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注塑模具的側面頂出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模具脫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注塑模具的側面頂出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為了滿足產(chǎn)品在結構或性能上的要求,產(chǎn)品的結構及造型變得更加復雜,在此種市場的需求下,在模具設計時,就需要不斷改進,提高結構的合理性、可靠性,以避免模具在生產(chǎn)產(chǎn)品時發(fā)生故障,導致停產(chǎn)的風險。注塑模具生產(chǎn)時,為了防止塑膠產(chǎn)品粘住行位,通常采用一種側面頂出的結構將產(chǎn)品與模具分離,側面頂出結構的頂針長期處于與斜度塊相互摩擦的狀態(tài),長時間生產(chǎn)時,頂針會發(fā)生磨損,導致頂針回不到位,產(chǎn)品上產(chǎn)生多余的注塑膠。
[0003]申請?zhí)枮椤癈N201120005339.2”的中國專利中,公開了名稱為“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出斜頂結構”的實用新型專利,包括設置于注塑模具內(nèi)的斜頂I和斜頂II,所述斜頂II部分嵌裝在斜頂I中、兩者通過限位銷釘活動連接,其中斜頂II前端面伸出斜頂I側邊,且該前端面為垂直的平面,與注塑模具內(nèi)后模仁的垂直端面接觸,有滑塊與斜頂II后端面連接;該斜頂出斜頂結構的斜頂II與后模仁一直處于接觸狀態(tài),注塑產(chǎn)生的壓力也直接通過斜頂II傳遞到后模仁,長時間生產(chǎn)會導致磨損。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注塑模具的側面頂出結構,以解決現(xiàn)有的注塑模具的頂針結構容易發(fā)生磨損,導致產(chǎn)品上產(chǎn)生多余注塑膠的問題,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側面頂出結構,該頂出結構能夠降低斜度塊對側面頂針的剪切作用力和注塑時側面頂針對斜度塊的作用力,保證側面頂針的回位準確性,大大地提高側面頂針的壽命。
[0005]—種注塑模具的側面頂出結構,由行位、側面頂針和斜度塊構成,所述行位和斜度塊通過一斜面接觸,所述行位設置導向孔,所述導向孔接近斜度塊的一面設置了耐磨板,所述側面頂針穿過行位中的導向孔,所述斜度塊接近導向孔的一面設置有直角凹槽,所述導向孔分為細孔段和寬孔段,所述寬孔段內(nèi)部設置圓線彈簧,所述側面頂針分為頂出段、定位段和頂針頭部,所述頂出段的截面直徑與所述細孔段相配合,所述定位段的截面直徑與所述寬孔段相配合,所述定位段通過圓線彈簧的作用與耐磨板相接觸,所述頂針頭部一端為半球形。
[0006]進一步的,所述側面頂針的定位段設置有防轉銷,所述導向孔的寬孔段設置有相應的防轉槽。
[0007]進一步的,所述側面頂針的頂出段的末端為斜面,與行位的側壁形成一個平面。
[0008]本實用新型通過縮短頂針頭部的長度,加大了其截面直徑,可以明顯增大頂針頭部的耐磨性能,對頂針頭部進行了 R角設計,半球形的頂針頭部可以減小斜度塊回位時對于頂針的剪切作用力,以及側面頂針與斜度塊之間的摩擦力。
[0009]在側面頂針的肩部設置了定位段,定位段與耐磨板相接觸,注塑時,塑膠對于側面頂針的注塑壓力直接通過定位段傳遞到耐磨板上,而不是通過側面頂針的頂針頭部作用于斜度塊上,減少頂針的軸向壓力;因為側面頂針是通過定位段確定頂針的位置,而不是通過頂針頭部來確定頂針的位置,所以就算頂針發(fā)生磨損也不會影響到側面頂針的位置,保證側面頂針不會因磨損而導致回位不足,避免產(chǎn)品上產(chǎn)生多余注塑膠,提升產(chǎn)品質量。
【附圖說明】
[001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1]圖1為一種注塑模具的側面頂出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注塑模具的側面頂出結構,該頂出結構能夠降低斜度塊對側面頂針的剪切作用力和注塑時側面頂針對斜度塊的作用力,保證側面頂針的回位準確性,大大地提高側面頂針的壽命。
[001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4]參見圖1所示,一種注塑模具的側面頂出結構,由行位1、側面頂針3和斜度塊2構成,所述行位I和斜度塊2通過一斜面接觸,所述行位I設置導向孔6,所述導向孔6接近斜度塊2的一面設置了耐磨板4,所述側面頂針3穿過行位I中的導向孔6,所述斜度塊2接近導向孔6的一面設置有直角凹槽21,所述導向孔6分為細孔段62和寬孔段61,所述寬孔段61內(nèi)部設置圓線彈簧7,所述側面頂針3分為頂出段34、定位段32和頂針頭部31,所述頂出段34的截面直徑與所述細孔段62相配合,所述定位段32的截面直徑與所述寬孔段61相配合,所述定位段32通過圓線彈簧7的作用與耐磨板4相接觸,所述頂針頭部31 —端為半球形,半球形的頂針頭部31可以減小斜度塊2回位時對于頂針的剪切作用力,以及側面頂針3與斜度塊2之間的摩擦力。
[0015]所述側面頂針3的定位段32設置有防轉銷33,所述導向孔6的寬孔段61設置有相應的防轉槽63,防轉銷33和防轉槽63相互配合可以防止側面頂針3在運行的過程中發(fā)生轉動,所述側面頂針3的頂出段62的末端為斜面,與行位I的側壁形成一個平面。
[0016]當該注塑模具進行產(chǎn)品注塑的時候,側面頂針3的定位段32通過圓線彈簧7的作用定位在耐磨板4上,進行側面頂針3的初始定位,保證側面頂針3的頂出段34底面與行位I的側壁相平,保證頂針處的產(chǎn)品5表面的平整度,側面頂針3的頂針頭部31與斜度塊2不直接接觸,可以防止注塑時產(chǎn)生的塑膠壓力增加了側面頂針3的載荷,注塑機往模內(nèi)注塑,待模內(nèi)的產(chǎn)品定型之后,斜度塊2向上運動,同時行位I向右運動,當斜度塊2與導向孔6的距離小于頂針頭部31凸出的長度的時候,斜度塊2頂住側面頂針3,側面頂針3保持原位不動,行位I繼續(xù)向右運動,圓線彈簧7被壓縮,產(chǎn)品I被頂出與模具分離,分離之后,行位I向左運動,斜度塊2向下運動,側面頂針3回位到定位段32與耐磨板4接觸為止。
[0017]通過以上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提高側面頂針的耐用性,減少頂針與斜度塊之間的剪切作用力、摩擦力和軸向壓力,從而提高側面頂針的抗磨性能,延長側面頂針的使用壽命;保證設置頂針處的產(chǎn)品表面的平整度,通過定位段確定側面頂針的位置,避免頂針磨損對其定位的影響。
[0018]以上內(nèi)容是結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注塑模具的側面頂出結構,由行位、側面頂針和斜度塊構成,所述行位和斜度塊通過一斜面接觸,所述行位設置導向孔,所述導向孔接近斜度塊的一面設置了耐磨板,所述側面頂針穿過行位中的導向孔,所述斜度塊接近導向孔的一面設置有直角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孔分為細孔段和寬孔段,所述寬孔段內(nèi)部設置圓線彈簧,所述側面頂針分為頂出段、定位段和頂針頭部,所述頂出段的截面直徑與所述細孔段相配合,所述定位段的截面直徑與所述寬孔段相配合,所述定位段通過圓線彈簧的作用與耐磨板相接觸,所述頂針頭部一端為半球形。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注塑模具的側面頂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面頂針的定位段設置有防轉銷,所述導向孔的寬孔段設置有相應的防轉槽。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注塑模具的側面頂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面頂針的頂出段的末端為斜面,與行位的側壁形成一個平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注塑模具的側面頂出結構,由行位、側面頂針和斜度塊構成,所述行位和斜度塊通過一斜面接觸,所述行位設置導向孔,所述導向孔接近斜度塊的一面設置了耐磨板,所述側面頂針穿過行位中的導向孔,所述斜度塊接近導向孔的一面設置有直角凹槽,所述導向孔分為細孔段和寬孔段,所述寬孔段內(nèi)部設置圓線彈簧,所述側面頂針分為頂出段、定位段和頂針頭部,所述頂出段的截面直徑與所述細孔段相配合,所述定位段的截面直徑與所述寬孔段相配合,所述定位段通過圓線彈簧的作用與耐磨板相接觸,所述頂針頭部一端為半球形。旨在解決現(xiàn)有的注塑模具的頂針結構容易發(fā)生磨損,導致產(chǎn)品上產(chǎn)生多余注塑膠的問題。
【IPC分類】B29C45-40, B29C45-33
【公開號】CN204525989
【申請?zhí)枴緾N201420830113
【發(fā)明人】陳平, 茹玉龍, 楊軍
【申請人】廣州市中新塑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5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