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以及電容式觸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guān)于一種顯示裝置以及觸控面板,且特別是有關(guān)于一種電容式觸控顯
示裝置以及電容式觸控面板。 背景技本 觸控面板依照其感測方式的不同而大致上區(qū)分為電阻式觸控面板、電容式觸控面 板、光學(xué)式觸控面板、聲波式觸控面板以及電磁式觸控面板。由于電容式觸控面板具有反應(yīng) 時間快、可靠度佳以及耐用度高等優(yōu)點,因此,電容式觸控面板已被廣泛地使用于電子產(chǎn)品 中。 —般來說,電容式觸控面板包括多個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感測串列以及多個沿 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感測串列。其中,每一第一感測串列是由多個第一感測墊與第一橋接 線串接而成,而每一第二感測串列是由多個第二感測墊與第二橋接線串接而成。第一感測 墊與第二感測墊可構(gòu)成一感測陣列,以達成面的感測。 因此,當(dāng)使用者以觸控筆或手指接觸觸控面板時,觸控筆或手指在所接觸觸控面 板的位置上會在產(chǎn)生一電容的改變,比較無觸碰與有觸碰時,感測串列電容值的差異來計 算出觸碰的位置。感測串列包含第一感測串列與第二感測串列。此電容上的改變會轉(zhuǎn)換為 一控制訊號傳送至控制電路板上,轉(zhuǎn)換為一個電壓值,并經(jīng)運算處理而得出觸碰位置后,再 輸出一適當(dāng)?shù)闹噶钜圆僮麟娮友b置。然而,目前不管是以觸控筆或手指來接觸觸控面板,觸 控精準(zhǔn)度都不如預(yù)期的好,意即所輸入的文字或繪示的圖案皆會因設(shè)計的不良產(chǎn)生變形或 產(chǎn)生無法辨識的情況。因此,如何改善電容式觸控面板的觸控精準(zhǔn)度,實為目前電容式觸控 面板亟待克服的課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具有較佳的觸控精準(zhǔn)度。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容式觸控面板,其觸控筆的點擊寬度與感測串列的任兩相鄰的
感測墊之間的排列間距在滿足一定的比例關(guān)系下,能達到較佳的觸控精準(zhǔn)度。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包括一觸控筆、一顯示面板以及一電容
式觸控單元。觸控筆透過點擊接觸顯示面板來完成信息的輸入,且觸控筆點擊接觸電容式
觸控單元形成一接觸面。電容式觸控單元配置于顯示面板上,且其包括多個第一感測串列
以及多個第二感測串列。每一第一感測串列包括多個彼此電連接的第一感測墊。任二相鄰
的第一感測墊的排列間距為P。第二感測串列與第一感測串列交錯。觸控筆的接觸面具有
一點擊寬度D,點擊寬度D與排列間距P的比例為1. 4《(D/P)《1. 6。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在同一個第一感測串列中,任二相鄰的第一感測
墊系透過一第一橋接線彼此電連接。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感測串列包括多個彼此電連接的第二感 測墊。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在同一個第二感測串列中,任二相鄰的第二感測墊系透過一第二橋接線彼此電連接。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筆與電容式觸控單元的一接觸面為一圓形接 觸面。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筆的點擊寬度D實質(zhì)上等于圓形接觸面的直 徑。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筆與電容式觸控單元的一接觸面為一正N邊 形接觸面,且N為偶數(shù)。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筆的點擊寬度D實質(zhì)上等于正N邊形接觸面 的最長對角線長度。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P介于4mm至10mm之間。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接觸面的面積為A,而A介于47. 2咖2至155咖2之 間,且較佳地11. 8mm《(A/P)《15. 5mm。 本發(fā)明還提出一種電容式觸控面板,適于讓一使用者透過一觸控筆的點擊接觸來 完成信息的輸入,觸控筆點擊接觸電容式觸控面板形成一接觸面。電容式觸控面板包括一 顯示面板、多個第一感測串列以及多個第二感測串列。第一感測串列配置于顯示面板上。 每一第一感測串列包括多個彼此電連接的第一感測墊。任二相鄰的第一感測墊的排列間距 為P。第二感測串列配置于顯示面板上,并與第一感測串列交錯。觸控筆的點擊寬度為D, 且1.4《(D/P)《1.6。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在同一個第一感測串列中,任二相鄰的第一感測 墊系透過一第一橋接線彼此電連接。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感測串列包括多個彼此電連接的第二感 測墊。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在同一個第二感測串列中,任二相鄰的第二感測 墊系透過一第二橋接線彼此電連接。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筆與電容式觸控面板的一接觸面為一圓形接 觸面。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筆的點擊寬度D實質(zhì)上等于圓形接觸面的直 徑。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筆與電容式觸控面板的一接觸面為一正N邊 形接觸面,且N為偶數(shù)。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筆的點擊寬度D實質(zhì)上等于正N邊形接觸面 的最長對角線長度。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P介于4mm至10mm之間。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接觸面的面積為A,而A介于47. 2咖2至155咖2之 間,且較佳地11. 8mm《(A/P)《15. 5mm。 基于上述,在本發(fā)明的電容式觸控面板的設(shè)計中,由于觸控筆的點擊寬度D與任 兩相鄰的第一感測墊的排列間距P滿足1.4《(D/P)《1.6。因此,當(dāng)觸控筆透過點擊接 觸來完成信息的輸入時,顯示面板所顯示出的文字或圖案相對接近實際所輸入的文字或圖 案。換言之,此設(shè)計可有效提高電容式觸控面板的觸控精準(zhǔn)度,而采用此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則具有較佳的觸控精準(zhǔn)度。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 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IB為圖1A的電容式觸控面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1C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觸控筆與電容式觸控面板的一接觸面的示意圖; 圖ID為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的觸控筆與電容式觸控面板的一接觸面的示意圖; 圖2為觸控筆的點擊寬度對任兩相鄰的第一感測墊的排列間距以及線性誤差的 折線圖; 圖3A至3D為顯示面板在觸控筆的點擊寬度與任兩相鄰的第一感測墊的排列間距 的多種不同比值下所顯示的文字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外貼式電容式觸控單元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內(nèi)建式電容式觸控單元的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IIO:觸控筆 120 :顯示面板 130 :粘著層 200 :電容式觸控面板 200a :電容式觸控單元 210 :基板 220:第一感測串列 222 :第一感測墊 224 :第一橋接線 230:第二感測串列 232 :第二感測墊 234:第二橋接線 A :面積 C1、C2、C3、C4 :折線 D:點擊寬度 LI :第一方向 L2:第二方向 P:排列間距 S1、S2、S3:接觸面 T1、T2 :最長對角線長度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A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1B為圖1A 的電容式觸控面板的俯視示意圖。請先參考圖1A,在本實施例中,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100 包括一觸控筆110、一顯示面板120以及一電容式觸控單元200a。其中,觸控筆110可透 過點擊接觸顯示面板120來完成信息的輸入,而電容式觸控單元200a配置于顯示面板120 上方。在本實施例中,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100例如是個人數(shù)碼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超級行動電腦(Ultra Mobile PC, UMPC)、智能手機(smart phone)或其 他具有電容式觸控功能的顯示裝置。特別是,電容式觸控單元200a可為多種形態(tài),例如是 制作于顯示面板120的外表面上的電容式觸控單元,意即整合式(on-cell type)電容式觸 控單元,如圖1A所示。或者,電容式觸控單元200a可先制作于一輔助基板210上,透過一 粘著層130而形成一外貼于顯示面板120的表面上的一電容式觸控面板200,亦可單純的以 機構(gòu)的方式固定這兩個元件,意即外貼式電容式觸控單元,如圖4所示;或者,內(nèi)建于顯示 面板120內(nèi)的電容式觸控單元200a,意即內(nèi)建式(in-cell type)電容式觸控單元,如圖5 所示。以下將以整合式(on-cell type)電容式觸控單元進行說明。 在一變化實施例中,本發(fā)明亦提供一種電容式觸控裝置,直接以一基板替代顯示 面板120,同樣可達到下列較佳的觸控精準(zhǔn)度的目的,其亦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
詳細來說,請參考圖1B,電容式觸控面板200包括一顯示面板120與一電容式觸控 單元200a。顯示面板120例如是液晶顯示面板(LCD)、有機發(fā)光顯示面板(OLED)等離子體 顯示面板(PDP)、電濕潤顯示面板(EWD)或電泳顯示面板(EPD)。電容式觸控單元200a配 置于顯示面板120上,包括多個第一感測串列220以及多個第二感測串列230。第一感測串 列220沿著一第一方向Ll延伸并配置于顯示面板120上,其中第一感測串列220彼此電性 絕緣。第二感測串列230沿著一第二方向L2延伸并配置于顯示面板120上,其中第二感測 串列230彼此電性絕緣,且第二方向L2與第一方向Ll實質(zhì)上相交。實務(wù)上,第一方向Ll 與第二方向L2可以相互垂直,也可以相交于其他不為90?;?°的角度。在本實施中,第 一方向Ll與第二方向L2例如是以相互垂直為例。 如圖1B所示,每一第一感測串列220包括多個第一感測墊222以及多個第一橋接 線224,其中每一第一橋接線224分別電連接于二相鄰的第一感測墊222之間。意即,在同 一個第一感測串列230中,任二相鄰的第一感測墊222透過一第一橋接線224而彼此電連 接。另一方面,每一第二感測串列230包括多個第二感測墊232以及多個第二橋接線234, 其中每一第二橋接線234分別電連接于二相鄰的第二感測墊232之間。意即,在同一個第 二感測串列230中,任二相鄰的第二感測墊232是透過一第二橋接線234彼此電連接。此 外,每一第二橋接線234分別與其中一個第一橋接線224交錯。 具體來說,第一感測墊222與第二感測墊232所構(gòu)成的感測陣列可以達成面的觸 控感測。此外,第一橋接線224例如未與第二橋接線234接觸,且第一橋接線224可以是位 于第二橋接線234下方,也可以是位于第二橋接線234上方(未繪示)。換言之,第一橋接 線224與第二橋接線234分屬于不同膜層。進一步而言,第一感測墊222與第二感測墊232 可配置在同一個平面上或不配置于同一平面上,在此并不加以限制。 特別是,在本實施例的設(shè)計方式中,觸控筆110透過點擊接觸電容式觸控單元 200a來完成信息的輸入。觸控筆110點擊接觸電容式觸控單元200a形成一接觸面Sl,觸控筆110的接觸面SI具有點擊寬度為D (或稱為有效點擊寬度),而任二相鄰的第一感測墊 222的排列間距為P,較佳地點擊寬度D與排列間距P的比例為1.4《(D/P)《1.6。其中, 排列間距P,較佳地,介于4mm至10mm之間,而點擊寬度D則依據(jù)觸控筆IIO與電容式觸控 面板200的一接觸面SI來決定。詳細而言,如圖1A與圖IB所示,觸控筆110通常以筆端 為接觸端跟電容式觸控面板200形成接觸面S1,觸控筆110可依照設(shè)計需求,使用其中任何 一端作為接觸端,并不限制于觸控筆110的哪一端,只要觸控筆的任一接觸端符合下列條 件即可。當(dāng)觸控筆IIO(請參考圖1A)與電容式觸控面板200的接觸面SI為一圓形接觸面 時,觸控筆110的點擊寬度D實質(zhì)上等于圓形接觸面的直徑。但,若當(dāng)觸控筆IIO與電容式 觸控面板200的接觸面為一正N邊形接觸面,且N為偶數(shù)時,觸控筆110的點擊寬度D實質(zhì) 上等于正N邊形接觸面的最長對角線長度。 舉例來說,請參考圖1C,當(dāng)觸控筆IIO(請參考圖1A)與電容式觸控面板200的接 觸面S2為一正四邊形接觸面時,意即接觸面S2為正方形,觸控筆110的點擊寬度D實質(zhì)上 等于正四邊形接觸面的最長對角線長度T1。同理,請參考圖1D,當(dāng)觸控筆110(請參考圖 1A)與電容式觸控面板200的接觸面S3為一正六邊形接觸面時,觸控筆110的點擊寬度D 實質(zhì)上等于正六邊形接觸面的最長對角線長度T2。換言之,觸控筆110與電容式觸控面板 200的接觸面S1、S2、S3可為任意形狀,并不限定上述的圓形、正方形或正六邊形,亦可其它 多邊形,例如不規(guī)則形、惰圓形、菱形、三角形、星形、梯形、五邊形、或其它適合的形狀、或 上述的組合。 此外,在本實施例的設(shè)計方式中,同時定義上述的接觸面SI (或接觸面S2、 S3)的 面積為A,且面積A介于47. 2mm2至155mm2之間,較佳地,則11. 8mm《(A/P)《15. 5mm。也 就是說,本實施例是藉由觸控筆110的點擊寬度D與任兩相鄰的第一感測墊222的排列間 距P的比例滿足1. 4《(D/P)《1. 6,來提高電容式觸控面板200的觸控精準(zhǔn)度。同時,接 觸面SI (或接觸面S2、 S3)的面積A與任兩相鄰的第一感測墊222的排列間距P必需滿足 11. 8mm《(A/P)《15. 5mm情況下電容式觸控面板200的觸控精準(zhǔn)度可以獲得有效地改善。 換言之,當(dāng)觸控筆110透過點擊接觸來完成信息的輸入時,顯示面板120所顯示出的文字或 圖式相對接近實際所輸入的文字或圖案。故,本實施例的設(shè)計可有效提高電容式觸控面板 200的觸控精準(zhǔn)度,而采用此電容式觸控面板200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IOO則具有較佳的 觸控精準(zhǔn)度。 以下將提出實測結(jié)果來證實當(dāng)觸控筆110的點擊寬度D與任兩相鄰的第一感測墊 222的排列間距P在滿足1. 4《(D/P)《1. 6時,電容式觸控面板200的觸控精準(zhǔn)度能有效 地被提升,而顯示面板120所顯示出的文字或圖案相對接近實際所輸入的文字或圖案。
實驗例 在本發(fā)明中,特別針對觸控筆110 (請參考圖1A)的點擊寬度D (單位公厘(mm))、 任兩相鄰的第一感測墊222的排列間距P(單位公厘(mm))以及所繪示的文字或圖案的線 性誤差(line error)做實驗。請參考圖2,在本實施例中,排列間距P為折線C1、C2、C3、C4 分別為排列間距P為8公厘(mm) 、7公厘(mm) 、6公厘(mm)以及5公厘(mm),線性誤差范圍 為0. 0公厘(mm)至2. 4公厘(mm)。使用不同大小筆端的觸控筆110進行測試,以達到不同 的點擊寬度D。 X軸為點擊寬度D與任兩相鄰的第一感測墊222(請參考圖IB)的排列間距 P的比值(D/P),其范圍設(shè)定在0.0至3.0。而Y軸為線性誤差,亦即為本觸碰元件偵測到的)范圍設(shè)定在0 與1之間。 詳細而言,從圖2的折線C1、C2、C3、C4可得知當(dāng)觸控筆110(請參考圖1A)的點 擊寬度D與任兩相鄰的第一感測墊222(請參考圖IB)的排列間距P的比值(D/P)在1.4與 1.6之間時,折線C1、C2、C3、C4的線性誤差為最小,且低于O. 35,因此在此條件下可以寫出 最細的字體,且有最佳的觸控感測效果,較不易產(chǎn)生線性偏差。此時,觸控筆110的點擊寬 度D則稱為有效點擊寬度。意即,觸控筆110(請參考圖1A)點擊輸入后,顯示面板120(請 參考圖1A)所顯示的文字或圖案相對接近實際所輸入的文字或圖案。 舉例來說,請參考圖3A,當(dāng)(D/P)的值為0. 65時,則線性誤差會大于0. 8以上,觸 控筆110(請參考圖1A)點擊輸入文字"友達"后,顯示面板120(請參考圖1A)所顯示的文 字根本無法清楚地辨識。請參考圖3B、3C,當(dāng)(D/P)的值由為O. 65提高至0.91甚至是1. 17 時,觸控筆110點擊輸入文字后,即"友達",顯示面板120所顯示的文字相對于圖3A較為 清楚,但其觸控精準(zhǔn)度仍不夠。也就是說,雖然線性誤差由大于0. 8降低至約0. 6,甚至是 0. 35,顯示面板120所顯示的文字其周圍仍有許多無法清楚辨識的分岔線。請參考圖3D,當(dāng) (D/P)為1. 43時,則線性誤差降低至0. 35以下,觸控筆110點擊輸入文字后,S卩"友達",顯 示面板120所顯示的文字相對接近實際所輸入的文字。意即,可從顯示面板120中清楚地 得知無變形的文字為"友達"。但是當(dāng)(D/P)大于為2.0時,則使得字的軌跡變得偏移或扭 曲,難以得到與使用者所欲輸入的文字圖案形狀近似的結(jié)果,故難以輸入所需大小的字體。
簡言之,當(dāng)觸控筆110的點擊寬度D與任兩相鄰的第一感測墊222的排列間距P于 1.4至1.6之間時,觸控筆110點擊輸入的文字或圖案的線性誤差為最小,且顯示面板120 所顯示的文字或圖案相對接近實際所輸入的文字。換言之,當(dāng)觸控筆110的點擊寬度D與 任兩相鄰的第一感測墊222的排列間距P在滿足1. 4《(D/P)《1. 6下,能有效提升電容 式觸控面板200的觸控精準(zhǔn)度,而采用此電容式觸控面板200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100 則具有較佳的觸控精準(zhǔn)度。 綜上所述,在本發(fā)明的電容式觸控面板的設(shè)計中,由于觸控筆的點擊寬度D與任 兩相鄰的第一感測墊的排列間距P滿足1.4《(D/P)《1.6。因此,當(dāng)觸控筆透過點擊接 觸來完成信息的輸入時,顯示面板所顯示出的文字或圖式相對接近實際所輸入的文字或圖 案。換言之,此設(shè)計可有效提高電容式觸控面板的觸控精準(zhǔn)度,而采用此電容式觸控面板的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則具有較佳的觸控精準(zhǔn)度。此外,本發(fā)明更界定接觸面的面積A與任 兩相鄰的第一感測墊的排列間距P需滿足11. 8mm《(A/P)《15. 5mm,以更進一步地確保電 容式觸控面板的觸控精準(zhǔn)度可以獲得有效地改善。 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所屬技術(shù)領(lǐng)域 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當(dāng)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fā)明 的保護范圍當(dāng)視權(quán)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zhǔn)。
權(quán)利要求
一種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置包括一觸控筆;一顯示面板;一電容式觸控單元,配置于所述的顯示面板上,所述的觸控筆透過點擊接觸所述的電容式觸控單元來完成信息的輸入,所述的觸控筆點擊接觸所述的電容式觸控單元形成一接觸面,所述的電容式觸控單元包括多個第一感測串列,所述的各第一感測串列包括多個彼此電連接的第一感測墊,任二相鄰的第一感測墊的排列間距為P;以及多個第二感測串列,與所述的第一感測串列交錯,其中所述的觸控筆的所述的接觸面具有一點擊寬度D,所述的點擊寬度D與所述的排列間距P的比例為1.4≤(D/P)≤1.6。
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個第一感測串列中, 任二相鄰的第一感測墊系透過一第一橋接線彼此電連接。
3.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第二感測串列包 括多個彼此電連接的第二感測墊。
4. 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個第二感測串列中, 任二相鄰的第二感測墊系透過一第二橋接線彼此電連接。
5.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觸控筆與所述的電 容式觸控單元的所述的接觸面為一圓形接觸面。
6. 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觸控筆的點擊寬度D 實質(zhì)上等于所述的圓形接觸面的直徑。
7.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觸控筆與所述的電 容式觸控單元的所述的接觸面為一正N邊形接觸面,且N為偶數(shù)。
8. 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觸控筆的點擊寬度D 實質(zhì)上等于所述的正N邊形接觸面的最長對角線長度。
9. 如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列間距P介于4mm 至10mm之間。
10. 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觸面的面積為A, 而A介于47. 2mm2至155mm2之間,且11. 8mm《(A/P)《15. 5mm。
11. 一種電容式觸控面板,適于讓一使用者透過一觸控筆的點擊接觸來完成信息的輸 入,所述的觸控筆點擊接觸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形成一接觸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容 式觸控面板包括一顯示面板;多個第一感測串列,配置于所述的顯示面板上,其中各所述的第一感測串列包括多個 彼此電連接的第一感測墊,任二相鄰的第一感測墊的排列間距為P ;以及多個第二感測串列,配置于所述的顯示面板上,并與所述的第一感測串列交錯,其中所 述的觸控筆的所述的接觸面具有一點擊寬度D,所述的點擊寬度D與所述的排列間距P的比 例為1. 4《(D/P)《1. 6。
12. 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個第一感測串列中,任 二相鄰的第一感測墊系透過一第一橋接線彼此電連接。
13. 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第二感測串列包括 多個彼此電連接的第二感測墊。
14. 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個第二感測串列中,任 二相鄰的第二感測墊系透過一第二橋接線彼此電連接。
15. 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觸控筆與所述的電容 式觸控面板的所述的接觸面為一圓形接觸面。
16. 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觸控筆的點擊寬度D實 質(zhì)上等于所述的圓形接觸面的直徑。
17. 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觸控筆與所述的電容 式觸控面板的所述的接觸面為一正N邊形接觸面,且N為偶數(shù)。
18. 如權(quán)利要求17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觸控筆的點擊寬度D實 質(zhì)上等于所述的正N邊形接觸面的最長對角線長度。
19. 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列間距P介于4mm至 10mm之間。
20. 如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觸面的面積為A,而 A介于47. 2mm2至155mm2之間,且11. 8mm《(A/P)《15. 5mm。
21. —種電容式觸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置包括 一觸控筆;一基板;一電容式觸控單元,配置于所述的基板上,所述的觸控筆透過點擊接觸所述的電容式 觸控單元來完成信息的輸入,所述的觸控筆點擊接觸所述的電容式觸控單元形成一接觸 面,所述的電容式觸控單元包括多個第一感測串列,各所述的第一感測串列包括多個彼此電連接的第一感測墊,任二 相鄰的第一感測墊的排列間距為P ;以及多個第二感測串列,與所述的第一感測串列交錯,其中所述的觸控筆的所述的接觸面 具有一點擊寬度D,所述的點擊寬度D與所述的排列間距P的比例為1. 4《(D/P)《1. 6。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以及電容式觸控面板,該裝置包括一觸控筆、一顯示面板以及一電容式觸控單元。觸控筆透過點擊接觸顯示面板來完成信息的輸入,觸控筆點擊接觸電容式觸控單元形成一接觸面。電容式觸控單元配置于顯示面板上,且其包括多個第一感測串列以及多個第二感測串列。每一第一感測串列包括多個彼此電連接的第一感測墊。任二相鄰的第一感測墊的排列間距為P。第二感測串列與第一感測串列交錯。觸控筆的接觸面具有一點擊寬度D,點擊寬度D與排列間距P的比例為1.4≤(D/P)≤1.6。
文檔編號G06F3/044GK101706700SQ20091022545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12月14日
發(fā)明者胡家瑋, 范富誠 申請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