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濕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加濕器。該加濕器包括:殼體(10),殼體(10)包括上半殼體和底座,上半殼體的側壁上設置有出霧口;霧化器(20),設置在底座的底座上蓋(11)上;連接風道(30),與霧化器(20)連通,橫向設置在殼體(10)內并向遠離殼體(10)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出霧管(40),連接在連接風道(30)與出霧口之間,并設置在連接風道(30)的靠近殼體(10)的一端上。出霧管位于殼體的一側且處于殼體內,使殼體的完整性更好,更加美觀。
【專利說明】加濕器【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調節(jié)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加濕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面上的加濕器基本都是采用出霧管和霧化器呈對中設計,這種布局方式存在一些問題,因加濕器的外形或底座內部結構的影響使得出霧管的空間布局出現問題,進而使得出霧管和霧化器兩者間的布局局限性大;出霧管居中放置,使得殼體為了給出霧管讓位不得不分割為多個部分,各部分與出霧管的配合處容易產生間隙,使得產品的殼體完整性不好,而且內部容易進入灰塵,影響使用壽命,且從產品的外部可以看到出霧管,影響產品的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加濕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加濕器的出霧管的位于加濕器的中部使得出霧管的頂端暴露在殼體外部致使殼體完整性、一體性差的問題。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加濕器,該加濕器包括:殼體,殼體包括上半殼體和底座,上半殼體的側壁上設置有出霧口 ;霧化器,設置在底座的底座上蓋上;連接風道,與霧化器連通,橫向設置在殼體內并向遠離殼體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出霧管,連接在連接風道與出霧口之間,并設置在連接風道的靠近殼體的一端上。
[0005]優(yōu)選地,底座上蓋上設置有鼓風機風道,鼓風機風道與霧化器連通,連接風道安裝在鼓風機風道上,并與鼓風機風道連通。
[0006]優(yōu)選地,連接風道固定設置在水箱底蓋上,連接風道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內設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與第一腔室的側壁圍`成容納鼓風機風道的安裝腔,第一隔板與第一腔室的頂部之間具有第一開口。
[0007]優(yōu)選地,鼓風機風道的出風口設置在鼓風機風道的遠離第一隔板的一側。
[0008]優(yōu)選地,連接風道第二端形成有第二腔室,出霧管連接在第二腔室。
[0009]優(yōu)選地,出霧管包括:第一管段,與出霧口固定連接并向下延伸;第二管段,連接在第一管段與第二腔室之間。
[0010]優(yōu)選地,加濕器還包括水箱周壁,水箱周壁上形成有相互隔離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水箱底蓋與第三腔室配合圍成加濕器的水箱,第四腔室為第二管段,第四腔室為與連接風道的第二腔室連通的通腔。
[0011]優(yōu)選地,殼體上設置有觀察加濕器的水箱內水位的觀察窗。
[0012]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加濕器包括:殼體,包括上半殼體和底座,上半殼體的側壁上設置有出霧口 ;霧化器,設置在底座的底座上蓋的下邊沿上;連接風道,與霧化器連通,橫向設置在殼體內并向遠離殼體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出霧管,連接在連接風道與出霧口之間,并設置在連接風道的靠近殼體的一端上。出霧管與霧化器之間通過連接風道連接,使得出霧管與霧化器之間不必對中設置,出霧管的設置位置更加靈活,出霧管偏離加濕器 的中心設置在加濕器的一側且整體位于殼體內,使得殼體的完整性好,更加美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4]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加濕器的裝配結構的剖視圖;
[0015]圖2示出了根據圖1的加濕器的立體結構爆炸圖;以及
[0016]圖3示出了根據圖1的加濕器的分體結構的剖視圖。
[0017]附圖標記說明:10、殼體;11、底座上蓋;111、鼓風機風道;20、霧化器;30、連接風道;31、第一腔室;311、第一隔板;32、第二腔室;40、出霧管;41、第一管段;51、水箱底蓋;52、水箱周壁;521、第三腔室;522、第四腔室;70、觀察窗。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文中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19]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加濕器包括殼體10、霧化器20、出霧管40和連接風道30,殼體10包括上半殼體和底座,上半殼體的側壁上設置有出霧口,霧化器20設置在底座的底座上蓋11的下邊沿上,連接風道30與霧化器20連通,橫向設置在殼體10內并向遠離殼體10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出霧管40連接在連接風道30與出霧口之間,并設置在連接風道30的靠近殼體10的一端上。出霧管40與霧化器20之間通過連接風道30連接,使得出霧管40的設置位置不必受霧化器20的限制,使出霧管40的設置更加靈活,出霧管40位于加濕器的一側,偏離加濕器的中心設置且整體位于殼體10內部,使得殼體10的一體性更好,結構更加緊湊,更加美觀。
[0020]結合參見圖2和3,本實施例中的加濕器為超聲波加濕器。加濕器的殼體10內具有容納水的水箱、與水箱連通的霧化腔和底座,加濕器可以根據需要使水箱中的水流入霧化腔內,通過霧化器20將霧化腔內的水霧化,并通過出霧管40排出,實現對空氣加濕。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方便地將水箱中的水引入霧化腔,水箱位于霧化腔的上方。
[0021 ] 殼體10包括上半殼體和底座,底座上設置有底座上蓋11,底座上蓋11上設置有容納槽,上半殼體上設置有水箱底蓋51,水箱底蓋51與底座上蓋11配合構成加濕器的霧化腔,容納槽用于容納待霧化的水。霧化器20設置在底座上蓋11的下邊沿上,也即設置在底座上蓋11的底部,以便將霧化腔內的水霧化。
[0022]為了能將霧化后的水汽送出,在底座上蓋11上設置有與霧化器20連通的鼓風機風道111,鼓風機葉輪設置在鼓風機風道111內,通過鼓風機送出的風可以將霧化后的水汽吹出。連接風道30安裝在鼓風機風道111上,并與鼓風機風道111連通。
[0023]水箱底蓋51上固定設置有連接風道30,連接風道30連接在鼓風機風道111和出霧管40之間。連接風道30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腔室31,第一腔室31用于容納鼓風機風道
111。第一腔室31內設置有第一隔板311,第一隔板311與第一腔室31的側壁圍成容納鼓風機風道111的安裝腔,第一隔板311與第一腔室31的頂部的周壁之間具有第一開口,以便鼓風機吹出的風通過。優(yōu)選地,連接風道30的周壁伸入霧化腔內,以便能夠收集霧化器20霧化的水汽,一方面防止水汽通過部件之間的間隙逸出,損壞加濕器的其它部件,另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地將霧化后的水汽吹出加濕器,提高出霧量。
[0024]優(yōu)選地,鼓風機風道111的出風口設置在鼓風機風道111的遠離第一隔板311的一側,以防止連接風道30內的水珠回落至鼓風機風道111內的風機內,進而避免損壞風機。
[0025]連接風道30第二端具有安裝出霧管40的第二腔室32,第二腔室32的頂壁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出霧管40的安裝槽,第二腔室32的頂壁上還設置有第二開口,第二開口位于安裝槽內。
[0026]出霧管40包括第一管段41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41與殼體10的出霧口固定連接并向下延伸。第二管段連接在第一管段41與第二腔室32之間。第二管段靠近第二腔室32的一端設置有與安裝槽配合的安裝凸起。
[0027]在本實施例中,加濕器的水箱包括水箱底蓋51和水箱周壁52,水箱周壁52具有相互隔離的第三腔室521和第四腔室522,水箱底蓋51與水箱周壁52的第三腔室521配合圍成加濕器的水箱,第四腔室522為第二管段,第四腔室522為與連接風道30的第二腔室32連通的通腔。出霧管40的第二管段與水箱周壁52—體成型,方便安裝同時能夠提高出霧管40與第二腔室32之間的配合精度,避免泄漏。裝配時,只需保證水箱底蓋51與水箱周壁52之間配合即可,無需單獨調節(jié)出霧管40與水箱底蓋51之間的相對位置,裝配更加快捷。
[0028]在本實施例中,殼體10上設置有觀察加濕器的水箱內水位的觀察窗70。由于出霧管40位于殼體內的一側,偏離了中心位置,因而從觀察窗70中無法看到出霧管40,實現了出霧管40的隱藏,使得加濕器更加美觀。
[0029]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出霧管完全位于殼體內部,隱藏了出霧管,使殼體更加完整性,一體化更好,更加美觀,同時有助于防止加濕器內進入灰塵,提高使用壽命,此外,由于在出霧管與霧化器之間設置了鼓風機風道和連接風道,延長了氣體流動的風道的長度,在流動過程中,霧化效果較差的、顆粒較大的水珠在隨鼓風機送出的風運動的過程中會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進而可以提高加濕器的霧化量。
[003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加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10),所述殼體(10)包括上半殼體和底座,所述上半殼體的側壁上設置有出霧Π ; 霧化器(20),設置在所述底座的底座上蓋(11)上; 連接風道(30 ),與所述霧化器(20 )連通,橫向設置在所述殼體(10 )內并向遠離所述殼體(10)的中心的方向延伸; 出霧管(40),連接在所述連接風道(30)與所述出霧口之間,并設置在所述連接風道(30)的靠近所述殼體(10)的一端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蓋(11)上設置有鼓風機風道(111),所述鼓風機風道(111)與所述霧化器(20 )連通,所述連接風道(30 )安裝在所述鼓風機風道(111)上,并與所述鼓風機風道(111)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加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風道(30)固定設置在水箱底蓋(51)上,所述連接風道(30)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腔室(31),所述第一腔室(31)內設置有第一隔板(311),所述第一隔板(311)與所述第一腔室(31)的側壁圍成容納所述鼓風機風道(111)的安裝腔,所述第一隔板(311)與所述第一腔室(31)的頂部之間具有第一開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加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風機風道(111)的出風口設置在所述鼓風機風道(111)的遠離所述第一隔板(311)的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加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風道(30)第二端形成有第二腔室(32 ),所述出霧管(40 )連接在所述第二腔室(32 )。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加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霧管(40)包括: 第一管段(41),與所述出霧口固定連接并向下延伸; 第二管段,連接在所述第一管段(41)與所述第二腔室(32)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加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濕器還包括水箱周壁(52),所述水箱周壁(52)上形成有相互隔離的第三腔室(521)和第四腔室(522),水箱底蓋(51)與所述第三腔室(521)配合圍成所述加濕器的水箱,所述第四腔室(522)為所述第二管段,所述第四腔室(522 )為與所述連接風道(30 )的第二腔室(32 )連通的通腔。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加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0)上設置有觀察所述加濕器的水箱內水位的觀察窗(70 )。
【文檔編號】F24F6/12GK203533779SQ201320701475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7日
【發(fā)明者】鐘錦富, 張振威, 侯劍飛, 林振華, 李海波, 張培德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