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改良端子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與本發(fā)明相關的現(xiàn)有技術可參閱于2011年2月9日公告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第CN201741887U號所揭示的一種電連接器,其設有一插接口,并且包括絕緣本體及固持于絕緣本體內(nèi)的若干端子。所述絕緣本體包括主體部及設于主體部上的一舌板;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設于主體部上的第一固持部、自第一固持部前端向前延伸并設于舌板上的彈性第一接觸部、自第一固持部后端向下彎折延伸的第一連接部以及自第一連接部延伸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設于舌板上的第二固持部、自第二固持部前端延伸且位于舌板上的第二接觸部、自第二固持部后端向下彎折延伸的第二連接部以及自第二連接部延伸的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的結(jié)構強度相同,因為第一端子的彈性第一接觸部呈懸臂狀并延伸入插接口內(nèi),在使用中要發(fā)生彈性變形,而 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觸部呈平板狀貼靠于舌板上并暴露于插接口內(nèi),在使用中不需要發(fā)生彈性變形,所以造成第一端子的使用壽命小于第二端子的使用壽命,進而導致電連接器的使用壽命因第一端子的使用壽命的影響而減小。因此,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電連接器進行改造以克服上述缺陷。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延長電連接器的使用壽命的電連接器。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其設有一插接口,并包括絕緣本體及設于絕緣本體上的若干端子;所述絕緣本體包括主體部及設于主體部上的一舌板;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設于主體部上的第一固持部、自第一固持部前端向前延伸并設于舌板上的彈性第一接觸部、自第一固持部后端向下彎折延伸的第一連接部以及自第一連接部延伸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設于舌板上的第二固持部、自第二固持部前端延伸且位于舌板上的第二接觸部、自第二固持部后端向下彎折延伸的第二連接部以及自第二連接部延伸的第二焊接部;所述彈性第一接觸部成懸臂狀并延伸入插接口內(nèi),所述第二接觸部成平板狀貼靠于舌板上并暴露于插接口內(nè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結(jié)構強度優(yōu)于第二端子。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電連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第一端子的強度優(yōu)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強度,從而增強了彈性第一接觸部的強度,進而增加了第一端子及電連接器的使用壽命。
圖I為本發(fā)明電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圖。圖2為本發(fā)明電連接器的部分分解圖。
圖3為本發(fā)明電連接器中絕緣塊與端子的立體組合圖。圖4為圖3的部分分解圖。圖5為圖4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圖。圖6為本發(fā)明電連接器中第一、第二絕緣塊的立體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電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圖8為本發(fā)明電連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圖9為本發(fā)明電連接器中端子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I至圖9所示,本發(fā)明電連接器100為堆疊設計的四層USB 3. O插座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I、固持于絕緣本體I上的若干端子2、固持于絕緣本體I后側(cè)以定位端子2的絕緣塊3及遮蓋絕緣本體I的遮蔽殼體4。所述電連接器100沿絕緣本體I上下方向堆疊設置有四個用以收容對接插頭(未圖示)的插接口 5。請參閱圖7至圖9所示,所述絕緣本體I包括主體部11及固持于主體部11上的若干舌板12。所述主體部11設有基部13及自基部13前端向前延伸的若干隔板14。所述基部13設有一前端面130。所述隔板14沿絕緣本體I上下方向間隔設置并且相互平行。所述基部13設置有若干自前端面130向后凹設的收容腔131以固持舌板12、位于收容腔131下側(cè)且前后貫穿基部13的第一端子收容孔137及位于收容腔131后側(cè)并前后貫穿基部13的第二端子收容孔132以固持端子2。所述收容腔131設有位于第二端子收容孔132前方且橫向設置的第一收容腔1311、及自第一收容腔1311兩端向下延伸且位于第二端子收容孔132兩側(cè)的第二收容腔1312。所述基部13后端凹設有用以收容并固持絕緣塊3的容置空間133。所述容置空間133兩側(cè)內(nèi)壁形成有向內(nèi)延伸用以固持絕緣塊3的倒勾138。所述基部13兩側(cè)分別設有若干向內(nèi)凹陷的凹陷部134以與遮蔽殼體4相抵持及向外凸設的凸塊135以與遮蔽殼體4相扣持。所述基部13后端下側(cè)凹設有若干與最下側(cè)一排的第一端子收容孔137相對應的槽道136以定位端子2后端。每一舌板12設有收容并固持于收容腔131內(nèi)的固持段121及自固持段121向前延伸到插接口 5的對接部122。所述固持段121設有收容于第一收容腔1311內(nèi)的橫向部分1211以限制舌板12沿絕緣本體I上下方向移動、及自橫向部分1211兩端下側(cè)分別向后延伸的固持臂1212。所述固持臂1212收容于第二收容腔1312內(nèi)并勾持于基部13后側(cè)、所述橫向部分1211后端向后抵持于第一收容腔1311內(nèi)壁,從而可防止舌板12沿絕緣本體I前后方向移動。所述對接部122上形成有位于底面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222、位于第一端子收容槽1222前側(cè)的第二端子收容槽1221及形成于相鄰第二端子收容槽1221之間的凸肋。所述第二端子收容槽1221向前貫穿至對接部122前端面,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1222與第二端子收容槽1221沿絕緣本體I前后方向間隔設置。所述端子2包括沿絕緣本體I上下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組端子21、第二組端子22、第三組端子23及第四組端子24。所述每一組端子21、22、23、24均包括第一端子26及位于第一端子26上方的第二端子25。所述第一端子26設有固持于第一端子收容孔137內(nèi)的第一固持部261、自第一固持部261前端向前延伸到第一端子收容槽1222內(nèi)的彈性第一接觸部262、自第一固持部261后端向下彎折延伸的第一連接部263及自第一連接部263向下豎直延伸的第一焊接部264。所述第二端子25鑲埋成型于舌板12中,并設有埋設于舌板12內(nèi)的第二固持部251、自第二固持部251前端延伸到對接部122并收容于第二端子收容槽1221內(nèi)的第二接觸部252、自第二固持部251后端向下彎折延伸的第二連接部253及自第二連接部253向下豎直延伸的第二焊接部254。所述彈性第一接觸部262、第二接觸部252設于對應舌板12的同一側(cè)且沿絕緣本體I前后方向排布成兩排,且所述彈性第一接觸部262位于第二接觸部252后方。所述彈性第一接觸部262成懸臂狀收容于第一端子收容槽1222內(nèi)并延伸入插接口 5內(nèi),所述第二接觸部252成平板狀貼靠于第二端子收容槽1221的底面并暴露于插接口 5內(nèi)。所述第一端子26的結(jié)構強度優(yōu)于所述第二端子25的結(jié)構強度,增加所述第一端子26的使用壽命,進而增加電連接器100的使用壽命。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26的厚度與第二端子25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端子26的材料強度優(yōu)于所述第二端子25的材料強度,所述第一端子26的材料是磷銅,所述第二端子25的材料是黃銅,因此,本實施例通過第一端子26采用較好的材料來加強其強度。
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通過設置所述第一端子26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端子25的厚度,來達到所述第一端子26的結(jié)構強度優(yōu)于第二端子25的結(jié)構強度的效果。所述第一組端子21、第二組端子22中的第一固持部261后端設有沿遠離第二固持部251方向彎折延伸的第一彎折部,所述第一連接部263自第一彎折部后端向下彎折延伸,如此設置,可以降低端子2之間的串音。所述每一組端子21、22、23、24內(nèi)的第一連接部263與第二連接部253沿絕緣本體I前后方向成兩排設置,從而使得第一、第二、第三組及第四端子21、22、23、24的連接部253、263沿絕緣本體I前后方向排列為八排,其中第四組端子24的連接部253、263位于最前兩排,而第一組端子21的連接部253、263位于最后兩排。所述每一組端子21、22、23、24中的第二端子25均包括有位于兩側(cè)的兩對差分信號端子及位于兩對差分信號端子之間的一根接地端子,所述同一組端子中的接地端子的第二固持部251及第二連接部253沿絕緣本體I橫向的寬度大于所述兩對差分信號端子的第二固持部251及第二連接部253沿絕緣本體I橫向的寬度;所述第一組端子21、第二組端子22中的第二端子25的接地端子的第二固持部251及第二連接部253沿絕緣本體I橫向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三組端子23、第四組端子24中的第二固持部251及第二連接部253沿絕緣本體I橫向的寬度。所述第一組端子21、第二組端子22中的第二端子25的接地端子的第二固持部251上的前段部分較其后段部分寬,且其前段部分上設有若干孔;所述第三組端子23、第四組端子24中的第二端子25的接地端子的第二固持部251的前段部分較其后段部分寬,且其前端部分呈十字架狀;所述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及第四組端子21、22、23,24中差分信號端子的第二固持部251的前段部分較其后段部分窄,如此設置,可以降低接地端子之間的阻抗差值,提高電連接器的電氣性能。請參閱圖3至圖8所示,所述絕緣塊3包括固持于絕緣本體I后端、并沿絕緣本體I上下方向相互固持的第一絕緣塊31及第二絕緣塊32,及夾持于第一、第二絕緣塊31、32與基部13之間的第三絕緣塊33。所述第一絕緣塊31間隔設置有若干上下貫穿的第一收容孔311以收容第一組端子21中第二、第一端子25、26的連接部253、263及第二組端子22中第二端子25的第二連接部253上側(cè)部分。所述第二絕緣塊32設有若干上下貫穿并與第一收容孔311沿絕緣本體I上下方向一一對應的第二收容孔321以收容第一組端子21中的第一、第二連接部253,263及第二組端子22中第二端子25的第二連接部253下側(cè)部分。所述第一絕緣塊31底面向上凹設有固持孔312,所述第二絕緣塊32設有自頂面向上延伸以與所述固持孔312相固持的固持柱322,以將第一絕緣塊31與第二絕緣塊32沿絕緣本體I上下方向固持在一起。所述固持孔312沿絕緣本體I橫向位于第一收容孔311的外側(cè),所述固持柱322沿絕緣本體I橫向位于第二收容孔321的外側(cè)并與所述固持孔312對應設置。由此可見,本發(fā)明電連接器100設置沿上下方向相互固持的第一、第二絕緣塊31、32,從而可減短成型每一絕緣塊31、32上收容孔311、321的過程中模具(未圖示)上相應模仁的長度,使得模仁不易被碰撞而斷裂,降低產(chǎn)品制造成本,提高生產(chǎn)效率。所述第二絕緣塊32兩側(cè)分別設有一向外突伸的固持塊325以與遮蔽殼體4相固持,及自兩側(cè)前端向前延伸的卡勾326。所述第三絕緣塊33設有若干上下貫穿的第三收容孔331及自第三絕緣塊33后側(cè)凹設的收容槽332。所述第三組端子23中的第二、第一連接部253、263及第四組端子24中第二連接部253收容于第三收容孔331內(nèi)。所述第二組端子22中第一端子26的第一連接部263向前收容于所述收容槽332內(nèi),所述第二絕緣塊32前側(cè)設有若干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肋323,所述第一凸肋323向前收容于所述收容槽332內(nèi)以抵持位于第二絕緣塊32 前方的第二組端子22中第一連接部263后側(cè)以防止第二組端子22中的第一連接部263前后晃動。所述第四組端子24中的第一連接部263向前收容于絕緣本體I后端的槽道1221內(nèi)。所述第三絕緣塊33前側(cè)凸伸有若干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肋333,所述第二凸肋333向前收容于所述槽道1221內(nèi)并抵壓于所述第四組端子24的第一連接部263后側(cè),以防止第四組端子24中的第一連接部263前后晃動。所述第三絕緣塊33兩側(cè)分別設有向外突伸的扣持塊334。組裝時,所述卡勾326勾持在扣持塊334的外側(cè)以將第三絕緣塊33固持在兩卡勾326之間。所述第一、第三絕緣塊31、33兩側(cè)分別設有與絕緣本體I上容置空間133兩側(cè)內(nèi)壁上的倒勾138相勾持的卡塊313。由此可見,所述第一組端子21中的第一、第二連接部263、253及第二組端子22中的第二連接部253共同組成收容于第一、第二絕緣塊31、32上的后連接部,其中后連接部上側(cè)部分收容于第一絕緣塊31上的第一收容孔311內(nèi),而后連接部下側(cè)部分收容于第二絕緣塊32上的第二收容孔321內(nèi)。所述第二組端子22中的第一連接部263共同組成位于后連接部前方的中連接部,并且該中連接部夾持固定在第二絕緣塊32和第三絕緣塊33之間。其中所述中連接部沿絕緣本體I上下方向的高度大于第三絕緣塊33而小于第一絕緣塊31和第二絕緣塊32疊加后的高度,所述第三絕緣塊33設計成向上延伸超過第二絕緣塊32頂端而未超出第一絕緣塊31頂端,從而可使中連接部上側(cè)抵靠在第三絕緣塊33后端上側(cè)以防止中連接部頂部向前傾斜。所述第三組端子23中的第一、第二連接部263、253及第四組端子24中第二連接部253共同組成位于中連接部前方的前連接部,該前連接部分別收容在第三絕緣塊33的第三收容孔331內(nèi)。所述第四組端子24的第一連接部263共同夾持固定在第三絕緣塊33與絕緣本體I之間。所述遮蔽殼體4包括沿絕緣本體I前后方向相互固持的第一殼體41和第二殼體42,及遮蓋于每一隔板14上下的內(nèi)殼體43。所述第一殼體41設有遮蓋絕緣本體I頂部的頂壁411、自頂壁411兩側(cè)分別向下延伸以遮蓋絕緣本體I兩側(cè)的兩側(cè)壁412。所述頂壁411設有一對向下延伸入頂部插接口 5內(nèi)的一對第一抵壓彈片4111及位于頂壁411后側(cè)的一對通孔4112。所述每一側(cè)壁412設有若干與每一插接口 5相對應并側(cè)向延伸入插接口 5內(nèi)的第二抵壓彈片4121、及位于每兩個第二抵壓彈片4121之間的開口 4122。所述每一側(cè)壁412后側(cè)分別設有一對向內(nèi)刺破的凸片4123以抵持于絕緣本體I上的凹陷部134內(nèi),及自后端凹設的一對缺口 4124以與絕緣本體I上的凸塊135及第二絕緣塊32兩側(cè)的固持塊325相固持。所述側(cè)壁412上在每一缺口 4124下側(cè)分別設有一固持孔4125以與第二殼體42相固持。所述第二殼體42設有一遮蓋絕緣本體I及絕緣塊3后側(cè)的后蓋421、自后蓋421頂部向前延伸的頂緣422及自后蓋421兩側(cè)分別向前延伸的側(cè)緣423。所述頂緣422及兩側(cè)緣423分別設有一對向內(nèi)撕破的固持片424以分別與第一殼體41頂壁411上的通孔4112及側(cè)壁412上的固持孔4125相固持。 所述每一內(nèi)殼體43設有平板部431遮蓋在隔板14的前端、自所述平板部431上下兩側(cè)分別向后延伸以遮蓋在隔板14上下兩側(cè)的延伸部432、及自平板部431左右兩側(cè)分別向后延伸的扣持片433以分別與第一殼體41兩側(cè)壁412前側(cè)的開口 4122相扣持。所述平板部431上設有一對向前并相向延伸的接地片4311以與電腦機殼(未圖示)相抵接而進行接地。所述每一延伸部432上設有一對向上或向下延伸入插接口 5內(nèi)的第三抵壓彈片4321以與對接插頭相扣持。由以上可知,本發(fā)明電連接器100中設置有固持于絕緣本體I上的若干端子2,所述端子2包括第一組端子21、第二組端子22、第三組端子23及第四組端子24。每一組端子21、22、23、24均包括第一端子26及位于第一端子26上方的第二端子25,所述第一端子26的結(jié)構強度優(yōu)于第二端子2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26的材料強度優(yōu)于所述第二端子25的材料強度,所述第一端子26的材料是磷銅,所述第二端子25的材料是黃銅。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通過設置所述第一端子26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端子25的厚度,來達到所述第一端子26的結(jié)構強度優(yōu)于第二端子25的結(jié)構強度的效果,增加第一端子26的使用壽命,進而增加電連接器100的使用壽命,同時第二端子25采用強度較弱材料以同時控制整個電連接器100的成本。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組端子21及第二組端子22中第一端子26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組端子23及第四組端子24中第一端子26的厚度,如此設置,可以降低第一端子26之間的阻抗差,提高電連接器的電氣性能。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該電連接器100為USB3. O插座連接器,在其他實施例中,同樣可以為E-SATA與USB2. O或USB3. O共用插接口的插座連接器。所述USB2. O或USB3. O的端子接觸部位于舌板一側(cè),而E-SATA端子的接觸部位于舌板另一側(cè),且USB2. O或USB3. O端子彈性強度大于E-SATA端子彈性強度。綜上所述,以上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不應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即凡是依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內(nèi)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fā)明專利涵蓋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電連接器,其設有一插接口,并且包括絕緣本體及設于絕緣本體上的若干端子;所述絕緣本體包括主體部及設于主體部上的一舌板;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設于主體部上的第一固持部、自第一固持部前端向前延伸并設于舌板上的彈性第一接觸部、自第一固持部后端向下彎折延伸的第一連接部以及自第一連接部延伸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設于舌板上的第二固持部、自第二固持部前端延伸且位于舌板上的第二接觸部、自第二固持部后端向下彎折延伸的第二連接部以及自第二連接部延伸的第二焊接部;所述彈性第一接觸部成懸臂狀并延伸入插接口內(nèi),所述第二接觸部成平板狀貼靠于舌板上并暴露于插接口內(nè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結(jié)構強度優(yōu)于第二端子。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厚度。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材料強度優(yōu)于所述第二端子的材料強度。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材料為磷銅,所述第二端子的材料為黃銅。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組裝于舌板上,所述第二端子鑲埋成型于舌板上。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的排布符合USB 3. O傳輸標準,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位于兩側(cè)的兩對差分信號端子及位于兩對差分信號端子之間的一根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的第二固持部及第二連接部沿絕緣本體橫向的寬度大于所述兩對差分信號端子的第二固持部及第二連接部沿絕緣本體橫向的寬度。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的第二固持部的前段部分較其后段部分寬,且其前段部分上設有若干孔。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的第二固持部前段部分較其后段部分寬,且其前段部分呈十字架狀。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對差分信號端子的第二固持部的前段部分較其后段部分窄。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固持部后端設有沿遠離相應第二端子的第二固持部方向彎折延伸的第一彎折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自第一彎折部后端向下彎折延伸。
全文摘要
一種電連接器,其設有一插接口,并且包括絕緣本體及設于絕緣本體上的若干端子;所述絕緣本體包括主體部及設于主體部上的一舌板;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彈性第一接觸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彈性第二接觸部;所述彈性第一接觸部成懸臂狀并延伸入插接口內(nèi),所述第二接觸部成平板狀貼靠于舌板上并暴露于插接口內(nèi),所述第一端子的結(jié)構強度優(yōu)于第二端子,如此設置,可延長電連接器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H01R13/03GK102904095SQ20111021361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28日
發(fā)明者俞春明, 孫正國, 馮現(xiàn)偉 申請人: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