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極、堿性蓄電池以及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極、一種堿性蓄電池、以及一種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作為堿性蓄電池用的正電極,以前使用一種燒結(jié)型的正電極。這種燒結(jié)型正電極是通過這樣一種方法制造的其中,將鎳的粉粒附著在一個二維基底比如沖壓鋼片或者鎳網(wǎng)篩上,然后燒結(jié)以獲得一種疏松多孔的板,后者具有孔徑為幾十微米的空穴,前述多孔板然后被用一種鎳鹽的水溶液浸漬,并經(jīng)過一種堿性處理,從而將前述浸入多孔板體內(nèi)的鎳鹽轉(zhuǎn)化為氫氧化鎳。但是,這種燒結(jié)型正電極的制造必須有鎳鹽浸泡和堿性處理的復(fù)雜工序。為了用一種預(yù)先確定的量的活性物質(zhì)浸泡前述基底,前述工序需要重復(fù)4-10次。結(jié)果是,由于這種復(fù)雜的工序,制造成本會提高。而且,由于通過前述工序獲得的燒結(jié)型正電極伴隨的一個問題是,如果其孔隙度超過80%,就很難保證其機(jī)械強(qiáng)度,因此不可能進(jìn)一步提高前述活性物質(zhì)的填充比。在這種情況下,現(xiàn)在要研究用一種不同的方法制造一種正電極。其中,氫氧化鎳顆粒與一種導(dǎo)電物質(zhì)、一種粘合劑及水相混合,制成一種糊狀物,后者然后被填入一種具有三維結(jié)構(gòu)的金屬多孔體,比如平均孔隙度為95%或更高、平均孔徑為幾十到幾百微米的金屬多孔體,或者金屬絲網(wǎng)。以這種方式制造的正電極相對于前述燒結(jié)型正電極被稱作非燒結(jié)型正電極(或者糊制型正電極)。這種糊制型正電極在下列方面具有優(yōu)勢前述金屬多孔體的孔隙度和平均孔徑與前述燒結(jié)型正電極相比要相對較大,因此活性物質(zhì)可以更加容易地填入前述基底,活性物質(zhì)填充比可以提高。因此,通過使用這種糊制型正電極,并由于這種糊制型正電極質(zhì)量的提高,已經(jīng)有可能進(jìn)一步提高堿性蓄電池的蓄電量。同時,由于近年來便攜式電子裝備的高性能和其不斷增長的傳播,仍然要求進(jìn)一步提高蓄電池的蓄電密度。為了達(dá)到這個要求,不可避免地要改善正電極或者負(fù)電極。在鎳-氫蓄電池(它是堿性蓄電池的一種)中,前述限制蓄電池的蓄電量的電極通常是由正極構(gòu)成的。因此,為了提高蓄電池的蓄電量,必須提高該正電極中活性物質(zhì)的比例。同時,這種鎳-氫蓄電池通常是這樣構(gòu)成的一個電極組包括一個含有氫氧化鎳作為活性物質(zhì)的糊制型正電極、一個含有一種吸氫合金的糊制型負(fù)電極、以及介入前述正電極和負(fù)電極之間的隔離物,前述正負(fù)電極與一種堿性電解液一起被盛裝于一外殼(或容器)中。容納于前述容器中的電極組的體積是有限的。因此,作為提高活性物質(zhì)的量的手段,可以設(shè)想降低前述正電極和負(fù)電極之間的體積比例(ratioofcapacity),也就是,減少前述負(fù)電極的體積,或者使前述隔離物的厚度減薄,從而降低這個電極組的體積。在這種情況下,無論用什么方法,堿性電解液的量相對于前述正電極體積的減少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堿性電解液的量相對于前述正電極體積減少,電池內(nèi)阻就會降低,從而降低工作電壓,這樣就提出了放電量降低且前述正電極的利用率也將降低的問題。同時,尚未審批的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文件H/2-30061公開了一種含有氫氧化鎳顆粒的加鋅正電極。尚未審批的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文件H/3-77273公開了一種含氫氧化鎳顆粒的正電極,其表面附有氫氧化鋅顆粒。但是,由于電池蓄電量的提高,仍難以避免利用率的降低。因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堿性蓄電池,該種蓄電池由于氫氧化鎳晶格畸變和鋅的使用而能夠避免當(dāng)電解液量受到限制時降低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從而提高電池的蓄電量,本發(fā)明的目的還要提供一種制造前述堿性蓄電池的方法。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極,它使得可以改善在充電/放電循環(huán)的初始階段電解液的分布,并抑制在前述充電/放電循環(huán)中阻抗的提高,從而提高在前述充電/放電循環(huán)中的初始蓄電量及蓄電量維持指數(shù)(capacitymaintenancefactor)。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堿性蓄電池,使得可以在電解液量與理論蓄電量的比相對較低的同時改善前述充電/放電循環(huán)起始階段的電解液分布,同時抑制在前述充電/放電循環(huán)中阻抗的提高,從而提高前述初始蓄電量,尤其是提高在前述充電/放電循環(huán)過程中的蓄電量維持指數(shù),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制造前述堿性蓄電池的方法。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堿性蓄電池,它能夠抑制在長期放置后蓄電量的降低,并改善大電流放電的放電性質(zhì),而不提高前述正電極中混合的鈷含量。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極,它能夠提高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并抑制由過度放電造成的蓄電量的降低,而不提高前述電極中混合的鈷含量。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堿性蓄電池,它能夠提高正電極的利用率,并抑制由于過度放電造成的蓄電量的降低,而不提高前述正電極中混合的鈷含量,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制造這種堿性蓄電池的方法。本發(fā)明的進(jìn)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它能夠解決一個在傳統(tǒng)的低速率充電中被忽視,而如今在普通的快速充電控制系統(tǒng)中已變得突出的問題,這就是改善在再充電的情況下的電壓恢復(fù)性能(start-uppropertyinvoltage)的問題,尤其是在放置長時間之后對電池的低電流再充電。根據(jù)本發(fā)明,亦即提供了一種堿性蓄電池,它包括一個含氫氧化鎳的正電極,前述氫氧化鎳用使用Cu-Kα射線的X射線粉末衍射法(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該氫氧化鎳正電極并含有重量比為4.0-15%的至少一種從鋅和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前述至少一種物質(zhì)的重量(百分比)是按相對于氫氧化鎳重量的鋅元素計算的;和一種堿性電解液,其與前述正電極理論蓄電量的比值為0.7-2.0cm3/Ah。根據(jù)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它包括下列各步驟裝配一個電池,該電池包括(a)一個含氫氧化鎳的正電極,前述氫氧化鎳用使用Cu-Kα射線的X射線粉末衍射法(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前述氫氧化鎳正電極還含有至少一種從鈷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一種物質(zhì),和重量比為4.0-15%的至少一種從鋅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二種物質(zhì),前述至少一種第二種物質(zhì)的重量(百分比)是按相對于氫氧化鎳重量的鋅元素計算的,該電池還包括(b)一種堿性電解液,其與前述正電極的理論蓄電量的比值為0.7-2.0cm3/Ah;和在40-100℃的溫度下將該電池初始充電。根據(jù)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它包括下列各步驟裝配一個電池,該電池包括(a)一個含氫氧化鎳的正電極,前述氫氧化鎳用使用Cu-Kα射線的X射線粉末衍射法(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前述正電極還含有至少一種從鈷和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一種物質(zhì),和重量比為4.0-15%的至少一種從鋅和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二種物質(zhì),前述至少一種第二種物質(zhì)的重量(百分比)是按照相對于氫氧化鎳重量的鋅元素計算的,該電池還包括(b)一種堿性電解液,其與前述正電極的理論蓄電量的比值為0.7-2.0cm3/Ah;將該電池部分充電至該電池完全充電量的5-20%;和使該電池經(jīng)歷熟化(aging)。根據(jù)本發(fā)明,還進(jìn)一步提供一種堿性蓄電池,它包括一個含氫氧化鎳的正電極,前述氫氧化鎳用使用Cu-Kα射線的X射線粉末衍射法(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前述氫氧化鎳正電極還含有至少一種從銫、銣、鉀中選擇的堿性金屬;一種堿性電解液,其與前述正電極的理論蓄電量的比值為0.7-1.3cm3/Ah。根據(jù)本發(fā)明,還進(jìn)一步提供一種電極,它包括氫氧化鎳,其利用使用Cu-Kα射線的X射線粉末衍射法(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以及至少一種從銫、銣、鉀中選擇的堿性金屬。根據(jù)本發(fā)明,還進(jìn)一步提供一種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它包括下列各步驟裝配一個電池,該電池包括(a)一個含氫氧化鎳的正電極,前述氫氧化鎳?yán)檬褂肅u-Kα射線的X射線粉末衍射法(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前述氫氧化鎳正電極還含有至少一種從銫、銣、鉀中選擇的堿性金屬,以及至少一種從鈷和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一種物質(zhì),該電池還包括(b)一種堿性電解液,其與前述正電極的理論蓄電量的比值為0.7-1.3cm3/Ah;和在40-100℃的溫度下將該電池初始充電。根據(jù)本發(fā)明,還進(jìn)一步提供一種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它包括下列各個步驟裝配一個電池,該電池包括(a)一個含氫氧化鎳的正電極,前述氫氧化鎳用使用Cu-Kα射線的X射線粉末衍射法(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前述氫氧化鎳正電極還含有至少一種從銫、銣、鉀中選擇的堿性金屬,以及至少一種從鈷和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一種物質(zhì),該電池還包括(b)一種堿性電解液,其與前述正電極理論蓄電量的比值為0.7-1.3cm3/Ah;將該電池部分充電至該電池完全充電量的5-20%;和使該電池經(jīng)歷熟化。根據(jù)本發(fā)明,還進(jìn)一步提供一種堿性蓄電池,它包括一個含氫氧化鎳的正電極,該電極還含有含氫氧化鈷的、堆積密度為0.4-1.15g/cm3的顆粒。根據(jù)本發(fā)明,還進(jìn)一步提供一種電極,它含有氫氧化鎳以及含氫氧化鈷的、堆積密度為0.4-1.15g/cm3的顆粒。根據(jù)本發(fā)明,還進(jìn)一步提供一種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它包括下列各個步驟裝配一個電池,它包括一個含氫氧化鎳和顆粒的正電極,前述顆粒含有氫氧化鈷,其平均粒徑為0.3-2.5微米;將該電池部分充電至該電池完全充電量的5-20%;和使該電池經(jīng)歷熟化。根據(jù)本發(fā)明,還進(jìn)一步提供一種堿性蓄電池的制造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裝配一個電池,它包括一個含氫氧化鎳和顆粒的正電極,前述顆粒含有氫氧化鈷,其堆積密度為0.4-1.15g/cm3;將該電池部分充電至該電池完全充電量的5-20%;和使該電池經(jīng)歷熟化。根據(jù)本發(fā)明,還進(jìn)一步提供一種堿性蓄電池的制造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裝配一個電池,它包括一個含氫氧化鎳和顆粒的正電極,前述顆粒含有氫氧化鈷,并具有從2.5到30m2/g的比表面積;將該電池部分充電至該電池完全充電量的5-20%;和使該電池經(jīng)歷熟化。根據(jù)本發(fā)明,還進(jìn)一步提供一種堿性蓄電池的制造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裝配一個電池,它包括一個含有一種活性物質(zhì)的正電極,前述活性物質(zhì)含有氫氧化鎳以及重量比不超過6%的至少一種從鈷及其化合物中選擇的物質(zhì),前述至少一種物質(zhì)的重量(百分比)是按照相對于前述活性物質(zhì)重量的鈷元素計算的;和在40-100℃的溫度下將該電池初始充電。根據(jù)本發(fā)明,還進(jìn)一步提供一種堿性蓄電池,它包括一個含有顆粒的正電極,前述顆粒含有氧化鎳,至少在前述顆粒的部分表面上形成有一層導(dǎo)電層,該導(dǎo)電層含有鈷的化合物,并具有導(dǎo)電表面區(qū),其上的自由電子用作電流載體。本發(fā)明的其他目的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體現(xiàn)出來,一部分是從描述中就顯而易見的,或者從本發(fā)明的實施中得知。通過儀器手段或者尤其在權(quán)利要求中指出的組合,可以實現(xiàn)和獲得本發(fā)明的目的和優(yōu)點。附于本說明書中并構(gòu)成本說明書一部分的附解了本發(fā)明的目前看來為最佳的實施方式,并同前述總體說明以及下面給出的最佳實施方式的詳細(xì)說明一道,用來解釋本發(fā)明的原理。圖1是一種堿性蓄電池的部分剖開的視圖,用來說明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圖2是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堿性蓄電池的一個正電極內(nèi)的氫氧化鎳復(fù)合體的橫剖面圖;圖3是一曲線圖,示出了一正電極中的鋅含量、25℃時電解液(與理論蓄電量)之比以及例1到12和比較例1到8的堿性蓄電池中的利用率之間的關(guān)系;圖4是一曲線圖,示出了例5和比較例4中的蓄電池的放電電壓隨時間的變化;圖5是一曲線圖,示出了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Cu-Kα,2θ)測量的氫氧化鎳(101)晶面的衍射峰半峰寬度值與例7和13及比較例9中的蓄電池的利用率之間的關(guān)系;圖6是一曲線圖,示出了包括在前述正電極中的水化堿金屬的種類和例25到27及比較例10到12的蓄電池中的充電/放電循環(huán)之間的關(guān)系;圖7是一曲線圖,示出了包括在前述正電極中的水化堿金屬的種類和例25到27及比較例10到12的蓄電池中的阻抗之間的關(guān)系;圖8是一曲線圖,示出了向其中添加水化堿金屬的物質(zhì)的種類與例25、28和29及比較例10、13和14中的蓄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之間的關(guān)系;圖9是一曲線圖,示出了包括在前述正電極中的氫氧化鎳的衍射峰半峰寬度與例25和比較例15中的蓄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之間的關(guān)系;圖10是一曲線圖,示出了前述正電極中是否存在水化堿金屬、電解液與理論蓄電量之比、例30到34和比較例16到20中的蓄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之間的關(guān)系;和圖11,是一曲線圖,示出了前述正電極中是否存在水化堿金屬、電解液與理論蓄電量之比、例30到34和比較例16到20中的蓄電池的阻抗之間的關(guān)系。(第一種堿性蓄電池)下面將參照圖1描述代表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一個圓柱形堿性蓄電池。參照圖1,一個有底的圓柱形容器1其中裝有一個電極組5,后者是通過螺旋盤繞一正電極2、一負(fù)電極4以及一置于前述正電極2和負(fù)電極4之間的隔離物3而制成的。前述負(fù)電極4放置在前述電極組5的最外圍,以便與前述圓柱形容器1電接觸。前述圓柱形容器1還充有一種堿性電解液。由一圓盤構(gòu)成、在其中心具有開口6的第一封蓋7安裝于圓柱形容器1的上端開口處。一個環(huán)形的絕緣墊圈8夾放在前述第一封蓋7的周緣和前述圓柱形容器1的開口的內(nèi)壁之間。前述圓柱形容器1的開口的周緣向內(nèi)收斂,以將前述第一封蓋7通過前述墊圈8密封地固定于圓柱形容器1上。正極引線9通過其一端與前述正電極2相連,通過其另一端與前述第一封蓋7的下表面相連。一帽形的正極接線柱固定在前述封蓋7正上方,蓋住開口6。一橡皮安全擋板11安裝在由前述封蓋7和正極接線柱10圍成的空間中,封住開口6。由絕緣盤片構(gòu)成、中央具有開口的固定板12放置在前述正極接線柱10的正上方,使得前述正極接線柱10的突出部從該固定板12的開口穿出。安裝一個封套13,覆蓋住前述固定板12的所有周緣、前述圓柱形容器1的側(cè)壁以及該圓柱形容器1的底部周緣。下面描述前述正電極2、負(fù)電極4、隔離物3及電解液的細(xì)節(jié)。(1)正電極2如下面所闡述的,對于正電極2,可以使用三種正電極(A)、(B)和(C)。下面闡述正電極(A)。該正電極(A)由顆粒(以下稱氫氧化鎳顆粒A)構(gòu)成,前述顆粒含有氫氧化鎳和重量比為4.0-15%的至少一種從鋅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前述氫氧化鎳的利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Cu-Kα,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前述至少一種物質(zhì)的重量(百分比)是按照相對于氫氧化鎳重量的鋅元素計算的。限制前述氫氧化鎳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Cu-Kα,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的原因如下。這就是,如果前述半峰寬度小于0.8°,就會降低充電/放電效率,從而有損于前述活性物質(zhì)(氫氧化鎳)的利用率。最好,前述氫氧化鎳的半峰寬度應(yīng)當(dāng)在0.9到1.1°之間。前述半峰寬度的測量可通過X射線粉末衍射(Cu-Kα,2θ)裝置完成,從得到的衍射圖中測量對應(yīng)于(101)晶面的在38.7°附近的一個峰的半峰寬度。限制前述含于氫氧化鎳顆粒A中的至少一種物質(zhì)的含量的原因如下。如果其含量按重量小于4.0%,對于電解液較少的正電極,可能變得難于維持前述活性物質(zhì)的高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如果其重量百分比超過15%,前述顆粒A的純度由于包含了鎳之外的金屬而被過度降低,從而有損于前述正電極的電容量。鋅含量的最佳范圍按重量為4-9%。在前述氫氧化鎳顆粒A中,氫氧化鎳和鋅最好應(yīng)當(dāng)形成一種共晶化合物。共晶化合物在這里的意思是,例如,氫氧化鎳(OH-Ni-OH)中的鎳被鋅取代。前述氫氧化鎳顆粒A可以進(jìn)一步包含至少一種從鈷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前述至少一種物質(zhì)在氫氧化鎳顆粒A中的含量按基于氫氧化鎳的重量百分比最好為0.1-3.0%,考慮到要提高前述正電極中的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在前述正電極處,前述電解液的量相對地小。前述至少一種物質(zhì)的含量是按照鈷元素的量計算的。在前述氫氧化鎳顆粒A中,前述氫氧化鎳、鋅和鈷最好形成一種共晶化合物。前述氫氧化鎳顆粒在形狀上最好為球形或近似球形。進(jìn)一步,前述氫氧化鎳顆粒A的粒徑最好5-30μm,堆積密度最好為1.8g/cm3或以上。更進(jìn)一步,前述氫氧化鎳顆粒A最好具有從3到25m2/g的比表面積,以便改善電解液量相對較少的正電極中的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前述氫氧化鎳顆粒A可通過下述方法制造。這就是,將金屬鎳、鈷和鋅溶于一硫酸水溶液,從而形成絡(luò)合鎳離子、絡(luò)合鈷離子和絡(luò)合氫離子。然后,前述溶液被一滴一滴地加入氫氧化鈉和氨的混合溶液中,從而生成氫氧化鎳顆粒,同時在其中形成鈷和鋅的固溶體。如果含有上面所提到的各種絡(luò)合離子的溶液被一滴一滴加入在中和步驟中處于對流狀態(tài)的氫氧化鈉水溶液,氫氧化鎳晶核的形成及其晶體的生長可以逐漸進(jìn)行。結(jié)果是,可以獲得球形或接近球形、無孔隙的亦即高密度的氫氧化鎳顆粒。進(jìn)一步,通過在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和含于前述硫酸水溶液中的鎳、鈷和鋅的絡(luò)合離子的步驟中合適地控制溫度和pH值,可以增大前述含鈷和鋅的氫氧化鎳顆粒。具體地,通過將溫度約控制在轉(zhuǎn)變溫度(這里是40℃),并通過將pH值控制在弱堿性范圍內(nèi)從而使前述溶液盡可能地維持中性也就是說處于亞穩(wěn)態(tài)(例如pH=11),可以獲得很大的氫氧化鎳晶體。進(jìn)一步,通過控制pH值可以獲得這種氫氧化鎳,其利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Cu-Kα,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的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這種正電極(A)可用下面所描述的方法(a)或(b)來制造。(a)首先準(zhǔn)備一種糊狀物,該糊狀物由前述氫氧化鎳顆粒A、一種導(dǎo)電物質(zhì)、一種粘合劑和水組成。然后,前述糊狀物被填入或者覆蓋在一導(dǎo)電的基底上,這樣得到的基底接著被干燥,并被模壓,從而得到前述正電極(A)??墒褂免捇w粒用作前述導(dǎo)電物質(zhì)。也就是,可從氫氧化鈷、一氧化鈷、三氧化二鈷等制備前述鈷基顆粒。其中,最好使用主要包含氫氧化鈷并至少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顆粒平均粒徑為0.3-2.5μm,堆積密度為0.4-1.15g/cm3,或者比表面積為2.5-30m2/g。前述含氫氧化鈷的顆粒的平均粒徑、堆積密度和比表面積可通過下列方法測量。(1)平均粒徑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的平均粒徑可以使用一種粒徑分析器(Seishin,SK-LMSPro-7000S)來測定。(2)堆積密度堆積密度可使用一種堆積密度計(Seishintapdenser,KYT-3000)來測定,其中,使用20cm3的容器重復(fù)堆積200次。(3)用BET方法測量比表面積前述比表面積可使用Quantasorb1(QuantaChrome有限公司)測得。限制前述平均粒徑、堆積密度和比表面積的原因如下。如果電解液與正電極理論容量之比在0.7到2.0cm3/Ah的范圍內(nèi),前述正電極中的堿性電解液可能不均勻分布。如果前述含氫氧化鈷的顆粒的平均粒徑小于0.35μm,顆粒的比表面積就會提高,從而降低與電解液接觸的表面比例,進(jìn)而降低顆粒的溶解比例,從而使得不可能充分改善前述顆粒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如果顆粒的平均粒徑超過2.5μm,前述顆粒的溶解比例也將降低,從而使得不可能充分改善前述顆粒的利用率。前述顆粒的平均粒徑最好在0.7-2.2μm的范圍內(nèi)。如果前述含氫氧化鈷的顆粒的堆積密度限制在前述范圍內(nèi),就可以提高與堿性電解液接觸的表面比例,從而提高前述顆粒的溶解比例,從而使得可以提高前述顆粒的利用率。前述堆積密度最好限制在0.8-1.1g/cm3的范圍內(nèi)。如果前述含氫氧化鈷的顆粒的比表面積被限制在前述范圍內(nèi),就可以提高與堿性電解液接觸的表面比例,從而提高前述顆粒的溶解比例,從而使得可以提高前述顆粒的利用率。前述比表面積最好限制在3-20m2/g的范圍內(nèi)。前述含氫氧化鈷的顆粒還可以含有一氧化鈷、三氧化二鈷。前述鈷基顆粒的含量最好按相對于氫氧化鎳的重量比在3-10%的范圍內(nèi)。關(guān)于粘合劑,可以使用氟化樹脂(例如聚四氟乙烯)、羧甲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聚丙烯酸脂(例如聚丙烯酸鈉)、羥甲基纖維素或者聚乙烯醇。關(guān)于前述導(dǎo)電基底,可以使用海綿狀、網(wǎng)狀、纖維狀或者氈狀的金屬多孔體,或者由耐堿金屬比如鎳和不銹鋼制成的沖孔金屬或金屬板,或者鍍鎳的樹脂。(b)首先,前述氫氧化鎳顆粒A的表面由至少一種從鈷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至少部分覆蓋,從而制成一種第一復(fù)合顆粒。然后,制備一種由前述第一復(fù)合顆粒、粘合劑和水組成的糊狀物,然后把該糊狀物填入或者覆蓋在一導(dǎo)電基底上,這樣得到的基底接著被干燥,并被模壓,從而得到前述正電極(A)。關(guān)于鈷化合物,可以使用氫氧化鈷、一氧化鈷、三氧化二鈷等。關(guān)于粘合劑和導(dǎo)電基底,可使用上面提到的相同物質(zhì)。前述第一復(fù)合顆粒的比表面積最好限制在50m2/g或更小。由于前述堿性電解液與理論蓄電量之比被限制在前述范圍內(nèi),前述第一復(fù)合顆粒與前述堿性電解液接觸的表面比例將降低,如果該第一復(fù)合顆粒的比表面積超過50m2/g,從而降低了該種物質(zhì)的溶解比例,就會使得難于提高顆粒的利用率。在這種情況下,前述比表面積的下限最好為3m2/g。更好地,前述比表面積最好限制在3-25m2/g的范圍內(nèi)。下面闡述前述正電極(B)。該正電極(B)含有顆粒(以下稱氫氧化鎳顆粒B),前述顆粒含有氫氧化鎳和至少一種從鋅顆粒及其化合物顆粒中選取的顆粒(以下稱鋅顆粒α)。前述氫氧化鎳的利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Cu-Kα,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前述正電極中的鋅顆粒α的含量最好為4.0-15%的相對于氫氧化鎳的重量百分比。前述鋅顆粒α的重量是按鋅元素計算的。限制前述氫氧化鎳的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的原因與前面對前述正電極(A)的解釋是相同的。該半峰寬度值范圍最好為0.9-1.1°。關(guān)于鋅化合物,可以使用氧化鋅(ZnO)、Zn(OH)2、ZnF2、ZnCl2、Zn(PH2O2)2·H2O、Zn(C2O4)·2H2O等。限制前述鋅顆粒α的含量的原因與前面對前述正電極(A)的解釋是相同的。前述鋅顆粒α的含量范圍最好為4-9%(重量)。最好向前述氫氧化鎳顆粒B內(nèi)在相對于氫氧化鎳的重量比為0.1-3.0%的范圍內(nèi)添加至少一種從鈷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以提高電解液的量相對較少的正電極中的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前述至少一種物質(zhì)的含量是按鈷元素計算的。同樣,在這種氫氧化鎳顆粒B中,最好含有一種從鈷和氫氧化鎳制取的共晶物質(zhì)。前述氫氧化鎳顆粒B最好為球形或近似球形。進(jìn)一步,前述氫氧化鎳顆粒B的平均粒徑最好5-30μm,堆積密度最好為1.8g/cm3或以上。更進(jìn)一步,前述氫氧化鎳顆粒B最好具有從3到25m2/g的比表面積,以便改善電解液量相對較少的正電極中的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這種正電極(B)可用下面所描述的方法(a)或(b)來制造。(a)首先準(zhǔn)備一種糊狀物,該糊狀物由前述氫氧化鎳顆粒B、鈷基顆粒、前述鋅顆粒α、一種粘合劑和水組成。然后,前述糊狀物被填入或者覆蓋在一導(dǎo)電的基底上,這樣得到的導(dǎo)電基底接著被干燥、模壓,從而得到前述正電極(B)。關(guān)于鈷基顆粒,可以使用如前述關(guān)于正電極(A)的解釋中所述的同樣的物質(zhì)。其中,最好使用主要包含氫氧化鈷并至少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顆粒平均粒徑為0.3-2.5μm,堆積密度為0.4-1.15g/cm3,或者比表面積為2.5-30m2/g。(b)首先,前述氫氧化鎳顆粒B的表面由至少一種從鈷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至少部分覆蓋,從而制成一種第二復(fù)合顆粒。然后,制備一種由前述第二復(fù)合顆粒、前述鋅顆粒α、粘合劑和水組成的糊狀物,然后把該糊狀物填入或者覆蓋在一導(dǎo)電基底上,這樣得到的導(dǎo)電基底接著被干燥、模壓,從而得到前述正電極(B)。前述第二復(fù)合顆粒的比表面積最好限制在50m2/g或更小。限制其比表面積的原因與對前述正電極(A)的解釋是相同的。關(guān)于粘合劑和導(dǎo)電基底,可以使用與前述對正電極(A)的解釋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下面闡述前述正電極(C)。該正電極(C)含有顆粒(以下稱氫氧化鎳顆粒C),前述顆粒含有氫氧化鎳和至少一種從鋅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以及前述鋅顆粒α。前述氫氧化鎳的利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Cu-Kα,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前述氫氧化鎳顆粒C中所含的前述至少一種物質(zhì)及前述正電極中的鋅顆粒α的總含量最好為4.0-15%的相對于氫氧化鎳的重量百分比。前述至少一種物質(zhì)及前述鋅顆粒α的總重量是按鋅元素計算的。限制前述氫氧化鎳的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的原因與前面對前述正電極(A)的解釋是相同的。該半峰寬度值范圍最好為0.9-1.1°。關(guān)于鋅化合物,可以使用與前面對前述正電極(B)的解釋相同的物質(zhì)。限制前述正電極中所包含的鋅元素的總含量的原因與前面對前述正電極(A)的解釋是相同的。鋅元素總含量的范圍最好為4-9%(重量)。最好向前述氫氧化鎳顆粒C內(nèi)在相對于氫氧化鎳的重量比為0.1-3.0%的范圍內(nèi)添加至少一種從鈷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以提高電解液的量相對較少的正電極中的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前述至少一種物質(zhì)的含量是按鈷元素計算的。同樣,在這種氫氧化鎳顆粒C中,最好含有一種從鈷和氫氧化鎳制取的共晶物質(zhì)。前述氫氧化鎳顆粒C最好為球形或近似球形。進(jìn)一步,前述氫氧化鎳顆粒C的平均粒徑最好5-30μm,堆積密度最好為1.8g/cm3或以上。更進(jìn)一步,前述氫氧化鎳顆粒C最好具有從3到25m2/g的比表面積,以便改善電解液量相對較少的正電極中的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這種正電極(C)可用下面所描述的方法(a)或(b)來制造。(a)首先準(zhǔn)備一種糊狀物,該糊狀物由前述氫氧化鎳顆粒C、鈷基顆粒、前述鋅顆粒α、一種粘合劑和水組成。然后,前述糊狀物被填入或者覆蓋在一導(dǎo)電的基底上,這樣得到的導(dǎo)電基底接著被干燥、模壓,從而得到前述正電極(C)。關(guān)于鈷基顆粒,可以使用如前述關(guān)于正電極(A)的解釋中所述的同樣的物質(zhì)。其中,最好使用主要包含氫氧化鈷并至少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顆粒平均粒徑為0.3-2.5μm,堆積密度為0.4-1.15g/cm3,或者比表面積為2.5-30m2/g。(b)首先,前述氫氧化鎳顆粒C的表面由至少一種從鈷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至少部分覆蓋,從而制成一種第三復(fù)合顆粒。然后,制備一種由前述第三復(fù)合顆粒、前述鋅顆粒α、粘合劑和水組成的糊狀物,然后把該糊狀物填入或者覆蓋在一導(dǎo)電基底上,這樣得到的導(dǎo)電基底接著被干燥、模壓,從而得到前述正電極(C)。前述第二復(fù)合顆粒的比表面積最好限制在50m2/g或更小。限制其比表面積的原因與對前述正電極(A)的解釋是相同的。關(guān)于前述粘合劑、前述鈷化合物及導(dǎo)電基底,可以使用與前述對正電極(A)的解釋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前述正電極(A)、(B)和(C)分別可以同時含有前述鈷基顆粒和前述復(fù)合顆粒。(2)負(fù)電極4該負(fù)電極4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制造首先準(zhǔn)備一種糊狀物,該糊狀物由一種負(fù)電極用活性物質(zhì)、一種導(dǎo)電物質(zhì)、一種粘合劑和水組成。然后,得到的糊狀物被填入一導(dǎo)電的基底,這樣得到的導(dǎo)電基底接著被干燥并被模壓成預(yù)定的形狀。關(guān)于前述負(fù)電極用的活性物質(zhì),可以使用鎘化合物比如金屬鎘和氫氧化鎘,或者用氫。至于載氫基質(zhì),可以使用一種吸氫合金。最好使用吸氫合金而不是鎘化合物,因為使用吸氫合金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蓄電量。對于前述吸氫合金沒有任何限制,可以使用任何種類的吸氫合金,只要它能夠吸收在電解液中電化學(xué)生成的氫氣,并能在放電時快速釋放其吸收的氫氣。吸氫合金的例子有LaNi5、MmNi5(Mm是一種混合稀土)、LmNi5(Lm代表至少一種稀土元素,包括La)、一種其中的上述化合物的部分Ni被諸如Al、Mn、Co、Ti、Cu、Zn、Zr、Cr和B等元素所取代的多元素體系,或者TiNi-基或TiFe-基的合金。其中,最好使用通式為LmNiWCoxMnyAlZ(其中w、x、y和z是數(shù)字,其總和滿足5.00≤w+x+y+z≤5.50)的吸氫合金,因為它能夠在充電/放電循環(huán)過程中抑制霧化,從而提高電池的充電/放電循環(huán)壽命。至于前述導(dǎo)電物質(zhì),可以使用碳黑和石墨。至于前述粘合劑,可以使用聚丙烯酸脂比如聚丙烯酸鈉或者聚丙烯酸鉀、氟基樹脂比如聚四氟乙烯(PTFE),以及羧甲基纖維素(CMC)。關(guān)于前述導(dǎo)電基底,可以使用一種兩維基底比如沖孔金屬、拉制鋼板網(wǎng)、多孔板和金屬網(wǎng),或者用一種三維基底,比如氈狀多孔金屬基底和海綿狀多孔金屬基底。(3)隔離物3該隔離物3可由在一聚酰胺無紡纖維或者聚烯烴(比如聚丙烯)無紡纖維上附著親水的功能團(tuán)而形成。(4)堿性電解液該堿性電解液最好以這樣的方式使用,即堿性電解液比率(堿性電解液的量(cm3)/前述正電極的理論蓄電量(Ah))在25℃時在0.7-2.0cm3/Ah的范圍內(nèi)。因為,如果使用堿性電解液比率小于0.7cm3/Ah的蓄電池,將很難完全改善前述正電極中的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即使向其中加鋅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如果一個蓄電池的堿性電解液比率超過2.0cm3/Ah,將很難提高前述正電極中活性物質(zhì)的含量。最好,堿性電解液比率在0.9-1.4cm3/Ah的范圍內(nèi)。關(guān)于前述堿性電解液,可以使用氫氧化鈉(NaOH)、氫氧化鋰(LiOH)或氫氧化鉀(KOH)的水溶液,或者NaOH和LiOH的混合溶液、KOH和LiOH的混合溶液或者KOH、NaOH和LiOH的混合溶液。在圖1所示的實施方式中,一有底的圓柱形容器1其中裝有螺旋盤繞的一正電極2、一負(fù)電極4及夾在前述正電極2和負(fù)電極4之間的一層隔離物3。但是,也可能使用一種有底的方形容器,在其中容納一疊層體,該疊層體由若干交替疊置的正電極、負(fù)電極以及夾在正負(fù)電極之間的隔離物構(gòu)成。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這種堿性蓄電池如上文所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含氫氧化鎳的正電極,前述氫氧化鎳的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Cu-Kα,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至少一種從鋅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其相對于氫氧化鎳的重量百分比為4.0-15%,前述至少一種物質(zhì)的重量是按鋅元素計算的;一種堿性電解液,其與前述正電極的理論蓄電量的比率為0.7-2.0cm3/Ah。根據(jù)這種蓄電池,由于——作為前述限制電解液比率范圍的結(jié)果,使得可以抑制工作電壓的降低,——前述電池的放電量可以維持在一較高的水平,前述正電極中的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也可維持在一高水平。因此,這種蓄電池可以提高前述正電極中的糊狀物填充比,從而保證前述蓄電池的高蓄電量。當(dāng)前述氫氧化鎳以顆粒形式在前述正電極中分布時,并且前述顆粒的構(gòu)成使得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至少一種從鈷和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所覆蓋,并使其比表面積限制在50m2/g或更小時,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并提高該蓄電池的放電量和循環(huán)壽命。而且,由于這種蓄電池的過度放電性能極佳,即使在該蓄電池長期放置后或者在高溫環(huán)境下,都可以抑制其蓄電量的降低。當(dāng)使用滿足下述至少一個條件的含氫氧化鈷顆粒時,可以進(jìn)一步提高利用率,同時極大地提高放電量和循環(huán)壽命。前述條件是平均粒徑為0.3-2.5μm,堆積密度為0.4-1.15g/cm3,或者比表面積為2.5-30m2/g。另外,由于這樣構(gòu)造的蓄電池的過度放電性能極佳,即使在該蓄電池長期放置后或者在高溫環(huán)境下,都可以抑制其蓄電量的降低。(一種堿性蓄電池的第一種制造方法)下面詳細(xì)描述制造第一種堿性蓄電池的方法。(第一步)首先,構(gòu)成一個由一正電極、一負(fù)電極以及夾在前述正負(fù)電極之間的隔離物組成的疊層體以制成一電極組,前述正電極含有氫氧化鎳和至少一種從鈷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一種物質(zhì),以及至少一種從鋅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二種物質(zhì)。前述氫氧化鎳的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Cu-Kα,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前述至少一種第二種物質(zhì)的含量為4.0-15%的相對于氫氧化鎳的重量百分比,其重量是按鋅元素計算的。然后,將該電極組放入一個容器,并向其中裝入一種堿性電解液,該電解液的量要使得其與前述正電極的理論蓄電量之比落在0.7-2.0cm3/Ah的范圍內(nèi)。然后將前述容器封閉,這樣就裝配起了一個電池。至于前述正電極、負(fù)電極、隔離物和堿性電解液所用的具體材料,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一種蓄電池的解釋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第二步)這樣裝配起來的電池然后在40-100℃的溫度下被初始充電。前述初始充電可在自始至終維持前述溫度范圍的條件下進(jìn)行。或者,前述初始充電可以這樣進(jìn)行首先,在前述溫度范圍內(nèi)充電,直到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被充電完畢,此后的充電就可以在一理想的溫度下繼續(xù)進(jìn)行。進(jìn)行初始充電時限制溫度范圍的原因如下。這就是,如果初始充電溫度低于40℃,就可能變得難以充分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如果初始充電溫度超過100℃,就可能會降低其放電率,或者會使前述電池中的負(fù)電極和其他組件比如橡皮安全擋板熱退化。前述初始充電的溫度范圍最好在60-90℃之間。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前述蓄電池的第一種制造方法,當(dāng)前述電解液與前述正電極理論蓄電量之比限制在0.7-2.0cm3/Ah的范圍內(nèi)時,可以有效地促進(jìn)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在初始充電中的氧化反應(yīng)。從而使得可以充分利用添加特定種類的氫氧化鎳及添加特定量的鋅所產(chǎn)生的效用,同時改善電池的過度放電性能。結(jié)果是,可以制造一種放電量和循環(huán)壽命方面的性能極佳、并能抑制可能由高溫環(huán)境儲存或長期儲存而導(dǎo)致的蓄電量的降低的堿性蓄電池。當(dāng)前述氫氧化鎳以顆粒形式在前述正電極中分布時,并且前述顆粒的構(gòu)成使得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至少一種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所覆蓋,并使其比表面積限制在50m2/g或更小時,即使因為前述電解液的比例限制而使其在前述正電極處的分布不均勻,也可以充分保證前述顆粒與前述堿性電解液的接觸表面積。結(jié)果是,可以提高前述顆粒在前述堿性電解液中的溶解比例,從而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和過度放電性能。因此,可以制造出一種放電量和循環(huán)壽命方面的性能極佳、且能在儲存過程中抑制其蓄電量的降低的堿性蓄電池。當(dāng)使用滿足下述至少一個條件的含氫氧化鈷顆粒作為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時,即使因為前述電解液的比例限制而使其在前述正電極處的分布不均勻,也可以保證前述顆粒在前述堿性電解液中充分的溶解比例。前述條件是平均粒徑為0.3-2.5μm,堆積密度為0.4-1.15g/cm3,或者比表面積為2.5-30m2/g。結(jié)果是,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和過度放電性能,從而可以制造出一種放電量和循環(huán)壽命方面的性能極佳、且能在儲存過程中抑制其蓄電量的降低的堿性蓄電池。(一種堿性蓄電池的第二種制造方法)下面詳細(xì)闡述前述堿性蓄電池的另一種制造方法。(第一步)首先,構(gòu)成一個由一正電極、一負(fù)電極以及夾在前述正負(fù)電極之間的隔離物組成的疊層體以制成一電極組,前述正電極含有氫氧化鎳和至少一種從鈷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一種物質(zhì),以及重量百分比為4.0-15%的至少一種從鋅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二種物質(zhì)。前述氫氧化鎳的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Cu-Kα,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前述至少一種第二種物質(zhì)的重量(百分比)是按相對于氫氧化鎳的鋅元素計算的。然后,將該電極組放入一個容器,并向其中裝入一種堿性電解液,該電解液的量要使得其與前述正電極的理論蓄電量之比落在0.7-2.0cm3/Ah的范圍內(nèi)。然后將前述容器封閉,這樣就裝配起了一個電池。至于前述正電極、負(fù)電極、隔離物和堿性電解液所用的具體材料,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一種蓄電池的解釋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第二步)這樣裝配起來的電池然后被部分充電至其完全充電量的5-20%。完全充電在這里的意思是充電一直進(jìn)行到前述電池被充至前述蓄電池的理論蓄電量。如果一個具有1200mAh的電池被完全充電,就需要用1200mA的電流充電一小時。相當(dāng)于完全充電量5%的部分充電的意思是該充電完成相當(dāng)于蓄電池理論蓄電量的5%的蓄電量。因此,如果前述(5%的)部分充電對前述理論蓄電量為1200mAh的蓄電池進(jìn)行,就需要用60mA的電流將該電池充電一小時。如果前述部分充電不在完全充電量的5-20%的范圍內(nèi)進(jìn)行,在電解液在前述正電極處的分布不均勻的情況下,在充電時極化作用會變得很突出,或者多數(shù)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會轉(zhuǎn)化為一種導(dǎo)電的鈷化合物。因此,可能變得難以充分提高利用率。最好,前述電池應(yīng)被部分充電至完全充電量的10-15%。前述部分充電的速率最好控制在0.05-0.5C的范圍內(nèi)。在這里,1C的含義是一個電流值,該電流可使得蓄電池的理論蓄電量能在1小時內(nèi)充上或放完。因此,0.05C是指一種充電速率,其中,充0.05倍于蓄電池理論蓄電量的蓄電量要花一小時。限制前述充電速率的原因如下。如果充電速率小于0.05C,充電時間可能變得太長,從而不僅影響生產(chǎn)率,而且會產(chǎn)生下面的問題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通過充電生成的產(chǎn)物形式可能變得不合適。另一方面,如果前述充電速率超過0.5C,就會產(chǎn)生涉及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的充電、氫氧化鎳的充電、氧的生成的競爭性反應(yīng),從而有損于充電效率。最好,前述充電速率在0.05C-0.2C的范圍內(nèi)。(第三步)這樣被部分充電的前述電池然后經(jīng)歷熟化過程。熟化最好在40-90℃的溫度下進(jìn)行。限制前述熟化溫度的原因如下。這就是,如果熟化溫度低于40℃,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會降低,從而會使得難以充分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即使熟化溫度超過90℃,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也不會有實質(zhì)性的提高,因此不會得到任何實質(zhì)性的好處。前述熟化溫度最好在60-90℃。(第四步)然后,使前述電池經(jīng)歷一次充電/放電過程。前述充電/放電步驟最好通過完全充電/放電的方式進(jìn)行。經(jīng)過前述步驟(1)到(4),就制成了一種堿性蓄電池。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前述蓄電池的第二種制造方法,當(dāng)前述電解液與前述正電極理論蓄電量之比限制在0.7-2.0cm3/Ah的范圍內(nèi)時,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而且,由于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過度放電性能,可以抑制任何可能由高溫環(huán)境儲存或長期儲存而導(dǎo)致的蓄電量的降低。當(dāng)堿性電解液的量相對較小時,該堿性電解液在前述正電極處的分布變得不均勻,這使得在初始充電的開始前述極化現(xiàn)象可能變得突出,或者使得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在該堿性電解液中的溶解比例可能降低。結(jié)果是,由初始充電在前述正電極內(nèi)形成的鈷化合物(例如,羥氧化鈷(CoOOH))的分布可能變得不均勻,這樣,即使使用特定種類的氫氧化鎳和特定數(shù)量的鋅元素,也會抑制利用率的提高。但是,如果進(jìn)行相當(dāng)于完全充電量的5-20%的部分充電,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的氧化可分二到三步完成。而且,在部分充電后的熟化過程完成后,可使得前述堿性電解液在前述正電極處的分布變得均勻。當(dāng)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通過充電接著被轉(zhuǎn)化為一種導(dǎo)電鈷化合物時,在該充電過程中的極化現(xiàn)象可以被減弱,從而使得可以在這個正電極內(nèi)均勻地形成前述鈷化合物,同時增強(qiáng)這種鈷化合物的抗還原性能。結(jié)果是使用特定半峰寬度的氫氧化鎳及使用特定量的鋅所產(chǎn)生的效果可完全得到利用,從而可以提高包含前述限制比例的堿性電解液的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從而,可以制造出一種放電量和循環(huán)壽命方面的性能極佳、且能在(長期)儲存后表現(xiàn)出極佳的恢復(fù)率的堿性蓄電池。。當(dāng)前述氫氧化鎳以顆粒形式在前述正電極中分布時,并且前述顆粒的構(gòu)成使得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至少一種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所覆蓋,并使其比表面積限制在50m2/g或更小時,即使因為前述電解液的比例限制而使其在前述正電極處的分布不均勻,也可以充分保證前述顆粒與前述堿性電解液的接觸表面積。結(jié)果是,可以提高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在前述堿性電解液中的溶解比例,從而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和過度放電性能。因此,可以制造出一種放電量和循環(huán)壽命方面的性能極佳、且能在儲存過程中抑制其蓄電量降低的堿性蓄電池。當(dāng)使用滿足下述至少一個條件的含氫氧化鈷顆粒作為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時,即使前述電解液的比例限制在前述范圍內(nèi),也可以很容易地將前述顆粒溶于前述堿性電解液中,同時在前述顆粒的氧化方面有效利用前述熟化過程。前述條件是平均粒徑為0.3-2.5μm,堆積密度為0.4-1.15g/cm3,或者比表面積為2.5-30m2/g。結(jié)果是,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和過度放電性能,從而可以制造出一種放電量和循環(huán)壽命方面的性能極佳、且能在儲存過程中有效抑制其蓄電量降低的堿性蓄電池。(第二種堿性蓄電池)該第二種堿性蓄電池包括一個正電極,它含有氫氧化鎳和至少一種從銫、銣和鉀中選取的堿金屬,前述氫氧化鎳的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Cu-Kα,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一個負(fù)電極;一個置于前述正電極和負(fù)電極之間的隔離物;和一種堿性電解液,其與前述正電極的理論蓄電量之比為0.7-1.3cm3/Ah。關(guān)于負(fù)電極和隔離物,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一種堿性蓄電池的解釋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下面闡述前述正電極和前述堿性電解液。(1)正電極前述正電極含有氫氧化鎳和至少一種從銫(Cs)、銣(Rb)和鉀(K)中選取的堿金屬,前述氫氧化鎳的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2θ(Cu-Kα)或更大。前述含于正電極中的堿金屬最好為水化物的形式。這種正電極可通過下面所闡述的方法(a)或(b)來制造。(a)首先準(zhǔn)備一種糊狀物,該糊狀物由前述至少一種從銫(Cs)、銣(Rb)和鉀(K)中選取的堿金屬(它們可能是化合物形式)、含具有前述半峰寬度值的氫氧化鎳的顆粒、一種導(dǎo)電物質(zhì)、一種粘合劑和水組成。然后,前述糊狀物被填入或者覆蓋在一導(dǎo)電的基底上,這樣得到的導(dǎo)電基底接著被干燥、模壓,從而得到前述正電極。(b)首先,前述含氫氧化鎳的顆粒的表面由至少一種從鈷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至少部分覆蓋,從而制成一種第四復(fù)合顆粒。然后,制備一種由前述至少一種從銫(Cs)、銣(Rb)和鉀(K)中選取的堿金屬(它們可能是化合物形式)、前述第四復(fù)合顆粒、一種粘合劑和水組成的糊狀物,然后把該糊狀物填入或者覆蓋在一導(dǎo)電基底上,這樣得到的導(dǎo)電基底接著被干燥、模壓,從而得到前述正電極。將前述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限制在前述范圍內(nèi)的原因如下。這就是,如果前述半峰寬度小于0.8°/2θ,不管是否存在前述堿金屬或其化合物,裝有含這種氫氧化鎳的正電極的堿性蓄電池的充電/放電循環(huán)性能可能會降低。最好,前述氫氧化鎳的半峰寬度在0.9到1.1°/2θ之間。前述堿金屬或其化合物可以粉末或水溶液的形式摻和進(jìn)前述正電極。關(guān)于前述堿金屬的化合物,最好用堿金屬的氫氧化物。前述正電極最好包含重量百分比為4.0-15%,或者更好地為4.0-9%的至少一種從鋅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二種物質(zhì)。前述至少一種第二種物質(zhì)的重量(百分比)是按照相對于前述氫氧化鎳重量的鋅元素計算的。前述鋅和鋅的化合物可被添加進(jìn)前述含氫氧化鎳的顆?;蛘咔笆龊隣钗铩T谇笆龊袣溲趸嚭颓笆鲋辽僖环N第二種物質(zhì)的顆粒中,前述氫氧化鎳和鋅最好形成一種共晶化合物。鋅及其化合物可以顆粒形式加進(jìn)前述糊狀物。關(guān)于鋅的化合物,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一種堿性蓄電池的說明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前述含氫氧化鎳的顆粒還可以包括至少一種從鈷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三種物質(zhì),前述至少一種第三種物質(zhì)在前述顆粒中的含量按基于氫氧化鎳的重量百分比最好為0.1-3.0%,考慮到要提高前述正電極中的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在前述正電極處,前述電解液的量相對地小。前述至少一種第三種物質(zhì)的含量是按照鈷元素的量計算的。在前述顆粒中,前述氫氧化鎳和鈷最好形成一種共晶化合物。前述至少一種第二種物質(zhì)最好加入前述含氫氧化鎳和鈷的顆粒中,以提高在前述電解液相對較少處的利用率。前述含氫氧化鎳的顆粒在形狀上最好為球形或近似球形。進(jìn)一步,前述含氫氧化鎳的顆粒的平均粒徑最好5-30μm,堆積密度最好為1.8g/cm3或以上。更進(jìn)一步,前述含氫氧化鎳的顆粒最好具有從3到25m2/g的比表面積,以便改善電解液量相對較少處的正電極中的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墒褂免捇w粒用作前述導(dǎo)電物質(zhì)。也就是,可從氫氧化鈷、一氧化鈷、三氧化二鈷等制備前述鈷基顆粒。其中,最好使用主要由氫氧化鈷組成并至少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顆粒平均粒徑為0.3-2.5μm,堆積密度為0.4-1.15g/cm3,或者比表面積為2.5-30m2/g,以便當(dāng)前述電解液與前述理論蓄電量之比被限制在前述范圍內(nèi)時提高前述顆粒的利用率。更好地,前述顆粒的平均粒徑最好為0.7-2.2μm,前述堆積密度最好為0.8-1.1g/cm3,前述比表面積最好為3-20m2/g。前述含氫氧化鈷的顆粒還可以含有一氧化鈷、三氧化二鈷。關(guān)于鈷的化合物,可以使用羥氧化鈷、一氧化鈷、三氧化二鈷等。前述第四復(fù)合顆粒的比表面積最好限制在50m2/g或更小,以便當(dāng)前述電解液與前述理論蓄電量之比被限制在前述范圍內(nèi)時提高前述顆粒的利用率。在此,前述比表面積的下限最好為3m2/g。更好地,前述比表面積最好限制在3-25m2/g的范圍內(nèi)。附在前述第四復(fù)合顆粒表面的鈷或者其化合物的量最好為2-6%(相對于前述活性物質(zhì)的重量百分比)。前述鈷的化合物的重量是按鈷元素計算的。如果按重量計算前述鈷或其化合物的量少于2%,就不能得到作為導(dǎo)電媒介應(yīng)有的充分的效果,從而有損于前述電池的利用率或者充電效率。另一方面,如果鈷或其化合物的量超過6%(重量),單位體積的活性物質(zhì)比就會降低,從而降低蓄電密度。前述鈷或其化合物的含量范圍最好為2-5%(重量)。關(guān)于前述粘合劑和導(dǎo)電基底,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一種堿性蓄電池的說明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前述正電極可以同時含有前述鈷基顆粒和前述復(fù)合顆粒。(2)堿性電解液該堿性電解液是堿金屬的氫氧化物的水溶液。可以使用氫氧化鉀(KOH)、氫氧化鈉(NaOH)、氫氧化鋰(LiOH)、氫氧化銫(CsOH)、氫氧化銣(RbOH)的水溶液或者它們的混合溶液。該堿性電解液最好以這樣的方式使用,即堿性電解液比率(堿性電解液的量(cm3)/前述正電極的理論蓄電量(Ah))在25℃時在0.7-1.3cm3/Ah的范圍內(nèi)。因為,如果前述電解液量與前述正電極理論蓄電量之比小于0.7cm3/Ah,前述充電容量將極大地降低,從而使得難以放電。另一方面,如果前述電解液量與前述正電極理論蓄電量之比超過1.3cm3/Ah,即使使用含特定半峰寬度的氫氧化鎳及前述至少一種堿金屬的正電極,也難以提高前述充電/放電循環(huán)壽命。最好,前述電解液量與前述正電極理論蓄電量之比在0.85-1.2cm3/Ah的范圍內(nèi)。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前述堿性蓄電池的正電極含有氫氧化鎳和至少一種從銫(Cs)、銣(Rb)和鉀(K)中選取的堿金屬,前述氫氧化鎳的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2θ(Cu-Kα)或更大。裝有這種正電極的堿性蓄電池能夠抑制任何由于充電/放電循環(huán)的重復(fù)而導(dǎo)致的阻抗的增大,從而使充電/放電循環(huán)中的蓄電量記憶(保持)得到改善。導(dǎo)致這種改善的機(jī)制將在下面闡述。上述改善的機(jī)制是這樣的。當(dāng)前述正電極用的活性物質(zhì)(β-氫氧化鎳〔β-Ni(OH)2〕)被充電時,它通常被轉(zhuǎn)化為β-羥氧化鎳(β-NiOOH)。這是一個可逆反應(yīng),逆反應(yīng)在放電時發(fā)生。下述化學(xué)反應(yīng)式(1)示出了前述正電極用的活性物質(zhì)的充電/放電反應(yīng)式。(1)但是,如果前述正電極中的電解液量不夠,或者如果前述正電極中的前述活性物質(zhì)的填充密度不均一,電流就傾向于在前述正電極的一部分局部集中,從而在該局部使得充電反應(yīng)進(jìn)行得更快一些,從而形成一種更高級的氧化產(chǎn)物γ羥氧化鎳(γ-NiOOH)。生成γ-NiOOH的反應(yīng)式由H.Bode等提出,如下所示(Bode等的簡圖)這種γ-NiOOH形成一種與β-NiOOH相比少許畸變的晶體點陣(一種巨晶點陣),同時,傾向于使得放電在相對低的電勢下進(jìn)行,從而與β-NiOOH相比不容易放電。因此,當(dāng)這種γ-NiOOH在前述正電極中生成時,使得前述正電極發(fā)生膨脹,從而不僅在前述正電極中,而且在這個蓄電池中產(chǎn)生前述電解液中的不平衡,這樣就增大了內(nèi)阻抗,使得不可能對電池充電。而且,由于工作電壓降低,即使該電池被完全充電,能為裝配這種電池的機(jī)器所利用的能量也將減少,即,可用蓄電量將減少。但是,如本發(fā)明所提出的,如果前述正電極含有以堿金屬水化物形式(氫氧化鉀、氫氧化銫和氫氧化銣)存在的一種或多種從銫、銣和鉀中選取的堿金屬,前述正電極就具備了具有低粘度、高導(dǎo)電性的堿金屬離子。同時,由于前述正電極和前述堿性電解液間的堿金屬水化物濃度差產(chǎn)生的滲透壓,前述電解液中的水被前述正電極自動吸引。結(jié)果是,電解液在前述正電極中的分布將變得均勻,同時,裝有這種正電極的堿性蓄電池將具有提高了的工作電壓。因此,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裝有這種正電極的堿性蓄電池中,可以使電解液的分布在電池一生產(chǎn)出來就是均勻的,并可以確保穩(wěn)定的充電/放電循環(huán),從而抑制γ-NiOOH的生成。結(jié)果是,這種蓄電池可以抑制由于充電/放電循環(huán)的重復(fù)而造成的阻抗增大,并改善在前述充電/放電循環(huán)中的蓄電量記憶。特別地,在堿性電解液(25℃)的量與理論蓄電量之比限制在0.7-1.3cm3/Ah的范圍內(nèi)的情況下,當(dāng)向前述堿性蓄電池的正電極中摻和任何前述堿金屬時,可以有效抑制任何由于充電/放電循環(huán)的重復(fù)而造成的阻抗增大。可以永久性地改善前述電池在充電/放電循環(huán)中的蓄電量記憶。如果正電極中摻入重量百分比為4.0-15%的至少一種從鋅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并在蓄電池中使用這種正電極,可以提高該蓄電池的利用率、延長其循環(huán)壽命。當(dāng)前述氫氧化鎳以顆粒形式在前述正電極中分布時,并且前述顆粒的構(gòu)成使得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至少一種從鈷和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所覆蓋,并使其比表面積限制在50m2/g或更小時,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從而延長該蓄電池的充電/放電循環(huán)壽命。同時,可以改善該蓄電池的過度放電性能,并提高其在長期儲存或者在高溫環(huán)境下儲存后的蓄電量恢復(fù)系數(shù)。當(dāng)滿足下述至少一個條件的含氫氧化鈷顆粒被加入前述正電極時,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從而顯著延長充電/放電循環(huán)壽命。前述條件是平均粒徑為0.3-2.5μm,堆積密度為0.4-1.15g/cm3,或者比表面積為2.5-30m2/g。同時,可以改善該蓄電池的過度放電性能,并提高其在長期儲存或者在高溫環(huán)境下儲存后的蓄電量恢復(fù)系數(shù)。當(dāng)向前述正電極中摻入重量百分比為4.0-15%的至少一種從鋅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時,同時當(dāng)前述氫氧化鎳以顆粒形式在前述正電極中分布,并且前述顆粒的構(gòu)成使得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至少一種從鈷和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所覆蓋,并使其比表面積限制在50m2/g或更小時,可以進(jìn)一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從而延長該蓄電池的充電/放電循環(huán)壽命。同時,可以改善該蓄電池的過度放電性能,并提高其在長期儲存或者在高溫環(huán)境下儲存后的蓄電量恢復(fù)系數(shù)。當(dāng)向前述正電極中摻入重量百分比為4.0-15%的至少一種從鋅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物質(zhì)時,同時當(dāng)滿足下述至少一個條件的含氫氧化鈷顆粒被加入前述正電極時,可以進(jìn)一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從而顯著延長充電/放電循環(huán)壽命。前述條件是平均粒徑為0.3-2.5μm,堆積密度為0.4-1.15g/cm3,或者比表面積為2.5-30m2/g。同時,可以改善該蓄電池的過度放電性能,并提高其在長期儲存或者在高溫環(huán)境下儲存后的蓄電量恢復(fù)系數(shù)。(一種堿性蓄電池的第三種制造方法)(第一步)(裝配)一個電池,它包括(a)一個正電極,它含有氫氧化鎳和至少一種從銫、銣和鉀中選取的堿金屬以及至少一種從鈷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一種物質(zhì),前述氫氧化鎳的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Cu-Kα,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b)一個負(fù)電極;(c)一個置于前述正電極和負(fù)電極之間的隔離物;和(d)一種堿性電解液,其與前述正電極的理論蓄電量之比為0.7-1.3cm3/Ah。關(guān)于前述正電極、負(fù)電極、隔離物和堿性電解液所用的具體物質(zhì),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二種堿性蓄電池的解釋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第二步)這樣裝配起來的電池然后在40-100℃的溫度下被初始充電。前述初始充電可在自始至終維持前述溫度范圍的條件下進(jìn)行?;蛘?,前述初始充電可以這樣進(jìn)行首先,在前述溫度范圍內(nèi)充電,直到前述物質(zhì)被充電完畢,此后的充電就可以在一理想的溫度下繼續(xù)進(jìn)行。進(jìn)行初始充電時限制溫度范圍的原因如下。這就是,如果初始充電溫度低于40℃,就可能變得難以充分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如果初始充電溫度超過100℃,就可能會降低其放電率,或者會使前述電池中的負(fù)電極和其他組件比如橡皮安全擋板熱退化。前述初始充電的溫度范圍最好在60-90℃之間。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前述堿性蓄電池的第三種制造方法,當(dāng)前述電解液與前述正電極理論蓄電量之比限制在0.7-1.3cm3/Ah的范圍內(nèi)時,可以有效地促進(jìn)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在初始充電中的氧化反應(yīng)。從而使得可以充分利用添加特定種類的氫氧化鎳及添加特定種類的堿金屬所產(chǎn)生的效用,同時改善電池的過度放電性能。依據(jù)這種蓄電池,還可以保證極佳的大電流放電性能。這種性能的機(jī)制解釋如下。前述機(jī)制是這樣的。在前述電解液與理論蓄電量之比限制在前述范圍內(nèi)的條件下,當(dāng)前述初始充電在高達(dá)100℃的溫度下進(jìn)行時,會促進(jìn)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的氧化反應(yīng),從而在前述正電極中生成導(dǎo)電的最佳形式的鈷化合物。但是,存在一個問題,前述堿性電解液中的陽離子可能被這種鈷化合物俘獲,從而降低了前述電解液中的陽離子量,從而有損于前述電池的大電流放電性能。然而,當(dāng)前述正電極包含至少一種從銫、銣和鉀中選取的堿金屬時,在由于前述導(dǎo)電鈷化合物的形成而陽離子減少的地方,可向前述電解液中補(bǔ)充陽離子,從而使得能夠維持良好的大電流放電性能。結(jié)果是,可以制造出一種堿性蓄電池,它在放電量、循環(huán)壽命、儲存特性和大電流放電性能等方面都性能極佳。當(dāng)前述氫氧化鎳以顆粒形式在前述正電極中分布時,并且前述顆粒的構(gòu)成使得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至少一種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所覆蓋,并使其比表面積限制在50m2/g或更小時,即使因為前述電解液的比例限制而使其在前述正電極處的分布不均勻,也可以充分保證前述顆粒與前述堿性電解液的接觸表面積。結(jié)果是,可以提高前述顆粒在前述堿性電解液中的溶解比例,從而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和過度放電性能。因此,可以制造出一種放電量和循環(huán)壽命方面的性能極佳、且能在儲存過程中抑制其蓄電量的降低、并具有極好的大電流放電性能的堿性蓄電池。當(dāng)使用滿足下述至少一個條件的含氫氧化鈷顆粒作為含于前述正電極中的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時,即使因為前述電解液的比例限制而使其在前述正電極處的分布不均勻,也可以保證前述顆粒在前述堿性電解液中的充分的溶解比例。前述條件是平均粒徑為0.3-2.5μm,堆積密度為0.4-1.15g/cm3,或者比表面積為2.5-30m2/g。結(jié)果是,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和過度放電性能,從而可以制造出一種放電量和循環(huán)壽命方面的性能極佳、能在儲存過程中有效抑制其蓄電量的降低、且具有極佳的大電流放電性能的堿性蓄電池。通過向前述正電極中加入重量百分比為4.9-15%的至少一種從鋅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二種物質(zhì),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和循環(huán)壽命,同時確保該電池具有極佳的大電流放電性能和過度放電性能。通過同時使用如前所述具有特定表面積的復(fù)合顆?;蛘咄瑫r使用如前所述含特定氫氧化鈷的顆粒,可以進(jìn)一步提高前述利用率和過度放電性能,同時確保該電池的極佳的大電流放電性能。(一種堿性蓄電池的第四種制造方法)下面詳細(xì)闡述前述堿性蓄電池的又一種制造方法。(第一步)(裝配)一個電池,它包括(a)一個正電極,它含有氫氧化鎳和至少一種從銫、銣和鉀中選取的堿金屬以及至少一種從鈷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一種物質(zhì),前述氫氧化鎳的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Cu-Kα,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b)一個負(fù)電極;(c)一個置于前述正電極和負(fù)電極之間的隔離物;和(d)一種堿性電解液,其與前述正電極的理論蓄電量之比為0.7-1.3cm3/Ah。關(guān)于前述正電極、負(fù)電極、隔離物和堿性電解液所用的具體物質(zhì),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二種堿性蓄電池的解釋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第二步)這樣裝配起來的電池然后被部分充電至其完全充電量的5-20%。如果前述部分充電不在完全充電量的5-20%的范圍內(nèi)進(jìn)行,在電解液在前述正電極處的分布不均勻的情況下,在充電時極化作用會變得很突出,或者多數(shù)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會轉(zhuǎn)化為一種導(dǎo)電的鈷化合物。因此,可能變得難以充分提高利用率。最好,前述電池應(yīng)被部分充電至完全充電量的10-15%。前述部分充電的速率最好控制在0.05-0.5C的范圍內(nèi)。限制前述充電速率的原因如下。如果充電速率小于0.05C,充電時間可能變得太長,從而不僅嚴(yán)重影響生產(chǎn)率,而且會產(chǎn)生下面的問題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通過充電生成的產(chǎn)物形式可能變得不合適。另一方面,如果前述充電速率超過0.5C,就會產(chǎn)生涉及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的充電、氫氧化鎳的充電、氧的生成的競爭性反應(yīng),從而有損于充電效率。最好,前述充電速率在0.05C-0.2C的范圍內(nèi)。(第三步)這樣被部分充電的前述電池然后經(jīng)歷熟化過程。熟化最好在40-90℃的溫度下進(jìn)行。限制前述熟化溫度的原因如下。這就是,如果熟化溫度低于40℃,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會降低,從而會使得難以充分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即使熟化溫度超過90℃,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也不會有實質(zhì)性的提高,因此不會得到任何實質(zhì)性的好處。前述熟化溫度最好在60-90℃。(第四步)然后,使前述電池經(jīng)歷一次充電/放電過程。前述充電/放電步驟最好通過完全充電/放電的方式進(jìn)行。經(jīng)過前述步驟(1)到(4),就制成了一種堿性蓄電池。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前述蓄電池的第四種制造方法,當(dāng)前述電解液與前述正電極理論蓄電量之比限制在0.7-1.3cm3/Ah的范圍內(nèi)時,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而且,由于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過度放電性能,可以抑制任何可能由高溫環(huán)境儲存或長期儲存而導(dǎo)致的蓄電量的降低。依據(jù)這種蓄電池,還可以保證極佳的大電流放電性能。這種性能的機(jī)制解釋如下。前述機(jī)制是這樣的。當(dāng)在前述電解液與理論蓄電量之比限制在前述范圍內(nèi)的條件下完成前述部分充電和熟化過程時,根據(jù)如前文所示同樣的機(jī)理,將在前述正電極中生成一種導(dǎo)電的高價鈷化合物。但是,存在一個問題,前述堿性電解液中的陽離子可能被這種鈷化合物俘獲,從而降低了前述電解液中的陽離子量。然而,當(dāng)前述正電極包含至少一種從銫、銣和鉀中選取的堿金屬時,可向前述電解液中補(bǔ)充陽離子,從而使得能夠維持極佳的大電流放電性能。結(jié)果是,可以制造出一種堿性蓄電池,它在放電量、循環(huán)壽命、儲存特性和大電流放電性能等方面都性能極佳。當(dāng)前述氫氧化鎳以顆粒形式在前述正電極中分布時,并且前述顆粒的構(gòu)成使得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至少一種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所覆蓋,并使其比表面積限制在50m2/g或更小時,即使因為前述電解液的比例限制而使其在前述正電極處的分布不均勻,也可以充分保證前述顆粒與前述堿性電解液的接觸表面積。結(jié)果是,可以提高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在前述堿性電解液中的溶解比例,從而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和過度放電性能。因此,可以制造出一種放電量和循環(huán)壽命方面的性能極佳、能在儲存過程中有效抑制其蓄電量的降低、并具有極好的大電流放電性能的堿性蓄電池。當(dāng)使用滿足下述至少一個條件的含氫氧化鈷顆粒作為含于前述正電極中的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時,即使前述電解液的比例限制在前述范圍內(nèi),也可以保證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在前述堿性電解液中的足夠的溶解比例,同時在前述顆粒的氧化過程中有效利用前述熟化過程。前述條件是平均粒徑為0.3-2.5μm,堆積密度為0.4-1.15g/cm3,或者比表面積為2.5-30m2/g。結(jié)果是,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和過度放電性能,從而可以制造出一種放電量和循環(huán)壽命方面的性能極佳、能在儲存過程中有效抑制其蓄電量的降低、且具有極佳的大電流放電性能的堿性蓄電池。通過向前述正電極中加入重量百分比為4.0-15%的至少一種從鋅及其化合物中選取的第二種物質(zhì),可以提高前述蓄電池的利用率和循環(huán)壽命,同時確保該電池具有極佳的大電流放電性能和過度放電性能。通過同時使用如前所述具有特定表面積的復(fù)合顆?;蛘咄瑫r使用如前所述含特定氫氧化鈷的顆粒,可以進(jìn)一步提高前述利用率和過度放電性能,同時確保該電池的極佳的大電流放電性能。(第三種堿性蓄電池)該第三種堿性蓄電池包括一個含有顆粒的正電極,前述顆粒含有氧化鎳及在前述顆粒的至少部分表面上形成的一層導(dǎo)電層,該導(dǎo)電層含有鈷的化合物,并具有導(dǎo)電表面區(qū),其上的自由電子用作電流載體;一個負(fù)電極;一個置于前述正電極和負(fù)電極之間的隔離物;和一種堿性電解液。關(guān)于負(fù)電極和隔離物,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一種堿性蓄電池的解釋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下面闡述前述正電極和前述堿性電解液。(1)正電極前述正電極包括一導(dǎo)電基底;(i)含氧化鎳并載于前述基底上的顆粒;(ii)含鈷的化合物并形成于前述顆粒的至少部分表面上的一導(dǎo)電層;(iii)以及一個導(dǎo)電區(qū),其上的自由電子用作電流載體,前述導(dǎo)電區(qū)形成于前述導(dǎo)電層的至少部分表面上。最好,前述導(dǎo)電層的表面不被前述導(dǎo)電區(qū)完全覆蓋。因為,如果前述導(dǎo)電層的表面被前述比如由鎳組成的導(dǎo)電區(qū)完全覆蓋,電解液進(jìn)出前述顆粒就變得很困難。關(guān)于氧化鎳,也可以使用氫氧化鎳。關(guān)于鈷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羥氧化鈷(CoOOH)。前述導(dǎo)電區(qū)可以用一種導(dǎo)電性極好的耐堿金屬、或者一種鍍有前述導(dǎo)電性極好的耐堿金屬的金屬構(gòu)成。前者的一個具體例子是鎳,后者的一個具體例子是鍍鎳的金屬。關(guān)于前述導(dǎo)電基底,可以使用在前述對第一種堿性蓄電池的解釋中所述的同樣的物質(zhì)。具有前述特征的顆??捎孟旅娴姆椒ㄖ圃?。即將含氫氧化鎳的顆粒同具有比其更小的粒徑的微細(xì)金屬顆?;旌掀饋恚沟们笆鼋饘傥⒘U掣接谇笆龅谝环N顆粒的表面。然后將這樣得到的顆粒浸泡于氫氧化鈷溶液中并保持。接著,把前述顆粒從氫氧化鈷溶液中取出并在不去除其表面粘附的堿的情況下使之在80-100℃的空氣中干燥,從而得到具有例如如圖2所示的一種結(jié)構(gòu)的復(fù)合顆粒。如圖2所示,作為導(dǎo)電區(qū)的金屬微粒22粘附于一個含氫氧化鈷顆粒21的表面。在前述顆粒21的表面上,形成有一層含羥氧化鈷的導(dǎo)電層23。前述導(dǎo)電層23的厚度如此確定,以允許前述金屬微粒22能從前述導(dǎo)電層23中穿出。但是,前述導(dǎo)電層23也可以是這樣的厚度,使得前述金屬微粒在與該導(dǎo)電層23相同的水平上露出。前述含氫氧化鎳的顆粒的平均粒徑最好為5-30μm,堆積密度最好為1.8g/cm3或以上,比表面積最好為3-25m2/g,而且,前述含氫氧化鎳的顆粒在形狀上最好為球形或近似球形。關(guān)于前述金屬微粒,可以使用鎳的微細(xì)顆粒或者具有鎳鍍層的微細(xì)金屬顆粒(例如鐵粉)。制備前述正電極的方法是,首先準(zhǔn)備一種糊狀物,該糊狀物由具有前述特征的顆粒、一種粘合劑和水組成。然后,前述糊狀物被填入或者覆蓋在一導(dǎo)電的基底上,這樣得到的導(dǎo)電基底接著被干燥、模壓,從而得到前述正電極。關(guān)于前述粘合劑,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一種堿性蓄電池的說明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2)堿性電解液關(guān)于前述堿性電解液,可以使用氫氧化鈉(NaOH)、氫氧化鋰(LiOH)或氫氧化鉀(KOH)的水溶液,或者NaOH和LiOH的混合溶液、KOH和LiOH的混合溶液或者KOH、NaOH和LiOH的混合溶液。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前述堿性蓄電池裝有一含有顆粒的正電極,前述顆粒含有氧化鎳及在前述顆粒的至少部分表面上形成的一層導(dǎo)電層,該導(dǎo)電層含有鈷的化合物,并具有導(dǎo)電表面區(qū),其上的自由電子用作電流載體。前述正電極能夠增強(qiáng)組成一種活性物質(zhì)的氧化鎳之間的導(dǎo)電率,從而使前述利用率得以提高。結(jié)果是,裝有這種正電極的前述堿性蓄電池能夠提高其過度放電性能和大電流放電性能。在這種正電極中,實現(xiàn)前述活性物質(zhì)的高利用率的原因可歸因于下述機(jī)理。這就是,前述導(dǎo)電的鈷化合物(比如羥氧化鈷)的導(dǎo)電機(jī)制被認(rèn)為不象在金屬中那樣受自由電子的影響。在金屬中,當(dāng)金屬顆粒相互接觸時,該物質(zhì)的電子云相互重疊從而形成一導(dǎo)電通路,從而獲得導(dǎo)電性。然而,在導(dǎo)電的鈷化合物比如羥氧化鈷中,是不可能僅僅通過顆粒的接觸而把電子流暢地從一個顆粒傳向另一個顆粒的。也就是說,通過顆粒間的接觸,不可能足以確保前述導(dǎo)電性。事實上,即使其中裝有用下述工藝制造的正電極的堿性蓄電池,也不可能獲得足夠的放電量,前述正電極的制造工藝是這樣的將表面覆蓋有羥氧化鈷層的含氫氧化鎳的顆粒與一種粘合劑及水混合,制成一種糊狀物,然后把這種糊狀物填入一種導(dǎo)電基底。另一方面,如果通過前述初始充電的方法在前述含氫氧化鎳的顆粒表面形成一層羥氧化鈷層,就可以使得電子在前述羥氧化鈷層內(nèi)容易移動,從而保證了前述活性物質(zhì)之間的導(dǎo)電性。其原因可用下面的現(xiàn)象解釋由于前述初始充電的原因,更靠近前述導(dǎo)電基底的含氫氧化鎳的顆粒被首先覆蓋上羥氧化鈷層,然后,剩下的含氫氧化鎳的顆粒才按從近處到前述基底的順序逐次被覆蓋上前述羥氧化鈷層,也就是說,前述羥氧化鈷從前述基底開始以網(wǎng)格狀生長。而當(dāng)前述羥氧化鈷層預(yù)先在前述含氫氧化鎳的顆粒表面上形成時,各羥氧化鈷層之間或者羥氧化鈷層與前述基底之間的粘附可能變得不充分,從而有損于前述利用率。當(dāng)在本發(fā)明提出的前述導(dǎo)電層的表面至少部分地形成一導(dǎo)電表面區(qū)、在該表面區(qū)上自由電子可起電流載體的作用時,前述電子在前述導(dǎo)電層內(nèi)部的移動變得更加容易了,從而確保了在前述顆粒之間通過導(dǎo)電層的接觸而產(chǎn)生的導(dǎo)電性。結(jié)果是,可以提高前述利用率。而且,根據(jù)這種堿性蓄電池,可以抑制可能由長期儲存或者高溫環(huán)境儲存而導(dǎo)致的前述活性物質(zhì)利用率的降低。由于在前述環(huán)境下儲存而導(dǎo)致利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可以歸因于這種現(xiàn)象,即由于(電池的)自放電過程而導(dǎo)致羥氧化鈷的還原,從而喪失了其導(dǎo)電性并使前述活性物質(zhì)間的導(dǎo)電難以發(fā)生。這樣被還原的羥氧化鈷在儲存后經(jīng)過重新充電可被再轉(zhuǎn)化為羥氧化鈷。但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于即使在前述條件下被儲存前述導(dǎo)電層也仍然能夠維持一種狀態(tài)、使得其中的電子能容易地移動,可以通過再充電使前述導(dǎo)電層再生從而實現(xiàn)高的利用率。而且,由于在這種蓄電池中前述導(dǎo)電層不是由前述初始充電產(chǎn)生的,前述負(fù)電極的蓄電量可以降低,從而可以相應(yīng)提高前述正電極的蓄電量,進(jìn)而提高蓄電池的蓄電量。也就是說,如果該導(dǎo)電層是由前述初始充電生成的,前述由初始充電充電的負(fù)電極的蓄電量不能用來放電。因為,如果該負(fù)電極被允許放電,前述導(dǎo)電層的鈷化合物就可能被還原,從而有損于前述利用率。因此,如果希望維持前述利用率,前述負(fù)電極的多余蓄電量可用來形成前述導(dǎo)電層。前述不能用來放電的負(fù)電極蓄電量通常被稱作放電保留。因此,如果前述導(dǎo)電層不再被要求如同在本發(fā)明中那樣在初始充電中生成,前述放電保留就可以減至最小,從而使得可以降低前述負(fù)電極的蓄電量,從而相應(yīng)提高前述正電極的蓄電量。因為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這種蓄電池,可以進(jìn)一步提高放電量。(一種堿性蓄電池的第五種制造方法)下面詳細(xì)描述一種堿性蓄電池的第五種制造方法。(1)首先,裝配一個由一正電極、一負(fù)電極以及夾在前述正負(fù)電極之間的隔離物構(gòu)成的電極組。然后,將該電極組放入一個容器,并向其中裝入一種堿性電解液,然后將前述容器封閉,這樣就裝配成了一個電池。至于前述負(fù)電極和隔離物所用的具體材料,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一種蓄電池的解釋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關(guān)于前述電解液,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三種蓄電池的解釋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關(guān)于前述正電極,可以使用下列任何一種,亦即第一種、第二種或第三種正電極。(第一種正電極)這種正電極可以用下列方法制造。這就是,首先,使用一種溶劑(比如水)準(zhǔn)備一種膏劑,該膏劑含有含氫氧化鎳的顆粒、主要由氫氧化鈷組成的平均粒徑為0.3-2.5μm的顆粒和一種粘合劑。然后,該膏劑被填入一導(dǎo)電基底,被干燥并模壓,從而得到前述正電極。為了提高堿性蓄電池的充電/放電效率,前述氫氧化鎳的利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最好為0.8°/2θ(Cu-Kα)或更大,更好地,該值應(yīng)在0.9-1.1°/2θ(Cu-Kα)之間。至于前述粘合劑和導(dǎo)電基底,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一種蓄電池的說明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如果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的平均粒徑落在前述范圍之外,可能變得難于將前述氫氧化鈷相對于前述氫氧化鎳均勻地分散開,從而使得難于提高前述正電極的利用率,難以抑制由過度放電導(dǎo)致的蓄電量的降低。最好,前述平均粒徑應(yīng)在0.7-2.2μm的范圍內(nèi)。為了增加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與前述含氫氧化鎳顆粒的接觸面積,堆積密度最好限制在0.4-1.15g/cm3,或者比表面積應(yīng)當(dāng)最好限制在2.5到30m2/g。同時將堆積密度和比表面積限制在前述范圍內(nèi)是最好的。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還可以含有一氧化鈷、三氧化二鈷。(第二種正電極)這種正電極可以用下列方法制造。這就是,首先,使用一種溶劑準(zhǔn)備一種膏劑,該膏劑含有含氫氧化鎳的顆粒、主要由氫氧化鈷組成的堆積密度為0.4-1.15g/cm3的顆粒和一種粘合劑。然后,該膏劑被被填入一導(dǎo)電基底,被干燥并模壓,從而得到前述正電極。前述含氫氧化鎳的顆粒可以是與上面對第一種正電極的說明中所述的顆粒相同的顆粒。至于前述粘合劑和導(dǎo)電基底,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一種蓄電池的說明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如果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的堆積密度落在前述范圍之外,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與前述含氫氧化鎳顆粒的接觸面積就變得太小,從而使得難于提高前述正電極的利用率,難以抑制由過度放電導(dǎo)致的蓄電量的降低。最好,前述堆積密度在0.8-1.1g/cm3的范圍內(nèi)。為了提高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相對于前述含氫氧化鎳顆粒的分散度,前述平均粒徑最好限制在0.3-2.5μm的范圍內(nèi)。為了增加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與前述含氫氧化鎳顆粒的接觸面積,用BET方法測量的前述比表面積最好限制在2.5到30m2/g。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還可以含有一氧化鈷、三氧化二鈷。(第三種正電極)這種正電極可以用下列方法制造。這就是,首先,使用一種溶劑準(zhǔn)備一種膏劑,該膏劑含有含氫氧化鎳的顆粒,主要由氫氧化鈷組成的、用BET方法測量的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的顆粒,和一種粘合劑。然后,該膏劑被被填入一導(dǎo)電基底,被干燥并模壓,從而得到前述正電極。前述含氫氧化鎳的顆??梢允桥c上面對第一種正電極的說明中所述的顆粒相同的顆粒。至于前述粘合劑和導(dǎo)電基底,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一種蓄電池的說明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如果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的比表面積落在前述范圍之外,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與前述含氫氧化鎳顆粒的接觸面積就變得太小,從而使得難于提高前述正電極的利用率,難以抑制由過度放電導(dǎo)致的蓄電量的降低。最好,前述比表面積在3到20m2/g的范圍內(nèi)。為了提高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相對于前述含氫氧化鎳顆粒的分散度,前述平均粒徑最好限制在0.3-2.5μm的范圍內(nèi)。為了增加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與前述含氫氧化鎳顆粒的接觸面積,前述堆積密度最好限制在0.4-1.15g/cm3的范圍內(nèi)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還可以含有一氧化鈷、三氧化二鈷。(2)這樣裝配起來的電池然后被部分充電至其完全充電量的5-20%。如果前述部分充電小于完全充電量的5%,可能變得難以充分提高前述利用率和過度放電性能。如果前述部分充電大于完全充電量的20%,前述氫氧化鈷會被完全充電,從而使得難以通過隨后的熟化獲得預(yù)期的氧化效果。最好,前述電池被部分充電至完全充電的10-15%。前述部分充電的速率最好控制在0.05-0.5C的范圍內(nèi)。限制前述充電速率的原因如下。如果充電速率小于0.05C,充電時間可能變得太長,從而不僅嚴(yán)重影響生產(chǎn)率,而且會產(chǎn)生下面的問題對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的充電生成的產(chǎn)物形式可能變得不合適。另一方面,如果前述充電速率超過0.5C,就會產(chǎn)生涉及前述顆粒的充電、氫氧化鎳的充電、氧的生成的競爭性反應(yīng),從而有損于充電效率。最好,前述充電速率在0.05C-0.2C的范圍內(nèi)。(3)這樣被部分充電的前述電池然后經(jīng)歷熟化過程。限制前述熟化溫度的原因如下。這就是,如果熟化溫度低于40℃,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的溶解度就不夠,從而使得難以充分產(chǎn)生用作導(dǎo)電媒介的羥氧化鈷。另一方面,即使熟化溫度超過90℃,前述含氫氧化鈷顆粒的溶解度也不會有實質(zhì)性的提高,因此不會得到任何實質(zhì)性的好處。前述熟化溫度最好在60-90℃。(4)然后,使前述電池經(jīng)歷一次充電/放電過程。前述充電/放電步驟最好通過完全充電/放電的方式進(jìn)行。經(jīng)過前述步驟(1)到(4),就制成了一種堿性蓄電池。本發(fā)明的前述堿性蓄電池的前述正電極含有含氫氧化鎳顆粒和堆積密度為0.4-1.15g/cm3的含氫氧化鎳顆粒。用這種氫氧化鈷顆??梢栽黾悠渑c前述氫氧化鎳顆粒的接觸面積。相應(yīng)地,如果電池裝有這種正電極,導(dǎo)電基質(zhì)就可以與前述正電極中的氫氧化鎳顆粒表面充分接觸。(從而)可以提供一種堿性蓄電池,該蓄電池具有下述特征其正電極中的前述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將得到提高,并可以抑制任何由于長期儲存或者高溫環(huán)境儲存而導(dǎo)致的蓄電量的降低。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種堿性蓄電池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各步驟裝配一個電池,該電池包括一正電極,該正電極含有含氫氧化鎳的第一種顆粒和其特征至少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第二種顆粒,前述條件是用平均粒徑、堆積密度和比表面積來表示的;將前述電池部分充電至其完全充電量的5-20%;使前述電池經(jīng)歷熟化過程。根據(jù)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前述氫氧化鎳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同時提高由長期儲存或高溫環(huán)境儲存導(dǎo)致的過度放電之后蓄電量的恢復(fù)系數(shù)。通過這種制造方法實現(xiàn)前述效果的機(jī)理可以解釋如下。這就是,由于氫氧化鈷在室溫下溶解度相對較低,并由于其與氧化鈷相比活性不那么強(qiáng),當(dāng)前述電池經(jīng)過前述部分充電時,只有部分前述第二種顆粒被轉(zhuǎn)化為一種導(dǎo)電鈷化合物,比如由部分充電形成的羥氧化鈷,從而只在一部分前述第一種顆粒表面形成一導(dǎo)電鈷化合物層。同時,前述第一種顆粒可被部分地或全部地轉(zhuǎn)化為羥氧化鎳。當(dāng)這種電池隨后經(jīng)歷熟化過程時,前述存在于第一種顆粒表面的羥氧化鎳吸附未被氧化的二價鈷化合物,從而在前述羥氧化鎳和鈷化合物之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結(jié)果是,前述羥氧化鎳轉(zhuǎn)化為氫氧化鎳,同時,在前述第一種顆粒表面形成一種高價的(也就是說更加活化的)鈷化合物層。由于這種鈷化合物層是通過與羥氧化鎳的氧化還原反應(yīng)形成的,該鈷化合物層在前述第一種顆粒表面的粘附度極高,同時,這種鈷化合物層在這個前述第一種顆粒中是均勻分布的。而且,由于這種導(dǎo)電基質(zhì)是由氧化還原反應(yīng)形成的,即使前述蓄電池長時間放置或者置于高溫環(huán)境下,它都難以被還原。因此,通過在前述正電極內(nèi)用前述方法形成前述導(dǎo)電基質(zhì),就可以提高前述氫氧化鎳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同時抑制由于長期儲存或者高溫環(huán)境儲存而導(dǎo)致的蓄電量的降低。另外,當(dāng)前述方法中的熟化溫度為40-90℃時(最好為60-90℃),前述氫氧化鈷在堿性電解液中的溶解度可以提高。因此,前述高價鈷化合物層在前述第一種顆粒表面的分布可以更加均勻。同時,可以進(jìn)一步提高前述第一種顆粒和前述高價鈷化合物層之間的粘附度。結(jié)果是,可以顯著提高前述利用率和長期棄置不用后的蓄電量恢復(fù)系數(shù)。(一種堿性蓄電池的第六種制造方法)下面詳細(xì)描述一種堿性蓄電池的第六種制造方法。(第一步)首先,裝配一個電極組,該電極組包括一個含有一種活性物質(zhì)的正電極,前述活性物質(zhì)含有氫氧化鎳以及重量比不超過6%的至少一種從鈷及其化合物中選擇的第一種物質(zhì),前述至少一種第一種物質(zhì)的重量(百分比)是按照相對于前述活性物質(zhì)重量的鈷元素計算的;一負(fù)電極;以及夾在前述正負(fù)電極之間的隔離物。然后,將該電極組和一種堿性電解液裝入一個容器,然后將前述容器封閉,這樣就裝配成了一個電池。至于前述負(fù)電極和隔離物所用的具體材料,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一種蓄電池的解釋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關(guān)于前述電解液,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三種蓄電池的解釋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下面,進(jìn)一步闡述前述正電極。該正電極可用下面的方法(a)和(b)制造。(a)首先,將含有作為一種活性物質(zhì)的氫氧化鎳的顆粒與鈷基顆粒、一種粘合劑和水相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然后將該混合物攪拌,制備成一種糊狀物。然后,前述糊狀物被填入一導(dǎo)電的基底,被干燥、模壓,從而得到前述正電極。(b)首先,前述含氫氧化鎳顆粒的至少一部分表面由至少一種第一種物質(zhì)組成的層所覆蓋,從而制成一種復(fù)合顆粒。然后,制備一種由前述復(fù)合顆粒、粘合劑和水組成的糊狀物,然后把該糊狀物填入一導(dǎo)電基底。最后,這樣得到的導(dǎo)電基底被干燥、模壓,從而得到前述正電極前述正電極可以同時含有前述鈷基顆粒和前述復(fù)合顆粒。關(guān)于前述含氫氧化鎳的顆粒,可以用一種氫氧化鎳顆粒,或者一種復(fù)合氫氧化鎳顆粒,在后者中,鋅和/或鈷與氫氧化鎳形成一種共晶化合物。通過含前述復(fù)合氫氧化鎳顆粒的使用,可以進(jìn)一步提高在高溫條件下的充電效率。為了提高前述堿性蓄電池的充電/放電效率,前述氫氧化鎳的利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最好為0.8°/2θ(Cu-Kα)或更大,更好地,該值應(yīng)在0.9-1.1°/2θ(Cu-Kα)之間。關(guān)于前述鈷基顆粒,可以從氫氧化鈷、一氧化鈷、三氧化二鈷等制備。其中,最好使用主要含氫氧化鈷并滿足下列至少一個條件的顆粒平均粒徑為0.3-2.5μm,堆積密度為0.4-1.15g/cm3,或者比表面積為2.5-30m2/g。關(guān)于形成前述覆蓋層的鈷混合物,可以使用三氧化二鈷(Co2O3)、一氧化鈷(CoO)、氫氧化鈷(Co(OH)2)。這些鈷化合物可以單獨使用或者兩種或更多種聯(lián)合使用。限制前述至少一種第一種物質(zhì)的重量的原因如下。前述正電極中前述至少一種第一種物質(zhì)的重量越小,在長期放置后可望在再充電的初始階段獲得的電壓恢復(fù)時間方面的改善就越大。這樣,如果前述至少一種第一種物質(zhì)的重量百分比超過6%,就難以獲得前述電壓恢復(fù)時間方面的改善。但是,如果前述至少一種第一種物質(zhì)的量太小,又將降低在前述初始階段前述正電極的利用率,從而降低充電/放電循環(huán)的初始階段的放電量。因此,前述至少一種第一種物質(zhì)的重量百分比最好為至少1%。更好地,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的重量百分比為1-5%。前述復(fù)合顆粒的比表面積最好限制在50m2/g或更小。在這里,其下限最好為3m2/g。更好地,前述比表面積應(yīng)限制在3-25m2/g。至于前述粘合劑和導(dǎo)電基底,可以使用與前述對第一種蓄電池的說明中所述的物質(zhì)相同的物質(zhì)。(第二步)這樣裝配起來的電池然后在40-100℃的溫度下被初始充電。前述初始充電可在自始至終維持前述溫度范圍的條件下進(jìn)行?;蛘?,前述初始充電可以這樣進(jìn)行首先,在前述溫度范圍內(nèi)充電,直到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被充電完畢,此后的充電就可以在一理想的溫度下繼續(xù)進(jìn)行。如果初始充電溫度在前述范圍之外,就會變得難以在前述正電極中均勻形成前述導(dǎo)電基質(zhì)(導(dǎo)電網(wǎng)篩),尤其當(dāng)被充電的前述第一種物質(zhì)的量相對較少時,從而有損前述正電極在初始階段的利用率。而且,還可能難以提高前述導(dǎo)電基質(zhì)的抗還原性能,難以抑制長期棄置不用后前述電池的電壓的降低,并難以有效縮短將前述電壓恢復(fù)到預(yù)定程度的時間。前述初始充電的溫度范圍最好在60-90℃之間。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種堿性蓄電池的第六種制造方法,由于即使前述至少一種第一種物質(zhì)的含量少到1%的重量百分比,也可在前述整個正電極中均勻形成一導(dǎo)電基質(zhì),可以確保這種蓄電池的高利用率。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于可以提高電池在長期放置后或在高溫環(huán)境下儲存后再充電時的電壓恢復(fù)性能,即使在長期棄置不用之后,這種蓄電池也可以被迅速充電。提高前述電池在長期棄置不用后再充電時的快速充電性能的機(jī)制解釋如下。這就是,在長期放置或者在高溫環(huán)境下儲存后,前述堿性蓄電池電壓降低的現(xiàn)象的原因可以歸結(jié)為前述蓄電池的自放電,以及構(gòu)成前述導(dǎo)電基質(zhì)的高導(dǎo)電性羥氧化鈷(CoOOH)由于其還原反應(yīng)而喪失導(dǎo)電性。在長期棄置不用之后被再充電時,前述被還原的羥氧化鈷可以再次轉(zhuǎn)化。結(jié)果是,通過這種再氧化反應(yīng)可獲得一充電電壓。當(dāng)繼續(xù)前述再充電時,又可由氫氧化鎳的氧化反應(yīng)獲得一充電電壓,從而恢復(fù)了前述電池電壓。如果加入前述正電極的前述至少一種第一種物質(zhì)的重量相對較大,可在初始充電中生成的羥氧化鈷的量就會變大。但是,當(dāng)前述蓄電池棄置不用時將被還原的羥氧化鈷的量也會變大,從而要花許多充電時間用于羥氧化鈷的再生,也就是說,要花許多時間將電壓恢復(fù)到預(yù)定程度。結(jié)果是,在快速充電的電壓測試中前述蓄電池可能被錯誤地確定為不正常,也就是說,在這種蓄電池中,快速充電不再可能。但是,在本發(fā)明中,加入前述正電極中的至少一種第一種物質(zhì)的重量百分比限制在6%或更少,以使得當(dāng)蓄電池棄置不用時將被還原的羥氧化鈷量減至最少,從而使得有可能在前述蓄電池的再充電過程中縮短反應(yīng)時間,迅速將電壓恢復(fù)上升到預(yù)定的程度。結(jié)果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即使在蓄電池在(長期棄置不用之后),也可以實現(xiàn)快速充電。而且,當(dāng)初始充電溫度限制在40-100℃的范圍時,可以使得生成導(dǎo)電鈷化合物比如羥氧化鈷的反應(yīng)在整個正電極均勻地發(fā)生,即使前述至少一種第一種物質(zhì)的重量相對較小。因此,可以確保堿性蓄電池的高利用率和高放電量。此外,由于通過前述初始充電生成的羥氧化鈷即使被長時間棄置不用或置于高溫環(huán)境下也很難被還原,可以防止前述不使用狀態(tài)導(dǎo)致電壓的降低。結(jié)果是,可以縮短蓄電池在長期棄置不用后再充電時的再氧化反應(yīng)所需的時間。前述第一和第三種堿性蓄電池以及制造堿性蓄電池的第一到第六種方法不僅可以應(yīng)用于如圖1所示的具有一有底圓柱形容器的圓柱形堿性蓄電池,而且可以應(yīng)用于具有一種有底方形盒狀容器的方形堿性蓄電池。(例1)<正電極的制備>首先,制備由一種共晶化合物組成的顆粒,該共晶化合物由氫氧化鎳、鈷和鋅形成。前述氫氧化鎳?yán)肵射線粉末衍射法(Cu-Kα,2θ)測量的(101)晶面衍射峰半峰寬度值為1.0°。顆粒中的鈷相對于氫氧化鎳的重量百分比為1%。顆粒中的鋅相對于氫氧化鎳的重量百分比為4%。這樣得到的顆粒為球形,平均粒徑為10μm,堆積密度為2.2g/cm3,比表面積為10.0m2/g。前述半峰寬度是通過獲得一X射線粉末衍射(2θ)圖而測定的,前述衍射圖由一X-射線粉末衍射分析器(Cu-Kα射線管)(商品名XD-3A,ShimazuSeisakusho有限公司)得到,從得到的衍射圖中測量對應(yīng)于(101)晶面的在38.7°附近的一個峰的半峰寬度。前述平均粒徑是通過用激光方法測量前述顆粒的顆粒尺寸分布,然后從累加值的50%確定一個值而測定的。前述堆積密度是利用一堆積密度計(商品名Seishintapdenser,KYT-3000,Seishin有限公司)來測定的,其中,前述氫氧化鎳顆粒被裝入一容積為20cm3的容器,重復(fù)堆積200次。前述比表面積是通過氮BET方法測定的。然后,重量百分比為91%的前述顆粒同重量百分比為5%的一氧化鈷顆粒及重量百分比為4%的由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聚四氟乙烯)組成的粘合劑相混合,得到一種混合物,向其中進(jìn)一步加入純水,攪拌所得到的混合物,制得一種糊狀物。然后,這種糊狀物被填入一種孔隙度為96%、平均孔徑為200μm的鍍鎳的多孔疏松金屬基底。然后,在被干燥后,模壓前述疏松基底,即制造出一種理論蓄電量為2600mAh的鎳正電極。<一種負(fù)電極的制備>稱取市場上可買到的Mm(混合稀土〔Mischmetal〕一種稀土元素的混合物)、Ni、Co、Mn和Al,以將這些組分的重量比調(diào)整到4.0∶0.4∶0.3∶0.3。然后,將這些組分混合起來,在高頻電爐中熔煉為熔體,然后冷卻,以獲得一種成分為MmNi4.0Co0.4Mn0.3Al0.3的合金坯錠。然后用機(jī)械手段將該合金坯錠粉碎、篩分,得到一種粒徑為50μm或更小的吸氫金屬粉。然后,重量百分比為97%的吸氫金屬粉與重量百分比為3%的由羧甲基纖維素、PTFE(聚四氟乙烯)、碳精和水組成的粘合劑相混合,制得一種糊狀物。將這種糊狀物覆蓋在一種沖孔金屬表面,經(jīng)過干燥、模壓而形成一種負(fù)電極,該負(fù)電極具有比前述正電極高出1.6倍的理論蓄電量。在前述正電極和負(fù)電極之間放置一層由經(jīng)過親水處理的聚丙烯無紡纖維組成的隔離物,這樣得到的復(fù)合體被螺旋盤繞起來,制成一電極組。該電極組與一種堿性電解液一起被置入一金屬容器。前述堿性電解液的組成為5mol/L的氫氧化鉀、0.5mol/L的氫氧化鋰和2.5mol/L的氫氧化鈉,前述堿性電解液的量調(diào)整為使得其與前述正電極在25℃的理論蓄電量之比為0.8cm3/Ah。然后裝上比如金屬蓋等組件,最終得到具有如圖1所示結(jié)構(gòu)的4/3A型電池。(例2)按照如例1所述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電池,只不過前述堿性電解液與前述25℃時的理論蓄電量之比變?yōu)?.0cm3/Ah。(例3)按照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為1.5cm3/Ah之外。(例4)按照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為2.0cm3/Ah之外。(比較例1)按照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為0.5cm3/Ah之外。(例5)按照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正極按如下所述構(gòu)成以外。(正極的制備)首先,制備由氫氧化鎳,鈷,鋅形成的共晶化合物構(gòu)成的微粒。氫氧化鎳在X-射線粉末衍射(Cu-Kα,2θ)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的值為1.0°。微粒中鈷的重量相對于氫氧化鎳為1%(重量百分比)。微粒中鋅的重量相對于氫氧化鎳為8%(重量百分比)。這樣獲得的微粒為球形,平均粒徑為10μm,堆積密度為2.2g/cm3,比表面積為10.0m2/g。隨后,將91%(重量百分比)的微粒和5%(重量百分比)的氧化鈷微粒及4%(重量百分比)的由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組成的粘結(jié)劑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純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例1中采用的同種類型的鍍鎳多孔金屬基底中。干燥后,多孔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理論容量為2600mAh的鎳正極。(例6)按照例5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為1.0cm3/Ah之外。(例7)按照例5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為1.5cm3/Ah之外。(例8)按照例5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為2.0cm3/Ah之外。(比較例2)按照例5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為0.5cm3/Ah之外。(例9)按照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正極按如下所述構(gòu)成以外。(正極的制備)首先,制備由氫氧化鎳,鈷,鋅形成的共晶化合物構(gòu)成的微粒。氫氧化鎳在X-射線粉末衍射(Cu-Kα,2θ)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的值為1.0°。微粒中鈷的重量相對于氫氧化鎳為1%(重量百分比)。微粒中鋅的重量相對于氫氧化鎳為12%(重量百分比)。這樣獲得的微粒為球形,平均粒徑為10μm,堆積密度為2.2g/cm3,比表面積為10.0m2/g。隨后,將91%(重量百分比)的微粒和5%(重量百分比)的氧化鈷微粒及4%(重量百分比)的由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組成的粘結(jié)劑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純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例1中采用的同種類型的鍍鎳多孔金屬基底中。干燥后,多孔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理論容量為2600mAh的鎳正極。(例10)按照例9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為1.0cm3/Ah之外。(例11)按照例9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為1.5cm3/Ah之外。(例12)按照例9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為2.0cm3/Ah之外。(比較例3)按照例9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為0.5cm3/Ah之外。(比較例4)按照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正極按如下所述構(gòu)成以外。(正極的制備)首先,制備由氫氧化鎳,鈷形成的共晶化合物構(gòu)成的微粒。氫氧化鎳在X-射線粉末衍射(Cu-Kα,2θ)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的值為1.0°。微粒中鈷的重量相對于氫氧化鎳為1%(重量百分比)。這樣獲得的微粒為球形,平均粒徑為10μm,堆積密度為2.2g/cm3,比表面積為10.0m2/g。隨后,將91%(重量百分比)的微粒和5%(重量百分比)的氧化鈷微粒及4%(重量百分比)的由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組成的粘結(jié)劑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純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例1中采用的同種類型的鍍鎳多孔金屬基底中。干燥后,多孔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理論容量為2600mAh的鎳正極。(比較例5)按照比較例4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為1.0cm3/Ah之外。(比較例6)按照比較例4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為1.5cm3/Ah之外。(比較例7)按照比較例4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為2.0cm3/Ah之外。(比較例8)按照比較例4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為0.5cm3/Ah之外。例1到12及比較例1到8得到的每一個蓄電池組均在25℃下熟化15小時,以0.1CmA的電量充電15小時,并在斷電30分鐘后,以1.0CmA的電量放電直至蓄電池電壓降低到1.0V,從而實現(xiàn)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例1到12及比較例1到8的每個蓄電池均在25℃下以1.0CmA的電量充電至150%的深度,隨后以0.2CmA的電量放電直至蓄電池電壓降低到1.0V。根據(jù)從上述實驗中得到的放電容量來測量利用率(放電容量/理論容量),結(jié)果示于圖3,其中說明了正極中的鋅的含量,電解液的比例及用于正極的活性材料的利用率之間的關(guān)系。正如圖3所示,例1到12的蓄電池和比較例1到8的蓄電池相比,其用于正極的活性材料的利用率高,其中例1到12的蓄電池具有含有在X-射線粉末衍射(Cu-Kα,2θ)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的值為0.8°或更大的氫氧化鎳及4.0到15%(重量百分比)的鋅的正極;及含有相對于正極理論容量的比率為0.7到2.0cm3/Ah的堿性電解液。特別地,可看出在電解液比率相對低的區(qū)域,鋅的存在對利用率的差別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此外還可看出當(dāng)電解液的比率降低到0.5cm3/Ah時,將導(dǎo)致利用率顯著降低。例5及比較例4得到的蓄電池經(jīng)受上面提到的初始充電,隨后在25℃下以1.0CmA的電量充電至150%的深度,隨后以0.2CmA的電量放電直至蓄電池電壓降低到1.0V以測量電池電壓的變化,結(jié)果示于圖4。如圖4所示,例5的蓄電池的工作電壓高于比較例4的蓄電池的工作電壓,假定蓄電池的電解液的比率在上面提到的范圍內(nèi),正極中加入預(yù)定量的鋅可有效地阻止或避免工作電壓的降低,從而改善了利用率。(例13)按照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正極按如下所述構(gòu)成以外。(正極的制備)首先,制備由氫氧化鎳,鈷,鋅形成的共晶化合物構(gòu)成的微粒。氫氧化鎳在X-射線粉末衍射(Cu-Kα,2θ)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的值為0.8°。微粒中鈷的重量相對于氫氧化鎳為1%(重量百分比)。微粒中鋅的重量相對于氫氧化鎳為8%(重量百分比)。這樣獲得的微粒為球形,平均粒徑為10μm,堆積密度為2.2g/cm3,比表面積為10.0m2/g。隨后,將91%(重量百分比)的微粒和5%(重量百分比)的氧化鈷微粒及4%(重量百分比)的由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組成的粘結(jié)劑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純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例1中采用的同種類型的鍍鎳多孔金屬基底中。干燥后,多孔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理論容量為2600mAh的鎳正極。(比較例9)按照例13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采用在X-射線粉末衍射(Cu-Kα,2θ)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的值為0.6°的氫氧化鎳以外。例13及比較例9得到的蓄電池均在25℃下熟化15小時,以0.1CmA的電量充電15小時,并在斷電30分鐘后,以1.0CmA的電量放電直至蓄電池電壓降低到1.0V,從而實現(xiàn)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例13及比較例9的蓄電池組均在25℃下以1.0CmA的電量充電至150%的深度,隨后以0.2CmA的電量放電直至蓄電池電壓降低到1.0V。根據(jù)從上述實驗中得到的放電容量來測量利用率(放電容量/理論容量),結(jié)果示于圖5,其中說明了(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和活性材料的利用率之間的關(guān)系。圖5還表示了例7中活性材料的利用率。如圖5顯示的,例7和13的蓄電池和比較例9的蓄電池相比,表現(xiàn)出更高的利用率。這點可認(rèn)為是由例7和13中采用的在X-射線粉末衍射(Cu-Kα,2θ)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的值為0.8°或更大的氫氧化鎳引起的。(例13-1)按照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個蓄電池,除了正極按如下所述構(gòu)成以外。(正極的制備)首先,制備由氫氧化鎳,鈷,鋅形成的共晶化合物構(gòu)成的微粒。氫氧化鎳在X-射線粉末衍射(Cu-Kα,2θ)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的值為1.0°。微粒中鈷的重量相對于氫氧化鎳為1%(重量百分比)。微粒中鋅的重量相對于氫氧化鎳為4%(重量百分比)。這樣獲得的微粒為球形,平均粒徑為10μm,堆積密度為2.2g/cm3,比表面積為60m2/g。隨后,將91%(重量百分比)的微粒和5%(重量百分比)的氧化鈷微粒及4%(重量百分比)的由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組成的粘結(jié)劑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純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例1中采用的同種類型的鍍鎳多孔金屬基底中。干燥后,多孔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理論容量為2600mAh的鎳正極。該蓄電池以例1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經(jīng)受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隨后,以例1中提到的相同的方法計算例13-1的蓄電池的利用率。該利用率為70%。(例14)(正極的制備)將91%(重量百分比)的如同例1中采用的同種類型的含氫氧化鎳的微粒和5%(重量百分比)的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比表面積為2.4m2/g)及4%(重量百分比)的粘結(jié)劑(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聚四氟乙烯))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純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例1中說明的同樣結(jié)構(gòu)的鍍鎳多孔金屬基底中。干燥后,多孔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理論容量為2600mAh的鎳正極。隨后,以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以外。隨后,這一蓄電池在25℃下熟化15小時,以0.1CmA的電量在75℃下充電15小時,并在斷電30分鐘后,以0.5CmA的電量放電直至蓄電池電壓降低到1.0V,從而實現(xiàn)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例15)以例14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裝配的蓄電池在25℃下熟化15小時,以0.1CmA的電量在25℃下充電15小時,并在斷電30分鐘后,以1.0CmA的電量放電直至蓄電池電壓降低到1.0V,從而實現(xiàn)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例16)<正極的制備>將91%(重量百分比)的如同例1中采用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5%(重量百分比)的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1.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比表面積為2.4m2/g)及4%(重量百分比)的粘結(jié)劑(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聚四氟乙烯))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純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例1中說明的同樣結(jié)構(gòu)的鍍鎳多孔金屬基底中。干燥后,多孔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理論容量為2600mAh的鎳正極。隨后,以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以外。隨后該蓄電池以例14中說明的同樣的方法經(jīng)受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例17)<正極的制備>將91%(重量百分比)的如同例1中采用的同種類型的氫氧化鎳微粒和5%(重量百分比)的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0g/cm3,比表面積為2.4m2/g)及4%(重量百分比)的粘結(jié)劑(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聚四氟乙烯))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純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例1中說明的同樣結(jié)構(gòu)的鍍鎳多孔金屬基底中。干燥后,多孔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理論容量為2600mAh的鎳正極。隨后,以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以外。隨后該蓄電池以例14中說明的同樣的方法經(jīng)受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例18)<正極的制備>將91%(重量百分比)的如同例1中采用的同種類型的氫氧化鎳微粒和5%(重量百分比)的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比表面積為10m2/g)及4%(重量百分比)的粘結(jié)劑(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聚四氟乙烯))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純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例1中說明的同樣結(jié)構(gòu)的鍍鎳多孔金屬基底中。干燥后,多孔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理論容量為2600mAh的鎳正極。隨后,以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以外。隨后該蓄電池以例14中說明的同樣的方法經(jīng)受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例19)在例1中說明的同種類型的含氫氧化鎳微粒的表面形成一層氫氧化鈷以制備比表面積為15m2/g的復(fù)合微粒。氫氧化鈷層的重量相對于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為5%(重量百分比)。該重量是以鈷元素的形式計算的。隨后,將96%(重量百分比)的復(fù)合微粒和4%(重量百分比)的粘結(jié)劑(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聚四氟乙烯))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純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例1中說明的同樣結(jié)構(gòu)的鍍鎳多孔金屬基底中。干燥后,多孔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理論容量為2600mAh的鎳正極。隨后,以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以外。隨后該蓄電池以例14中說明的同樣的方法經(jīng)受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例14到19的蓄電池均在25℃下以1.0CmA的電量充電至150%的深度,隨后以0.2CmA的電量放電直至蓄電池電壓降低到1.0V。根據(jù)從上述實驗中得到的放電容量來測量利用率,結(jié)果示于下面的表1中。例14到19的蓄電池均以0.1CmA的電量充電16小時,隨后以1.0CmA的電量放電直至蓄電池電壓降低到1.0V,從而根據(jù)放電保持時間來測量初始容量。隨后將這些蓄電池在65℃下保存一個月。隨后,再次對這些蓄電池以0.1CmA的電量充電16小時,隨后以1.0CmA的電量放電直至蓄電池電壓降低到1.0V。這樣的充電/放電循環(huán)重復(fù)三次,第三次循環(huán)結(jié)束時測量放電容量以確定其恢復(fù)容量。這樣,根據(jù)如下公式計算恢復(fù)率R(%),結(jié)果示于下表1。R(%)=(C1/C0)×100(1)其中C0代表初始容量(mAh),C1代表恢復(fù)容量(mAh)。表1</tables>從示于表1的例14和例15之間的比較可以看出當(dāng)在40到100℃的溫度下進(jìn)行初始充電時,可改善利用率。另外,從例14和例16到19之間的比較可看出當(dāng)主要由氫氧化鈷組成的微粒滿足至少一條下列條件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時,或者當(dāng)正極中加入比表面積為50m2/g或小于該值的復(fù)合微粒時,可改善利用率及恢復(fù)率。(例20)將91%(重量百分比)的如同例1中采用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5%(重量百分比)的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比表面積為2.4m2/g)及4%(重量百分比)的粘結(jié)劑(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聚四氟乙烯))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純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例1中說明的同樣結(jié)構(gòu)的鍍鎳多孔金屬基底中。干燥后,多孔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理論容量為2600mAh的鎳正極。隨后,以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以外。(例21)<正極的制備>將91%(重量百分比)的如同例1中采用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5%(重量百分比)的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1.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比表面積為2.4m2/g)及4%(重量百分比)的粘結(jié)劑(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聚四氟乙烯))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純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例1中說明的同樣結(jié)構(gòu)的鍍鎳多孔金屬基底中。干燥后,多孔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理論容量為2600mAh的鎳正極。隨后,以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以外。(例22)<正極的制備>將91%(重量百分比)的如同例1中采用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5%(重量百分比)的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0g/cm3,比表面積為2.4m2/g)及4%(重量百分比)的粘結(jié)劑(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聚四氟乙烯))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純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例1中說明的同樣結(jié)構(gòu)的鍍鎳多孔金屬基底中。干燥后,多孔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理論容量為2600mAh的鎳正極。隨后,以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以外。(例23)<正極的制備>將91%(重量百分比)的如同例1中采用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5%(重量百分比)的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比表面積為10m2/g)及4%(重量百分比)的粘結(jié)劑(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聚四氟乙烯))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純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例1中說明的同樣結(jié)構(gòu)的鍍鎳多孔金屬基底中。干燥后,多孔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理論容量為2600mAh的鎳正極。隨后,以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以外。(例24)在例1中說明的同種類型的含氫氧化鎳微粒的表面形成一層氫氧化鈷以制備比表面積為15m2/g的復(fù)合微粒。氫氧化鈷層的重量相對于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為5%(重量百分比)。該重量是以鈷元素的形式計算的。隨后,將96%(重量百分比)的復(fù)合微粒和4%(重量百分比)的粘結(jié)劑(羧甲基纖維素和PTFE(聚四氟乙烯))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純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例1中說明的同樣結(jié)構(gòu)的鍍鎳多孔金屬基底中。干燥后,多孔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理論容量為2600mAh的鎳正極。隨后,以例1中說明的同樣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以外。例20到24的蓄電池在室溫下進(jìn)行部分充電,所述部分充電為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到額定容量(理論容量)的完全充電的10%。隨后,蓄電池在70℃下進(jìn)行熟化。之后,這些蓄電池在室溫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15小時,并且隨后以0.2C的放電速率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0V。以1C充電15小時及以1C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V的充電/放電循環(huán)重復(fù)5次,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然后,以例14到19中同樣的方法計算例20到24的蓄電池在65℃下存儲后的利用率及恢復(fù)率R(%),結(jié)果示于下面的表2中。另外,表2還表示了例15的結(jié)果。表2</tables>從示于表2的例20和例15之間的比較可以看出當(dāng)在部分充電之后進(jìn)行熟化,可改善利用率。另外,從例20和例21到24之間的比較可看出當(dāng)主要由氫氧化鈷組成的微粒滿足至少一條下列條件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時,或者當(dāng)正極中加入比表面積為50m2/g或小于該值的復(fù)合微粒時,可改善利用率。在上面的例子中,正極中加入由氫氧化鎳和鋅形成的共晶化合物構(gòu)成的微粒。但是,即使以粉末的形式向糊劑中加入氧化鋅之類的鋅的化合物以取代微粒,也可獲得基本一樣的效果。此外,即使在堿性電解液中加入鋅或鋅的化合物,也可獲得基本一樣的效果。(例25)(正極的制備)首先,以90∶10(重量份數(shù))的比例將主要由在X-射線粉末衍射(Cu-Kα,2θ)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的值為0.95°的氫氧化鎳構(gòu)成的微粒和氧化鈷微粒混合,以獲得一種混合物,隨后在該混合物中混合入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和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及3mol%(相對于氫氧化鎳)的氫氧化銫水溶液。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主要由氫氧化鎳構(gòu)成的微粒的比表面積為15m2/g。(負(fù)極的制備)向95份(重量份數(shù))成分為LaNi4.0Co0.4Mn0.3Al0.3的吸氫合金粉末中加入3份(重量份數(shù))的聚四氟乙烯,1份(重量份數(shù))碳黑粉末,1份(重量份數(shù))羧甲基纖維素(粘結(jié)劑)及50份(重量份數(shù))水以得到一種混合物,隨后混合該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充入鎳網(wǎng)中,干燥后,經(jīng)模壓制得包含吸氫合金的負(fù)極。隨后,在負(fù)極和正極之間布置一個由聚丙烯無紡布形成的隔離體,螺旋纏繞合成的組合物以制備一電極組。將該電極組和由7.0mol/L的氫氧化鉀和1.0mol/L的氫氧化鋰組成的堿性電解液一起置于圓柱形容器中,從而裝配成一個具有如圖1所示結(jié)構(gòu)及型號為4/3A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該蓄電池的理論容量為3500mAh。堿性電解液相對于正極的理論容量的比率在25℃為1.1cm3/Ah。(例26)以例25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例25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用氫氧化銣水溶液代替用于制備正極的氫氧化銫水溶液之外。(例27)以例25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例25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用氫氧化鉀水溶液代替用于制備正極的氫氧化銫水溶液之外。(比較例10)以例25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例25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正極按照如下說明的構(gòu)成以外。(正極的制備)首先,以90∶10(重量份數(shù))的比例將主要由在X-射線粉末衍射(Cu-Kα,2θ)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的值為0.95°的氫氧化鎳構(gòu)成的微粒和氧化鈷微?;旌?,以獲得一種混合物,隨后在該混合物中混合入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和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主要由氫氧化鎳構(gòu)成的微粒的比表面積為15m2/g。(比較例11)以例25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例25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用氫氧化鈉水溶液代替用于制備正極的氫氧化銫水溶液之外。(比較例12)以例25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例25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用氫氧化鋰水溶液代替用于制備正極的氫氧化銫水溶液之外。例25到27及比較例10到12的各個蓄電池均經(jīng)受400次充/放電循環(huán)在25℃和-ΔV(10mV的終止電壓)下以1C的充電速率充電,在25℃和1V停止情況下以1C的放電速率放電,以便測量由充/放電循環(huán)的重復(fù)引起的容量的變化,及測量由充/放電循環(huán)的重復(fù)引起的阻抗的變化,測量結(jié)果分別示于圖6和圖7中。加入到例25到27及比較例10到12的蓄電池的正極中的堿金屬化合物的種類示于下表3中。表3</tables>從表3,圖6和7中可看出,正極中分別加入銫元素,銣元素或鉀元素的例25到27的蓄電池和比較例10到12的蓄電池相比,可更有效地阻止由于充/放電循環(huán)的重復(fù)而引起阻抗的增加,從而可改善在充/放電循環(huán)中的容量保持。(例28)以例25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例25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采用由5.0mol/L氫氧化鉀,1.0mol/L氫氧化鋰,2.0mol/L氫氧化銫組成的堿性電解液之外。(例29)以例25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例25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采用由7.0mol/L氫氧化鉀,1.0mol/L氫氧化鋰,2.0mol/L氫氧化銫組成的堿性電解液之外。(比較例13)以比較例10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例25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采用由5.0mol/L氫氧化鉀,1.0mol/L氫氧化鋰,2.0mol/L氫氧化銫組成的堿性電解液之外。(比較例14)以比較例10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例25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采用由7.0mol/L氫氧化鉀,1.0mol/L氫氧化鋰,2.0mol/L氫氧化銫組成的堿性電解液之外。例28到29及比較例13到14的蓄電池均經(jīng)受400次充/放電循環(huán)在25℃和-ΔV(10mV的終止電壓)下以1C的充電速率充電,在25℃和1V停止情況下以1C的放電速率放電,以便測量由充/放電循環(huán)的重復(fù)引起的容量的變化,測量結(jié)果示于圖8。例25和比較例10的結(jié)果也示于圖8中。加入到例25,28,29及比較例10,13,14的蓄電池中的堿性電解液的成分示于下表4中。表4從表4,圖8中可看出,正極中包括有氫氧化銫的例25,28,29的蓄電池和正極中不包括氫氧化銫的比較例10的蓄電池相比,或者和氫氧化銫不是包括于正極中,而是包含于堿性電解液中的比較例13和14的蓄電池相比,能夠改善在充/放電循環(huán)中的容量保持。(比較例15)以例25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例25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采用X-射線粉末衍射(Cu-Kα,2θ)測量時,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的值為0.6°的氫氧化鎳之外。比較例15的蓄電池經(jīng)受400次充/放電循環(huán)在25℃和-ΔV(10mV的終止電壓)下以1C的充電速率充電,在25℃和1V停止情況下以1C的放電速率放電,以便測量由充/放電循環(huán)的重復(fù)引起的容量的變化,測量結(jié)果示于圖9。例25的結(jié)果也示于圖9中。從圖9中可看出,例25的蓄電池,其中在正極中采用了X-射線粉末衍射(Cu-Kα,2θ)測量時,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的值為0.8°或更大值的氫氧化鎳,和衍射峰的半峰寬度小于0.8°/2θ的比較例15相比,能夠改善在充/放電循環(huán)中的容量保持。(例30)和例25類似的隔離體被置于類似于例25的負(fù)極和類似于例25的正極之間,并螺旋纏繞合成的組合物以制備一電極組。將該電極組和由7.0mol/L的氫氧化鉀和1.0mol/L的氫氧化鋰組成的堿性電解液一起置于圓柱形容器中,從而裝配成一個具有如圖1所示結(jié)構(gòu),型號為4/3A及理論容量為3500mAh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堿性電解液相對于正極的理論容量的比率在25℃為1.0cm3/Ah。(例31)以例30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例30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變?yōu)?.1cm3/Ah之外。(例32)以例30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例30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變?yōu)?.2cm3/Ah之外。(例33)以例30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例30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變?yōu)?.3cm3/Ah之外。(例34)以例30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例30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變?yōu)?.4cm3/Ah之外。(比較例16)類似于例25的隔離體被置于類似于例25的負(fù)極和類似于比較例10的正極之間,并螺旋纏繞合成的組合物以制備一電極組。將該電極組和由7.0mol/L的氫氧化鉀和1.0mol/L的氫氧化鋰組成的堿性電解液一起置于圓柱形容器中,從而裝配成一個具有如圖1所示結(jié)構(gòu),型號為4/3A及理論容量為3500mAh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堿性電解液相對于正極的理論容量的比率在25℃為1.0cm3/Ah。(比較例17)以比較例16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比較例16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變?yōu)?.1cm3/Ah之外。(比較例18)以比較例16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比較例16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變?yōu)?.2cm3/Ah之外。(比較例19)以比較例16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比較例16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變?yōu)?.3cm3/Ah之外。(比較例20)以比較例16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比較例16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25℃下堿性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變?yōu)?.4cm3/Ah之外。例30到34及比較例16到20的各個蓄電池均經(jīng)受400次充/放電循環(huán)在25℃和-ΔV(10mV的終止電壓)下以1C的充電速率充電,在25℃和1V停止情況下以1C的放電速率放電,以便測量由充/放電循環(huán)的重復(fù)引起的容量的變化,及測量由充/放電循環(huán)的重復(fù)引起的阻抗的變化,測量結(jié)果分別示于圖10和圖11中。25℃下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及加入到例30到34及比較例16到20的蓄電池的正極中的堿金屬化合物的種類示于下表5中。表5從表5,圖11及11中可看出,25℃下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在1.0cm3/Ah到1.3cm3/Ah范圍內(nèi)的例30到33的蓄電池和25℃下電解液相對于理論容量的比率大于1.3cm3/Ah的例34的蓄電池相比較,通過在正極中加入氫氧化銫能夠更為有效地阻止由重復(fù)充/放電循環(huán)引起的阻抗的增加,從而能夠改善在充/放電循環(huán)中的容量保持。(例35)將90份(重量份數(shù))和例25采用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10份(重量份數(shù))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2.4m2/g)混合,以獲得一種粉狀混合物。隨后在該粉狀混合物中混合入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和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及3mol%(相對于氫氧化鎳)的氫氧化銫水溶液。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類似于例25的隔離體被置于類似于例25的負(fù)極和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之間,并螺旋纏繞合成的組合物以制備一電極組。將該電極組和由7.0mol/L的氫氧化鉀和1.0mol/L的氫氧化鋰組成的堿性電解液一起置于圓柱形容器中,從而裝配成一個具有如圖1所示結(jié)構(gòu),型號為4/3A及理論容量為3500mAh的蓄電池。堿性電解液相對于正極的理論容量的比率在25℃為1.2cm3/Ah。得到的蓄電池在25℃下熟化15小時,以0.1CmA的電量在75℃下充電15小時,并在斷電30分鐘后,以0.5CmA的電量放電直至蓄電池電壓降低到1.0V,從而實現(xiàn)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例36)以例35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裝配的蓄電池在25℃下熟化15小時,以0.1CmA的電量在25℃下充電15小時,并在斷電30分鐘后,以1.0CmA的電量放電直至蓄電池電壓降低到1.0V,從而實現(xiàn)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例37)(正極的制備)將90份(重量份數(shù))和例25采用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10份(重量份數(shù))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1.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2.4m2/g)混合,以獲得一種粉狀混合物。隨后在該粉狀混合物中混合入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和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及3mol%(相對于氫氧化鎳)的氫氧化銫水溶液。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隨后,以例35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之外。該蓄電池以例35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經(jīng)受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例38)(正極的制備)將90份(重量份數(shù))和例25采用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10份(重量份數(shù))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0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2.4m2/g)混合,以獲得一種粉狀混合物。隨后在該粉狀混合物中混合入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和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及3mol%(相對于氫氧化鎳)的氫氧化銫水溶液。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隨后,以例35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之外。該蓄電池以例35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經(jīng)受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例39)(正極的制備)將90份(重量份數(shù))和例25采用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10份(重量份數(shù))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10m2/g)混合,以獲得一種粉狀混合物。隨后在該粉狀混合物中混合入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和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及3mol%(相對于氫氧化鎳)的氫氧化銫水溶液。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隨后,以例35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之外。該蓄電池以例35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經(jīng)受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例40)在和例25中說明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表面形成一層氫氧化鈷以制備比表面積為15m2/g的復(fù)合微粒。氫氧化鈷層的重量相對于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為5%(重量百分比)。該重量是以鈷元素的形式計算的。隨后,將90%(重量百分比)的復(fù)合微粒和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及3mol%(相對于氫氧化鎳)的氫氧化銫水溶液混合。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隨后,以例35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之外。該蓄電池以例35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經(jīng)受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比較例21)將90份(重量份數(shù))和例25采用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10份(重量份數(shù))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2.4m2/g)混合,以獲得一種粉狀混合物。隨后在該粉狀混合物中混合入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和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隨后,以例35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之外。該蓄電池以例35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經(jīng)受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例35到40及比較例21的蓄電池均經(jīng)受400次充/放電循環(huán)在25℃和-ΔV(10mV的終止電壓)下以1C的充電速率充電,在25℃和1V停止情況下以1C的放電速率放電,以便測量放電容量為理論容量的70%或更小的循環(huán)數(shù),測量結(jié)果示于下表6。此外,例35到40及比較例21的蓄電池均以0.1CmA的電量充電16小時,隨后以1.0CmA的電量放電直至終端電壓降低到1.0V,從而根據(jù)放電保持時間來測量初始容量。隨后將這些蓄電池在65℃下保存一個月。隨后,再次對這些蓄電池以0.1CmA的電量充電16小時,隨后以1.0CmA的電量放電直至終端電壓降低到1.0V。這樣的充電/放電循環(huán)重復(fù)三次,第三次循環(huán)結(jié)束時測量放電容量以確定其恢復(fù)容量。這樣,根據(jù)前述公式(1)計算恢復(fù)率R(%),結(jié)果示于下表6。此外,例35到40及比較例21的蓄電池均經(jīng)受一次充/放電循環(huán)在25℃和-ΔV(10mV的終止電壓)下以1C的充電速率充電,在25℃和1V停止情況下以1C的放電速率放電,以便根據(jù)放電保持時間來測量初始容量。之后,這些蓄電池再經(jīng)受一次充/放電循環(huán)在25℃和-ΔV(10mV的終止電壓)下以1C的充電速率充電,在25℃和1V停止情況下以3C的放電速率放電,以便根據(jù)放電保持時間來測量放電容量。隨后計算放電容量和初始容量的比率,這樣定義該比率為大電流放電率,結(jié)果示于下表6。表6</tables>從表6中可看出,例35到40的蓄電池和比較例21的蓄電池相比較,循環(huán)壽命和大電流放電性能均更好。從例35和例36之間的比較還可看出當(dāng)在40到100℃之間的溫度下進(jìn)行初始充電時,可改善循環(huán)壽命。另外,從例35和例37到40之間的比較可看出當(dāng)主要由氫氧化鈷組成的微粒滿足至少一條下列條件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時,或者當(dāng)正極中加入比表面積為50m2/g或小于該值的復(fù)合微粒時,可顯著地改善循環(huán)壽命。(例41)首先,制備由氫氧化鎳,鈷,鋅形成的共晶化合物構(gòu)成的微粒。氫氧化鎳在X-射線粉末衍射(Cu-Kα,2θ)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的值為0.95°。微粒中鈷的重量相對于氫氧化鎳為1.0%(重量百分比)。微粒中鋅的重量相對于氫氧化鎳為6.0%(重量百分比)。獲得的微粒的比表面積為15m2/g。將90份(重量份數(shù))如上所述得到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10份(重量份數(shù))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2.4m2/g)混合,以獲得一種粉狀混合物。隨后在該粉狀混合物中混合入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和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及3mol%(相對于氫氧化鎳)的氫氧化銫水溶液混合。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隨后,以例35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之外。該蓄電池以例35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經(jīng)受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以例35到40的同樣的方法測量例41的蓄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恢復(fù)率及大電流放電性能,結(jié)果為其循環(huán)壽命為430,恢復(fù)率為95%,大電流放電率為89%。(例42)將90份(重量份數(shù))和例41中得到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10份(重量份數(shù))和例37中得到的同種類型的氫氧化鈷微?;旌?,以獲得一種粉狀混合物。隨后在該粉狀混合物中混合入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和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及3mol%(相對于氫氧化鎳)的氫氧化銫水溶液混合。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隨后,以例35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之外。該蓄電池以例35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經(jīng)受初始充電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以例35到40的同樣的方法測量例42的蓄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恢復(fù)率及大電流放電性能,結(jié)果為其循環(huán)壽命為510,恢復(fù)率為96%,大電流放電率為89%。(例43)將90份(重量份數(shù))和例25中得到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10份(重量份數(shù))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2.4m2/g)混合,以獲得一種粉狀混合物。隨后在該粉狀混合物中混合入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和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及3mol%(相對于氫氧化鎳)的氫氧化銫水溶液混合。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類似于例25的隔離體被置于類似于例25的負(fù)極和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之間,并螺旋纏繞合成的組合物以制備一電極組。將該電極組和由7.0mol/L的氫氧化鉀和1.0mol/L的氫氧化鋰組成的堿性電解液一起置于圓柱形容器中,從而裝配成一個具有如圖1所示結(jié)構(gòu),型號為4/3A及理論容量為3500mAh的蓄電池。堿性電解液相對于正極的理論容量的比率在25℃為1.2cm3/Ah。(例44)將90份(重量份數(shù))和例25中得到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10份(重量份數(shù))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1.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2.4m2/g)混合,以獲得一種粉狀混合物。隨后在該粉狀混合物中混合入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和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及3mol%(相對于氫氧化鎳)的氫氧化銫水溶液混合。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隨后,以例43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之外。(例45)將90份(重量份數(shù))和例25中得到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10份(重量份數(shù))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0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2.4m2/g)混合,以獲得一種粉狀混合物。隨后在該粉狀混合物中混合入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和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及3mol%(相對于氫氧化鎳)的氫氧化銫水溶液混合。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隨后,以例43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之外。(例47)在和例25中說明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表面形成一層氫氧化鈷以制備比表面積為15m2/g的復(fù)合微粒。氫氧化鈷層的重量相對于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為5%(重量百分比)。該重量是以鈷元素的形式計算的。隨后,將90%(重量百分比)的復(fù)合微粒和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及3mol%(相對于氫氧化鎳)的氫氧化銫水溶液混合。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隨后,以例43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之外。(比較例22)將90份(重量份數(shù))和例25中得到的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10份(重量份數(shù))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2.4m2/g)混合,以獲得一種粉狀混合物。隨后在該粉狀混合物中混合入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和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混合。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隨后,以例43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之外。例43到47及比較例22的蓄電池在室溫下進(jìn)行部分充電,所述部分充電為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到額定容量(理論容量)的完全充電的10%。隨后,蓄電池在70℃下進(jìn)行熟化。之后,這些蓄電池在室溫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15小時,并且隨后以0.2C的放電速率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0V。以1C充電15小時及以1C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V的充電/放電循環(huán)重復(fù)5次,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以例35到40中的同樣的方法測量例43到47及比較例22的蓄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恢復(fù)率及大電流放電性能,結(jié)果示于下表7。表7中還表示了例36的結(jié)果。表7</tables>從表7中可看出,例36,43到47的蓄電池和比較例22的蓄電池相比較,循環(huán)壽命和大電流放電性能均更好。從例43和例36之間的比較還可看出當(dāng)當(dāng)部分充電后進(jìn)行熟化,可改善循環(huán)壽命及恢復(fù)率。另外,從例43和例44到47之間的比較可看出當(dāng)主要由氫氧化鈷組成的微粒滿足至少一條下列條件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時,或者當(dāng)正極中加入比表面積為50m2/g或小于該值的復(fù)合微粒時,可改善循環(huán)壽命。(例48)首先,制備由氫氧化鎳,鈷,鋅形成的共晶化合物構(gòu)成的微粒。氫氧化鎳在X-射線粉末衍射(Cu-Kα,2θ)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的值為0.95°。微粒中鈷的重量相對于氫氧化鎳為1.0%(重量百分比)。微粒中鋅的重量相對于氫氧化鎳為6.0%(重量百分比)。獲得的微粒的比表面積為15m2/g。將90份(重量份數(shù))如上所述得到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10份(重量份數(shù))氫氧化鈷微粒(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2.4m2/g)混合,以獲得一種粉狀混合物。隨后在該粉狀混合物中混合入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和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及3mol%(相對于氫氧化鎳)的氫氧化銫水溶液混合。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隨后,以例43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之外。該蓄電池以例43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經(jīng)受初始充電,熟化及充/放電循環(huán)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以例35到40的同樣的方法測量例48的蓄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恢復(fù)率及大電流放電性能,結(jié)果為其循環(huán)壽命為420,恢復(fù)率為96%,大電流放電率為87%。(例49)將90份(重量份數(shù))和例48中得到的微粒同種類型的含有氫氧化鎳的微粒和10份(重量份數(shù))和例44中得到的同種類型的氫氧化鈷微?;旌希垣@得一種粉狀混合物。隨后在該粉狀混合物中混合入0.3%(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和0.5%(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及3mol%(相對于氫氧化鎳)的氫氧化銫水溶液混合。之后,再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35%(重量百分比)的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三維鎳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隨后,以例43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裝配蓄電池,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制備的正極之外。該蓄電池以例43中說明的相同的方法經(jīng)受初始充電,熟化及充/放電循環(huán)以制備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以例35到40的同樣的方法測量例49的蓄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恢復(fù)率及大電流放電性能,結(jié)果為其循環(huán)壽命為480,恢復(fù)率為97%,大電流放電率為87%。(例50)制備圖2中的復(fù)合氫氧化鎳微粒。在氫氧化鎳微粒的表面粘附粒徑比氫氧化鎳微粒的粒徑小的細(xì)小的鎳粉粒。在氫氧化鎳的表面形成一層鈷的氫氧化合物。細(xì)小的鎳粉粒的上部分從鈷的氫氧化合物層中伸出。粘附于氫氧化鎳微粒表面的鈷的氫氧化合物層的量相對于氫氧化鎳微粒為3.5%(重量百分比)。鈷的氫氧化合物層中的細(xì)小的鎳粉粒的含量是按照鎳原子的數(shù)目來計算的。該含量基于鈷的氫氧化合物層中鈷原子的總數(shù)為5%。然后,將98%(重量百分比)的這種復(fù)合氫氧化鎳微粒和總量為2%(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聚丙烯酸鈉及聚四氟乙烯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之后,向該混合物中加入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鍍鎳?yán)w維狀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負(fù)極的制備)向95%(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為LaNi3.8Co0.5Mn0.35Al0.35的吸氫合金粉末中加入1.5%(重量百分比)的碳黑粉末,及3.5%(重量百分比)的粘結(jié)劑(聚四氟乙烯和羧甲基纖維素以得到一種混合物,然后再向該混合物中加入水并攪拌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充入鎳網(wǎng)中,干燥后,經(jīng)模壓制得包含吸氫合金的負(fù)極。隨后,在負(fù)極和正極之間布置一個由聚丙烯無紡布形成的隔離體,并螺旋纏繞合成的組合物以制備一電極組。將該電極組和由7.5mol/L的氫氧化鉀和0.5mol/L的氫氧化鋰組成的堿性電解液一起置于圓柱形容器中,從而裝配成一個具有如圖1所示結(jié)構(gòu)及理論容量為2900mAh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比較例23)以例50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一種和例25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圓柱形鎳氫蓄電池,除了正極按如下說明的構(gòu)成之外。(正極的制備)制備完全由鈷的氫氧化合物層包覆的氫氧化鎳微粒。鈷的氫氧化合物層的量相對于氫氧化鎳微粒為5%(重量百分比)。然后,將98%(重量百分比)的這種氫氧化鎳微粒和總量為2%(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聚丙烯酸鈉及聚四氟乙烯混合以得到一種混合物。之后,向該混合物中加入水,并攪拌合成的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入鍍鎳?yán)w維狀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制得鎳正極。例50和比較例23的蓄電池在室溫下熟化10小時。隨后進(jìn)行5次充/放電循環(huán)以0.2C的充電速率充電5小時,然后以0.2C的放電速率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0V。之后,各個蓄電池再次進(jìn)行5次充/放電循環(huán)以1C的充電速率充電1小時及以1C的放電速率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V。在第5次循環(huán)結(jié)束時測量放電容量。這一實驗的結(jié)果示于下表8中。隨后,將例50和比較例23的經(jīng)過上述充/放電循環(huán)的蓄電池在短路狀態(tài)下在60℃下保存一個星期,之后,再次對蓄電池進(jìn)行3次充/放電循環(huán)以1C的充電速率充電1小時及以1C的放電速率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V。在第3次循環(huán)結(jié)束時測量放電容量。這一實驗的結(jié)果示于下表8中。隨后,將90份(重量份數(shù))氫氧化鎳微粒和10份(重量份數(shù))上述氫氧化鈷微粒,0.25份(重量份數(shù))羧甲基纖維素(粘結(jié)劑),0.25份(重量份數(shù))聚丙烯酸鈉(粘結(jié)劑),3份(重量份數(shù))聚四氟乙烯(粘結(jié)劑)及30份(重量份數(shù))水混合以得到一混合溶液,隨后攪拌該混合溶液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該糊劑填充入厚度為1.1mm,孔隙率為95%的鎳?yán)w維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后制得鎳正極。(負(fù)極的制備)向95份(重量份數(shù))成分為LaNi4.0Co0.4Mn0.3Al0.3的吸氫合金粉末中加入3份(重量份數(shù))聚四氟乙烯,1份(重量份數(shù))碳黑粉末,1份(重量份數(shù))的羧甲基纖維素(粘接劑)及50份(重量份數(shù))水以得到一種混合物,然后混合該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充入鎳網(wǎng)中,干燥后,經(jīng)模壓制得包含吸氫合金的負(fù)極。隨后,在負(fù)極和正極之間布置一個由聚丙烯無紡布形成的隔離體,并螺旋纏繞合成的組合物以制備一電極組。將該電極組和由8.0M的氫氧化鉀組成的堿性電解液一起置于圓柱形容器中,從而裝配成一個具有如圖1所示結(jié)構(gòu),型號為4/3A及額定容量(理論容量)為2800mAh的蓄電池(封閉型)。例51的蓄電池在室溫下進(jìn)行部分充電,所述部分充電為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到額定容量(理論容量)的完全充電的10%。然后,這些蓄電池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15小時,再以0.2C的放電速率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0V。以1C的充電速率充電1.5小時,再以1C的放電速率放電直到電壓降低到1V的充/放電循環(huán)重復(fù)5次以制備鎳氫蓄電池。(例52)按照例51中說明的相同的步驟裝配鎳氫蓄電池,除了采用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0.95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2.4m2/g的氫氧化鈷微粒之外。(例53)按照例51中說明的相同的步驟裝配鎳氫蓄電池,除了采用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3m2/g的氫氧化鈷微粒之外。(例54)按照例51中說明的相同的步驟裝配鎳氫蓄電池,除了采用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0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3m2/g的氫氧化鈷微粒之外。(例55)按照例51中說明的相同的步驟裝配鎳氫蓄電池,除了采用平均粒徑為1.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10m2/g的氫氧化鈷微粒之外。(例56)按照例51中說明的相同的步驟裝配鎳氫蓄電池,除了采用平均粒徑為1.5μm,堆積密度為1.0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2.4m2/g的氫氧化鈷微粒之外。(比較例24)按照例51中說明的相同的步驟裝配鎳氫蓄電池,除了采用平均粒徑為4.5μm,堆積密度為1.2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2.4m2/g的氫氧化鈷微粒之外。例51到56和比較例24的蓄電池均以0.1CmA的電量充電16小時,然后以1.0CmA的電量放電直到終端電壓降低到1.0V,從而根據(jù)放電保持時間來測量初始容量,這樣來計算初始利用率。隨后將這些蓄電池在65℃下保存一個月。之后,再次對這些蓄電池以0.1CmA的電量充電16小時,然后以1.0CmA的電量放電直到終端電壓降低到1.0V。重復(fù)這一充/放電循環(huán)3次,將測量到的放電容量定義為恢復(fù)容量。這樣,根據(jù)前述公式(1)計算恢復(fù)率R(%),結(jié)果和利用率一起示于下表9中。表9如表9所示,例51到56的通過利用含有在平均粒徑,堆積密度及比表面積方面至少滿足一個條件的氫氧化鈷微粒的正極而制備的蓄電池和比較例24的通過利用含有在平均粒徑,堆積密度及比表面積方面不滿足任一條件的氫氧化鈷微粒的正極而制備的蓄電池相比,能夠改善初始利用率及在惡劣條件下存儲后的恢復(fù)率。(例57)按照例51中說明的相同的步驟裝配和例51的蓄電池的構(gòu)造相同的蓄電池,除了采用平均粒徑為1.5μm,堆積密度為1.0g/cm3,以BET方法測得的比表面積為10m2/g的氫氧化鈷微粒之外。這樣得到的蓄電池在室溫下進(jìn)行部分充電,所述部分充電為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到額定容量(理論容量)的完全充電的5%。隨后,該蓄電池在70℃下熟化。之后,在室溫下對該蓄電池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15小時,隨后以0.2C的放電速率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0V。以1C的充電速率充電1.5小時及以1C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V的充/放電循環(huán)重復(fù)5次以制備鎳氫蓄電池。(例58)按照例57中說明的相同的步驟裝配鎳氫蓄電池,除了進(jìn)行的部分充電為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到額定容量的完全充電的10%。(例59)按照例57中說明的相同的步驟裝配鎳氫蓄電池,除了進(jìn)行的部分充電為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到額定容量的完全充電的20%。(例60)按照例57中說明的相同的步驟裝配鎳氫蓄電池,除了進(jìn)行的部分充電為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到額定容量的完全充電的50%。(例61)按照例57中說明的相同的步驟裝配鎳氫蓄電池,隨后蓄電池在室溫下進(jìn)行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到額定容量(理論容量)的完全充電。然后在室溫下對該蓄電池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15小時,再以0.2C的放電速率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0V。以1C的充電速率充電1.5小時及以1C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V的充/放電循環(huán)重復(fù)5次以制備鎳氫蓄電池。按照例51到56中的同樣的方法測試?yán)?7到61的蓄電池,以測量初始利用率及這些蓄電池在65℃下保存一個月后的恢復(fù)率,結(jié)果和比較例24的結(jié)果一起示于下表10中。表10</tables>從表10可看出,例57到61的蓄電池和比較例24的蓄電池相比,表現(xiàn)出改善的初始利用率及恢復(fù)率。特別地,例57到59的蓄電池和例60的通過為完全充電的50%的部分充電得到的蓄電池相比,或者和省去部分充電和熟化的例61的蓄電池相比,表現(xiàn)出改善的初始利用率及恢復(fù)率。(例62)按照例57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蓄電池。這樣得到的蓄電池在室溫下進(jìn)行部分充電,所述部分充電為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到額定容量的完全充電的10%。然后該蓄電池在25℃下熟化,之后,在室溫下對該蓄電池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15小時,再以0.2C的放電速率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0V。以1C的充電速率充電1.5小時及以1C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V的充/放電循環(huán)重復(fù)5次以制備鎳氫蓄電池。(例63)按照例62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鎳氫蓄電池,除了熟化在40℃下進(jìn)行。(例64)按照例62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鎳氫蓄電池,除了熟化在60℃下進(jìn)行。(例65)按照例62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鎳氫蓄電池,除了熟化在90℃下進(jìn)行。按照例51到56中的同樣的方法測試?yán)?2到65的蓄電池,以測量初始利用率及這些蓄電池在65℃下保存一個月后的恢復(fù)率,結(jié)果和例58的結(jié)果一起示于下表11中。表11</tables>從表11中可看出,在40到90℃的溫度下進(jìn)行熟化的例58,63到65的蓄電池和在低于40℃的溫度下進(jìn)行熟化的例62的蓄電池相比,表現(xiàn)出改善的初始利用率及惡劣條件下存儲后的恢復(fù)率。特別地,在70到90℃的溫度下進(jìn)行熟化的例58和65的蓄電池和在低于70℃的溫度下進(jìn)行熟化的例63和64的蓄電池相比,表現(xiàn)出進(jìn)一步改善的初始利用率及恢復(fù)率。(例66)按照例57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蓄電池。這樣得到的蓄電池在室溫下進(jìn)行部分充電,所述部分充電為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到額定容量(理論容量)的完全充電的20%。然后該蓄電池在25℃下熟化,之后,在室溫下對該蓄電池以0.1C的充電速率充電15小時,再以0.2C的放電速率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0V。以1C的充電速率充電1.5小時及以1C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V的充/放電循環(huán)重復(fù)5次以制備鎳氫蓄電池。(例67)按照例66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鎳氫蓄電池,除了熟化在70℃下進(jìn)行。按照上述的同樣方法測試?yán)?6和67的蓄電池,以測量初始利用率及這些蓄電池在65℃下保存一個月后的恢復(fù)率,結(jié)果示于下表12中。表12(例68)(氫氧化鎳正極的制備)將90%(重量百分比)的氫氧化鎳微粒和6.0%(重量百分比)的氧化鈷微粒,粘結(jié)劑(0.25%(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纖維素,0.25%(重量百分比)的聚丙烯酸鈉,3%(重量百分比)的聚四氟乙烯)及30份(重量份數(shù))水混合以得到一混合溶液,隨后攪拌該混合溶液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該糊劑填充入厚度為1.1mm,孔隙率為95%的鍍鎳?yán)w維基底中。干燥后,該基底經(jīng)模壓后制得鎳正極。氧化鈷微粒的重量是以鈷元素的形式計算的,并基于氫氧化鎳微粒的重量。(負(fù)極的制備)向95份(重量份數(shù))成分為LaNi4.0Co0.4Mn0.3Al0.3的吸氫合金粉末中加入3份(重量份數(shù))聚四氟乙烯,1份(重量份數(shù))碳黑粉末,1份(重量份數(shù))的羧甲基纖維素(粘接劑)及50份(重量份數(shù))水以得到一種混合物,然后混合該混合物以制備一種糊劑。隨后將這種糊劑填充入鎳網(wǎng)中,干燥后,經(jīng)模壓制得包含吸氫合金的負(fù)極。隨后,在負(fù)極和正極之間布置一個由聚丙烯無紡布形成的隔離體,并螺旋纏繞合成的組合物以制備一電極組。將該電極組和由8.0M的氫氧化鉀組成的堿性電解液一起置于圓柱形容器中,從而裝配成一個具有如圖1所示結(jié)構(gòu),型號為AA及理論容量為1100mAh的蓄電池。(例69)按照例68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蓄電池,除了正極中的氧化鈷的含量變?yōu)?.0%(重量百分比)。(例70)按照例68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蓄電池,除了正極中的氧化鈷的含量變?yōu)?.0%(重量百分比)。(比較例25)按照例68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蓄電池,除了正極中的氧化鈷的含量變?yōu)?.0%(重量百分比)。(比較例26)按照例68中說明的同樣的步驟裝配蓄電池,除了正極中未加入氧化鈷。(初始充電)在90℃下以0.1C的充電速率對例68到70及比較例25到26的蓄電池進(jìn)行初始充電15小時,從而得到圓柱形鎳氫蓄電池。(比較例27)在室溫下以0.1C的充電速率對以例68中的相同方法裝配的蓄電池進(jìn)行初始充電12小時,從而得到圓柱形鎳氫蓄電池。(比較例28)在室溫下以0.1C的充電速率對以例70中的相同方法裝配的蓄電池進(jìn)行初始充電12小時,從而得到圓柱形鎳氫蓄電池。例68到70及比較例25到28的蓄電池以0.2C的放電速率放電直至電壓降低到1.0V,從而測量正極中的活性材料的利用率。隨后將這些蓄電池在45℃下保存一個月。然后,對這些蓄電池再次以50mA充電90分鐘,以測量將蓄電池電壓增加到0.6V所需要的時間。表13表示了以這種方式測得的起動時間及這樣測得的正極的初始利用率。表13如表13所示,正極中的氧化鈷的含量為6.0%(重量百分比)或低于該值的例68到70的蓄電池和正極中的氧化鈷的含量超過6.0%(重量百分比)的比較例25的蓄電池相比,將電壓恢復(fù)到0.6V需要的時間更短。另外,對于例68到70的蓄電池,可以在再充電的10%之內(nèi),即在9分鐘之內(nèi)將電壓恢復(fù)到0.6V。另一方面,正極中未加入氧化鈷微粒的比較例26的蓄電池表現(xiàn)出很低的利用率,但是它也指出鈷含量越低,再充電時恢復(fù)到指定電壓所需要的時間越短。對比較例27的蓄電池來說,利用率高達(dá)100%,但是將電壓恢復(fù)到0.6V需要的時間為13.2分鐘,比比較例25的時間長。從例70和比較例28的利用率之間的比較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采用例70的蓄電池比起比較例28的蓄電池來可進(jìn)一步地改善利用率。即,如果熟化在本發(fā)明提議的40到100℃的溫度下進(jìn)行,那么可以抑制在很長一段時間,或在高溫下保存時電壓的降低,從而可縮短將電壓恢復(fù)到目標(biāo)電壓所需要的時間,并且同時,即使鈷的量比較低也可保證高的利用率。因而,根據(jù)本發(fā)明可提供一種堿性蓄電池及生產(chǎn)該蓄電池的方法,該方法即使電解液的比例低到0.7到2.0cm3/Ah也可保證正極的高利用率。根據(jù)本發(fā)明還可提供一種電極,一種堿性蓄電池及生產(chǎn)該蓄電池的方法,該方法可改善電解液的分布,從而實現(xiàn)在蓄電池中的均勻的反應(yīng),并抑制γ-NiOOH的產(chǎn)生,從而改善充/放電循環(huán)性能及抑制阻抗的增加。根據(jù)本發(fā)明還可提供一種堿性蓄電池,該蓄電池能夠以少量的鈷改善初始性能,及能夠阻止在很長一段時間,或在高溫條件之類的惡劣條件下保存時蓄電池容量的降低。同時,按照這種堿性蓄電池,可以改善其自身的大電流放電性能。根據(jù)本發(fā)明還可提供一種電極,一種堿性蓄電池及生產(chǎn)該蓄電池的方法,該方法可在不增加鈷含量的情況下改善正極的利用率,及阻止在長時間的保存期內(nèi)蓄電池容量的降低。根據(jù)本發(fā)明還可提供一種生產(chǎn)蓄電池的方法,該方法可縮短在長時間或高溫條件下保存后再充電情況下的電壓恢復(fù)時間,同時在充/放電循環(huán)中保持高利用率,因而在保存后可實現(xiàn)快速充電。對于本領(lǐng)域有經(jīng)驗的人員來說,本發(fā)明的其它優(yōu)點及改變是容易的。因而,本發(fā)明在其各個方面并不限于在此展示及說明的特定的細(xì)節(jié)及表現(xiàn)的實施例。于是,在不脫離附加的權(quán)利要求及它們的等效物限定的普遍發(fā)明原理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各種變化。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堿性蓄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正極(2),所述正極包含其通過采用Cu-Kα射線進(jìn)行X-射線粉末衍射(2θ)測量測得的(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的氫氧化鎳,及4.0到1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種從鋅及鋅的化合物組成的組中選出的材料,所述至少一種材料的重量是以鋅元素計算的,并基于所述氫氧化鎳的重量;及一種堿性電解液,所述堿性電解液與正極的理論容量的比率為0.7到2.0cm3/Ah。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的形狀為包含所述至少一種材料的微粒。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還包含有至少一種從鈷及鈷的化合物組成的組中選出的材料。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的形狀為微粒,并且所述微粒的表面至少部分地被至少一種選自鈷及鈷的化合物的材料覆蓋。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50m2/g或小于該值。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還包含含有氫氧化鈷,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的微粒。7.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還包含含有氫氧化鈷,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的微粒。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還包含含有氫氧化鈷,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的微粒。9.一種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裝配包含(a)正極(2)及(b)堿性電解液的蓄電池,所述正極(2)包含在X-射線粉末衍射(2θ)采用Cu-Kα射線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的氫氧化鎳,至少一種從鈷及鈷的化合物組成的組中選出的第一材料,及4.0到1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種從鋅及鋅的化合物組成的組中選出的第二材料,所述至少一種第二材料的重量是以鋅元素計算的,并基于所述氫氧化鎳的重量,所述堿性電解液與正極的理論容量的比率為0.7到2.0cm3/Ah;及將所述蓄電池在40到100℃的溫度下進(jìn)行初始充電。10.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的微粒。11.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的微粒。12.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的微粒。13.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的形狀為微粒,并且所述微粒的表面至少部分地被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履蓋。14.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50m2/g或小于該值。15.一種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裝配包含(a)正極(2)及(b)堿性電解液的蓄電池,所述正極(2)包含在X-射線粉末衍射(2θ)采用Cu-Kα射線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的氫氧化鎳,至少一種從鈷及鈷的化合物組成的組中選出的第一材料,及4.0到1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種從鋅及鋅的化合物組成的組中選出的第二材料,所述至少一種第二材料的重量是以鋅元素計算的,并基于所述氫氧化鎳的重量,所述堿性電解液與正極的理論容量的比率為0.7到2.0cm3/Ah;對所述蓄電池部分充電至所述蓄電池完全充電量的5到20%。對所述蓄電池進(jìn)行熟化。16.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的形狀為微粒,并且所述微粒的表面至少部分地被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覆蓋。17.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50m2/g或小于該值。18.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的微粒。19.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的微粒。20.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的微粒。21.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在40到90℃的溫度下進(jìn)行。22.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充電以0.05到0.5C的充電速率進(jìn)行。23.一種堿性蓄電池,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個正極(2),所述正極包含在X-射線粉末衍射(2θ)采用Cu-Kα射線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的氫氧化鎳,及至少一種從銫,銣及鉀組成的組中選出的堿金屬;及一種堿性電解液,所述堿性電解液與正極的理論容量的比率為0.7到1.3cm3/Ah。24.如權(quán)利要求23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堿金屬是以氫氧化物的形式存在。25.如權(quán)利要求23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堿性電解液含有至少一種選自KOH,NaOH,LiOH,CsOH及RbOH中的氫氧化物。26.如權(quán)利要求23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包含所述氫氧化鎳,所述至少一種堿金屬及4.0到1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種從鋅及鋅的化合物組成的組中選出的材料,所述至少一種材料的重量是以鋅元素計算的,并基于所述氫氧化鎳的重量。27.如權(quán)利要求26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的形狀為微粒,并且所述微粒的表面至少部分地被至少一種選自鈷及鈷的化合物的材料覆蓋。28.如權(quán)利要求27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50m2/g或小于該值。29.如權(quán)利要求26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還包含含有氫氧化鈷,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的微粒。30.如權(quán)利要求26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還包含含有氫氧化鈷,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的微粒。31.如權(quán)利要求26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還包含含有氫氧化鈷,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的微粒。32.如權(quán)利要求23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的形狀為微粒,并且所述微粒的表面至少部分地被至少一種選自鈷及鈷的化合物的材料覆蓋。33.如權(quán)利要求32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50m2/g或小于該值。34.如權(quán)利要求23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還包含含有氫氧化鈷,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的微粒。35.如權(quán)利要求23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還包含含有氫氧化鈷,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的微粒。36.如權(quán)利要求23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還包含含有氫氧化鈷,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的微粒。37.一種電極,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在X-射線粉末衍射(2θ)采用Cu-Kα射線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的氫氧化鎳,及至少一種從銫,銣及鉀組成的組中選出的堿金屬。38.如權(quán)利要求37所述的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堿金屬由至少一種選自CsOH,RbOH及KOH中的氫氧化物提供。39.如權(quán)利要求37所述的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的形狀為微粒,并且所述微粒的表面至少部分地被至少一種選自鈷及鈷的化合物的材料覆蓋。40.如權(quán)利要求39所述的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50m2/g或小于該值。41.如權(quán)利要求37所述的電極,還包含含有氫氧化鈷的微粒,所述微粒的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42.如權(quán)利要求37所述的電極,還包含含有氫氧化鈷的微粒,所述微粒的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43.如權(quán)利要求37所述的電極,還包含含有氫氧化鈷的微粒,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44.一種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裝配包含(a)正極(2)及(b)堿性電解液的蓄電池,所述正極(2)包含在X-射線粉末衍射(2θ)采用Cu-Kα射線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的氫氧化鎳,至少一種選自銫,銣及鉀中的堿金屬及至少一種從鈷及鈷的化合物組成的組中選出的第一材料,所述堿性電解液與正極的理論容量的比率為0.7到1.3cm3/Ah;及將所述蓄電池在40到100℃的溫度下進(jìn)行初始充電。45.如權(quán)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堿金屬為氫氧化物的形式。46.如權(quán)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包含所述氫氧化鎳,所述至少一種堿金屬,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及4.0到1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種從鋅及鋅的化合物組成的組中選出的第二材料,所述至少一種第二材料的重量是以鋅元素計算的,并基于所述氫氧化鎳的重量。47.如權(quán)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的形狀為微粒,并且所述微粒的表面至少部分地被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覆蓋。48.如權(quán)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50m2/g或小于該值。49.如權(quán)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的微粒。50.如權(quán)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的微粒。51.如權(quán)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的微粒。52.如權(quán)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的形狀為微粒,并且所述微粒的表面至少部分地被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覆蓋。53.如權(quán)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50m2/g或小于該值。54.如權(quán)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的微粒。55.如權(quán)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的微粒。56.如權(quán)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的微粒。57.一種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裝配包含(a)正極(2)及(b)堿性電解液的蓄電池,所述正極(2)包含在X-射線粉末衍射(2θ)采用Cu-Kα射線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的氫氧化鎳,至少一種選自銫,銣及鉀中的堿金屬及至少一種從鈷及鈷的化合物組成的組中選出的第一材料,所述堿性電解液與正極的理論容量的比率為0.7到1.3cm3/Ah;對所述蓄電池部分充電至所述蓄電池完全充電量的5到20%。對所述蓄電池進(jìn)行熟化。58.如權(quán)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堿金屬為氫氧化物的形式。59.如權(quán)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包含所述氫氧化鎳,所述至少一種堿金屬,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及4.0到1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種從鋅及鋅的化合物組成的組中選出的第二材料,所述至少一種第二材料的重量是以鋅元素計算的,并基于所述氫氧化鎳的重量。60.如權(quán)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的形狀為微粒,并且所述微粒的表面至少部分地被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覆蓋。61.如權(quán)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50m2/g或小于該值。62.如權(quán)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的微粒。63.如權(quán)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的微粒。64.如權(quán)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的微粒。65.如權(quán)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的形狀為微粒,并且所述微粒的表面至少部分地被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覆蓋。66.如權(quán)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50m2/g或小于該值。67.如權(quán)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的微粒。68.如權(quán)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的微粒。69.如權(quán)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種第一材料是含有氫氧化鈷,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的微粒。70.如權(quán)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在40到90℃的溫度下進(jìn)行。71.如權(quán)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充電以0.05到0.5C的充電速率進(jìn)行。72.一種堿性蓄電池,其特征在于包含含有氫氧化鎳及含有氫氧化鈷并且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的微粒的正極(2)。73.如權(quán)利要求72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在于所述微粒的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74.如權(quán)利要求72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在于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75.一種電極,其特征在于包含氫氧化鎳及含有氫氧化鈷并且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的微粒。76.如權(quán)利要求75所述的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77.如權(quán)利要求75所述的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78.一種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裝配包含有含有氫氧化鎳和微粒的正極(2)的蓄電池,所述微粒含有氫氧化鈷,并且平均粒徑為0.3到2.5μm;對所述蓄電池部分充電至所述蓄電池完全充電量的5到20%。對所述蓄電池進(jìn)行熟化。79.如權(quán)利要求7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在40到90℃的溫度下進(jìn)行。80.如權(quán)利要求7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充電以0.05到0.5C的充電速率進(jìn)行。81.一種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裝配包含有含有氫氧化鎳和微粒的正極(2)的蓄電池,所述微粒含有氫氧化鈷,并且堆積密度為0.4到1.15g/cm3;對所述蓄電池部分充電至所述蓄電池完全充電量的5到20%。對所述蓄電池進(jìn)行熟化。82.如權(quán)利要求8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在40到90℃的溫度下進(jìn)行。83.如權(quán)利要求8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充電以0.05到0.5C的充電速率進(jìn)行。84.一種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裝配包含有含有氫氧化鎳和微粒的正極(2)的蓄電池,所述微粒含有氫氧化鈷,并且比表面積為2.5到30m2/g;對所述蓄電池部分充電至所述蓄電池完全充電量的5到20%。對所述蓄電池進(jìn)行熟化。85.如權(quán)利要求8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在40到90℃的溫度下進(jìn)行。86.如權(quán)利要求8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充電以0.05到0.5C的充電速率進(jìn)行。87.一種制造堿性蓄電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裝配包含正極(2)的蓄電池,所述正極(2)含有包含有氫氧化鎳的活性材料,及不大于6%(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種選自鈷和鈷化合物中的材料,所述至少一種材料的重量是以鈷元素計算的,并基于所述活性材料的重量;及對所述蓄電池在40到100℃的溫度下進(jìn)行初始充電。88.一種堿性蓄電池,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個包含含有氧化鎳的微粒的正極(2),在所述微粒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一導(dǎo)電層,所述導(dǎo)電層含有鈷化合物并且具有導(dǎo)電表面區(qū)域,在該區(qū)域自由電子作為電荷載體。89.如權(quán)利要求88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鈷化合物是鈷的氫氧化合物。90.如權(quán)利要求88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導(dǎo)電區(qū)域由耐堿金屬或由耐堿金屬覆蓋的金屬形成。91.如權(quán)利要求90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堿金屬是鎳。9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的形狀為微粒,并且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3到25m2/g。9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3到25m2/g。94.如權(quán)利要求23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的形狀為微粒,并且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3到25m2/g。95.如權(quán)利要求23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為含有4.0到1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種選自鋅及鋅的化合物中的材料的微粒,所述至少一種材料的重量是以鋅元素的形式計算的,并且基于所述氫氧化鎳的重量。96.如權(quán)利要求95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還含有至少一種選自鈷及鈷的化合物中的材料。97.如權(quán)利要求95所述的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3到25m2/g。98.如權(quán)利要求37所述的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的形狀為微粒,并且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3到25m2/g。99.如權(quán)利要求37所述的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鎳為含有4.0到1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種選自鋅及鋅的化合物中的材料的微粒,所述至少一種材料的重量是以鋅元素的形式計算的,并且基于所述氫氧化鎳的重量。100.如權(quán)利要求99所述的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還含有至少一種選自鈷及鈷的化合物中的材料。101.如權(quán)利要求99所述的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的比表面積為3到25m2/g。全文摘要一種堿性蓄電池,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個正極(2)及一種堿性電解液,所述正極包含在X-射線粉末衍射(2θ)采用Cu-Kα射線測量的情況下,其(101)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寬度值為0.8°或更大的氫氧化鎳,及4.0到1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種從鋅及鋅的化合物組成的組中選出的材料,所述至少一種材料的重量是以鋅元素的形式計算的,并基于所述氫氧化鎳的重量,所述堿性電解液相對于正極的理論容量的比率為0.7到2.0cm文檔編號H01M4/52GK1186356SQ97125528公開日1998年7月1日申請日期1997年12月17日優(yōu)先權(quán)日1996年12月17日發(fā)明者若林誠,宮本邦彥,山根哲哉,坂東直美,石清司,菅野憲一,乙幡秀和申請人:東芝電池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