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注塑機的液壓系統(tǒng)開合模油缸處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型制造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注塑機內部液壓系統(tǒng)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液壓系統(tǒng)中油泵將機械能轉化為液體流動的勢能,然后直接將液體輸送到各個執(zhí)行元件,在執(zhí)行元件之前設有三位四通換向閥,通過三位四通換向閥及壓力控制閥控制執(zhí)行元件所獲得的壓力,通過單向閥來控制液體在管道中的流向。由于液體在管道直接流向各執(zhí)行元件,沒有蓄力的過程,所以液壓系統(tǒng)為執(zhí)行元件所提供的液體流動勢能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用于注塑機的液壓系統(tǒng)開合模油缸處結構,以實現(xiàn)加大液體壓力的優(yōu)點。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注塑機的液壓系統(tǒng)開合模油缸處結構,包括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開合模油缸、第三二位四通換向閥、第一壓力控制閥、第二壓力控制閥及第三壓力控制閥,油泵輸出端接有第一單向閥及第二單向閥,第一單向閥與油泵之間管道上分出支路連接有溢流閥及電磁閥,所述第二單向閥末端分別與第三單向閥輸入端及第三二位四通換向閥P端相連,所述第三二位四通換向閥A端與第三壓力控制閥輸入端相連,第三壓力控制閥輸出立而與開合t吳油缸活塞纟而相連,所述開合模油缸缸筒端分別與第一壓力控制閥輸出端及第二壓力控制閥輸出端,所述第一壓力控制閥輸出端接入液壓系統(tǒng)輸出管道。進一步地,所述第三單向閥輸出端分別與第二二位四通換向閥P端及所述開合模油缸缸筒端與第一壓力控制閥輸出端及第二壓力控制閥輸出端連接處相連,所述第二二位四通換向閥A端與第二壓力控制閥輸入端相連,第二二位四通換向閥T端與手動二位四通換向閥B端相連,所述第二壓力控制閥輸出端接入主管道。進一步地,所述手動二位四通換向閥T端接入油箱,手動二位四通換向閥P端接入第二單向閥與第三單向閥輸入端及第三二位四通換向閥P端連接結點處。進一步地,所述第三壓力控制閥輸出端還與第四二位四通換向閥P端、第四壓力控制閥輸出端及主管道相連接,所述第四二位四通換向閥A端與第四壓力控制閥輸入端相連。進一步地,所述第三二位四通換向閥T端、第四二位四通換向閥T端及第四壓力控制閥輸出端相連,并與第一二位四通換向閥T端相連,所述第一二位四通換向閥A端與第一壓力控制閥輸入端相連,所述第一壓力控制閥輸出端還與第一二位四通換向閥P端相連。進一步地,所述開合模油缸活塞端還與三位四通換向閥B端相連,開合模油缸缸筒端與三位四通換向閥A端,所述三位四通換向閥T端接入油箱。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注塑機的液壓系統(tǒng)開合模油缸處結構,由于在開合模油缸與主管道及液壓系統(tǒng)輸出管道之間加入多個壓力控制閥,從而可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液壓系統(tǒng)為執(zhí)行元件所提供的液體流動勢能不足等缺陷,以實現(xiàn)加大液體壓力的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 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優(yōu)點可通過在所寫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xiàn)和獲得。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I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注塑機的液壓系統(tǒng)開合模油缸處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注塑機的電機與油泵的連接結構。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包括一種用于注塑機的液壓系統(tǒng)開合模油缸處結構,油泵I輸出端接有第一單向閥4及第二單向閥5,第一單向閥4與油泵I之間管道上分出支路連接有溢流閥6及電磁閥7,溢流閥6及電磁閥7輸出端接入溢流口,第二單向閥5輸出端分別與第三單向閥13輸入端及第三二位四通換向閥15P端相連,第三二位四通換向閥15A端與第三壓力控制閥16輸入端相連,第三壓力控制閥16輸出端與開合模油缸8活塞端相連,開合模油缸8缸筒端分別與第一壓力控制閥11輸出端及第二壓力控制閥14輸出端,第一壓力控制閥11輸出端接入液壓系統(tǒng)輸出管道。第三單向閥13輸出端分別與第二二位四通換向閥12P端及開合模油缸8缸筒端與第一壓力控制閥11輸出端及第二壓力控制閥14輸出端連接處相連,第二二位四通換向閥12A端與第二壓力控制閥14輸入端相連,第二二位四通換向閥12T端與手動二位四通換向閥17B端相連,第二壓力控制閥14輸出端接入主管道。手動二位四通換向閥17T端接入油箱,手動二位四通換向閥17P端接入第二單向閥5與第三單向閥13輸入端及第三二位四通換向閥15P端連接結點處。第三壓力控制閥16輸出端還與第四二位四通換向閥18P端、第四壓力控制閥19輸出端及主管道相連接,第四二位四通換向閥18A端與第四壓力控制閥19輸入端相連。第三二位四通換向閥15T端、第四二位四通換向閥18T端及第四壓力控制閥19輸出端相連,并與第一二位四通換向閥IOT端相連,第一二位四通換向閥IOA端與第一壓力控制閥11輸入端相連,第一壓力控制閥11輸出端還與第一二位四通換向閥IOP端相連。開合模油缸8活塞端還與三位四通換向閥9B端相連,開合模油缸8缸筒端與三位四通換向閥9A端,三位四通換向閥9T端接入油箱。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注塑機的液壓系統(tǒng)開合模油缸處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開合模油缸、第三二位四通換向閥、第一壓力控制閥、第二壓力控制閥及第三壓力控制閥,油泵輸出端接有第一單向閥及第二單向閥,第一單向閥與油泵之間管道上分出支路連接有溢流閥及電磁閥, 所述第二單向閥末端分別與第三單向閥輸入端及第三二位四通換向閥P端相連, 所述第三二位四通換向閥A端與第三壓力控制閥輸入端相連,第三壓力控制閥輸出端與開合模油缸活塞端相連, 所述開合模油缸缸筒端分別與第一壓力控制閥輸出端及第二壓力控制閥輸出端, 所述第一壓力控制閥輸出端接入液壓系統(tǒng)輸出管道。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用于注塑機的液壓系統(tǒng)開合模油缸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單向閥輸出端分別與第二二位四通換向閥P端及所述開合模油缸缸筒端與第一壓力 控制閥輸出端及第二壓力控制閥輸出端連接處相連,所述第二二位四通換向閥A端與第二壓力控制閥輸入端相連,第二二位四通換向閥T端與手動二位四通換向閥B端相連,所述第二壓力控制閥輸出端接入主管道。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用于注塑機的液壓系統(tǒng)開合模油缸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二位四通換向閥T端接入油箱,手動二位四通換向閥P端接入第二單向閥與第三單向閥輸入端及第三二位四通換向閥P端連接結點處。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用于注塑機的液壓系統(tǒng)開合模油缸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壓力控制閥輸出端還與第四二位四通換向閥P端、第四壓力控制閥輸出端及主管道相連接,所述第四二位四通換向閥A端與第四壓力控制閥輸入端相連。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4所述用于注塑機的液壓系統(tǒng)開合模油缸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二位四通換向閥T端、第四二位四通換向閥T端及第四壓力控制閥輸出端相連,并與第一二位四通換向閥T端相連,所述第一二位四通換向閥A端與第一壓力控制閥輸入端相連,所述第一壓力控制閥輸出端還與第一二位四通換向閥P端相連。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用于注塑機的液壓系統(tǒng)開合模油缸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合模油缸活塞端還與三位四通換向閥B端相連,開合模油缸缸筒端與三位四通換向閥A端,所述三位四通換向閥T端接入油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注塑機的液壓系統(tǒng)開合模油缸處結構,包括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開合模油缸、第三二位四通換向閥、第一壓力控制閥、第二壓力控制閥及第三壓力控制閥,通過壓力控制閥使油缸不直接從主管道得到能量,而另開出新的管道對油缸加壓,通過增多壓力控制閥使液壓增大,中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注塑機的液壓系統(tǒng)開合模油缸處結構,可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液壓壓力小等缺陷,以實現(xiàn)液壓系統(tǒng)更大的壓力。
文檔編號B29C45/82GK202640730SQ20122029190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20日
發(fā)明者吳建國 申請人:無錫天惠塑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