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判據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雙判據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該探測線纜由NTC材料及其它熱敏材料復合而成,可與電阻信號測量裝置(微機頭)組成定溫、差溫或差定溫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基于雙判據報警,克服了傳統探測器的誤報警,提高了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的可靠性和使用長度。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常用的NTC特性的模擬量線型感溫探測線纜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火災探測線纜,附
圖1(線纜的橫向截面圖)顯示了傳統的模擬量線型感溫探測線纜結構示意圖,在該探測線纜中,有二個探測導體1和2,二根探測導體并行在一起,在兩個探測導體之間有一NTC特性的阻隔層3(NTC特性是負溫度系數特性,即溫度升高電阻減小,用溫度系數αT表示材料的電阻隨溫度變化的快慢,αT通常在-0.1%~-40%之間),當探測線纜受熱時,隨著溫度的升高,兩個探測導體之間的NTC阻隔層的電阻會變小,(電容增大),根據電阻變化的絕對值大小或變化速率的大小形成線型定溫或差溫火災探測器,由此達到測溫報火警的目的。中國專利ZL03242897.9公開的傳感電纜就是其中的一種。現有技術中的探測線纜的報警溫度與探測線纜的受熱長度、受熱溫度、環(huán)境溫度和整個長度等四大因素有關;我們希望探測線纜的報警溫度只和發(fā)生火災時探測線纜的受熱溫度和受熱長度兩個因素有關,和其它因素無關或關系較小。對于其它兩個因素,現有技術中的感溫探測線纜是無法消除的,這樣就會對探測線纜的可靠性和靈敏度有影響。為此,需要提出一種新的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判據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該探測線纜由兩對探測導體復合而成,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采用一種溫度系數的NTC特性阻隔層,另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采用另一種溫度系數的熱敏特性阻隔層,可與電阻信號測量裝置(微機頭)組成定溫、差溫或差定溫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基于雙判據報警,克服了傳統的感溫探測器由于探測線纜長度、環(huán)境溫度因素對其造成的誤報警,并且提高了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的可靠性和使用長度。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由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雙判據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由兩對探測導體、NTC特性阻隔層、熱敏特性阻隔層組成,所述的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設置NTC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A;所述另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B;所述探測線纜A和所述探測線纜B復合在一起;所述NTC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為αTA,所述熱敏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為αTB;αTA不等于αTB,所述的熱敏特性阻隔層是NTC特性阻隔層、PTC特性阻隔層、CTR特性阻隔層中的一種。
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可以由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雙判據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由探測導體、NTC特性阻隔層、熱敏特性阻隔層組成,所述的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設置NTC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A;將所述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中的一條探測導體設置為共用探測導體,與該共用探測導體并列配置一條與其等長且匹配的探測線體,該探測線體與共用探測導體之間設置一個熱敏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B。所述探測線纜A和所述探測線纜B復合在一起;所述NTC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為αTA,所述熱敏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為αTB;αTA不等于αTB,所述的熱敏特性阻隔層是NTC特性阻隔層、PTC特性阻隔層、CTR特性阻隔層中的一種。
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可以由另一種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雙判據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三條并行的探測導體上分別包覆熱敏特性阻隔層呈品字形組合在一起,三條探測導體外依次設置套狀探測導體、絕緣護套,第一條探測導體和套狀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A;第二條探測導體和套狀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B;第三條探測導體和套狀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C;其中,套狀探測導體是共用探測導體,探測線纜A、探測線纜B、探測線纜C復合在一起,所述的熱敏特性阻隔層是NTC特性阻隔層、PTC特性阻隔層、CTR特性阻隔層中的一種,所述三種熱敏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不同相。
本發(fā)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1、由于本發(fā)明將NTC特性阻隔層的負溫度系數特性和熱敏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特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提供了報警的雙判據,消除了探測線纜使用長度和探測線纜所處的環(huán)境溫度對探測線纜報警溫度影響,大大地減少了誤報率。
2、本發(fā)明采用的NTC特性阻隔層和熱敏特性阻隔層都具有可逆性,當探測線纜完成一次報警任務后,隨著警情的解除,環(huán)境溫度的自然恢復,所述阻隔層能夠恢復其初始阻值,所以報警后可以重復使用。
3、本發(fā)明可以提高探測線纜的可靠性和使用長度。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傳統的模擬量線型感溫探測線纜結構示意2、本發(fā)明的探測線纜截面示意3、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二的截面示意4、使用了本發(fā)明構成的模擬量線型定溫火災探測器示意5、使用單條NTC探測線纜的探測器Ω和L的試驗曲線6、使用了本發(fā)明的探測器Ω和L的第一試驗曲線7、使用了本發(fā)明的探測器Ω和L的第二試驗曲線8、使用了本發(fā)明構成的模擬量線型差溫火災探測器示意9、使用單條NTC探測線纜的探測器RR和L的試驗曲線10、使用了本發(fā)明的探測器RR和L的試驗曲線11、使用了本發(fā)明構成的模擬量線型差定溫火災探測器示意12、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三的截面示意13、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四的截面示意14、本發(fā)明的探測線纜第一種改進結構示意15、本發(fā)明的探測線纜第二種改進結構示意16、本發(fā)明的探測線纜第三種改進結構示意17、本發(fā)明的探測線纜第四種改進結構示意18、本發(fā)明的探測線纜第五種改進結構示意19、本發(fā)明的探測線纜第六種改進結構示意20、本發(fā)明的探測線纜第七種改進結構示意21、使用了本發(fā)明構成的第二種差定溫火災探測器示意22、使用了本發(fā)明構成的第三種差定溫火災探測器示意23、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五的截面示意24、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六的截面示意25、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七的截面示意26、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八的截面示意27、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九的截面示意28、使用了本發(fā)明構成的第四種差定溫火災探測器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2(附圖僅顯示探測線纜的橫截面,探測線纜的縱剖面省略),本發(fā)明的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由兩對探測導體、NTC特性阻隔層、熱敏特性阻隔層組成,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4、5之間設置NTC特性阻隔層8,構成探測線纜A;另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6、7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9,構成探測線纜B;所述探測線纜A和所述探測線纜B復合在一起;所述NTC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為αTA,所述熱敏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為αTB;αTA不等于αTB,所述的熱敏特性阻隔層是NTC特性阻隔層、PTC特性阻隔層、CTR特性阻隔層中的一種。為了提高本實施例的性能,所述的溫度系數αTA與所述的溫度系數αTB的差的絕對值除以所述的溫度系數αTA的絕對值的商應當不小于百分之零點一。或者溫度系數αTA與溫度系數αTB符合下列關系式αTA≠αTB;|αTA-αTB|/|αTA|≥0.1%;其中,αTA與αTB是25℃標準溫度下的溫度系數。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NTC特性阻隔層及熱敏特性阻隔層是以常規(guī)的包覆形式與探測導體結合的,圖2顯示的結合形式僅僅是為了描述上的方便和便于理解本發(fā)明。
在本實施例中,所謂并行是指兩條探測導體互相平行設置,或一條纏繞另一條設置,或以等節(jié)距的螺旋絞合方式纏繞設置,或一條是芯狀導體,另一條是套狀導體的同軸線纜結構設置。探測導體可以是空心導線、實心導線或金屬纖維編織導線,該導線的長徑比大于100。
在本實施例中,探測線纜A和探測線纜B復合在一起的結構形式可以有多種,其一是絞合纏繞在一起,可以采用一條探測線纜纏繞另一條探測線纜形式,或兩兩互相纏繞的形式;其二是平行放置組成一體,平行放置時,探測線纜A和探測線纜B的間距在0~3米之間選取。探測線纜的長度可以設計成50米~200米。
在本實施例中,NTC特性阻隔層是指阻隔層的材料具有負溫度系數特性。PTC特性阻隔層是指阻隔層的材料具有正溫度系數特性。CTR特性阻隔層是指阻隔層的材料具有臨界溫度特性。NTC特性阻隔層8可以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熱敏材料疊加在一起后整體表現為NTC特性。PTC特性阻隔層9可以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熱敏材料疊加在一起后整體表現為PTC特性。CTR特性阻隔層可以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熱敏材料疊加在一起后整體表現為CTR特性。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NTC特性阻隔層是聚乙炔,聚苯胺,聚噻吩,聚酞箐為主要導電物質的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種。還可以是NiO,CoO,ZnO,AL2O3,SiC,BaTiO3為主要導電物質的陶瓷材料中的一種。
本實施例使用時應當與電阻信號測量裝置安裝在一起,探測線纜A中的兩個探測導體與所述電阻信號測量裝置的信號輸入端電連接;探測線纜B中的兩個探測導體與所述電阻信號測量裝置的信號輸入端電連接。由于電阻信號檢測裝置及連接方式是常規(guī)技術,圖中沒有顯示其連接方式。
參見圖3(附圖僅顯示探測線纜的橫截面,探測線纜的縱剖面省略),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二,該實施例是在上述實施例一基礎上的改進,由兩對探測導體、NTC特性阻隔層、熱敏特性阻隔層組成,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4、5之間設置NTC特性阻隔層8,構成探測線纜A;另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6、7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9,構成探測線纜B;所述探測線纜A和所述探測線纜B復合在一起;在所述兩種探測線纜外包覆一個絕緣護套10,絕緣護套用于與外界絕緣。
參見圖4,使用了本發(fā)明構成的模擬量線型定溫火災探測器,該探測器是在實施例一和二的基礎上添加一個電阻信號檢測裝置(也可稱為定溫微機頭)、兩個終端電阻器構成。探測線纜A和所述探測線纜B右端的四個信號輸出端4、5、6、7與電阻信號檢測裝置11的輸入端電連接,其左端分別連接有終端電阻器Ra、Rb。其中,Ra和Rb的阻值在10Ω~500MΩ之間選取。由于電阻信號檢測裝置是常規(guī)技術,省略其詳細結構圖。當所述探測器的某一段探測線纜受熱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探測導體4、5之間電阻下降(電容增大);探測導體6、7之間電阻下降(當探測線纜B的熱敏特性阻隔層為NTC或CTR特性材料時),或上升(當探測線纜B的熱敏特性阻隔層為PTC材料時),由于兩組探測線纜的阻隔層的溫度系數不同,電阻下降幅度也不同;電阻信號檢測裝置同時檢測探測導體4、5之間和探測導體6、7之間的兩個電阻值的大小,并分析計算,從而確認是否報警,當達到預定報警溫度值時,電阻信號檢測裝置將產生并輸出報警信號。
使用了本發(fā)明構成的模擬量線型定溫火災探測器減少誤報火警的功能可以用下面的一個典型試驗說明根據線型定溫纜式感溫火災探測器的技術要求和實驗方法中的要求,探測器必須通過動作實驗和不動作實驗,圖5顯示的是傳統的單條NTC特性阻隔層探測線纜的定溫探測器在動作實驗和不動作實驗時的阻值R(Ω)和實驗長度L(m)的關系圖,圖中的曲線是定溫探測器的試驗曲線。由圖可以看出,探測器在升溫速率為1℃/min.的動作實驗中(受熱長度1米),達到報警溫度時的阻值為某一值X1a,探測器報火警。同樣,探測器在各種受熱長度(從0.1L~1.0L的最大使用長度的任意長度,升溫速率為1℃/min.,升溫至最高不動作溫度)的不動作實驗中,探測器受熱長度為Lx1時,阻值也達到了X1a,這意味著當受熱長度超過Lx1時,探測器應報火警,即在不該動作的不動作實驗中產生誤報,可見單條NTC特性阻隔層的定溫探測線纜無法解決探測器不動作試驗時的誤報警問題。
圖6顯示的是使用了本發(fā)明的定溫探測器在動作實驗和不動作實驗時的阻值R(Ω)和實驗長度L(m)的關系圖。圖中的曲線是定溫探測器的試驗曲線。該定溫探測器的一條探測線纜是NTC特性阻隔層,另一條探測線纜是CTR特性阻隔層或NTC特性阻隔層,兩條探測線纜的阻隔層的溫度系數不同。由圖可以看出,探測器在升溫速率為1℃/min.的動作實驗中(受熱長度1米),兩條探測線纜的阻值分別達到了值X1a、X1b,探測器的電阻信號檢測裝置分析兩個阻值大小來智能判定確定報火警(兩條探測線纜的電阻值均與電阻信號檢測裝置中軟件的預先設定值相同)。同樣,探測器在各種受熱長度(從0.1L~1.0L的最大使用長度的任意長度,升溫速率為1℃/min.加熱至最大不動作溫度)的不動作實驗中,探測器受熱長度為Lx1時,探測線纜A的阻值達到了X1a,但由于兩條探測線纜的熱敏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不同,探測線纜B的阻值未達到X1b(實際阻值為X1c),電阻信號檢測裝置根據兩個阻值X1b、X1c的不同而不報火警(|X1b-X1c|/|X1b|>0.01%),這樣就能區(qū)分開探測器的動作實驗和不動作實驗間的區(qū)別,并依此原理來智能判定報告火警或者不報告火警,這意味減少了定溫探測器的誤報警。
圖7顯示的是使用了本發(fā)明的定溫探測器在動作實驗和不動作實驗時的阻值R(Ω)和實驗長度L(m)的關系圖。該定溫探測器的一條探測線纜是NTC特性阻隔層,另一條探測線纜是PTC特性阻隔層。圖中的曲線是定溫探測器的試驗曲線。由圖可以看出,探測器在升溫速率為1℃/min.的動作實驗中(受熱長度1米),兩條探測線纜(A、B)的阻值分別達到了X1a、X1d,探測器的電阻信號檢測裝置分析兩個阻值大小來智能判定確定報火警(兩條探測線纜的電阻值均與電阻信號檢測裝置中軟件的預先設定值相同)。同樣,探測器在各種受熱長度(從0.1L~1.0L的最大使用長度的任意長度,升溫速率為1℃/min.加熱至最大不動作溫度)的不動作實驗中,探測器受熱長度為Lx1時,探測線纜A的阻值達到了X1a,但由于兩條探測線纜的熱敏特性阻隔層溫度變化特性不同,探測線纜B的阻值變化未達到X1d(實際阻值為X1e),電阻信號檢測裝置根據兩個阻值X1d、X1e的不同不報告火警(|X1d-X1e|/|X1d|>0.01%),這樣就能區(qū)分開探測器的動作實驗和不動作實驗間的區(qū)別,并依此原理來智能判定報告火警或者不報告火警,這意味減少了探測器的誤報警。
參見圖8,使用了本發(fā)明構成的模擬量線型差溫火災探測器,該探測器是在實施例一和二的基礎上添加一個電阻信號檢測裝置(也可稱為差溫微機頭)、兩個終端電阻器構成。探測線纜A和探測線纜B右端的四個信號輸出端4、5、6、7與電阻信號檢測裝置12的輸入端電連接,其左端分別連接有終端電阻器Ra、Rb。其中,Ra和Rb的阻值在10Ω~500MΩ之間選取。由于電阻信號檢測裝置是常規(guī)技術,省略其詳細結構圖。當所述探測器的某一段探測線纜受熱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探測導體4、5之間電阻下降(電容增大);探測導體6、7之間電阻下降(當探測線纜B的熱敏特性阻隔層為NTC或CTR特性材料時),或上升(當探測線纜B的熱敏特性阻隔層為PTC材料時),由于兩組熱敏絕緣材料的溫度系數不同,電阻下降速率也不同;電阻信號檢測裝置同時檢測探測導體4、5之間和探測導體6、7之間的兩個電阻值的變化速率的大小,并分析計算,從而確認是否報警,當達到預定溫度變化速率值時,電阻信號檢測裝置將產生并輸出報警信號。
使用了本發(fā)明構成的模擬量線型差溫火災探測器減少誤報火警的功能可以用下面的一個典型試驗說明根據模擬量線型差溫火災探測器的技術要求和實驗方法中的要求,差溫探測器必須經過動作實驗和不動作實驗,圖9顯示的是傳統的單條NTC特性阻隔層探測線纜的差溫探測器在動作實驗和不動作實驗時的阻值變化率的絕對值RR(Ω/min.)與實驗長度L(m)的關系圖,圖中的曲線是定溫探測器的試驗曲線。由圖可以看出,探測器在升溫速率為10℃/min.的動作實驗中(受熱長度1米),達到報警時的阻值的變化率為某一值Y1a,探測器報告火警。同樣,探測器在各種受熱長度(從0.1L~1.0L的最大使用長度的任意長度,升溫速率為1℃/min.)的不動作實驗中,探測器受熱長度為Ly1時,阻值變化率也達到了Y1a,這意味著當受熱長度超過 Ly1時,探測器應報告火警,即在不該動作的不動作實驗中產生誤報,可見單條差溫探測線纜無法解決差溫探測器不動作試驗時的誤報警問題。
圖10顯示的是使用了本發(fā)明的差溫探測器在動作實驗和不動作實驗時的阻值變化率的絕對值RR(Ω/min.)和實驗長度L(m)的關系圖。該差溫探測器的一條探測線纜是NTC特性阻隔層,另一條探測線纜是熱敏特性阻隔層,兩條探測線纜的阻隔層的溫度系數不同。圖中的曲線是定溫探測器的試驗曲線。由圖可以看出,探測器在升溫速率為10℃/min.的動作實驗中(受熱長度1米),兩條探測線纜(A、B)阻值變化率的絕對值RR(Ω/min.)分別達到了值Y1a、Y1b,電阻信號檢測裝置分析兩個阻值大小來智能判定確定報火警(兩個電阻變化率均與電阻信號檢測裝置中軟件的預先設定值相同)。同樣,探測器在各種受熱長度(從0.1L~1.0L的最大使用長度的任意長度,升溫速率為1℃/min.)的不動作實驗中,探測器受熱長度為Ly1時,探測線纜A的阻值變化率的絕對值達到了Y1a,但由于兩條探測線的熱敏絕緣層的溫度系數不同,探測線纜B的阻值變化率的絕對值未達到Y1b(實際值為Y1c),電阻信號檢測裝置根據兩個值Y1b、Y1c的不同(|Y1b-Y1c|/|Y1b|>0.01%),這樣就能區(qū)分開探測器的動作實驗和不動作實驗間的區(qū)別,并依此原理來智能判定報告火警或者不報告火警,這意味減少了差溫探測器的誤報警。
圖11顯示的是使用了本發(fā)明構成的模擬量線型差定溫火災探測器,該探測器是在實施例一和二的基礎上添加一個電阻信號檢測裝置(也可稱為差定溫微機頭)、兩個終端電阻器構成。探測線纜A和探測線纜B右端的四個信號輸出與電阻信號檢測裝置13的輸入端電連接,其左端分別連接有終端電阻器Ra、Rb。其中,Ra和Rb的阻值在10Ω~500MΩ之間選取。由于電阻信號檢測裝置是常規(guī)技術,省略其詳細結構圖。由兩條探測線纜完成差溫探測與定溫探測兩項(差溫報警和定溫報警)功能,差溫或定溫報警均取決于對兩條探測線纜的電參數的分析。在本實施例中,差定溫微機頭至少測量其中的一條探測線纜的端子之間的電阻(電阻值及電阻值的變化速率),分時或同時測量另一條探測線纜的端子之間的電阻或其他電參數(由電阻變化引起的電容、或電感,或與外圍電路組成的震蕩電路的震蕩頻率、或震蕩電路的充電時間、或震蕩電路放電時間的變化量及變化速率)。
參見圖12,本實施例三是在上述實施例一基礎上的改進,考慮到探測器的成本,在本實施例中,探測線纜B和探測線纜A可以共用一根探測導體,構成復合型探測線纜。在本實施例中,由探測導體、NTC特性阻隔層、熱敏特性阻隔層組成,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18、20之間設置NTC特性阻隔層19,構成探測線纜A;將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中的一條探測導體18設置為共用探測導體,與該共用探測導體并列配置一條與其等長且匹配的探測線體16,該探測線體與共用探測導體之間設置一個熱敏特性阻隔層17,構成探測線纜B。所述探測線纜A和所述探測線纜B復合在一起;所述NTC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為αTA,所述熱敏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為αTB;αTA不等于αTB,所述的熱敏特性阻隔層是NTC特性阻隔層、PTC特性阻隔層、CTR特性阻隔層中的一種。
參見圖13,本實施例四是在上述實施例三基礎上的改進,為了提高本發(fā)明的可靠性,所述探測線纜A和所述探測線纜B外包覆一個絕緣護套21。絕緣護套用于與外界絕緣。
參見圖14,(附圖僅顯示一條探測線纜的橫截面,探測線纜的縱剖面省略),本實施例是對上述實施例一中的探測線纜第一種改進結構,在本實施例中,兩條探測導體中的一條是芯狀導體23,另一條是套狀導體26,兩條探測導體套裝在一起構成同軸線纜式結構,芯狀導體與套狀導體之間設有熱敏特性阻隔層25。還可以在探測線纜外包覆一個絕緣護套24。實施例一中的探測線纜A和所述探測線纜B都可以采用這種結構。
參見圖15,(附圖僅顯示一條探測線纜的橫截面,探測線纜的縱剖面省略),本實施例是對上述實施例一中的探測線纜第二種改進結構,在本實施例中,兩條探測導體中的一條是芯狀導體23,該導體外依次包覆熱敏特性阻隔層25,絕緣護套24。在熱敏特性阻隔層和絕緣護套之間設置另一條探測導體22。該探測導體可以螺旋方式纏繞設置在熱敏特性阻隔層和絕緣護套之間。
參見圖16,(附圖僅顯示一條探測線纜的橫截面,探測線纜的縱剖面省略),本實施例是對上述實施例一中的探測線纜第三種改進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探測線纜中的兩條探測導體22、23外分別包覆熱敏特性阻隔層25,最外面包覆絕緣護套24。兩條探測導體呈等節(jié)距的螺旋絞合方式纏繞設置。
參見圖17,(附圖僅顯示一條探測線纜的橫截面,探測線纜的縱剖面省略),本實施例是對上述實施例一中的探測線纜第四種改進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探測線纜中的兩條探測導體22、23共同包覆在同一熱敏特性阻隔層25中,最外面包覆絕緣護套24。兩條探測導體呈等節(jié)距的螺旋絞合方式纏繞設置。
參見圖18,(附圖僅顯示本發(fā)明的探測線纜的橫截面,探測線纜的縱剖面省略),本實施例是對上述實施例三中的探測線纜結構的改進,在本實施例中,探測線纜中的兩條探測導體27、28外分別包覆熱敏特性阻隔層30、31,探測導體29為共用探測導體,探測導體27、29及熱敏特性阻隔層30構成探測線纜A,探測導體28、29及熱敏特性阻隔層31構成探測線纜B,探測線纜外包覆絕緣護套24。
參見圖19,(附圖僅顯示本發(fā)明的探測線纜的橫截面,探測線纜的縱剖面省略),本實施例是對上述實施例三中的探測線纜結構的改進,在本實施例中,探測導體中的一條是芯狀導體27,該導體外依次包覆熱敏特性阻隔層30、套狀導體34、熱敏特性阻隔層32、套狀導體33、絕緣護套24。其中,套狀導體34為共用探測導體,探測導體27、34及熱敏特性阻隔層30構成探測線纜A,套狀導體33、34及熱敏特性阻隔層32構成探測線纜B。
參見圖20,(附圖僅顯示本發(fā)明的探測線纜的橫截面,探測線纜的縱剖面省略),本實施例是對上述實施例三中的探測線纜結構的改進,在本實施例中,探測導體中的一條是芯狀導體27,該導體外依次包覆熱敏特性阻隔層30、熱敏特性阻隔層32、絕緣護套24。在熱敏特性阻隔層30、32之間設置一共用探測導體35,在熱敏特性阻隔層32、絕緣護套之間設置一探測導體36。探測導體27、共用探測導體35及熱敏特性阻隔層30構成探測線纜A,探測導體36、共用探測導體35及熱敏特性阻隔層32構成探測線纜B。
參見圖21,使用了本發(fā)明構成的第二種模擬量線型差定溫火災探測器,在實施例一、二、三、四中的探測線纜中選出兩條探測線纜作為定溫探測線纜;選出另外兩條探測線纜作為差溫探測線纜;該探測線纜一端與差定溫微機頭14連接,探測線纜的另一端接終端電阻器Ra、Rb、Rc、Rd,構成差定溫探測器。
參見圖22,使用本發(fā)明構成的第三種模擬量線型差定溫火災探測器,在實施例一、二、三、四中的探測線纜中選出兩條探測線纜作為定溫或差溫探測線纜;另選出外一條熱敏特性探測線纜(PTC特性或NTC特性)與前述的探測線纜中的一條熱敏特性探測線纜構成差溫或定溫探測線纜(其中一根為NTC特性,一根為溫度系數不同的熱敏線纜);該探測線纜一端與差定溫微機頭14連接,探測線纜的另一端接終端電阻器Ra、Rb、Rc,構成完整的差定溫探測器。
參見圖23(附圖僅顯示探測線纜的橫截面,探測線纜的縱剖面省略),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五,由三對探測導體和熱敏特性阻隔層組成,第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構成探測線纜A;第二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B;第三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C;所述探測線纜A、所述探測線纜B、探測線纜C復合在一起;所述探測線纜A、探測線纜B、探測線纜C的兩條進行一次組合構成定溫探測線纜(即AB、AC或BC進行組合,其中一條探測線纜的熱敏特性阻隔層呈NTC特性,其余兩條探測線纜的熱敏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不同);探測線纜A、探測線纜B、探測線纜C的兩條進行二次組合構成差溫探測線纜(即排除一次組合后的組合,其中一條探測線纜的熱敏特性阻隔層呈NTC特性,其余兩條探測線纜的熱敏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不同);該差溫探測線纜與定溫探測線纜一起構成差定溫探測線纜。
參見圖24(附圖僅顯示探測線纜的橫截面,探測線纜的縱剖面省略),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六,由探測導體和熱敏特性阻隔層組成,本實施例中共用四條探測導體、三個熱敏特性阻隔層,每兩條探測導體之間設置一個熱敏特性阻隔層,形成復合在一起探測線纜A、探測線纜B、探測線纜C;三條探測線纜共同使用,構成差定溫探測線纜。其構成方式可以參考實施例五。
參見圖25(附圖僅顯示探測線纜的橫截面,探測線纜的縱剖面省略),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七,由探測導體和熱敏特性阻隔層組成,第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50、52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51,構成探測線纜A;第二對并行的探測導體52、54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53,構成探測線纜B;第三對并行的探測導體52、55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56,構成探測線纜C;其中,探測導體52是共用探測導體。探測線纜A、探測線纜B、探測線纜C復合在一起構成T形差定溫探測線纜。其構成方式可以參考實施例五。
參見圖26(附圖僅顯示探測線纜的橫截面,探測線纜的縱剖面省略),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八,由探測導體和熱敏特性阻隔層組成,第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60、62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61,構成探測線纜A;第二對并行的探測導體62、64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63,構成探測線纜B;第三對并行的探測導體64、60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65,構成探測線纜C;其中,有兩條探測導體是共用探測導體。探測線纜A、探測線纜B、探測線纜C復合在一起構成三角形差定溫探測線纜。其構成方式可以參考實施例五。
參見圖27(附圖僅顯示探測線纜的橫截面,探測線纜的縱剖面省略),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九,由探測導體和熱敏特性阻隔層組成,三條并行的探測導體上分別包覆熱敏特性阻隔層呈品字形組合在一起,三條探測導體外依次設置套狀探測導體70、絕緣護套80。第一條探測導體72和套狀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71,構成探測線纜A;第二條探測導體73和套狀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74,構成探測線纜B;第三條探測導體76和套狀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75,構成探測線纜C;其中,套狀探測導體是共用探測導體。探測線纜A、探測線纜B、探測線纜C復合在一起構成差定溫探測線纜。其構成方式可以參考實施例五。
參見圖28,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九所示的差定溫探測線纜右端與差定溫微機頭15電連接,該差定溫探測線纜左端電連接終端電阻器Ra、Rb、Rc,由此構成第四種差定溫火災探測器。
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所述NTC特性阻隔層可以是NTC特性的陶瓷材料,該陶瓷材料為NiO,CoO,Al2O3,SiC,BaTiO3(在其阻值表現為NTC特性的溫度范圍內)、CTR陶瓷V2O5(整體表現為NTC特性),該熱敏特性阻隔層的厚度可以在0.01-10毫米范圍內選用。所述NTC特性阻隔層也可以是以聚乙炔,聚苯胺,聚噻吩,聚酞箐等為主要導電物質的NTC高分子材料,該熱敏特性阻隔層的厚度可以在0.1-10毫米范圍內選用。所述的熱敏特性阻隔層可以是NTC特性材料或PTC特性材料,NTC特性材料可以是前述NTC特性材料中的一種;PTC熱敏特性材料可以是BaTiO3陶瓷,厚度可以在0.01-10毫米范圍內選用,也可以是聚烯烴類高分子添加一定濃度的導電金屬顆粒、金屬氧化物、石墨、碳黑等PTC高分子塑料,厚度可以在0.1-10毫米范圍內選用,也可以是PTC特性的金屬,如Cu,Pt,Ni等(條件是其對應端子間的電參數的變化主要取決于Cu,Pt,Ni層電阻的變化),厚度可以在0.1-10毫米范圍內選用。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判據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其特征在于由兩對探測導體、NTC特性阻隔層、熱敏特性阻隔層組成,所述的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設置NTC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A;所述的另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B;所述探測線纜A和所述探測線纜B復合在一起;所述NTC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為αTA,所述熱敏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為αTB;αTA不等于αTB,所述的熱敏特性阻隔層是NTC特性阻隔層、PTC特性阻隔層、CTR特性阻隔層中的一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溫度系數αTA與所述的溫度系數αTB的差的絕對值除以所述的溫度系數αTA的絕對值的商不小于百分之零點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兩種探測線纜外包覆一個絕緣護套。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其特征在于所述NTC特性阻隔層是聚乙炔,聚苯胺,聚噻吩,聚酞箐為主要導電物質的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其特征在于所述NTC特性阻隔層是NiO,CoO,ZnO,AL2O3,SiC,BaTiO3為主要導電物質的陶瓷材料中的一種。
6.一種雙判據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其特征在于由探測導體、NTC特性阻隔層、熱敏特性阻隔層組成,所述的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設置NTC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A;將所述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中的一條探測導體設置為共用探測導體,與該共用探測導體并列配置一條與其等長且匹配的探測線體,該探測線體與共用探測導體之間設置一個熱敏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B。所述探測線纜A和所述探測線纜B復合在一起;所述NTC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為αTA,所述熱敏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為αTB;αTA不等于αTB,所述的熱敏特性阻隔層是NTC特性阻隔層、PTC特性阻隔層、CTR特性阻隔層中的一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探測線纜A和所述探測線纜B外包覆一個絕緣護套。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其特征在于由三對探測導體和熱敏特性阻隔層組成,第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構成探測線纜A;第二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B;第三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C;所述探測線纜A、探測線纜B、探測線纜C復合在一起。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其特征在于由探測導體和熱敏特性阻隔層組成,第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60、62)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61),構成探測線纜A;第二對并行的探測導體(62、64)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63),構成探測線纜B;第三對并行的探測導體(64、60)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65),構成探測線纜C;其中,有兩條探測導體是共用探測導體,所述探測線纜A、探測線纜B、探測線纜C復合在一起構成三角形探測線纜。
10.一種雙判據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其特征在于三條并行的探測導體上分別包覆熱敏特性阻隔層呈品字形組合在一起,三條探測導體外依次設置套狀探測導體(70)、絕緣護套(80),第一條探測導體(72)和套狀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71),構成探測線纜A;第二條探測導體(73)和套狀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74),構成探測線纜B;第三條探測導體(76)和套狀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75),構成探測線纜C;其中,套狀探測導體是共用探測導體,探測線纜A、探測線纜B、探測線纜C復合在一起,所述的熱敏特性阻隔層是NTC特性阻隔層、PTC特性阻隔層、CTR特性阻隔層中的一種,所述三種熱敏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不同相。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雙判據模擬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線纜,由兩對探測導體、NTC特性阻隔層、熱敏特性阻隔層組成,所述的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設置NTC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A;所述的另一對并行的探測導體之間設置熱敏特性阻隔層,構成探測線纜B;所述探測線纜A和所述探測線纜B復合在一起;所述NTC特性阻隔層的溫度系數為α
文檔編號G01K7/22GK1936985SQ20051010490
公開日2007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9月22日
發(fā)明者張衛(wèi)社, 李剛進 申請人:張衛(wèi)社, 李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