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空調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空調機。
背景技術:
一般來講,空調機為了給用戶提供更舒適的室內環(huán)境,利用由壓縮 機、冷凝器、膨脹機構、蒸發(fā)器構成的制冷劑的冷凍循環(huán),對室內進行 制冷供暖或者凈化空氣,并大致分為分離型和一體型。
雖然上述的分離型和一體型在功能上相同,但是分離型是在室內機 上設置冷卻/散熱裝置且在室外機上設置散熱/冷卻及壓縮裝置,并將相 互分離的室內機和室外機通過制冷劑配管連接的,而一體型是使冷卻和 散熱功能一體化并在住宅的墻上打孔或在窗戶上吊掛而直接設置的。
如上述的空調機形成有吸入室內的空氣的空氣吸入口、和排出在空調 機內部共造的空氣的空氣排出口,但是近年來,為了美觀和防止異物的侵
入,有如下趨勢即便增加部件數(shù)目,也要在空氣吸入口和空氣排出口上 分別設置板狀的葉片,而不設置格柵。
此外,在為了使配置于空氣吸入口上的吸入葉片旋轉,另外設置^U^ 葉片馬達,并且為了使配置于空氣排出口上的排出葉片旋轉,另外設置排 出葉片馬達的情況下,根據(jù)空調機電源的接通/斷開,而自動地對空氣^UV 口和空氣排出口進行開閉,從而提高^f吏用的^更利性。
另一方面,韓國專利公開公報10-2005-0031568中'iS開有空氣^U^口 和空氣排出口由一個葉片一起開閉的空調機。
上述一個葉片,在上端和下端之間隔開i殳置多個垂直部,且在多個垂 直部之間形成有空氣通過的通路,在其上端突出形成上端旋轉軸,并支承 本體使其可旋轉,在其下端突出形成下端旋轉軸,并連接有在空調機下部 設置的葉片馬達。
上述的一個葉片,在葉片馬達的驅動時,以上端旋轉軸和下端旋轉軸為中心,向左、右方向旋轉動作,從而使空氣吸入口和空氣排出口一起關 閉或一起打開,并且在空氣吸入口和空氣排出口打開時,引導空氣的^X 和排出。
但是,在韓國專利公開公報10-2005-0031568中所公開的空調機存在 如下問題,即在打開葉片時,從前方能夠看到空氣^l/v口和空氣排出口之 間的部分以及葉片的上端旋轉軸及下端旋轉軸,從而不能使外觀高檔化。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上述的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點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 一種空調機,該空調機在打開葉片時,遮蔽本體和葉片之間的空間的一 部分,從而使外觀變得高檔化。
本發(fā)明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遮蔽設置在葉片上的各種部件,而 保護部件的空調機。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包括本體,其具有空 氣吸入部和空氣排出部;葉片,其開閉上述空氣pA^部和空氣排出部;遮 蔽部,其形成為在上述葉片打開時,遮掩上述本體和葉片之間的空間中的 一部分。
在此,上述葉片可以一起開閉上述空氣^l/v部和上述空氣排出部。而 且,上述空氣^l^部形成在本體的側面下部,上述空氣排出部與上述^L^ 部分隔地形成在本體的側面上部,在上述葉片打開時,上述遮蔽部遮蔽上 述空氣^IX部和空氣排出部的被分隔的部分。
另一方面,上述葉片被配置成,在上述葉片關閉時,上述葉片覆蓋上 述空氣^X部和空氣排出部中的一個以上所形成的面的整體。
在此,包括一個以上的連接機構,該連接機構將上述葉片以可開閉的 方式連接在上述本體上,在葉片打開時,上述遮蔽部遮掩上述連接機構。
而且,在上述本體上形成有空間部,其在上述葉片關閉時,將上述遮 蔽部容納到本體的內部中,上述遮蔽部可以形成為曲面形狀。
另一方面,在上述葉片上形成有引導空氣的流路導向件,在上述流路 導向件上可旋轉地配置有風向調節(jié)葉片,其調節(jié)排出的空氣的風向。在此,上述風向調節(jié)葉片形成為如下大小,即在上述葉片打開時,能夠遮蔽上述 流路導向件和上述本體之間的大小。上述空調M包括風向調節(jié)葉片驅動 源,該風向調節(jié)葉片驅動源設置在上述葉片上,以便旋轉上述風向調節(jié)葉 片,上述風向調節(jié)葉片驅動源形成在可由上述遮蔽部遮蔽的位置上。
如上所述構成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中,在葉片打開時,遮蔽部能夠 遮掩與空氣^以及排出引導無關的部分。因此,與本體和葉片之間的前 面部分的整體被露出的情9t4目比,具有提高美觀且可實現(xiàn)高檔感的優(yōu)點。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中,葉片在空氣p"部和空氣排出部的旁 邊能夠覆蓋形成有空氣級人部和空氣排出部中的一個以上的面的整體。因 此,在葉片關閉時,葉片側的外觀能夠給人B感,具有提高美觀的優(yōu)點。
另夕卜,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中,遮蔽部進行遮蔽,以便連接本體和葉 片的連接機構不向外部露出。因此,具有能夠防止連接機構的損傷或破損, 并提高美觀的優(yōu)點.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中,遮蔽部形成為在葉片打開時遮掩空氣 ^部和空氣排出部之間的空間的方式。因此,從空氣排出部排出的空氣 被遮檔而不會直接pA^到空氣pA^口中,從而具有提高室內的空氣調和性 能的優(yōu)點。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中,在空氣排出部側的流路導向件上設有 風向調節(jié)葉片,該風向調節(jié)葉片能夠關閉空氣排出部。具有空調機能夠備 有多樣的排出模式的優(yōu)點。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中,在葉片上設有旋轉風向調節(jié)葉片的風 向調節(jié)葉片驅動源。因此,具有風向調節(jié)葉片驅動源的維l務容易的優(yōu)點。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中,風向調節(jié)葉片驅動源形成在可由遮蔽 部遮蔽的位置上。因此,具有異物不會侵入到風向調節(jié)葉片驅動源中的優(yōu)
本發(fā)明的特點及優(yōu)點,將通過后述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和參 照以下的附圖,而變得更易于理解。
圖l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運轉停止時的立體圖。
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運轉中時的立體圖。
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分解立體圖。
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下部橫向剖視圖。
圖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上部橫向剖視圖。
圖6是圖l至圖3中所示的葉片的放大分解立體圖。
圖7是圖l至圖3中所示的葉片的縱向剖視圖。
圖8是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葉片驅動機構的分解 立體圖。
圖9是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葉片驅動機構的剖視圖。
圖1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葉片被葉片驅動^處于 關閉狀態(tài)時的橫向剖視圖。
圖1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葉片被葉片驅動機構處于 打開狀態(tài)時的橫向剖視圖。
圖12是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支承機構的分解立 體圖。
圖13是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支承機構的剖視圖。
圖14是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在葉片關閉動作時的 支承機構的橫向剖視圖。
圖15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在葉片打開動作時的支 承機構的橫向剖視圖。
圖16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引導機構的分解立體圖。圖17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引導機構的縱向剖視圖。
圖18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引導機構的橫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圖l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運轉停止時的立體圖,圖 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運轉時的立體圖,圖3是根據(jù)本 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 一實施例的下部橫向剖視圖,圖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 上部橫向剖視圖。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如圖1至圖5所示,在本體2上形成有吸入 室內空氣的空氣吸入部4、 6,并且還形成有排出在本體2內部被加熱、 冷卻或者凈化等被調和的空氣的空氣排出部8、 10。
本體2可適用于立式空調機、掛式空調機或吊頂式空調機等的任意 一種情況,下面以立式空調機為例進行說明。
本體2中,在下部形成有空氣級人部4、 6,且在上部形成有空氣排出 部8、 10,從而通過空氣^l/v部4、 6吸入空氣,并在本體2的內部祐 調和 后,通過空氣排出部8、 IO排出被調和的空氣。此外,還包括底座12、殼 體20、下部面板30、 40、以及上部面板50。
底座12形成本體2的底面部外觀,并支承殼體20和下部面板30、 40。 此外,形成有周圍部越向下側越寬的形狀的傾斜部14。
殼體20形成本體2的后方部外觀,且由后板部22、左板部24和右板 部26構成,并位于底座12的后方部上側。
下部面板30、 40由構成左側空氣5Zl^部4的左側下部面板30、和構 成右側空氣^部6的右側下部面板40構成。
左側下部面板30祐i殳置成配置于底座12的前方部左側上方,左側空 氣^LA口 31沿左右方向或沿左側前方方向形成。在左側下部面板30上設置安裝左側過濾器32的左側過濾器罩34,在 左側下部面板30和左側過濾器革34之間的空間內配置有左側清潔單元 36,該單元36沿著左側下部面板30、左側過濾器32和左側過濾器罩34 中的至少一個進行升降,并對左側過濾器32的異物進行打清潔。
此外,右側下部面板40位于與左側下部面板30相對稱的位置,且其 主要構成與上述左側下部面板30的構成相同。
左側下部面板30與右側下部面板40,如圖3所示,形成有后述的葉 片驅動^ 160的驅動連桿164貫通的連桿貫通部38、 48。
上部面板50配置于殼體20的前方上部,并在左側形成有左側空氣 排出部8,在右側形成有右側空氣排出部10。此外,包括前板部52、左 側板部53、及右側板部54。
在前板部52和左側板部53之間形成有左側傾斜部55,在左側傾斜部 55上,沿左右方向開口形成有左側空氣《#出口 56,或者沿左側前方方向的 傾斜方向開口形成有左側空氣排出口 56。
左側空氣排出部8具有左側空間部Sl ,該空間部在后述的左側葉片卯 關閉時,插入并容納在左側葉片90上突出地具備的左側風向調節(jié)部92。 從而,左側傾斜部55向本體2的內側方向嵌入形成,并相對于前板部52 和左側板部53傾斜地形成。
此外,在前板部52和右側板部54之間形成右側傾斜部57,在右側傾 斜部57上,沿左右方向開口形成有右側空氣排出口 58,或者沿右側前方 方向開口形成有右側空氣排出口 58。
右側空氣排出部10具有右側空間部S2,該空間部在后述的右側葉片 IOO關閉時,插入并容納在右側葉片100上突出地具備的右側風向調節(jié)部 102。從而,右側傾斜部57向本體2的內側方向嵌入形成,并相對于前板 部52和右側板部54傾斜地形成。
如圖3所示,上部面板50上形成有連桿貫通部59,該貫通部中貫通 有后述的支^IM^ 170的支承連桿171。
另一方面,在上部面板50的前方設置有前蓋60。前蓋60被設置成可 遮蔽上部面板50的前方,且形成為四角板狀,從而左側的一部分62遮蔽左側空間部Sl的前方,右側的一部分64遮蔽右側空間部S2的前方。
前蓋60起到一種空氣導向件的作用,以便通過左側空氣排出口 56和 右側空氣排出口 58的空氣不會直接向前方方向前進,而被引導向左側葉片 90和右側葉片100,而且當左側葉片90及右側葉片IOO位于關閉位置時, 起到一種遮蔽構件的作用,以便在前方不會看得到左側風向調節(jié)部92和右 側風向調節(jié)部102。
此外,前側面板70形成空調機的前側外觀,并可旋轉地連接于底座 12、左側下部面板30、和右側下部面板40、及上部面板50中的至少一個, 從而被配置成可打開或關閉上部面板50、前蓋60的上端、瓦氐座12的前 側部之間。
在此,前側面板70包括以本體2為基準位于外側的外側構件71、位 于內側的內側構件72、及結合外側構件71和內側構件72的支架73。
在內側構件72上形成有至少一個開口槽72a,在開口槽72a或開口槽 72a的后方位置設置有通過外側構件71顯示空調機的運轉信息的顯示器 74。
另一方面,4^體2,如圖2或圖3所示,構成為如下結構形成有空 氣排出口 78的獨立的排出口單元80在本體2的內側上部向本體2的上方 上升或下降。
在本體2上設置有升降引導排出口單元80的升降導向件82。若排出 口單元80向升降導向件82的上部上升,則打開空氣排出口78。此外,若 排出口單元80向升降導向件82的下部下降,則排出口單元80的上面會^a 蓋本體2的上面,空氣排出口 78被遮蔽。
在此,升降導向件82位于殼體20和上部面板52之間的空間中的上部, 在升降導向件82上設置有上部裝飾構件84,該構件遮蓋升降導向件82中 殼體20和上部面板52之間的空間。
另一方面,本體2上設置有葉片90、 100,該葉片關閉空氣^部4、 6和空氣排出部8、 IO中的至少一個來引導空氣。
本實施例中,葉片90、 100—起關閉或打開空氣"iUV部4、 6和空氣排 出部8、 10,并對^UV空氣和排出空氣均進行引導。從而,沿上下方向較長地形成。
此外,在本體2和葉片卯、100中的至少一個上,形成有遮蔽本體2 和葉片90、 IOO之間的局部、特別是與空氣的PiUV引導和空氣的排出引導 無關的部分的遮蔽部(109、 154、 210、 222、 224),下面關于遮蔽部(109、 154、 210、 222、 224)將在后面進行詳細說明。
葉片90、 100包括左側葉片卯,其同時一起關閉或打開左側空氣吸 入部4和左側空氣排出部8,引導由左側空氣^部4吸入的空氣,并引 導通過左側空氣排出部8排出的空氣;右側葉片100,其同時一起關閉或 打開右側空氣吸入部6和右側空氣排出部10,引導由右側空氣^UV部6吸 入的空氣,并引導通過右側空氣排出部10排出的空氣。
左側葉片卯連接于后述的支#構170、引導機構180、及葉片驅動 機構160。此外,左側葉片卯隨著支;|*構170、引導機構180、及葉片 驅動機構160的旋轉而移動,并關閉或打開左側空氣^v部4及左側空氣 排出部8中的至少一個.
此外,左側葉片卯起到開放時對排出或^U^的空氣進行引導的作用。 另外,左側葉片90被閉鎖時形成空調機的前方部左側面外觀,并形成為全 部覆蓋左側下部面板30的左側面和上部面板50的左側面的大小及形狀。
此外,左側面板卯包括左側風向調節(jié)部92。左側風向調節(jié)部92當左 側面板90開放時,調節(jié)排出中的空氣的風向,當左側面板90閉鎖時,被 插入并容納于左側空間部Sl中。
此外,右側下部面板40位于與左側下部面板30對稱的位置,其主要 構成與上述左側下部面板30的構成相同。
另一方面,左側葉片卯和右側葉片100分別由多個構件的結合體120、 130、 140構成。
而且,左側葉片卯和右側葉片100的從外部可看得到的主要部分即外 側構件120可分別由如玻璃、木材、金屬材料、或具備裝飾部的合成樹月旨 物的美感高的構件來構成。從而,提高美感,可更換外側構件120并可體 現(xiàn)新穎的設計性。
圖3及圖5所示的附圖標記300 ;^i殳置于本體2的內側上部,并位于升降導向件82的下部位置而使制冷劑和空氣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器。圖3 及圖4所示的附圖標記310是設置于本體2的內側下部的iMJd機。圖3所 示的附圖標記320是設置于底座12且對清潔單元36、 46清潔的異物進行 處理的異物處理裝置。
圖6是圖l至圖3所示的葉片的放大分解立體圖,圖7是圖1至圖3 所示的葉片的縱向剖視圖。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葉片90、 100,如圖2及圖3和圖5所示,在葉片卯、 100的內側面具備風向調節(jié)部92、 102,整體上構成為左、右對稱的結構, 以下,為了便于說明,對于一個葉片和一個風向調節(jié)部進行詳細說明。
葉片卯、100構成為內側構件110和外側構件120重疊配置的雙重結構。
內側構件110面對于本體2來配置,并形成葉片卯、IOO的內側外觀。 此外,外側構件120朝向本體2的外側配置,并形成葉片卯、100的外側 外觀。
而且,上述內側構件110由下部內側構件130和位于下部內側構件130 的上側的上部內側構件140。
進而,沿著內側構件110的周圍,突出形成有周緣部132、 142,外側 構件120插入并配置于周緣部132、 142的內側。
另一方面,內側構件IIO中朝向本體2側的面起到引導i5^V、排出的 空氣的作用,外側構件120起到形成從外部主要看得到的外觀的作用。
內側構件110和外側構件120中至少一個形成為立體形狀,葉片卯、 100內部的內側構件110和外側構件120之間形成空的空間136、 146。在 此空的空間136、 146構成隔熱層,而能夠防止當冷空氣被內側構件110 引導時可能發(fā)生的在外側構件120的外面結露的情況。此夕卜,由于葉片90、 100的厚度^f,所以能夠使驅動時的震動或變形變得最小化.
在此,空的空間136、 146也可以由葉片卯、IOO的與外部貫通的開放 的空間構成。但在開放的空間的情況下,由于有可能^/V異物等,所以優(yōu) 選為由封閉的空間構成。從而,對空的空間136、 146為由內側構件110 和外側構件120包圍著的封閉空間構成的情況進行說明,并對葉片90、 100以內側構件110形成為立體形狀的情況ii行-沈明。
如圖6或圖7所示,內側構件110的中間部分由朝向本體2突出的中 央板體部U2構成,在中間部分的中央板體部112的周圍形成有傾斜部114。
在本體2的側面形成有上部面板50和殼體20之間的縫隙、及下部面 板30、 40和殼體20之間的縫隙。從而,如圖4及圖5所示,在周緣部132、 142和傾斜部114之間形成有后方板體部116,而起遮蔽上述縫隙的作用。
另一方面,板體部112和傾斜部114與外側構件120分隔,而形成空 間136、 146。此外,后方板體部116與外側構件120貼緊。
由于葉片90、 100的外側構件120的一部分與內則構件110分隔,所 以外側構件120的一部分會^L^向空間136、 146。從而,支承外側構件120 的至少一個以上的肋條138、 148朝向外側構件120突出,以《更外側構件 120不祝&向空間136、 146。
另 一方面,內側構件110和外側構件120也可以通過粘接劑等粘接方 法、螺釘類等連結構件、掛鉤或軸套等鉤掛結構來結合。
在內側構件110和外側構件120通過鉤掛結構結合時,在內側構件110 的周緣部132、 142上形成鉤掛外側構件120的鉤掛部134、 144。
另一方面,為了提高葉片卯、IOO關閉時的美感,外側構件120可以 由如玻璃、木材、金屬材料、或具備裝飾部的合成樹脂的美感高的構件形 成。此外,葉片卯、100也可以在外側構件120和內側構件110之間形成 具備裝飾美的印刷紙、印刷層、或涂層等裝飾部122。
裝飾部122可以由印刷紙等薄片材質構成并通過粘接劑等粘貼于玻璃 和內側構件IIO中的一個上。此外,由印刷層或涂層直接形成于玻璃和內 側構件110中的一個上。以下,對外側構件120由玻璃和f^飾部122構成 的情況進行說明。
另一方面,J L向調節(jié)部102包括排出流路導向件103;可左、右旋 轉地配置于排出^W導向件103上的排出葉片104;使排出葉片104旋轉 的排出葉片馬達105。此外,風向調節(jié)部102起到調節(jié)從空氣排出部8、 10 排出的空氣的風向的作用,并具備于上部內側構件140上。排出流路導向件103突出形成于上部內側構件140上,并包括具有曲 面的曲面導向件106、和在曲面導向件106的上部水平地形成的水平導向 件107。從而,上述曲面導向件106也可以與上部內側構件140 —體地形 成。
曲面導向件106形成為如下曲面形狀,即后端與空氣排出部8、 10 的距離較近,前端與空氣排出部8、 IO的距離較遠。從而,使通過空氣排 出部8、 IO的空氣流動變得順暢。
水平導向件107以板體形狀突出地形成。從而,通過空氣排出部8、 10的空氣不向上方擴展,而向前方直行地被引導。此外,在水平導向件107 上形成有軸支承部107a,軸支承部107a可旋轉地與形成于風向調節(jié)葉片 104的上端上的上端旋轉軸結合。
風向調節(jié)葉片104以如下的大小和形狀形成,即在葉片90、 100 打開時,能夠開閉左、右空氣排出部8、 10,并在葉片卯、IOO打開時, 能夠遮掩排出流路導向件103和本體2的側端之間的大小和形狀。
另外,風向調節(jié)葉片104形成為在葉片90、 IOO打開時能夠遮蔽空 氣排出部的大小。因此,能夠打開空氣吸入部,并封閉空氣排出部。因 此,上述的空調機能夠體現(xiàn)多樣的運轉模式。
還有,葉片卯、IOO在曲面導向件106的下部形成有容納風向調節(jié) 葉片驅動源105的容納部109。
在此,風向調節(jié)葉片驅動源105可插入到容納部109并直接設置在 容納部109中,風向調節(jié)葉片驅動源105安裝在另外的驅動源固定件108 上,驅動源固定件108可以插入到容納部109的內部而被安裝,下面, 對具備另外的驅動源固定件108的情況進行說明。
風向調節(jié)葉片驅動源105中,旋轉軸105a貫通形成在驅動源固定 件108上的軸貫通孔108a,而連接在風向調節(jié)葉片104的下端旋轉軸 104b上,并通過螺釘?shù)鹊倪B結構件105b連結于形成在驅動源固定件108 上的連結凸臺108b上。
而且,驅動源固定件108在容納部109的上側位置上插入到容納部 109的內部,而插進容納部109中被安裝。在此,容納部109構成為遮蔽風向調節(jié)葉片驅動源95和驅動源固 定件的結構,遮掩風向調節(jié)葉片驅動源95和驅動源固定件的前板部作 為遮蔽部發(fā)揮作用。
另一方面,容納部109為了如上所述的結合和遮蔽,由整體上上面 敞開的箱體部構成。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葉片還包括結合裝置150,該結合裝置150結合多 個作為內側構件130、 140的下部內側構件130和上部內側構件140。
結合裝置150包括第一結合部152,其形成在下部內側構件130 的一面上;第二結合部154,其形成在上部內側構件140的一面上并與 第一結合部152結合。而且,第一結合部152和第二結合部154沿上下 方向插入,并形成插入空間部156。
而且,第二結合部154具有第一結合部152的上端從上側方向被卡 住的上板部154a。并且,第一結合部152和第二結合部154通過螺釘?shù)?的連結構件158被連結。因此,在第一連結部152上形成連結構件158 貫通的第一連結孔153,在第二連結部154上形成與貫通第一連結孔160 的連結構件158相結合的第二連結孔155。在此,第二連結孔155可以 形成于在第二連結部154的內部形成的板體部上,或者形成于從板體部 155突出的凸臺157上。
還有,結合裝置150構成為如下遮蔽結構,即,在如上所述的結合 時,從前方看不到凸臺157以及連結構件158。
在第一結合部152和第二結合部154相互結合時,兩個中的一個前 板部遮掩另一個前板部而結合,由此遮蔽連結部。而且,另外的板體形 狀的遮蔽部也可以形成在連結部的前方位置上。下面,在本實施例中, 對第一連結部152和第二連結部154中的一個前板部154作為遮蔽另一 個前板部152的遮蔽部來發(fā)揮作用的情況進行說明。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妁容納部109以及結合裝置150大致形成在葉 片90、 IOO打開時空氣吸入口 4、 6的旁邊和空氣排出口 8、 IO的旁邊 之間的位置上。因此,發(fā)揮劃分葉片卯、100中的引導空氣吸入的部分 和引導空氣排出的部分的作用。由此,被引導排出的空氣不直接再吸入 到空氣吸入口中。葉片卯、100沿長度方向較長地形成,并在上部、下部和中央部中 可分別設置葉片驅動機構160、支承機構170以及引導機構180。
參照圖7,在本實施例中對以下的情況進行說明,即,在葉片90、 100的下部連接葉片驅動機構160,在葉片卯、100的上部連接支承機 構170,并在葉片90、 100的中央部配備引導機構180。
另一方面,葉片卯、100在下部形成與葉片驅動機構160連接的驅 動連桿連接部210,且在上部形成與支承機構170連接的支承連桿連接 部220,并在中央部形成安裝引導機構180的容納部230。
驅動連桿連接部210是連接葉片驅動機構160中的后述的驅動連桿 164的連桿連接部。而且,驅動連桿164通過連結構件211連結于形成 在下部內側構件130上的連結凸臺212。
支承連桿連接部220是連接支承機構170中的后述的支承連桿171 的連桿連接部。支承連桿171通過連結構件211連結于形成在水平導向 件107上的連結凸臺。
容納部230突出地形成在下部內側構件130和上部內側構件140中 的一個上,以便設置引導機構180,下面,以容納部230突出地形成在 上部內側構件140的第二結合部154上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另一方面,葉片90、 100連接于葉片驅動機構160、支承機構170 和引導機構180上,從而被驅動、被支承、被引導。此外,葉片驅動機 構160、支承機構170和引導機構180以位于本體內側的旋轉中心為軸 進行旋轉運動0
另一方面,引導機構180由支架181構成,該支架181i更置于葉片 90、 IOO上,具體地講可移動地設置在容納部230中,并在本體2上, 尤其是在上部面板50上形成引導支架181的支架導槽184。支架導槽 184由曲線形狀的軌道構成,以便在葉片90、 IOO的打開動作和關閉動 作時,引導支架181的端部即下端,并且構成為一端被封堵的結構,以 便在葉片卯、IOO過度打開地旋轉的情況下,支架181的端部被卡住, 而限制葉片卯、IOO的過度旋轉。
圖8是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葉片驅動機構的分解立體圖,圖9是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葉片驅動機構的 剖視圖,圖1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葉片被葉片驅動機 構處于關閉狀態(tài)時的橫向剖視圖,圖1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 施例的葉片被葉片驅動機構處于打開狀態(tài)時的橫向剖視圖。
如圖8至11所示,葉片驅動機構160包括連接于葉片90、 100的驅 動連桿164、和使驅動連桿164旋轉的連桿旋轉機構。此外,連桿旋轉機 構由設置于本體2的馬達161、和連接于馬達161并將馬達161的驅動力 傳遞到驅動連桿164的動力傳遞機構構成。
此外,動力傳遞機構包括連接于馬達161的驅動齒輪162;與驅動 齒輪162咕合并形成于連桿164上的從動齒輪163。
在此,葉片驅動W^160也可以直接連接于馬達161上。但是,在馬 達161、連桿164、和葉片90、 100的整體上的組裝作業(yè),或者馬達161 和連桿164中的一個破損或,裝錯誤時,為了便于重新組裝馬達161, 優(yōu)選為連桿164和馬達161不直接連接,而通過動力傳遞機構連動,
另外,馬達161設置在底座12上,且在底座12上形成有插入馬達 161的插入部13。馬達161的旋轉軸161a突出在底座12上面,而其主 體埋入式地插入在底座12的插入部13中'而且,在插入部13的周邊 一側形成有可放置連接在馬達161主體上的導線161b的導線槽部13a。
驅動齒輪162的旋轉中心被連接到馬達161的旋轉軸161a上。
驅動連桿164包括連接于葉片90、 100,特別是連接于驅動連桿連 接部210的葉片連接部166;成為旋轉中心且形成有從動齒輪163的旋轉 連接部167;在葉片連接部166和旋轉連接部167之間曲折狀地形成的引 導部168。
在葉片連接部166上,在與驅動連桿連接部210的連結凸臺212相對 置的位置上形成有連結構件211貫通的連結孔166a。
在此,葉片連接部166和驅動連桿連接部210是通過連結構件211 連接的。另外,上述葉片連接部和驅動連桿連接部形成為可適用插入式 連接,并構成為從前方看不到連結連桿212和連結構件211的遮蔽結構。
在葉片連接部166和驅動連桿連接部210相結合時,兩個中的一個前板部遮掩另一個的前板部而結合,從而遮蔽連接部,而且,另外的板 體形狀的遮蔽部也可以形成在連接部的前方位置上。在本實施例中,對
如上所述,為了起到遮蔽部的作用,葉片連接部166形成為上面敞 開的箱體形狀,并且連結孔166a沿上下方向開口的方式形成在下板部 上。而且,驅動連桿連接部210形成為下面敞開的箱體形狀,并連結凸 臺212向下突出地形成在上板部上。而且,連結構件211貫通葉片連接 部166的連結孔166a而連結于驅動連桿連接部210上。結果,此時, 驅動連桿連接部210的前板部作為連接部遮蔽部來發(fā)揮作用。
旋轉連接部167可旋轉地連接在本體2的下部即底座12上,并成 為連桿164以及葉片90、 100的旋轉中心。
另一方面,在連桿164和底座12中的一個上形成旋轉軸164a,并 在另一個上形成支承部16,旋轉軸164a插入到該支承部16中并可旋轉 地被支承。
在此,在旋轉軸164a和支承部16之間可以具備使磨損最小化的另 外的軸套164b。
引導部168形成為在旋轉連接部167和葉片連接部166之間彎曲的 形狀。而且,引導部168的一部分被容納在形成于驅動連桿連接部210 上的開口部214中。
另一方面,在本體2上設有覆蓋驅動齒輪162和從動齒輪163以保 護驅動齒輪162和從動齒輪163的護罩165。
護罩165是一種覆蓋并保護驅動齒輪162和從動齒輪163的齒輪蓋, 該護軍165的底面敞開,且在上板部和周圍部中的周圍部的一部分上形 成有連桿164貫通的連桿貫通部165a。
護軍165起到在驅動連桿164旋轉時引導驅動連桿164的旋轉的 連桿導向件的作用。
另一方面,護罩165通過連結構件165b連結在底座12上。因此, 在護罩165上形成連結構件165b貫通的連結部165c,并在底座12上形成連結孔15,連結構件165b連結在該連結孔15中,該連結構件165b 貫通護軍165的連結部165c。
而且,在連桿164和護軍165中的一個上形成旋轉軸164c,在另一 方上形成支承部165d,旋轉軸164c被插入到該支承部165d中,并被 可旋轉地支承。從而,能夠作為在連桿旋轉時防止任意地脫落的連桿支 架發(fā)揮作用。
在此,旋轉軸164c也可以直接被支承部165d支承,也可以在其間 配備使磨損最小化的另外的軸套164d。
在支承部165d形成在護罩165上的情況下,可以在護罩165的左 右側形成多個支承部165d,以便能夠在本體2,尤其是在底座12的左、 右側共同設置。
另外,包括如上所述的葉片驅動機構160旋轉時減少上述驅動連桿 164和底座12之間的摩擦的摩擦降低機構。本實施例中的摩擦降低機構 由設置在驅動連桿164上的滾輪169形成,以便沿著底座12的上面滾 動。在此,滾輪169設置在驅動連桿164的底面。因此,減少驅動連桿 164和底座12之間的摩擦,使葉片90、 100的載荷分散在底座12,防 止葉片卯、100的載荷集中在驅動連桿164上。
另外,滾輪169包括兩端向上彎曲并以插入方式等固定于連桿164 上的軸部169a、和可旋轉地配置在軸部169a的中央外周上的輪部169b。
圖12是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支承機構的分解立 體圖,圖13是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支承機構的截面 圖,圖14是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空調機在葉片密封動作時的 支承機構的橫向剖視圖,圖15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空調機在 葉片打開動作時的支承機構的橫向剖視圖。
支^L^J 170,如圖12至圖15所示,包括連接于葉片90、 100的 支承連桿171;對支M桿171進行可旋轉的支承并進行引導的連桿導向 件172。
支^構170中,支承連桿171在葉片卯、IOO的上部旁邊位置上, 被連桿導向件172支承并引導而進行旋轉,從而幫助葉片90、 100的動作。支承連桿171包括連接于葉片卯、100的支承連桿連接部220的葉 片連接部173;可旋轉地連接于連桿導向件172并成為旋轉中心的旋轉連 接部174;位于葉片連接部173和旋轉連接部174之間的引導部175。此外, 引導部175,在上述葉片連接部173以上述旋轉連接部174為中心旋轉時, 沿著連桿導向件172被滑動引導。此外,引導部175被配置成貫通在空氣 排出口 8、 10的周邊部形成的連桿貫通部59或空氣排出口 56、 58。
葉片連接部173在與形成于支承連桿連接部220上的連結凸臺相對置 的位置上形成有貫通連結構件221的貫通孔173a。此外,葉片連接部173 整體上形成為下面部敞開的箱體形狀。
而且,葉片連接部173被配置成在葉片90、 100的水平導向件107的 上面上包圍支承連桿連接部220并與水平導向件107接觸。
另一方面,支承連桿連接部220分隔形成有多個連結凸臺,在多個連 結凸臺之間形成有較長的加強其強度的加強肋226。此外,加強肋226在 與葉片連接部173連接時貼緊于葉片連接部173的內壁而提高其結合強度。
另一方面,葉片連接部173的連結孔173a與支承連桿連接部220即連 結凸臺對應地分隔形成有多個。進而,支承連桿連接部220的連結凸臺及 葉片連接部173的連結孔173a,可以多個排列為一列,或者排列成三角形 的結構。但是,本實施例中,排列成三角結構,從而與排列成一列的情況 相比,更牢固地進行連結。葉片連接部173包括包圍支承連桿連接部220 并位于上部導向件107的上方的箱形部173b;連接引導部175和箱形部 173b的彎曲部173c。葉片連接部173和引導部175被連接成相互有階梯差。 從而,箱形部173b和引導部175形成為一定高度差。此外,彎曲部173c 配合箱形部173b和引導部175的高度差。而且,彎曲部173c在箱形部173b 位于上部導向件107之上時,與上部導向件107的側端107a接觸支承。
旋轉連接部174可旋轉地連接于位于本體2的上部的連桿導向件172, 并成為支承連桿171的旋轉中心。此外,旋轉連接部174起到連接于支承 連桿171的葉片卯、100的葉片90、 100的旋轉軸的作用。
另一方面,支承連桿171和連桿導向件172中的一個上形成有旋轉軸 174a、 174b,在另一個上形成有一對旋轉軸174a、 174b插入而被可旋轉 地支承的支承部176a、 177a。旋轉軸174a、 174b也可以在其間具備使使磨損最小化的一對軸套 176b、 177b。
本實施例中,在旋轉連接部174上,上、下垂直地突出形成有旋轉軸 174a、 174b,支承部176a、 177a由連桿導向件172上的沿上下方向開口 的槽部構成。
引導部175在旋轉連接部174和葉片連接部173之間彎曲地形成。
連桿導向件172在內部形成有支承連桿171可在一定角度范圍內轉動 的空間172a,在周圍部的一部分上開口形成有連桿171貫通的開口部 172b 。
在此,連桿導向件172形成為,在葉片卯、100的關閉模式時,支承 連桿171的引導部175全部被插入并容納。此夕卜,支承引導部175的M, 并在葉片卯、100的旋轉動作的途中,對引導部175進行滑動引導。而且, 葉片90、 100的開放模式時,引導部175貫通并突出,而且支承引導部175 的一部分。從而,空間172a形成為大于旋轉連接部174及引導部175,且 開口部172b形成為支承連桿171的旋轉時引導部175可旋轉的大小。
連桿導向件172包括上面敞開的下部導向件176;與下部導向件176 相對置的下面敞開的上部導向件177。從而,上部導向件177和下部導向 件176之間形成有空間172a。
下部導向件176和上部導向件177,為了形成開口部172b,而在下部 導向件176和上部導向件177的前方部分別形成開口部。
另一方面,在下部導向件176的周圍部上,突出有形成有連結孔的下 部連結部176c,在上部導向件177的周圍部上,突出形成有與下部連結部 對應且形成有連結孔的上部連結部177c。從而,連桿導向件172通過貫通 下部連結部176c和上部連結部177c的連結構件178而結合。
連桿導向件172被設置成在本體2的內部通過連結構件179a、 179b 而連結,在上部面板50的內側面上突出形成的連結凸臺50a上,沿周圍部 突出形成有由連結構件179a、 179b連結的連結部176d、 177d。
另一方面,在本體2和葉片90、 100中的一個上形成遮蔽部222 (下 面,稱為"連接部遮蔽部"),該遮蔽部222在葉片90、 100打開時遮掩葉片卯、100的支承連桿連接部220以及支承連桿171的葉片連接部173 的前方。
在此,在葉片90、 100打開時,連接部遮蔽部222進行遮蔽,以便 從前方看不到葉片90、 100的支承連桿連接部220或支承連桿171的葉 片連接部173。而且,連接部遮蔽部222可以從葉片90、 100,尤其是 從上部內側構件140向旁邊突出地形成,也可以在葉片90、 100,尤其 是在水平導向件107的前端上向上側延伸形成。因此,能夠解決如下問 題,即因葉片90、 100的上部露出而不簡潔并降低美感,而且異物侵入 到連接部中的問題。
還有,連接部遮蔽部222形成為板狀,以便使形成在支承連桿171 的葉片連接部173上的前板部貼緊而相互支承。
另一方面,在本體2和葉片90、 100中的一個上形成空間遮蔽部224 (下面,稱為"空間遮蔽部"),該空間遮蔽部224遮蔽葉片卯、IOO的 上部和本體2的上部之間的與空氣排出無關的空間的前方。
空間遮蔽部224形成在連接部遮蔽部222的上側位置上,并以在葉 片卯、IOO打開時從前方看不到連接部遮蔽部222的上部空間的方式進 行遮蔽。因此,可以在葉片卯、100、尤其是在連接部遮蔽部222上向 上側延伸地形成,并且也可以從葉片90、 100,尤其是從上部內側構件 140上向旁邊突出地形成。
空間遮蔽部224與連接部遮蔽部222 —樣形成為板體形狀。而且, 與在連接部遮蔽部222上向上側延伸地形成的情況相比,從上部內側構 件140上向旁邊突出地形成的情況具有更高的強度。因此,最好從上部 內側構件140上向旁邊突出地形成,并且在與空間遮蔽部224之間具有 縫隙。
圖16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引導機構的分解立體 圖,圖17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引導機構的縱向剖視 圖,圖18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一實施例的引導機構的橫向剖視 圖。
引導機構180,如圖16至圖18所示,包括支架181,該支架181 設置于形成在葉片90、 100上的容納部230中。 21引導機構180位于葉片卯、IOO的中央部,并起到引導葉片卯、100 的移動的作用。當基于葉片馬達161的驅動而葉片卯、IOO移動時,支架 181沿著設置于本體2的支架導槽184被引導,并協(xié)助葉片90、 100的動 作。
在此,容納部230形成為可上下移動地容納支架181,且其下面敞 開的箱體狀。并且,支架181突出地形成有把手部182,以使用戶可改 變支架的位置。
從而,在容納部230的周圍部沿上下方向較長地形成有引導把手部 182的把手部導向件231。
并且,支架181在周邊部形成有防脫突起183。在葉片卯、100的 容納部230形成有容納防脫突起183的滑槽部232。在此,滑槽部232 形成為上下端封閉的形狀。因此,防脫突起183可上下方向移動,但被 滑槽部232所限制。
另外,在本體2的上部面板50形成有引導支架182的支架導槽184。 支架導槽184可形成于在本體2上形成的空氣吸入口 4、 6和空氣排出 口 8、 IO之間的位置上。并且,容納部230形成于葉片卯、100的中央 部,且形成于當葉片90、 100關閉時可插入于空氣排出部8、 IO內側的 位置。
并且,支架181包括引導支架181的移動的引導部181a。并且,支 架導槽184包括葉片90、 IOO開閉時引導引導部181a的導軌185。導軌 185構成為一端封閉的結構,以便在葉片卯、IOO過度打開地旋轉時引 導部181a被阻擋而限制葉片卯、IOO的過度旋轉。
為了在葉片卯、100關閉時使引導部181a定位,支架導槽184進 一步包括上面敞開的槽部186。在此,槽部186形成為比支架181的下 端更大的空間,以便在葉片卯、IOO初始安裝時可使引導部181a有余 隙地進行定位。并且,其形成為上面敞開的箱體狀,以便可使引導部181 a 提起。
另外,導軌185形成為另一端與槽部186相通,以便使位于槽部186 的引導部181a進入到導軌185,并使被導軌185引導的引導部181a重 新進入到槽部186。并且,導軌185形成為與葉片90、 IOO的旋轉對應的曲線狀。
另外,引導機構180進一步包括配置于容納部230的彈簧187,以 便向由支架導槽184引導的方向推出支架181,從而在支架181位于容 納部230的內側上部時,支架181的下端可被支架導槽184引導。
并且,上述支架181進一步包括可固定彈簧187的彈簧固定部181b。 彈簧固定部181b起到將彈簧187固定在支架的作用,本實施例中形成 為支承桿的形態(tài)。
并且,彈簧187可位于支架181的上端。但是當彈簧187位于在離 支架181—定高度時,會使彈簧187的高度變小。因此,本實施例中的 支架181進一步包括支承彈簧187的彈簧支承部181c。并且,彈簧支承 部181c可形成于彈簧固定部181b。
即,引導機構180若利用手或工具將支架181的把手部182提升到 上側,則支架181壓縮彈簧187,從而其下端位于容納部230的內側空 間。若在上述的狀態(tài)下將容納部230插入到支架導槽184的上側位置, 則支架181不會被本體2,尤其是被上部面板50卡住,從而葉片卯、 IOO的安裝變得容易。
如上所述,若將容納部230插入到支架導槽184的上側位置之后, 放開把手部182,則因彈簧伸長而向下側推出支架181,支架181的下 端向容納部230的下端突出,并插入到支架導槽184的內側。
如上所述構成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的葉片動作的說明如下。
首先,當空調機制冷運轉時,尤其是葉片電機161以打開模式運轉。 此外,連接于葉片電機161的驅動齒輪162旋轉,連接于驅動齒輪162 的從動齒輪163也旋轉。因此,驅動連桿164以作為旋轉中心的旋轉軸 164a作為中心進行旋轉,并將葉片90、100向本體2的外側推動。從而, 當驅動連桿164旋轉時,葉片卯、IOO同時打開空氣吸入口 4、 6和空 氣排出口 8、 10。
如上所述的葉片卯、IOO打開動作時,連接于葉片90、 100的支承 連桿171以位于本體2內部的旋轉中心即旋轉軸174a、 174b作為中心 進行旋轉。此時,引導部175被下部導向件176和上部導向件177滑動引導,同時其一部分向開口部172b的側旁方向突出。
另外,葉片90、 100的下部被葉片電機161及驅動連桿164向本體 2的外側方向推動時,位于葉片卯、100的中間部分的支架181被支架 導槽184支承,同時沿著支架導槽184旋轉。
其結果,隨著葉片馬達161旋轉,驅動連桿164旋轉。這樣,葉片 90、 100的下部連接于驅動連桿而旋轉,葉片卯、IOO的中間部分支承 在支架181及支架導槽184而被引導。并且,葉片90、 IOO的上部被支 承連桿171及連桿導向件172支承并被引導。
在如上所述的葉片卯、IOO打開時,葉片90、 IOO的后方部遮掩機 殼20和上部面板50之間的縫隙、以及機殼20和左右側下部面板30、 40之間的縫隙。
而且,在葉片90、 100打開時,連接部遮蔽部222遮掩支承連桿171 和葉片90、 IOO的連接部,驅動連桿連接部210遮掩驅動連桿164和葉 片卯、IOO的連接部。因此,支承連桿171以及驅動連桿164相連接的 部分不向外部露出。
與此同時,連接部遮蔽部222以及空間遮蔽部224遮掩葉片90、 100 中的空氣排出口 56、58的旁邊部分的上側,容納部109和連結裝置150, 尤其是第二連結部154遮掩葉片90、 100中的空氣排出口 56、 58的旁 邊部分和空氣吸入口 31、 41的旁邊部分。由此,葉片90、 100從整體 上講,只有吸入并引導空氣的部分以及排出并引導空氣的部分向外部露 出,葉片卯、IOO從整體上看顯得簡潔,從而提高了美觀性并具有高檔 感。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葉片卯、IOO打開時,葉片90、 IOO的前端部 位于前面面板70的側端后方,從而從前面面板70的前方看不到葉片卯、 100的前端和前面面板70的側端之間的縫隙。另外,在如上所述的葉片 90、 IOO打開時,從空氣排出口8、 IO排出的空氣被葉片卯、IOO的上 部引導,并被容納部109和連結裝置150阻擋而不能經(jīng)由空氣吸入部4、 6的旁邊部分向下流動。從而使未經(jīng)過室內的調和而直接被吸入到空氣 吸入口4、 6的空氣變得最少。
另一方面,當空調機的制冷運轉停止時,葉片馬達161以關閉模式動作。而且,連接于葉片馬達161的驅動齒輪162逆旋轉,連接于驅動 齒輪162的從動齒輪163也旋轉。由此,驅動連桿163以作為旋轉中心 的旋轉軸164a、 164c為中心逆旋轉,而向本體2的內側方向拉引葉片 90、 100。由此,在驅動連桿164旋轉時,葉片90、 100同時封閉空氣 吸入口 4、 6和空氣排出口8、 10。
在如上所述的葉片90、 100關閉動作時,連接于葉片卯、100的支 承連桿171以位于本體2的內部的旋轉中心即旋轉軸174a、 174b為中 心逆旋轉。此時,引導部175被下部導向件176和上部導向件177滑動 引導,而被插入到連桿導向件172的空間172a內。
另外,在葉片卯、100的下部通過葉片馬達161以及驅動連桿164 被拉向本體2的方向時,位于葉片卯、100的中間部分的支架181被支 架導槽184支承的同時,沿著支架導槽184旋轉。
結果,驅動連桿164隨著葉片馬達161的旋轉而旋轉。結果,葉片 90、 100的下部連接于驅動連桿上并旋轉,葉片90、 IOO的中間部分被 支架181以及支架導槽184支承并被引導。而且,葉片90、 100的上部 被支承連桿171以及連桿導向件172支承并被引導。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空調機,在如上所述的葉片卯、IOO關閉時,葉片 90、 IOO覆蓋形成有空氣吸入口 31、 41以及空氣排出口 56、 58的整個 面,并遮掩所有空氣吸入口 31、 41以及空氣排出口 56、 58,從葉片90、 100的周邊看不到縫隙,如上所述的縫隙的遮閉給用戶等外觀的整體感, 使空調機的外觀具有高檔感。
權利要求
1. 一種空調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其形成有空氣吸入部和空氣排出部;葉片,其開閉上述空氣吸入部和空氣排出部;遮蔽部,其形成為在上述葉片打開時,遮掩上述本體和葉片之間的空間中的一部分。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征在于,上述葉片一起開閉上 述空氣^部和上述空氣排出部。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氣^U^部形成在本體的側面下部,上述空氣排出部與上述^v部分隔地形成在本體的側面上部,上述遮蔽部,在上述葉片打開時,遮蔽上述空氣吸入部和空氣排出部 的被分隔的部分。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征在于,上述葉片被配置 成,在上述葉片關閉時,上述葉片覆蓋上述空氣吸入部和空氣排出部中的 一個以上所形成的面的整體。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以上的 連接機構,該連接機構將上述葉片以可開閉的方式連接在上述本體上,在葉片打開時,上述遮蔽部遮掩上述連接^J。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本體上形 成有空間部,其在上述葉片關閉時,將上述遮蔽部容納到本體的內部中。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蔽部為曲面形狀。
8.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葉片上形成有引導空氣的流路導向件,在上述流路導向件上可旋轉地配置有風向調節(jié)葉片,該風向調節(jié)葉片 調節(jié)排出的空氣的風向。
9. 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征在于,上述風向調節(jié)葉片形 成為如下大小,即在上述葉片打開時,能夠遮蔽上述流路導向件和上述本 體之間的大小。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調;^包括風向調節(jié)葉片驅動源,該風向調節(jié)葉片驅動源設置在上述葉片上,以^更旋轉上述風向調節(jié)葉片,上述風向調節(jié)葉片驅動源形成在可由上述遮蔽部遮蔽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調機包括本體,其形成有空氣吸入部和空氣排出部;葉片,其一起開閉上述空氣吸入部和空氣排出部,并引導空氣;遮蔽部,其形成在上述本體或葉片中的至少一個上,以便在上述葉片打開時,遮掩上述本體和葉片之間的一部分。在葉片打開時,遮蔽部遮蔽與空氣的吸入和排出引導無關的部分,從而具有能夠提高美觀且可實現(xiàn)高檔感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F24F1/00GK101424416SQ20081009478
公開日2009年5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0月29日
發(fā)明者李圣周, 金江永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