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包括進水管、進液管、出液管、離心泵、電機、排料管、混合罐、支管以及進氣組件,進水管設置在混合罐頂部,排料管設置在混合罐底部,出液管分別設置在混合罐的兩側,出液管的下端與離心泵連接,離心泵還與電機和進液管連接,支管的一端與出液管連接,另一端插入到混合罐內(nèi),進氣組件包括進氣管、環(huán)狀盤管以及支撐管,環(huán)狀盤管設置在混合罐內(nèi)并位于支管下方,支撐管的一端與環(huán)狀盤管連接并與它連通,另一端與進氣管的側壁連接,進氣管與支撐管連通,環(huán)狀盤管表面設置有第一通孔,支撐管上設置有第二通孔。其優(yōu)點是:集液體稀釋、氣液混合于一體,操作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氣液混合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氣液混合技術,具體講是一種氣液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會遇到需要將氣體和液體混合的情況,為此,中國專利201320231087.4公開了一種氣液混合裝置,包括罐體和轉動軸,轉動軸的一端由罐體的頂端插入罐體內(nèi),轉動軸的插入端上固定有葉片,轉動軸上安裝有蒸汽噴頭,罐體的底端上設有液體進口,罐體側面上設有出料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混合效果好,可連續(xù)使用。但是在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需要將液體稀釋到一定濃度,然后再與氣體混合,該裝置只能實現(xiàn)氣體與液體的混合,不能實現(xiàn)液體的稀釋,因此再混合操作之前還需要使用專門的稀釋裝置對液體進行稀釋,工人的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氣液混合裝置,該裝置集液體稀釋、氣液混合于一體,操作起來較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包括進水管、進液管、出液管、離心泵、電機、排料管、混合罐、多根支管以及進氣組件,所述出液管、離心泵、電機的數(shù)量均為兩個,其中所述進水管設置在所述混合罐頂部,所述排料管設置在所述混合罐底部,所述出液管分別設置在所述混合罐的兩側,該出液管的下端與所述離心泵連接,所述離心泵還與所述電機和進液管連接,所述支管的一端與所述出液管連接,另一端插入到所述混合罐內(nèi);所述進氣組件包括進氣管、環(huán)狀盤管以及多根支撐管,所述環(huán)狀盤管設置在混合罐內(nèi)并位于所述支管下方,所述支撐管的一端與所述環(huán)狀盤管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進氣管的側壁連接,所述進氣管與所述支撐管連通,所述支撐管與所述環(huán)狀盤管連通,所述環(huán)狀盤管表面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撐管上設置有第二通孔。
[0005]優(yōu)選地,上述的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其中所述出液管從下端到上端直徑逐漸變小。
[0006]優(yōu)選地,上述的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其中所述進水管的端頭設置有噴頭。
[0007]優(yōu)選地,上述的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其中所述支管沿豎直方向水平設置。
[0008]優(yōu)選地,上述的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其中所述支管的長度不一,從上往下逐漸變長。
[0009]優(yōu)選地,上述的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其中所述混合罐的底部呈圓錐形。
[0010]優(yōu)選地,上述的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其中所述排料管上設置有控制閥。
[0011]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通過電機驅動離心泵將液體壓入到出液管中,然后從不同的支管中噴入到混合罐中,使得液體分散開來,無需攪拌快速與水混合均勻,提高了稀釋效率;氣體從進氣管流入到圓狀盤管和支撐管中,然后從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冒出與液體混合,這樣增大了氣體與液體的接觸面積,提高了混合效率;該裝置將液體稀釋和氣液混合集一體,操作起來較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的進氣組件的左視圖。
[0014]如圖所示:1_進水管,2-進液管,3-出液管,4-離心泵,5-電機,6_混合罐,7_支管,8-控制閥,11-噴頭,61-排料管,81-進氣管,82-環(huán)狀盤管,83-支撐管,84-第一通孔,85-第二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講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16]如圖1和2所示,一種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包括進水管1、進液管2、出液管3、離心泵4、電機5、排料管61、混合罐6、十四根支管7以及進氣組件,其中出液管3、離心泵4、電機5的數(shù)量均為兩個,進水管1設置在混合罐6的頂部,排料管61設置在混合罐6底部,出液管3分別豎直設置在混合罐6的兩側,出液管2的下端與離心泵4連接,它的上端密封,離心泵4還與電機5和進液管2連接,支管7的一端與出液管3連接,另一端插入到混合罐6內(nèi)。進氣組件包括進氣管81、環(huán)狀盤管82以及四根支撐管83,環(huán)狀盤管82設置在混合罐6內(nèi)并位于支管7下方,支撐管83的一端與環(huán)狀盤管82固定連接,另一端焊接在進氣管81的側壁上,進氣管81與支撐管83連通,支撐管83與環(huán)狀盤管82連通,環(huán)狀盤管82表面均勻的設置有第一通孔84,支撐管83上設置有第二通孔85。進氣管81延伸到混合罐1外,并與儲氣裝置連接。
[0017]出液管3從下端到上端直徑逐漸變小,這樣設計是為了出液管3內(nèi)有足夠的壓力使得液體噴出。進水管1的端頭設置有噴頭11,噴頭11將水灑開,使得水迅速地與液體混合。支管7沿豎直方向水平設置,且相互平行,該支管7的長度不一,從上往下逐漸變長。混合罐6的底部呈圓錐形,使得混合液容易流出。排料管61上設置有控制閥8。
[0018]使用時,液體從進液管2進入到離心泵4中,通過電機5驅動離心泵4將液體壓入到出液管3中,然后從不同的支管7中噴入到混合罐6中,水從進水管1經(jīng)過噴頭噴入到混合罐6中。本實用新型使得液體分散開來,無需攪拌快速與水混合均勻,提高了稀釋效率。
[0019]稀釋后的液體落入到混合罐1的底部,此時氣體從進氣管81流入到圓狀盤管82和支撐管83中,然后從第一通孔84和第二通孔85冒出與液體混合,這樣設計增大了氣體與液體的接觸面積,提高了混合效率。
[0020]當然,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nèi)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包括進水管、進液管、出液管、離心泵、電機、排料管、混合罐、多根支管以及進氣組件,所述出液管、離心泵、電機的數(shù)量均為兩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設置在所述混合罐頂部,所述排料管設置在所述混合罐底部,所述出液管分別設置在所述混合罐的兩側,該出液管的下端與所述離心泵連接,所述離心泵還與所述電機和進液管連接,所述支管的一端與所述出液管連接,另一端插入到所述混合罐內(nèi);所述進氣組件包括進氣管、環(huán)狀盤管以及多根支撐管,所述環(huán)狀盤管設置在混合罐內(nèi)并位于所述支管下方,所述支撐管的一端與所述環(huán)狀盤管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進氣管的側壁連接,所述進氣管與所述支撐管連通,所述支撐管與所述環(huán)狀盤管連通,所述環(huán)狀盤管表面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撐管上設置有第二通孔。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從下端到上端直徑逐漸變小。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的端頭設置有嗔頭。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沿豎直方向水平設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的長度不一,從上往下逐漸變長。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的底部呈圓錐形。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氣液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上設置有控制閥。
【文檔編號】B01F5/04GK204159239SQ201420604061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0月20日
【發(fā)明者】談勇 申請人:吳江市萬事達環(huán)保溶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