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連接器。
現(xiàn)有技術描述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3-123890公開了一具有外殼的連接器,該外殼形成有用于容納端子接頭的空腔。撞桿(lance)形成在該外殼中并充分突出到空腔中,以將端子接頭鎖定在其中。然而,該撞桿能夠偏轉到外殼中的柔性空間中,從而端子接頭可以插入到空腔中或者從空腔中取出。
保持器安裝到外殼的前端上并可在臨時鎖定位置和主鎖定位置之間移動。當保持器位于臨時鎖定位置時,該保持器位于撞桿的柔性空間外部。于是,當保持器位于臨時鎖定位置時,端子接頭可以插入到空腔中并從空腔中取出。然而,當保持器位于主鎖定位置時,保持器進入撞桿的柔性空間中,并防止撞桿偏轉。
臨時鎖定凹槽和主鎖定凹槽橫向延伸到外殼的前部中。臨時鎖定突起和主鎖定突起形成在保持器的內表面上彼此縱向間隔開的位置處。當保持器處于臨時鎖定位置時,臨時鎖定突起與臨時鎖定凹槽的前端配合。相反,當保持器處于主鎖定位置時,主鎖定突起與主鎖定凹槽的前端配合。
導向凹槽在空腔中縱向延伸,用于導引端子接頭的穩(wěn)定器。縱向延伸的導向凹槽和橫向延伸的鎖定凹槽的需要導致了復雜的結構。
鑒于上述情況,作出了本發(fā)明,并且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簡單結構的連接器。
發(fā)明概述本發(fā)明涉及具有外殼的連接器,該外殼具有相對的前端和后端。空腔從后端到前端縱向地延伸穿過外殼,并且端子接頭分別插入到空腔中。每個端子接頭都具有從其突出的穩(wěn)定器。導向器形成在外殼中,并且當端子接頭插入到空腔中時對穩(wěn)定器進行導向。連接器還包括安裝在外殼的前部上的安裝構件。該安裝構件鎖定到穩(wěn)定器的導向器上。
上述常規(guī)連接器外殼具有穩(wěn)定器的導向器,該導向器與保持器的鎖定凹槽分開形成。于是,常規(guī)外殼具有復雜的構造。然而,本發(fā)明的連接器構造成將安裝構件鎖定到穩(wěn)定器的導向器上。因此,本發(fā)明的連接器具有簡單的構造。
每個導向器最好都是形成在外殼的外部上的凹槽。每個導向凹槽都沿著端子接頭的插入方向縱向延伸,并且每個導向凹槽的至少一部分與空腔的內部連通。于是,穩(wěn)定器隨著端子接頭插入到空腔中而沿著外殼的導向凹槽移動。
至少一個鎖定邊緣最好形成在每個導向凹槽的前端處,并與導向凹槽的縱向呈一角度與相應導向凹槽交叉。安裝構件形成有至少一個鎖,該鎖與鎖定邊緣配合以防止安裝構件滑出外殼。
外殼最好具有可彈性變形的撞桿,該撞桿能夠突出到空腔中,用于將端子接頭鎖定到空腔中。每個撞桿最好都具有限定外殼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外表面。因此,連接器具有比撞桿和外殼的外表面分開形成的常規(guī)連接器更簡單的構造。
安裝構件最好是前保持器,該前保持器形成蓋子的形狀并構造用于安裝在外殼的前部上。該前保持器穿透到每個撞桿的彎曲區(qū)域中,并防止每個撞桿由于和端子接頭的鎖定配合而變形。
該撞桿能夠彈性變形,以從外殼的外表面突出。變形的撞桿能夠防止前保持器的正確安裝。
導向凹槽的至少一個鎖定邊緣最好包括臨時鎖定邊緣和主鎖定邊緣,它們在外殼的縱向上間隔開。至少一個鎖定突起最好包括臨時鎖定突起和主鎖定突起,它們形成在前保持器上與導向凹槽對應的位置處。臨時鎖定突起在前保持器的縱向上與主鎖定突起偏移(shift)。臨時鎖定突起可以鎖定到臨時鎖定邊緣上,以將前保持器保持在允許撞桿彈性變形的位置處,從而端子接頭可以插入到空腔中和從空腔中取出。然而,前保持器可以在外殼上移動到主鎖定突起鎖定到主鎖定邊緣上的位置處。當主鎖定突起與主鎖定邊緣配合時,前保持器的一部分穿透到撞桿的彎曲區(qū)域中,并防止撞桿變形。在前保持器處于相應外殼上的臨時鎖定位置處的情況下,可以將連接器從制造地點運送到組裝地點。這樣,在端子接頭已經(jīng)插入到空腔中之后,前保持器可以移動到主鎖定位置處。因此,提高了組裝效率和庫存控制。
附圖簡要描述附
圖1是主體部分的放大平面圖,示出了第一實施例中連接器和前保持器彼此鎖定在臨時鎖定位置和主鎖定位置處的狀態(tài)。
附圖2是底視圖,示出了連接器外殼。
附圖3是正視圖,示出了在前保持器安裝到連接器外殼上之前前保持器所處的狀態(tài)。
附圖4是正視圖,示出了在前保持器安裝到連接器外殼上之后前保持器所處的狀態(tài)。
附圖5是正視圖,示出了連接器外殼。
附圖6是平面圖,示出了連接器外殼。
附圖7是側視圖,示出了連接器外殼。
附圖8是正視圖,示出了前保持器。
附圖9是后視圖,示出了前保持器。
附圖10是平面圖,示出了前保持器。
附圖11是剖視圖,示出了在前保持器位于臨時鎖定位置時臨時鎖定突起的鎖定狀態(tài)。
附圖12是剖視圖,示出了在前保持器位于臨時鎖定位置時主鎖定突起的鎖定狀態(tài)。
附圖13是剖視圖,示出了在前保持器位于主鎖定位置時臨時鎖定突起的鎖定狀態(tài)。
附圖14是剖視圖,示出了在前保持器位于主鎖定位置時主鎖定突起的鎖定狀態(tài)。
優(yōu)選實施例的描述本發(fā)明所述連接器包括在附圖1至14中用附圖標記10表示的外殼。該外殼10具有相對的前端和后端,如附圖11的右側和左側分別所示,并且空腔13從后端到前端縱向地延伸穿過外殼10。空腔基本上并排設置,如附圖5中所示。每個空腔13都構造成容納端子接頭20,該端子接頭具有從其突出的穩(wěn)定器21。如附圖11中最清晰地示出的那樣,該連接器還包括具有一后端的前保持器30,該后端可以安裝到外殼10的前端上。垂直一詞在此處用作參照結構,并表示附圖5和8中所示的方向。
如附圖11中所示,每個端子接頭20都具有方形管狀部分26。柔性的彈性接觸件27從該方形管狀部分26的上板延伸進來,并且通過將方形管狀部分26的底板在與方形管狀部分26的前部基本相對的位置處向內撞擊形成接觸突起29。陽性舌片(未示出)可以彈性地夾在接觸突起29和彈性接觸件27之間,以在陽性舌片和端子接頭20之間獲得電連接。撞桿孔28形成在方形管狀部分26的上表面的中央附近。穩(wěn)定器21通過在從接觸突起29向后的位置處切割方形管狀部分26的底板,并將切割部分以基本垂直的角度向外和向下彎曲形成。該穩(wěn)定器在外殼10的縱向上較長,并與方形管狀部分26的右側板齊平。
外殼10由合成樹脂制成。如附圖11中所示,本體11形成在外殼11的后端處,并且可垂直彎曲的鎖定臂12從本體11的上表面上外殼11的后端附近的位置向前懸臂伸出。如附圖8中所示,四個空腔13縱向延伸穿過外殼10,并以相等間距設置在從右到左的方向上。
凸緣14從本體11的大致縱向中央部分突出。然而,凸緣14在本體11的上表面上不連續(xù),以容納鎖定臂12的偏轉。凸緣14在本體11的底表面上基本與鎖定臂12相對的位置處也不連續(xù),并與容納部分17對準。臺階15在從凸緣14向前的位置處從本體11的底表面突出。外殼固定部分16在本體11的后端附近從外殼10的左右側表面突出。通過將板的邊緣部分夾在外殼固定部分16和凸緣14之間,可以將外殼10固定到板或壁(未示出)上。本體11的前部為塊形,并為橢圓截面,并且防水橡膠塞(未示出)可以安裝在本體11的前部的外表面上。
端子鎖定部分19從本體11向前延伸到外殼10的前端。用于容納端子接頭20的空腔13彼此分隔。然而,左右空腔13在端子鎖定部分19中的部分不具有外側壁。于是,端子接頭20的方形管狀部分26暴露在端子鎖定部分19中左右兩側的空腔13中。每個空腔13在端子鎖定部分19中的部分都具有撞桿22和與撞桿22相對的支架(support)23。
每個撞桿22都從本體11的上壁的前端向前延伸。在相鄰撞桿22之間形成有狹縫,從而撞桿22為可獨立地垂直彎曲。鎖定爪22A形成在每個撞桿22的前部上(參見附圖7),并在端子接頭20在空腔13中插入到預定正常位置時可以鎖定到撞桿孔28上。
每個支架23都從本體11的前端向前延伸。支架23的前端從撞桿22向前設置。每個支架23都具有支承壁23A,用于支承端子接頭20的方形管狀部分26的底表面。另外,除了附圖3中的左端支架23之外,每個支架23都具有分隔壁23B。該分隔壁23B從支承壁23A的一側向上突出,并在支架23的縱向上延伸,以將相鄰的空腔13彼此分隔。于是,當從前面觀察時,具有分隔壁23B的支架23基本上為L形。附圖3中的左端支架23不具有分隔壁23B,但是具有支架23A。每個分隔壁23B的后端都連接到本體11的前端上,如附圖3中所示。于是,盡管具有懸臂結構,但是具有分隔壁23B的支架23仍然難以垂直地彎曲,并且當端子接頭20插入到空腔13中時,只有撞桿22變形。
如附圖1中所示,導向狹縫18在外殼10的縱向上設置在相鄰支承壁23A之間的每個間隙中。當端子接頭20插入到空腔13中時,每個導向狹縫18都容納穩(wěn)定器21,并對端子接頭20的移動進行導向。如下面所述,導向狹縫18也在前保持器30的移動中起作用。
長突起37或者短突起24從每個支承壁23A的前端橫向突出。在所述實施例中,從附圖1中的左端位置處的長突起37開始,長短突起37、24限定一交替排列。按壓防止表面37A限定在長突起37的前端處,并從支承壁23A的前端略微向后階躍(step)。止擋件24A從每個支承壁23A的前端的上表面豎立(erect)。止擋件24A處于從按壓防止表面37A向前的位置處。當端子接頭20的方形管狀部分26的前端撞擊止擋件24A時,每個止擋件24A都將相對應的端子接頭20止擋在預定的前端位置處。短突起24與具有長突起37的支承壁23A相鄰,從支承壁23A突出。更為特別的是,每個短突起24都通過在支擋件24A與導向狹縫18交叉的方向上使止擋件24A突出來形成。
如附圖3中所示,錐形或圓形表面38形成在每個長突起37和短突起24的下側上。當前保持器30移動到外殼10的前端上時,錐形表面38減輕安裝阻力。傾斜的導向表面25(參見附圖1、6和7)在從止擋件24A向前的位置處形成在每個支承壁23A上,用于導向陽性舌片(未示出)。
前保持器30由合成樹脂制成,并且如附圖4、8和9中所示,具有向后開放的寬罩(wide hood)的形式。前保持器30的開放后端可以安裝到端子鎖定部分19上,并可以在臨時鎖定位置和主鎖定位置之間移動。臨時鎖定位置指的是端子接頭20可以插入到相應空腔13中和從中取出的前保持器30的安裝位置。在臨時鎖定位置處,可能進行將端子接頭20從撞桿22上解除鎖定的操作。主鎖定位置指的是防止端子接頭20從空腔13滑出的前保持器30的安裝位置。在主鎖定位置處,將前保持器30向下壓靠在撞桿22上,以防止撞桿22彈性變形。于是,不可能進行將端子接頭20從撞桿22上解除鎖定的操作。
如附圖10中所示,四個窗口34形成在前保持器30的上壁的后半部分附近,因而靠近保持器30的開放后端。每個窗口34的前端都從撞桿22的前端向前,并且當前保持器30位于臨時鎖定位置時,每個窗口34的后端都幾乎與撞桿22的支架縱向對準。于是,當前保持器30位于臨時鎖定位置時,撞桿22能夠彎曲到窗口34中。壓緊部分(holddown portion)31從前保持器30的后端的周邊附近突出,該后端為前保持器30安裝在外殼10的前端上的末端。該壓緊部分31壓緊橡膠塞的前表面,并且壓緊部分31的內周邊幫助將端子接頭20保持在預定位置處。舌片插入開口32(參見附圖4、8和9)形成穿過前保持器30的前壁,并與空腔13的位置對準,以容納陽性舌片。夾具插入開口33(參見附圖4、8和9)也形成在前保持器30的前壁上,并能夠容納從前保持器30的前面插入的解除鎖定夾具(未示出),以進行將撞桿22從端子接頭20上解除鎖定的操作。
如附圖10中的點劃線所示,后鎖定突起和前鎖定突起35、36設置在前保持器30的內表面的縱向中央部分處,與具有窗口34的表面相對。鎖定突起35、36處于與導向狹縫18相對應的橫向位置處。前鎖定突起35設置在前保持器的前端附近的縱向位置處,并處于與長突起37相對應的橫向位置處。后鎖定突起36處于與端突起24相對應的橫向位置處。每個后鎖定突起35的后端都傾斜,從而后鎖定突起35很容易地橫跨短突起24。然而,每個后鎖定突起35的前端都豎立,以防止前保持器30在解除鎖定方向移動。另一方面,前鎖定突起36在其前后端處豎立,以防止前保持器30從臨時鎖定位置處以外移動到主鎖定位置處。
每個鎖定突起35、36的寬度都設置成安裝到導向狹縫18中。當前保持器30位于臨時鎖定位置和主鎖定位置時,鎖定突起35、36能夠進入導向狹縫18,并且當前保持器30從臨時鎖定位置移動到主鎖定位置時,能夠沿著導向狹縫18移動。
前保持器30最初從前面安裝到外殼10上,并在外殼10內部安裝在臨時鎖定位置處。此時,后鎖定突起35與端突起24的前表面接觸。前鎖定突起35的后側是傾斜的。于是,前保持器30彈性變形,從而后鎖定突起35能夠騎跨在端突起24的錐形表面38上。因此,在不產(chǎn)生較高的安裝阻力的情況下,前保持器30順利地移動到臨時鎖定位置。在到達臨時鎖定位置之后,前保持器30彈性返回至其初始狀態(tài)。結果,后鎖定突起35進入導向狹縫18,并鎖定到端突起24的后表面上。于是,防止前保持器30解除鎖定和分離。此時,前鎖定突起36緊靠長突起37的按壓防止表面37A。于是,防止前保持器30從臨時鎖定位置意外移動到主鎖定位置。
這樣,端子接頭20從外殼10的后端插入到空腔13中。更為特別的是,穩(wěn)定器21進入導向狹縫18,以將端子接頭20導向到預定的正常安裝位置。當端子接頭20到達預定的正常安裝位置時,端子接頭20的前端與設置在支架23的前端處的止擋件24接觸。于是,端子接頭20停止在預定的前位置處。同時,撞桿22的鎖定爪22A穿透到端子接頭20的撞桿孔28中,以將端子接頭20鎖定到其中。于是,端子接頭20將不會向后滑出。
這樣,前保持器30從臨時鎖定位置向后推動到主鎖定位置。更為特別的是,大于安裝阻力的操作力施加到前保持器30上。結果,前保持器彈性變形足夠的量,以釋放安裝阻力,并且前鎖定突起36騎跨在長突起37的錐形表面38上。因此,前保持器30朝主鎖定位置移動,并且該移動隨著后鎖定突起35沿著導向狹縫18滑動而受到導向。當前保持器30到達主鎖定位置時,前鎖定突起36與導向狹縫18對準。結果,前保持器30彈性返回其初始狀態(tài),并且前鎖定突起36鎖定到長突起37的后表面上。于是,前保持器30受到保持,并不會從外殼10中滑出。
如上所述,由端突起24和長突起37限定的用于將前保持器30鎖定到外殼10上的鎖定邊緣形成在對穩(wěn)定器21進行導向的導向狹縫18上。于是,連接器具有比導向狹縫和鎖定邊緣分別形成的常規(guī)連接器更簡單的構造。而且,撞桿22是外殼10的外壁的一部分,并且撞桿22的彎曲在外殼10的外部進行。因此,連接器具有比撞桿的彎曲空間在外殼內部的常規(guī)連接器具有更簡單的構造。因此,上述構造有助于連接器的小型化。而且,鎖定突起35和36的縱向位置彼此偏移(shift),并且設置臨時鎖定位置和主鎖定位置。因此,可能通過將前保持器30在外殼10上安裝到臨時鎖定位置處對連接器進行運輸。也就是,上述構造提高了組裝連接器中的可操作性。
本發(fā)明不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和附圖中說明的實施例。例如,下述實施例也包括在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內。而且,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作出各實施例的修改。
前保持器示例為將安裝到外殼前面的安裝構件。然而,不具有保持功能,而僅具有將端子接頭止擋在預定前位置處的功能的前罩也可以安裝在外殼的前面。
突起示例為前保持器的鎖定部分。然而,倘若它能夠將安裝構件鎖定到外殼的鎖定邊緣上,則也可以使用拱形構件。
鎖定突起起到臨時鎖定突起和主鎖定突起這兩種作用。然而,臨時鎖定突起和主鎖定突起也可以分開形成。
權利要求
1.連接器,包括端子接頭(20),每個端子接頭都具有從其突出的穩(wěn)定器(21);外殼(10),該外殼具有相對的前端和后端,并具有從前端到后端延伸穿過外殼(10)的空腔(13),用于容納端子接頭(20);以及安裝在所述外殼(10)的前端上的安裝構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導向器(18),用于在端子接頭(20)插入到相應空腔(13)中時容納和導向該穩(wěn)定器(21);并且通過將所述安裝構件(30)鎖定到所述導向器(18)上,可將所述安裝構件(30)安裝在所述外殼(10)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器(18)為形成在外殼(10)的外表面中的凹槽(18),該凹槽(18)與相應空腔(13)的內部連通,所述導向器(18)沿著所述端子接頭(20)的插入方向在縱向上延伸;在每個所述導向器(18)的前端處形成鎖定邊緣(24,37),并對準而與相應導向器(18)的縱向交叉;安裝構件(30)形成有鎖(35,36),該鎖(35,36)鎖定到所述鎖定邊緣(24,36)上,用于防止所述安裝構件(30)從所述外殼(10)中滑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外殼(10)具有可彈性變形的撞桿(22),這些撞桿(22)分別設置在所述空腔(13)中,并構造成用于將端子接頭(20)鎖定在空腔(13)中,每個所述撞桿(22)的外表面都限定所述外殼(1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每個所述撞桿(22)都可彈性變形而從所述外殼(10)向外突出。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構件(30)為限定蓋子形狀的前保持器(30),所述前保持器(30)構造用于穿透進入所述撞桿(22)的彎曲區(qū)域中,并防止所述撞桿(22)在所述端子接頭(20)從所述撞桿(22)上解除鎖定的方向上變形。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空腔(13)并排設置在所述外殼(10)中。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器(18)的所述鎖定邊緣(24,37)包括至少一個臨時鎖定邊緣(24)和至少一個主鎖定邊緣(37),該主鎖定邊緣(37)在所述外殼(10)的縱向上與所述臨時鎖定邊緣(24)偏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臨時鎖定突起(35)和至少一個主鎖定突起(36),該主鎖定突起(36)在橫向位置形成在所述前保持器(30)上,用于配合相應導向器(18),所述臨時鎖定突起(35)和所述主鎖定突起(36)位于所述前保持器(30)上的不同的各縱向位置處。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臨時鎖定突起(35)可與所述臨時鎖定邊緣(24)配合,以將所述前保持器(30)保持在所述外殼(10)上的臨時鎖定位置處,并且所述主鎖定突起(36)可與所述主鎖定邊緣(37)配合,以將所述前保持器(30)保持在所述外殼(10)上的主鎖定位置處。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前保持器(30)構造成當所述前保持器(30)位于臨時鎖定位置處時允許所述撞桿(22)彈性變形,從而所述端子接頭(20)能夠插入到所述空腔(13)中和從中取出。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前保持器(30)構造成防止當所述前保持器(30)位于主鎖定位置處時所述撞桿(22)的彈性變形,用于將所述端子接頭(20)鎖定在所述空腔(13)中。
11.連接器,包括外殼(10),所述外殼(10)具有相對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從后端到前端延伸穿過外殼(10)的空腔(13),導向狹縫(18)沿著相應空腔(13)從外殼(10)的后端朝外殼(10)的前端延伸,在相應導向狹縫(18)的前端處向后面對鎖定邊緣(24,37),并向外殼(10)的外表面開放;可分別安裝到空腔(13)中的端子接頭(20),每個所述端子接頭(20)具有可滑動地容納在相應空腔(13)的導向狹縫(18)中的穩(wěn)定器(21);及安裝構件(30)安裝在所述外殼(10)的前端上,并具有可分別與導向狹縫(18)的鎖定邊緣相配合的鎖(35,36),用于將安裝構件(30)保持在外殼(10)上。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鎖定邊緣(24,37)包括至少一個臨時鎖定邊緣(24)和至少一個主鎖定邊緣(37),該主鎖定邊緣比臨時鎖定邊緣(24)更加靠后,安裝構件(30)的鎖(35,36)包括至少一個臨時鎖(35)和至少一個主鎖(36),該臨時鎖(35)和主鎖(36)可分別與臨時鎖定邊緣(24)和主鎖定邊緣(37)配合,用于有選擇地將安裝構件(30)保持在外殼(10)上的臨時鎖定位置或主鎖定位置處。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外殼(10)還包括可彈性偏轉的撞桿(22),該撞桿(22)突出到相應空腔(13)中,用于鎖定端子接頭(20),并且所述安裝構件(30)為保持器(30),該保持器(30)構造用于當保持器(30)位于臨時鎖定位置時允許所述撞桿(22)偏轉,并構造用于當保持器(30)位于主鎖定位置時防止撞桿(22)偏轉。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臨時鎖定突起(35)和所述主鎖定突起(36)在所述保持器(30)上位于不同的相應縱向位置處。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撞桿(22)具有限定所述外殼(1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外表面,每個所述撞桿(22)都可彈性變形,以從所述外殼(10)與撞桿(22)相鄰的部分向外突出。
全文摘要
連接器具有外殼(10)和前保持器(30),該外殼帶有用于容納端子接頭(20)的空腔(13),該前保持器可以安裝在外殼(10)的前表面上。端突起(24)和長突起(37)形成在導向器(18)的前端處,該導向器容納端子接頭(20)的穩(wěn)定器(21)。鎖定突起(35,36)形成在前保持器(30)上,并可以分別鎖定到端突起和長突起(24,37)上。于是,連接器具有簡單的構造并非常緊湊。外殼(10)還具有可以鎖定到端子接頭(20)上的撞桿(22)。該撞桿(22)構成外殼(1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于是,連接器可以更小。
文檔編號H01R13/42GK1822441SQ20061000856
公開日2006年8月23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2月17日
發(fā)明者社本渡, 平松浩幸 申請人:住友電裝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