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發(fā)動機制造技術。
背景技術:
發(fā)動機是一種能夠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包括如內燃機(汽油發(fā)動機等)、外燃機(斯特林發(fā)動機、蒸汽機等)、電動機等。如內燃機通常是把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發(fā)動機既適用于動力發(fā)生裝置,也可指包括動力裝置的整個機器(如:汽油發(fā)動機、航空發(fā)動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的內容是:
渦輪增壓雙燃料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第二驅發(fā)系統(tǒng)、第三驅發(fā)系統(tǒng)、第四驅發(fā)系統(tǒng);所述的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第二驅發(fā)系統(tǒng)、第三驅發(fā)系統(tǒng)、第四驅發(fā)系統(tǒng)的結構完全相同;
所述的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包括天然氣儲存裝置中的儲氣瓶、輸氣管、單維內燃機、第十電機、軸流式壓氣機和第一杠桿制動裝置;所述的第十電機與軸流式壓氣機相連,所述的軸流式壓氣機由第十電機驅動;
所述的天然氣儲存裝置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上部的壓氣機和設置在機架下部的儲氣瓶;
所述的壓氣機包括第一內架和第一外殼;所述的第一內架包括第一上壓板和雙層圓筒板;所述的雙層圓筒板包括第一層圓筒板、第二層圓筒板;所述的第一層圓筒板的形狀為圓筒形,其口徑小于第一上壓板的寬度;所述的第二層圓筒板的形狀也為圓筒形,其口徑小于第一層圓筒板的口徑,第一層圓筒板套在第二層圓筒板的外面;所述的第一層圓筒板的頂部與第一上壓板的底部固定連接,第二層圓筒板的頂部也與第一上壓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外殼的上部開有第一進氣口;第一外殼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與雙層圓筒板相對應的雙層圓筒板槽;所述的雙層圓筒板槽包括第一層圓筒板槽和第二層圓筒板槽;所述的第一層圓筒板可在第一層圓筒板槽內上下活動;所述的第二層圓筒板可在第二層圓筒板槽內上下活動;第一外殼的底部還開有第一出氣口;所述的第一內架設置在第一外殼內,第一上壓板的側面與第一外殼的內壁相貼合;所述的第一層圓筒板與部分第一上壓板、部分第一外殼合圍形成第一副氣室;所述的第一外殼的部分底部與第一層圓筒板、第二層圓筒板、部分第一上壓板合圍形成第二副氣室;所述的第二層圓筒板與第一外殼的部分底部、部分第一上壓板合圍形成主氣室;
所述的儲氣瓶包括瓶體;所述的瓶體的頂部開有與第一出氣口相通的第二進氣口;所述 的第二進氣口的口沿上設置第一螺紋;所述的第二進氣口處設置有螺紋蓋;所述的螺紋蓋的內部被鑿空形成出氣管,螺紋蓋的左部開有與出氣管相通的第二出氣口;螺紋蓋的上部的外壁上設置有第三齒輪,所述的第三齒輪固定在螺紋蓋的上部的外壁上;螺紋蓋的下部的外壁上設置有與第二進氣口的口沿上的第一螺紋相配合的螺紋;所述的螺紋蓋的下方設置第二進氣口蓋,所述的第二進氣口蓋的縱向截面的形狀呈“u”形;所述的第二進氣口蓋位于瓶體的內部;第二進氣口的周圍的部分瓶體的上部開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出氣口的底端設置在第一凹槽內;第一凹槽的附近的部分瓶體的上部開有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二凹槽的內部設置有第二螺紋;
所述的機架上部設置第一支架,機架中部的左右兩側各設置一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上設置用于驅動第一上壓板上下運動的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設置用于驅動整個壓氣機上下運動的第二驅動裝置;
所述的第一杠桿制動裝置包括第三電機、第一錐齒輪、第一豎桿、第一杠桿、第二豎桿、第二錐齒輪、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所述的第一豎桿上設置有第三齒條,所述的第三齒條固定在第一豎桿上;所述的第二豎桿上設置有第四齒條,所述的第四齒條固定在第二豎桿上;所述的第一豎桿的頂部與第一杠桿的右部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二豎桿的頂部與第一杠桿的左部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三電機設置在第三支架上,所述的第一錐齒輪設置在第四支架上,所述的第一杠桿設置在第五支架上,所述的第二錐齒輪設置在第六支架上;所述的第三電機上設置有第四齒輪;所述的第一錐齒輪既與第三電機上的第四齒輪相嚙合,也與第一豎桿上的第三齒條相嚙合;所述的第二錐齒輪既可與第二豎桿上的第四齒條相嚙合,也可與螺紋蓋上的第三齒輪相嚙合;
所述的機架的右上部設置第七支架;所述的第一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電機、設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齒輪、豎直設置并且底端固定在第一上壓板上的第一傳力桿、設置在第一傳力桿上的第一齒條和第二杠桿制動裝置;所述的第二杠桿制動裝置包括第三豎桿、第二杠桿、第四豎桿、第五齒條和第六齒條;所述的第二杠桿設置在第七支架上;所述的第五齒條固定在第三豎桿上,所述的第六齒條固定在第四豎桿上;所述的第三豎桿的頂部與第二杠桿的左部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的第四豎桿的頂部與第二杠桿的右部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齒輪既與第一齒條相嚙合,也與第五齒條相嚙合;所述的第一電機上設置有第五齒輪,所述的第五齒輪與第六齒條相嚙合;
所述的第二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電機、設置在第二支架上并且由第二電機驅動的第二齒輪、固定在第一外殼的外壁上的呈“l(fā)”型的第二傳力桿和設置在第二傳力桿上的第二齒條;所述的第二齒輪與第二齒條相嚙合;所述的第二電機可以驅動第二齒輪旋 轉;第二驅動裝置的作用是當壓氣機壓縮完氣體之后,將整個壓氣機向上推動,使得壓氣機的第一出氣口的底端從第一凹槽脫離出來;所述的機架中部的左右兩側的第二支架上各設置一第二驅動裝置;
所述的第二進氣口蓋的附近設置用來托住第二進氣口蓋的第二進氣口蓋托;所述的第二進氣口蓋托的頂部與第二進氣口的周圍的部分瓶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二進氣口蓋設置在第二進氣口蓋托內,第二進氣口蓋托的上部開有與第二進氣口蓋的部分上部相配合的蓋槽,第二進氣口蓋的部分上部可在蓋槽內上下活動;第二進氣口蓋托的右部開有與瓶體內部相通的第三進氣口;第二進氣口蓋托的底部開有與瓶體內部相通的氣道;
所述的單維內燃機包括壓縮機、燃燒室、管道、噴管、備用油箱、輸油管、第三驅動裝置、第一保險裝置、第二保險裝置、電點火裝置、第八支架、第九支架、第十支架和第十一支架;所述的第三驅動裝置設置在第八支架上:所述的第一保險裝置設置在第九支架上;所述的第二保險裝置設置在第十支架上;所述的備用油箱設置在第十一支架上,所述的輸油管設置在備用油箱內;
所述的管道由管道的左部和管道的右部連接而成;所述的壓縮機包括第二內架和第二外殼;所述的第二內架包括第二上壓板和機內圓筒板;所述的第二上壓板、機內圓筒板的內部中空;所述的第二上壓板上開有換氣口;所述的機內圓筒板的頂部固定在第二上壓板的下方;機內圓筒板的形狀為圓筒形,其口徑小于第二上壓板的寬度;所述的第二外殼的左部開有第七進氣口,第二外殼的右部開有第五進氣口,所述的第五進氣口位于第七進氣口的右下方;所述的軸流式壓氣機設置在第七進氣口的左上方;所述的軸流式壓氣機的出氣口與第七進氣口相通;
所述的輸氣管的一端與第五進氣口相通,輸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的天然氣儲存裝置中的出氣管相通;所述的第二外殼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與機內圓筒板相對應的機內圓筒板槽,所述的機內圓筒板可在機內圓筒板槽內上下活動;所述的機內圓筒板槽的底部開有第六進氣口,所述的第六進氣口的下方設置管道的左部,所述的管道的左部與第六進氣口相通;所述的燃燒室的右部開有第八進氣口,所述的第八進氣口的左側設置管道的右部,所述的管道的右部與第八進氣口相通;所述的管道的左部與管道的右部相通;第二外殼的底部還開有出口;所述的燃燒室的頂端與出口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的噴管的頂端與燃燒室的底端固定連接;噴管的右部開有一小口,在小口處設置控制箱,控制箱內設置調節(jié)錠;所述的控制箱的左部與噴管相通,其右部開有微孔;噴管的末端內設置渦輪和渦軸;所述的第二內架設置在第二外殼內,第二上壓板的側面與第二外殼的上部的內壁相貼合;所述的機內圓筒板與部分第二上壓板、第二外殼的部分底部合圍形成主壓室;所述的機內圓筒板、除參與合圍形成主壓室 的部分第二上壓板以外的其余部分的第二上壓板、部分第二外殼合圍形成副壓室;
所述的第三驅動裝置包括第七電機、第七齒輪、第七傳力桿和設置在第七傳力桿上的第七齒條;所述的第七傳力桿的底部固定在第二上壓板的上方;所述的第七齒條與第七齒輪相嚙合;所述的第七電機可以驅動第七齒輪旋轉;
所述的第一保險裝置包括第八電機、第八齒輪、保險杠和固定在保險杠的右部的下方的第八齒條;所述的第八電機可以驅動第八齒輪旋轉;所述的第八齒條與第八齒輪相嚙合;所述的保險杠的作用是其左部可以插入第七齒條的齒條中間,以阻止第七齒條向上運動;
所述的控制箱的右側設置第二保險裝置,所述的第二保險裝置包括第九電機、第九齒輪、第九傳力桿和第九齒條;所述的第九電機可以驅動第九齒輪旋轉;所述的第九傳力桿的左部從微孔伸入到控制箱內,第九傳力桿的右部的下方設置第九齒條,所述的第九齒條與第九傳力桿的右部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九齒條與第九齒輪相嚙合;所述的調節(jié)錠的右部與第九傳力桿的左部固定連接,調節(jié)錠和第九傳力桿的部分左部可在控制箱內左右運動;
所述的備用油箱設置在第五進氣口的右上方;所述的電點火裝置設置在噴管的左側。
所述的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軸與第二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上的轉子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二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軸與第三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上的轉子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三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軸與第四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上的轉子固定連接;所述的第四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軸與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上的轉子固定連接。
附圖說明
圖1是部分天然氣儲存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儲氣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部分第一杠桿制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第二杠桿制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單維內燃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單維內燃機部分部件的尺寸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渦輪增壓雙燃料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第二驅發(fā)系統(tǒng)、第三驅發(fā)系統(tǒng)、第四驅發(fā)系統(tǒng);所述的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第二驅發(fā)系統(tǒng)、第三驅發(fā)系統(tǒng)、第四驅發(fā)系統(tǒng)的結構完全相同;
所述的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包括天然氣儲存裝置中的儲氣瓶、輸氣管78、單維內燃機、第十電機200、軸流式壓氣機89和第一杠桿制動裝置;所述的第十電機200與軸流式壓氣機89相 連,所述的軸流式壓氣機89由第十電機200驅動;
所述的天然氣儲存裝置包括機架(屬現有設備,圖中未示出)、設置在機架上部的壓氣機88和設置在機架下部的儲氣瓶(如圖1所示);
所述的壓氣機88包括第一內架和第一外殼1;所述的第一內架包括第一上壓板2和雙層圓筒板;所述的雙層圓筒板包括第一層圓筒板3、第二層圓筒板29;所述的第一層圓筒板3的形狀為圓筒形,其口徑小于第一上壓板2的寬度;所述的第二層圓筒板29的形狀也為圓筒形,其口徑小于第一層圓筒板3的口徑,第一層圓筒板3套在第二層圓筒板29的外面;所述的第一層圓筒板3的頂部與第一上壓板2的底部固定連接,第二層圓筒板29的頂部也與第一上壓板2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外殼1的上部開有第一進氣口7;第一外殼1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與雙層圓筒板相對應的雙層圓筒板槽;所述的雙層圓筒板槽包括第一層圓筒板槽4和第二層圓筒板槽30;所述的第一層圓筒板3可在第一層圓筒板槽4內上下活動;所述的第二層圓筒板29可在第二層圓筒板槽30內上下活動;第一外殼1的底部還開有第一出氣口5;所述的第一內架設置在第一外殼1內,第一上壓板2的側面與第一外殼1的內壁相貼合;所述的第一層圓筒板3與部分第一上壓板2、部分第一外殼1合圍形成第一副氣室10;所述的第一外殼1的部分底部與第一層圓筒板3、第二層圓筒板29、部分第一上壓板2合圍形成第二副氣室28;所述的第二層圓筒板29與第一外殼1的部分底部、部分第一上壓板2合圍形成主氣室6;
所述的儲氣瓶包括瓶體9(如圖2所示);所述的瓶體9的頂部開有與第一出氣口5相通的第二進氣口11;所述的第二進氣口11的口沿上設置第一螺紋23;所述的第二進氣口11處設置有螺紋蓋12;所述的螺紋蓋12的內部被鑿空形成出氣管19,螺紋蓋12的左部開有與出氣管19相通的第二出氣口24;螺紋蓋12的上部的外壁上設置有第三齒輪25,所述的第三齒輪25固定在螺紋蓋12的上部的外壁上;螺紋蓋12的下部的外壁上設置有與第二進氣口11的口沿上的第一螺紋23相配合的螺紋;所述的螺紋蓋12的下方設置第二進氣口蓋66,所述的第二進氣口蓋66的縱向截面的形狀呈“u”形;所述的第二進氣口蓋66位于瓶體9的內部;第二進氣口11的周圍的部分瓶體9的上部開有第一凹槽20,所述的第一出氣口5的底端設置在第一凹槽20內;第一凹槽20的附近的部分瓶體9的上部開有第二凹槽64,所述的第二凹槽64的內部設置有第二螺紋65;
所述的機架上部設置第一支架(屬現有設備,圖中未示出,下同),機架中部的左右兩側各設置一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上設置用于驅動第一上壓板2上下運動的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設置用于驅動整個壓氣機88上下運動的第二驅動裝置;
所述的第一杠桿制動裝置包括第三電機26、第一錐齒輪27、第一豎桿100、第一杠桿62、 第二豎桿59、第二錐齒輪69、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如圖3所示);所述的第一豎桿100上設置有第三齒條63,所述的第三齒條63固定在第一豎桿100上;所述的第二豎桿59上設置有第四齒條60,所述的第四齒條60固定在第二豎桿59上;所述的第一豎桿100的頂部與第一杠桿62的右部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二豎桿59的頂部與第一杠桿62的左部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三電機26設置在第三支架上,所述的第一錐齒輪27設置在第四支架上,所述的第一杠桿62設置在第五支架61上,所述的第二錐齒輪69設置在第六支架上;所述的第三電機26上設置有第四齒輪70;所述的第一錐齒輪27既與第三電機26上的第四齒輪70相嚙合,也與第一豎桿100上的第三齒條63相嚙合;所述的第二錐齒輪69既可與第二豎桿59上的第四齒條60相嚙合,也可與螺紋蓋12上的第三齒輪25相嚙合;
所述的機架的右上部設置第七支架73;所述的第一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電機2101、設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齒輪2102、豎直設置并且底端固定在第一上壓板2上的第一傳力桿2103、設置在第一傳力桿2103上的第一齒條2104和第二杠桿制動裝置(如圖4所示);所述的第二杠桿制動裝置包括第三豎桿72、第二杠桿74、第四豎桿76、第五齒條71和第六齒條75;所述的第二杠桿74設置在第七支架73上;所述的第五齒條71固定在第三豎桿72上,所述的第六齒條75固定在第四豎桿76上;所述的第三豎桿72的頂部與第二杠桿74的左部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的第四豎桿76的頂部與第二杠桿74的右部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齒輪2102既與第一齒條2104相嚙合,也與第五齒條71相嚙合;所述的第一電機2101上設置有第五齒輪77,所述的第五齒輪77與第六齒條75相嚙合;
所述的第二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電機2201、設置在第二支架上并且由第二電機2201驅動的第二齒輪2202、固定在第一外殼1的外壁上的呈“l(fā)”型的第二傳力桿2203和設置在第二傳力桿2203上的第二齒條2204;所述的第二齒輪2202與第二齒條2204相嚙合;所述的第二電機2201可以驅動第二齒輪2202旋轉;第二驅動裝置的作用是當壓氣機88壓縮完氣體之后,將整個壓氣機88向上推動,使得壓氣機88的第一出氣口5的底端從第一凹槽20脫離出來;所述的機架中部的左右兩側的第二支架上各設置一第二驅動裝置;
所述的第二進氣口蓋66的附近設置用來托住第二進氣口蓋66的第二進氣口蓋托67;所述的第二進氣口蓋托67的頂部與第二進氣口11的周圍的部分瓶體9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二進氣口蓋66設置在第二進氣口蓋托67內,第二進氣口蓋托67的上部開有與第二進氣口蓋66的部分上部相配合的蓋槽13,第二進氣口蓋66的部分上部可在蓋槽13內上下活動;第二進氣口蓋托67的右部開有與瓶體9內部相通的第三進氣口68;第二進氣口蓋托67的底部開有與瓶體9內部相通的氣道8;
所述的單維內燃機包括壓縮機、燃燒室42、管道、噴管44、備用油箱33、輸油管99、第三驅動裝置、第一保險裝置、第二保險裝置、電點火裝置43、第八支架、第九支架、第十支架和第十一支架(如圖5所示);所述的第三驅動裝置設置在第八支架上;所述的第一保險裝置設置在第九支架上;所述的第二保險裝置設置在第十支架上;所述的備用油箱33設置在第十一支架上,所述的輸油管99設置在備用油箱33內;
所述的管道由管道的左部4001和管道的右部4002連接而成;所述的壓縮機包括第二內架和第二外殼35;所述的第二內架包括第二上壓板32和機內圓筒板37;所述的第二上壓板32、機內圓筒板37的內部中空;所述的第二上壓板32上開有換氣口31;所述的機內圓筒板37的頂部固定在第二上壓板32的下方;機內圓筒板37的形狀為圓筒形,其口徑l小于第二上壓板32的寬度m(如圖6所示);所述的第二外殼35的左部開有第七進氣口3402,第二外殼35的右部開有第五進氣口3401,所述的第五進氣口3401位于第七進氣口3402的右下方;所述的軸流式壓氣機89設置在第七進氣口3402的左上方;所述的軸流式壓氣機89的出氣口與第七進氣口3402相通;
所述的輸氣管78的一端與第五進氣口3401相通,輸氣管78的另一端與所述的天然氣儲存裝置中的出氣管19相通;所述的第二外殼35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與機內圓筒板37相對應的機內圓筒板槽39,所述的機內圓筒板37可在機內圓筒板槽39內上下活動;所述的機內圓筒板槽39的底部開有第六進氣口57,所述的第六進氣口57的下方設置管道的左部4001,所述的管道的左部4001與第六進氣口57相通;所述的燃燒室42的右部開有第八進氣口58,所述的第八進氣口58的左側設置管道的右部4002,所述的管道的右部4002與第八進氣口58相通;所述的管道的左部4001與管道的右部4002相通;第二外殼35的底部還開有出口41;所述的燃燒室42的頂端與出口41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的噴管44的頂端與燃燒室42的底端固定連接;噴管44的右部開有一小口,在小口處設置控制箱48,控制箱48內設置調節(jié)錠56;所述的控制箱48的左部與噴管44相通,其右部開有微孔53;噴管44的末端內設置渦輪47和渦軸46;所述的第二內架設置在第二外殼35內,第二上壓板32的側面與第二外殼35的上部的內壁相貼合;所述的機內圓筒板37與部分第二上壓板32、第二外殼35的部分底部合圍形成主壓室38;所述的機內圓筒板37、除參與合圍形成主壓室38的部分第二上壓板32以外的其余部分的第二上壓板32、部分第二外殼35合圍形成副壓室36;
所述的第三驅動裝置包括第七電機5501、第七齒輪5502、第七傳力桿5503和設置在第七傳力桿5503上的第七齒條5504;所述的第七傳力桿5503的底部固定在第二上壓板32的上方;所述的第七齒條5504與第七齒輪5502相嚙合;所述的第七電機5501可以驅動第七齒輪5502旋轉;
所述的第一保險裝置包括第八電機5401、第八齒輪5402、保險杠5403和固定在保險杠5403的右部的下方的第八齒條5404;所述的第八電機5401可以驅動第八齒輪5402旋轉;所述的第八齒條5404與第八齒輪5402相嚙合;所述的保險杠5403的作用是其左部可以插入第七齒條5504的齒條中間,以阻止第七齒條5504向上運動;
所述的控制箱48的右側設置第二保險裝置,所述的第二保險裝置包括第九電機49、第九齒輪50、第九傳力桿52和第九齒條51;所述的第九電機49可以驅動第九齒輪50旋轉;所述的第九傳力桿52的左部從微孔53伸入到控制箱48內,第九傳力桿52的右部的下方設置第九齒條51,所述的第九齒條51與第九傳力桿52的右部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九齒條51與第九齒輪50相嚙合;所述的調節(jié)錠56的右部與第九傳力桿52的左部固定連接,調節(jié)錠56和第九傳力桿52的部分左部可在控制箱48內左右運動;
所述的備用油箱33設置在第五進氣口3401的右上方;所述的電點火裝置43設置在噴管44的左側。
所述的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軸46與第二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89上的轉子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二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軸46與第三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89上的轉子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三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軸46與第四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89上的轉子固定連接;所述的第四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軸46與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89上的轉子固定連接。
本發(fā)明的具體操作過程為:
1.往下旋轉螺紋蓋12使得第二出氣口24與瓶體9相通。
2.天然氣從第一進氣口7依次進入到第一副氣室10、第一層圓筒板槽4、第二副氣室28、第二層圓筒板槽30、主氣室6內。
3.第一電機2101啟動后驅動第一傳力桿2103向下運動,上壓板2也隨之向下運動并壓縮主氣室6內的氣體。壓縮過程中,第一副氣室10內的氣體的壓強、第一層圓筒板槽4內的氣體的壓強、第二副氣室28內的氣體的壓強、第二層圓筒板槽30內的氣體的壓強與主氣室6內的氣體的壓強逐級遞增,這樣可以減少主氣室6內氣體的泄漏。壓縮后的氣體從第一出氣口5噴出并依次進入到第二進氣口11、第三進氣口68、瓶體9內。
4.第二電機2201啟動后驅動第二傳力桿2203向上運動,第二傳力桿2203推動整個壓氣機88向上運動,使得第一出氣口5的底端從凹槽20脫離出來。在此過程中,由于氣道8內的氣體對第二進氣口蓋38的推動作用,使得第二進氣口蓋38向上運動,第二進氣口蓋38進入到蓋槽13內。
5.往上旋轉螺紋蓋12以阻斷瓶體9內的氣體從第二出氣口24溢出。
6.將天然氣儲存裝置中的出氣管19與輸氣管78相連接。
7.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九電機49啟動使得第九傳力桿52向左運動以使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噴管44關閉。
8.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十電機200啟動使得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89運轉,空氣從軸流式壓氣機89的出氣口依次進入到第七進氣口3402、副壓室36、機內圓筒板槽39、主壓室38內。
9.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七電機5501啟動使得第二上壓板32向下運動一段距離后,將保險杠5403的左部可以插入第七齒條5504的齒條中間,以阻止第七齒條5504向上運動。
10.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三電機26啟動以使螺紋蓋12向下運動,天然氣從瓶體9中溢出并通過輸氣管78進入到單維內燃機內。
11.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七電機5501啟動使得第二上壓板32又向下運動一段距離后,將保險杠5403的左部可以插入第七齒條5504的齒條中間,以阻止第七齒條5504向上運動。
12.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電點火裝置43點燃單維內燃機內的混合氣體。
13.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九電機49反向啟動使得第九傳力桿52向右運動以使噴管44打開。單維內燃機內的氣體從噴管44噴出并作用于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輪47和渦軸46,使得其發(fā)生旋轉。
14.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軸46帶動第二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89上的轉子與其一起旋轉??諝鈴牡诙尠l(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89的出氣口依次進入到第七進氣口3402、副壓室36、機內圓筒板槽39、主壓室38內。
15.第二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七電機5501啟動使得第二上壓板32向下運動一段距離后,將保險杠5403的左部可以插入第七齒條5504的齒條中間,以阻止第七齒條5504向上運動。
16.第二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三電機26啟動以使螺紋蓋12向下運動,天然氣從瓶體9中溢出并通過輸氣管78進入到單維內燃機內。
17.第二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七電機5501啟動使得第二上壓板32又向下運動一段距離后,將保險杠5403的左部可以插入第七齒條5504的齒條中間,以阻止第七齒條5504向上運動。
18.第二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電點火裝置43點燃單維內燃機內的混合氣體。
19.第二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九電機49反向啟動使得第九傳力桿52向右運動以使噴管44打開。單維內燃機內的氣體從噴管44噴出并作用于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輪47和渦軸46,使得其發(fā)生旋轉。
20.第二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軸46帶動第三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89上的轉子與其一起旋轉??諝鈴牡谌尠l(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89的出氣口依次進入到第七進氣口3402、 副壓室36、機內圓筒板槽39、主壓室38內。
21.第三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七電機5501啟動使得第二上壓板32向下運動一段距離后,將保險杠5403的左部可以插入第七齒條5504的齒條中間,以阻止第七齒條5504向上運動。
22.第三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三電機26啟動以使螺紋蓋12向下運動,天然氣從瓶體9中溢出并通過輸氣管78進入到單維內燃機內。
23.第三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七電機5501啟動使得第二上壓板32又向下運動一段距離后,將保險杠5403的左部可以插入第七齒條5504的齒條中間,以阻止第七齒條5504向上運動。
24.第三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電點火裝置43點燃單維內燃機內的混合氣體。
25.第三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九電機49反向啟動使得第九傳力桿52向右運動以使噴管44打開。單維內燃機內的氣體從噴管44噴出并作用于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輪47和渦軸46,使得其發(fā)生旋轉。
26.第三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軸46帶動第四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89上的轉子與其一起旋轉??諝鈴牡谒尿尠l(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89的出氣口依次進入到第七進氣口3402、副壓室36、機內圓筒板槽39、主壓室38內。
27.第四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七電機5501啟動使得第二上壓板32向下運動一段距離后,將保險杠5403的左部可以插入第七齒條5504的齒條中間,以阻止第七齒條5504向上運動。
28.第四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三電機26啟動以使螺紋蓋12向下運動,天然氣從瓶體9中溢出并通過輸氣管78進入到單維內燃機內。
29.第四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七電機5501啟動使得第二上壓板32又向下運動一段距離后,將保險杠5403的左部可以插入第七齒條5504的齒條中間,以阻止第七齒條5504向上運動。
30.第四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電點火裝置43點燃單維內燃機內的混合氣體。
31.第四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第九電機49反向啟動使得第九傳力桿52向右運動以使噴管44打開。單維內燃機內的氣體從噴管44噴出并作用于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輪47和渦軸46,使得其發(fā)生旋轉。
32.第四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渦軸46帶動第一驅發(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89上的轉子與其一起旋轉??諝鈴牡谝或尠l(fā)系統(tǒng)中的軸流式壓氣機89的出氣口依次進入到第七進氣口3402、副壓室36、機內圓筒板槽39、主壓室38內。
33.若天然氣用完,把輸氣管78移開,將輸油管99通入第五進氣口3401內,汽油會從輸油管99進入到單維內燃機內,余下的操作步驟與燃料為天然氣時的大致相同。
以上說明書中未作特別說明的部分均為現有技術,或者通過現有技術即能實現。凡依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應作為本發(fā)明的技術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