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管夾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部件,特別涉及一種汽車管夾。
【背景技術】
[0002]汽車燃油系統(tǒng)中,管路的走向由燃油箱至發(fā)動機油軌,期間管路的固定很重要。汽車上制動的系統(tǒng)的兩條管路與燃油管路的走向有重合的地方,一般利用組合管夾對管路進行固定。但是,柴油機燃油系統(tǒng)中涉及供油管、回油管和冷啟動管,而汽油機燃油系統(tǒng)中涉及供油管、回油管和蒸發(fā)管,其中冷啟動管和蒸發(fā)管的直徑大小不一致,這樣也就使得在兩種燃油系統(tǒng)中管夾得使用不具備通用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汽車管夾,可以兼容使用于柴油機和汽油機的燃油管路與制動管路在重合走向上的固定。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汽車管夾,所述汽車管夾為五孔管夾,包括:管夾框體、夾體結構、以及設置在所述管夾框體與所述夾體之間的通孔,所述管夾框體的中部設置有與車身端的植焊螺柱配合連接的固定安裝孔,所述夾體結構包括有一中間夾體結構和除中間夾體結構外的其余夾體結構;其中,
[0005]所述中間夾體結構包括:兩個第一豎板、所述第一豎板的上部一體彎曲延伸形成的彈性卡支、所述第一豎板的下部一體側向延伸形成容納結構,所述彈性卡支一體分叉形成第一彈性卡支和第二彈性卡支,所述容納結構包括對應于所述第一彈性卡支的第一弧形槽以及對應于所述第二彈性卡支的抵靠片;
[0006]所述其余夾體結構包括:兩個第二豎板、所述第二豎板的上部一體彎曲延伸形成的第三彈性卡支、以及所述第二豎板的下部一體側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弧形槽;
[0007]所述固定安裝孔與所述中間夾體結構相鄰。優(yōu)選地,所述汽車管夾為彈性塑料件。
[0008]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彈性卡支的長度大于第一彈性卡支的長度。
[0009]優(yōu)選地,所述抵靠片的末端成弧狀。
[0010]優(yōu)選地,所述抵靠片下設容納空間,所述容納空間的底邊與所述第一弧形槽所在平面相切。
[0011 ]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弧形槽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槽的缺口寬度且小于所述中間夾體結構兩個第一豎板之間的寬度,所述第二弧形槽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缺口寬度且小于所述其余夾體結構兩個第二豎板之間的寬度。
[0012]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3]上述方案中,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汽車管夾,通過中間夾體結構設置兩種不同的容納結構,可以兼容使用于汽油機和柴油機不同的燃油管路,有利于整車設計開發(fā)中的成本控制,同時使汽車管夾實現(xiàn)一體多用的功能,具備通用性。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汽車管夾正面視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汽車管夾背面視圖。
[0016][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0017]1-汽車管夾、2-通孔、3-固定安裝孔、4-第二豎板、5-第一彈性卡支、6-第二彈性卡支、7-抵靠片、8-第一弧形槽、9-第三彈性卡支、10-第二弧形槽、11-第一豎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0019]針對現(xiàn)有的管夾不能兼容使用在柴油機汽車和汽油機汽車,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出了一種汽車管夾,通過中間夾體結構設置兩種不同的容納結構,可以兼容使用于汽油機和柴油機不同的燃油管路,有利于整車設計開發(fā)中的成本控制,同時使汽車管夾實現(xiàn)一體多用的功能,具備通用性。
[0020]參見圖1、圖2
[0021]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汽車管夾,所述汽車管夾I為五孔管夾,包括:管夾框體、夾體結構、以及設置在所述管夾框體與所述夾體之間的通孔2,所述管夾框體的中部設置有與車身端的植焊螺柱配合連接的固定安裝孔3,所述夾體結構包括有一中間夾體結構和除中間夾體結構外的其余夾體結構;其中,
[0022]所述中間夾體結構包括:兩個第一豎板11、所述第一豎板11的上部一體彎曲延伸形成的彈性卡支、所述第一豎板11的下部一體側向延伸形成容納結構,所述彈性卡支一體分叉形成第一彈性卡支5和第二彈性卡支6,所述容納結構包括對應于所述第一彈性卡支5的第一弧形槽8以及對應于所述第二彈性卡支6的抵靠片7 ;
[0023]所述其余夾體結構包括:兩個第二豎板4、所述第二豎板4的上部一體彎曲延伸形成的第三彈性卡支9、以及所述第二豎板4的下部一體側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弧形槽10 ;
[0024]所述固定安裝孔3與所述中間夾體結構相鄰。
[0025]優(yōu)選地,所述汽車管夾I為彈性塑料件。
[0026]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彈性卡支6的長度大于第一彈性卡支5的長度。
[0027]優(yōu)選地,所述抵靠片7的末端成弧狀。
[0028]優(yōu)選地,所述抵靠片7下設容納空間,所述容納空間的底邊與所述第一弧形槽8所在平面相切。
[0029]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弧形槽8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槽8的缺口寬度且小于所述中間夾體結構兩個第一豎板11之間的寬度,所述第二弧形槽10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槽10的缺口寬度且小于所述其余夾體結構兩個第二豎板4之間的寬度。
[0030]具體的,在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其余夾體結構靠近所述固定安裝孔3一側的第二弧形槽10直徑分別為8cm和10cm,分別用于固定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所述其余夾體結構靠近所述中間夾體結構一側的第二弧形槽10直徑分別為4cm和4cm,用于固定制動管路,所述第一弧形槽8直徑為8cm,用于固定蒸發(fā)管路。
[0031]當汽車的燃油系統(tǒng)為汽油機時,中間夾體結構選用具有第一彈性卡支5和第一弧形槽8—側對汽油機燃油系統(tǒng)中的蒸發(fā)管路進行固定,其余夾體結構分別固定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以及制動管路。此時,中間夾體結構后部的抵靠片7由于本身的塑性變形,被管路擠壓至抵靠片7下設的容納空間內,第二彈性卡6支同樣向兩個第一豎板11擠壓靠近,由于第一弧形槽8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槽8的缺口寬度,管路可以牢固固定于中間夾體結構。當汽車的燃油系統(tǒng)為柴油機時,中間夾體結構選用第二彈性卡支6 —側對柴油機燃油系統(tǒng)中的冷啟動管路進行固定,其余夾體結構分別固定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以及制動管路,冷啟動管路的直徑一般為4cm。此時,第二彈性卡6支將冷啟動管路擠壓至容納結構的底部,抵靠片7對管路進一步夾牢固定。由于第二弧形槽10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槽10的缺口寬度,各管路同樣可以牢固固定于其余夾體結構內,同時,設置于管夾框體中部的固定安裝孔3與車身端的植焊螺柱配合連接,使管路相對于汽車車身固定。
[0032]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管夾,通過中間夾體結構設置兩種不同的容納結構,可以兼容使用于汽油機和柴油機不同的燃油管路,有利于整車設計開發(fā)中的成本控制,同時使汽車管夾實現(xiàn)一體多用的功能,具備通用性,同時由于管夾為彈性塑料件,利用塑性變形,使得管路可以牢固固定于管夾中。
[0033]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汽車管夾,所述汽車管夾為五孔管夾,包括:管夾框體、夾體結構、以及設置在所述管夾框體與所述夾體結構之間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夾框體的中部設置有與車身端的植焊螺柱配合連接的固定安裝孔,所述夾體結構包括有一中間夾體結構和除中間夾體結構外的其余夾體結構;其中, 所述中間夾體結構包括:兩個第一豎板、所述第一豎板的上部一體彎曲延伸形成的彈性卡支、所述第一豎板的下部一體側向延伸形成容納結構,所述彈性卡支一體分叉形成第一彈性卡支和第二彈性卡支,所述容納結構包括對應于所述第一彈性卡支的第一弧形槽以及對應于所述第二彈性卡支的抵靠片; 所述其余夾體結構包括:兩個第二豎板、所述第二豎板的上部一體彎曲延伸形成的第三彈性卡支、以及所述第二豎板的下部一體側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弧形槽; 所述固定安裝孔與所述中間夾體結構相鄰。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管夾為彈性塑料件。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彈性卡支的長度大于第一彈性卡支的長度。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片的末端成弧狀。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片下設容納空間,所述容納空間的底邊與所述第一弧形槽所在平面相切。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槽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槽的缺口寬度且小于所述中間夾體結構兩個第一豎板之間的寬度,所述第二弧形槽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缺口寬度且小于所述其余夾體結構兩個第二豎板之間的寬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管夾,為五孔管夾,包括管夾框體、夾體結構以及設置在所述管夾框體與所述夾體之間的通孔,所述夾體結構包括有一中間夾體結構和除中間夾體結構外的其余夾體結構;其中,所述中間夾體結構包括:兩個第一豎板、所述第一豎板的上部一體彎曲延伸形成的彈性卡支、所述第一豎板的下部一體側向延伸形成容納結構,所述彈性卡支一體分叉形成第一彈性卡支和第二彈性卡支,所述容納結構包括對應于所述第一彈性卡支的第一弧形槽以及對應于所述第二彈性卡支的抵靠片;所述其余夾體結構包括:兩個第二豎板、所述第二豎板的上部一體彎曲延伸形成的第三彈性卡支、以及所述第二豎板的下部一體側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弧形槽。
【IPC分類】F16L3-227, F16L3-02
【公開號】CN204477510
【申請?zhí)枴緾N201520032163
【發(fā)明人】楊小玲, 高玉龍, 賈艷伍
【申請人】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5日
【申請日】2015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