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游動自封封井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井自封封井器。
技術背景目前,在井下作業(yè)過程中,需要配套封井器、自封,特別是在溢流井、自噴轉抽、沖 砂、鉆塞等施工中,更需要對油管與套管之間的環(huán)套空間進行密封。當前使用的自封由于自 封膠芯與殼體同軸安裝,同時由于井架偏差、游動滑車擺動的因素影響,過接箍時,防掛、密 封效果差,使用壽命短;當前的環(huán)形防噴器,如果在小修作業(yè)施工中安裝使用,造成井口較 高,操作不便,同時需要配備液壓源且費用較高。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就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新的解決方案。本實用新型密封性能好,使 用壽命長,結構簡單,便于現(xiàn)場操作,配套費用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游動自封封井器,上殼體與下殼體連接,上殼體與下殼體形成的空間內安置有膠芯。[0006]優(yōu)選的,膠芯的外徑小于上殼體與下殼體形成的空間的內徑,膠芯在上殼體與下 殼體形成的空間內可在徑向方向移動。優(yōu)選的,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設有密封圈。優(yōu)選的,上殼體與下殼體形成的空間的上下端面的距離小于接箍的長度。優(yōu)選的,膠芯上、下端面始終分別與上殼體和下殼體形成的空間的上、下端面部分重疊。優(yōu)選的,膠芯內孔直徑小于油管直徑。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技術優(yōu)點1、起、下鉆過程中,引導接箍進入膠芯,膠芯始終與管柱同軸,膠芯隨管柱擺動在 上、下殼體形成的空間做徑向擺動,能有效防止碰掛,延長了膠芯的使用壽命;2、上殼體與下殼體形成的空間的上下端面的距離小于接箍的長度,可以對接箍進 行扶正,同時減少對膠芯的損傷,提高膠芯的使用壽命;3、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由密封圈密封,管柱與膠芯之間過盈配合形成密封,上殼 體下端面與膠芯上端面之間始終部分接觸形成密封,井內有壓力時上頂膠芯的下端面具有 助封作用,從而實現(xiàn)油套環(huán)形空間的密封。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1上殼體2下殼體3膠芯4密封圈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游動自封封井器,上殼體1與下殼體2連接。上殼體1與下殼體1形成 的空間內安置有膠芯3。膠芯3的外徑小于上殼體1與下殼體2形成的空間的內徑。上殼體1與下殼體2形成的空間的上、下端面的距離小于接箍的長度。膠芯3上、下端面始終分別與上殼體1和下殼體2形成的空間的上、下端面部分重 疊。膠芯3內孔直徑小于油管直徑。起、下鉆過程中,引導接箍進入膠芯3,膠芯3始終與管柱同軸,膠芯3隨管柱擺動 在上殼體1與下殼體2形成的空間做徑向擺動。上殼體1與下殼體2之間設有密封圈4。
權利要求1.游動自封封井器,上殼體與下殼體連接,其特征在于,上殼體與下殼體形成的空間內 安置有膠芯。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游動自封封井器,其特征在于,膠芯的外徑小于上殼體與下殼 體形成的空間的內徑,膠芯在上殼體與下殼體形成的空間內可在徑向方向移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游動自封封井器,其特征在于,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設有密封圈。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游動自封封井器,其特征在于,上殼體與下殼體形成的空間的 上下端面的距離小于接箍的長度。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游動自封封井器,其特征在于,膠芯上、下端面始終分別與上殼 體和下殼體形成的空間的上、下端面部分重疊。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游動自封封井器,其特征在于,膠芯內孔直徑小于油管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井自封封井器。游動自封封井器,上殼體與下殼體連接,其特征在于,上殼體與下殼體形成的空間內安置有膠芯,膠芯可隨管柱擺動在殼體內做徑向移動。本實用新型密封性能良好,使用壽命長,結構簡單,便于維護。
文檔編號E21B33/03GK201778719SQ20102019092
公開日2011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14日
發(fā)明者黨衛(wèi), 婁京偉, 張素敏, 白彥嶺, 莫青海, 袁海坤 申請人:濮陽市益新石油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