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輻射片、手機天線及天線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天線技術,特別涉及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輻射 片、手機天線及天線模組。
背景技術:
目前的內置式手機天線主要有平面形狀(PIFA )天線和單極(Monopole ) 天線兩種。隨著近年來手機逐漸向小型化和超薄化方向發(fā)展,手機天線的空 間也凈皮壓縮得越來越小。其中的PIFA雙頻天線需要的空間不小于600x7w/m3 , Monopole天線所需要的體積比PIFA雙頻天線所需要的體積小得多,然而在 距離Monopole天線體7mm以內的空間內不能放置金屬器件,否則會影響天 線效率,這一空間稱為Monopole天線的凈空區(qū)。由于Monopole天線需要 較大的凈空區(qū),因此,Monopole天線實際占用的空間較大,限制了手機的 小型化發(fā)展。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及天線模 組,能夠在保i正手才幾天線效率的同時減小Monopole天線實際占用的空間。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輻射片,該天線輻射片 包括第一輻射體、第二輻射體和饋電點;
第一輻射體,呈一狹長的片狀;
第一輻射體的一端垂直于該第一輻射體的上邊緣在第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
向上延伸出傳輸帶,饋電點與傳輸帶直接相連;
第二輻射體, 一端與第一輻射體延伸出傳輸帶的一端相連,垂直于第一輻 射體的下邊緣在第 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向下延伸出第 一段輻射面,然后向第一輻射體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且平行于第一輻射體的下邊緣延伸出第 二段輻射面,再在第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向上拐一直角,延伸出第三段輻射面, 然后沿背離第 一輻射體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在第 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延伸出第 四段輻射面,然后加寬延伸出第五段輻射面、且第五段輻射面的下邊緣與第四 段輻射面的下邊緣以及第一輻射體的上邊緣在一條直線上,第五段輻射面在第 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向上拐一直角,然后在第 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沿背離第一 輻射體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再加寬延伸出第六^a輻射面,第六段輻射面與傳輸
帶之間留有間隙;
第六段輻射面的下邊緣與第一輻射體的上邊緣構成第一狹縫,第六段輻 射面與第 一輻射體通過第 一狹縫耦合;第二段輻射面的上邊緣與第 一輻射體 的下邊緣構成第二狹縫。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 一種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該天線包括第 一輻射體、 第二輻射體和饋電點;
第一輻射體,呈一狹長的片狀;
第一輻射體的一端垂直于該第一輻射體的上邊緣在第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 向上延伸出傳輸帶,饋電點與傳輸帶直接相連;
第二輻射體, 一端與第一輻射體延伸出傳輸帶的一端相連,垂直于第一輻 射體的下邊緣在第 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向下延伸出第 一段輻射面,然后向第一 輻射體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且平行于第一輻射體的下邊緣延伸出第 二段輻射面,再在第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向上拐一直角,延伸出第三段輻射面, 然后沿背離第 一輻射體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在第 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延伸出第 四段輻射面,然后加寬延伸出第五段輻射面、且第五段輻射面的下邊緣與第四 段輻射面的下邊緣以及第一輻射體的上邊緣在一條直線上,第五段輻射面在第 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向上拐一直角,然后在第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沿背離第一 輻射體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再加寬延伸出第六段輻射面,第六段輻射面與傳輸 帶之間留有間隙;
第六段輻射面的下邊緣與第一輻射體的上邊緣構成第一狹縫,第六段輻射面與第 一輻射體通過第 一狹縫耦合;第二段輻射面的上邊緣與第 一輻射體的下 邊緣構成第二狹縫;
傳輸帶向后、向下、再向前折彎,所述饋電點與手機主板上的射頻(RF) 信號饋電點相連,其中,所述RF信號饋電點和所述手機主板上的直流地之間 連接一電感;
沿第一基準線將第六段輻射面和第五段輻射面位于第一基準線上方的 部分輻射面向后翻折,所述第一基準線是第四段輻射面的上邊緣所在直線、 或者第六段輻射面下邊緣所在直線、或者位于第四段輻射面的上邊緣所在直 線和第六段輻射面下邊緣所在直線之間。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模組,該天線模組包括天 線體和天線支架;
所述天線體,具有第一輻射體、第二輻射體、以及饋電點;第一輻射體呈 狹長片狀,與第二輻射體的一端相連,垂直于第一輻射體的上邊緣在第一輻射 體所在平面內向上延伸出傳輸帶,饋電點與傳輸帶直接相連;第二輻射體的一 端與第一輻射體延伸出傳輸帶的一端相連,垂直于第一輻射體的下邊緣在第一 輻射體所在平面內向下延伸出第一段輻射面,然后向第一輻射體延伸出自由端 的方向拐一直角、且平行于第一輻射體的下邊緣延伸出第二段輻射面,再在第 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向上拐一直角,延伸出第三段輻射面,然后沿背離第一輻
射體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在第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延伸出第四段輻射面,然后 加寬延伸出第五段輻射面、且第五段輻射面的下邊緣與第四段輻射面的下邊緣 以及第一輻射體的上邊緣在一條直線上,第五段輻射面在第一輻射體所在平面 內向上拐一直角,然后在第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沿背離第一輻射體延伸出自由 端的方向再加寬延伸出第六段輻射面,第六段輻射面與傳輸帶之間留有間隙;
第六段輻射面的下邊緣與第一輻射體的上邊緣構成第一狹縫,第六段輻射 面與第 一輻射體通過第 一狹縫耦合;第二^a輻射面的上邊緣與第 一輻射體的下 邊緣構成第二狹縫;
天線支架包括天線固定部,第 一輻射體和第一^a輻射面貼于天線固定部的前表面,傳輸帶向后、向下、再向前折彎并貼于天線固定部的表面,々責電點貼
于天線固定部的下表面,并與手機主板上的射頻RF信號饋電點相連,其中, 所述RF信號饋電點和所述手機主板上的直流地之間連接一電感;
沿第一基準線將第六段輻射面和第五段輻射面位于第一基準線上方的 部分輻射面向后翻折,并貼于天線固定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基準線是第四 段輻射面的上邊緣所在直線、或者第六段輻射面下邊緣所在直線、或者位于 第四段輻射面的上邊緣所在直線和第六段輻射面下邊緣所在直線之間。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見,本實用新型中的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和天線 模組包括第一輻射體、第二輻射體和饋電點,其中的饋電點與手機主板上的 射頻RF信號饋電點相連,其中,所述RF信號饋電點和所述手機主板上的 直流地之間連接一電感。第一輻射體呈一狹長的片狀,第二輻射體與第一輻 射體延伸出傳輸帶的一端相連,并在第一輻射體所在平面內由下向上環(huán)繞至 與第一輻射體的上邊緣對齊后,沿背離第一輻射體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延伸 出第四段輻射面,然后加寬延伸出第五段輻射面、且第四段輻射面和第五段 輻射面的內邊緣以及第 一輻射體的上邊緣在一條直線上,再加寬延伸出第六 段輻射面,第六段輻射面的自由端與傳輸帶之間具有間隙、且第六段輻射面 的內邊緣與第一輻射體的上邊緣之間形成第一狹縫,第六段輻射面和第一輻 射體通過第一狹縫耦合;第五段輻射面的部分輻射面和第六段輻射面向后翻 折。根據monopole天線的原理,monopole天線的低頻諧振主要由第 一狹縫 101耦合得出,所以第六輻射面和第一輻射體的耦合承擔了大部分的低頻輻 射,第四段輻射面和第五段輻射面承擔的輻射功能較少。當在該位置附近放 置金屬器件時,金屬器件與天線輻射體產生的容性阻抗又可以通過并聯(lián)在手 片幾主板的RF信號々費電點和直流地之間的電感來消除,因此,可以在該位置 上放置金屬部件,從而在保證天線效率的同時減小Mon叩ole天線實際占用 的空間。
10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的展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內置式單級雙頻手機天線的展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輻射片在實際 使用時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中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模組的立體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中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模組的正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中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模組的俯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的回波損耗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參照附圖 并舉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圖l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的展開圖。實施 例一中涉及的上、下、左、右均依照圖l中的方向坐標。
參照圖1,將本實用新型中的內置單極雙頻手機天線展開,即得到內置 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輻射片,該天線輻射片包括第一輻射體11、第二輻射 體12和饋電點13。
第一輻射體ll,呈一狹長片狀。
第一輻射體ii的一端垂直于該第一輻射體11的上邊緣在第一輻射體 11所在平面內向上延伸出傳輸帶14,饋電點13與傳輸帶14直接相連。
第二輻射體12, —端與第一輻射體ll延伸出傳輸帶14的一端相連,垂直 于第一輻射體11的下邊緣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向下延伸出第一段輻射 面121,然后向第一輻射體ll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且平行于第一輻 射體11的下邊緣延伸出第二段輻射面122,再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向 上拐一直角,延伸出第三段輻射面123,然后沿背離第一輻射體ll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延伸出第四段輻射面124,然后加寬延伸 出第五段輻射面125、且第五段輻射面125的下邊緣與第四段輻射面124的下 邊緣以及第一輻射體11的上邊緣在一條直線上,第五段輻射面125在第一輻射 體11所在平面內向上拐一直角,然后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沿背離第一 輻射體ll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再加寬延伸出第六段輻射面126,第六段輻射面 126與傳輸帶14之間留有間隙。
第六段輻射面126的下邊緣與第一輻射體11的上邊緣構成第一狹縫101, 第六段輻射面126與第一輻射體11通過第一狹縫101耦合。第二段輻射面122 的上邊緣與第一輻射體11的下邊緣構成第二狹縫102。
為了提高天線的輻射效率,第二輻射體12的第六段輻射面126的下邊緣所 在直線位于第五段輻射面125的上邊緣所在直線的下側,以使在實際使用該天 線輻射片的過程中,將第六段輻射面126沿第一基準線100向后翻折、并貼于 天線支架的上表面或者上表面以及上表面與前表面相交的倒角上時,第五段輻 射面125中位于第一基準線100上方的部分輻射面1251也被向后翻折并貼于天 線支架的上表面,其中的第一基準線100是第四段輻射面124的上邊緣所在直 線、或者第六段輻射面126下邊緣所在直線、或者位于第四段輻射面124的上 邊緣所在直線和第六段輻射面126下邊緣所在直線之間的直線。
為了適應手機主板的結構相配合,饋電點13還可以在饋電點13所在平面 內拐一直角,延伸出附加饋電面131,以實現(xiàn)與手機主板的RF信號饋電點連接。
第二輻射體12的整體長度和第六段輻射面126的長度及寬度對低頻頻 率諧振點和低頻帶寬的影響較大,其中第二輻射體12的整體長度通常取為 低頻諧振信號的1/4波長;第六段輻射面126與第一輻射體11相耦合的長 度、即第一狹縫101的長度對高頻頻率諧振點和高頻帶寬影響較大。另外, 第一輻射體11的長度和寬度對高頻頻率諧振點和高頻帶寬也有一定影響; 第一狹縫101的寬度和第二狹縫102的寬度對高頻帶寬和低頻帶寬也有一定 影響。
實施例二為了與手機內部的其他部件相配合,圖1所示的天線輻射片中的第三段輻
射面123在中部還可以有兩個直角折彎,具體請見圖2。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內置式單級雙頻手機天線的展開圖。實施例 二中涉及的上、下、左、右均依照圖1中的方向坐標。
參照圖2,圖2中的內置式單級雙頻手機天線輻射片仍包括第一輻射體11、 第二輻射體12和饋電點13,其中,除第三段輻射面123與實施例一中的第三 段輻射面123形狀不同外,其他部分與實施例一中的相應部分相同。
在圖2中,第三段輻射面123由第二段輻射面122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 面內向上拐一直角后豎直向上延伸,然后再在該平面內沿第一輻射體11延伸出 自由端的方向水平向右延伸,再在該平面內向上拐一直角后豎直向上延伸得到。
下面對圖1和圖2所示內置式單級雙頻手機天線輻射片在實際使用時的狀 態(tài)進行說明。
實施例三
圖1和圖2所示的內置式單級雙頻手機天線輻射片在實際使用時,沿第一 基準線100將第六段輻射面126和第五段輻射面125的部分輻射面1251向后翻 折,貼于天線支架的上表面,將第一輻射體11和第二輻射體12位于第二基準 線200左側的部分貼于天線支架的前表面,將傳輸帶14向后(在圖1和圖2 中背向紙面的方向為后)、向下、再向前折彎,饋電點13貼于天線支架的下表 面。其中的第二基準線200與第五段輻射面125的右邊緣所在直線平行且位于 第五段輻射面125右側。
圖1和圖2中,第二輻射體12位于第二基準線200右側的部分可以貼在天 線支架的前表面上,也可以貼在天線支架的側表面上,取決于手機內部為天線 支架預留的空間和天線支架的形狀。當將第二輻射體12位于第二基準線200 右側的部分貼在天線支架的側表面上時,可以進一步減小內置式單級雙頻手機 天線實際占用的空間。
下面以圖2所示的內置式單級雙頻手機天線輻射片為例,結合圖3對內置 式單級雙頻手機天線輻射片在實際使用時的狀態(tài)進行說明。
13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輻射片在實際使用 時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本文中所描述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均依照圖 3中的方向坐標。
參照圖3,實施例二中的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輻射片在實際使用時, 沿第一基準線100將第六段輻射面126和第五段輻射面125位于第一基準線100 上方的部分輻射面1251向后翻折,貼于天線支架的上表面,將第一輻射體11 和第二輻射體12位于第二基準線200左側的部分貼于天線支架的前表面,將第 二輻射體12位于第二基準線200右側的部分貼于天線支架的弧形側表面上,將 傳輸帶14向后、向下、再向前折彎,饋電點13貼于天線支架的下表面,并與 手機主板上的射頻RF信號饋電點相連,其中,所述RF信號饋電點和所述手機 主板上的直流地之間連接一電感。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另外一個實施例,對包括天線體和天線支架的天線 模組進行了說明,特別說明了在天線模組中放置金屬部件的位置。
實施例四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中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模組的立體圖。 參照圖4,該天線模組包括天線體和天線支架,其中的天線體即是參照
圖3介紹的天線,天線支架包括天線體固定部311、第一腔體312和第二腔
體313。
天線體固定部311用于固定天線體,具體地,沿第一基準線100將天線 體的第六段輻射面126和第五段輻射面125位于第一基準線IOO上方的部分 輻射面1251向后翻折,貼于天線固定部311的上表面,將第一輻射體11和 第二輻射體12位于第二基準線200左側的部分貼于天線固定部312的前表 面,將第二輻射體12位于第二基準線200右側的部分貼于天線固定部312 的側表面上,將傳輸帶14向后、向下、再向前折彎,饋電點13貼于天線支 架的下表面,與手機主板上的射頻RF信號饋電點相連,其中,所述RF信 號饋電點和所述手機主板上的直流地之間連接一電感。其中,第一基準線 IOO是第四段輻射面124的上邊緣所在直線和第六段輻射面126下邊緣所在直線之間(包括第四段輻射面124的上邊緣所在直線和第六段輻射面126下 邊緣所在直線)的一條直線,第二基準線200與第五段輻射面125的右邊緣 所在直線平行且位于第五段輻射面125右側。第二輻射體12的下邊緣與天 線固定部311的下邊緣對齊,第二輻射體12的右邊緣與天線固定部311的 右邊緣對齊。
第一腔體312,由天線固定部311在貼有第四段輻射面124和第五段輻 射面125的位置上向后延伸得到,用于安放金屬部件,例如,可在第一腔體 312中安方文揚聲器(speaker),當然,也可在第 一腔體312中安放手才幾中的 其他金屬部件,從而降低手機天線實際占用的空間。當在第一腔體312中安 放揚聲器時,在第一腔體312的上表面處設有開口 3121,便于傳播揚聲器 發(fā)出的聲音。
第二腔體313,由天線固定部311在饋電點13的一側向后延伸得到, 與第一腔體312分別位于饋電點13的左右兩側,用于安放金屬部件,例如, 可在第二腔體313中安放麥克風(microphone ),當然,也可在第二腔體313 中安放手機中的其他金屬部件,從而降低手機天線實際占用的空間。第二腔 體313的上表面無開口,呈封閉狀。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中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模組的正視圖。 從圖5可見,第二輻射體12的下邊緣與天線固定部311的下邊緣對齊, 第二輻射體12的右邊緣與天線固定部311的右邊緣對齊。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中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模組的俯視圖。 從圖6可見,第六段輻射面126和第五段輻射面125的部分輻射面1251 向后翻折并貼于天線固定部311的上表面。第二輻射體12右端有一部分貼 于第一腔體312的弧形表面上。
圖5和圖6中的斜線陰影部分表示的是天線體。
當在天線附近安放了金屬部件后,金屬部件會對天線產生容性阻抗,這 種容性阻抗會導致天線與手機主板上的RF電路的阻抗失配,從而導致天線 效率降低,在手機主板的RF信號饋電點和直流地之間連接的電感可以消除所述容性阻抗,從而消除在天線附近安放金屬部件對天線效率的影響。經實
驗表明,當高頻諧振頻率為1900MHz,低頻諧振頻率為850MHz時,并聯(lián) 的電感的最佳值為3.9nH。
由于天線體貼在天線支架的多個面上,而且天線體的走線形式以及在天 線體的饋電點13處與手機主板并聯(lián)的電感使得在天線體附近可以放置金屬 部件,從而降低了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實際占用的空間。
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天線、或者說天線體,所采用的材料均是柔性線路 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 ),以便于將天線或者說天線體貼敷于天 線支架的表面上。
下面,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兩個輻射體以及一個饋電點如何調整天線的高 低頻諧振頻率及帶寬進行進一步說明
(1) 通過調整第二輻射體12的第六段輻射面126與第一輻射體11相 耦合的長度,可以調整高頻頻率諧振點和高頻帶寬,另外,第一輻射體11 的長度和寬度對高頻頻率諧振點和高頻帶寬也有影響。
通過調整第二輻射體12的整體長度以及第二輻射體12的第六段輻射面 126的長度可以調整低頻頻率諧振點和低頻帶寬。
(2) 經試驗表明,第二輻射體12分別與第一輻射體11的上下兩邊緣 構成的第 一狹縫101和第二狹縫102的寬度對諧振頻率和帶寬以及天線的輻 射效率也略有影響。
利用上述一個饋電點和兩個輻射體以及電感值對天線的高頻諧振頻率、 低頻諧振頻率、高頻帶寬、低頻帶寬和輻射效率進行調整后,本實用新型中 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的回波損耗曲線如圖7所示,圖7中是以850MHz 左右的低頻頻段和1900MHz左右的高頻頻段為例。
可見,本發(fā)明的天線和天線模組中,由于在靠近第四段輻射面124和第 五段輻射面125且遠離第六段輻射面126的位置上,天線的輻射效率較低, 當在該位置附近放置金屬部件時,金屬部件對天線產生的容性阻抗又可以通 過在饋電點和天線主板之間并聯(lián)的電感來消除,因此,可以在該位置上放置
1金屬部件,從而在保證天線效率的同時減小Monopole天線實際占用的空間。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 換以及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輻射片,其特征在于,該天線輻射片包括第一輻射體(11)、第二輻射體(12)和饋電點(13);第一輻射體(11),呈一狹長的片狀;第一輻射體(11)的一端垂直于該第一輻射體(11)的上邊緣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向上延伸出傳輸帶(14),饋電點(13)與傳輸帶(14)直接相連;第二輻射體(12),一端與第一輻射體(11)延伸出傳輸帶(14)的一端相連,垂直于第一輻射體(11)的下邊緣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向下延伸出第一段輻射面(121),然后向第一輻射體(11)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且平行于第一輻射體(11)的下邊緣延伸出第二段輻射面(122),再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向上拐一直角,延伸出第三段輻射面(123),然后沿背離第一輻射體(11)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延伸出第四段輻射面(124),然后加寬延伸出第五段輻射面(125)、且第五段輻射面(125)的下邊緣與第四段輻射面(124)的下邊緣以及第一輻射體(11)的上邊緣在一條直線上,第五段輻射面(125)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向上拐一直角,然后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沿背離第一輻射體(11)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再加寬延伸出第六段輻射面(126),第六段輻射面(126)與傳輸帶(14)之間留有間隙;第六段輻射面(126)的下邊緣與第一輻射體(11)的上邊緣構成第一狹縫(101),第六段輻射面(126)與第一輻射體(11)通過第一狹縫(101)耦合;第二段輻射面(122)的上邊緣與第一輻射體(11)的下邊緣構成第二狹縫(102)。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天線輻射片,其特征在于,第二輻射體(12)的第六段輻射面(126)的下邊緣所在直線位于第五段輻射面(125)的上邊緣所在直線的下側。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機天線輻射片,其特征在于,第三段輻射面(123)在中部具有兩個直角折彎。
4、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機天線輻射片,其特征在于,饋電點(13)在該饋電點(13)所在的平面內拐一直角,延伸出附加饋電面(131 )。
5、 一種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其特征在于,該天線包括第一輻射體(11)、第二輻射體(12)和饋電點(13);第一輻射體(ll),呈一狹長的片狀;第一輻射體(11 )的一端垂直于該第一輻射體(11 )的上邊緣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向上延伸出傳輸帶(14),饋電點(13)與傳輸帶(14)直接相連;第二輻射體(12), —端與第一輻射體(11)延伸出傳輸帶(14)的一端相連,垂直于第一輻射體(11)的下邊緣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向下延伸出第一段輻射面(121 ),然后向第一輻射體(11 )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且平行于第一輻射體(11)的下邊緣延伸出第二段輻射面(122),再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向上拐一直角,延伸出第三段輻射面(123),然后沿背離第一輻射體(11)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延伸出第四段輻射面(124),然后加寬延伸出第五段輻射面(125)、且第五段輻射面(125 )的下邊緣與第四段輻射面(124 )的下邊緣以及第一輻射體(11 )的上邊緣在一條直線上,第五段輻射面(125)在第一輻射體(11 )所在平面內向上拐一直角,然后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沿背離第一輻射體(11)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再加寬延伸出第六段輻射面(126),第六,殳輻射面(126)與傳輸帶U4)之間留有間隙;第六段輻射面(126)的下邊緣與第一輻射體(11 )的上邊纟彖構成第一狹縫(101),第六段輻射面(126)與第一輻射體(11)通過第一狹縫(101)耦合;第二段輻射面(122)的上邊緣與第一輻射體(11 )的下邊緣構成第二狹縫(102 );傳輸帶(14)向后、向下、再向前折彎,饋電點(13)與手機主板上的射頻RF信號饋電點相連,其中,所述RF信號饋電點和所述手機主板上的直流地之間連4矣一電感;沿第一基準線(100)將第六段輻射面(126)和第五段輻射面(125)位于第 一基準線(100)上方的部分輻射面(1251 )向后翻折,所述第 一基準線(100 )是第四段輻射面(124)的上邊緣所在直線、或者第六段輻射面(126)下邊緣所在直線、或者位于第四段輻射面(124)的上邊緣所在直線和第六段輻射面(126)下邊緣所在直線之間。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手機天線,其特征在于,第二輻射體(12)的第六段輻射面(126)的下邊緣所在直線位于第五段輻射面(125)的上邊緣所在的直線的下側。
7、 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手機天線,其特征在于,第三段輻射面(123)在中部具有兩個直角折彎。
8、 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迷的手機天線,其特征在于,饋電點(13)在該饋電點(13)所在的平面內拐一直角,延伸出附加饋電面(131 )。
9、 一種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模組,其特征在于,該天線模組包括天線體和天線支架;所述天線體,具有第一輻射體(U)、第二輻射體U2)、以及饋電點(13);第一輻射體(ii)呈狹長片狀,與第二輻射體(12)的一端相連,垂直于第一輻射體(11)的上邊緣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向上延伸出傳輸帶(14),饋電點(13)與傳輸帶(14)直接相連;第二輻射體(12)的一端與第一輻射體(11)延伸出傳輸帶(14)的一端相連,垂直于第一輻射體(11)的下邊緣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向下延伸出第一段輻射面(121),然后向第一輻射體(11)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拐一直角、且平行于第一輻射體(11)的下邊緣延伸出第二段輻射面(122),再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向上拐一直角,延伸出第三段輻射面(123),然后沿背離第一輻射體(11)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在第一輻射體(11)所在平面內延伸出第四段輻射面(124),然后加寬延伸出第五段輻射面(125)、且第五段輻射面(125)的下邊緣與第四段輻射面(124)的下邊緣以及第一輻射體(11 )的上邊緣在一條直線上,第五段輻射面(125 )在第一輻射體(11 )所在平面內向上拐一直角,然后在第一輻射體(11 )所在平面內沿背離第一輻射體(11)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再加寬延伸出第六段輻射面(126),第六段輻射面(126)與傳輸帶(14)之間留有間隙;第六段輻射面(126)的下邊緣與第一輻射體(11 )的上邊緣構成第一狹縫(101 ),第六段輻射面(126)與第一輻射體(11 )通過第一狹縫(101 )耦合;第二段輻射面(122)的上邊緣與第一輻射體(11 )的下邊緣構成第二狹縫(102);天線支架包括天線固定部(311 ),第一輻射體(11 )和第一段輻射面(121 )貼于天線固定部(311)的前表面,傳輸帶(14)向后、向下、再向前折彎并貼于天線固定部(311)的表面,饋電點(13)貼于天線固定部(311)的下表面,并與手機主板上的射頻RF信號饋電點相連,其中,所述RF信號饋電點和所述手機主板上的直流地之間連接一 電感;沿第一基準線(100)將第六段輻射面(126)和第五段輻射面(125)位于第一基準線(100)上方的部分輻射面(1251 )向后翻折,并貼于天線固定部(311 )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基準線(100)是第四段輻射面(124)的上邊緣所在直線、或者第六段輻射面(126)下邊緣所在直線、或者位于第四段輻射面(124)的上邊緣所在直線和第六段輻射面(126)下邊緣所在直線之間。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天線模組,其特征在于,第三段輻射面(123 )在中部具有兩個直角折彎。
11、 如權利要求9或IO所述的天線模組,其特征在于,天線固定部(311 )在貼有第五段輻射面(125)和第六段輻射面(126)的位置上向后延伸出第一腔體(312),用于安放金屬部件。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天線模組,其特征在于,天線固定部(311 )在饋電點(13)的一側向后延伸出第二腔體(313),且與第一腔體(312)分別位于饋電點(13)的左右兩側,第二腔體(313)用于安放金屬部件。
13、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天線模組,其特征在于,第二輻射體(12 )位于第二基準線(200 )左側的部分貼于天線固定部(311 )的前表面,第二輻射體(12)位于直線(200)右側的部分貼于第一腔體(312)的側表面上,所述第二基準線(200)與第五段輻射面(125)的右邊緣所在直線平行且位于第五段輻射面(125)右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內置式單極雙頻手機天線輻射片、手機天線及天線模組,包括饋電點和輻射體。第一輻射體呈狹長片狀,一端垂直向上延伸出傳輸帶,所述饋電點與所述傳輸帶相連并與手機主板上的射頻RF信號饋電點相連,所述RF信號饋電點和所述手機主板上的直流地之間連接一電感;第二輻射體與第一輻射體相連并由下向上環(huán)繞至與第一輻射體上邊緣對齊后,沿背離第一輻射體延伸出自由端的方向延伸出第四段輻射面,再依次加寬延伸出第五段輻射面和第六段輻射面,第六段輻射面的下邊緣與第一輻射體的上邊緣形成第一狹縫,第六段輻射面通過第一狹縫與第一輻射體耦合。本實用新型能夠在保持天線效率的同時減小天線實際占用的空間。
文檔編號H01Q1/24GK201294260SQ200820134949
公開日2009年8月19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9月5日
發(fā)明者孔憲君, 常建偉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