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連 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安裝于電路板上的QSFP連接器。
背景技術:
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現(xiàn)有技術請參閱2008年4月15日公告的美國專利第US7, 357,673B1號,該專利揭示了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及組裝于絕緣本體內(nèi)的若干導電端子。所述導電端子包括上排端子及下排端子,所述上排端子及下排端子均包括一個彈性接觸臂及位于該彈性接觸臂末端的接觸部。然而,該彈性接觸臂的斜度較小,接觸部的保持力(unmating force)較小,容易導致與對接連接器的對接不穩(wěn)。因此,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技術進行改進,以克服以上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電端子具有較大保持力的電連接器。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及安裝于絕緣本體內(nèi)的若干導電端子,所述絕緣本體包括對接面、貫穿對接面的第一收容腔及貫穿對接面且位于第一收容腔下方的第二收容腔,其中所述第一收容腔用以收容對接連接器的舌板,所述第二收容腔用以收容所述對接連接器的定位板,所述若干導電端子包括位于上排的若干第一導電端子及位于下排的若干第二導電端子,所述第一導電端子包括懸臂狀的第一接觸臂,所述第一接觸臂包括延伸入第一收容腔內(nèi)的第一接觸部,所述第二導電端子包括懸臂狀的第二接觸臂,所述第二接觸臂包括延伸入第一收容腔內(nèi)的第二接觸部,所述第一接觸臂還設有位于第一接觸部后端且向上折彎的第一折彎部,所述第二接觸臂還設有位于第二接觸部后端且向下折彎的第二折彎部。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接觸臂還包括自第一折彎部向后延伸的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接觸臂還包括自第二折彎部向后延伸的第二水平部,在第一水平部高度受限制不能再上提,第二水平部的高度受結(jié)構限制不能再向下降的情況下,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通過折彎再回折的方式來提高第一接觸臂和第二接觸臂的斜率。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折彎部設有第一頂點,所述第二彎折部設有第二頂點,所述第一頂點與所述第二頂點之間的高度大于第一接觸部與第二接觸部之間的高度。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接觸臂還包括自第一折彎部向后延伸的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接觸臂還包括自第二折彎部向后延伸的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與第二水平部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水平部與第二水平部之間的高度大于第一接觸部與第二接觸部之間的高度,但是小于所述第一頂點與所述第二頂點之間的高度。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接觸臂還包括自第一接觸部斜向上延伸的第一導引部,所述第二接觸臂還包括自第二接觸部斜向下延伸的第二導引部,所述第一導引部與第二導引部形成喇叭口。[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絕緣本體包括與對接面相對的后表面及貫穿該后表面的第一安裝槽及第二安裝槽,所述電連接器包括鑲埋成型于所述第一導電端子上的第一絕緣塊,所述電連接器包括鑲埋成型于所述第二導電端子上的第二絕緣塊,所述第一絕緣塊收容于第一安裝槽內(nèi),所述第二絕緣塊收容于第二安裝槽內(nèi)。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導電端子包括豎直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絕緣塊包括后端面及設置于所述后端面上的若干間隔設置的定位槽,所述第一延伸部定位于對應的定位槽內(nèi)。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絕緣本體的后表面設有與所述定位槽對齊的若干限位槽,所述第一延伸部收容于對應的限位槽內(nèi)。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絕緣塊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絕緣塊的長度。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絕緣塊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斜面及位于側(cè)面的至少一個第一鎖扣凸起,所述第二絕緣塊包括位于下端的第二斜面及位于側(cè)面的至少一個第二鎖扣凸起,所述第一斜面與第二斜面分別用以導引所述第一絕緣塊及第二絕緣塊插入所述第一安裝槽及第二安裝槽內(nèi),所述第一鎖扣凸起及第二鎖扣凸起用以與所述第一安裝槽及第二安裝槽相抵壓以固定所述第一絕緣塊及第二絕緣塊。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反向設置的第一、第二折彎部使所述第一、第二接觸臂的斜度得到增加,垂直于第一、第二接觸部的分力也就大大增加了,從而增大了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導電端子的保持力。通過在第二絕緣塊的后端面上設置定位第一延伸部的定位槽,防止了第一導電端子受力變形。
圖I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立體圖。圖2是圖I另一角度的立體圖。圖3是圖I中電連接器的絕緣本體的立體圖。圖4是圖3中的絕緣本體于另一角度的立體圖。圖5是圖I中電連接器的第一、第二端子模組的立體圖。圖6是圖5中第一、第二端子模組的側(cè)視圖。圖7是圖5中第一端子模組的立體圖。圖8是圖5中第二端子模組的立體圖。圖9是圖5中第一、第二端子模組中第一、第二絕緣塊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圖I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電連接器100,其包括絕緣本體I及安裝于絕緣本體I內(nèi)的若干導電端子2。在圖示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電連接器100為QSFP(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板端連接器,其用以與對接連接器(未圖示)配合,進行數(shù)據(jù)傳輸。所述導電端子2可以通過直接插入的方式安裝于絕緣本體I內(nèi),或者通過端子模組的形式安裝于絕緣本體I內(nèi)(容后詳述)。請參圖I至圖4所示,所述絕緣本體I包括對接面11、相對于對接面11的后表面12、貫穿對接面11的第一收容腔111、貫穿對接面11且位于第一收容腔111下方的第二收容腔112、貫穿后表面12的第一安裝槽121、及貫穿后表面12且位于第一安裝槽121下方的第二安裝槽122。從實體結(jié)構上看,所述絕緣本體I包括頂壁、底壁、兩側(cè)壁15及自底壁兩側(cè)向下延伸的一對支撐壁16,其中所述第一收容腔111由所述頂壁、底壁及兩側(cè)壁15共同圍成,所述第二收容腔112由所述底壁及支撐壁16共同圍成。所述第一收容腔111用以收容對接連接器的舌板,所述第二收容腔112用以收容所述對接連接器的定位板。對接連接器的舌板的上下表面均設有平板狀的金屬墊,用以與導電端子2接觸以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傳輸。所述頂壁設有若干與第一收容腔111連通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31,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131進一步向上貫穿所述頂壁,以提供導電端子2足夠的變形空間。類似地,所述底壁設有若干與第二收容腔112連通的第二端子收容槽141,所述第二端子收容槽141進一步向下貫穿所述底壁,以提供導電端子2足夠的變形空間。每一個支撐壁16設有向下凸出的定位柱161,用以將所述電連接器100定位于電路板(未圖示)上。所述絕緣本體I的后表面12設有若干間隔設置的限位槽123,用以定位導電端子2。 請參圖5至圖8所示,所述導電端子2包括位于上排的若干第一導電端子21及位于下排的若干第二導電端子22。在本實用新型圖示的實施方式中,為了便于安裝第一、第二導電端子21、22,所述電連接器100包括通過insert molding的方式包覆于所述第一導電端子21上的第一絕緣塊3,及通過insert molding的方式包覆于所述第二導電端子22上的第二絕緣塊4。也就是說,所述第一、第二導電端子21、22分別鑲埋成型(insertmolding)于第一、第二絕緣塊3、4內(nèi),方便組裝。所述第一導電端子21包括懸臂狀的且對應于第一端子收容槽131的第一接觸臂23,所述第一接觸臂23包括延伸入第一收容腔111內(nèi)的第一接觸部231及位于第一接觸部231后端且向上折彎的第一折彎部232。所述第一折彎部232設有第一頂點233。由于所述第一折彎部232的存在,整體上,第一接觸臂23向下傾斜的角度(即斜度)變大了,也就是說,垂直于第一接觸部231的分力大大增加了。所述第一接觸臂23還包括自第一折彎部232向后延伸的第一水平部234及自第一接觸部231斜向上延伸的第一導引部235。另外,所述第一導電端子21還包括自第一水平部234向下豎直延伸的第一延伸部236及自第一延伸部236后端水平延伸的第一焊接部237。類似地,所述第二導電端子22包括懸臂狀的且對應于第二端子收容槽141的第二接觸臂24,所述第二接觸臂24包括延伸入第一收容腔111內(nèi)的第二接觸部241及位于第二接觸部241后端且向下折彎的第二折彎部242。所述第二折彎部242設有第二頂點243。由于所述第二折彎部242的存在,整體上,第二接觸臂24向上傾斜的角度(即斜度)變大了,也就是說,垂直于第二接觸部241的分力大大增加了。所述第二接觸臂24還包括自第二折彎部242向后延伸的第二水平部244及自第二接觸部241斜向上延伸的第二導引部245。另外,所述第二導電端子22還包括自第二水平部244向下豎直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46及自第二延伸部246后端水平延伸的第二焊接部247。在第一水平部234高度受限制不能再上提,第二水平部244的高度受結(jié)構限制不能再向下降的情況下,即高度H3不能增大的情況下,第一折彎部232和第二折彎部242通過折彎再回折的方式來提高第一接觸臂23和第二接觸臂24的斜率。由于所述第一、第二接觸臂23、24的斜度增加了,垂直于第一、第二接觸部231、241的分力大大增加了,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00的導電端子2的保持力(unmating force)增大了。當對接連接器的舌板拔出第一收容腔111內(nèi)時,其需要克服較大的保持力,由此帶來的技術效果是,對接連接器的舌板能夠被第一、第二接觸臂23、24穩(wěn)定的夾持,進而使數(shù)據(jù)傳輸穩(wěn)定。所述第一折彎部232與第二折彎部242沿位于它們中間的水平面對稱設置。所述第一頂點233與所述第二頂點243之間的高度Hl大于第一接觸部231與第二接觸部232之間的高度H2。所述第一水平部234與第二水平部244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水平部234與第二水平部244之間的高度H3大于第一接觸部231與第二接觸部241之間的高度H2,但是小于所述第一頂點233與所述第二頂點243之間的高度Hl。所述第一導引部235與第二導引部245形成喇叭口,用以導引對接連接器舌板的插入。所述第一絕緣塊3包括上端的第一斜面31及位于側(cè)面的至少一個第一鎖扣凸起32。所述第一斜面31用以導引所述第一絕緣塊3插入所述第一安裝槽121內(nèi),所述第一鎖扣凸起32用以與所述第一安裝槽121相抵壓以固定所述第一絕緣塊3。所述第二絕緣塊4包括下端的第二斜面41及位于側(cè)面的至少一個第二鎖扣凸起·42。所述第二斜面41用以導引所述第二絕緣塊4插入所述第二安裝槽122內(nèi),所述第二鎖扣凸起42用以與所述第二安裝槽122相抵壓以固定所述第二絕緣塊4。所述第二絕緣塊4包括后端面43及設置于所述后端面43上的若干間隔設置的定位槽44,所述第一導電端子21的第一延伸部236定位于對應的定位槽44內(nèi)。請參圖2所示,所述定位槽44與絕緣本體I的限位槽123分別對齊設置,且用以共同定位第一延伸部236,以起到較佳的定位效果。所述第二絕緣塊4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絕緣塊3的長度,因此第二絕緣塊4具有足夠的空間來設置定位槽44。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00中,由于需要給第二絕緣塊4的組裝進行讓位(也就是說在對應絕緣本體I后表面12下部的位置進行逃料),在這種情形下,逃料的位置并無限位槽123。由于逃料的位置又剛好靠近第一焊接部237,再加上第一延伸部236本身的長度較大,如果不設置定位結(jié)構,任由此處的第一延伸部236暴露在外面,將會因第一焊接部237的共面度難以保證,而嚴重影響第一焊接部237的焊接效果。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通過在第二絕緣塊4的后端面43上設置定位第一延伸部236的定位槽44,防止了第一導電端子21受力變形。綜上所述,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電連接器(100),其包括絕緣本體(I)及安裝于絕緣本體(I)內(nèi)的若干導電端子(2),所述絕緣本體(I)包括對接面(11)、貫穿對接面(11)的第一收容腔(111)及貫穿對接面(11)且位于第一收容腔(111)下方的第二收容腔(112),所述若干導電端子(2)包括位于上排的若干第一導電端子(21)及位于下排的若干第二導電端子(22),所述第一導電端子(21)包括懸臂狀的第一接觸臂(23),所述第一接觸臂(23)包括延伸入第一收容腔(111)內(nèi)的第一接觸部(231),所述第二導電端子(22)包括懸臂狀的第二接觸臂(24),所述第二接觸臂(24)包括延伸入第一收容腔(111)內(nèi)的第二接觸部(24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觸臂(23)還設有位于第一接觸部(231)后端且向上折彎的第一折彎部(232),所述第二接觸臂(24)還設有位于第二接觸部(241)后端且向下折彎的第二折彎部(242)。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觸臂(23)還包括自第一折彎部(232)向后延伸的第一水平部(234),所述第二接觸臂(24)還包括自第二折彎部(242)向后延伸的第二水平部(244),在第一水平部(234)高度受限制不能再上提,第二水 平部(244)的高度受結(jié)構限制不能再向下降的情況下,第一折彎部(232)和第二折彎部(242)通過折彎再回折的方式來提高第一接觸臂(23)和第二接觸臂(24)的斜率。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彎部(232)設有第一頂點(233),所述第二彎折部(242)設有第二頂點(243),所述第一頂點(233)與所述第二頂點(243)之間的高度(Hl)大于第一接觸部(231)與第二接觸部(241)之間的高度(H2)。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觸臂(23)還包括自第一折彎部(232)向后延伸的第一水平部(234),所述第二接觸臂(24)還包括自第二折彎部(242)向后延伸的第二水平部(244),所述第一水平部(234)與第二水平部(244)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水平部(234)與第二水平部(244)之間的高度(H3)大于第一接觸部(231)與第二接觸部(241)之間的高度(H2),但是小于所述第一頂點(233)與所述第二頂點(243)之間的高度(Hl)。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觸臂(23)還包括自第一接觸部(231)斜向上延伸的第一導引部(235),所述第二接觸臂(24)還包括自第二接觸部(241)斜向下延伸的第二導引部(245),所述第一導引部(235)與第二導引部(245)形成喇叭口。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本體(I)包括與對接面(11)相對的后表面(12)及貫穿該后表面(12)的第一安裝槽(121)及第二安裝槽(122),所述電連接器(100)包括鑲埋成型于所述第一導電端子(21)上的第一絕緣塊(3),所述電連接器(100)包括鑲埋成型于所述第二導電端子(22)上的第二絕緣塊(4),所述第一絕緣塊(3)收容于第一安裝槽(121)內(nèi),所述第二絕緣塊(4)收容于第二安裝槽(122)內(nèi)。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端子(21)包括豎直延伸的第一延伸部(236),所述第二絕緣塊(4)包括后端面(43)及設置于所述后端面上的若干間隔設置的定位槽(44),所述第一延伸部(236)定位于對應的定位槽(44)內(nèi)。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本體(I)的后表面(12)設有與所述定位槽(44)對齊的若干限位槽(123),所述第一延伸部(236)收容于對應的限位槽(123)內(nèi)。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絕緣塊(4)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絕緣塊(3)的長度。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絕緣塊(3)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斜面(31)及位于側(cè)面的至少一個第一鎖扣凸起(32),所述第二絕緣塊(4)包括位于下端的第二斜面(41)及位于側(cè)面的至少一個第二鎖扣凸起(42),所述第一斜面(31)與第二斜面(41)分別用以導引所述第一絕緣塊(3)及第二絕緣塊(4)插入所述第一安裝槽(121)及第二安裝槽(122)內(nèi),所述第一鎖扣凸起(32)及第二鎖扣凸起(42)用以與所述第一安 裝槽(121)及第二安裝槽(122)相抵壓以固定所述第一絕緣塊(3)及第二絕緣塊(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連接器,適用于含彈片端子的連接器,尤其適用于QSFP,其包括絕緣本體及安裝于絕緣本體內(nèi)的若干導電端子,所述絕緣本體包括對接面及貫穿對接面的第一收容腔,所述若干導電端子包括位于上排的若干第一導電端子及位于下排的若干第二導電端子。所述第一導電端子包括懸臂狀的第一接觸臂,所述第一接觸臂包括第一接觸部及位于第一接觸部后端且向上折彎的第一折彎部,所述第二導電端子包括懸臂狀的第二接觸臂,所述第二接觸臂包括第二接觸部及位于第二接觸部后端且向下折彎的第二折彎部。如此設置,第一、第二折彎部使第一、第二接觸臂的斜度增加了,從而增大了導電端子保持力。
文檔編號H01R13/02GK202695780SQ20122041048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18日
發(fā)明者顧光新, 付柯存, 張倩麗, 程毅 申請人:溫州意華通訊接插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