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井壁墻體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下墻體模塊,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構筑地下井壁的、帶有鏤空結構的墻體模塊,屬于建筑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在已往工程施工中,地下井井壁主要以粘土磚搭砌而成,其施工速度慢,搭建周期長,磚體耐壓性差,使用壽命短,使用效果一般,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環(huán)保節(jié)能意識的增強,此類粘土磚已被嚴格限制使用。隨著技術進步,現用于地下井井壁的墻體主要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的復合體構筑完成,其通常由井底結構、帶有接管孔的底筒、筒節(jié)和錐臺型井頭組成。其中,井底結構鋪設在地下井的井底,底筒通過水泥砂漿抹平密封并且粘接在井底結構上,筒節(jié)通過互補式接口插接在底筒上,錐臺型井頭通過互補式接口插接在筒節(jié)上,接口處用水泥砂漿填實抹平密封,從而構筑出完整的地下井井壁。其搭建過程速度快、效率高,安裝簡單,同時,混凝土預制的井壁墻體具有良好的抗壓、耐磨、耐腐蝕性能,使用效果突出,使用壽命長。但此類復合產品受自身結構的限制,井壁墻體體積較大、笨重,搬運和運輸困難,特別是預制在底筒上的接管孔,受開孔高度和直徑的限制,在使用中會對安裝和連接過程產生位置要求,甚至隨著設計的改變而使底筒上的接管孔位置無法對應和使用,使底筒產生報廢現象,給施工過程帶來嚴重影響,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如何改善這一情況,克服上述復合井壁在使用中遇到的問題,保證地下井壁墻體的使用性能,就成為本實用新型想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發(fā)明內容鑒于上述現有情況和不足,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砌筑簡單、結構輕巧、搬運方便的地下井井壁墻體模塊,以保證墻體砌筑過程的靈活性,提高砌筑墻體的抗壓強度和耐用性。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種井壁墻體模塊,包括前后表面、上下安裝面和左右端面,上下安裝面上分別設有凸臺和凹槽,凸臺和凹槽的形狀相互匹配,凹槽的深度大于凸臺的高度;前后表面為同軸的圓弧面;左右端面為對稱分布的徑向平面,徑向的左右端面與前后表面同軸,左右端面上還分別設有左、右連接機構,左、右連接機構可相互配合連接。所述左、右連接機構為可相互配合的鍵槽和滑鍵,鍵槽和滑鍵由上至下豎直分布在左右端面上。所述鍵槽和滑鍵的橫截面形狀為梯形。所述左右端面與前后表面的交叉端上還分別設有勾縫凹槽,勾縫凹槽由上至下貫穿整個交叉端。
所述左右端面上還分別設有至少一個由上至下豎直貫穿的通槽,通槽以前后表面之間的中心面為基準對稱分布。所述上下安裝面之間還設有通孔。在靠近所述前后表面的上安裝面上還分別設有弧形的凸緣,凸緣的頂端為平面。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井壁墻體模塊的有益效果包括:1、井壁墻體搭砌周期短,搭建效率高,操作簡單,維護方便;2、搭砌的井壁墻體結構穩(wěn)固,耐壓、耐腐蝕,使用壽命長;3、井壁墻體模塊體積小、重量輕,使用靈活、運輸方便;4、井壁墻體模塊可操作性好,搭砌時定位準確、連接方便;5、可根據使用需要,對搭砌的井壁墻體進行相應處理,適用范圍廣、適應性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中心思想是通過設置一種特殊結構的井壁墻體模塊,利用模塊的形狀簡化井壁搭砌過程,提高搭砌效率,方便模塊運輸,延長井壁使用壽命。
以下結合附圖1、圖2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井壁墻體模塊,包括前后表面1,2、上下安裝面5,6和左右端面4,3。其中,前后表面1,2為同軸的圓弧面,通過搭砌過程可以快速形成所需的井壁形狀。為實現模塊兩側順利銜接,左右端面4,3為對稱分布的徑向平面,徑向的左右端面4,3與前后表面1,2同軸,從而使模塊搭砌時其兩側可以相互銜接,并最終形成一個圓形井壁。為提高搭砌過程的準確性,在上下安裝面5,6上還分別設有凸臺8和凹槽7,凸臺8和凹槽7的形狀可相互匹配,其中,凹槽7的深度大于凸臺8的高度。當模塊進行上、下搭建時,上層模塊的凹槽7可以正好套在下層模塊的凸臺8上,使上、下模塊間可以快速定位,以提高搭砌效率,保證搭砌準確性。為進一步提聞|旲塊搭砲的穩(wěn)定性,在|旲塊的左右端面4,3上還分別設有左、右連接機構。本例中,左、右連接機構為可相互配合的鍵槽10和滑鍵11,鍵槽10和滑鍵11的橫截面形狀為梯形,鍵槽10和滑鍵11由上至下豎直分布在左右端面4,3上。通過搭砌過程由下向上的進行,模塊間通過由上至下的搭建方式完成兩側鍵槽10和滑鍵11的相互拼接,從而使模塊在左右方向上形成緊固連接,提高了模塊化井壁的牢固性和穩(wěn)定性。當然,左、右連接機構也可為其它形式,其只要便于連接、鎖緊即可。為進一步提高模塊化井壁搭砌后的牢固性,在模塊的左右端面4,3與前后表面1,2的交叉端上還分別設有勾縫凹槽12,勾縫凹槽12由上至下貫穿整個交叉端。當模塊左右相互拼接時,對應的勾縫凹槽12相互配合,形成用于涂抹灰漿的空腔,在空腔中涂抹灰漿后,可將模塊在左右方向上粘接,使模塊化井壁形成一個穩(wěn)固的整體,避免了尺寸差異帶來的模塊間微小晃動,保證了連接穩(wěn)定性。為降低模塊重量,提高模塊使用的靈活性,在井壁模塊的左右端面4,3上還分別設有一個由上至下豎直貫穿的通槽14,通槽14以前后表面1,2之間的中心面為基準對稱分布。而在每個模塊的上下安裝面5,6之間還設有通孔15,本例中通孔15為一個,一個通孔15分布在上下安裝面5,6的中心位置上。搭砌時,左右模塊間的通槽14可相互拼接,而通孔15以及拼接后的通槽14還可在上下方向上分別對應貫通,從而為后期澆注及固定提供操作空間。為進一步提高使用性能,增加耐壓性,在靠近前后表面1,2的上安裝面5上還分別設有弧形的凸緣9,凸緣9的頂端為平面。凸緣頂部與上層搭砌的模塊下安裝面6相接觸。具體搭砌時,左右相鄰的模塊通過滑鍵11和鍵槽10相互配合,形成左右方向的穩(wěn)定連接,梯形鍵槽10有效防止了滑鍵11的脫出,同時,隨著左右方向模塊的搭建以及圓弧狀前后表面1,2的配合,搭建的模塊被逐漸圍成了圓環(huán)狀,而位于左右端面4,3與前后表面I,2交叉端的勾縫凹槽12也相互配合后形成涂抹灰漿的空腔;接著,利用凸臺8和凹槽7的相互配合,模塊被逐漸向上定位并搭建,搭建時,模塊中的通孔15和通槽14在上下方向上被分別貫通,同時,上層模塊的下安裝面6被支撐在下層模塊的上安裝面5的凸緣9上,依次進行,井壁墻體被搭建完成;最后,在勾縫凹槽12中涂抹灰漿,完成井壁墻體間各個模塊的相互粘接。當然,在實際使用時,搭砌的井壁墻體還需考慮連接管的位置,以便在井壁墻體上設置相應的預留孔;而為增加井壁墻體的牢固性,搭砌完成的井壁墻體還可在上下貫通的通孔15或通槽14中澆注水泥和埋設鋼筋,以固化各個井壁墻體模塊,或在每層模塊的凸臺8和凹槽7之間的空腔中鋪設圓環(huán)形鋼筋進行加固,以增加橫向連接的穩(wěn)固性,其具體方法和措施可根據具體需要而定,在此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1.一種井壁墻體模塊,包括前后表面、上下安裝面和左右端面,所述上下安裝面上分別設有凸臺和凹槽,凸臺和凹槽的形狀相互匹配,凹槽的深度大于凸臺的高度;所述前后表面為同軸的圓弧面;所述左右端面為對稱分布的徑向平面,徑向的左右端面與前后表面同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端面上還分別設有左、右連接機構,左、右連接機構可相互配合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井壁墻體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連接機構為可相互配合的鍵槽和滑鍵,所述鍵槽和滑鍵由上至下豎直分布在左右端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井壁墻體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鍵槽和滑鍵的橫截面形狀為梯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井壁墻體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端面與前后表面的交叉端上還分別設有勾縫凹槽,所述勾縫凹槽由上至下貫穿整個交叉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井壁墻體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端面上還分別設有至少一個由上至下豎直貫穿的通槽,所述通槽以前后表面之間的中心面為基準對稱分布。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井壁墻體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安裝面之間還設有通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井壁墻體模塊,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前后表面的上安裝面上還分別設有弧形的凸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井壁墻體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緣的頂端為平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井壁墻體模塊,包括前后表面、上下安裝面和左右端面,前后表面為同軸的圓弧面,左右端面為對稱分布的徑向平面,徑向的左右端面與前后表面同軸,左右端面上分別設有左、右連接機構,左、右連接機構可相互配合連接,在靠近前后表面的上安裝面上還分別設有弧形的凸緣。改進后的井壁墻體模塊體積小、重量輕、運輸方便、使用靈活,搭砌的井壁墻體結構穩(wěn)固,耐壓、耐腐蝕,使用壽命長,搭砌周期短,搭建效率高,適合在多種環(huán)境下搭建井壁墻體使用。
文檔編號E21D5/04GK203160270SQ20132011492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14日
發(fā)明者蔣英 申請人: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