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炭燒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燒烤食物的爐具,尤其涉及一種利用炭燃燒產生熱量烤燉菜肴的炭燒爐。
背景技術:
傳統的烤爐種類很多,它們功能單一,一般僅有燒烤功能,而且在放、取食物時很不方便。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種能夠方便控制爐火大小,放、取食物方便,能同時進行燒、烤、燉多種烹飪功能的炭燒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炭燒爐,包括爐體、炭盒、煙道和托架,其特征是所述煙道位于爐體頂部,所述炭盒位于爐體內底部,炭盒與爐體底面之間設有引風道,引風道的風門設置在炭盒下部爐體的爐壁上,在炭盒上部爐體內設置有至少上下兩層托架,每層托架與爐體之間通過滑道相連,在每層托架端部的爐壁上設有能將托架取出的送料口,送料口處設有爐門。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滑道固定在爐體內,表面與其對應的送料口下沿表面平齊。方便將托架從爐體內取出。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滑道表面為平面,在托架上設有與滑道表面相配合的滾輪。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爐門為下翻式爐門,爐門的下邊與爐體鉸接,在爐門與爐體之間設有能使爐門打開后,爐門內表面與滑道表面平齊的限位桿。
在煙道中設有可調節(jié)煙道大小的風門。
本實用新型是利用位于爐體內炭盒中板炭燃燒產生熱量進行燒、烤、燉菜肴,通過調節(jié)風門進風量的大小和調節(jié)煙道中設置風門的大小,調節(jié)爐內煙氣的排出量,控制板炭燃燒,從而達到控制爐火大小及爐內溫度的目的。煙道產生負壓吸引爐底熱量朝上,使整個爐膛溫度趨于均衡,進而能有效利用爐體內上下不同溫度實現一爐同時多種烹飪的功能。爐體內的下層進行燒烤,中上層進行燉菜、煲湯。由于在爐體的爐壁上設有耐火保溫磚,與外部環(huán)境隔離,因此節(jié)能效果顯著。尤其是本實用新型采用獨特的托架和爐門結構,使得在使用時放、取食物極為方便。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合于各種類型的餐館、飯店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主要由爐體1、炭盒2、煙道3和托架4組成,其中,在爐體1的爐壁上設有耐火保溫磚。所述煙道3位于爐體頂部,在煙道3中設有可調節(jié)煙道大小的風門11。所述炭盒2位于爐體1內底部,炭盒2與爐體1底面之間設有引風道5,引風道5的風門6設置在炭盒下部爐體的爐壁上,在炭盒2下部爐體1內設置有接灰盒13,在炭盒2上部爐體1內設置有上中下三層托架4,每層托架4與爐體1之間通過滑道7相連,在每層托架4端部的爐壁上設有能將托架4取出的送料口8,送料口8處設有爐門9。爐門9上設有鋼化玻璃觀察窗12。所述滑道7固定在爐體1內,滑動表面與其對應的送料口8下沿表面平齊。滑道表面為平面,在托架4上設有與滑道表面相配合的滾輪。所述爐門9為下翻式爐門,爐門9的下邊與爐體1鉸接,在爐門9與爐體1之間設有能使爐門9打開后,爐門9內表面與滑道7表面平齊的限位桿10。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首先將上、下層托架4從送料口8處拖出,擱置在打開的爐門9表面,把需要燒烤的食物放入下層托架4上,需要燉制的食物放入上、中層托架4上,然后將上中下層托架4分別從送料口8處推入爐膛,即可進行烹飪。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不但新穎,而且使用,其創(chuàng)新之處確能使其達到方便控制爐火大小,方便放、取食物,實現燒、烤、燉多種烹飪功能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炭燒爐,包括爐體、炭盒、煙道和托架,其特征是所述煙道位于爐體頂部,所述炭盒位于爐體內底部,炭盒與爐體底面之間設有引風道,引風道的風門設置在炭盒下部爐體的爐壁上,在炭盒上部爐體內設置有至少上下兩層托架,每層托架與爐體之間通過滑道相連,在每層托架端部的爐壁上設有能將托架取出的送料口,送料口處設有爐門。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炭燒爐,其特征是所述滑道固定在爐體內,表面與其對應的送料口下沿表面平齊。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炭燒爐,其特征是所述滑道表面為平面,在托架上設有與滑道表面相配合的滾輪。
4.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炭燒爐,其特征是在煙道中設有可調節(jié)煙道大小的風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炭燃燒產生熱量烤燉菜肴的炭燒爐,包括爐體、炭盒、煙道和托架,所述煙道位于爐體頂部,所述炭盒位于爐體內底部,炭盒與爐體底面之間設有引風道,引風道的風門設置在炭盒下部爐體的爐壁上,在炭盒上部爐體內設置有至少上下兩層托架,每層托架與爐體之間通過滑道相連,在每層托架端部的爐壁上設有能將托架取出的送料口,送料口處設有爐門。該炭燒爐采用獨特的托架和爐門結構,使得在使用時放、取食物極為方便。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合于各種類型的餐館、飯店使用。
文檔編號F24B1/00GK2872122SQ20052009850
公開日2007年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0月27日
發(fā)明者趙亞敏, 徐忠新, 蘭玉馳, 魯永昌 申請人:趙亞敏, 徐忠新, 蘭玉馳, 魯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