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觸控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觸控面板包括基板、第一導電層、第二導電層、絕緣層以及第三導電層。第一導電層位于基板上且包括多個第一感應圖案、多個第二感應圖案以及連接第一感應圖案的多個第一橋接圖案。第二導電層位于基板上且包括多個第二橋接圖案以電性連接第二感應圖案。絕緣層覆蓋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第三導電層位于絕緣層上且全面地覆蓋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
【專利說明】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觸控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各式電子產(chǎn)品都不斷朝向操作簡便、小體積以及大屏幕尺寸的方向邁進,特別是攜帶式的電子產(chǎn)品對于體積及屏幕尺寸的要求更為嚴格。因此,許多電子產(chǎn)品都將觸控面板與液晶顯示面板整合,以省略鍵盤或是操控按鍵所需的空間,進而擴大屏幕可配置的面積。
[0003]目前,觸控面板大致可區(qū)分為電阻式、電容式、紅外線式及超音波式等觸控面板,其中以電阻式觸控面板與電容式觸控面板為最常見的產(chǎn)品。就電容式觸控面板而言,可多點觸控的特性提供更人性化的操作模式而使得電容式觸控面板受到市場的青睞。
[0004]一般而言,電容式觸控面板是由使用者通過手指或導電物件觸碰電容式觸控面板所造成的電容值的改變?nèi)z測手指或導電物件的觸碰位置。進一步而言,電容式觸控面板通常具有彼此電性絕緣的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其中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之間例如是通過配置一絕緣層,來達到電性絕緣的效果。在使用者未觸碰觸控面板下,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之間具有一電容初始值。而當使用者觸碰觸控面板時,被碰觸的位置會產(chǎn)生電容值的改變,因而改變原本的電容初始值。此時,則能通過判別改變的電容值的位置去判定使用者觸碰的位置。
[0005]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通常具有多個彼此電性絕緣的感應圖案,且感應圖案間存在無感應圖案的空隙區(qū)域。由于感應圖案區(qū)以及空隙區(qū)域的折射系數(shù)不同,因此由顯示面板出射的光在通過觸控面板后,會有不同的偏折角度,而讓使用者觀看到觸控面板中感應圖案的邊緣以及感應圖案的形狀。如此,顯示畫面以及觸控面板的感應圖案的圖像重疊造成視覺上的干擾,并降低應用此觸控面板的觸控顯示面板的顯示品質(zhì)。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其可降低觸控面板中感應圖案的邊緣以及感應圖案的形狀對于視覺上的干擾。
[0007]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其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zhì)。
[0008]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包括基板、第一導電層、第二導電層、絕緣層以及第三導電層。第一導電層位于基板上且包括多個第一感應圖案、多個第二感應圖案以及連接第一感應圖案的多個第一橋接圖案。第二導電層位于基板上且包括多個第二橋接圖案以電性連接第二感應圖案。絕緣層覆蓋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第三導電層位于絕緣層上且全面地覆蓋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
[0009]該第三導電層的折射系數(shù)實質(zhì)上與該第一導電層或該第二導電層的折射系數(shù)相同。
[0010]該第一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以及該第三導電層的材質(zhì)相同。[0011]該第三導電層覆蓋位于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之間的空隙區(qū)域。
[0012]該第一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以及該第三導電層的厚度相同。
[0013]該第一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以及該第三導電層的厚度為0.0266?0.12微米。
[0014]該第三導電層電性連接至共同電壓。
[0015]該第一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以及該第三導電層的材質(zhì)包括金屬氧化物。
[0016]還包括另一絕緣層,位于該第一導電層以及該第二導電層之間。
[0017]還包括保護層,覆蓋該第三導電層。
[0018]本發(fā)明另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包括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面板。觸控面板位于顯不面板上,其中觸控面板包括基板、第一導電層、第二導電層、絕緣層以及第三導電層。第一導電層位于基板上且包括多個第一感應圖案、多個第二感應圖案以及連接第一感應圖案的多個第一橋接圖案。第二導電層位于基板上且包括多個第二橋接圖案以電性連接第二感應圖案。絕緣層覆蓋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第三導電層位于第二絕緣層上且全面地覆蓋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
[0019]基于上述,本發(fā)明可利用第三導電層的設置,并使第三導電層全面地覆蓋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特別是覆蓋第一感應圖案以及第二感應圖案間的空隙區(qū)域,以使光在通過第一導電層、第二導電層以及第三導電層后有一致的偏折角度。如此,可避免使用者因觀看到觸控面板中感應圖案的邊緣以及感應圖案的形狀所造成視覺上的干擾,進而使應用此觸控面板的觸控顯示面板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zhì)。
[0020]該第三導電層的折射系數(shù)實質(zhì)上與該第一導電層或該第二導電層的折射系數(shù)相同。
[0021 ] 該第一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以及該第三導電層的材質(zhì)相同。
[0022]該觸控面板的該第三導電層覆蓋位于該第一導電層與該第二導電層之間的空隙區(qū)域。
[0023]該觸控面板的該第一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以及該第三導電層的厚度相同。
[0024]該觸控面板的該第一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以及該第三導電層的厚度為
0.0266 ?0.12 微米。
[0025]該觸控面板的該第三導電層電性連接至共同電壓。
[0026]該觸控面板的該第一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以及該第三導電層的材質(zhì)包括金屬氧化物。
[0027]該觸控面板還包括另一絕緣層,位于該第一導電層以及該第二導電層之間。
[0028]該觸控面板還包括保護層,覆蓋該第三導電層。
[0029]還包括粘著材料,位于該保護層以及該顯示面板之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俯視示意圖。
[0031]圖2A是對應圖1的A-A’剖線的剖面示意圖。
[0032]圖2B是對應圖1的B-B’剖線的剖面示意圖。
[0033]圖3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0034]其中,附圖標記:[0035]100:觸控面板110:基板
[0036]120:第一導電層122:第一感應圖案
[0037]124:第二感應圖案126:第一橋接圖案
[0038]130:第二導電層132:第二橋接圖案
[0039]140:第一絕緣層150:第二絕緣層
[0040]160:第三導電層170:保護層
[0041]200:觸控顯示面板210:顯示面板
[0042]220:粘著材料H120、H130、H160:厚度
[0043]G:空隙區(qū)域
[0044]L1:第一感應串列
[0045]L2:第二感應串列
[0046]X:第一方向
[0047]Y:第二方向
[0048]A-A,、B_B,:剖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49]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0050]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俯視示意圖。圖2A是對應圖1的A-A’剖線的剖面示意圖,而圖2B是對應圖1的B-B’剖線的剖面示意圖。
[0051]請參照圖1、圖2A及圖2B,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10、第一導電層120、第二導電層130、第一絕緣層140、第二絕緣層150以及第三導電層160?;?10的材質(zhì)例如是透明材質(zhì)。透明材質(zhì)可以是玻璃、石英、有機聚合物、塑膠或是其他合適的材料。此處,透明材質(zhì)泛指一般具備高穿透率的材質(zhì),而并非用以限定穿透率為100%的材質(zhì)。
[0052]第一導電層120位于基板110上且包括多個第一感應圖案122、多個第二感應圖案124以及連接第一感應圖案122的多個第一橋接圖案126。進一步而言,多個第一感應圖案122彼此電性絕緣,且多個第二感應圖案124也彼此電性絕緣。此外,第二感應圖案124與第一感應圖案122彼此電性絕緣且交錯配置。另外,多個第一感應圖案122以及多個第一橋接圖案126構成多個第一感應串列LI,其中第一橋接圖案126連接相鄰兩個第一感應圖案122而使第一感應串列LI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沿第二方向Y排列,第一方向X例如與第二方向Y垂直。
[0053]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電層120的材質(zhì)以透明導電材質(zhì)為佳。透明導電材質(zhì)例如是金屬氧化物,如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錫氧化物、鋁鋅氧化物、銦鍺鋅氧化物、或其它合適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 二者的堆疊層。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一感應圖案122以及第二感應圖案124的圖形以菱形作為舉例說明,但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感應圖案122以及第二感應圖案124的圖形也可視產(chǎn)品需求而定。
[0054]第二導電層130位于基板110上且包括多個第二橋接圖案132以電性連接第二感應圖案124。多個第二感應圖案124以及多個第二橋接圖案132構成多個第二感應串列L2,其中第二橋接圖案132連接相鄰兩個第二感應圖案124而使第二感應串列L2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沿第一方向X排列。
[0055]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導電層130的材質(zhì)以透明導電材質(zhì)為佳。透明導電材質(zhì)例如是前述的材質(zhì),于此便不再贅述。然而,本發(fā)明不用以限定第二橋接圖案132的材質(zhì),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橋接圖案132的材質(zhì)也可以是導電良好的金屬或金屬疊層。
[0056]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雖以第一導電層120相對第二導電層130鄰近基板110(以制作工藝而言,即第一導電層120比第二導電層130先形成于基板110上)作為舉例說明,但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導電層130也可相對第一導電層120鄰近基板110 (以制作工藝而言,即第二導電層130比第一導電層120先形成于基板110上)。
[0057]第一絕緣層140位于第一導電層120以及第二導電層130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40例如是位于第一橋接圖案126與第二橋接圖案132之間,以使第一橋接圖案126與第二橋接圖案132電性絕緣。第一絕緣層140的材質(zhì)例如是無機材料、有機材料或上述的組合,其中無機材料例如是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硅鋁氧化物或上述至少二種材料的堆疊層。當然,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凡是可以提供絕緣特性的材料都可以選擇性地應用于本實施例以制作第一絕緣層140。
[0058]第二絕緣層150覆蓋第一導電層120以及第二導電層130。此外,第二絕緣層150的材質(zhì)例如是無機材料、有機材料或上述的組合,其中無機材料例如是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硅鋁氧化物或上述至少二種材料的堆疊層。當然,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凡是可以提供第一導電層120以及第二導電層130保護的材質(zhì)都可以選擇性地應用于本實施例以制作第二絕緣層150。
[0059]第三導電層160位于第二絕緣層150上且全面地覆蓋第一導電層120以及第二導電層130。在本實施例中,第三導電層160的材質(zhì)例如是與第一導電層120以及第二導電層130相同。簡言之,第三導電層160的材質(zhì)例如為前述的金屬氧化物。換言之,第三導電層160的折射系數(shù)例如是實質(zhì)上與第一導電層120或第二導電層130的折射系數(shù)相同。此外,第三導電層160的厚度H160例如是與第一導電層120以及第二導電層130的厚度H120、H130相同。舉例而言,第一導電層120、第二導電層130以及第三導電層160的厚度H120、H130以及H160例如是0.0266至0.12微米。
[0060]通過第三導電層160的折射系數(shù)及/或厚度的調(diào)變以及通過將第三導電層160覆蓋位于第一導電層120以及第二導電層130之間的空隙區(qū)域G,本實施例可使光在通過第一導電層120、第二導電層130以及第三導電層160后有一致的偏折角度。如此,可避免使用者因觀看到觸控面板100中感應圖案(包括第一感應圖案122、第二感應圖案124、第一橋接圖案126以及第二橋接圖案132)的邊緣以及感應圖案的形狀所造成視覺上的干擾。
[0061]此外,本實施例可通過將第三導電層160電性連接至一共同電壓來提供屏蔽的作用,以降低外界電場對于觸控面板100的干擾。如此,可提升觸控面板100觸控檢測的準確性。
[0062]另外,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0可進一步包括保護層170覆蓋第三導電層160。如此,可降低外在環(huán)境或其他人為因素對于前述膜層的破壞,進而提升觸控面板100的信賴性。保護層170的材質(zhì)例如是無機材料、有機材料或上述的組合,其中無機材料例如是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硅鋁氧化物或上述至少二種材料的堆疊層。當然,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凡是可以提供保護的材質(zhì)都可以選擇性地應用于本實施例以制作保護層170。[0063]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觸控面板100適于應用到觸控顯示面板中。圖3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0064]請參照圖1、圖2A、圖2B及圖3,本實施例的觸控顯示面板200包括顯示面板210以及前述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0,其中觸控面板100位于顯示面板210上。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210可為液晶顯示面板、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面板、電泳顯示面板、電衆(zhòng)顯示面板、電濕潤顯示面板、場發(fā)射顯示面板或是其他形式的顯示面板。
[0065]應用觸控面板100的觸控顯示面板200可承繼前述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0的功效,而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zhì)。進一步而言,通過觸控面板100的第三導電層160的設置,使光在通過觸控面板100后有一致的偏折角度。如此,可避免使用者因觀看到觸控面板100中感應圖案(包括第一感應圖案122、第二感應圖案124、第一橋接圖案126以及第二橋接圖案132)的邊緣以及感應圖案的形狀所造成視覺上的干擾,進而使應用此觸控面板100的觸控顯示面板200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zhì)。
[0066]另外,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0例如是以貼合的方式固定于顯示面板210上。換言之,觸控顯示面板200可進一步包括一粘著材料220位于觸控面板100的保護層170與顯示面板210之間。當然,本發(fā)明不用以限定觸控面板100與顯示面板210整合的方式,使用觸控面板與顯示面板整合的技術將觸控顯示面板進一步薄化的技術也可應用于本發(fā)明,譬如內(nèi)嵌式(in-cell)架構技術。
[0067]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將第三導電層覆蓋第一感應圖案以及第二感應圖案間的空隙區(qū)域,以使光在通過第一導電層、第二導電層以及第三導電層后有一致的偏折角度。如此,可避免使用者因觀看到觸控面板中感應圖案的邊緣以及感應圖案的形狀所造成視覺上的干擾,進而使應用此觸控面板的觸控顯示面板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zhì)。
[0068]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實施例公開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當可作些許的變更與修改,故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第一導電層,位于所述基板上且包括多個第一感應圖案、多個第二感應圖案以及連接所述第一感應圖案的多個第一橋接圖案; 第二導電層,位于所述基板上且包括多個第二橋接圖案以電性連接所述第二感應圖案; 絕緣層,覆蓋所述第一導電層以及所述第二導電層;以及 第三導電層,位于所述絕緣層上且全面地覆蓋所述第一導電層以及所述第二導電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導電層的折射系數(shù)實質(zhì)上與所述第一導電層或所述第二導電層的折射系數(shù)相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層、所述第二導電層以及所述第三導電層的材質(zhì)相同。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導電層覆蓋位于所述第一導電層與所述第二導電層之間的空隙區(qū)域。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層、所述第二導電層以及所述第三導電層的厚度相同。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層、所述第二導電層以及所述第三導電層的厚度為0.0266~0.12微米。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導電層電性連接至共同電壓。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層、所述第二導電層以及所述第三導電層的材質(zhì)包括金屬氧化物。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另一絕緣層,位于所述第一導電層以及所述第二導電層之間。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保護層,覆蓋所述第三導電層。
11.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顯示面板;以及 觸控面板,位于所述顯示面板上,其中所述觸控面板包括: 基板; 第一導電層,位于所述基板上且包括多個第一感應圖案、多個第二感應圖案以及連接所述第一感應圖案的多個第一橋接圖案; 第二導電層,位于所述基板上包括多個第二橋接圖案,以電性連接所述第二感應圖案; 絕緣層,覆蓋所述第一導電層以及所述第二導電層;以及 第三導電層,位于所述絕緣層上且全面地覆蓋所述第一導電層以及所述第二導電層。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導電層的折射系數(shù)實質(zhì)上與所述第一導電層或所述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層、所述第二導電層以及所述第三導電層的材質(zhì)相同。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控面板的所述第三導電層覆蓋位于所述第一導電層與所述第二導電層之間的空隙區(qū)域。
15.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控面板的所述第一導電層、所述第二導電層以及所述第三導電層的厚度相同。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控面板的所述第一導電層、所述第二導電層以及所述第三導電層的厚度為0.0266~0.12微米。
17.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控面板的所述第三導電層電性連接至共同電壓。
18.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控面板的所述第一導電層、所述第二導電層以及所述第三導電層的材質(zhì)包括金屬氧化物。
19.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控面板還包括另一絕緣層,位于所述第一導電層以及所述第二導電層之間。
20.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控面板還包括保護層,覆蓋所述第三導電層。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粘著材料,位于所述保護層以及所述顯示面板之間。`
【文檔編號】G06F3/041GK103793098SQ201310481728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4日
【發(fā)明者】余宣緯, 廖金閱, 吳佩蓉 申請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