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電連接器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安裝于電路板上用來連接集 成電路的電連接器。技術背景曰本特許專利申請/>開第2002-343522號揭示了 一種連接集成電路(IC ) 用的電連接器,參照該專利的圖2和圖6,其設有一對卡扣32,待集成電路4 插入預定位置后,其底部導電片6、 8分別和電連接器中的端子12、 14接觸, 同時通過兩卡扣32下壓在集成電路4的表面,使得該集成電路4可靠地電性 連接于該電連接器中。這種實施方式雖然可以實現(xiàn)電連接器與集成電路間的正 常電性連接,但是兩卡扣32系從集成電路4的表面兩側進行下壓,集成電路 的表面受力不均勻,所以容易導致集成電路發(fā)生變形,尤其是集成電路較薄, 底部接觸端子較多時,變形現(xiàn)象更為明顯。因此,確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電連接器進行改進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前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種可防止集成電路變形的電連接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 基座、設置于基座上的浮板,架設于基座上方的蓋體、插設于基座中的導電端 子以及壓接裝置,壓接裝置包括連接于基座的支撐件, 一端可動地連接于蓋體 并和支撐件可轉動相連接的杠桿,以及連接于杠桿另一端的壓接件。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電 連接器通過壓接件下壓在集成電路上,使得集成電路表面受力均勻,從而可防 止其發(fā)生變形。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呈閉合狀態(tài)時的立體組合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呈打開狀態(tài)時的立體組合圖3為圖1的另一角度立體圖; 圖4為圖1的再一角度立體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部分立體組合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基座立體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蓋體立體圖; 圖9為沿圖1中A-A方向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電 連接器l用來連接一集成電路(未圖示),其包括一方形基座2、插設于基座中 的若干導電端子3、水平設置于基座上的浮板4、架設于基座上的蓋體5、連接 至蓋體5上并可隨之一起運動的一對卡扣件6以及一壓接裝置7。本實用新型電 連接器1可由蓋體5的運動而在打開和閉合狀態(tài)間轉變,當呈打開狀態(tài)時,可將 集成電路放入,而成閉合狀態(tài)時,集成電路與電連接器l達成機械及電性連接?;?為絕緣材料一體成型制成,其包括一主體部20,于主體部20兩側向 上延伸出的側部21。主體部20上設有端子孔200供導電端子3穿過,圖上僅繪出 少量端子孔及端子以作表示,并非為該電連接器的實際實施狀況。每一側部21 均向上設有一對側墻22,其上設有與卡扣件6相配合的導引槽220。兩側墻之間 設有一對向上凸出且相互平行的連接部23,其上對應位置分別開設一穿孔230, 兩連接部23共同用來連接壓接裝置7?;?的底部裝有一底板8,底板8上設有 與基座主體部20上的端子孔200相對應的端子孔80,供端子3穿過?;?和底 板8的底部分別設有一對定位柱24、 81 ,該等定位柱用于電連接器l的安裝定位。浮板4水平設置于基座之上,其上亦設有供端子3穿過的端子孔40。浮板4 上表面的一相對兩側另裝有一對呈相對放置的U形框架9,其對所搭載的集成 電路起定位作用。本實施例中,浮板4通過一個彈簧(未圖示)來支撐,彈簧 位于浮板4與基座主體部20之間,當對集成電路進行固持并下壓時,浮板4同時 受壓并向下移動,彈簧發(fā)生壓縮變形,此時導電端子3與集成電路達成電性連 接。當釋放對集成電路的下壓時,彈簧因彈性力而恢復原狀并將浮板推回到初 士會4立i。導電端子3為金屬材料制成,其從電連接器的1的底部依次穿過底板8、基 座的主體部20及浮板4,并和裝栽的集成電路電性連接。蓋體5架設于基座2的上方,設有四個框邊50,并形成一框形結構,其中一 相對的兩框邊上分別向下凸伸出 一對相互平行的連接部51 ,其上對應位置分別 開設一穿孔510,兩連接部51共同用來連接卡扣件6。蓋體5的另一對框邊上于 大致中部位置亦分別向蓋體中心凸伸出一對相互平行的連接部52,兩連接部52 內對應地開設有一向下貫通的導引槽520??奂?可轉動地連接于蓋體5上,可隨蓋體5的運動而運動,其包括一卡 扣部60、兩端分別向外延伸的延伸部61及和蓋體5連接的轉動部62。其中延伸 部61的兩端分別凸出 一軸部610,軸部610位于基座上的側墻22中的導引槽220 中并可沿該導引槽運動。轉動部62位于蓋體框邊50上的連接部51之間,其沿橫 向開設有一穿孔620,且該穿孔620與兩側的連接部51上的穿孔510相貫通,供 一插銷(未圖示)插入從而實現(xiàn)卡扣件6和蓋體5的可轉動連接。壓接裝置7同時連接于基座2和蓋體5,其包括和基座可轉動連接的支撐件 70、 一端和蓋體5可轉動連接并在遠離該端的一定距離處和支撐件70可轉動連 接的杠桿71,杠桿71的另一端可轉動連接一壓接件72。其中,支撐件70為兩片 式組成,每一支撐件70的兩端分別i殳有穿孔701、 702。穿孔701位于基座上兩 側墻22間的兩連接部23之間,并和連接部23上的穿孔230相貫通并供一插銷(未 圖示)插入從而實現(xiàn)支撐件70和基座之間的可轉動連接。杠桿71與蓋體5相連 接的一端設有軸部710,軸部710位于蓋體上連接部52中的導引槽520內,并可 于其中運動。在遠離軸部710的一定距離處,杠桿71發(fā)生彎折并在彎折處形成 穿孔7U,其和支撐件上相應處穿孔702相貫通并通過一插銷(未圖示)相連, 實現(xiàn)支撐件70和杠桿71的可轉動連接。杠桿71的另一端開設有一個和壓接件72 相連的穿孔712。壓接件72包括一板體720和位于板體上方的一對平行連接部 "1,板體720設有與集成電路表面相接觸的接觸平面(未標號),連接部721 上設有和杠桿上穿孔712相貫通的穿孔722,并通過一插銷(未圖示)將杠桿和 壓接件72可轉動地相連接。由于板體720通過接觸平面壓于集成電路表面,所 以集成電路表面受力均衡,而不會集中于某一點或某一特定區(qū)域。以上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最佳實施例的基本結構,以下將詳述其運作方式。圖l為電連接器l呈閉合狀態(tài)時的狀態(tài)圖,此時壓接件72呈下壓狀態(tài),兩 卡扣件6的卡扣部60下壓在壓接件72上。此時下壓蓋體5,卡扣件隨蓋體5的下 壓而運動,其中延伸部61兩端的軸部610于基座上側墻22內的導引槽220內運 動,卡扣部60隨之向上旋轉并釋放對壓接件72的卡壓。詳參圖9,因在電連接 器閉合狀態(tài)時,杠桿71—端的軸部710位于蓋體相應導引槽520中并離導引槽 520頂端尚有一段空行程d,所以在蓋體5的下壓初期,杠桿71并不能隨之運動, 直至蓋體5向下移動該行程d后,導引槽520的頂端接觸到軸部710時,杠桿71 方隨之一起運動,即與蓋體5相連的一端下降,而另一端帶動壓接件72上升。 所以,只需調整行程d的長度即可實現(xiàn)待卡扣件6旋轉張開后壓接件72再彈起。 待壓接件72完全彈起后即可取出或放入集成電路。同樣,當上拉蓋體時,壓接 件72先行壓接在集成電路上,繼而卡扣件6卡壓在壓接件72上。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另有一實施方式,其與上述實施例不同在于其在蓋體 與基座之間設置一彈性件(未圖示),如彈簧,該彈簧兩端分別與蓋體和基座 配合,并始終處于壓縮狀態(tài),當蓋體下壓后,彈簧蓄積了較大彈性力,當釋放 蓋體時,在彈簧彈性恢復力的作用下,蓋體自動上升并使電連接器達到閉合狀 態(tài)。增加彈性件的目的在于電連接器由打開轉至閉合狀態(tài)時,蓋體無需額外施 加外力,而通過彈性件即可實現(xiàn)自動復位,且由于彈性件的彈性力的作用,壓 接件對集成電路具有一更大的壓接力,達到更好的壓接效果。此外,彈性件也 可以一端直接連至杠桿,另一端和基座配合,也可達到同樣效果。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前述實施例的描述,在本實用新型電連接 器中的部分結構另有很多其它的實施方式,例如在轉動連接處可以不采用本實 施例中的實施方式,而采用業(yè)界習知的其它可轉動連接方式。在杠桿與壓接件 的連接上,可以采用固定連接而非可轉動連接,只要保證在電連接呈閉合狀態(tài) 時壓接件可平整壓接在集成電路上即可;在支撐件與基座的連接上,也可以采 用一體成型的方式,即支撐件直接形成于基座上;另外浮板也可以不設端子孑L, 而直接在上下表面設置上下相電性導通的電極,上下電極將浮板上方的集成電 路和浮板下方的導電端子相連接;壓接件與集成電路相接觸的一面也可以不用 平面,而采用在底面均勻分布設置凸點的方式,同樣可使得集成電路的表面受 力均勻。 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采用一帶有壓接件的壓件裝置,通過壓接件下壓在集 成電路表面,使得集成電路表面受力均勻,避免因受力不均而導致集成電路的 變形。另外在壓接件上壓有卡扣件,可更好的保證壓接效果,且壓接裝置和卡 扣件的運動具有一個行程差,二者的運作并不會發(fā)生相互干涉。
權利要求1.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基座、設置于基座上的浮板,架設于基座上方的蓋體、插設于基座中的導電端子及壓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接裝置包括連接于基座的支撐件,一端可動地連接于蓋體并和支撐件可轉動相連接的杠桿,以及連接于杠桿另一端的壓接件。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與杠桿之間及 杠桿與壓接件之間通過一個插銷相連。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接件具有一個接觸平面。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主體部和側 部,主體部上設有供端子通過的端子孔,側部上設有連接所述支撐件的連接部。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呈框狀結構,其 上設有連接所述杠桿的導引槽。
6.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連接器另外設有一 對卡扣件,卡扣件卡壓于所述壓接件上。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包括卡扣部、 兩端分別向外延伸的延伸部以及和所述蓋體相連的轉動部,延伸部兩端設有軸 部。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設有側墻,其上 開設有供所述軸部于其中運動的導引槽。
9. 如權利要求l-8中任一項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與蓋 體之間設有彈簧,彈簧和基座及蓋體相配合并始終處于壓縮狀態(tài)。
10. 如權利要求l-8中任一項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上設 有端子孔,所述基座與浮板之間設有彈簧。
專利摘要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基座、設置于基座上的浮板,架設于基座上方的蓋體、插設于基座中的導電端子以及壓接裝置,壓接裝置包括連接于基座的支撐件,一端可動地連接于蓋體并和支撐件可轉動相連接的杠桿,以及連接于杠桿另一端的壓接件,通過壓接件壓接于電連接器所連接的集成電路的表面,使得集成電路表面受力均勻,不易變形。
文檔編號H01R12/71GK201054401SQ200720037350
公開日2008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5月7日
發(fā)明者中尾賢三, 許修源 申請人: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