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終端和終端操控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觸摸控制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終端和一種終端操控方法。
背景技術:
在一個應用程序中,往往包含有多個具體的應用程序界面,這些界面還可能存在層級關系,使得當用戶希望進入這些界面時,需要在經過多次點擊和查找;同時,當用戶希望在多個應用程序之間進行操作時,也只能夠通過退出當前應用程序后,才能夠選擇下一個應用程序。因此,需要一種新的終端操控技術,可以根據用戶的歷史操作記錄,使用戶在小范圍的操作區(qū)域內,實現(xiàn)在同一應用程序的不同頁面或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的切換。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正是基于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終端操控技術,可以根據用戶的歷史操作記錄,使用戶在小范圍的操作區(qū)域內,實現(xiàn)在同一應用程序的不同頁面或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的切換。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終端,包括區(qū)域設置單元,用于在終端的屏幕界面上設置至少一個集成控制區(qū);記錄獲取單元,用于獲取所述終端中的應用程序被操作的歷史記錄;標識生成單元,用于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生成對應于所述歷史記錄的操作標識;動作處理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集成控制區(qū)感應到的觸控動作,選擇對應的操作標識,并在所述終端的屏幕上顯示出該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對操作的功能集成,用戶不需要在整個終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尋找控制按鍵或控制區(qū)域,針對當前界面或終端的所有能夠進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該集成控制區(qū)中進行,方便用戶的操作過程。具體地,可以對終端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進行獲取,那么對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為用戶常用的,可以由廠商預設或用戶自定義設置),可以通過在集成控制區(qū)中設置相應的虛擬按鍵,使得用戶在選中這些虛擬按鍵時,同樣能夠實現(xiàn)原有的操作功能,或是當用戶在集成控制區(qū)中劃出相應的手勢軌跡后,也能夠實現(xiàn)原有的功能。由于無論當前界面為待機界面或是某個應用程序的功能界面,都可以在終端界面上顯示出集成控制區(qū),并在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虛擬按鍵或接收用戶的手勢軌跡,從而實現(xiàn)對當前界面的控制,不必由于界面的變化和差異,使得用戶不得不在屏幕的不同位置進行功能按鍵的選擇,簡化了用戶操作。這里的預定位置可以是系統(tǒng)默認或用戶設置的默認區(qū)域。這里的集成控制區(qū)可以為單個或多個,可以根據用戶的設置、當前所需操作功能的多少進行設置或自動調節(jié)。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設置”并不表示一定要顯示出來,只要能夠對用戶的觸控命令進行接收即可。此外,應用程序被操作的歷史記錄包括應用程序被開啟(包括直接開啟或協(xié)同調用)、被開啟的次數(shù)、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的進入順序、進入應用程序中的某個界面、進入某個界面的次數(shù)或多個界面(可以屬于一個或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的進入順序等等,這些歷史記錄可以表明用戶對某個應用程序或應用程序中的某個界面是否關注及關注程度,并通過在集成控制區(qū)中設置相應的操作標識,比如虛擬按鍵,則用戶可以通過對操作標識的選擇,快速調出對應的應用程序或同一應用程序的不同界面。這里的多個應用程序或多個應用程序界面可以處于同一操作系統(tǒng)下,也可以處于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下(在該終端可以支持多個操作系統(tǒng)的情況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動作處理單元用于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感應到所述觸控動作的情況下,所述終端的屏幕進入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或同時顯示原有界面和對應于所述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在該技術方案中,可以直接從原有界面(未操作之前的界面)切換至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也可以將兩個界面進行同時顯示,具體地,可以進行分屏顯示(分別顯示在屏幕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也可以顯示出應用程序界面的縮略圖,以便查看后隨時退出。進一步地,可以對該縮略圖進行縮放處理,以便于用于的查看操作。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記錄獲取單元包括查看記錄獲取子單元,用于在所述終端中的同一應用程序的多個操作界面中,將所述操作界面被查看的記錄作為所述歷史記錄,以生成對應的操作標識;和/或開啟記錄獲取子單元,用于在所述終端中的多個應用程序中,將所述應用程序被開啟的記錄作為所述歷史記錄,以生成對應的操作標識,其中,所述多個應用程序來自所述終端上的同一個或多個操作系統(tǒng)。在該技術方案中,主要包括三種情形,第一種是關于同一個應用程序的多個界面的歷史記錄,第二種是關于同一個操作系統(tǒng)下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第三種是關于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下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通過獲取上述不同情況下的歷史記錄,從而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隨時在不同的應用程序或應用程序的界面之間進行切換,而不需要在多個應用程序之間進行反復的退出和開啟,也不需要在多個應用程序界面之間進行來回查找,尤其是當多個應用程序界面之間存在層級關系的情況下,使用戶的操作更便捷。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還包括重復判斷單元,用于在所述終端從上一界面跳轉至當前界面時,判斷已生成的歷史記錄中是否存在對應于所述當前界面和/或所述當前界面所在應用程序的信息,若存在,則不對所述歷史記錄進行修改,若不存在,則由所述記錄獲取單元添加至所述歷史記錄中。在該技術方案中,用戶可能自行在多個應用程序界面(同一個或多個應用程序)之間跳轉,則對于已經存在歷史記錄的應用程序界面,則不應繼續(xù)記錄,避免在集成控制區(qū)中出現(xiàn)重復的操作標識。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還包括順序調整單元,用于根據同一應用程序中每個操作界面被查看的次數(shù)和/或頻率大小,調整對應的操作標識的顯示順序,和/或根據多個應用程序被開啟的次數(shù)和/或頻率大小,調整對應的操作標識的顯示順序。在該技術方案中,次數(shù)和/或頻率的大小,對應于用戶對相應的應用程序或應用程序界面的關注度更高,更有可能多次反復使用,因而將對應的操作標識排列在集成控制區(qū)中更顯眼或更容易操作到的位置,以便于用戶的選擇和操作。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記錄獲取單元還包括順序獲取子單元,用于在所述歷史記錄中添加同一應用程序中的不同操作界面之間被查看的順序,并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按所述被查看的順序排列對應的操作標識,和/或在所述歷史記錄中添加多個應用程序之間被開啟的順序,并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按所述被開啟的順序排列對應的操作標識。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對被查看或被開啟的順序進行記錄,并依此排列相應的操作標識,比如用戶的實際操作情況是按照A-B-C的順序進行操作,則相應的操作標識也排列為A-B-C或C-B-A,從而使得從視覺效果和使用心理上,更符合用戶的實際操作情況,便于用戶操作。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還包括切換單元,用于根據接收到的模式切換命令,在不同的顯示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其中在第一顯示模式下,確定所述終端的當前界面對應的應用程序,并根據對應于該應用程序的不同操作界面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第二顯示模式下,根據對應于所述終端的當前操作系統(tǒng)中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第三顯示模式下,根據對應于所述終端的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中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該技術方案中,針對在同一應用程序的多個操作界面之間、同一操作系統(tǒng)的多個應用程序之間、多個操作系統(tǒng)的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等多種情況,用戶可以針對實際使用需求,在上述不同情況對應的模式下進行切換,從而便于用戶的操作。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還提出了一種終端操控方法,包括步驟202,在終端的屏幕界面上設置至少一個集成控制區(qū);步驟204,獲取所述終端中的應用程序被操作的歷史記錄,并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生成對應于所述歷史記錄的操作標識;步驟206,根據所述集成控制區(qū)感應到的觸控動作,選擇對應的操作標識,并在所述終端的屏幕上顯示出該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對操作的功能集成,用戶不需要在整個終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尋找控制按鍵或控制區(qū)域,針對當前界面或終端的所有能夠進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該集成控制區(qū)中進行,方便用戶的操作過程。具體地,可以對終端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進行獲取,那么對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為用戶常用的,可以由廠商預設或用戶自定義設置),可以通過在集成控制區(qū)中設置相應的虛擬按鍵,使得用戶在選中這些虛擬按鍵時,同樣能夠實現(xiàn)原有的操作功能,或是當用戶在集成控制區(qū)中劃出相應的手勢軌跡后,也能夠實現(xiàn)原有的功能。由于無論當前界面為待機界面或是某個應用程序的功能界面,都可以在終端界面上顯示出集成控制區(qū),并在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虛擬按鍵或接收用戶的手勢軌跡,從而實現(xiàn)對當前界面的控制,不必由于界面的變化和差異,使得用戶不得不在屏幕的不同位置進行功能按鍵的選擇,簡化了用戶操作。這里的預定位置可以是系統(tǒng)默認或用戶設置的默認區(qū)域。這里的集成控制區(qū)可以為單個或多個,可以根據用戶的設置、當前所需操作功能的多少進行設置或自動調節(jié)。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設置”并不表示一定要顯示出來,只要能夠對用戶的觸控命令進行接收即可。此外,應用程序被操作的歷史記錄包括應用程序被開啟(包括直接開啟或協(xié)同調用)、被開啟的次數(shù)、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的進入順序、進入應用程序中的某個界面、進入某個界面的次數(shù)或多個界面(可以屬于一個或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的進入順序等等,這些歷史記錄可以表明用戶對某個應用程序或應用程序中的某個界面是否關注及關注程度,并通過在集成控制區(qū)中設置相應的操作標識,比如虛擬按鍵,則用戶可以通過對操作標識的選擇,快速調出對應的應用程序或同一應用程序的不同界面。這里的多個應用程序或多個應用程序界面可以處于同一操作系統(tǒng)下,也可以處于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下(在該終端可以支持多個操作系統(tǒng)的情況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206包括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感應到所述觸控動作的情況下,所述終端的屏幕進入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或同時顯示原有界面和對應于所述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在該技術方案中,可以直接從原有界面(未操作之前的界面)切換至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也可以將兩個界面進行同時顯示,具體地,可以進行分屏顯示(分別顯示在屏幕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也可以顯示出應用程序界面的縮略圖,以便查看后隨時退出。進一步地,可以對該縮略圖進行縮放處理,以便于用于的查看操作。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204包括在所述終端中的同一應用程序的多個操作界面中,將所述操作界面被查看的記錄作為所述歷史記錄,以生成對應的操作標識;和/或在所述終端中的多個應用程序中,將所述應用程序被開啟的記錄作為所述歷史記錄,以生成對應的操作標識,其中,所述多個應用程序來自所述終端上的同一個或多個操作系統(tǒng)。在該技術方案中,主要包括三種情形,第一種是關于同一個應用程序的多個界面的歷史記錄,第二種是關于同一個操作系統(tǒng)下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第三種是關于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下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通過獲取上述不同情況下的歷史記錄,從而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隨時在不同的應用程序或應用程序的界面之間進行切換,而不需要在多個應用程序之間進行反復的退出和開啟,也不需要在多個應用程序界面之間進行來回查找,尤其是當多個應用程序界面之間存在層級關系的情況下,使用戶的操作更便捷。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204還包括在所述終端從上一界面跳轉至當前界面時,判斷已生成的歷史記錄中是否存在對應于所述當前界面和/或所述當前界面所在應用程序的信息,若存在,則不對所述歷史記錄進行修改,若不存在,則添加至所述歷史記錄中。在該技術方案中,用戶可能自行在多個應用程序界面(同一個或多個應用程序)之間跳轉,則對于已經存在歷史記錄的應用程序界面,則不應繼續(xù)記錄,避免在集成控制區(qū)中出現(xiàn)重復的操作標識。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204還包括根據同一應用程序中每個操作界面被查看的次數(shù)和/或頻率大小,調整對應的操作標識的顯示順序;和/或根據多個應用程序被開啟的次數(shù)和/或頻率大小,調整對應的操作標識的顯示順序。在該技術方案中,次數(shù)和/或頻率的大小,對應于用戶對相應的應用程序或應用程序界面的關注度更高,更有可能多次反復使用,因而將對應的操作標識排列在集成控制區(qū)中更顯眼或更容易操作到的位置,以便于用戶的選擇和操作。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204還包括在所述歷史記錄中添加同一應用程序中的不同操作界面之間被查看的順序,并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按所述被查看的順序排列對應的操作標識;和/或在所述歷史記錄中添加多個應用程序之間被開啟的順序,并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按所述被開啟的順序排列對應的操作標識。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對被查看或被開啟的順序進行記錄,并依此排列相應的操作標識,比如用戶的實際操作情況是按照A-B-C的順序進行操作,則相應的操作標識也排列為A-B-C或C-B-A,從而使得從視覺效果和使用心理上,更符合用戶的實際操作情況,便于用戶操作。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204還包括根據接收到的模式切換命令,在不同的顯示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其中在第一顯示模式下,確定所述終端的當前界面對應的應用程序,并根據對應于該應用程序的不同操作界面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第二顯示模式下,根據對應于所述終端的當前操作系統(tǒng)中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第三顯示模式下,根據對應于所述終端的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中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該技術方案中,針對在同一應用程序的多個操作界面之間、同一操作系統(tǒng)的多個應用程序之間、多個操作系統(tǒng)的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等多種情況,用戶可以針對實際使用需求,在上述不同情況對應的模式下進行切換,從而便于用戶的操作。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可以根據用戶的歷史操作記錄,使用戶在小范圍的操作區(qū)域內,實現(xiàn)在同一應用程序的不同頁面或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的切換。
圖I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終端的框圖;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終端操控方法的流程圖;圖3A至圖31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對終端進行操控的示意圖;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終端記錄歷史操作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fā)明,但是,本發(fā)明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圖I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終端的框圖。如圖I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終端100,包括區(qū)域設置單元102,用于在終端100的屏幕界面上設置至少一個集成控制區(qū);記錄獲取單元104,用于獲取所述終端100中的應用程序被操作的歷史記錄;標識生成單元106,用于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生成對應于所述歷史記錄的操作標識;動作處理單元108,用于根據所述集成控制區(qū)感應到的觸控動作,選擇對應的操作標識,并在所述終端100的屏幕上顯示出該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對操作的功能集成,用戶不需要在整個終端屏幕的不同位置尋找控制按鍵或控制區(qū)域,針對當前界面或終端100的所有能夠進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該集成控制區(qū)中進行,方便用戶的操作過程。具體地,可以對終端100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進行獲取,那么對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為用戶常用的,可以由廠商預設或用戶自定義設置),可以通過在集成控制區(qū)中設置相應的虛擬按鍵,使得用戶在選中這些虛擬按鍵時,同樣能夠實現(xiàn)原有的操作功能,或是當 用戶在集成控制區(qū)中劃出相應的手勢軌跡后,也能夠實現(xiàn)原有的功能。由于無論當前界面為待機界面或是某個應用程序的功能界面,都可以在終端屏幕上顯示出集成控制區(qū),并在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虛擬按鍵或接收用戶的手勢軌跡,從而實現(xiàn)對當前界面的控制,不必由于界面的變化和差異,使得用戶不得不在屏幕的不同位置進行功能按鍵的選擇,簡化了用戶操作。這里的預定位置可以是系統(tǒng)默認或用戶設置的默認區(qū)域。這里的集成控制區(qū)可以為單個或多個,可以根據用戶的設置、當前所需操作功能的多少進行設置或自動調節(jié)。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設置”并不表示一定要顯示出來,只要能夠對用戶的觸控命令進行接收即可。此外,應用程序被操作的歷史記錄包括應用程序被開啟(包括直接開啟或協(xié)同調用)、被開啟的次數(shù)、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的進入順序、進入應用程序中的某個界面、進入某個界面的次數(shù)或多個界面(可以屬于一個或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的進入順序等等,這些歷史記錄可以表明用戶對某個應用程序或應用程序中的某個界面是否關注及關注程度,并通過在集成控制區(qū)中設置相應的操作標識,比如虛擬按鍵,則用戶可以通過對操作標識的選擇,快速調出對應的應用程序或同一應用程序的不同界面。這里的多個應用程序或多個應用程序界面可以處于同一操作系統(tǒng)下,也可以處于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下(在該終端100可以支持多個操作系統(tǒng)的情況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動作處理單元108用于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感應到所述觸控動作的情況下,所述終端100的屏幕進入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或同時顯示原有界面和對應于所述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在該技術方案中,可以直接從原有界面(未操作之前的界面)切換至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也可以將兩個界面進行同時顯示,具體地,可以進行分屏顯示(分別顯示在屏幕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也可以顯示出應用程序界面的縮略圖,以便查看后隨時退出。進一步地,可以對該縮略圖進行縮放處理,以便于用于的查看操作。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記錄獲取單元104包括查看記錄獲取子單元1042,用于在所述終端100中的同一應用程序的多個操作界面中,將所述操作界面被查看的記錄作為所述歷史記錄,以生成對應的操作標識;和/或開啟記錄獲取子單元1044,用于在所述終端100中的多個應用程序中,將所述應用程序被開啟的記錄作為所述歷史記錄,以生成對應的操作標識,其中,所述多個應用程序來自所述終端100上的同一個或多個操作系統(tǒng)。在該技術方案中,主要包括三種情形,第一種是關于同一個應用程序的多個界面的歷史記錄,第二種是關于同一個操作系統(tǒng)下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第三種是關于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下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通過獲取上述不同情況下的歷史記錄,從而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隨時在不同的應用程序或應用程序的界面之間進行切換,而不需要在多個應用程序之間進行反復的退出和開啟,也不需要在多個應用程序界面之間進行來回查找,尤其是當多個應用程序界面之間存在層級關系的情況下,使用戶的操作更便捷。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還包括重復判斷單元110,用于在所述終端100從上一界面跳轉至當前界面時,判斷已生成的歷史記錄中是否存在對應于所述當前界面和/或所述當前界面所在應用程序的信息,若存在,則不對所述歷史記錄進行修改,若不存在,則由所述記錄獲取單元添加至所述歷史記錄中。在該技術方案中,用戶可能自行在多個應用程序界面(同一個或多個應用程序)之間跳轉,則對于已經存在歷史記錄的應用程序界面,則不應繼續(xù)記錄,避免在集成控制區(qū)中出現(xiàn)重復的操作標識。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還包括順序調整單元112,用于根據同一應用程序中每個操作界面被查看的次數(shù)和/或頻率大小,調整對應的操作標識的顯示順序,和/或根據多個應用程序被開啟的次數(shù)和/或頻率大小,調整對應的操作標識的顯示順序。在該技術方案中,次數(shù)和/或頻率的大小,對應于用戶對相應的應用程序或應用程序界面的關注度更高,更有可能多次反復使用,因而將對應的操作標識排列在集成控制區(qū)中更顯眼或更容易操作到的位置,以便于用戶的選擇和操作。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記錄獲取單元104還包括順序獲取子單元1046,用于在所述歷史記錄中添加同一應用程序中的不同操作界面之間被查看的順序,并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按所述被查看的順序排列對應的操作標識,和/或在所述歷史記錄中添加多個應用程序之間被開啟的順序,并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按所述被開啟的順序排列對應的操作標識。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對被查看或被開啟的順序進行記錄,并依此排列相應的操作標識,比如用戶的實際操作情況是按照A-B-C的順序進行操作,則相應的操作標識也排列為A-B-C或C-B-A,從而使得從視覺效果和使用心理上,更符合用戶的實際操作情況,便于用戶操作。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還包括切換單元114,用于根據接收到的模式切換命令,在不同的顯示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其中在第一顯示模式下,確定所述終端100的當前界面對應的應用程序,并根據對應于該應用程序的不同操作界面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第二顯示模式下,根據對應于所述終端100的當前操作系統(tǒng)中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第三顯示模式下,根據對應于所述終端100的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中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該技術方案中,針對在同一應用程序的多個操作界面之間、同一操作系統(tǒng)的多個應用程序之間、多個操作系統(tǒng)的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等多種情況,用戶可以針對實際使用需求,在上述不同情況對應的模式下進行切換,從而便于用戶的操作。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終端操控方法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終端操控方法,包括步驟202,在終端的屏幕界面上設置至少一個集成控制區(qū);步驟204,獲取所述終端中的應用程序被操作的歷史記錄,并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生成對應于所述歷史記錄的操作標識;步驟206,根據所述集成控制區(qū)感應到的觸控動作,選擇對應的操作標識,并在所述終端的屏幕上顯示出該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對操作的功能集成,用戶不需要在整個終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尋找控制按鍵或控制區(qū)域,針對當前界面或終端的所有能夠進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該集成控制區(qū)中進行,方便用戶的操作過程。具體地,可以對終端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進行獲取,那么對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為用戶常用的,可以由廠商預設或用戶自定義設置),可以通過在集成控制區(qū)中設置相應的虛擬按鍵,使得用戶在選中這些虛擬按鍵時,同樣能夠實現(xiàn)原有的操作功能,或是當用戶在集成控制區(qū)中劃出相應的手勢軌跡后,也能夠實現(xiàn)原有的功能。由于無論當前界面為待機界面或是某個應用程序的功能界面,都可以在終端界面上顯示出集成控制區(qū),并在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虛擬按鍵或接收用戶的手勢軌跡,從而實現(xiàn)對當前界面的控制,不必由于界面的變化和差異,使得用戶不得不在屏幕的不同位置進行功能按鍵的選擇,簡化了用戶操作。這里的預定位置可以是系統(tǒng)默認或用戶設置的默認區(qū)域。這里的集成控制區(qū)可以為單個或多個,可以根據用戶的設置、當前所需操作功能的多少進行設置或自動調節(jié)。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設置”并不表示一定要顯示出來,只要能夠對用戶的觸控命令進行接收即可。此外,應用程序被操作的歷史記錄包括應用程序被開啟(包括直接開啟或協(xié)同調用)、被開啟的次數(shù)、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的進入順序、進入應用程序中的某個界面、進入某個界面的次數(shù)或多個界面(可以屬于一個或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的進入順序等等,這些歷史記錄可以表明用戶對某個應用程序或應用程序中的某個界面是否關注及關注程度,并通過在集成控制區(qū)中設置相應的操作標識,比如虛擬按鍵,則用戶可以通過對操作標識的選擇,快速調出對應的應用程序或同一應用程序的不同界面。這里的多個應用程序或多個應用程序界面可以處于同一操作系統(tǒng)下,也可以處于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下(在該終端可以支持多個操作系統(tǒng)的情況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206包括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感應到所述觸控動作的情況下,所述終端的屏幕進入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或同時顯示原有界面和對應于所述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在該技術方案中,可以直接從原有界面(未操作之前的界面)切換至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也可以將兩個界面進行同時顯示,具體地,可以進行分屏顯示(分別顯示在屏幕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也可以顯示出應用程序界面的縮略圖,以便查看后隨時退出。進一步地,可以對該縮略圖進行縮放處理,以便于用于的查看操作。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204包括在所述終端中的同一應用程序的多個操作界面中,將所述操作界面被查看的記錄作為所述歷史記錄,以生成對應的操作標識;和/或在所述終端中的多個應用程序中,將所述應用程序被開啟的記錄作為所述歷史記錄,以生成對應的操作標識,其中,所述多個應用程序來自所述終端上的同一個或多個操作系統(tǒng)。在該技術方案中,主要包括三種情形,第一種是關于同一個應用程序的多個界面的歷史記錄,第二種是關于同一個操作系統(tǒng)下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第三種是關于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下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通過獲取上述不同情況下的歷史記錄,從而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隨時在不同的應用程序或應用程序的界面之間進行切換,而不需要在多個應用程序之間進行反復的退出和開啟,也不需要在多個應用程序界面之間進行來回查找,尤其是當多個應用程序界面之間存在層級關系的情況下,使用戶的操作更便捷。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204還包括在所述終端從上一界面跳轉至當前界面時,判斷已生成的歷史記錄中是否存在對應于所述當前界面和/或所述當前
1界面所在應用程序的信息,若存在,則不對所述歷史記錄進行修改,若不存在,則添加至所述歷史記錄中。在該技術方案中,用戶可能自行在多個應用程序界面(同一個或多個應用程序)之間跳轉,則對于已經存在歷史記錄的應用程序界面,則不應繼續(xù)記錄,避免在集成控制區(qū)中出現(xiàn)重復的操作標識。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204還包括根據同一應用程序中每個操作界面被查看的次數(shù)和/或頻率大小,調整對應的操作標識的顯示順序;和/或根據多個應用程序被開啟的次數(shù)和/或頻率大小,調整對應的操作標識的顯示順序。在該技術方案中,次數(shù)和/或頻率的大小,對應于用戶對相應的應用程序或應用程序界面的關注度更高,更有可能多次反復使用,因而將對應的操作標識排列在集成控制區(qū)中更顯眼或更容易操作到的位置,以便于用戶的選擇和操作。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204還包括在所述歷史記錄中添加同一應用程序中的不同操作界面之間被查看的順序,并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按所述被查看的順序排列對應的操作標識;和/或在所述歷史記錄中添加多個應用程序之間被開啟的順序,并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按所述被開啟的順序排列對應的操作標識。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對被查看或被開啟的順序進行記錄,并依此排列相應的操作標識,比如用戶的實際操作情況是按照A-B-C的順序進行操作,則相應的操作標識也排列為A-B-C或C-B-A,從而使得從視覺效果和使用心理上,更符合用戶的實際操作情況,便于用戶操作。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204還包括根據接收到的模式切換命令,在不同的顯示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其中在第一顯示模式下,確定所述終端的當前界面對應的應用程序,并根據對應于該應用程序的不同操作界面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第二顯示模式下,根據對應于所述終端的當前操作系統(tǒng)中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第三顯示模式下,根據對應于所述終端的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中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該技術方案中,針對在同一應用程序的多個操作界面之間、同一操作系統(tǒng)的多個應用程序之間、多個操作系統(tǒng)的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等多種情況,用戶可以針對實際使用需求,在上述不同情況對應的模式下進行切換,從而便于用戶的操作。圖3A至圖31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對終端進行操控的示意圖。在基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在對終端進行操控的過程中,記錄用戶對應用程序的操作歷史,其中,包括對應用程序的開啟記錄(可以包括直接開啟應用程序或是在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的協(xié)同調用)以及某個應用程序中的多個應用程序界面的開啟記錄。如圖3A所示,根據不同的需求,可以設置多種模式,比如在模式A中,可以利用記錄信息,在同一應用程序的多個應用程序界面之間進行調用顯示或切換,在模式B中,可以在終端的同一操作系統(tǒng)下的多個應用程序之間進行調用顯示或切換,在模式C中,可以在終端的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下的多個應用程序之間進行調用顯示或切換。具體地,比如3B所示,為在模式A下的終端屏幕上的界面情況,用戶在應用程序“瀏覽器”中,分別瀏覽了“新浪微博”、“新浪首頁” “新聞”、“娛樂新聞”和“內地版頁”,則在當前界面302上顯示出最后瀏覽的“內地版頁”的顯示界面,而在屏幕上同時顯示出集成控制區(qū)304,并在集成控制區(qū)304中設置了對應于用戶在“瀏覽器”中的查看記錄的操作標識306,分別對應于“新浪微博”、“新浪首頁” “新聞”和“娛樂新聞”,那么,用戶可以通過對這些操作標識306進行點擊,從而在多個應用程序界面之間進行切換。在圖3B中,在用戶不進行任何操作的情況下,在集成控制區(qū)304中,可以先不顯示出操作標識306,而是僅顯示中間的包含“A”的圓形區(qū)域;當用戶點擊該圓形區(qū)域或采用其他的觸發(fā)操作時,再顯示出操作標識306。當用戶點擊操作標識306時,以“新聞”為例,一種情況下,如圖3C所示,可以在當前界面302上顯示出一個縮略界面,顯示出“新聞”的界面內容,當然,進一步地,用戶可以通過對該縮略界面進行縮放,從而查看其中的內容,甚至對其中的內容進行選擇、復制、輸入、點擊鏈接等等各種操作,用戶也可以在確定需要對該縮略界面進行操作時,直接將該縮略界面全屏后,替換原本的顯示內容;另一種情況下,如圖3D所示,當用戶點擊“新聞”對應的操作標識306之后,可以直接使得當前界面302跳轉至對應的“新聞”界面,以便用戶直接進行操作。需要說明的是,結合圖3C和圖3D,當用戶對操作標識306進行操作、調出相應的操作界面后,終端將會對原本在當前界面302上顯示的“內地版頁”進行記錄,并作為記錄內容,在集成控制區(qū)304中設置對應的操作標識306。用戶或廠商可以預設在集成控制區(qū)304中允許顯示的操作標識306的數(shù)量,若假定設置為4個,則當用戶點擊“新聞”后,按照原本的查看順序“新浪微博-新浪首頁-新聞-娛樂新聞-內地版頁”,需要在集成控制區(qū)304中設置對應于“內地版頁”的操作標識306,并去除出現(xiàn)時間最早的“新浪微博”,得到圖3C中的集成控制區(qū)304 ;如果允許顯示的數(shù)量更多,或未設置允許數(shù)量,則將生成的對應于“內地版頁”的操作標識306直接添加至集成控制區(qū)304中,得到如圖3D所示的集成控制區(qū)304。當然,上述過程中,都是以進入應用程序界面的順序,來對集成控制區(qū)304中的操作標識306進行排序的,而實際上,顯示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比如用戶可能在多個應用程序界面或應用程序之間反復調用或切換,則可以根據用戶調用或切換的次數(shù)和/或頻率,對操作標識306的順序進行排列,比如假定圖3C中的“新浪首頁”所處的位置為第一位置,“新聞”所處的位置為第二位置……,則當采用次數(shù)和/或頻率的方式,可以將次數(shù)和/或頻率最大的應用程序界面對應的操作標識306設置在第一位置,然后依次排列其他操作標識306。如圖3E所示,除了在同一應用程序之間的調用或切換,還可以獲取在終端中的同一操作系統(tǒng)下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操作記錄,并依此生成對應于每個應用程序的操作標識306,以設置在集成控制區(qū)304中,則用戶可以對每個操作標識306對應的應用程序進行調用顯示或直接切換至當前界面302,具體效果與圖3C或圖3D類似。如圖3F,當終端可以支持多個操作系統(tǒng)的情況下,還可以獲取在終端中的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下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操作記錄,并依此生成對應于每個應用程序的操作標識306,以設置在集成控制區(qū)304中,則用戶可以對每個操作標識306對應的應用程序進行調用顯示或直接切換至當前界面302,具體效果與圖3C或圖3D類似。此外,除了圖3B至圖3F中所示的圓形的集成控制區(qū)304,集成控制區(qū)304具體的顯示形式可以有用戶或廠商等自行設置,具體地,比如圖3G中所示的半圓形或弧形,圖3H中所示的星形和圖31中所示的直線型。其中,需要說明的是,在圖3G至圖31中,顯示出多種對應用程序界面進行調用顯示的方式在圖3G中,當用戶對集成控制區(qū)304中的操作標識306進行操作后,直接將該操作標識306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顯示在當前界面302上,以替換原本顯示的應用程序界面。在圖3H中,當用戶對集成控制區(qū)304中的操作標識306進行操作后,原本顯示出的原始程序界面302A與操作標識306對應的新程序界面302B將分屏顯示在終端屏幕上,這里具體為上下分屏,但顯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分屏方式。在圖31中,當用戶對集成控制區(qū)304中的操作標識306進行操作后,對應于操作標識306的應用程序界面直接以縮略圖的形式顯示在當前界面302上,以便用戶進行簡單查看后返回原來的界面,或是對縮略圖中的界面內容進行確認后,利用縮略圖中的界面替換原本的當前界面302中的顯示內容。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終端記錄歷史操作的流程圖。如圖4所示,終端記錄歷史操作的流程包括步驟402,用戶點擊終端中的某個應用A。步驟404,終端將步驟402中的點擊操作,記錄為應用間歷史操作。步驟406,用戶在應用A中,從Al界面進入A2界面,再進入A3界面。步驟408,終端根據步驟406的操作,將在應用A中的A1_A2_A3記錄為應用內歷史操作。這里的應用內歷史操作是指在同一應用程序內的多個應用程序界面之間的操作記錄,而上述應用間歷史操作是指多個應用程序(同屬于一個操作系統(tǒng)或多個操作系統(tǒng))之間的操作記錄。步驟410,退出應用A。步驟412,進入另一應用。步驟414,判斷該應用是否為應用A,若是,由于已經記錄了關于應用A的應用間歷史操作,則不必重復記錄(當然,可以記錄操作順序,以用于修改對應的操作標識的排列順序),而是返回步驟406,對具體的應用內歷史操作進行記錄;若不是,則進入步驟416。步驟416,假定為應用B,則記錄應用B的應用間歷史操作,并進一步記錄其中的應用內歷史操作,具體類似于對應用A的處理過程。以上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了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考慮到相關技術中在各個應用程序或應用程序界面之間進行切換時,需要反復地開啟和關閉應用程序,或是來回查找,耗時費力,因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終端和一種終端操控方法,可以根據用戶的歷史操作記錄,使用戶在小范圍的操作區(qū)域內,實現(xiàn)在同一應用程序的不同頁面或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的切換。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區(qū)域設置單元,用于在終端的屏幕界面上設置至少一個集成控制區(qū);記錄獲取單元,用于獲取所述終端中的應用程序被操作的歷史記錄;標識生成單元,用于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生成對應于所述歷史記錄的操作標識;動作處理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集成控制區(qū)感應到的觸控動作,選擇對應的操作標識,并在所述終端的屏幕上顯示出該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動作處理單元用于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感應到所述觸控動作的情況下,所述終端的屏幕進入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或同時顯示原有界面和對應于所述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記錄獲取單元包括查看記錄獲取子單元,用于在所述終端中的同一應用程序的多個操作界面中,將所述操作界面被查看的記錄作為所述歷史記錄,以生成對應的操作標識;和/或開啟記錄獲取子單元,用于在所述終端中的多個應用程序中,將所述應用程序被開啟的記錄作為所述歷史記錄,以生成對應的操作標識,其中,所述多個應用程序來自所述終端上的同一個或多個操作系統(tǒng)。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重復判斷單元,用于在所述終端從上一界面跳轉至當前界面時,判斷已生成的歷史記錄中是否存在對應于所述當前界面和/或所述當前界面所在應用程序的信息,若存在,則不對所述歷史記錄進行修改,若不存在,則由所述記錄獲取單元添加至所述歷史記錄中。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順序調整單元,用于根據同一應用程序中每個操作界面被查看的次數(shù)和/或頻率大小,調整對應的操作標識的顯示順序,和/或根據多個應用程序被開啟的次數(shù)和/或頻率大小,調整對應的操作標識的顯示順序。
6.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記錄獲取單元還包括順序獲取子單元,用于在所述歷史記錄中添加同一應用程序中的不同操作界面之間被查看的順序,并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按所述被查看的順序排列對應的操作標識,和/或在所述歷史記錄中添加多個應用程序之間被開啟的順序,并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按所述被開啟的順序排列對應的操作標識。
7.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切換單元,用于根據接收到的模式切換命令,在不同的顯示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其中在第一顯示模式下,確定所述終端的當前界面對應的應用程序,并根據對應于該應用程序的不同操作界面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第二顯示模式下,根據對應于所述終端的當前操作系統(tǒng)中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第三顯示模式下,根據對應于所述終端的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中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
8.—種終端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202,在終端的屏幕界面上設置至少一個集成控制區(qū);步驟204,獲取所述終端中的應用程序被操作的歷史記錄,并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生成對應于所述歷史記錄的操作標識;步驟206,根據所述集成控制區(qū)感應到的觸控動作,選擇對應的操作標識,并在所述終端的屏幕上顯示出該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終端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06包括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感應到所述觸控動作的情況下,所述終端的屏幕進入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或同時顯示原有界面和對應于所述被選中的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終端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04包括在所述終端中的同一應用程序的多個操作界面中,將所述操作界面被查看的記錄作為所述歷史記錄,以生成對應的操作標識;和/或在所述終端中的多個應用程序中,將所述應用程序被開啟的記錄作為所述歷史記錄,以生成對應的操作標識,其中,所述多個應用程序來自所述終端上的同一個或多個操作系統(tǒng)。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終端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04還包括在所述終端從上一界面跳轉至當前界面時,判斷已生成的歷史記錄中是否存在對應于所述當前界面和/或所述當前界面所在應用程序的信息,若存在,則不對所述歷史記錄進行修改,若不存在,則添加至所述歷史記錄中。
12.根據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終端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04還包括根據同一應用程序中每個操作界面被查看的次數(shù)和/或頻率大小,調整對應的操作標識的顯示順序;和/或根據多個應用程序被開啟的次數(shù)和/或頻率大小,調整對應的操作標識的顯示順序。
13.根據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終端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04還包括在所述歷史記錄中添加同一應用程序中的不同操作界面之間被查看的順序,并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按所述被查看的順序排列對應的操作標識;和/或在所述歷史記錄中添加多個應用程序之間被開啟的順序,并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按所述被開啟的順序排列對應的操作標識。
14.根據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終端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04還包括根據接收到的模式切換命令,在不同的顯示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其中在第一顯示模式下,確定所述終端的當前界面對應的應用程序,并根據對應于該應用程序的不同操作界面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第二顯示模式下,根據對應于所述終端的當前操作系統(tǒng)中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在第三顯示模式下,根據對應于所述終端的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中的多個應用程序的歷史記錄,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顯示出對應的操作標識。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終端,包括區(qū)域設置單元,用于在終端的屏幕界面上設置至少一個集成控制區(qū);記錄獲取單元,用于獲取所述終端中的應用程序被操作的歷史記錄;標識生成單元,用于在所述集成控制區(qū)中生成對應于所述歷史記錄的操作標識;動作處理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集成控制區(qū)感應到的觸控動作,選擇對應的操作標識,并在所述終端的屏幕上顯示出該操作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界面。本發(fā)明還提出了一種終端操控方法。通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可以根據用戶的歷史操作記錄,使用戶在小范圍的操作區(qū)域內,實現(xiàn)在同一應用程序的不同頁面或多個應用程序之間的切換。
文檔編號G06F3/041GK102945115SQ20121039793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18日
發(fā)明者郭德英, 黃維 申請人:東莞宇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