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檢測半配合狀態(tài)的電連接器。
通常,連接器的閉鎖部件位置的改變,可用來檢查連接器組件的殼體是否處于一種半配合狀態(tài)。例如,在一個連接器殼體上,設置一個蹺蹺板式的閉鎖部件,其前端帶一個鉤子。而在相應的連接器殼體上,凸起一個止動部件與鉤子接合。當兩個殼體正在配合時,這個鉤子上升而越過止動部件,閉鎖部件被推入,其中心部分作為支承點。如果殼體處于正確配合的狀態(tài),閉鎖部件則恢復到它的初始位置,鉤子被止動部件接合,因此而閉鎖。設有一個檢測部件,它被插到閉鎖部件后部下表面的下面。如果殼體處于正確配合的狀態(tài),閉鎖部件就回到其初始位置,并且它的后部的下表面張開,允許檢測部件插入。如果殼體被止動于半配合狀態(tài),鉤子就會升到止動部件的上面,閉鎖部件就會被移動到其后部下落的這樣一個位置。其結果是檢測部件抵觸閉鎖部件而不能插入,由此可以檢測出半配合狀態(tài)。
但是,一般的實例存在下面的問題。在閉鎖部件是蹺蹺板式的結構的情況下,當前端的鉤子已經(jīng)上升到止動部件的上面的時候,它的另一端即后端應該下降。但由于閉鎖部件是用彈性塑料材料制成的,這就有可能因為種種情況例如由于閉鎖部件的形狀,當鉤子上升時僅僅是前端彎曲,而后端形狀不變,不向下移動,或者后端的形狀只有微微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連接器殼體處于半配合狀態(tài),檢測部件也能插入閉鎖部件后端的下表面,半配合狀態(tài)就不能被檢測出來。
另外,可靠性不足也是一個問題。
本發(fā)明是在考慮到上述問題以后提出來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檢測機構,它能檢測半配合狀態(tài),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瞬動配合連接器,由在配合方向互相配合的兩個連接器殼體組成,其中,連接器殼體之一有一個彈性閉鎖部件,在使用時,這個閉鎖部件與設在另一殼體上的鎖定結構相結合,使兩個殼體閉鎖于完全配合狀態(tài),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之一設有一個檢測部件,它可在前進和縮回位置之間相對于閉鎖部件移動,當兩個殼體處于未完全配合的狀態(tài)時,這個檢測部件和設在所述殼體之一上的承接部件協(xié)同操作,阻礙檢測部件向前移動,從而指示連接器殼體之間的半配合狀態(tài),連接器還包括推回機構,當連接器殼體互相配合時,推回機構使檢測部件從前進位置移動到縮回位置,當連接器殼體處于完全配合的狀態(tài)時,推回機構被解開,從而允許檢測部件從縮回位置被移動到前進位置。
本發(fā)明由此提供一種瞬動配合連接器,它可以消除這樣一種可能性即當連接器殼體處于半配合狀態(tài)時,檢測部件移動到前進位置,因而指示連接器已處于完全配合狀態(tài)。推回機構確保在配合過程中檢測部件被推向縮回位置,并直到連接器殼體完全互相配合。因此,連接器殼體能被配合在一起而不需要事先檢查檢測部件的位置,從而節(jié)省配合過程的時間。
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當連接器殼體互相配合時,由于閉鎖部件暫時的傾斜,檢測部件從堆回機構脫開。推回機構可由設在檢測部件上的彈性臂構成,這個彈性臂被對齊以接觸設在連接器另一個殼體上的凸起部。檢測部件從推回機構解脫的方法最好是使臂從對準凸起部的位置移出,而疊加在凸起部上。當臂疊在肋上的時候,檢測部件就能被從縮回位置移動到前進位置。檢測部件最好含有一個彈性鎖閂,以便在連接器殼體完全配合在一起時,將檢測部件保護在前進位置。
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檢測部件由閉鎖部件攜帶。依靠檢測部件上的鉤形結構與閉鎖部件橫向邊緣相接合,使檢測部件能在平行于配合方向的平面上相對于閉鎖部件滑動。
本發(fā)明的其它特點,可以從下面對僅以附圖示范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的描繪中看出,其中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拆開的垂直截面圖。
圖2是插座殼體的前視圖。
圖3是插座殼體的平面圖。
圖4是閉鎖部件和檢測部件的斜視圖。
圖5是表示檢測部件在縮回位置附接于閉鎖部件的斜視圖。
圖6是上圖的垂直截面圖。
圖7是殼體在配合之前的狀態(tài)的垂直截面圖。
圖8是表示殼體配合之前,檢測部件被推至前進位置的垂直截面圖。
圖9是表示檢測部件開始被回推的垂直截面圖。
圖10是插座殼體的平面圖,其中檢測部件已被推回。
圖11是表示檢測部件已被推回的垂直截面圖。
圖12是表示兩個殼體在配合過程中的垂直截面圖,其中閉鎖部件是傾斜的。
圖13是表示檢測部件開始被推入的垂直截面圖。
圖14是插座殼體的平面圖,其中檢測部件已被止動于前進位置。
圖15是兩個殼體處于正確配合狀態(tài)的垂直截面圖,其中檢測部件已被止動于前進位置。
圖16是表示半配合狀態(tài)已被檢測出來的垂直截面圖。
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用的是一種防水的、內(nèi)部閉鎖的連接器,如圖1所示,它的組成是一個連接器插頭殼體M(下面簡稱為插頭殼體)和一個連接器插座殼體F(下面簡稱為插座殼體),它們能互相配合在一起。
插頭殼體M的造形是直接從機件的塑料機體向外凸出。它是帶有基底、略有角度的管狀結構,它的前部表面即其配合表面是張開的。它的內(nèi)部形成凹形配合部1,多元終端插頭配合部2(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是兩個終端配合部)從凹形配合部1的內(nèi)表面成直線向前凸出。
插座殼體F也是由塑料材料制成,其主體4的前端(在圖1中的左側)是一個略有角度的管狀罩體5。插頭殼體M配入罩體5的內(nèi)邊緣,主體4的前端伸進凹形配合部1。主體4的內(nèi)部安排有與插頭殼體的終端插頭配合部2相對應的多元空腔6(兩個空腔)。附接電線終端的插座終端配合部(未示),從每個空腔6的后面內(nèi)側插入,這些插座終端配合部通過設在空腔6內(nèi)的撞桿7止動,并保持在止動位置。每個插座終端配合部的后端附裝有防水橡膠阻塞器,使每個空腔6的入口密封。除此之外,位于罩體5里面的主體4的周圍還配有橡膠圈(未示)。當殼體M和F配合時,橡膠圈被插頭殼體M的周壁壓緊。于是殼體M和F被密封。
殼體M和F配有一個閉鎖機構,它可使兩個殼體閉鎖于正確配合的位置。為此目的,在插座殼體F上表面的橫向中心位置,設置一個閉鎖部件9。這個閉鎖部件9在前后方向上是狹長的,在它的縱長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上,在其下表面的左邊和右邊,通過支承部件10將它一體連結于主體4。閉鎖部件9以支承部件10作為其中心,可作蹺蹺板式的上下活動。在閉鎖部件9的下表面,從前端稍稍往后一點的地方開始,形成一個槽11,它的后端是敞口的。槽11的前端部位形成一個鉤形部件12,用作止動機構。如圖4所示,在閉鎖部件9的上表面,有左右側壁13向上凸出。如圖2所示,管狀罩體5的上表面的橫向中心部位被切去,閉鎖部件9的前端從此處進入。
阻止鉤形部件12動作的止動部件15,從插頭殼體M的上表面凸出。止動部件15和鉤形部件12的相關接觸面15A和12A幾乎是垂直的,構成內(nèi)部閉鎖。這就是說,當插座殼體F被推向插頭殼體M時,閉鎖部件9上的鉤形部件12抵觸止動部件15,而遇到較大的阻力,從而引起閉鎖部件9按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并上升至止動部件15的頂上(見圖12)。在它已升至止動部件15的頂上之后,內(nèi)力將插座殼體F推入正確的配合位置。鉤形部件12越過止動部件15,到達正確的配合位置,閉鎖部件9因而恢復其初始形狀。鉤形部件12被止動部件15的后端面止動,并因此而被鎖定(見圖13)。另外,這個閉鎖可通過按壓閉鎖部件9的后端而解開。
因為止動部件15和鉤形部件12的相關接觸面15A和12A是按前面所述的方法構成的,鉤形部件12難以升越止動部件15,所以要求較大的操作力。如果能使鉤形部件12上升到止動部件15的頂上所需要的最高能量,設計得比插頭和插座終端配合時存在的最高摩擦能量高,一旦插座殼體F被推,閉鎖部件9的鉤形部件12上升至止動部件15的頂上,內(nèi)力將推動插座殼體進入正確配合的位置,使插頭和插座終端配合部能正確地配合,插頭和插座殼體M和F被閉鎖在一起。這就構成所謂的內(nèi)鎖。
在已經(jīng)使用內(nèi)鎖的情況下,插頭和插座殼體M和F不大可能停留在半配合狀態(tài)。但是,在某種情況下,例如閉鎖部件9在解鎖的方向上保持受壓,而插座殼體F被向里面推壓,內(nèi)鎖將不起作用,如圖16所示,閉鎖部件9的鉤形部件12有可能保持在止動部件15的頂上,而出現(xiàn)半配合狀態(tài)。
為了檢測這種半配合狀態(tài),插座殼體F的閉鎖部件9配有檢測部件17,它是以塑料材料制成的,并做成分離件。
這個檢測部件17,具有與閉鎖部件9較為近似的長度。如圖6所示,它跨立在閉鎖部件9的上表面,并被裝設為可以在縱長方向沿閉鎖部件9滑動。具體地說,沿著閉鎖部件9的左右側壁13外表面的上邊緣后部,設有凸起的導軌18。檢測部件17下表面的左右側邊緣帶有根部19,導軌18被插入其中。當導軌18被插入根部19時,檢測部件17從后面被推進。此外,如圖1所示,止動凸起部20從閉鎖部件9的后端上表面凸起。位于檢測部件17下表面的凸起部21,被推過止動凸起部20,并被止動凸起部20止動,從而防止檢測部件17向后方移動。
如圖4所示,在檢測部件17前端橫向中間部位,設有兩個狹縫23。在兩個狹縫23之間,有一個可彎曲的向前伸出的檢測伸出部件24。檢測伸出部件24上表面的前邊緣是一個朝上的凸起部25。如圖1所示,這個凸起部25有前后兩個錐形表面25A和25B,它們往上端逐漸變細。
如圖2所示,罩體5上表面切去一部分的部位,有一個拱形部件27,它蓋住閉鎖部件9的上表面和側面。拱形部件27后端下表面的特定部位減薄為一個薄壁。結果是拱形部件27的頂篷部分有一個臺階形狀,即后端的頂篷表面高于前端的頂篷表面。當檢測部件17附配于閉鎖部件9,而閉鎖部件9處于自然位置時,檢測部件17前端的上表面可直接進入位于拱形部件27前端的低頂篷表面28A以下的區(qū)域。另外,在檢測伸出部件24前邊緣的凸起部25,與頂篷表面的臺階部29相對應。
進一步如圖3所示,在拱形部件27頂篷部后端的薄壁部位的橫向中心部位,有一個退出槽30。退出槽30允許檢測部件17的檢測伸出部件24向上方彎曲。退出槽30的后端是開口的,這個開口形成一個寬部31。
在檢測部件17后端的上表面,沿左和右邊緣有兩個凸起的柱形部件33。這些凸起的柱形部件33進入拱形部件27頂篷表面的臺階部29,結果是檢測部件17在前進方向被止動。此外,在兩個凸起的柱形部件33之間,在其上表面的后端,設有操作部件34。當凸起的柱形部件33伸至臺階部29,檢測部件17在前進方向被止動時,這個操作部件34與退出槽30的寬部31相適配。
再有,在拱形部件27頂篷部前端的橫向中心部位,切有一個止動槽36。這個止動槽36使檢測部件17的檢測伸出部件24前沿上的凸起部25止動。這個止動槽36的上表面有一個開口,用來解除接合。
如上所述,只要根部19插入相應的導軌18,檢測部件17即可從后面朝向閉鎖部件9推進,檢測部件17下表面的凸起部21被推過閉鎖部件9的止動凸起部20。這個凸起部20阻止檢測部件17向后移動。另外,當檢測伸出部件24的凸起部25與拱形部件27的臺階部29相吻合時,檢測部件17被阻止向前移動。由此,檢測部件17暫時地被止動在縮回位置(見圖7)。當檢測部件17從這個位置被進一步向前方推進時,它被檢測伸出部件24的凸起部25前側錐形表面25A引導,檢測伸出部件24的形狀發(fā)生變化,檢測部件17便進至拱形部件27的低頂篷表面28A下面。由于凸起的柱形部件33的前沿進至拱形部件27的臺階部29,檢測部件17在前進方向上被止動。另外,檢測伸出部件24恢復原狀,凸起部25與止動槽36接合,并阻止檢測部件17向后移動。這樣的結果就是檢測部件17完全被止動于它的前進位置。
再有,一對可彎曲的臂38從檢測部件17的前端下表面左右兩側邊緣向前方延伸。可彎曲臂38的前端位置稍稍低于檢測部件17的前沿。在可彎曲臂38的前端有向下彎的頭部39,這些頭部39的前表面是垂直表面。
一對板形肋41,從插頭殼體M上表面的止動部15的兩側伸出至一定高度。它們之間的距離與臂38之間的距離相同。當閉鎖部件9處于自然位置時,臂38的頭部39與肋板41的前表面相接觸。如果閉鎖部件9連同檢測部件17處于傾斜位置,臂38的頭部39則上升到肋板41的上表面上。
以上是關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結構的說明,下面,解釋它的操作過程。
如圖7所示,插座終端配合部被插入插座殼體F,檢測部件17以前面所說明的方式附配于閉鎖部件9上,處于縮回位置,然后按圖7中的箭頭所示方向,將插座殼體F推到插頭殼體M上,進行組合裝配。
這里,如果通過外力將檢測部件17向前推進而插座殼體F正在被移動等等,檢測部件17能臨時地停留在前進位置,如圖8所示。在這些情況下,如果插座殼體F按圖8中的箭頭所示方向被推向插頭殼體M,在進行這種配合的時候,插頭殼體M中的肋板41推壓檢測部件17的臂38的頭部39,如圖9所示。因此,檢測伸出部件24被錐形表面25B引導,向下彎曲并離開止動槽36,檢測部件17沿著閉鎖部件9向后方被推回。如圖10和11所示,如果配合進行到這樣的地點,即閉鎖部件9的前端接觸插頭殼體M的止動部15,檢測部件17就會幾乎回到縮回位置,凸起部25到達臺階部29的后側,檢測伸出部件24隨之回復到它的初始形狀。
再有,如圖7所示,當檢測部件17處于正確的縮回位置,當殼體M和F互相配合時,檢測部件17不被推回。這種配合過程如圖10和11所示。
如果插座殼體F從圖10和11的位置推進,閉鎖部件9的鉤形部件12將上升到止動部15的頂上,如圖12所示。閉鎖部件9以支承部件10為其中心,按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如圖12所示。檢測部件17和閉鎖部件9一起向上傾斜,其結果是臂38的頭部39運動到肋板41的上表面上,其次,當插座殼體F被推進至正確位置時,鉤形部件12越過止動部15,如圖13所示,其結果是閉鎖部件9恢復到它的初始形狀,鉤形部件12被止動部15的后表面接合,因此而閉鎖。在這個位置,檢測部件17的臂38是向上彎曲的,并處在肋板41的上表面上。
其次,如圖13中的箭頭所示,檢測部件17被向前推進,檢測伸出部件24的凸起部25的前側錐形表面25A與止動部29接觸。由其引導,檢測伸出部件24向下彎曲并被推進。如圖14和15所示,凸起的柱形部件33的前沿與拱形部件27的止動部29接觸,檢測伸出部件24在前進方向被止動。此外,檢測伸出部件24恢復到它的初始形狀,同時,它的凸起部25與止動槽36相配合,使檢測部件17在后退方向被止動。其結果是檢測部件17在前進位置上被完全止動。另外,臂38的頭部39脫開肋板41而走向肋板41的后側,臂38恢復到它們的初始位置。
如圖16所示,如果殼體M和F沒有正確地互相配合,而是處于半配合狀態(tài),閉鎖部件9上的鉤形部件12則停留在止動部15的頂上,并維持順時針方向的彎曲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按圖16中的箭頭所示方向推按檢測部件17,檢測部件17就會隨閉鎖部件9的彎曲方向被傾斜向上推壓。檢測部件17的前端,包括檢測伸出部件24,撞擊拱形部件27的臺階部29,結果是推按的操作受到限制。由此就可以檢測出半配合狀態(tài)。
如果進一步推按檢測部件17,拱形部件27就被檢測部件17推按,從而整個插座殼體F被推動。插座殼體F被推進正確位置。閉鎖部件9恢復到它的初始形狀,鉤形部件12被止動部15的后表面止動,殼體M和F被閉鎖。在閉鎖部件9恢復原狀的時候,檢測部件17也按同樣方向彎曲,如圖13所示,檢測伸出部件24的凸起部25的錐形表面25A,到達與拱形部件27的止動部29相接合的狀態(tài)。隨著檢測部件17被進一步推進,如前面所述,檢測伸出部件24向下彎曲,允許它向前插入。如圖14和15所示,檢測部件17被完全止動于前進方向。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如前面所述,在插座殼體F已配合至插頭殼體M之后,檢測部件17被推進。如果存在半配合狀態(tài),檢測部件17的前端碰觸拱形部件27的臺階部29,推按操作被阻止,因此可測出半配合狀態(tài)。這里,當閉鎖部件9停留在止動部15的頂上時,由于結構上是閉鎖部件9的前端改變位置,沿靠著閉鎖部件9被推按的檢測部件17碰觸位于閉鎖部件9的上表面前端的拱形部件27。因此,半配合狀態(tài)能以高度可靠性被檢測出來。另外,在半配合狀態(tài)已被檢測出來之后,進一步推按檢測部件17,插座殼體F可被推入正確位置并被閉鎖。
再有,在殼體M和F被互相配合之前,即使檢測部件17被止動于前進位置,隨著殼體M和F的配合,肋板41推抵臂38并將檢測部件17向后推回。閉鎖部件9被傾斜,連帶著檢測部件17呈現(xiàn)一種可以重新被插入的狀態(tài)。通過這個重新插入,可檢測半配合狀態(tài)。也就是說,即使檢測部件17被止動于前進位置,也不必讓它從止動位置移開并返回。倒不如說,這是自動地向后方返回,并且又能檢測半配合狀態(tài),所以,適用性能有改善。
此外,也可以這樣安排,即檢測部件17被預先設置在前進位置,總是通過使檢測部件17被推回從而使處于可以說是隱藏狀態(tài)的檢測部件17重新出現(xiàn)而完成配合。在這種情況下,檢測部件17的這種重現(xiàn)可用作半配合狀態(tài)的檢測操作,以提醒操作者存在半配合狀態(tài)。
本發(fā)明不局限于前面借助于圖形描述的實施例。例如,下面所說的可能性也在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之內(nèi)。此外,在不偏離本發(fā)明范圍的情況下,本發(fā)明可用各種其它方法來實施。
(1)本發(fā)明不局限于本實施例中作為范例所用的內(nèi)部閉鎖。任何普通的閉鎖系統(tǒng)是等效適用的。
(2)另外,本發(fā)明不局限于蹺蹺板式的閉鎖部件。帶有可彎曲懸臂梁的臂式閉鎖部件是等效適用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瞬動配合連接器,由兩個連接器殼體(M,F(xiàn))組成,它們在配合方向互相配合,其中,連接器殼體之一(F)有一個彈性閉鎖部件(9),在使用時,該閉鎖部件(9)與設在另一個殼體(M)上的鎖定結構接合,使兩個殼體(M,F(xiàn))閉鎖于完全配合的狀態(tài),其特征在于殼體之一(F)設有一個檢測部件(17),它可以在前進和縮回位置之間,相對于閉鎖部件(9)滑動,當兩個殼體處于未完全配合的狀態(tài)時,檢測部件(17)與設在所述殼體之一(F)上的承接部件(29)協(xié)同操作,阻礙檢測部件(17)向前移動,從而指示連接器殼體(M,F(xiàn))之間的半配合狀態(tài),連接器還包括推回機構(38,41),當連接器殼體(M,F(xiàn))互相配合時,該推回機構(38,41)使檢測部件(17)從前進位置移動到縮回位置,當連接器殼體(M,F(xiàn))處于完全配合的狀態(tài)時,所述推回機構(38,41)被解脫,從而允許檢測部件(17)從縮回位置被移動到前進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瞬動配合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推回機構(38,41)的解脫,是由于在連接器殼體(M,F(xiàn))的閉鎖過程中,閉鎖部件(9)暫時傾斜所致。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瞬動配合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推回機構包括檢測部件(17)上的彈性臂(38),和所述另一個連接器殼體(M)上協(xié)同操作的凸起部(41)。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瞬動配合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推回機構(38,41)解脫之后,臂(38)疊加在凸起部(41)上。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瞬動配合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檢測部件(17)和所述連接器殼體之一(F)設有形狀閉鎖結構(24,25,36),用以將檢測部件(17)約束在前進位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瞬動配合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形狀閉鎖結構(24,25,36)包括一個彈性鎖閂(24,25),它在配合方向上伸出于彈性臂(38)的前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瞬動配合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彈性鎖閂(24,25)兩側的每一側都設有彈性臂(38)。
8.如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瞬動配合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檢測部件(17)被攜帶在閉鎖部件(9)的上面,并且可以在配合方向滑動。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瞬動配合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檢測部件(17)通過設在閉鎖部件(9)下側的鉤形結構(19),被保持在閉鎖部件(9)上,所述鉤形結構(19)與閉鎖部件(9)的橫向邊緣(18)協(xié)同操作。
10.如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瞬動配合連接器,其特征在于,通過設在閉鎖部件(9)和檢測部件(17)上的一形狀閉鎖結構(20,21),檢測部件(17)可以被鎖定在其縮回位置。
11.如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瞬動配合連接器,其特征在于,通過一個直立的彈性肢狀物(10),閉鎖部件(9)被連結在連接器殼體中的所述連接器殼體之一(F)上。
全文摘要
一種電連接器,有一個檢測部件,其設在閉鎖部件的上表面,并可自由滑動。一對臂從檢測部件下表面的橫向兩個邊緣伸出。一對板形肋插頭殼體的上表面向上凸起,與臂相對應。在殼體互相配合之前,檢測部件被止動于前進位置,當配合操作進行時,肋板的前表面推抵臂的頭部,使檢測部件向后返回。當殼體進一步配合時,閉鎖部件9的前端升起,處于傾斜狀態(tài)。檢測部件一起傾斜,使臂的頭部上升到肋板的上表面上,使檢測部件重新被插入。因此,連接器的半配合狀態(tài)可被可靠地檢測。
文檔編號H01R13/64GK1204875SQ9810275
公開日1999年1月13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1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7月1日
發(fā)明者川瀨治, 西出悟 申請人:住友電裝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