,電接線箱1、線束WH中,經由在構成框體3的框架31上形成的插通口36而跨該框體3的內外地將電線W插通,外裝于該電線W的波紋管T的端部被設置在外裝設置部37。而且,電接線箱1、線束WH中,將波紋管T的端部夾入形成有外裝設置部37的框架31與安裝在該外裝設置部37的波紋蓋4之間并保持。此時,電接線箱1、線束WH中,除了波紋蓋4被一對卡止部4c卡止到外裝設置部37之外,將波紋蓋4的被按壓端部4d夾入框架31與下蓋32之間,并利用下蓋32的按壓壁部32c將該被按壓端部4d向框架31側按壓,從而能夠將用于保持波紋管T的端部的波紋蓋4可靠地安裝到框體3。而且,此時,電接線箱1、線束WH中,被按壓端部4d的鉛直方向下側的前端側成為向框架31側彎曲的形狀,另外,在按壓壁部32c側形成有作為用于使被按壓端部4d進入按壓壁部32c的內側的余量部的階梯部32d,因此,在安裝下蓋32時能夠容易地利用該下蓋32的按壓壁部32c將該被按壓端部4d向框架31側按壓。其結果,電接線箱1、線束WH能夠以3點可靠地固定波紋蓋4,因此例如,能夠抑制波紋蓋4的松動,能夠對外裝于電線W的波紋管T的端部進行可靠地安裝。
[0069]而且,根據以上說明的電接線箱1、線束WH,被按壓端部4d和按壓壁部32c具有在按壓壁部32c按壓被按壓端部4d的按壓方向重疊的重疊部位39。因此,電接線箱1、線束WH中,被按壓端部4d和按壓壁部32c構成為利用重疊部位39在框體3的內外方向重疊、交錯、錯綜復雜的迷宮狀的構造,因此,能夠抑制水經由波紋蓋4與下蓋32的間隙從外部側侵入到收容空間部35側,另外,例如,即使暫時侵入,也能夠將水經由被按壓端部4d與按壓壁部32c的間隙將預定方向排出。
[0070]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的本發(fā)明的本實施方式涉及的電接線箱以及線束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能夠在本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0071]以上說明的框體3以分割框架31、下蓋32以及上蓋33的3層分割構造的情況進行說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至少包含第I部件(框架31)和第2部件(下蓋32)即可,例如,也可以框架31與上蓋33是一體的。
【主權項】
1.一種電接線箱,其特征在于,具備: 框體,被構成為包含沿層疊方向層疊,互相安裝并且在內部收容電子部件的第I部件和第2部件,并且所述框體具有:插通口,形成在所述第I部件,與所述電子部件連接的電線插通該插通口;和外裝設置部,形成在所述第I部件的所述插通口的外部側,外裝在所述電線的外裝部件的端部沿所述層疊方向設置;以及 蓋部件,具有在所述與層疊方向交叉的方向對置且設置一對的卡止部,通過該一對卡止部而卡止在所述外裝設置部,將所述外裝部件的端部夾入所述蓋部件與所述第I部件之間并保持, 所述第2部件具有按壓壁部,所述按壓壁部將作為所述蓋部件的所述層疊方向的一側的端部、即與所述外裝部件延伸側相反側的端部的被按壓端部夾入所述第2部件與所述第I部件之間,并將該被按壓端部向所述第I部件側按壓。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接線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按壓端部與所述按壓壁部具有在所述按壓壁部按壓所述被按壓端部的按壓方向重疊的重疊部位。3.一種線束,其特征在于,具備: 電線; 外裝于所述電線的外裝部件;以及 具有框體和蓋部件的電接線箱, 所述框體被構成為包含沿層疊方向層疊,互相安裝并且在內部收容與所述電線連接的電子部件的第I部件和第2部件,并且所述框體具有:插通口,形成在所述第I部件且所述電線插通該插通口 ;以及外裝設置部,形成在所述第I部件的所述插通口的外部側,外裝在所述電線的外裝部件的端部沿所述層疊方向設置, 所述蓋部件具有在與所述層疊方向交叉的方向對置且設置一對的卡止部,通過該一對卡止部而卡止在所述外裝設置部,并將所述外裝部件的端部夾入所述蓋部件與所述第I部件之間并保持, 所述第2部件具有按壓壁部,所述按壓壁部將作為所述蓋部件的所述層疊方向的一側的端部、即與所述外裝部件延伸側相反側的端部的被按壓端部夾入所述第2部件與所述第I部件之間,并將該被按壓端部向所述第I部件側按壓。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按壓端部與所述按壓壁部具有在所述按壓壁部按壓所述被按壓端部的按壓方向重疊的重疊部位。
【文檔編號】H02G3/14GK106099789SQ201610266531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6日 公開號201610266531.4, CN 106099789 A, CN 106099789A, CN 201610266531, CN-A-106099789, CN106099789 A, CN106099789A, CN201610266531, CN201610266531.4
【發(fā)明人】中島明紀, 金子信崇, 宮崎良也
【申請人】矢崎總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