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切換閥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719651閱讀:128來源:國知局
切換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切換閥,具備:閥座部件,其在閥室內朝向閥座面并在所述閥座面開口多個口;閥體,其具有在所述閥座面上滑動的密封面;以及電磁驅動部,其具有保持所述閥體并直線地移動的柱塞,將所述多個口沿著作為所述柱塞的移動方向的軸線配置,通過所述柱塞使所述閥體移動,從而相對于所述閥室擇一地開閉所述多個的各口,來切換經由所述閥室流動的流體的流路,所述切換閥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柱塞形成供所述閥體內插的閥體安裝孔,并且在所述閥體安裝孔的開口部的所述閥座面?zhèn)鹊耐庵苄纬闪髀贰8鶕?jù)本實用新型,能夠提供能夠縮小閥口并縮小閥體以及柱塞的滑動距離(移動行程)的切換閥。
【專利說明】切換閥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切換熱泵式制冷循環(huán)等的制冷劑的流路的切換閥。

【背景技術】
[0002]以往,作為切換閥,例如存在日本實開昭60-31565號公報(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結構。該切換閥在通過作為電磁驅動部的螺線管驅動的柱塞安裝滑閥(閥體),在閥片(閥座)的同一平面形成一個輸入導口和至少兩個輸出導口,使滑閥滑動,擇一地切換輸入導口與輸出導口的導通狀態(tài)。
[0003]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60-31565號公報
[0006]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112437號公報
[0007]在現(xiàn)有的切換閥中,高壓的流體從輸入導口流向一方的輸出導口,但該流體通過閥片與柱塞的間隙流動。然而,由于柱塞與閥片接近,因此為了確保足夠的流量,而需要增大輸入導口、輸出導口的口徑。然而,若增大輸入導口、輸出導口的口徑,則也需要增大滑閥(閥體)的口徑。
[0008]若滑閥的口徑增大,則受壓面積增大,因此滑閥相對于閥片(閥座)的滑動阻力增大。另外,若滑閥的口徑增大,則導致移動行程也增大。因此,需要增大對柱塞進行驅動的電磁線圈的吸引力,從而存在電磁驅動部增大同時功率消耗增大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9]本實用新型以提供縮小閥口并縮小閥體以及柱塞的滑動距離(移動行程)的切換閥為課題。
[0010]技術方案一的切換閥具備:閥座部件,其在閥室內朝向閥座面并在所述閥座面開口多個口 ;閥體,其具有在所述閥座面上滑動的密封面;以及電磁驅動部,其具有保持所述閥體并直線地移動的柱塞,將所述多個口沿著作為所述柱塞的移動方向的軸線配置,通過所述柱塞使所述閥體移動,從而相對于所述閥室擇一地開閉所述多個的各口,來切換經由所述閥室流動的流體的流路,所述切換閥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柱塞形成供所述閥體內插的閥體安裝孔,并且在所述閥體安裝孔的開口部的所述閥座面?zhèn)鹊耐庵苄纬闪髀贰?br> [0011]技術方案二的切換閥是在技術方案一所記載的切換閥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具有與所述閥室導通的第一口,在所述閥座部件作為所述多個口形成有第二口與第三口,使所述閥體移動,從而將所述第一口與相對于閥室成為打開的所述第二口或者所述第三口導通。
[0012]技術方案三的切換閥是在技術方案一所記載的切換閥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具有與所述閥室導通的第一口,在所述閥座部件作為所述多個口形成有第二口與第三口,并且在所述第二口與所述第三口的中間形成有第四口,所述閥體的所述密封面為環(huán)狀,在所述閥體的所述密封面的內側形成有凹部,使所述閥體移動,從而將所述第一口與相對于閥室成為打開的所述第二口或者所述第三口導通,并且由所述閥體的凹部將相對于閥室成為關閉的所述第三口或者所述第二口與所述第四口導通。
[0013]技術方案四的切換閥是在技術方案二所記載的切換閥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口形成于所述閥座部件,所述第一口在所述密封面的外側與所述閥體鄰接地進行開□。
[0014]技術方案五的切換閥是在技術方案三所記載的切換閥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口形成于所述閥座部件,所述第一口在所述密封面的外側與所述閥體鄰接地進行開□。
[0015]技術方案六的切換閥在技術方案一?五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切換閥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由在所述閥體安裝孔的開口部的外周形成的錐形面、或者使閥體安裝孔的開口部的外周凹陷的階部構成。
[0016]技術方案七的切換閥在技術方案一?五中任一項所記載的切換閥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體安裝孔與所述閥體之間設置間隙,在所述柱塞繞軸轉動時,所述閥體不追隨所述柱塞的轉動,所述柱塞與所述閥座部件抵接。
[0017]技術方案八的切換閥在技術方案六所記載的切換閥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體安裝孔與所述閥體之間設置間隙,在所述柱塞繞軸轉動時,所述閥體不追隨所述柱塞的轉動,所述柱塞與所述閥座部件抵接。
[0018]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0019]根據(jù)技術方案一的切換閥,形成于閥座部件的多個口由閥體擇一地開閉,而使閥室的流體流向成為打開的口。此時,通過形成于柱塞的閥體安裝孔的開口部的外周的流路,能夠充分地確保流經成為打開的口的流體的流量,因此能夠將口縮小至最小限度,也能夠縮小口間的間隔,因此能夠縮小閥體。因此,能夠縮小閥體以及柱塞的滑動距離,閥體的移動變得容易。另外,能夠縮小電磁驅動部,并且能夠縮小功率消耗。
[0020]根據(jù)技術方案二的切換閥,除了技術方案一的效果之外,還能夠構成為將高壓的流體從第一口擇一地流向第二口或者第三口的三通切換閥。
[0021]根據(jù)技術方案三的切換閥,除了技術方案一的效果之外,還能夠構成為將高壓的流體從第一口流向第二口或者第三口,將另一方的第三口或者第二口與低壓側的第四口擇一地導通的四通切換閥。
[0022]根據(jù)技術方案四和五的切換閥,除了技術方案二或三的效果之外,還由于第一口至第三口形成于一個閥座部件,因此能夠將與各口對應的毛細管的連接位置集中于閥座部件側,從而切換閥變得小型。
[0023]根據(jù)技術方案六的切換閥,能夠獲得與技術方案一?五相同的效果。
[0024]根據(jù)技術方案七和八的切換閥,除了技術方案一?六的效果之外,由于還能夠由流路確保流體的流動,因此能夠盡可能地縮小柱塞與閥座部件的間隙,并且柱塞的閥體安裝孔與閥體存在間隙,因此即使柱塞轉動,閥體也不追隨,柱塞與閥座部件抵接,因此能夠確保閥體的密封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 (A)以及圖1 (B)分別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的主要部分左視剖視圖以及主要部分主視剖視圖。
[0026]圖2(A)以及圖2(B)分別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的俯視剖視圖以及主要部分主視剖視圖。
[0027]圖3(A)以及圖3(B)分別是圖2(A)的C-C剖視圖以及主要部分仰視圖。
[0028]圖4(A)以及圖4(B)分別是將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用作驅動源的四通切換閥的主視圖以及左視圖。
[0029]圖5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閥體的止轉的效果進行說明的圖。
[0030]圖6 (A)以及圖6 (B)分別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的俯視剖視圖以及主要部分主視剖視圖。
[0031]圖7(A)以及圖7(B)分別是圖6(A)的E-E剖視圖以及主要部分仰視圖。
[0032]圖8 (A)以及圖8 (B)分別是將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用作驅動源的四通切換閥的主視圖以及左視圖。
[0033]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的主要部分左視剖視圖。
[0034]圖10是將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用作驅動源的四通切換閥的左視圖。
[0035]圖11 (A)以及圖11 (B)分別是將現(xiàn)有的切換閥用作驅動源的四通切換閥的主視圖以及左視圖。
[0036]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的主要部分主視剖視圖。
[0037]附圖標記的說明
[0038]I一柱塞管,2—閥座部件,21—D 口(第一口 ),22 — C切換口(第二口 ),23—E切換口(第二口),24 —S 口(第四口),32 —閥黃,3 —閥體,3a—密封面,31—凹部,4 一柱塞,43 —閥體安裝孔,44一錐形面,44A—流路,5 —電磁驅動部,7—閥座部件,71—D 口(第一口),72—切換口(第二口),73—切換口(第三口),10—切換閥(先導閥:四通切換閥),20 —四通切換閥,40—切換閥(三通切換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39]接下來,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切換閥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A)以及圖1(B)分別是第一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的主要部分左視剖視圖以及主要部分主視剖視圖,圖2(A)以及圖2(B)分別是第一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的俯視剖視圖以及主要部分主視剖視圖,圖3(A)以及圖3(B)分別是圖2(A)的C-C剖視圖以及主要部分仰視圖,圖4(A)以及圖4(B)分別是將第一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用作驅動源的四通切換閥的主視圖以及左視圖。此外,圖1⑶是圖1㈧的A-A剖視圖。另外,圖2⑶是包含圖2 (A)的軸線L的B-B剖視圖,省略柱塞以及閥體的圖示。另外,在圖3(B)中省略托架的圖示。
[0040]如圖4所示,該實施方式的切換閥10構成為用于對與制冷循環(huán)連接的四通切換閥20進行驅動的先導閥。此外,先導閥也為“四通切換閥”。四通切換閥20具有圓筒狀的閥殼體20a和與制冷循環(huán)的配管連接的接頭管201、202、203、204。在閥殼體20a上經由后述的托架2C安裝有切換閥10。托架2C與閥殼體20a通過焊接或者釬焊而被固定。切換閥10具有后述的毛細管211、221、231、241,毛細管211、241分別與四通切換閥20的接頭管201、204連接,毛細管221、231分別與四通切換閥20的閥殼體20a的兩端連接。此外,在四通切換閥20的閥殼體20a內配設有未圖示的活塞閥。切換閥10通過電磁驅動部5的驅動將來自接頭管201的高壓流體切換并供給至毛細管221或者毛細管231。由此,利用閥殼體20a的兩端的內部空間的差壓使閥殼體20a內的活塞閥工作,從而切換流經與閥殼體20a連接的接頭管201?204的流體的流路。
[0041]如圖1至圖3所示,切換閥10具有:在端部形成閥室IA的非磁性材料制造的圓筒的柱塞管1、安裝于柱塞管I的閥座部件2、配設于柱塞管I內的閥體3、保持閥體3的柱塞4、以及安裝于柱塞管I的周圍的電磁驅動部5 (參照圖2(A))。而且,在柱塞管I的閥室IA的底面安裝有閥座部件2,在柱塞管I內配設有大致圓柱狀的柱塞4。
[0042]閥座部件2呈大致圓柱形狀,構成為一體形成主體部2A、直徑比主體部2A稍小的閥座部2B、以及托架2c。而且,閥座部2B嵌合于在柱塞管I形成的圓形的嵌合口 11,從而通過釬焊或者焊接等將閥座部件2安裝于柱塞管I。由此,閥座部件2在閥室IA內與閥座面對地配置。
[0043]在閥座部2B分別形成有在閥座面開口的作為“第一口”的D 口 21、作為“第二口”的C切換口 22、作為“第三口”的E切換口 23以及作為“第四口”的S 口 24。在主體部2A形成有從托架2C側與D 口 21、C切換口 22、E切換口 23以及S 口 24分別連通的毛細管安裝孔 21a、22a、23a、24a。
[0044]而且,經由毛細管安裝孔21a在D 口 21連接有毛細管211,經由毛細管安裝孔22a在C切換口 22連接有毛細管221。另外,經由毛細管安裝孔23a在E切換口 23連接有毛細管231,經由毛細管安裝孔24a在S 口 24連接有毛細管241。毛細管211、221、231、241從托架2C的開口引出。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在對D 口 21、C切換口 22、E切換口 23以及S口 24進行總稱時,也僅稱為“ 口 ”。
[0045]閥體3呈大致圓柱形狀,并具有在閥座部件2的閥座面上滑動的圓環(huán)狀的密封面3a,在該密封面3a的內側以與閥座面對置的方式形成有凹部31。閥體3經由閥簧32內插于柱塞4的后述的閥體安裝孔43內。由此,閥體3通過柱塞4的移動能夠相對于閥座部件2的閥座面滑動。
[0046]柱塞4具有與柱塞管I的內面整合的圓柱部41、和形成于該圓柱部41的端部的保持部42,在該保持部42以與閥座部件2的閥座面對置的方式形成有圓柱狀的閥體安裝孔
43。另外,在閥體安裝孔43的開口部的外周形成有成為圓錐臺的側面形狀的錐形面44,該錐形面44的閥座面?zhèn)鹊目臻g成為圓環(huán)狀的流路44A。此外,圖1(A)所示的流路44A的寬度[D]與圖1⑶所示的口的直徑[Φ d]處于D > Φ d的關系。
[0047]電磁驅動部5具有嵌合于柱塞管I的周圍的電磁線圈51、外殼52、嵌合于柱塞管I的端部的吸引件53、以及配設于吸引件53與柱塞4之間的螺旋彈簧54。
[0048]通過以上的結構,若向電磁線圈51通電,則柱塞4因磁力而克服螺旋彈簧54的作用力被吸引件53吸附,從而閥體3向使凹部31朝覆蓋S 口 24與E切換口 23的位置移動。在該狀態(tài)下,S 口 24與E切換口 23被閥體3覆蓋,相對于閥室IA成為關閉狀態(tài),并且S 口24與E切換口 23通過凹部31導通。另外,C切換口 22相對于閥室IA成為打開狀態(tài),D 口21經由閥室IA與C切換口 22導通。此時,從D 口 21流入閥室IA內的高壓的流體經由閥體安裝孔43的周圍的流路44A流向C切換口 22。
[0049]另外,若切斷向電磁線圈51的通電,則柱塞4因螺旋彈簧54的作用力而從吸引件53離開。在該狀態(tài)下,S 口 24與C切換口 22被閥體3覆蓋,相對于閥室IA成為關閉狀態(tài),并且S 口 24與C切換口 22通過凹部31導通。另外,E切換口 23相對于閥室IA成為打開狀態(tài),D 口 21經由閥室IA與E切換口 23導通。此時,從D 口 21流入閥室IA內的高壓的流體如在圖1(B)中利用箭頭表示的那樣,在閥體3的外側經由閥體安裝孔43的周圍的流路44A流向E切換口 23。
[0050]如以上那樣,來自D 口 21的高壓的流體經由流路44A流向E切換口 23或者C切換口 22,因此能夠充分地確保該流體的流量。因此,能夠將各口的直徑縮小至最小限度,因此也能夠縮小各口間的間隔,從而能夠縮小閥體3的凹部31的直徑。在閥體3中作用有閥體3的凹部31與閥室IA的差壓,但能夠縮小凹部31的直徑,因此減小閥體3的受壓面積,從而閥體3的移動變得容易。另外,能夠縮小各口直徑、凹部31的直徑,因此能夠縮小閥體3以及柱塞4的移動行程。因此,縮小電磁驅動部5,并且能夠縮小功率消耗。
[0051]另外,高壓的流體從D 口 21流入,因此如在圖5中利用箭頭表示的那樣,柱塞4繞軸線L轉動。但是,能夠由流路44A確保高壓流體的流動,因此能夠盡可能地縮小柱塞4的保持部42與閥座部件2的間隙(除了流路44A以外的間隙),并且柱塞4的閥體安裝孔43與閥體3存在間隙,因此即使柱塞4轉動,也不使閥體3追隨,而使柱塞4與閥座部件2抵接,因此能夠確保閥體3的密封性。
[0052]此外,作為柱塞的止轉機構,也能夠考慮在柱塞設置突起等并使該突起與閥座部件抵接,但這樣一來,滑動阻力增大。與此相對,根據(jù)上述實施方式,柱塞4與閥座部件2僅以點接觸,滑動阻力較小,能夠降低電磁驅動部5的工作電壓。
[0053]如圖1(B)所示,S 口 24(第四口)、C切換口 22(第二口)、E切換口 23(第三口)配置于相對于軸線L交替地錯開的位置,由此,能夠減小閥體3的凹部31并且由該凹部31覆蓋兩個口。此外,作為“第二口、第三口”的C切換口 22、E切換口 23、以及作為“第四口”的S 口 24分別沿著軸線L配置。
[0054]另外,柱塞4的閥體安裝孔43的內徑比閥體3的外徑稍大,從而利用該閥體安裝孔43與閥體3的間隙,在柱塞4的開始運動時閥體安裝孔43的內表面抵碰到閥體3,從而使閥體3的移動變得容易。這是所謂的反沖(kick)動作。
[0055]圖6 (A)以及圖6 (B)分別是第二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的俯視剖視圖以及主要部分主視剖視圖,圖7(A)以及圖7(B)分別是圖6(A)的E-E剖視圖以及主要部分仰視圖,圖8㈧以及圖8(B)分別是將第二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用作驅動源的四通切換閥的主視圖以及左視圖。此外,圖6(B)是包含圖6(A)的軸線L的D-D剖視圖,并省略柱塞以及閥體的圖示。另夕卜,在圖7(B)中省略托架的圖示。此外,在以下的實施方式中,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標注與圖1至圖5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詳細的說明。另外,即便在以下的實施方式中,也能夠相同地獲得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流路44A所起到的作用效果。
[0056]該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是毛細管的安裝結構、托架的結構以及閥體的安裝結構。如圖8所示,四通切換閥20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在該四通切換閥20的閥殼體20a經由托架6安裝有切換閥10。托架6與閥座部件2通過焊接或者釬焊而被固定。托架6與四通切換閥20的閥殼體20a通過焊接或者釬焊而被固定。第一實施方式的托架2C具有用于引出毛細管的開口,但該第二實施方式的托架6呈單純的矩形形狀。
[0057]另外,在該第二實施方式中,分別與閥座部件2的D 口 21、C切換口 22、E切換口23以及S 口 24連通的毛細管安裝孔21a'、22a'、23a'、24a'以與各口成為直角的方式形成。而且,經由毛細管安裝孔21a'在D 口 21連接有毛細管211',經由毛細管安裝孔22a;在C切換口 22連接有毛細管22Γ。另外,經由毛細管安裝孔23a,在E切換口 23連接有毛細管231',經由毛細管安裝孔24a'在S 口 24連接有毛細管241'。
[0058]另外,在該第二實施方式中,形成有從柱塞4的閥體安裝孔43通到柱塞管I的內周側的貫通口 45。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由閥簧32將閥體3向閥座部件2側推壓,但在該第二實施方式中,將柱塞管I內(閥室IA內)的高壓從貫通口 45導入,從而利用閥體3的凹部31內的低壓與貫通口 45的高壓的差壓,將閥體3向閥座部件2側推壓。由此不需要閥簧。
[0059]如上,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相對于閥座部件2,將毛細管21Γ、22Γ、23Γ、24V安裝為與各口成為直角,因此托架6能夠做成不具有用于引出毛細管的開口等的單純的結構。
[0060]圖9是第三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的主要部分左視剖視圖,且是與第二實施方式的圖7(A)對應的剖視圖。圖10是將第三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用作驅動源的四通切換閥的左視圖,且主視圖與圖8(A)相同。在該第三實施方式中,相對于與第二實施方式相同的閥座部件2一體形成托架2C。其他的結構以及作用與第二實施方式相同。如圖10所示,該第三實施方式的切換閥10也構成為用于驅動與制冷循環(huán)連接的四通切換閥20的先導閥。四通切換閥20與第一實施方式以及第二實施方式相同,在該四通切換閥20的閥殼體20a經由托架2C安裝有切換閥10。托架2c與閥殼體20a通過焊接或者釬焊而被固定。
[0061]圖11 (A)以及圖11⑶分別是將現(xiàn)有的切換閥用作驅動源的四通切換閥的主視圖以及左視圖(日本特開2010-112437號公報)。該現(xiàn)有的切換閥30使用安裝件50安裝于四通切換閥20的閥殼體20a。安裝件50具有兩個把持部501、501,把持部501、501分別具有一對臂501a、501a。切換閥30被臂501a、501a把持,將該臂501a、501a的端部進行鉚接,從而能夠將切換閥30固定于安裝件50。而且,安裝件50與閥殼體20a通過焊接或者釬焊而被固定。
[0062]如上,現(xiàn)有的切換閥30通過安裝件50進行鉚接固定,因此需要安裝件50,從而部件件數(shù)增多。另外,需要鉚接工序,組裝工時也增多。并且,因鉚接部分的松弛等在固定強度這點存在改進的余地。與此相對,根據(jù)第三實施方式的切換閥10,由于托架2C與閥座部件2 —體成形,因此減少能夠部件件數(shù),并且不需要鉚接工序,從而也能夠減少組裝工時。另外,利用一體結構,固定強度也提高,從而成為耐振動的結構。
[0063]圖12是第四實施方式的切換閥的主要部分主視剖視圖,且是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圖1(B)對應的圖。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標注與圖1至圖5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詳細的說明。該第四實施方式的切換閥40構成為三通閥。如圖12所示,對于安裝于柱塞管I的閥座部件7而言,外觀形狀與第一實施方式的閥座部件2相同,閥座部件7具有閥座部7B。另外,閥體8呈直徑比第一實施方式的閥體3小的圓柱形狀,并與圖12所示的剖面相同地具有圓形的密封面。
[0064]另外,柱塞9與第一實施方式的柱塞4大致同型,形成于保持部92的閥體安裝孔93與流路94A的直徑與閥體8的直徑對應地比第一實施方式的閥體安裝孔43以及流路44A小。閥體8內插于柱塞9的閥體安裝孔93內,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地,閥體8通過柱塞9的移動能夠相對于閥座部件7的閥座面滑動。此外,流路94A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地由成為圓錐臺的側面形狀的錐形面形成。
[0065]閥座部件7在閥室IA內朝向閥座面配置,在閥座部7B分別形成有在閥座面開口的作為“第一口”的D 口 71、作為“第二口”的切換口 72以及作為“第三口”的切換口 73。另外,雖省略圖示,但在上述的口連接有毛細管。
[0066]通過以上的結構,若向與未圖不的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電磁驅動部的電磁線圈通電,則柱塞9移動,閥體8在密封面朝向覆蓋切換口 73的位置移動。在該狀態(tài)下,切換口 73成為關閉狀態(tài),并且切換口 72成為打開狀態(tài)。而且,D 口 71經由閥室IA與切換口 72導通。此時,從D 口 71流入閥室IA內的高壓的流體經由閥體安裝孔93的周圍的流路94A流向切換口 72。
[0067]另外,若切斷向電磁線圈的通電進行,則柱塞9朝向圖12的位置移動,閥體8在密封面朝向覆蓋切換口 72的位置移動。在該狀態(tài)下,切換口 72成為關閉狀態(tài),并且切換口 73成為打開狀態(tài)。而且,D 口 71經由閥室IA與切換口 73導通。此時,從D 口 71流入閥室IA內的高壓的流體如在圖12中利用箭頭表示的那樣,在閥體8的外側經由閥體安裝孔93的周圍的流路94A流向切換口 73。
[0068]如以上那樣,來自D 口 71的高壓的流體經由流路94A流向切換口 73或者切換口72,因此能夠充分地確保該流體的流量。因此,能夠將各口的直徑縮小至最小限度,因此也能夠縮小各口間的間隔,從而能夠縮小閥體8的直徑。因此,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地,閥體8的受壓面積變小,從而閥體8的移動變得容易。另外,能夠縮小各口徑,因此能夠縮小閥體8以及柱塞9的移動行程。因此,能夠縮小電磁驅動部,并且能夠縮小功率消耗。
[0069]在以上的實施方式中,雖由錐形面構成流路44A、94A,但也可以由使閥體安裝孔的開口部的外周凹陷的階部形成流路。
[0070]此外,在各實施方式中,閥座部件2、7、柱塞4、9能夠由金屬注射模塑料成形(MM:Metal Inject1n Molding金屬粉末注射成型)形成。
[0071]另外,在實施方式中,雖將供高壓側的流體流入的D 口以及毛細管形成于閥座部件側,但例如也可以在柱塞管I的端部、側部連接高壓側的毛細管而將高壓的流體從其毛細管導入閥室內。即便在該情況下,流入閥室的高壓的流體也能夠經由上述流路44A、94A流向E切換口 22或者C切換口 23、切換口 72或者切換口 73,從而能夠起到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072]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至第四實施方式中,雖對構成為先導閥的切換閥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切換閥也能夠構成為切換制冷循環(huán)的流路或者其他的配管系統(tǒng)的流路的三通切換閥、四通切換閥。另外,此外也能夠構成為對五個以上的口進行切換的切換閥。
[0073]另外,在實施方式中,閥座部件2、7雖呈大致圓柱形狀,但也可以是棱柱狀。另外,在實施方式中,閥體3、8雖呈大致圓柱形狀,但也可以是橢圓柱狀。另外,密封面3a雖呈圓環(huán)狀的形狀,但也可以呈橢圓形狀。上述的形狀不限定于實施方式的形狀。即、能夠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圍進行各種變形而實施。
【權利要求】
1.一種切換閥,具備:閥座部件,其在閥室內朝向閥座面并在所述閥座面開口多個口 ;閥體,其具有在所述閥座面上滑動的密封面;以及電磁驅動部,其具有保持所述閥體并直線地移動的柱塞,將所述多個口沿著作為所述柱塞的移動方向的軸線配置,通過所述柱塞使所述閥體移動,從而相對于所述閥室擇一地開閉所述多個口中的各個口,來切換經由所述閥室流動的流體的流路, 所述切換閥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柱塞形成供所述閥體內插的閥體安裝孔,并且在所述閥體安裝孔的開口部的所述閥座面?zhèn)鹊耐庵苄纬闪髀贰?br>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具有與所述閥室導通的第一 口,在所述閥座部件作為所述多個口形成有第二 口與第三口,使所述閥體移動,從而將所述第一口與相對于閥室成為打開的所述第二 口或者所述第三口導通。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具有與所述閥室導通的第一 口,在所述閥座部件作為所述多個口形成有第二口與第三口,并且在所述第二口與所述第三口的中間形成有第四口,所述閥體的所述密封面為環(huán)狀,在所述閥體的所述密封面的內側形成有凹部,使所述閥體移動,從而將所述第一口與相對于閥室成為打開的所述第二口或者所述第三口導通,并且由所述閥體的凹部將相對于閥室成為關閉的所述第三口或者所述第二 口與所述第四口導通。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口形成于所述閥座部件,所述第一 口在所述密封面的外側與所述閥體鄰接地進行開口。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口形成于所述閥座部件,所述第一口在所述密封面的外側與所述閥體鄰接地進行開口。
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由在所述閥體安裝孔的開口部的外周形成的錐形面、或者使閥體安裝孔的開口部的外周凹陷的階部構成。
7.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閥體安裝孔與所述閥體之間設置間隙,在所述柱塞繞軸轉動時,所述閥體不追隨所述柱塞的轉動,所述柱塞與所述閥座部件抵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切換閥,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閥體安裝孔與所述閥體之間設置間隙,在所述柱塞繞軸轉動時,所述閥體不追隨所述柱塞的轉動,所述柱塞與所述閥座部件抵接。
【文檔編號】F16K11/065GK204083311SQ201420478739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8月26日
【發(fā)明者】村田雅弘, 木村宏光 申請人:株式會社鷺宮制作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