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民用加熱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取暖設備,尤其是一種民用加熱爐。
背景技術:
在北方的農(nóng)村,由于沒有集中供暖,村民過冬大多采用加熱爐進行取暖。傳統(tǒng)的加 熱爐,就是普通的煤爐,但由于煙氣的影響,室內(nèi)空氣差,容易導致一氧化碳中毒。目前的加熱爐,是在普通煤爐的基礎上改良而成,主要增加了由爐體延伸至室外 的煙道。由于其煙道直接延伸至室外,因此排除了煙氣對室內(nèi)空氣的影響,同時室內(nèi)空氣也 可以同延長的煙道的煙道壁進行熱交換。但目前的加熱爐,空氣只能通過煙道、爐體的壁進行加熱,煙氣攜帶大量熱量排 出,換熱效率低,燃料消耗大,資源浪費嚴重。在長時間工作后,加熱爐爐體,由于熱量累計 產(chǎn)生高溫容易導致爐體變形,并存在燙傷的隱患。
實用新型內(nèi)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加熱爐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熱利用 率高、節(jié)能的民用加熱爐。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民用加熱爐,包括爐體,設置有 包圍在爐體外的爐殼,并由位于爐體和爐殼之間的腔體構(gòu)成熱交換室,所述熱交換室通過 設置在爐殼上的進風口和出風口與外部連通。進一步的,設置有穿過爐體爐膛的列管、位于熱交換室內(nèi)的隔板;所述熱交換室通 過隔板分隔為通過列管連通的兩部分,同時熱交換室的兩部分分別與進風口、出風口其中 之一連通。進一步的,所述熱交換室的兩部分分別為上室和下室。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隔板水平設置在爐殼內(nèi)側(cè)面、爐體外側(cè)面之間。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進風口與下室連通,所述出風口與上室連通。進一步的,所述列管的入口端水平高度低于進風口的水平高度。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列管的各管道為L型或者弧形,一端由爐體側(cè)面與下室 連通,一端由爐體頂面與上室連通。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列管的各管道縱向間隔設置并沿爐膛周向均布。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熱交換室的設置,對爐體進行強制換熱,在相 同的出風口溫度需求下,降低燃料消耗,提高了熱利用率,節(jié)能、環(huán)保,并能防止加熱爐爐體 產(chǎn)生高溫變形,防止燙傷的可能。通過隔板、列管的設置,進一步延長空氣的加熱路徑,熱利用率。進一步的,所述上室內(nèi)設置有通過入水口和出水口與外部連通的水管。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水管在上室繞爐體中心軸線螺旋盤繞并呈倒錐形,所述 螺旋間距大于水管直徑。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民用加熱爐,包括爐體4,設置有包圍在爐體4外的爐殼 3,并由位于爐體4和爐殼3之間的腔體構(gòu)成熱交換室9,所述熱交換室9通過設置在爐殼3 上的進風口 2和出風口 1與外部連通。爐殼3可以僅僅包圍爐體4的側(cè)面,但最好的,如圖所示,爐殼3包圍爐體3的側(cè) 面、頂面,煙道5由爐殼穿出后延伸至室外。通過爐殼3的設置,構(gòu)成熱交換室9,空氣經(jīng)進 風口 2送入后對爐體進行強制換熱,在相同的出風口 1溫度需求下,降低燃料消耗,提高了 熱利用率,節(jié)能、環(huán)保,并能防止加熱爐爐體4產(chǎn)生高溫變形,防止燙傷的可能。進一步的,設置有穿過爐體4爐膛8的列管7、位于熱交換室9內(nèi)的隔板6 ;所述熱 交換室9通過隔板6分隔為通過列管7連通的兩部分,同時熱交換室9的兩部分分別與進 風口 2、出風口 1其中之一連通??諝庥捎诟舭?的阻擋,由進風口 2進入熱交換室9后,被 強制經(jīng)過列管7進入熱交換室9的另一部分,最后經(jīng)過出風口 1排出,進一步延長空氣的加 熱路徑,熱利用率。且列管7穿過爐體4爐膛8,列管7內(nèi)的空氣與爐膛8內(nèi)的高溫煙氣通 過列管7壁直接進行熱交換,能有效提高空氣的升溫幅度,有效提高對煙氣的熱利用率。熱交換室9兩部分的相互位置可以是任意的,但最好的,所述熱交換室9的兩部分 分別為上室91和下室92。上下設置能夠與空氣加熱后的密度變化相適應,能夠方便氣體的 流通、列管7的設置。具體的,所述隔板6水平設置在爐殼3內(nèi)側(cè)面、爐體4外側(cè)面之間。這樣設置隔板 6最為節(jié)省材料,能夠有效降低成本,同時上室91、下室92的比例也更為合適。進一步的,與空氣加熱后的密度變化相適應,所述進風口 2與下室92連通,所述出 風口 1與上室92連通??諝獾南逻M上出是與空氣加熱后其自身上浮的趨勢相適應的,降低 相熱交換室內(nèi)送風的難度,有利于熱交換室9內(nèi)氣流的布置和安排。為了進一步延長空氣在熱交換室9內(nèi)的加熱路徑,所述列管7的入口端水平高度 低于進風口2的水平高度。列管7各管道的形狀可以是任意的,但為了避免對煙氣排出的阻礙,最好的,所述 列管7的各管道為L型,一端由爐體4側(cè)面與下室92連通,一端由爐體4頂面與上室91連 通。當然也可以是弧形。列管7各管道的布置方式也可以是任意的,但最好的,為了使得各部分空氣受熱 均勻、氣阻一致、路徑長度一致,最好的,所述列管7的各管道縱向間隔設置并沿爐膛8周向 均布。而具體列管所包含管道的數(shù)量則與加熱爐的大小、所要求的熱空氣溫度、流量有關。由于民用加熱爐通常還兼具獲取熱水的功能,但本方案的加熱爐爐殼3包圍爐體 4的側(cè)面、頂面,將無法用于水壺加熱,當需要獲取熱水時,只能通過其他的加熱爐進行加 熱,因此造成了不便,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生活成本。因此,為了進一步的方便加熱爐的使用, 所述上室92內(nèi)設置有通過入水口和出水口與外部連通的水管10。通過加熱后的空氣對水管10內(nèi)水的加熱,能夠在需要時即時提供熱水,方便了使用;而與現(xiàn)有的水壺加熱方式相 比,即熱式也更為方便。設置于上室92內(nèi),由于上室92內(nèi)的空氣均為經(jīng)過爐膛內(nèi)加熱后的 高溫氣體,能夠保證即熱熱水的出水溫度。由于熱水加熱為即熱式,為了進一步保證熱水出水的溫度,所述水管10在上室92 繞爐體4中心軸線螺旋盤繞并呈倒錐形,所述螺旋間距大于水管10直徑。與其他方案相比, 螺旋狀布置能夠增加換熱路徑,而倒錐形則避免了對上室92內(nèi)氣體流通的影響。同時,螺 旋間距大于水管10直徑,即相鄰兩層螺旋管中心之間的距離大于水管直徑,因此兩層螺線 管管壁之間存在間隙,熱空氣能通過該間隙流通,從而使得水管10任意表面均與熱空氣相 接觸,保證了換熱面積的最大。水管10的出水口和入水口可以是任意的,但最好的,進水口 設置在螺旋頂部、出水口設置在螺旋底部,從而實現(xiàn)逆向換熱,保證換熱效率。由于能夠在取暖的同時提供熱水,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加熱爐的利用率,提高加 熱爐的熱利用率,尤其是在保溫階段加熱爐的熱利用率,在進一步方便使用的同時,進一步 提高了節(jié)能、環(huán)保的性能。
權利要求民用加熱爐,包括爐體(4),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包圍在爐體(4)外的爐殼(3),并由位于爐體(4)和爐殼(3)之間的腔體構(gòu)成熱交換室(9),所述熱交換室(9)通過設置在爐殼(3)上的進風口(2)和出風口(1)與外部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加熱爐,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設置有穿過爐體(4)爐 膛(8)的列管(7)、位于熱交換室(9)內(nèi)的隔板(6);所述熱交換室(9)通過隔板(6)分隔 為通過列管(7)連通的兩部分,同時熱交換室(9)的兩部分分別與進風口(2)、出風口(1) 其中之一連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民用加熱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室(9)的兩部分分別為 上室(91)和下室(92)。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民用加熱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水平設置在爐殼(3)內(nèi) 側(cè)面、爐體(4)外側(cè)面之間。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民用加熱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口(2)與下室(92)連 通,所述出風口(1)與上室(92)連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民用加熱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管(7)的入口端水平高度低 于進風口(2)的水平高度。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民用加熱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管(7)的各管道為L型或者 弧形,一端由爐體(4)側(cè)面與下室(92)連通,一端由爐體(4)頂面與上室(91)連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民用加熱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管(7)的各管道縱向間隔設 置并沿爐膛(8)周向均布。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民用加熱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室(92)內(nèi)設置有通過入水口 和出水口與外部連通的水管(10)。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民用加熱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0)在上室(92)繞爐體(4)中心軸線螺旋盤繞并呈倒錐形,所述螺旋間距大于水管(10)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取暖設備,尤其是一種民用加熱爐,包括爐體(4),設置有包圍在爐體(4)外的爐殼(3),并由位于爐體(4)和爐殼(3)之間的腔體構(gòu)成熱交換室(9),所述熱交換室(9)通過設置在爐殼(3)上的進風口(2)和出風口(1)與外部連通。通過熱交換室的設置,對爐體進行強制換熱,在相同的出風口溫度需求下,降低燃料消耗,提高了熱利用率,節(jié)能、環(huán)保,并能防止加熱爐爐體產(chǎn)生高溫變形,防止燙傷的可能。適用于各種場合的室內(nèi)取暖。
文檔編號F24B1/185GK201611112SQ20102012765
公開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10日
發(fā)明者付立洪 申請人:付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