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實用的點火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一般地涉及通常用途的實用的點火器,例如用于點燃蠟燭、燒烤架、壁爐及篝火的點火器。
背景技術:
用于點燃例如雪茄、香煙的煙草產(chǎn)品及煙斗的點火器已開發(fā)了若干年。通常,這些點火器應用或回轉摩擦元件或壓電元件在噴嘴附近產(chǎn)生火花,該噴嘴冒出來自燃料容器的燃料。壓電機構已得到廣泛認可。美國專利No.5,262,697(簡稱“′697專利”)中公開了一種這樣的壓電機構?!?97專利的公開被包含在本文中作參考。
點火器也已經(jīng)從小的、手持的點火器發(fā)展到若干形式的擴展的點火器。這些點火器還是手持的,但對于一般用途更有用,一般用途例如是點燃蠟燭、燒烤架、壁爐及篝火。對于簡單地依賴延長的操作手柄的這類結構,早期的工作是把典型的點火器安置在其端部。這種概念的例子可在美國專利No.4,259,059和4,462,791中找到。
此外,許多實用的點火器含有某些形式的操作機構以防止點火器的非故意操作。這些機構經(jīng)常采用可防止啟動點火器的通/斷開關形式。然而,該通/斷開關有缺點,它們必須由使用者在“通”及“斷”位置之間確定地移動。例如,成年的使用者可能忘記在使用之后使開關移回“斷”位置,因而使通/斷開關變得無效。
先有技術中的擴展的實用的點火器通常具有板機機構,它啟動燃料源及點燃器機構。這種系統(tǒng)的例子公開于美國專利No.5,3269,256中。在這種點火器中,燃料釋放及火花產(chǎn)生由單個運動啟動。相反,對于釋放燃氣及觸發(fā)壓電機構需要分開的和不同的運動,將增加操作擴展的實用的點火器的困難。
因此,仍需要承受住非故意的使用者操作的實用的點火器,這種操作需要由使用者產(chǎn)生的復合移動或運動以啟動該點火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涉及對非故意使用者的無意識操作具有更高的承受能力的點火器。該點火器包括外殼和燃料源,該外殼帶有一具有出口的噴嘴,該燃料源與燃料管道連通,該燃料管道適于有選擇地向該噴嘴出口釋放燃料。包括一用于與閥接合的閥致動器以釋放燃料。包括一釋放件,該釋放件在第一端部處可滑動地由外殼支撐,第二端部不由外殼支撐,使得故意使用者可作用于該釋放件的第二端部上并隨后滑動釋放件,以與閥門接合來釋放燃料。板機從外殼延伸并在操作上與點燃器相連接,以產(chǎn)生火花來點燃釋放的燃料。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釋放件具有凸輪表面,該凸輪表面適于作用在閥致動器上以釋放燃料,使得故意使用者可作用于第二端部上以便有選擇地釋放燃料。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使用者可沿第一方向和然后沿第二方向移動板機,以產(chǎn)生火花來點燃有選擇地釋放的燃料。在又一個實施例中,點火器包括一釋放件,該釋放件被偏置,以靠在外殼的止動件上以阻塞燃料管道。該釋放件可由使用者啟動以解除燃料管道上的阻塞,并有選擇地釋放燃料。這些特點和其它特點在本文中被充分地描述并作為權利要求。
在另外一實施例中,閥致動器包括可由使用者啟動的用于釋放燃料的釋放部分。該點火器具有設置在點火器外殼上的閂鎖件,并且當板機在釋放件被啟動之前被觸發(fā)時,該閂鎖件的尺寸能阻止閥致動器的移動。閥致動器還具有在其上限定的帶有傾斜表面的空腔,以便容納該閂鎖件以阻止閥致動器的移動。當板機與釋放件基本上在同一時間被觸發(fā)時,制動件作用于閥致動器,使閥致動器保持在接合位置上以釋放燃料。制動件可與板機或連接臂聯(lián)接,而釋放部分可與閥致動器制成一體或壓配在閥致動器上。本實施例還具有由使用者單獨啟動的閂鎖件。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結合附圖加以公開,其中相同的標記在各視圖中標示相同的元件,其中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用的點火器的剖開側視圖,其省略了某些部件以示出其各種內部元件;圖2是類似圖1的放大及局部橫截的側視圖,但是其省略了某些部件以示出釋放件、閥致動器、點燃器及板機;圖2a是基本類似于圖2的表示另一個實施例的視圖,沒有閥致動器;圖3是釋放件的側視圖;
圖4是類似于圖2的局部橫截側視圖,描繪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圖4A及4B示出圖4中實施例的變型;圖5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替代實施例的局部橫截側視圖;圖6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局部橫截透視圖;圖6A、6B及6C圖示本實施例的其它實施例;圖7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替代實施例的局部橫截側視圖;圖8及8A是示出其它各實施例的局部橫截側視圖;圖9及9A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局部橫截側視圖;圖10及10A是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局部橫截側視圖;圖11及11A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局部橫截側視圖;圖12及12A公開了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和圖13、14及15公開了本發(fā)明的又一個實施例。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見圖1,根據(jù)本發(fā)明構成的實用的點火器10的優(yōu)先實施例通常包含外殼12,外殼12主要由模制的硬聚合物或塑料制成,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聚物(ABS)或類似物。外殼12包括柄14,柄14朝向點火器10的后部設置,靠近第一端部16。應該注意此處所用的術語“后部”涉及的是最靠近第一端部16的部分,而此處所用的術語“前部”涉及的是最靠近點火器10的第二端部20的部分。要注意術語“第一端部16”及“第二端部20”是用來描述優(yōu)先實施例的而不構成本發(fā)明的零件。
噴嘴18靠近第二端部20設置,用于放出燃料來維持火焰,如此處將描述那樣。柄14最好包括燃料源容器22,容器22可以是傳統(tǒng)的丁烷燃料罐。燃料管24,例如塑料管,在一個端部處被固定在流體連接器26上,連接器26布置成鄰接或連接于燃料源容器22上的閥28。管24的相對端部終止于噴嘴18。噴嘴18包括固定在其上的擴散器彈簧,其的作用如同電極。噴嘴最好由導電材料制成,例如黃銅或鋅。擴散器彈簧可以是導電的卷圈彈簧,其中彈簧相鄰圈之間的間隙被設計成可使空氣與釋放的燃料相混合,以保證適于燃燒的適合的空氣/燃料混合物。
閥28可用閥致動器30操縱,閥致動器30以樞軸連接于燃料源容器22,圖2中顯示得更清楚。閥致動器30具有提升端32及推壓端34。于是,當閥致動器30繞樞軸轉動時,即當施加力提升來提升端32或壓下推壓端34時,燃料通過連接器26及燃料管24被閥28釋放出,并最終通至噴嘴18。美國專利No.5,520,197(簡稱“′197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合適的燃料源容器22。′197專利的公開整體被包含于本文作為參考。
設置了釋放件36以易于操作閥致動器30。釋放件36被彈性地偏壓向外殼12的第一端部16并具有后端部38,后端部38帶有安裝在其上的凸緣部分39。釋放件36最好由彈性材料,例如乙縮醛,或另一種由彈簧支撐的塑料制成。凸緣39的尺寸及結構被構造成可容納柄14上的對應通道41,如圖1及3中所示。特別是凸緣39可沿前-后方向相對于通道41滑動,但不能沿橫截于通道41的方向運動。釋放件36還具有位置上與后端部38相對的第二端部40,其鄰接外殼12。第二端部40保持與外殼12不連接并可被彈性地下壓入點火器的內部。因為后端部38的移動受到通道41的限制,第二端部40的下壓是可能的,這樣后端部38就為釋放件36提供了懸臂支持。
盡管可以使用其它形式的彈性件或彈簧,但最好用金屬卷圈彈簧42把釋放件36的一個端部連接于柄14上,如圖2中所示。更好的是釋放件36被卷圈彈簧42彈性地偏壓,該彈簧42被固定在釋放件36的彈簧凸出部44與柄的彈簧止動器46之間。釋放件36還含有用于啟動閥致動器30的釋放凸出部48。在這種結構中,釋放件36的第二端部40可被壓向點火器的內部,并可朝外殼12的第二端部20滑動以釋放燃氣。
如圖2中所示,圖示了釋放件36處于非操作狀態(tài),釋放凸出部48沒有和閥致動器30的端部32接合。因此,即使使用者讓釋放件36向前朝第二端部20滑動,凸出部48也不會與提升端32接合以提升閥28來釋放燃料。為釋放燃料,使用者應首先壓下釋放件36的第二端部40,以在向前推動釋放件36之前使釋放凸出部48與提升端32接合來釋放燃料。
應注意閥28可以是常開閥或常閉閥。常開閥是通常允許燃料被釋放的閥,除非向閥施加壓力使其閉合。如圖2、4、4A、4B、5、7、8、8A、9、9A、10、10A、11及11A中所示,提供了壓縮彈簧43以把壓力加在推壓端34上,推壓端34依次推壓提升端32以關閉閥28。
另一方面,常閉閥是通常關斷燃料的釋放的閥。對閥施加壓力以開啟閥來釋放燃料。在力被撤除之后,閥自動地關閉以切斷燃料釋放??梢栽O置壓縮彈簧43在與釋放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偏壓提升端32。
還設置了板機52以利于在噴嘴18處產(chǎn)生火花。板機52從點火器10的柄14處延伸。板機52適合作用在連接臂56的第一端部59上,連接臂56可轉動地固定在外殼12的銷子57上。連接臂56的第二端部55作用在連桿58上,連桿58在操作上連接以啟動點燃器60。最好的是連接臂56及連桿58以偏置的方式安裝在外殼12上,使得連接臂56在反時針方向上被偏壓而連桿58可沿后-前的方向上滑動,如圖2所示。例如,在壓電機構中的復位彈簧可用于在反時針方向上偏壓連桿58及連接臂56。板機52可由使用者朝點火器10的第一端部16壓下以產(chǎn)生火花。板機52作用于連接臂56的第一端部59,連接臂56在順時針方向上朝連桿58轉動其第二端部55以壓迫電點燃器60來產(chǎn)生火花。板機52可用擠壓機構代替,使得當壓力在特定方向作用在柄14上時,一個柄部分可相對另一個部分繞樞軸轉動以啟動點燃器組件60。
雖然不需要本發(fā)明的所有方面都如此,但諸如壓電機構的電氣點燃器60最好是點燃器組件。壓電機構已在圖1至2中示意地圖示并在′697專利中特別作了描述。理解本發(fā)明所需的細節(jié)已顯示于各附圖中。然而總的來說,壓電機構是可伸縮組件,它可被壓縮以在第一及第二電觸點62、64之間產(chǎn)生電壓。該可伸縮組件通常包括兩個被偏壓的復位彈簧所分隔的可伸縮構件。
特別是壓電機構60含有壓電晶體,該壓電晶體在電氣上與第一及第二電觸點62、64相接觸并且通常位于第一及第二電觸點62、64之間。電觸點62通常稱為砧,而電觸點64與安置在壓電晶體相對側面上的沖擊墊片相接觸。首先電觸點62與導電桿66直接接觸,導電棒66在連接位置68處設置于外殼12的外部分上,如圖1及2中所示。
導電桿66最好由金屬制成,它可以設置在外殼12的一部分上。第二電觸點64最好與具有兩個裸露端72及74的絕緣導線70相連接。裸露端72與觸點64連接,而裸露端74與噴嘴18連接。因此噴嘴18和/或擴散器彈簧起電極的作用。在導電桿66的前端部,凸出部或觸角76從導電桿66上沖壓成,凸出部或觸角76貼近第二端部20以便與噴嘴18的出口80生成火花間隙78。導電桿66端部的開口82允許來自點火器10的被點燃燃料通過。還有,傳統(tǒng)方式中,還設置了在圖1中僅顯示了其中一個的側孔84,以允許吸入空氣。
圍繞著噴嘴18的至少一部分設置有電絕緣帽86,并且電絕緣帽86通常位于噴嘴18與導電桿66之間。這個電絕緣帽86阻止在噴嘴18與除凸出部76之外的導電桿66任何表面之間產(chǎn)生火花。
現(xiàn)將參考圖1對點火器10的操作進行一般的描述。一方面,使用者以大拇指在釋放件36的前端部40和以食指在板機52上抓握住柄14。大拇指朝下地壓下釋放件36的前端部40而同時朝外殼12的第二端部20向前滑動釋放件36。被壓下的釋放件36朝下轉動并朝外殼12的第二端部20向前運動,觸發(fā)相關的釋放凸出部48的相似向下及向前運動。該向下運動使釋放凸出部48與閥致動器30的提升端32接合,而釋放凸出部48的向前運動使提升端32向前滑動以提升閥28來釋放燃料。諸如丁烷的氣體燃料因此從噴嘴出口80處排出噴嘴18。
此后,使用者扣動板機52,板機52轉動連接臂56,使連桿58向前移動并擠壓壓電機構60,以在電觸點62與64之間產(chǎn)生電壓。電流從觸點62流入導電桿66并從觸點64流入導線70,導線70與導電的噴嘴18連接。因此火花產(chǎn)生于火花間隙78內以點燃釋放的燃料。因此已點燃的燃料通過孔82。即便是第一次啟動沒有產(chǎn)生火焰,只要使用者壓下釋放件36的前端部40以保持燃料釋放,就可重復地扣動板機52和重復地觸發(fā)壓電機構60以產(chǎn)生火花去點燃釋出的燃料。雖然不需要演習本發(fā)明,但最好的是在啟動壓電點燃器之前釋放燃氣,使得燃料能向下運行至管24并在火花產(chǎn)生時能到達噴嘴。
如圖2所示,當使用者松開釋放件36時,彈簧42向后朝第一端部16偏壓釋放件36,而凸出部48從閥致動器30的提升端32上脫開。壓縮彈簧43偏壓閥致動器30,使得提升端32作用在閥28上,因此封閉和關斷至噴嘴18的燃料供應。這熄滅了從孔82冒出的火焰。在壓力被撤除后,釋放件36的前端部40也向上運動并且使凸出部48從提升端32脫離。由于后端部38與柄14之間的懸臂連接,釋放件36的前端部40通常偏置在這個向上位置上。按彼此間的順序來操作釋放件36及板機52提高了操作點火器10所需的技巧,并因此提升了與它的使用有關的難度。
此外,為防止不壓下前端部分時釋放件36向前移動,前端部分40的構造及尺寸可造得在非操作狀態(tài)時緊靠在外殼12上,如圖1中所示。
替代的是,如圖2a所示,可沒有閥致動器30而使用釋放件36。在這個實施例中,釋放凸出部48的構造及尺寸被造成與閥28接合以提升閥28來釋放燃料。例如,釋放凸出部48可具有適于與閥28的頂端接合的分叉的端部。這樣,壓下前端部40使釋放凸出部48與閥28接合,釋放件36隨后的向前運動使釋放凸出部48打開閥28并釋放燃料。正如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的那樣,釋放件36的本實施例可容易地應用常閉閥28,因為當釋放凸出部48被釋放開時,閥28自動地關斷。如果釋放凸出部48持久地與閥28接合使得彈簧42在釋放件36上的偏壓作用對閥28施加足夠的壓力去關斷燃料,本實施例也可使用常開閥。
圖4圖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釋放件202包括后端部204及前端部206,前端部206帶有附屬于其上的指形件207。釋放件202還具有銷子208和釋放凸出部212,銷子208適于被容納于由外殼12限定的通道210內,而釋放凸出部212用于啟動閥致動器30。如同圖2所示的前面實施例中所描述,后端部204緊靠外殼12并且可以是或不是懸臂結構。后端部204通過彈簧214固定在柄14上。最好彈簧214是拉簧,用于將釋放件202向后偏壓。外殼12上的止動體216防止釋放件202的向前運動超出預定距離。釋放件202的前端部206與彈簧220接合,彈簧220布置成緊靠外殼12,用于向上地偏壓釋放件202的前端部206。該向上的彈簧220最好是如所示的片簧?;蛘?,釋放件202以懸臂方式連接于外殼12,如上面所圖示,或者彈簧220是卷圈彈簧。銷子208把釋放件202固定在點火器10的外殼12上,允許釋放件202相對于外殼12前后移動。
圖4顯示了處于非操作狀態(tài)的點火器10,其中連桿58與釋放件202前端部206的指形件207相接合。連桿58最好也具有止動件230,止動件230設置在連桿58上,用于增加操作點火器10的難度。當使用者扣動板機52而沒有首先壓下前端部206時,連接臂56順時針方向旋轉并向前推壓連桿58。然而,由于連桿58上的止動件230緊靠在指形件207上,依次指形件207緊靠在止動體216上,所以防止了連桿58的操作移動。
為了操作點火器,使用者首先向下壓下釋放件202,然后使釋放件202朝點火器10的第二端部20向前滑動。該朝下移動使前端部206從止動體216上及使指形件207從止動件230上脫開,允許釋放件202向前移動。釋放件202朝點火器10的前部的滑動使釋放凸出部212以相同的方式移動,使釋放凸出部212卡住閥致動器30的提升端32并打開閥28以從燃料罐22釋放燃料。諸如丁烷的氣體燃料被釋放至噴嘴18。因為指形件207不再阻礙連桿58上的止動件230,使用者可以扣動板機52以激發(fā)火花?;鸹c燃從噴嘴18釋放的空氣/燃氣混合物以產(chǎn)生火焰。
當使用者松開釋放件202及板機52時,彈簧214及220使釋放件202回復,因此使釋放凸出部212向上和向后回復至其初始的偏置位置,并且關斷至噴嘴18的燃料供應。這熄滅了從孔82冒出的火焰。如同以上根據(jù)圖2a所描述的,當釋放凸出部212適于直接與閥28接合時,圖4所示的實施例可在沒有閥致動器30時適于釋放燃氣。
圖4所示實施例的變型示于圖4A。閂鎖件202包括從屬于它并如圖所示向下延伸的卡件232。在非操作位置上,卡件232不與連接臂56的端部55對齊。在本實施例中,釋放件202的壓下使卡件232與連接臂56的端部55接合。此后,扣動板機52將使卡件232移動并協(xié)助釋放件202向前滑動及從燃料罐22釋放燃料。
或者,示于圖4B,釋放件202的指形件207初始地布置在連桿58的止動件230的上方,使板機52、連接臂56及連桿58的操作移動都可觸發(fā)壓電單元60而不用首先啟動釋放件202。然而,釋放件202的部分壓下帶動指形件207進入與止動件230相干涉,因此阻止了連桿58觸發(fā)壓電單元60的操作移動。如果釋放件202被完全壓下到位,在該處指形件207越過止動件230,則連桿58可被向前推壓以觸發(fā)壓電單元60。然后釋放件202被向前推壓以釋放燃料,或者偏壓樞軸機構的端部55與卡件232接合以向前推壓釋放件202來釋放燃料。
參考圖5,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具有帶釋放凸出部304及彈簧凸出部305的釋放件302。彈簧凸出部305彈性地固接在帶有圖示的壓縮彈簧306的外殼12上。當釋放件302處于非操作狀態(tài)時,彈簧306朝第一端部16向后地偏壓釋放件302。當使用者朝第二端部20向前滑動釋放件302時,釋放凸出部304與閥致動器30的提升端32接合,允許燃料從燃料罐22釋出。當使用者松開釋放件302時,彈簧306向后地偏壓釋放凸出部304,而壓縮彈簧43偏壓閥致動器30,以朝點火器10的后端部推壓提升端32,封閉和關斷至噴嘴18的燃料供應。這中止了從燃料罐22釋放燃料并使點火器返回至非操作狀態(tài)。本實施例還適于在沒有閥致動器30條件下使用,如上面充分描述的。此外,釋放凸出部可構造成永遠與閥致動器30的提升端32或閥28接觸,如圖5所示。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示于圖6的懸臂釋放件402具有朝向外殼12內部設置的卡件404。該懸臂結構向上地偏壓釋放件402至其非操作狀態(tài)。固定地布置在外殼12上的靜止止動件405具有弧形部分408,弧形部分408定位成在其中間部分用來容納套410,套410被構造成與用于夾緊套410的卡件404相配合使用。套410具有適于通過燃料管24的中心孔。在非操作狀態(tài),釋放件402的向上偏壓卡件404緊靠靜止止動件405夾緊套410及燃料管24以阻止釋放燃料。
套410最好由彈性材料構成,該彈性材料具有足夠彈性以經(jīng)受住由卡件404及靜止止動件405施加的壓力。還有套410最好由高彈性材料構成,它能在長時間周期內保持被壓縮并且一旦來自卡件404的壓力被撤除它能恢復至其原始形狀。或者,管24在套410處是不連續(xù)的,使得管24不處在由卡件404及止動件405施加的壓力下。管24可以從套410延續(xù)至噴嘴。因此,燃料管可以是任意的導管,該導管使燃料從閥28至噴嘴18連通???04可以是U形的,如圖6所示,或是L形的,如圖6A及6B所示。此外,卡件404可具有修改的U形狀,其中卡件404的一個端部不與釋放件402連接。L形的及修改的U形的卡件結構使點火器10更容易組裝,而U形卡件使釋放件402施加的壓力的分布更均勻。此外,管24和/或套410可用如圖6C所示的固定模管412支撐,該固定模管位于管或套的內部或外部。這種固定模管已被應用于醫(yī)療領域以支撐血管壁或尿道。這種固定模管的例子示于美國專利Nos.5,817,100及5,443,498中。
釋放件402還具有附屬于其上的延長部414。延伸部414具有凸緣416,凸緣416適于阻礙連接臂56第二端部55的對應凸緣418。除非釋放件402被壓下,延伸部414與可轉動連接臂56之間的相干涉關系防止了對點火器10的啟動。
在操作中,使用者壓下釋放件402,因此降低了卡件404,撤除了作用在套410上的壓力并允許來自燃料罐22的燃料流至噴嘴18。壓下釋放件402也降低了延伸部414并使凸緣416與凸緣418脫離。此后,使用者可扣動板機52來產(chǎn)生火花并點燃釋放的燃料。
釋放件的另一個實施例示于圖7中。釋放件602包括釋放凸出部604,釋放凸出部604適于作用在閥致動器30的推壓端34上,而鎖定凸出部606延伸入外殼12內。鎖定凸出部606具有凸緣608,凸緣608通常阻礙位于板機52上的板機止動件610。鎖定凸出部606還構造有止動件612,止動件612通常阻礙外殼12上的止動件614。在非操作狀態(tài)中,止動件612與殼體12上的止動件614對齊,使得當使用者試圖壓下板機52時,板機止動件610作用在釋放件602的凸緣608上。由于釋放件602的止動件612阻礙本體12的止動件614,使用者不能按下板機52。在操作中,釋放件602通常在箭頭A所示的向上方向上移動,以使止動件612移出與止動件614的對齊位置,并且使用者一般能使釋放件602向后滑動,如箭頭B所示,以啟動閥致動器30并從燃料罐22釋放燃料至噴嘴18。此外,當釋放件602被移動時,凸緣608也從阻礙板機止動件610的位置移開,允許觸發(fā)板機52。此時扣動板機52將產(chǎn)生火花,該火花點燃早先釋放于噴嘴18附近的空氣/燃氣混合物。最好在燃料有選擇地被釋放前,板機52不能被按下。
圖7所示實施例的變型在圖8中表示,其中釋放件602包括釋放凸出部604及閉鎖凸出部606,釋放凸出部604適于作用于閥致動器30的推壓端34,閉鎖凸出部606延伸入外殼12內。釋放件602還確定用于容納銷子618的釋放通道616,銷子618布置在外殼上以便在其內滑移。銷子618將釋放件602固定在外殼12上而同時允許釋放件602相對于外殼12移動。在操作中,當釋放件602在如箭頭C所示的向上方向移動時,該釋放件602朝向外殼12的內部的沿反時針方向移動。如上所描述,釋放件602的向上移動使凸緣608從板機釋放件610上脫離。釋放件602通常隨后向后移動,如箭頭D所示,以允許銷子618在釋放通道616內滑動,由此壓下推壓端34并從燃料罐22釋出燃料。示于圖8A的彈簧620與止動器612相關聯(lián),它向下地偏壓釋放件602并使釋放件602朝其非操作位置回復?;蛘撸ǖ?16為一孔,以允許銷子618在其內轉動,并且釋放凸出部604具有類似于圖9所示的凸輪表面705的凸輪表面,所以釋放件602沿反時針方向的旋轉運動作用于閥致動器30的推壓端34,以釋放燃氣。
如圖8A所示,替代的是,板機52上的止動件610起初布置在釋放件602上的凸緣608的上方,使得板機52、偏壓的連接臂56以及連桿58的操作運動都可以觸發(fā)壓電單元60,而不用首先啟動釋放件602。然而,釋放件602沿C方向的局部移動使止動件610與凸緣608相干涉,由此阻礙了板機52觸發(fā)壓電單元60的操作運動。如果釋放件602在C方向上充分移動使得凸緣608越過止動件610,則然后板機52能被扣動以觸發(fā)壓電單元60。
根據(jù)本發(fā)明構造的釋放件702的另一個實施例示于圖9。釋放件702具有釋放凸出部704,并且釋放件通過彈簧707沿遠離外殼12的向后方向彈性地偏置。釋放凸出部704最好具有朝上傾斜的凸輪表面705,當釋放件702被向上地緊靠彈簧707推壓時,凸輪表面705用于促動閥致動器30的推壓端34。在本實施例中,由于釋放件702與外殼12之間的干涉使釋放件702不能在前-后方向上移動。釋放件702包括阻擋凸出部706,凸出部706具有設置在其上的凸緣708。凸緣708通常阻礙設置在連接臂56第一端部59的凸緣710。當使用者試圖扣動板機52而沒有首先向上移動釋放件702時,第一端部59的凸緣710阻礙阻擋凸出部706的凸緣708,由此阻止了使用者扣動板機52。操作時,使用者首先向上移動釋放件702,而釋放凸出部704的斜面705的對應向上移動壓下了推壓端34以釋放燃料氣體。向上移動釋放件702也使凸緣708移出與凸緣710對齊的位置。因此,使用者可扣動板機52以產(chǎn)生火花來點燃釋放的燃料。最好的是,在燃料被有選擇地釋出前使板機52不能被按下。
如圖9A所示,替代的是,釋放件702的凸緣708A初始布置在連接臂56的凸緣710下方,使得連接臂56的操作移動可促動壓電單元60而不用使釋放件702向上移動。然而,釋放件702的局部向上移動使凸緣708A與凸緣710相干涉,由此阻礙了連接臂56觸發(fā)壓電單元60的操作運動。如果釋放件702向上充分移動,使得凸緣708A越過凸緣710,則連接臂56可移動以觸發(fā)壓電單元60。
替代的是,釋放件702具有帶阻擋凸出部714的臂712,阻擋凸出部714的結構及尺寸構造成用來阻擋板機52的移動,如圖10所示。如上面所描述,為釋放燃料使釋放件702向上移動,該移動使阻擋凸出部714移開與板機止動件716接合的位置,由此允許進行板機52的操作運動。替代的是,釋放件702的阻擋凸出部714A起初布置在板機止動件716的下方,如圖10A所示,使得釋放件702不移動時可進行板機52的操作運動。然而,釋放件702的局部向上移動使阻擋凸出部714A與板機止動件716相干涉。如果釋放件702向上充分地移動,使得阻擋凸出部714A越過板機止動件716,則能扣動板機52以觸發(fā)壓電單元60。
圖11顯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構造的另一個實施例。釋放件802在操作上與外殼12的上部分相連并通過連接在外殼上的彈簧804朝上地偏置。釋放件802最好具有釋放凸出部806,釋放凸出部806具有傾斜表面810,其用于當釋放件802緊靠彈簧804向下地推壓時促動閥致動器30的提升端32。在本實施例中,由于釋放件802與外殼12之間的干涉,釋放件802不能沿前-后方向移動。釋放件802包括阻擋凸出部812,凸出部812具有設置在其上的凸緣814。如圖11中所示,在初始位置凸緣814阻礙連桿58上的止動件816。如果使用者扣動板機52而沒有首先壓下釋放件802以移開凸緣814與止動件816的接合,就阻止了連桿58的向前移動并且沒有火花產(chǎn)生。
替代的是,起初凸緣814布置在連桿58的止動件816的上方,如圖11A所示。使用者可扣動板機52而不用首先向下推壓釋放件802,由此產(chǎn)生火花。然而,因為沒有燃氣被釋放,就沒有火花產(chǎn)生。操作中,釋放件802首先向下移動和釋放凸出部806的傾斜表面810的對應向下移動提升了提升端32以開始釋放燃氣。在此狀態(tài)下,凸緣814與止動件816對齊,阻礙扣動板機52并在點火器的操作中提供了一種中間阻擋機構。釋放件802的進一步向下移動使凸緣814移開與止動件816的對齊位置,允許使用者扣動板機52以產(chǎn)生火花來點燃釋放的燃料。
圖12公開了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板機52確定了基本是橢圓形的通道902,通道902適于容納銷子904,銷子904固定地連接在點火器體上。點火器體也具有止動件906,止動件906通常與板機92的臺肩908相干涉。通過直至止動件906移開與臺肩908的干涉位置阻止板機的通常向后移動,這個干涉提高了促動板機52的難度。為促動板機,使用者首先沿E方向轉動板機,如圖12所示。這個運動使臺肩908離開與止動件906的干涉位置。然后使用者可沿F方向向后移動板機52以作用于連接臂56來觸發(fā)壓電機構60。結合圖9所示實施例,圖12示出本實施例的例子。然而,本實施例可被單獨應用或與上面描述的任何其它實施例相結合以提高操作點火器的難度水平。
圖12A示出圖12的改進型。銷子904被容納于具有弧形形狀的通道902中。為促動板機,使用者首先沿E方向移動板機,使臺肩908移離與止動件906的干涉位置。然后使用者可沿F方向移動板機以啟動點火器。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示于圖13、14及15。如上面所述,釋放部分或釋放件902最好通過壓配合或卡合配合連接于閥致動器30的推壓端34,使得當使用者向后朝第一端部16推壓釋放件902時,推壓端34被按壓下以釋放燃氣。釋放件902也可與閥致動器30制成一體。推壓端34也可具有在其上確定出的空腔904及平直表面906。斜壁910把空腔904連接于表面906。連接臂的第一端部59具有布置成從空腔904合表面906穿過的卡件912。如圖14所圖示,如果使用者按下板機52而沒有移動釋放件902,卡件912進入空腔904并與斜面910接合???12與斜面910之間的相互作用防止了推壓端34朝第一端部16的移動。另一方面,如果幾乎在同一時間或在促動板機52之前釋放件902被推壓向第一端部16,則卡件912與表面906接合而保持推壓端34被壓下,如圖15所圖示。只要使用者使板機52保持啟動狀態(tài),卡件912與推壓端34的表面906之間的相互作用允許繼續(xù)釋放燃氣。在使用者松開板機后,推壓端34返回至初始位置并關斷燃料的流動。替代的是,卡件912可與板機52連接,或者卡件912與板機52制成一體。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鎖閂914可以被包含并可布置成與板機52或與釋放件902相對。鎖閂914固定在柄14的一個端部并具有自由端部916。鎖閂14具有接近自由端部916的鉤形凸出部918。鉤形凸出部918通常容納于連桿58的空腔920內,使得觸發(fā)壓電機構60(未圖示于圖13-15)的連桿58移動被阻止。為觸發(fā)壓電機構60,使用者向下壓下鎖閂914的自由端部916以使鉤形凸出部918移出空腔920,由此允許連桿58的移動觸發(fā)壓電機構。美國專利No.5,934,895中充分公開了鎖閂916與連桿58之間的相互影響,并且由此′895專利整個地被包含于本文作參考。
盡管以上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各種說明,應該理解的是其各種特性可被單獨地利用或進行任意組合。因此,本發(fā)明不局限于僅是本文描述的特定的優(yōu)選實施例。還有,應該理解對于那些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及范圍內可以產(chǎn)生各種類型及修改型。因此,精通本文陳述的公開中的技術的人員可容易獲得所有有用的改進型,這些都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及精神之內,并被包含于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中。因此本發(fā)明的范圍由后附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點火器,其包括外殼,該外殼具有一帶有出口的噴嘴,所述外殼還包括一與閥連通的燃料源,該閥適用于向該噴嘴出口有選擇地釋放燃料;閥致動器,該閥致動器與所述閥接合以釋放燃料,所述閥致動器包括可由使用者促動的釋放部分,使其作用在該閥致動器的一端部,以與該閥接合以釋放燃料;板機,該板機可由使用者促動,所述板機從該外殼突伸出并在操作上與點燃器連接,以促動所述點燃器產(chǎn)生火花以點燃釋放出的燃料;和制動件,該制動件設置到點火器外殼上且其尺寸確定成,當在促動該釋放部分之前促動所述板機時,該制動件阻止該閥致動器的運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火器,其特征在于,該制動件與在該閥致動器上的空腔接合,以阻止該閥致動器的運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點火器,其特征在于,該制動件與所述空腔的傾斜表面接合,以阻止該閥致動器的運動。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火器,其特征在于,當該板機與該釋放將基本同一時刻或在該釋放件被促動之后被促動,該制動件將該閥致動器保持在接合位置上以釋放燃料。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點火器,其特征在于,該制動件與該閥致動器上的表面接合,以將閥致動器保持在接合位置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火器,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在操作上與該外殼聯(lián)接的閂鎖件,所述閂鎖件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其中在第一位置該鎖閂阻止該點燃器的啟動,而在第二位置允許該點燃器的啟動。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點火器,其特征在于,該閂鎖件通常被偏置到該第一位置。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點火器,其特征在于,該閂鎖件在一個端部處連接到該外殼,而在另一個端部處是自由的,并且該閂鎖件包括接近該自由端部的鉤形凸出部,所述鉤形凸出部的尺寸大小確定成,當該閂鎖件位于第一位置時,該鉤形凸出部防止連桿啟動該點燃器。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火器,其特征在于,該制動件連接到該板機上。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火器,其特征在于,該制動件連接到一連接臂,所述連接臂可轉動地連接到該點火器的外殼上并在操作上與該板機和該點燃器連接。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火器,其特征在于,該釋放部分壓配到該閥致動器上。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火器,其特征在于,該釋放部分與該閥致動器是一體的。
1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點火器,其特征在于,該空腔由該閥致動器的釋放部分確定出。
全文摘要
一種點火器(10),其包括外殼(12)和燃料源(22),外殼(12)在一個端部處具有柄(14)而在另一端部處具有噴嘴(18),連接的燃料源(22)用于與噴嘴(18)有選擇地進行流體連通。釋放件(36)協(xié)同地連接于外殼(12)以啟動燃料從燃料源(22)流向噴嘴(18)。提供了諸如壓電機構的點燃器(60),其用于在緊靠噴嘴(18)處產(chǎn)生火花。與釋放件(36)間隔開的扳機(52)在操作上與外殼(12)相連接,用于啟動點燃器(60)以產(chǎn)生點燃存在于噴嘴(18)處的燃料的火花。
文檔編號F23Q2/28GK1390290SQ00815573
公開日2003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7日 優(yōu)先權日1999年9月10日
發(fā)明者P·亞當斯, B·圖比, R·M·奧拉茲蒂 申請人:碧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