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利用導向水路的開度控制而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即 使反復進行輸出和阻止水的動作,也可在輸出水時按照預先調節(jié)的所 希望的流量輸出水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水龍頭可以有各種選擇。這些水龍頭在相對于主閥座 接近和離開的方向上使改變主水路開度的主閥進退移動時,需要較大 的力,存在操作費力的問題。作為減輕水龍頭操作的裝置考慮到了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 調節(jié)的閥裝置,即在水龍頭中內置有通過進退移動先導閥、而使主閥 跟蹤該先導閥進退移動,從而改變主水路開度的方式的先導式輸出和 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例如,在下述的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這種先導式輸出/阻止水和流 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的結構。圖29表示其具體例子。在該圖中,300、 302為形成主水路的一次側的流入水路和二次側 的流出水路,304為由設在主水路上的隔膜閥構成的主閥。該主閥304在相對于主閥座306接近和離開的方向進退移動,改 變主水路的開度,根據該開度,調節(jié)主水路的流量。308為在主閥304的背面形成的背壓室。該背壓室308將內部壓力 作為關閉閥方向的壓緊壓力作用在主閥304上。在主閥304中設置有將其貫通、并使流入水路300和背壓室308 連通的導入小孔310。該導入小孔310將來從流入水路300的水導入背壓室308,而增大 背壓室308的壓力。在主閥304中還設有將其貫通、并作為使背壓室308和流出水路302連通的排水水路的導向水路3]2。該導向水路312將背壓室308內的水排出至流出水路302,并降低 背壓室308的壓力。314為在一體移動狀態(tài)下設在驅動軸316上的先導閥。該先導閥 314通過在圖中上下方向、即與主閥304的進退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相 對于設在主閥304中的先導閥座318進退移動,控制導向水路312的 開度。在圖29中,320為與驅動軸316同時進退驅動先導閥314的電氣 驅動裝置。在圖29所示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中,當先 導閥314向著先導閥座318前進移動吋,先導閥314和先導閥座318 的間隙減小,導向水路312的開度變小,從背壓室308通過導向水路 312排出至流出水路302的水量減小,背壓室308的壓力增大。另一方面,當先導閥314在圖中向上方向后退移動時,先導閥314 和先導閥座318的間隙增大,導向水路'312的開度變大,從背壓室308 通過導向水路312排出至流出水路302的水量增多,背壓室308的壓 力7咸小。 '另外,主閥304平衡背壓室308的壓力和流入水路300的壓力, 跟隨先導閥314的進退移動,在圖中上下方向進退移動,從而改變主 水路的開度。根據主水路開度的變化,調節(jié)從流入水路300流向流出水路302 的水的流量。另外,在這種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中,先導 閥314抵接在先導閥座318上,關閉導向水路312,這樣,主閥304 抵接在主閥座306上,關閉主水路,而可阻止水通過。先導閥314還可打開導向水路312,這樣,主閥304通過離開主閥 座306而打開主水路,可進行輸出水,并且通過利用主閥304改變主 水路的開度,可以調節(jié)輸出水量。在圖29所示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中,根據 背壓室308的壓力增減,進退移動主閥304,利用先導閥314的進退移 動控制背壓室308的壓力的增減,因此可用較小的力使主閥304動作,可以用較輕松的操作進行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然而,在這種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的情況下, 每當進行輸出和阻止水時,必需每次進行流量調節(jié),操作麻煩,在方 便使用方面也有問題。艮P,即使特意調節(jié)先導閥314的位置而形成所希望的流量,在其 后進行阻止水通過時,由于先導閥314的位置必然移動,當再次進行輸出水時,必需再次調節(jié)先導閥314的位置,再次形成所希望的流量,比較麻煩。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提出的。另外,在特許文獻2中公開了利用先導閥的進退移動,進行輸出和阻止水,還格外地設置流量調節(jié)機構,進行輸出水時的流量調節(jié)。專利文獻2所示為利用流量調節(jié)機構直接控制主閥的開度,產生流量 調節(jié)時的操作費力的問題,與本發(fā)明不同。專利文獻l:特開平4-302790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平2001-98596號公報發(fā)明內容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本發(fā)明以上述的問題為背景,其目的是提供一種以的輕松操作進 行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并且一次進行流量調節(jié)后,以后即使進 行阻止水的操作,在下次輸出水時可以按照預先調節(jié)的所希望的流量 進行輸出水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解決問題所用的方法權利要求1為一種先導式輸出和阻止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其具有(a) 在相對于主閥座接近和離開的方向上進退移動、改變主水路 的開度的主閥;(b) 形成在該主閥的背面,將內部的壓力作為關閉閥方向的按壓 力作用在該主閥上的背壓室;(c) 將上述主水路的一次側的流入水路的水導入該背壓室,增大 該背壓室的壓力的導入小孔;(d) 在連通該背壓室和上述主水路的二次側的流出水路的狀態(tài) 下,貫通上述主閥設置的,將該背壓室的水排出至該流出水路、并減 小該背壓室的壓力的導向水路;(e) 在該主閥的進退方向進退移動,控制上述導向水路的開度的 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f) 使該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進退移動,根據進退移動量,決定流量 調節(jié)位置,進行流量調節(jié)的流量調節(jié)機構;其特征為,跟隨上述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的進退移動,進退移動上述 主閥,進行上述主水路的流量調節(jié);其還具有開閉上述導向水路的輸出和阻止水先導閥,與利用該輸 出和阻止水先導閥在關閉該導向水路的阻止水位置和開放該導向水路 的輸出水位置之間進退移動,進行輸出和阻止水的切換的輸出和阻止 水切換機構;并且上述流量調節(jié)機構在用該輸出和阻止水切換機構進 行該輸出和阻止水先導閥的阻止水動作后的輸出水動作時,將上述流 量調節(jié)先導閥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維持為上次調節(jié)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權利要求2為在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 節(jié)的閥裝置中,其特征在于,分別設置上述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和輸出與 阻止水先導閥,同時上述流量調節(jié)機構和輸出與阻止水切換機構獨立 地使各對應的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和輸出與阻止水先導閥進退移動。權利要求3為在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 節(jié)的閥裝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和輸出與阻止水先 導閥由共同的先導閥構成,上述流量調節(jié)機構根據上述調節(jié)的流量調 節(jié)位置,移動該共同的先導閥的阻止水位置;上述輸出和阻止水切換 機構將該調節(jié)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作為輸出水位置,在該輸出水位置和該 移動的阻止水位置之間進退移動該共同的先導闊。權利要求4為在權利要求3所述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 節(jié)的閥裝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共同的先導閥設在可伸縮的驅動軸 上,上述流量調節(jié)機構通過伸縮該驅動軸,整體地在軸向上移動該共 同的先導閥的位置,移動該共同的先導閥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和阻止水位 置。節(jié)的閥裝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驅動軸在軸向分割為設有上述共同 的先導閥的一側分割軸和另一側分割軸,各分割軸嚙合,通過利用旋 轉操作件使上述另一側分割軸旋轉,從而利用螺紋傳送進退移動上述 一側分割軸,使該驅動軸伸縮。權利要求6為在權利要求1 5中任何一條所述的先導式輸出和阻 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輸出和阻止水切換機 構具有在輸出水位置和阻止水位置交互地切換并保持上述輸出和阻止 水先導閥的鎖緊機構。發(fā)明的作用和效果如上所述,本發(fā)明設置進行流量調節(jié)的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和開閉導 向水路進行輸出和阻止水的輸出和阻止水先導閥,利用輸出和阻止水 切換機構進退移動該輸出和阻止水先導閥。由于不論輸出和阻止水先 導閥的輸出和阻止水動作如何,利用使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進退移動的流 量調節(jié)機構可將流量調節(jié)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維持為上次調節(jié)的流量調節(jié) 位置,因此根據本發(fā)明,可通過導向水路的開度控制,利用較小的操 作力輕松地任意進行輸出和阻止水或流量調節(jié),同時,即使利用輸出 和阻止水切換機構使輸出阻止水先導閥進行輸出和阻止水動作,也可 將輸出水時的流量調節(jié)先導闊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維持為上次調節(jié)的,即 已設定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因此,每當輸出和阻止水動作時,可以避免 將輸出水量再調節(jié)為所希望的流量的麻煩,操作簡單且使用方便。在本發(fā)明中,分別設置上述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和輸出與阻止水先導 閥,同時上述流量調節(jié)機構和輸出與阻止水切換機構分別獨立地使各 對應的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和輸出與阻止水先導閥進退移動。(權利要求 2)另一方面,根據權利要求3,上述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和輸出與阻止水 先導閥由共同的先導閥構成,上述流量調節(jié)機構根據調節(jié)后的流量調 節(jié)位置,移動該共同的先導閥的阻止水位置;上述輸出和阻止水切換 機構,在調節(jié)后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和該移動的阻止水位置之間進退移動 該共同的先導閥。在該權利要求3中,由于將共同的先導閥即可以作為流量調節(jié)先 導閥,又可以作為輸出阻止水先導閥動作,因此裝置的結構簡單,由此,可使裝置緊湊化。在這種情況下,可在主閥上并且在主閥軸心或與其平行的軸心周 圍,將先導閥座形成環(huán)狀,可在其軸心方向,可相對移動地將共同的 先導閥嵌合在先導閥座上。在這種情況下,可便于沿著其軸方向移動共同先導閥的阻止水位置。在該權利要求3中,上述共同的先導閥設在可伸縮的驅動軸上, 上述流量調節(jié)機構通過伸縮該驅動軸,整體地在軸向移動該共同的先 導閥的位置,從而可移動該共同的先導閥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和阻止水位 置。(權利要求4)。這樣,可容易移動共同的先導閥的阻止水位置,另外,也容易沿 著驅動軸的軸心方向移動流量調節(jié)位置,即容易調節(jié)輸出水流量。因此,可使裝置的結構簡單,并可使裝置更小型化。在這種情況下,上述驅動軸在軸向分割為設有上述共同的先導閥 的一側分割軸和另一側分割軸,各分割軸嚙合,通過利用旋轉操作件 的上述另一個分割軸的旋轉,通過利用螺紋傳送作用進退移動上述一 個分割軸,可使該驅動軸伸縮。(權利要求5)。這樣,可將手柄等旋轉操作件和驅動軸設成同軸狀,可以進一步 使裝置的結構緊湊,同時可用簡單的結構,容易使驅動軸伸縮。在本發(fā)明中,上述輸出和阻止水切換機構具有在輸出水位置和阻 止水位置交互地切換并且保持上述輸出和阻止水先導閥的鎖緊機構。 (權利要求6)。這樣,可以簡單地進行輸出和阻止水操作,而且即使在進行輸出 水操作和阻止水操作后,由于即使除去操作力,也可保持為輸出水狀 態(tài)和阻止水狀態(tài),具有無需繼續(xù)進行輸出和阻止水的操作的優(yōu)點。
圖1為與水龍頭一起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即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的截面圖;圖2為放大表示圖1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圖;圖3為分解表示該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視圖;圖4為該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的輸出和阻止 水切換機構的止推鎖緊機構的作用說明圖;圖5為該實施例的流量調節(jié)時的作用說明圖;圖6為接續(xù)圖5的作用說明圖;圖7為與阻止水狀態(tài)同時表示該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的大流量的輸出水狀態(tài)的截面圖;圖8為與阻止水狀態(tài)同時表示該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的小流量的輸出水狀態(tài)的截面圖; 圖9為表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圖; 圖10為放大表示圖9的主要部分的圖; 圖11為在打開閥狀態(tài)下表示圖9的圖; 圖12為本發(fā)明的又一個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圖; 圖13為分解表示圖12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視圖;圖14為表示該實施例的轉子的圖;圖15為表示該實施例的套筒和強制旋轉圓環(huán)的圖;圖16為表示在取出蓋的狀態(tài)下該實施例的0形圈安裝部分的結構 的透視圖;圖17為該實施例的主閥導向件172的作用說明圖;圖18為與實施例的圖17不同的作用說明圖;圖19為該實施例的進一步不同的作用說明圖;圖20為表示主閥移動量和流量的關系的坐標圖;圖21為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圖;圖22為圖21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視圖;圖23為說明該實施例的各零件的安裝狀態(tài)的分解透視圖;圖24為與圖23不同的部分的安裝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25為另外說明不同的部分的安裝狀態(tài)的截面圖;圖26為該實施例的作用說明圖;圖27為本發(fā)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圖; 圖28為表示該實施例的傳遞件的圖;圖29為表示現(xiàn)有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的圖。符號說明16-流入水路18-流出水路20-主閥25- 主閥座26- 背壓室 28-導入小孔 30-導向水路 34-先導閥 60-驅動軸 62-第一軸部分 64-第二軸部分 66-陰螺紋 70-陽螺紋 80-驅動圓環(huán) 82-套筒84-轉子126-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 128-輸出和阻止水先導閥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在圖1中,IO為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12為 具有該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10的水龍頭。14為水龍頭12的輸出水管,其前端有輸出水口,從該輸出水口進 行輸出水。16, 18為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10的主水路, 即形成水龍頭12的主水路的一次側的流入水路和二次側的流出水路。 20為由設在該主水路上的隔膜閥構成的主閥。主閥20由硬質的主閥本體22和由它保持的橡膠制的隔片膜24構成。該主閥20司-在圖中上下方向上相對于主閥座25進退移動而開閉 主水路,改變主水路的開度。具體而言,通過向主閥座25抵接而遮斷主水路,另外,在圖中向 上方向離開主閥座25,可打開主水路。另外,根據與主閥座25的離開量,改變主水路的開度大小,調節(jié) 在主水路中流動的水的流量,即從輸出水管14的前端的輸出水口的輸 出水流量。在該主閥20的圖中上側的背面形成背壓室26。背壓室26將內部的壓力作為圖中向下方向的關閉閥方向的壓緊壓 力作用在主閥20上。在主閥20上設置將其貫通,并連通一次側的流入水路16和背壓 室26的導入小孔28。該導入小孔28將從流入水路16來的水引導至背壓室26,增大背 壓室26的壓力。在主閥20中還設有將其貫通的、作為連通背壓室26和二次側的 流出水路18的排出水的水路的導向水路30。該導向水路30將背壓室26內的水排出至流出水路18,減小背壓 室26的壓力。如圖2所示,在主閥20的中心,設置在軸心方向將其貫通的通孔 32。兼作輸出和阻止水的先導闊和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的共同的先導閥34 插入該孔中。在該先導閥34的外周面和通孔32的內周面之間形成通 路寬度狹小的環(huán)狀的上述導向水路30。在該主閥20中,沿著通孔32的內周面, 一體地設有圍繞主閥20 的軸心、形成環(huán)狀的先導閥座36。38為先導閥座36的密封部分,在環(huán)狀槽內部保持作為形成環(huán)狀的 彈性密封圈的0形圈40。上述先導閥34沿著主閥20的軸心可在圖中上下方向可進退移動 地與先導閥座36嵌合。具體而言,該先導閥34截面形成圓形,并且在圖中上下方向,即進退方向上,具有與先導閥34外徑相同的密封部分42和其下側(圖中下側)的環(huán)狀凹處44。環(huán)狀凹處44的軸向各端部形成向著凹處44的最小直徑部分直徑逐漸減小的錐形面46。在該錐形面46的大直徑側的各端部上形成徑向向外的臺階部分48、 50。圖2表示先導閥34阻止水時的狀態(tài)。這時,先導閥34通過0形圈40,使密封部分42在全周上,在半徑方向與先導閥座36彈性接觸,使先導閥34和先導閥座36之間為不透水地密封狀態(tài)。這時,主閥20為抵接在主閥座上的狀態(tài),主水路為關閉狀態(tài)。 圖5、圖6表示先導閥34的移動產生的流量調節(jié)時的作用。 在該實施例中,流量調節(jié)時先導閥34無需關閉導向水路30,只是利用移動改變導向水路30的開度。這樣,限制后述的手柄58的旋轉操作量。在這個實施例中,如圖5 (I)所示,當先導閥34向圖中的上方向 后退移動時,先導閥34和先導閥座36之間的間隙增大,背壓室26內 的水通過導向水路30,大量地排出至流出水路18側,背壓室26的壓 力減小。另外,由于與流入水路16的壓力差使主閥20在圖中的向上方向 上后退移動,如圖5 (II)所示,在流入水路16的壓力和背壓室26 的壓力平衡的位置,主閥20的后退移動停止。通過主閥20的后退移動,主閥20和主閥座25之間的間隙增大, 從流入水路16向流出水路18的水的流入量增大。當先導閥34再從這個狀態(tài)向圖中的上方向后退移動時,背壓室26 的壓力和流入水路16的壓力平衡,主閥20跟隨先導閥34的后退移動 而后退移動,進一步增大主水路的開度,增大在主水路中流動的水的 流量(參照圖5 (III))。另一方面,如圖6(I)所示,當先導閥34向圖中下方向前進移動 時,在先導閥34和先導閥座36之間,具體而言,先導閥34的密封部 分42和保持在先導閥座36中的O形圈40之間的間隙減小,即導向水 路30的開度減小,從背壓室26排出至流出水路18的水的量減少,背 壓室26的壓力增大。這樣,主閥20利用這個增大的壓力向圖中下方向前進移動,在使 背壓室26的壓力和流入水路16的壓力平衡的位置停止。這時,主閥20和主閥座25之間的間隙減小,即主水路的開度減 小,在主水路中流動的水的流量減少(參照圖6 (II))。當先導閥34再從這個狀態(tài)向圖中下方向前進移動時,主水路的開 度進一步減小,則主水路中流動水的流量進一步減小(參照圖6(m))。在圖1中,52為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10的殼 體,在其內部裝入背壓室形成構件54。該背壓室形成構件54形成倒杯狀,在其內側形成背壓室26。該背壓室形成構件54還可起主閥壓緊的作用。在該殼體52的上側,保持后述的按壓按鈕式手柄58的保持件56 設置為固定狀態(tài)。另外,該保持件56還可認為是殼體52的一部分。在圖1中60為驅動軸。該驅動軸60在軸向二分為作為以一樣的 圓形截面和一樣的外徑在軸向延伸的控制軸部分的第一軸部分62和形 成筒狀的第二軸部分64。在作為控制軸部分發(fā)揮作用的第一軸部分62的前端部上一體地構 成上述的先導閥34。如圖3所示,在該筒狀的第二軸部分64上,在其內周面上設置陰 螺紋66。另一方面,在第一軸部分62的上端上設有在徑向突出的突出部分 68,在該突出部分68的外周面上作出陽螺紋70。第一軸內部62的陽螺紋70與第二軸部分64的陰螺紋66嚙合。驅動軸60利用陰螺紋66和陽螺紋70的螺紋傳送作用,使第一軸 部分62在圖中上下方向上迸退移動。艮P,驅動軸60全體利用陰螺紋66和陽螺紋70的螺紋傳送整體地 伸縮。另外,在第一軸部分62的突出部分68上形成作成互相平行的平 坦的接合面72。制止轉動件76的一對夾持片74夾持該接合面72。利 用這些夾持片74的夾持作用,防止第一軸部分62轉動。艮P,利用該制止轉動件76的防止旋轉作用,由第二軸部分64的轉動使第一軸部分62在圖中上下方向進退移動。另外,伴隨著第一軸部分62在圖中上下方向的進退移動, 一體地在其前端構成的上述先導陶34 —體地在圖中上下方向進退移動,這樣, 先導閥34的位置在相同方向上變化。另外,如圖2所示,第一軸部分62和背壓室26之間利用O形圈 77水密地密封。又如圖3所示,制止轉動件76具有圓形臺座部分78,該臺座部分 78固定在其下側的背壓室形成構件54上。上述手柄58為可以向圖中下方按壓操作和旋轉操作的構件。其由 在該手柄58和上述驅動軸60,具體而言與第二軸部分64之間,利用 手柄58的旋轉操作,根據其操作量采用螺紋傳送使驅動軸60伸縮, 從而可在圖中上下方向上進退移動先導閥34,改變其位置的流量調節(jié) 機構;以及以一定的行程上下進退移動驅動軸60即其前端的先導閥 34,在作為上升位置的輸出水位置和作為下降位置的阻止水位置之間 移動先導閥34,并且保持在各自位置的輸出和阻止水切換機構所組成。這里,輸出和阻止水切換機構具有在輸出水位置和阻止水位置切 換先導闊34,并且保持在各自位置的止推鎖緊機構'。圖3中表示流量調節(jié)機構和輸出和阻止水切換機構的具體結構。在該圖中,80為形成圓筒狀的驅動圓環(huán),82為將驅動圓環(huán)80保 持在內側的套筒,84為由驅動圓環(huán)80驅動旋轉的筒狀的轉子。驅動圓環(huán)80在圖中的上端部具有向外的凸緣部。在該凸緣部上有 內徑向外側部分突出的接合凸部86。該接合凸部86與形成倒杯狀的有 底筒狀手柄58的內側的接合凹部88卡合,利用其卡合作用,驅動圓 環(huán)80與手柄58—體地轉動。另外,在該手柄58的頂面上設有顯示輸 出水狀態(tài)或阻止水狀態(tài)的顯示窗卯。在手柄58的下端還設有防止脫落用的突起92。如圖1、圖2所示,該防止脫落用的突起92與保持件56的上端的 向內的凸緣部接合,防止手柄58脫落。在該驅動圓環(huán)80的外周面上設有凸條94,該凸條94與套筒82 的內周面的凹條96嵌合,這樣,驅動圓環(huán)80可相對于套筒82在旋轉 方向定位。在該驅動圓環(huán)80的外周面上或與凸條94圓周方向的另一位置上設有凹條98。該凹條98的底部與在套筒82的上端形成的向內突出狀 態(tài)的爪97接合,這樣可防止在圖中向上方向上,驅動圓環(huán)80從套筒 82脫落。在驅動圓環(huán)80上或其下端上沿著圓周方向設有鋸齒狀的接合齒99。該接合齒99的下表面形成通過驅動圓環(huán)80的上下運動、利用凸 輪作用使上述轉子84轉動的凸輪面100。上述套筒82在下端具有向外的凸緣部102。如圖1和圖2所示, 該凸緣部102可防止套筒82在圖中向上方向上從殼體52脫落。如圖4 (A)所示,在該套筒82的上部內周面上設有在向內突出 的導向部分104。該導向部分104在下部具有接合齒106。該接合齒106的下表面也形成利用凸輪作用使轉子84旋轉的凸輪 面108。 '在該導向部分104上還在圓周方向以給定間隔形成在上下方向延 伸的嵌入槽109。如圖3所示,在套筒82中,在圓周方向以給定間隔形成多個在圖 中上下方向延伸的嵌入槽110。上述轉子84在下端部具有徑向向外的凸緣部114。沿著凸緣部 114,在圓周方向多個地方設有突出部分112。包含該突出部分112的凸緣部114的上部形成接合齒115。該接合齒115的上表面也形成通過驅動圓環(huán)80的上下運動、利用 凸輪作用而使轉子84轉動的凸輪面116。另外,在該轉子84的上表面上設有用于顯示輸出水狀態(tài)和阻止水 狀態(tài)的顯示部分118。顯示部分118由顯示輸出水狀態(tài)的顯示118A和顯示阻止水狀態(tài)的 顯示118B構成。顯示部分118通過使顯示118A或118B位于手柄58的頂面的顯示 窗卯上,顯示輸出水狀態(tài)或阻止水狀態(tài)。另外,當突出部分112嵌入形成于上述導向部分104的嵌入槽109中時,轉子84可以向上升位置上升,當突出部分112在旋轉方向從嵌 入槽109脫離時,阻止上升。如圖3所示,上述驅動軸60的第二軸部分64在下端具有大直徑 部分120,又如圖2所示,使該大直徑部分120的上面的臺階面與轉子 84的下表面接觸。另外,在該大直徑部分120的內側設置彈簧122的上部,彈簧122 的作用力可向上作用在該第二軸部分64上。如圖3所示,在該大直徑部分120的外周面上,在圓周方向以給 定間隔設有多個嵌入突起124。該嵌入突起124嵌入上述套筒82的嵌入槽UO內部,第二軸部分 64可在旋轉方向上相對于套筒82定位。艮卩,第二軸部分64通過套筒82和驅動圓環(huán)80,在一體旋轉狀態(tài) 下與手柄58連接。在本實施例中,當旋轉操作手柄58時,其旋轉運動通過驅動圓環(huán) 80、套筒82傳遞至驅動軸60的第二軸部分64,使所述第二軸部分64 旋轉。' 這樣,利用第二軸部分64的陰螺紋66和第一軸部分62的陽螺紋 70的螺紋傳送作用,使驅動軸60伸縮,第一軸部分62在圖中上下方 向上進退移動。艮P,在第一軸部分62的端部一體地構成的先導閥34根據手柄58 的旋轉操作量進退移動,在上下方向移動其位置。另一方面,每當向下按壓操作手柄58時,驅動軸60保持一定的 伸縮狀態(tài),僅上升下降運動一定行程,即在軸向進退移動。在上升位置上打開導向水路30,在下降位置關閉導向水路30。艮P,該驅動軸的上升位置形成先導閥34的輸出水位置,下降位置 為阻止水位置。圖4表示每當按壓操作一次手柄58時,在輸出水位置和阻止位置 上切換先導閥34,并且保持在各自位置的本例子中止推鎖緊機構的作 用。首先,圖4 (B) (I)表示先導閥34在下降位置,即阻止水位置的 狀態(tài)。這時,轉子84的突出部分112在從導向部分104的嵌入槽109朝 旋轉方向脫出的位置,轉子84的接合齒115形成與導向部分104的接 合齒106嚙合的狀態(tài)。在這個狀態(tài)下,當向下按壓操作手柄58時,與此同吋,驅動圓環(huán) 80和轉子84與第二軸部分64同時被向下按壓,如圖4 (B) ( II )所 示,形成轉子84的接合齒J15與導向部分104的接合齒106的嚙合解 除的狀態(tài)。與此同時,轉子84利用自身形成的凸輪面116和驅動圓環(huán)80的 凸輪面100的作用,在圖4 (B) (III)的箭頭所示的方向上旋轉移動 一定小角度。然后當解除按壓操作的手柄58的按壓力時,利用彈簧122的作用 力,轉子84和驅動圓環(huán)80與手柄58和第二軸部分64 —同向上移動 微小距離。當設在轉子84的突出部分112上的接合齒115與導向部分 104的接合齒106接觸時,利用凸輪面116、 108的凸輪作用,使轉子 84進一步在同方向上旋轉。另外,如圖4 (B) (IV)所示,突出部分 112嵌入導向部分104的嵌入槽109中。這里,轉子84利用彈簧122的作用力,'與第二軸部分64、驅動圓 環(huán)80和手柄58 —起上升至上升位置。這時,驅動軸60保持一定的收縮狀態(tài)的整體向上上升移動,在第 一軸部分62的前端上一體構成的先導闊34后退至其上升位置,即輸 出水位置。這里,主閥20形成打開狀態(tài),在主水路中產生水的流動。其次,如圖4 (B) (V)所示,當向下按壓操作手柄58時,驅動圓環(huán)SO、轉子84與第二軸部分64—起向下移動。另外,在轉子84的突出部分112,從導向部分104的嵌入槽109向下脫出時,利用驅動圓環(huán)80的凸輪面100和轉子84的凸輪面116的凸輪作用,進一步使轉子84在圖4 (VI)所示的箭頭方向上旋轉移動。當在這個狀態(tài)下除去加在手柄58上的操作力時,如圖4 (VII)所 示,彈簧122的作用力使手柄58、驅動圓環(huán)80、轉子84與第二軸部 分64 —起向上移動,在某位置,轉子84的接合齒115與導向部分104的接合齒106接觸,利用這些凸輪面116、 108的作用,轉子84再次 旋轉移動一定小角度,轉子84的接合齒115與導向部分104的接合齒 106嚙合,轉子84、驅動圓環(huán)80和手柄58保持在按壓位置,即下降位置。即,先導閥34保持在作為下降位置的阻止水位置。從以上的說明可看出,在本實施例中,驅動圓環(huán)80、套筒82,構 成驅動軸60的第一軸部分62、第二軸部分64和設置在其上的陽螺紋 70、陰螺紋66構成利用手柄58的旋轉操作、并且根據其操作量使先 導閥34進退移動的流量調節(jié)機構。另外,驅動圓環(huán)80、套筒82、轉 子84和驅動軸60整體構成,每當按壓操作手柄58時\在輸出水位置 和阻止水位置切換先導閥34的輸出和阻止水位置切換先導閥34的輸 出阻止水切換機構。在本實施例中,不限于當按壓操作手柄58、利用輸出和阻止水切 換機構而使先導閥34前進后退移動,也可以在輸出水時以上次調節(jié)的 所希望的流量輸出水。 '即在輸出水位置,將先導閥34的位置保持在上次調節(jié)的流量調節(jié) 位置,可以用與該流量調節(jié)位置相應的所希望的適當流量,從輸出水 口進行輸出水。作為可實現(xiàn)這點的方法,可根據上次調節(jié)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移動 先導閥34的阻止水位置。圖7 (B)表示決定先導閥34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使輸出水流量為 大流量時的狀態(tài)。此時,先導閥34為圖中向上方向后退較大的狀態(tài),與此相應,主 閥20也在圖中向上方向后退較大,在與主閥座25之間形成較大的間 隙S,使為主水路形成較大的打開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如圖7 (A)所示,當按壓操作手柄58時,先導 閥34前進移動一定行程L,形成關閉導向水路30的狀態(tài)。艮P,形成使主閥20抵接在主閥座25上,關閉主水路的狀態(tài)。這時,先導閥34形成在密封部分42接近臺階部分48的位置,與 先導閥座36的0形圈40接觸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圖8 (B)表示利用手柄58的旋轉操作,使先導閥34從圖7 (B)所示位置向圖中向下方向前進移動,即使先導闊34的位置位于距離主閥座25較近的位置,這樣,可減小主閥20的開度,形 成使輸出水流量為小流量時的狀態(tài)。當在這個狀態(tài)下按壓操作手柄58時,與圖7 (A)所示同樣,先 導閥34僅向下前進移動一定行程L,利用導向水路30進一步使主水路 形成關閉的狀態(tài)。這時,先導閥34的密封部42在與圖7 (A)所示位置相比從臺階 48向圖中上側離開較大的位置,與先導閥座36的O形圈40彈性接觸, 形成關閉導向水路30的狀態(tài)。艮P,根據從圖7 (B)向圖8 (B)的先導閥34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的 變化,先導閥34的阻止水位置移動。因此,當從圖7 (A)和圖8 (A)所示的阻止水狀態(tài)按壓操作手 柄58,使先導閥34后退移動至輸出水位置時,即接著再次形成輸出水 狀態(tài)時,這時的先導閥34的位置分別為圖7 (B)、圖8 (B)所示的位 ,置。輸出水時的先導閥34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維持在上次調節(jié)的流量調節(jié) 位置,可以先前調整的流量在主水路中產生水的流動,以預先調節(jié)的 所希望流量從輸出水口進行輸出水。如上所述,本實施例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 10,通過導向水路30的開度控制,可以小的操作力輕松地任意進行輸 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同時,利用輸出和阻止水切換機構,使先導 閥34進行輸出阻止水動作,可將輸出水時的先導閥34的流量調節(jié)位 置維持為已設定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避免了每當輸出和阻止水的動作時 再一次調節(jié)輸出水量至所希望流量的麻煩,操作簡單且使用方便性良 好。在本實施例中,由共同的先導閥34構成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和輸出與 阻止水先導閥,根據調節(jié)后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利用流量調節(jié)機構移動 先導閥34的阻止水位置。另外,可以利用輸出和阻止水機構使先導閥 34在調節(jié)后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和移動的阻止水位置之間進退移動,因此 可使裝置的結構簡單,與此同時,可使裝置緊湊化。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在主閥20的軸心周圍呈環(huán)狀設置先導閥座 36,因為可使先導閥34在其軸心方向可相對移動地與先導閥座36嵌合,可以便于沿著其軸心方向移動先導閥34的阻止水位置。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在可伸縮的驅動軸60上設置先導閥34,并 且利用驅動軸60的第一軸部分62的陽螺紋70和第二軸部分64的陰 螺紋66的螺紋傳送作用,可整體地在軸向移動先導閥34的位置。因 此,可容易移動先導閥34的阻止水位置,還可較容易地沿著驅動軸60 的軸心方向移動流量調節(jié)位置。因此,可使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10的結構簡 單,還可更使其結構小型化,還可以同軸狀地設置手柄58和驅動軸60。本實施例的輸出和阻止水切換機構還具有在輸出水位置和阻止水 位置交互地切換并保持先導閥34的止推鎖緊機構,因此可以簡單地進 行輸出和阻止水操作,而且在進行輸出水操作和阻止水操作后,即使 除去操作力,也可保持輸出水狀態(tài)和阻止水狀態(tài),不需繼續(xù)輸出和阻 止水操作的優(yōu)點。圖9 圖11表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如圖9所示的實施例中,分別設置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126和輸出和 阻止水先導閥128,同時分別設置流量調節(jié)用的旋轉手柄130和輸出與 阻止水用的按壓按鈕132: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126在套筒134的前端一體地構成。該套筒134在圖中上部有大直徑部分136。在大直徑部分136的外周面上形成陽螺紋138。該陽螺紋138與在 旋轉手柄130的內周面的陰螺紋140嚙合。另外,如圖10 (B)所示,套筒134形成六角形狀,在其外周面 上,不能轉動地與殼體52的內周面的六角形狀的內周面嵌合。在本實施例中,通過旋轉操作旋轉手柄130,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126 可在圖中上下方向進退移動,使在與由主閥20的上面142構成的先導 閥座131之間的間隙增減,控制從背壓室26排出至流出水路18的水 量。即控制導向水路30的開度。另外,旋轉手柄130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固定。另一 方面,上述輸出和阻止水先導閥128在驅動軸144的前端一 體構成。在這個例子中,在輸出和阻止水先導閥128上設有密封件129。該密封件129不透水地抵接和設于主閥20上的先導閥座131上,或者與該閥座離開而開閉導向水路30。驅動軸144分為下部軸146和上部軸148,其利用彈簧150相互地 在上下相反方向上加彈性力。為了防止下部軸146從上部軸148向下脫落,彈簧150向上將彈 性力施加在上部軸148上。在下部軸146的上部的周圍和下部軸146與上部軸148的連接部 分的內側形成分別與背壓室26連通的水室154、 156。該水室154、 156通過連通孔158互相連通。具體而言,驅動軸144在上部軸148和按壓按鈕132之間設置, 具有與上述結構相同的驅動圓環(huán)80、轉子84和套筒82,每當按壓操 作按壓按鈕132時,可在阻止水位置和輸出水位置交互地切換輸出和 阻止水先導閥128、而且保持在各自位置的止推鎖緊機構。但是,在本實施例中,按壓按鈕132不旋轉操作,因此止推鎖緊 機構不具有利用按壓按鈕132的旋轉一體地轉動上部軸148的功能。在這個例子中,每當按壓操作按壓按鈕132時,使輸出水和阻止 水先導閥128在圖9和圖10所示的阻止水位置和圖11所示的輸出水 位置之間進退移動。另外,利用止推鎖緊機構的動作使輸出和阻止水 先導閥128的位置分別保持在輸出水位置和阻止水位置上。而且,在圖11所示的輸出水狀態(tài)下,當旋轉操作旋轉手柄130時, 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126在圖中上下方向進退移動,并且根據其旋轉操作 量,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126的位置變化,而改變導向水路30的開度。主閥20平衡背壓室26和流入水路16的壓力,跟隨流量調節(jié)先導 閥126的進退移動而進退移動。這樣,通過改變主水路的開度,而調 節(jié)在主水路中流動的水的流量。這時的作用基本上與上述相同。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設有限制旋轉手柄130的旋轉操作量的擋塊 (圖中省略表示)。即使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126在最前進的位置,也不會 完全關閉導向水路30。在本實施例中,分別設置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126和輸出與阻止水先 導閥128。利用旋轉手柄130和輸出與阻止水用按壓按鈕132分別獨立地使各對應的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126、輸出和阻止水先導閥128進退移動,因此,即使利用按壓按鈕132使輸出和阻止水先導閥128進行輸 出阻止水動作,仍可將輸出水時的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126的流量調節(jié)位 置,維持為上次調節(jié)即設定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避免了當輸出和阻止水 動作吋再調節(jié)輸出水量至所希望的流量的麻煩,操作簡單且使用方便 性良好。圖12 圖20表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首先,在圖12中,160為驅動圓環(huán)。在這個實施例中,驅動圓環(huán) 160形成倒杯狀的有底圓筒形狀。該驅動圓環(huán)160的動作與第一實施例的驅動圓環(huán)80基本上相同。艮口,每當向下按壓一次驅動圓環(huán)160時,后述的形成圓環(huán)狀的轉 子170在旋轉方向傳送一個刻度,先導閥34每次移動至輸出水位置和 阻止水位置,并保持在那里。在這個實施例中,形成倒杯狀的驅動圓環(huán)160內嵌在套筒82中, 可在軸向即圖中上下方向相對于套筒82移動。如圖13所示為在驅動圓環(huán)160的外周面上,在圓周方向的多個地 方設有縱突條174。這些突條174嵌入套筒82的內面的縱凹條176中, 驅動圓環(huán)160可在套筒82旋轉的同時一體地旋轉。艮口,套筒82的旋轉運動傳遞給驅動圓環(huán)160。另外,在驅動圓環(huán)160上,其內周面上形成縱凹條178。作為陰螺 紋件設在驅動軸60的第二軸部分64的外周面上的縱突條180嵌入該 凹條中。第二軸部分64與驅動圓環(huán)160—體地旋轉。艮P,當使套筒82旋轉時,其旋轉運動傳遞給驅動圓環(huán)160和作為 陰螺紋件的第二軸部分64,它們同時一體地旋轉。另外,在驅動圓環(huán)160的外周面上設有導向突起222。該導向突起 222嵌入套筒82的嵌入槽109中,形成驅動圓環(huán)160上下方向滑動時 的導向裝置。在本實施例中,包含這些驅動圓環(huán)160、套筒82的閥機構全體成 為單一的部件構成可以脫開和安裝的卡頭。圖12中的162表示該卡頭。圖12中的164為卡頭162的卡頭殼體。該卡頭殼體164分割為上 部164-1和下部164-2,其由形成卡頭中間部分的背壓室形成構件54彈性地連接。卡頭162在插入殼體166內部的狀態(tài)下通過擰緊固定螺母168,在 防止脫落的狀態(tài)下固定在殼體166上。在這個實施例中,在由隔膜閥構成的主閥20的主閥本體22中一 體形成嵌入在上端有主閥座25的圓筒部分171的內部,形成主閥20 的移動導向裝置的主閥導向件172。該主閥導向件172形成在軸向,即上下方向具有給定壁厚的圓板 狀,在嵌入圓筒部分171的狀態(tài)下,在其外周面和圓筒部分171的內 周面之間形成給定的環(huán)狀間隙。該主閥導向件172作為跨過主閥座25向下游側(二次側)流入的 流入水的節(jié)流閥而發(fā)揮作用。具體而言,在主閥20向上離開主閥座25較大間隔的狀態(tài)下,從 主水路的一次側的流入水路16流入二次側的流出水路18的水量由與 主閥20的主閥座25的間隔量決定。當主閥20朝關閉方向移動,則主 閥導向件172和主閥座25之間的間隙變小時,主閥導向件172和主閥 座25之間的間隙產生作用,逐漸使水量節(jié)流。如圖17所示,主閥20 進一步朝向關閉方向即圖中下方向移動,主閥導向件172稍微嵌入圓 筒部分171內部時,這時主水路的開度由主閥導向件172和圓筒部分 171之間的微小的環(huán)狀間隙決定。即使主閥20進一步作關閉運動該環(huán)狀間隙也不變化,保持一定至 主閥20抵接在主閥座25上。結果,主水路的流量,即從一次側的流入水路16流入二次側的流 出水路18的水量保持大致一定,并且為微小水量。圖20表示作為節(jié)流閥起作用的主閥導向件172的作用,它表示在 橫軸取主閥20的移動量,即驅動軸60的第一軸部分62的移動量(即 先導閥34的移動量),縱軸上取流量的關系。在圖中所示的流量曲線A中,斜率小的橫臥的部分A-l為表示主 閥導向件172嵌入圓筒部分171中時的流量變化的部分。如圖示那樣, 通過設置主閥導向件172,可以盡量減小主閥20關閉前或相反的打開 初期的流量變化。作為結果,在決定后述的流量調節(jié)手柄的最小流量位置的情況下,即使在位于該流量調節(jié)手柄和先導閥34之間的各種零件中有偏差,或 者其裝配有偏差,可以校正由于該偏差而導致閥打開初期的流量受較大影響這種不適合的情況。圖20中虛線表示的B表示不設置這種主闊導向件172的情況下的 流量特性曲線。如圖所示,在不設置主閥導向件172的情況下,當第 一軸部分62從閥打開狀態(tài)稍微移動時,流量立即有大的變化。另外,就具有這種主閥導向件172而言與第1實施例相同。在第1 實施例中,主閥導向件172用相同的符號表示。這個實施例的閥裝置,如上那樣,除了具有在主閥20接近關閉位 置的狀態(tài)下,流量變化少、穩(wěn)定化的特征外,還具有通過長期間的使 用,隨時間變化小,流量特性在長期間內穩(wěn)定的特征。具體地說,如圖29所示的閥裝置那樣,將先導閥314相對于主閥 304的先導閥座318推壓,關閉先導閥314,在關閉主閥304的情況下, 先導閥314的碰上先導閥座318的部分逐漸產生疲勞(永久扭曲或永 久變形),磨損,在先導閥314的碰上先導閥座318的面,即圖中下面 上,產生與先導閥座318的形狀相應的凹部,該凹部還逐漸變大。結果,產生即使先導閥314的移動動作相同,調節(jié)水量仍變化的 問題。對此,在本實施例中,因為驅動軸60具體而言是第一軸部分62 在軸向貫通主閥20,所述先導閥34在其軸向移動,所述先導閥34在 徑向與主閥20的先導閥座38具體而言為其保持的0形圈40彈性接觸, 進行密封,因此不產生這種問題,具有長期穩(wěn)定的流量調節(jié)特性。此外,在將先導閥314相對于先導閥座318即主閥304推壓的形 式的閥裝置的情況下,當關閉先導閥314時,先導閥314不會安靜地 抵接在主閥304的先導閥座318上,根據導向水路312內部的激烈的 水流變化,產生不規(guī)則而且復雜的運動,并有可能產生抵接在主閥304 的先導閥座318上的所謂顫振。特別是在利用彈簧的彈性力,將先導 閥314相對于主閥304的先導閥座318推壓的情況下,這種傾向比較 顯著。然而,在本實施例中,由于由先導閥34、先導閥座36構成的先導 機構不同,不會產生這種問題。關于這點,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也同樣。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二軸部分64的下側設有具有在按壓驅動圓環(huán)160時,使轉子170強制轉動的功能的強制旋轉圓環(huán)182。在圖12中,該強制旋轉圓環(huán)182放置在防止轉動件76的臺座部 分78上。如圖13、圖15所示,強制旋轉圓環(huán)182作為整體形成圓筒形狀, 同時在其下端設有向內的凸緣部184。在該凸緣部184和第二軸部分 64的向外的凸緣部186之間裝入彈簧122。當該強制旋轉圓環(huán)182的凸緣部184作為滑動墊圈起作用,套筒 82旋轉時,即與該套筒一體旋轉的第二軸部分64旋轉時,強制旋轉圓 環(huán)182可在防止轉動件76的臺座部分78上滑動旋轉,可防止隨著第 二軸部分64的旋轉,彈簧122扭曲變形。作為結果,可以設定適當的彈性力使彈簧122的向上彈性力發(fā)揮 作用。在該強制旋轉圓環(huán)182中,,沿著其上端在圓周方向以給定間隔, 在向上突出的狀態(tài)下, 一體地設置多個爪187。這些爪187的上表面形 成傾斜形狀的凸輪面188。當利用驅動圓環(huán)160將向下的力作用在轉子170上時,這些凸輪 面188與圖14中詳細表示的轉子170的突出部分112的下面拐角l卯 接觸,利用該凸輪作用,產生強制地使轉子170在圖14中逆時針方向 轉動的動作。當轉子170的旋轉阻力,即相對于第二軸部分64的凸緣部186的 上面的滑動阻力、以及相對于驅動圓環(huán)160的凸輪面100的滑動阻力 較小時,根據彈簧122的作用力,在與強制旋轉圓環(huán)182的凸輪面188 接觸前,利用驅動圓環(huán)160的凸輪面100和轉子170的凸輪面116-1(參 照圖14)的凸輪作用,轉子170可在與強制旋轉圓環(huán)182的凸輪面188 接觸前旋轉運動。然而,當長期使用轉子170時,滑動面上產的磨耗粉等可使滑動 阻力逐漸增大。這樣即使向下壓驅動圓環(huán)160,轉子170也不能輕松圓滑地轉動。 這時,即使在轉子170不能圓滑地轉動的情況下,當向下強制按壓驅動圓環(huán)160時,通過轉子170的突出部分112的拐角190與強制 旋轉圓環(huán)182的凸輪面188接觸,強制旋轉圓環(huán)182的凸輪面188可 以強制地驅動轉子170旋轉。另外,如圖14中表示得很清楚,在本實施例中,轉子170的與驅 動圓環(huán)160的凸輪面100接觸的凸輪面116-1和在突出部分112的上面 形成的凸輪面116-2以不同的傾斜設置。具體而言,突出部分112的凸 輪面116-2以比凸輪面116-1的凸輪面陡的角度形成。這里,突出部分112的凸輪面116-2為與套筒82的導向部分104 的凸輪面108接觸,利用凸輪作用使轉子170旋轉的部分。此外,如圖15所示,在該強制旋轉圓環(huán)182的外周面上設有嵌合 突起192。該嵌合突起192嵌入套筒82的嵌合部分194中,當套筒82 旋轉時,與該強制旋轉圓環(huán)182—體地旋轉。如圖14所示,在轉子170的下表面上,沿著圓周方向,以給定間 隔設有肋196。轉子170在這些肋196中,與第二軸部分64的凸緣部 .186的上面接觸。各肋196形成較長的形狀,其橫截面形狀形成向下的凸曲面,在 該曲面的前端與凸緣部186的上面接觸。艮P,在這里,使轉子170不是與凸緣部186面接觸,而是線接觸。結果,轉子170可以較小的滑動阻力在凸緣部186的上表面上圓 滑地旋轉運動。這里,各肋196可在轉子170的圓周方向,即旋轉方向上形成圓 弧形,或者在相對于圓周方向的切線方向上形成直線狀。各肋196在 從內周側端向外周側端斜地傾斜的狀態(tài)下設置。具體而言,當轉子170在圖14中箭頭所示方向旋轉運動時,這些 肋196的朝向設置為,可從內側向外側排除滑動面上產生的滑動粉。因此,各肋196在通過線接觸確保轉子170的圓滑的旋轉運動的 同時,可起到防止在滑動面上產生的摩耗粉引起的滑動阻力增大的作 用。又如圖13和圖19 (C)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軸部分62的 上部的突出部分62-2和下部的軸部分62-1分別形成,這些零件在三維 方向上,可以相對旋轉地與球接頭198結合。具體而言,在下部軸部分62-l的上端部, 一體地形成球部分200。該球部分200在三維方向上,可轉動地與突出部分62-2的凹球面202 嵌合。結果,如圖19 (C)所示,即使從外部來的力作用在第一軸部分 62上,通過只使與軸部分62-1分別構成的突出部分62-2的傾斜運動, 下部的軸部分62-1保持為不受外力影響的垂直姿勢。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軸部62-1的傾斜運動對O形圈40和77的 密封的不利影響。如圖12、圖13、圖17和圖18所示,在該實施例中,在第一軸部 分62的上述凹處44的下側的下端上形成環(huán)狀槽204。比第一軸部分 62直徑大的彈性止動輪206 (這里為E圓環(huán))安裝在該槽中。該彈性 止動輪206如下這樣動作。如上所述,本實施例的閥裝置在圖中上下方向移動先導閥34,進 行背壓室26的壓力控制,這樣可使主閥20跟隨先導閥34在圖中上下 方向移動(位移)。如果給水壓在通常的范圍內,則該閥裝置可使主閥20跟隨先導閥 34的移動,良好地在開閉方向移動。然而,在給水壓為比給定的給水壓低的低壓時,必然產生相對于 先導閥34的移動、不能確保主閥20所跟隨的開閉方向的移動的情況。 即,在主閥20為關閉狀態(tài)或稍微打開的狀態(tài)的基礎上,可以產生即使 使先導閥34在圖中向上方向移動,主閥20也不跟隨先導閥34的移動 向圖中向上方向移動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在本實施例中,當先導閥34即第一軸部分62向 圖中上方移動一定量時,即使壓力平衡不能使主閥20跟隨先導閥在向 上方向升高,在先導閥34向上上升一定量時,設在第一軸部分62的 下端的彈性止動輪206如圖18 (B)所示,與主閥20的下面接觸,然 后,通過先導閥34的上升移動,強制地使主閥20與先導閥34的上升 移動一起上升。因此,在該實施例中,即使在給水壓低,主閥20不能在先導閥34 進行的背壓室26的壓力控制基礎上圓滑地動作的情況下,通過使第一 軸部分62連續(xù)地在圖中向上方向上移動,可以利用第一軸部分62,物理地乃至機械地使主閥20升高,可以可靠地打開主閥20,進行輸出水 或增大主閥的開度,增大輸出水量。如以上那樣,彈性止動輪206在光學閥34即第一軸部分62上升 一定行程時,具有與主閥20的下面接觸,并將其強制打開的接觸件的 作用。作為這種接觸件可以使用上述彈性止動輪206以外的其他各種 形式、或者利用其他各種結構,將該接觸件設在第一軸部分62的下端。如圖1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除了密封背壓室26和第一軸部分 62之間的0形圈77以外,在正上方的位置上,在與第一軸部分62的 外周面彈性接觸的狀態(tài)下,設置另外的 形圈(環(huán)狀的彈性密封件) 208。該O形圈208起以下的作用。艮口 ,該O形圈208作為在與下面的O形圈77之間確保第一軸部 分62的圓滑的滑動運動的潤滑件,起保持潤滑脂的潤滑脂積存部分的 作用。利用O形圈208的形成潤滑脂積存部分效果,'可以有效地防止?jié)?滑脂積存部分的潤滑脂向外部,具體是向圖中上方漏出。另外,該O形圈208還起灰塵密封的作用,可以防止由于灰塵等 從外部進入潤滑脂積存部分,附著在第一軸部分62的滑動面上。在該實施例中,O形圈40、 77和208可以使用二氧化硅粉代替 碳黑作為充填材料進行配合。具體而言,這里,作為這些O形圈,使用NOK公司的EPDM制 的E575件號的0形圈。另外,在這個實施例中,作為0形圈40、 77、 208的安裝結構, 使用以下的安裝結構。艮P,在O形圈40中,在主閥20的主閥本體22中,在從其板面突 出的狀態(tài)下,設置圓形的內環(huán)狀部分210和外環(huán)狀部分212, O形圈 40在嵌入狀態(tài)下安裝在該內環(huán)狀部分210內部的凹處,與第一軸部分 62的外周面彈性接觸。安裝在該內環(huán)狀部分210的凹處中的O形圈40利用蓋214防止從 凹處脫落。如圖16所示,蓋214形成淺的倒盤狀,在其上形成彈性爪216,與收容在其內部的O形圈40 —起從上側覆蓋內環(huán)狀部分210安裝。另外,通過彈性爪216與外環(huán)狀部分212的根部的切口 218彈性接合, 防止脫出。在圖16中,219和221為蓋214和外環(huán)狀部分212的旋轉方向的 定位用的突起和切口。在0形圈77中,除了其安裝方向為上下相反的方向這點上,還有 內環(huán)狀部分210和外環(huán)狀部分212設在上述背壓室形成構件54的下面 這點以外,基本上與O形圈40的安裝結構相同。在O形圈208中,其安裝結構基本上與上述相同,但這里,代替 蓋214,在防止轉動件76的臺座部分78上一體地形成代替蓋214的封 閉部分220。采用這種安裝結構,在外嵌在第一軸部分62上的狀態(tài)下,可能簡 單地安裝0形圈40、 77和208。另外,在這些0形圈40、 77和208損耗后必需更換的情況下,可 以簡單地進行更換。圖21 26表示本實施例的操作裝置。如圖21所示,該操作裝置具有旋轉式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和按壓按 鈕式的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如圖22所示,在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的上表面上進行顯示230。該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在旋轉方向上固定,只能在圖中上 下方向移動。在圖21中,旋轉式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作為整體形成圓形的圓環(huán)狀, 在其圓周方向給定地方設有向外突出的旋鈕226。另外,該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作為整體形成微小的錐度形狀。在上述套筒82和該圓環(huán)形狀的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之間放置作為傳 遞操作力的中間圓環(huán)的內圓環(huán)件232和外圓環(huán)件234。如圖22和圖23所示,內圓環(huán)件232形成圓筒形狀,從上向下覆 蓋在套筒82上,由套筒82從下側進行支承。在該內圓環(huán)件232中,在圓周方向給定的地方設有貫通的定位孔 236。設在套筒82的外周面上的定位突起238嵌入該定位孔236中。利用這些定位孔236和定位突起238的接合作用,內圓環(huán)件232與套 筒82 —體地旋轉。在該內圓環(huán)件232上,其外周面的圓周方向的給定地方還設有向 外突出的定位突起240。另一方面,如圖22所示,外圓環(huán)件234具有圓筒部分242、凸緣 部244和向下突出的彈性爪252 。如圖21所示,該外圓環(huán)件234安裝在成為其支承件的圓筒件254上。具體而言,在將圖23的底部245抵接在圓筒件254的凸緣部256 上的狀態(tài)下,彈性爪252彈性地鉤搭在圓筒件254的上端外周部分的 環(huán)狀的臺階部分258上,在由圓筒件254支承的狀態(tài)下,可轉動地安 裝在圓筒件254上。另外,圓筒件254在下端有舌片狀的固定部分260,如圖21所示, 在覆蓋上述固定螺母168和殼體166的上部的狀態(tài)下,安裝固定在殼 體166上。如圖23的部分放大圖所示,在該外圓環(huán)件234中,在內周面的圓 周方向給定地方,以隔開微小的間隔,以向內突出的形式設置一對突 起246、 248。在這些突起246和248之間形成定位槽250。如圖25所示,上述 內圓環(huán)件232的向外的定位突起240嵌入該定位槽中。這樣,內圓環(huán) 件232和外圓環(huán)件234 —體地旋轉。這里, 一側的突起246在上下中間部分上切口,利用該切口部分 249,突起246分為上突起246-1和下突起246-2。在圖22中,在上述外圓環(huán)件234中,,在互相不同的位置上,沿 圓周方向的多個地方設置在凸緣部244上定位用的切口 262和向上立 起的彈性爪264。另外,在該凸緣部244上還以向上立起的形式設置形成稍微錐面 形狀的相對于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的嵌入導向部分266。另一方面,如圖22所示,在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中,在圓環(huán)內周面 上,在圓周方向的多個地方設有作為嵌入外圓環(huán)件234的切口 262中 的定位突起肋268和用于彈性鉤搭向上的彈性爪264的鉤搭突起270。利用外圓環(huán)件234的切口 262和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的肋268的嵌 合,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和外圓環(huán)件234 —體旋轉運動,并且,根據外 圓環(huán)件234的向上的彈性爪264和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的鉤搭突起270 的鉤搭作用,在上下方向安裝。即,利用彈性爪264和鉤搭突起270 的鉤搭作用,可防止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朝向圖中的上方脫落。如圖24所示,在作為支承件的圓筒件254上設有從向內的凸緣部 256的上面立起的圓弧形狀的上升部分272。在該上升部分272的內面 上,在圓周方向中間位置上形成縱的定位槽274。另一方面,在上述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上設置從其上壁282 下降的圓弧形狀的下降部分276。在該下降部分276上,在圓周方向的中間位置上設置向下突出的 旋轉方向的定位突起278。如圖25所示,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在嵌合這些上升部分272 和下降部分276的狀態(tài)下進行裝配。通過定位槽274和定位突起278 的嵌合,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在旋轉方向上定位。即利用這些 定位作用,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在旋轉方向上位置固定。在該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中,在形成圓弧形狀的下降部分 276的圓周方向端部上一體地形成徑向向外突出的擋塊突起280。該擋塊突起280設定當向小流量側旋轉操作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時 的終端位置。具體而言,通過與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 —體地旋轉的外圓環(huán)件234 的上述突起246,具體而言與上突起246-1在旋轉方向上接觸,限制流 量調節(jié)手柄224的再旋轉。該擋塊突起280還起到將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鎖緊在阻止 水狀態(tài)的鎖緊突起的作用。如上所述,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通過外圓環(huán)件234的上突起246-1 與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的擋塊突起280接觸,將位置限制在最 小流量位置。圖25和圖26 ( II )表示這時的狀態(tài)。如(III)所示,在這個狀態(tài)下,當向下按下輸出和阻水操作部分 228時,利用上述止推鎖緊機構,將按壓按鈕式的輸出阻水操作部分 228的位置保持在壓下位置。這時,擋塊突起280還形成位于從圖26 (II)所示位置向下下降的位置、具體而言,如(III)所示那樣位于與突起246的上突起246-1 和下突起246-2之間的切口 249高度相同的位置的狀態(tài)(參照圖26(111) (B))。在這個狀態(tài)下,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具體而言外圓環(huán)件234可進一 步在逆時針方向旋轉移動。這樣,當在同方向轉動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微小角度時,如(in) 所示,擋塊突起280形成進入上突起246-1和下突起246-2之間的切口 249中的狀態(tài)。在這個狀態(tài)基礎上,即使打開操作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利 用擋塊突起280和上突起246-1的接觸作用,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 228不能上升移動,因此可以保持在壓下位置即阻止水位置,并在此處 鎖緊。另外,如圖26 (III)所示,通過突起246與圓筒件254的圓弧狀 的上升部分272的圓周方向端接觸,可阻止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過分的 旋轉。如圖24所示,在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的上壁282的下面設 有向下突出的圓形的按壓部分284。當施加向下的力時,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通過利用該按壓 部分284向下按壓驅動圓環(huán)160,可使與第一軸部分62 —體構成的先 導閥34向下移動。壓下的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的位置通過上述止推鎖緊機構, 保持在壓下位置,即下降位置上。在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中具有向外的凸緣部286。在該凸緣 部286的圓周方向的多個地方(這里為4個地方)設有彈性片288。如 圖21 (B)所示,在這些彈性片288的前端,分別設有向上和向下的 一對突起290。在此,各個突起290的外面形狀形成曲面形狀。凸緣部286和彈性片288、以及設在其前端的突起290如下這樣工艮卩,在圖21中,當向下按壓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時,通過凸緣部286與外圓環(huán)件234的凸緣部244接觸,設定其按壓端。這時,設在彈性片288的前端的向下的突起與凸緣部244快速地 接觸,彈性片288彈性變形,可緩和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的凸 緣部286與外圓環(huán)件234的凸緣部244的接觸,即緩沖。這樣,可以 有效地減小按壓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時產生的聲音。另一方面,當將按壓力再次加在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上使 它上升時,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的凸緣部286與流量調節(jié)手柄 224的向內的凸緣部227接觸,設定其上升端。這時,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的彈性片288的向上突起290 快速地與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的凸緣部227接觸,基于這時的彈性片288 的彈性變形,緩和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的凸緣部286與流量調 節(jié)手柄224的凸緣部227的接觸,降低這時產生的聲音。以上的操作裝置作為整體進行以下的運動。圖26 (I)表示將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旋轉至最大流量的狀態(tài)。 ,在這個狀態(tài)下,在打開操作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的狀態(tài)下, 使水以最大流量在主水路中流通。當從這個狀態(tài)在圖中逆時針方向轉動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時,在圖 26 (II)所示的最小流量位置,與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 —體旋轉的外圓 環(huán)件234的突起246,具體而言是上突起246-1與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 分228的擋塊突起280接觸一次,阻止過分的旋轉。在該狀態(tài)下,通過按壓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在按壓位置形 成保持狀態(tài)時,這時形成允許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再旋轉一些的狀態(tài)。另外,當進一步在逆時針方向旋轉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時,在剛一 稍微旋轉時,外圓環(huán)件234的突起246與圓筒件254的上升部分272 的圓周方向端接觸,可阻止進一步的旋轉。在這個狀態(tài)時,保持在壓下位置的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的 擋塊突起280形成進入外圓環(huán)件234的上突起246-1和下突起246-2之 間的切口 249中的狀態(tài),形成禁止在上下方向移動的狀態(tài)。艮P,在此,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形成鎖緊狀態(tài)。因此,在 這個狀態(tài)下,即使將按壓力加在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上,輸出 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不上升移動,因此,不進行基于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的上升的輸出水。在本實施例的操作裝置中,在阻止水時的按壓狀態(tài)下,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實質上不從形成圓環(huán)狀的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向上突 出,因此,在阻止水狀態(tài)下,可防止由無意的外力操作輸出和阻止水 操作部分228,而在無意中進行輸出水的問題發(fā)生。艮P,通過從外側包圍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形成圓環(huán)狀的流 量調節(jié)手柄224可起卡頭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對輸出和阻止水操 作部分228的無意的誤操作。另外,本實施例的操作裝置具有在阻止水狀態(tài)下,利用流量調節(jié) 手柄224的旋轉操作而預先設定流量的特征。g卩,通過預先利用流量 調節(jié)手柄224設定流量,當打開操作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輸出 水時,可以按照當初所希望的流量進行輸出水。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因為分別獨立地設置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 分228和流量調節(jié)手柄224,而可分別獨立地進行運動,因此利用其運 動的不同,可以得到將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鎖緊在阻止水狀態(tài) 的優(yōu)點。圖27和圖28表示另一個實施例。在這個實施例中,驅動圓環(huán)292形成在軸向長度的較短圓環(huán)形狀, 作為從按壓按鈕式的輸出和阻止水操作部分228將按壓力在軸向傳送 給驅動圓環(huán)292的操作部分,在驅動圓環(huán)292和輸出與阻止水操作部 分228之間設置形成倒杯狀的傳遞件294。傳遞件294與套筒82的旋轉分離,不會由于套筒82的旋轉而旋 轉,傳遞件294可以在驅動圓環(huán)292上自由地旋轉。艮[J,在這個例子中,施加按壓力的構件和施加旋轉力構件分別用 各自的構件構成。傳遞件294的上壁中心形成凹陷形狀。在該凹陷形狀的底部上形 成鉤搭孔296。通過在第一軸部分62的突出部分62-2向上設置的彈性 鉤搭爪292而鉤搭于該孔中,可防止傳遞件294朝向圖中向上方向脫 落。以上表示詳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 一個例子。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輸出和阻止水切換機構所具有的鎖緊機構,即在輸出水位置和阻止水位置交互地切換并且保持輸出和阻止水 先導閥的鎖緊機構形成止推鎖緊機構,也可以將它作為心形凸輪機構 等其他的鎖緊機構構成。另外,在不偏離其發(fā)明宗旨的范圍內,本發(fā)明可加入各種變更而 構成。
權利要求
1、一種先導式輸出和阻止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其具有(a)在相對于主閥座接近和離開的方向上進退移動、改變主水路的開度的主閥;(b)在該主閥的背面形成,將內部的壓力作為關閉閥方向的按壓力作用在該主閥上的背壓室;(c)將上述主水路的一次側的流入水路的水導入該背壓室,增大該背壓室的壓力的導入小孔;(d)在連通該背壓室和上述主水路的二次側的流出水路的狀態(tài)下,貫通上述主閥設置的、將該背壓室的水排出至該流出水路、并減小該背壓室的壓力的導向水路;(e)在該主閥的進退方向進退移動,控制上述導向水路的開度的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f)使該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進退移動,根據進退移動量,決定流量調節(jié)位置,進行流量調節(jié)的流量調節(jié)機構;跟隨上述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的進退移動,進退移動上述主閥,進行上述主水路的流量調節(jié);其特征在于,還具有開閉上述導向水路的輸出和阻止水先導閥;利用該輸出和阻止水先導閥在關閉該導向水路的阻止水位置和開放該導向水路的輸出水位置之間進退移動,進行輸出和阻止水的切換的輸出和阻止水切換機構;并且上述流量調節(jié)機構在由該輸出和阻止水切換機構進行該輸出和阻止水先導閥的阻止水動作后的輸出水動作時,將上述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維持在上次已調節(jié)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 其特征在于,分別設置上述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和輸出與阻止水先導閥, 同時上述流量調節(jié)機構和輸出與阻止水切換機構獨立地使各自對應的 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和輸出與阻止水先導閥進退移動。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流量調節(jié)先導閥和輸出與阻止水先導閥由共同的先 導閥構成,上述流量調節(jié)機構根據上述調節(jié)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移動該 共同的先導閥的阻止水位置;上述輸出和阻止水切換機構,將該調節(jié) 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作為輸出水位置,在該輸出水位置和該移動的阻止水 位置之間進退移動該共同的先導閥。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共同的先導閥設在可伸縮的驅動軸上,上述流量調 節(jié)機構通過伸縮該驅動軸,整體地在軸向上移動該共同的先導閥的位 置,移動該共同的先導閥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和阻止水位置。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 其特征在于,上述驅動軸在軸向分割為設有上述共同的先導閥的一側 分割軸和另一側分割軸,各分割軸嚙合;利用旋轉操作件的上述另一 側分割軸的旋轉,而通過螺紋傳送進退移動上述一側分割軸,使該驅 動軸伸縮。
6、 如權利要求1 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 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輸出和阻止水切換機構具有在輸 出水位置和阻止水位置交互地切換并且保持上述輸出和阻止水先導閥 的鎖緊機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其可以輕松的操作進行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并且進行一次流量調節(jié)后,即使以后進行阻止水的操作,也可在下次輸出水時,以預先調節(jié)的所希望的流量進行輸出水;該先導式輸出和阻止水與流量調節(jié)的閥裝置10由主閥20、背壓室26、導入小孔28、導向水路30以及流量調節(jié)機構組成,跟隨先導閥34的進退移動使主閥20也進退移動,從而對主水路的流量進行調節(jié)。此外,還包括使先導閥34在阻止水位置和輸出水位置之間進退移動,進行輸出和阻止水的切換的輸出和阻止水切換機構;并且,流量調節(jié)機構在由該輸出和阻止水切換機構進行該先導閥34的阻止水動作后的輸出水動作時,將上述先導閥34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維持在上次已調節(jié)的流量調節(jié)位置。
文檔編號F16K31/145GK101218458SQ20068002532
公開日2008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7月12日
發(fā)明者井上幸宏, 橋本衛(wèi) 申請人:株式會社伊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