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減震板簧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彈簧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皮卡減震板簧。本發(fā)明還涉及該皮卡減震板簧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減震是機動車上極為重要的部件,其直接決定著機動車的載重量和舒適程度。皮卡車作為一種跨界車,其不僅要滿足載貨的需要且必需使乘客乘坐時較為舒適。故而,皮卡所用的減震器較為特殊。通常,業(yè)界將板簧作為皮卡減震器的主要部件。然而,大多皮卡用減震板簧難以取得較為舒適的乘坐效果。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皮卡減震板簧,它具有較大的載重量且具有較佳的舒適性的特點。本發(fā)明還公開了該皮卡減震板簧的制備方法。
[0004]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皮卡減震板簧,包括層疊在一起的上簧板、中間簧板、下簧板,該上簧板、中間簧板、下簧板的中心線位于同一條豎直直線上,且該上簧板的兩端部向下彎卷形成支撐環(huán)、該下簧板的下部中心位置設(shè)有連接件,所述上簧板、中間簧板、下簧板的弧度依次減小,且該中間簧板的兩端部均通過一第一螺栓固定于該上簧板上,該中間簧板的中部和該上簧板的中部之間具有第一間隙,同時,該下簧板的兩端部均通過一第二螺栓固定于該中間簧板上,且該下簧板的中部和該中間簧板的中部之間具有第二間隙。
[0005]該皮卡減震板簧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6]I)根據(jù)設(shè)定的尺寸分別選取制備上簧板、中間簧板、下簧板的第一板材、第二板材、第三板材,采用常規(guī)工藝對該第一板材的兩端部進行彎卷形成2個支撐環(huán);
[0007]2)在該第一板材的中部開出2個第一連接孔,在該第二板材的兩端部分別開出I個第二連接孔,在該第二板材的靠近中間位置開出2個第三連接孔,在該第三板材的兩端部分別開出I個第四連接孔,其中,該2個第二連接孔的間距大于該2個第一連接孔的間距,該2個第四連接孔的間距大于該2個第三連接孔的間距;
[0008]3)采用常規(guī)工藝進行熱處理,使該第一板材、第二板材、第三板材均呈平板狀;
[0009]4)將該第二板材疊在該第一板材的下側(cè),且在該第二板材和該第一板材之間設(shè)置一墊塊,對正位于同側(cè)的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且穿入I個第一螺栓拴緊,按壓該第二板材的另一端,使另一側(cè)的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對正且穿入另I個第一螺栓拴緊;
[0010]5)將該第三板材疊在該第二板材的下側(cè),且在該第三板材和該第二板材之間設(shè)置一墊塊,對正位于同側(cè)的第四連接孔和第三連接孔且穿入I個第二螺栓拴緊,按壓該第三板材的另一端,使另一側(cè)的第四連接孔和第三連接孔對正且穿入I個第二螺栓拴緊;
[0011]6)安裝連接件于該第三連接板的中部即可。
[0012]本發(fā)明所具有的優(yōu)點是:具有較大的載重量且舒適性較佳。本發(fā)明的皮卡減震板簧采用板簧作為減震的主要部件,使皮卡具有較大的載重量。同時,通過在各個板簧之間的中部設(shè)置間隙,使板簧的回彈力依次提升,確保了乘客較為舒適。本發(fā)明的皮卡減震板簧的制備方法中,采用平板而非彎曲狀態(tài)的第一板材、第二板材、第三板材作為基礎(chǔ),通過墊塊形成第一間隙和第二間隙,確保了上簧板、中間簧板、下簧板均具有較佳的彈性,確保了該減震板簧的使用舒適性。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0014]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皮卡減震板簧的制備方法中第一板材、第二板材、第三板材的加工示意圖;
[0015]圖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皮卡減震板簧的制備方法中第二板材和第一板材連接時的不意圖;
[0016]圖3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皮卡減震板簧的制備方法中第二板材和第一板材連接后的不意圖;
[0017]圖4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皮卡減震板簧的制備方法中第三板材和第二板材連接時的不意圖;
[0018]圖5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皮卡減震板簧的示意圖。
[0019]圖中:
[0020]10、上簧板,11、支撐環(huán);
[0021]20、中間簧板;
[0022]30、下簧板,31、連接件;
[0023]40、第一螺栓;
[0024]50、第二螺栓;
[0025]60、第一間隙;
[0026]70、第二間隙;
[0027]100、第一板材,110、第一連接孔;
[0028]200、第二板材,210、第二連接孔,220、第三連接孔;
[0029]300、第三板材,310、第四連接孔;
[0030]400、墊塊;
[0031]F、壓力。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實施例,見圖5所示:皮卡減震板簧,包括層疊在一起的上簧板10、中間簧板20、下簧板30。顯然,該上簧板10、中間簧板20、下簧板30的長度依次減小。該上簧板10、中間簧板20、下簧板30的中心線位于同一條豎直直線上,且該上簧板10的兩端部向下彎卷形成支撐環(huán)11、該下簧板30的下部中心位置設(shè)有連接件31。該支撐環(huán)11用于將該減震板簧固定于車體上,該連接件31用于間接固定車輪。
[0033]進一步的講,該上簧板10、中間簧板20、下簧板30的弧度依次減小。亦即,該上簧板10、中間簧板20、下簧板30的彎曲程度依次增加。該中間簧板20的兩端部均通過一第一螺栓40固定于該上簧板10上,該中間簧板20的中部和該上簧板10的中部之間具有第一間隙60。同時,該下簧板30的兩端部均通過一第二螺栓50固定于該中間簧板20上,且該下簧板30的中部和該中間簧板20的中部之間具有第二間隙70。這樣,在保留板簧所具有的較大載重量的前提下,在受壓時,該皮卡減震板簧的各個簧板(包括上簧板、中間簧板、下簧板)不會同時具有相同的彎曲度,繼而使彈力非線性變化,使乘客感覺較為舒適。
[0034]該皮卡減震板簧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5]I)結(jié)合圖1所示,根據(jù)設(shè)定的尺寸分別選取制備上簧板10、中間簧板20、下簧板30的第一板材100、第二板材200、第三板材300。采用常規(guī)工藝對該第一板材100的兩端部進行彎卷形成2個支撐環(huán)11。所用的板材可以是常用的彈簧鋼板。
[0036]2)在該第一板材100的中部開出2個第一連接孔110。在該第二板材200的兩端部分別開出I個第二連接孔210,在該第二板材200的靠近中間位置開出2個第三連接孔220。顯然,該2個第三連接孔220位于該2個第二連接孔210之間。在該第三板材300的兩端部分別開出I個第四連接孔310。其中,該2個第二連接孔210的間距大于該2個第一連接孔110的間距,該2個第四連接孔310的間距大于該2個第三連接孔220的間距。
[0037]3)采用常規(guī)工藝進行熱處理,且使該第一板材100、第二板材200、第三板材300均保持平板狀。
[0038]4)結(jié)合圖2所示,將該第二板材200疊在該第一板材100的下側(cè),且在該第二板材200和該第一板材100之間設(shè)置一墊塊400。對正位于同側(cè)的第一連接孔110和第二連接孔210且穿入I個第一螺栓40拴緊。以壓力F按壓該第二板材200的另一端,使另一側(cè)的第一連接孔110和第二連接孔210對正且穿入另I個第一螺栓40拴緊。接著,取掉該墊塊400,該第一板材100和該第二板材200均會彎曲而形成該上簧板10和該中間簧板20,而且他們中間具有了第一間隙60,如圖3所示。
[0039]5)結(jié)合圖4所示,將該第三板材300疊在該第二板材200的下側(cè),且在該第三板材300和該第二板材200之間設(shè)置一墊塊400。對正位于同側(cè)的第四連接孔310和第三連接孔220且穿入I個第二螺栓50拴緊。以壓力F按壓該第三板材300的另一端,使另一側(cè)的第四連接孔310和第三連接孔220對正且穿入I個第二螺栓50拴緊。接著,取掉該墊塊400,該第三板材300會彎曲而形成該下簧板30,而且該中間簧板20和該下簧板30中間具有了第二間隙70,如圖5所示。
[0040]6)安裝連接件31于該第三連接板300的中部即可。安裝方式可以是通過螺釘固定或者通過鉚釘固定。當(dāng)然,安裝孔可以在熱處理之前打好。
[004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附圖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jié)構(gòu)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guān)的技術(shù)領(lǐng)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nèi)。
【主權(quán)項】
1.皮卡減震板簧,包括層疊在一起的上簧板(10)、中間簧板(20)、下簧板(30),該上簧板(10)、中間簧板(20)、下簧板(30)的中心線位于同一條豎直直線上,且該上簧板(10)的兩端部向下彎卷形成支撐環(huán)(11)、該下簧板(30)的下部中心位置設(shè)有連接件(3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簧板(10)、中間簧板(20)、下簧板(30)的弧度依次減小,且該中間簧板(20)的兩端部均通過一第一螺栓(40)固定于該上簧板(10)上,該中間簧板(20)的中部和該上簧板(10)的中部之間具有第一間隙(60),同時,該下簧板(30)的兩端部均通過一第二螺栓(50)固定于該中間簧板(20)上,且該下簧板(30)的中部和該中間簧板(20)的中部之間具有第二間隙(7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皮卡減震板簧,包括層疊在一起的上簧板、中間簧板、下簧板,該上簧板、中間簧板、下簧板的中心線位于同一條豎直直線上,且該上簧板的兩端部向下彎卷形成支撐環(huán)、該下簧板的下部中心位置設(shè)有連接件,所述上簧板、中間簧板、下簧板的弧度依次減小,且該中間簧板的兩端部均通過一第一螺栓固定于該上簧板上,該中間簧板的中部和該上簧板的中部之間具有第一間隙,同時,該下簧板的兩端部均通過一第二螺栓固定于該中間簧板上,且該下簧板的中部和該中間簧板的中部之間具有第二間隙。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具有較大的載重量且舒適性較佳。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該皮卡減震板簧的制備方法。
【IPC分類】F16F1/26
【公開號】CN20490062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487101
【發(fā)明人】吳基超
【申請人】安徽舒城華云彈簧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