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橋梁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橋梁基礎設計中快速識別地質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交通基礎工程建設發(fā)展迅猛,特別是以客運專線為代表的高速鐵路以及公路工程中高速公路的發(fā)展尤為突出,橋梁所占線路長度比例不斷增加,橋梁設計工作量越來越大,為提高工作效率,橋梁設計工程師均在探索基礎的自動設計途徑,這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如何快速識別墩臺基礎處的地質信息。
傳統(tǒng)的方法有:一、手工輸入地層線及線下的土層信息,該方法獲取線段端點坐標后,再生成地層線,效率低,宜出錯;二、在地質縱斷面中不同土層間多處輸入土層代碼,通過模糊識別出墩臺處的土層信息,該方法處理快,但難以準確識別,核對修改費事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橋梁基礎設計中快速識別地質信息的方法,識別結果更加清晰準確,效率更高。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橋梁基礎設計中快速識別地質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驟實現:
步驟一:根據設計項目地質信息,整理完善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表,并設置各土層代碼;
步驟二:在提供的地質縱斷面中,將每個不同地層形成不同的封閉區(qū)域,即地質域,對較長土層進行多次分割;
步驟三:在每個封閉區(qū)域即地質域內,填入與該域土層性質對應的土層代碼;
步驟四:取地質縱斷面中特征點位置的坐標(x,y),與橋梁設計的里程、高程建立整體對應關系;
步驟五:通過分析墩臺處所穿各區(qū)域的代碼及交叉點位置,獲得墩臺處地面高程、穿過各土層的厚度及相應土層物理力學性質,完成橋梁基礎設計中的地質信息的快速準確的識別。
地質域指一個封閉區(qū)域,該區(qū)域有且只有一個封閉的外邊界,沒有或存在一個至多個封閉內邊界,邊界可以部分重疊,但每個區(qū)域必須閉和且唯一。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本發(fā)明采用以地質專業(yè)提供的地質縱斷面為基礎,通過建立地質域的概念,完成快速、準確的地質信息識別。比傳統(tǒng)方法有諸多優(yōu)點:
1、把不同的土層建立成各自封閉區(qū)域即可,定義土層更加靈活自由;
2、在地質縱斷面中交互填充,時時顯示所述地質區(qū)域,更加清晰準確;
3、在每個地質域中只需填充一次,效率更高。
本發(fā)明通過建立地質域的概念,在不同的土層間形成封閉的域,在每個域中只需輸入一次相應土層代碼,通過地質縱斷面中坐標與設計橋梁里程高程關系,識別出墩臺處地面高程、穿過各土層的厚度及相應土層物理力學性質,方法靈活自由、結果準確、效率更高。
附圖說明
圖1為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表。
圖2為地質域圖示。
圖3為填充地質域圖。
圖4為識別后地質信息(地面高程、土層厚度及代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的說明。
本發(fā)明涉及的橋梁基礎設計中快速識別地質信息的方法,根據地質土層無交叉重疊的特點,提出建立地質域的概念,地質域是指一個封閉區(qū)域,該區(qū)域有且只有一個封閉的外邊界,可以沒有或存在一個至多個封閉內邊界,邊界可以部分重疊,但每個區(qū)域必須閉和且唯一,見圖2所示。
上述一種橋梁基礎設計中快速識別地質信息的方法,由以下步驟實現:
步驟一:根據設計項目地質信息,整理完善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表,并設置各土層代碼,如圖1所示;
步驟二:在提供的地質縱斷面中,把每個不同地層形成不同的封閉區(qū)域,即地質域,對較長土層可以多次分割;
步驟三:在每個封閉區(qū)域內(即地質域)填入與該域土層性質對應的土層代碼,如圖3;
步驟四:取地質縱斷面中特征點位置的坐標(x,y),與橋梁設計的里程、高程建立整體對應關系。
步驟五:通過分析墩臺處所穿各區(qū)域的代碼及交叉點位置,獲得墩臺處地面高程、穿過各土層的厚度及相應土層物理力學性質,完成橋梁基礎設計中的地質信息的快速準確的識別,如圖4。
本發(fā)明首次提出地質域的概念,可以把較長地層多次分割,更加靈活自由的定義地質區(qū)域。交互填充,時時清晰顯示所述地質區(qū)域。地質域唯一,識別的地質信息準確,無異議。在每個地質域中只需一次填充,效率更高。
本發(fā)明的內容不限于實施例所列舉,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發(fā)明說明書而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變換,均為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