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天線裝置,移動終端和射頻識別標簽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可用于諸如例如可佩戴的裝置、移動電話和PHS的小型通信設備的,被用在人體附近的天線裝置,還涉及配備有所述天線裝置的移動終端,并且涉及RFID(射頻識別)標簽。
背景技術(shù):
常規(guī)地,存在這樣的問題,即天線的輻射特性在諸如人體的有損介質(zhì)存在于所述天線附近的情況下惡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考慮利用具有在人體相反方向上的單向的方向性的天線來減少人體對無線電波的吸收。作為有效地提供具有所述單向的方向性的天線的方式,存在一種為所述天線附加接地平面(ground plane)的方法。配備有所述接地平面的偶極子天線是所述方法的典型例子。然而,在這個結(jié)構(gòu)中,所述天線本身變得比較大,導致這樣的問題,即,將所述天線安裝至小型終端裝置等是十分困難的。
進一步地,通常以不平衡的狀態(tài)饋電給無線裝置(例如通過同軸饋電線,微帶線等等),但所述偶極子天線是平衡型的元件,并且因此,在饋電點需要平衡-不平衡變換器(balun)。這使得所述無線裝置復雜化并且使得所述裝置的小型化變得困難。
發(fā)明內(nèi)容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天線裝置,所述天線裝置包括第一線天線單元,其長度為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大約半個波長;第二線天線單元,其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并且在一端被連接到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第三線天線單元,其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基本上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平行,并且被連接到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以及在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上設置的饋電點,其中,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長度,以及其中,從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和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第一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一側(cè)的長度(a),從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和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第二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一側(cè)的長度(c),以及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長度(h)的和(a+c+h),不同于從所述第一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另一側(cè)的長度(b),從所述第二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另一側(cè)的長度(d),以及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長度(h)的和(b+d+h)。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包括有明確界限的接地平面;在所述有明確界限的接地平面上的射頻模塊;在所述有明確界限的接地平面的端側(cè)(end side)附近的天線裝置,所述天線裝置包括長度為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大約半個波長的第一線天線單元,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并且在一端被連接到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第二線天線單元,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基本上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平行,并且被連接到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第三線天線單元,以及在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上設置的饋電點,其中,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長度,以及其中,從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和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第一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一側(cè)的長度(a),從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和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第二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一側(cè)的長度(c),以及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長度(h)的和(a+c+h),不同于從所述第一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另一側(cè)的長度(b),從所述第二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另一側(cè)的長度(d),以及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長度(h)的和(b+d+h);以及被配置以從所述射頻模塊向所述天線裝置的所述饋電點饋電的饋電線,其中,所述有明確界限的接地平面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線天線單元所在的平面。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射頻識別標簽,所述射頻識別標簽包括第一線天線單元,其長度為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大約半個波長;第二線天線單元,其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并且在一端被連接到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第三線天線單元,其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基本上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平行;以及IC芯片,其包括連接到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第一端口,連接到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第二端口,用于存儲標簽信息的標簽存儲器,以及對所述標簽信息進行發(fā)送處理以生成具有所述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大約半個波長的長度的發(fā)送信號并且將所述生成的發(fā)送信號提供給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口的射頻電路,其中,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長度,以及其中,從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和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一側(cè)的長度(a),從所述第二端口看到的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一側(cè)的長度(c),以及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長度(h)的和(a+c+h),不同于從所述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另一側(cè)的長度(b),從所述第二端口看到的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另一側(cè)的長度(d),以及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長度(h)的和(b+d+h)。
圖1是示圖,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天線裝置的實施例;圖2是所述第一實施例的饋電部分的放大視圖;圖3A和3B是示圖,說明了所述天線上的電流分布;圖4是曲線圖,示出了在所述天線的單元上的電流分布;圖5是示圖,示出了兩個線單元的長度的比與VSWR以及增益之間的關(guān)系;圖6是示圖,示出了所述兩個線單元的長度之差與VSWR以及增益之間的關(guān)系;圖7是示圖,示出了所述VSWR的頻率特性的仿真結(jié)果;圖8是示圖,示出了輻射圖的仿真結(jié)果;圖9是示圖,示出了安裝有圖1中所示的天線裝置的無線通信設備;圖10是示圖,示出了將圖9中所示的無線通信設備安裝至移動終端的例子;圖11是示圖,說明了相對于所述天線裝置的基板的安裝位置;圖12是示圖,說明了相對于所述天線裝置的所述基板的安裝位置;圖13是示圖,示出了安裝了兩個天線裝置的例子;圖14是示圖,示出了作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RFID(射頻識別)標簽;以及圖15是沿著圖14中虛線所取得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天線裝置的實施例。
所述天線裝置具有由導電材料制成的線單元101到105以及饋電點100。線單元101到105和饋電點100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線單元由,例如銅制成。
線單元101、102以直線形式被連接。第一線天線單元11包括線單元101和線單元102。垂直于線單元101、102的線單元103的一端被連接到線單元101、102的連接點,并且線單元103的另一端被連接到饋電點100。第二線天線單元12包括線單元103,或者包括線單元103和饋電點100。線單元104、105以直線形式被連接。第三線天線單元13包括線單元104、105。線單元104、105被平行于線單元101、102布置(垂直于線單元103),并且線單元104、105的連接點被連接到饋電點100。
圖1中所示的天線,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天線中的線單元101、102、103、104、105的長度分別被設置為“a”,“b”,“h”,“c”,“d”時,為了獲得在被設置為所要的方向的z軸方向(平行于紙平面的向上方向)的方向性,通過使兩個U形單元(其中一個為單元101、103、104的集合,而另一個為單元102、103、105的集合)的長度彼此各不相同,來產(chǎn)生具有在兩個串聯(lián)諧振的頻率之間的頻率的并聯(lián)諧振。進一步地,所述天線的特征在于,為了使單元101、102作為引向器工作,設置(單元101、102的長度的和)<(單元104、105的長度的和)。
注意到線單元104、105有可能不完全平行于線單元101、102,以及可能存在在能夠獲得本實施例的效果的范圍內(nèi)的在平行上的微小誤差。類似地,注意到線單元101、102有可能不完全垂直于線單元103,以及可能存在在能夠獲得本實施例的效果的范圍內(nèi)的在垂直上的微小誤差。
長度“a”對應于從第一線天線單元11和第二線天線單元12的連接點看到的第一線天線單元11的一側(cè)。長度“b”對應于從第一線天線單元11和第二線天線單元12的連接點看到的第一線天線單元11的另一側(cè)。長度“c”對應于從第二線天線單元12和第三線天線單元13的連接點看到的第三線天線單元13的一側(cè)。長度“d”對應于從第二線天線單元12和第三線天線單元13的連接點看到的第三線天線單元13的另一側(cè)。
圖2示出了由圖1中的虛線指示的矩形區(qū)域的放大視圖,并且具體地,示出了饋電部分的詳細結(jié)構(gòu)。
同軸饋電線106被示出為向所述饋電點饋電的饋電線。同軸饋電線106包括內(nèi)導體108和外導體107,以及介于內(nèi)導體108和外導體107之間的絕緣體。從同軸饋電線106剝出的內(nèi)導體108被連接到線單元103,并且外導體107被連接到線單元104、105。RF模塊被連接到同軸饋電線106與線單元103側(cè)相對的末端(如后面將要描述的,參見圖9)。從所述RF模塊在同軸饋電線106的所述內(nèi)導體和外導體之間提供高頻信號。
在如上所述的天線裝置中,線單元11被用作為輻射單元,并且線單元13被用作為對從線單元11輻射的無線電波進行反射的反射單元。這種結(jié)構(gòu)使得所提出的能夠在諸如人體的有損介質(zhì)附近獲得單向的方向性和高效率的天線成為可能。接下來,將詳細描述為什么在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天線中能夠獲得所述單向的方向性。
首先,在圖1中所示的天線裝置中,考慮一種將線單元101、102、104、105之間的關(guān)系設置為“a=b”和“c=d”的情況。這時,所述天線上的電流分布形成如圖3A中所示的狀態(tài)。圖3A中的箭頭示出了電流的方向。這種狀態(tài)被稱為LC等效電路中的串聯(lián)諧振模式,并且所述電流在所述饋電點變得最大。線單元101、102上的電流具有彼此相反的相位,并且線單元104、105上的電流也具有彼此相反的相位,作為其結(jié)果,在線單元101、102,以及在線單元104、105上引起所述電流的互相抵消。進一步地,電流同相地流入線單元103,以致互相加強,從而使得線單元103充當主輻射單元。因此,能夠獲得與偶極子天線被放置在z軸上的情況相同的輻射圖,也就是說,在x軸方向上的輻射圖,并且因此,不能獲得在作為所要的方向的z軸方向上的方向性。
另一方面,在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天線裝置中,為了獲得作為所要的方向特性的在z軸方向上的方向特性,采用最小化在所述饋電點的電流的并聯(lián)諧振模式。在本實施例中,長度“a+h+c”被設置為大于長度“b+h+d”。利用這樣的設置,由線單元101、103、104產(chǎn)生諧振,并且,線單元102、103、105在比由線單元101、103、104產(chǎn)生的所述諧振的頻率高的頻率處,也產(chǎn)生諧振。這兩個諧振為串聯(lián)諧振。在所述兩個串聯(lián)諧振的頻率之間,必定會產(chǎn)生并聯(lián)諧振的頻率。在并聯(lián)諧振模式時的電流分布如圖3B所示。在所述并聯(lián)諧振模式時,其中在所述饋電點電流被最小化,電流沿著圖3B中的箭頭所示的方向流動并且在單元103上以相反的相位流動。因此,在單元103上引起電流的互相抵消,從而使得單元103對輻射的貢獻很小。另一方面,在單元11(單元101、102)和單元13(單元104、105)上的電流同相,作為其結(jié)果,由單元101、102以及單元104、105發(fā)出的輻射變成主要的。這時,在線單元11、13上分別產(chǎn)生等效于半波長偶極子天線的電流分布,從而產(chǎn)生在z軸方向上的輻射。
進一步地,為了能夠在z軸正方向上發(fā)射無線電波,需要將線單元13的長度設計成大于線單元11的長度。作為這樣的設計的結(jié)果,當在線單元11上流動的電流的相位相對于在線單元13上流動的電流的相位被延遲時,所述輻射方向朝z軸正方向傾斜。相反,當在線單元11上流動的電流的相位相對于在線單元13上流動的電流的相位領(lǐng)先時,所述輻射方向朝z軸負方向傾斜。通過線單元104、105反射在z軸負方向上發(fā)射的無線電波,從而使其在z軸正方向上傳播。
當所述線單元的每一個的長度被設置為101=30.6mm,102=27.9mm,103=5.0mm,104=32.5mm,105=29.9mm時,并且工作頻率=2450MHz時,在圖4中示出了在單元101、102、104、105上的電流分布。在該曲線圖中,垂直軸指示所述電流的振幅和相位,以及水平軸指示x軸上的位置(見圖1)。單元101、102上的電流分布類似于半波長偶極子天線的電流分布。進一步地,單元103上的電流的振幅是單元101、102上的電流的最大值的約1/3(通過仿真結(jié)果對其進行了確認),作為其結(jié)果,可以看出,單元101、102的電流在發(fā)出輻射中占主要地位。進一步地,考慮距離“h”,單元101、102的相位相對于單元104、105的電流的相位領(lǐng)先180度或更多,從而能夠在z軸正方向上容易地發(fā)出輻射。
圖5是曲線圖,說明了在線單元13的長度和線單元11的長度之間的適當?shù)年P(guān)系。通過由本發(fā)明人進行的仿真獲得該曲線圖。
從圖5可以看出,當線單元13的長度與線單元11的長度的比在陰影區(qū)域內(nèi)時,VSWR和增益變成適當?shù)闹?。也就是說,當線單元13的長度與線單元11的長度的比在不小于1.1并且不大于1.4(即所述長度比大于或等于1.1并且小于或等于1.4)的范圍內(nèi)時,能夠獲得所述VSWR和所述增益的適當?shù)闹怠?br>
在此,所述VSWR(電壓駐波比)是在天線和饋電線的連接點產(chǎn)生的反射波的程度,并且指示由于阻抗不匹配而產(chǎn)生的駐波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較小的VSWR值的指示較少反射波的適當狀態(tài)。
進一步地,通過對由所述天線饋送或吸收的功率的量與由另行定義的參考天線饋送或吸收的量進行比較,能夠獲得所述天線的增益。在本例中,所述增益指示當選擇在所有方向上相等地發(fā)出輻射的虛擬各向同性天線作為所述參考天線時的絕對增益(dBi)。
在此,通過如下將要描述的進一步設置線單元101、102的長度“a”、“b”,能夠獲得更有效的特性,除了線單元101到104的長度關(guān)系之外,從中能夠獲得如上所說明的所要的諧振模式。
圖6是曲線圖,示出了在線單元101的和線單元102的長度之差與所述VSWR以及所述增益之間的關(guān)系。通過由本發(fā)明人進行的仿真來獲得所述曲線圖。
從此圖可以看出,當所述兩個單元的長度差為0.025λ到0.06λ時,能夠獲得適當?shù)腣SWR和增益。也就是說,當從所述線天線單元的中點的偏移是0.013(≌0.0125=0.025/2)λ到0.03(=0.06/2)λ時,能夠獲得適當?shù)腣SWR和增益,其中所述線天線單元包括線單元101和線單元102。換句話說,當所述偏移大于或等于0.013λ并且小于或等于0.03λ時,能夠獲得適當?shù)腣SWR和增益。
在圖7和圖8中示出了所述天線特性的仿真結(jié)果,這時基于如上所述的各種條件,將線單元101到105的每一個的長度設置為101=30.0mm(0.25λ),102=27.5mm(0.23λ),103=5.0mm(0.04λ),104=33.0mm(0.27λ),105=30.3mm(0.25λ)。
圖7示出了所述VSWR的頻率特性,以及圖8示出了在z-x平面上的輻射圖。從圖8中所示的輻射圖的計算結(jié)果可以看出,所述方向性被指向z軸正方向,并且獲得了所要的單向方向性。在此,將所述工作頻率設置為工作頻率=2450MHz,并且將矩量法用于所述仿真。
圖9是透視圖,示意性地示出了安裝有圖1中所示的天線裝置的無線通信設備。
所述無線通信設備被設置有基板(有明確界限的接地平面)110、RF模塊111、同軸饋電線106以及天線裝置201。
天線裝置201具有線單元101到105以及饋電點(見圖1)。天線裝置201的結(jié)構(gòu)與圖1和圖2中所示的天線結(jié)構(gòu)基本相同。然而,在圖2中,使線單元104、105在物理上互相結(jié)合,而在此,使它們在物理上分離并且經(jīng)由同軸饋電線106互相連接。本實施例包括了這兩種情況,即線單元104、105在物理上互相結(jié)合,以及線單元104、105在物理上互相分離。其同樣適用于線單元101、102。
同軸饋電線106包括外導體107和內(nèi)導體108。同軸饋電線106的結(jié)構(gòu)與圖2中所示的結(jié)構(gòu)相同,并且因此省略對所述同軸饋電線的詳細說明。
基板110具有鍍有金屬的接地表面。RF模塊111被并入屏蔽殼中,并且被布置在基板110的表面上。RF模塊111生成高頻信號,并且經(jīng)由同軸饋電線106將所生成的高頻信號提供給天線裝置201的所述饋電點(見圖1)。
天線裝置201位于基板110的端側(cè)附近,基板110的一側(cè)與天線裝置201的縱向平行。這時,基板110和線單元104、105被布置以存在于同一平面,同時,線單元101、102、104、105存在于其上的平面被布置以垂直于基板110的表面。優(yōu)選地使天線裝置201和基板110的所述一側(cè),以例如,1mm(0.008λ)或更大的距離互相分離。
在所提出的天線裝置中最小化在所述饋電點的電流,從而即使當所述天線裝置經(jīng)由所述饋電線被連接到基板110時,它也不受基板110的影響。因而,能夠以圖10到圖13中所示的方式布置所述天線裝置,從而能夠提高設計的自由度。
圖10示出了將圖9中所示的無線通信設備安裝至移動終端的例子。
參考數(shù)字112表示所述移動終端的外殼,并且將圖9所示的無線通信設備并入外殼112。
圖11示出了所述天線裝置相對于基板的安裝位置的例子。
參考數(shù)字301表示所述移動終端的基板,302表示顯示部分,以及303表示揚聲器。顯示部分302和揚聲器303被布置在所述移動終端的基板301上。
當安裝了天線裝置201時,在與基板301相同的平面上設置線單元104、105。并且設置線單元103,以使其垂直于基板301。線單元101、102被布置在與人體相反的方向側(cè)。線單元104、105的長度的和被設置為,例如,線單元101、102的長度的和的1.1倍。
天線裝置201的安裝位置能夠被相對于所述基板的側(cè)面任意設置,并且除了圖11所示的位置之外,還可以為圖12中所示的位置。進一步地,將被安裝的天線裝置201的數(shù)目可以不受限于一個,而是如圖13中所示,可以安裝兩個天線裝置201。
圖14是示圖,示出了作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RFID(射頻識別)標簽。圖15是沿著圖14中的虛線所取的截面圖。
在圖14中,在膜基板14上設置所述RFID標簽。也可以將所述RFID標簽埋設在膜基板14中。通常通過利用PET、聚酰亞胺等來形成膜基板14。除了設置IC芯片15替代饋電點100之外,所述RFID標簽類似于圖1中所示的天線裝置。如圖15中所示,IC芯片15被設置有第一端口16和第二端口17。通過導電粘合劑將第一端口16連接到線單元103。通過導電粘合劑將第二端口17連接到第三線天線單元13(線單元104、105)。第二端口17被布置以使其充當所述地。IC芯片15通常包含包括了檢波器/整流器、解調(diào)器、調(diào)制器、信號處理器等的發(fā)送/接收電路,以及用于存儲標簽信息(例如,所述RFID標簽被附于其上的物品的詳細信息)的標簽存儲器。所述發(fā)送/接收電路對應于,例如射頻電路??梢詾樗霭l(fā)送/接收電路設置第一端口16和第二端口17。所述發(fā)送/接收電路從所述標簽存儲器讀出,例如,所述標簽信息,對所讀取的標簽信息進行諸如調(diào)制和上變頻等的發(fā)送處理,以生成射頻信號(發(fā)送信號)。并且所述發(fā)送/接收電路將所生成的射頻信號提供給第一和第二端口16、17。
在圖14中,線單元104的長度對應于從第二端口17看到的第三線天線單元13的一側(cè)。線單元105的長度對應于從第二端口17看到的第三線天線單元13的另一側(cè)。
通過將具有所述RFID標簽的膜基板14垂直地粘貼在物品的粘貼表面上,能夠獲得所要的單向方向性,而抑制由于所述RFID標簽粘貼于其上的物品的影響導致的性能惡化。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實施例,進行設計,從而將第一線天線單元(101,102)的長度設置為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頻率的大約半個波長,并且設置每一個線單元101到105的長度以引起并聯(lián)諧振模式,作為其結(jié)果,能夠發(fā)送或接收所要的頻率的無線電波。
進一步地,將第三線天線單元(104、105)的長度設置為大于第一線天線單元(101、102)的長度,從而能夠獲得具有所要的單向方向性的輻射圖。
進一步地,布置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和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連接點,使其在不小于(0.013×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波長)并且不大于(0.03×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波長)的范圍內(nèi),從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中心偏移,從而能夠獲得適當?shù)腣SWR和增益。
進一步地,將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長度設計為不小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長度的1.1倍并且不大于其1.4倍的長度,從而能夠獲得適當?shù)腣SWR和增益。
進一步地,根據(jù)本實施例,能夠提供不需要接地平面并且具有與安裝有反射板的常規(guī)偶極子天線相比的低姿勢的天線裝置,從而能夠?qū)崿F(xiàn)所述天線裝置本身的小型化。進一步地,能夠獲得所述單向方向性,并且從而能夠在人體附近獲得高效率。進一步地,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天線裝置為不平衡饋電型天線裝置,并且既不需要平衡-不平衡轉(zhuǎn)換器也不需要匹配電路,從而能夠?qū)⑺鎏炀€裝置容易地安裝至小型設備。
進一步地,即使當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天線裝置位于接地平面的附近時,它的性能也不會改變,從而具有相對于所述接地平面的安裝位置的自由度。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天線裝置,使得當在諸如人體的小型和有損介質(zhì)附近設置所述天線裝置時,能夠獲得高效率,從而能夠?qū)⑺鎏炀€裝置應用為在可佩戴裝置或RFID標簽中使用的天線裝置。
進一步地,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天線裝置,即使當被布置在接地平面附近時,其性能也不會改變,從而具有相對于所述接地平面的安裝位置的自由度,作為其結(jié)果,一般而言能夠?qū)⑺鎏炀€裝置廣泛地應用于小型無線裝置。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天線裝置包括第一線天線單元,其長度為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大約半個波長;第二線天線單元,其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并且在一端被連接到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第三線天線單元,其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基本上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平行,并且被連接到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以及在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上設置的饋電點;其中,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長度,以及其中,從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和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第一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一側(cè)的長度(a),從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和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第二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一側(cè)的長度(c),以及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長度(h)的和(a+c+h),不同于從所述第一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另一側(cè)的長度(b),從所述第二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另一側(cè)的長度(d),以及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長度(h)的和(b+d+h)。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天線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連接點從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中點偏移,所述偏移大于或等于(0.013×所述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波長)并且小于或等于(0.03×所述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波長)。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天線裝置,其中,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長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長度的1.1倍并且小于或等于其的1.4倍。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的天線裝置,其中,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長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長度的1.1倍并且小于或等于其的1.4倍。
5.一種移動終端,包括有明確界限的接地平面;在所述有明確界限的接地平面上的射頻模塊;在所述有明確界限的接地平面的端側(cè)附近的天線裝置,所述天線裝置包括長度為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大約半個波長的第一線天線單元,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并且在一端被連接到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第二線天線單元,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基本上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平行,并且被連接到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第三線天線單元,以及在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上設置的饋電點,其中,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長度,以及其中,從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和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第一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一側(cè)的長度(a),從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和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第二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一側(cè)的長度(c),以及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長度(h)的和(a+c+h),不同于從所述第一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另一側(cè)的長度(b),從所述第二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另一側(cè)的長度(d),以及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長度(h)的和(b+d+h);以及饋電線,其被配置以從所述射頻模塊向所述天線裝置的所述饋電點饋電,其中,所述有明確界限的接地平面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線天線單元所在的平面。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第一連接點從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中點偏移,所述偏移大于或等于(0.013×所述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波長)并且小于或等于(0.03×所述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波長)。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長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長度的1.1倍并且小于或等于其的1.4倍。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長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長度的1.1倍并且小于或等于其的1.4倍。
9.一種射頻識別標簽,包括第一線天線單元,其長度為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大約半個波長;第二線天線單元,其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并且在一端被連接到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第三線天線單元,其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基本上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平行,以及IC芯片,其包括連接到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第一端口,連接到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第二端口,用于存儲標簽信息的標簽存儲器,以及對所述標簽信息進行發(fā)送處理以生成具有所述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大約半個波長的長度的發(fā)送信號并且將所述生成的發(fā)送信號提供給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口的射頻電路,其中,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長度,以及其中,從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和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一側(cè)的長度(a),從所述第二端口看到的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一側(cè)的長度(c),以及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長度(h)的和(a+c+h),不同于從所述連接點看到的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另一側(cè)的長度(b),從所述第二端口看到的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另一側(cè)的長度(d),以及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的長度(h)的和(b+d+h)。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的射頻識別標簽,其中,所述連接點從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中點偏移,所述偏移大于或等于(0.013×所述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波長)并且小于或等于(0.03×所述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波長)。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的射頻識別標簽,其中,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長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長度的1.1倍并且小于或等于其的1.4倍。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的射頻識別標簽,其中,所述第三線天線單元的長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的長度的1.1倍并且小于或等于其的1.4倍。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種天線裝置,所述天線裝置包括第一線天線單元,其長度為使用中的無線電波的大約半個波長;第二線天線單元,其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并且在一端被連接到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第三線天線單元,其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位于同一平面并且基本上與所述第一線天線單元平行,并且被連接到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以及在所述第二線天線單元上設置的饋電點。
文檔編號G06K19/07GK1897354SQ20061010172
公開日2007年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7月11日
發(fā)明者山田亞希子, 檜垣誠, 關(guān)根秀一 申請人:株式會社東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