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圖像記錄設備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789191閱讀:211來源:國知局
圖像記錄設備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圖像記錄設備,包括:記錄部,對在輸送方向輸送的片材記錄圖像;多個輸送輥,配置在記錄部輸送方向下游,在與輸送方向垂直的寬度方向隔著間隔設置;多個第一帶齒輥,分別與多個輸送輥相面對配置,在第一帶齒輥與輸送輥之間夾持片材;多個第二帶齒輥,分別配置于在寬度方向相鄰第一帶齒輥之間;以及第一引導構(gòu)件,配置在第一帶齒輥和第二帶齒輥的輸送方向上游,具有向輸送輥與第一帶齒輥的夾持位置引導片材的第一引導面,當沿寬度方向看時第二帶齒輥與夾持位置重疊,當沿寬度方向看時沿第二帶齒輥外周的圓形虛擬外周線與沿第一引導面的虛擬直線不重疊。本實用新型能夠由第二帶齒輥使片材容易地形成凹狀下凹狀態(tài)。
【專利說明】
圖像記錄設備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圖像記錄設備,能夠使在記錄部中被記錄圖像的片材成為波浪狀態(tài)。
【背景技術(shù)】
[0002]以往,在從設在記錄部的噴嘴向支撐在壓板上的記錄紙張等片材噴射墨來記錄圖像的噴墨記錄設備中,有時因為片材的附著有墨的部分浸潤而發(fā)生片材從壓板浮起的現(xiàn)象(起皺)。當發(fā)生起皺時,片材的從壓板浮起的部分與記錄部接觸,或者與用于引導片材的引導構(gòu)件接觸,因而有時使記錄在片材上的圖像紊亂,或者發(fā)生卡紙。
[0003]為此,已知一種結(jié)構(gòu),通過在壓板的輸送方向下游設置多個排紙輥和多個第一帶齒輥以及多個第二帶齒輥從而能夠抑制起皺的發(fā)生。具體來說,多個排紙輥沿著與輸送方向垂直的寬度方向彼此隔著間隔而配置,與片材的記錄有圖像的面相反的面接觸。多個第一帶齒輥中的每個與多個排紙輥中的每個的上方相對而設置,由彼此相對的第一帶齒輥和排紙輥夾持和輸送片材。多個第二帶齒輥中的每個配置在在寬度方向上相鄰的第一帶齒輥之間,最下端的位置比排紙輥的最上端低。
[0004]多個第二帶齒輥中的每個與從壓板輸送的片材的記錄有圖像的面抵接,對所抵接的部分向排紙輥最上端的下方施壓。由此,片材沿著寬度方向成為波浪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即使支撐在壓板上的片材因為附著了墨而導致片材的一部分浸潤,也能抑制片材從壓板浮起的現(xiàn)象(起皺)的發(fā)生。
[0005]但是,在上述結(jié)構(gòu)中,因為第二帶齒輥設在第一帶齒輥的輸送方向下游,因此,在片材呈被在寬度方向上相鄰的第一帶齒輥和排紙輥夾持的狀態(tài)以后,第二帶齒輥在每個夾持位置之間對片材向排紙輥最上端的下方施壓。在這種情況下,例如,如果在寬度方向上相鄰的夾持位置之間片材在凹之前是平坦的,那么,該平坦之處難以下凹成凹狀。因此,有時不能使片材沿著寬度方向成為波浪狀態(tài)。
[0006]對于上述結(jié)構(gòu),在將第二帶齒輥設在第一帶齒輥上游的情況下,為了使片材下凹成凹狀,必須將第二帶齒輥的最下端配置在第一帶齒輥與排紙輥的夾持位置的下方,因片材相對于第二帶齒輥的進入角度而導致對與第二帶齒輥抵接的片材施加大的載荷,這導致可能發(fā)生片材的一部分破損或者因此而卡紙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7]本實用新型是鑒于上述情況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圖像記錄設備,能夠使被記錄部記錄了圖像的片材容易地沿著與片材的輸送方向垂直的寬度方向成為波浪狀態(tài)。
[0008](I)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圖像記錄設備,包括:記錄部,用于對在輸送方向上輸送的片材記錄圖像;多個輸送輥,配置在所述記錄部的所述輸送方向的下游,在與所述輸送方向垂直的寬度方向上隔著間隔而設置;多個第一帶齒輥,分別與所述多個輸送輥相面對而配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帶齒輥與所述輸送輥之間夾持所述片材;多個第二帶齒輥,分別配置于在所述寬度方向上相鄰所述第一帶齒輥之間;以及第一引導構(gòu)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帶齒輥和所述第二帶齒輥的所述輸送方向的上游,具有用于向著所述輸送輥與所述第一帶齒輥之間的夾持位置引導所述片材的第一引導面,當沿著所述寬度方向看時,所述第二帶齒輥與所述夾持位置重疊,當沿著所述寬度方向看時,沿著所述第二帶齒輥的外周的圓形的虛擬外周線與沿著所述第一引導面的虛擬直線不重疊。
[0009]通過上述結(jié)構(gòu),沿著第一引導構(gòu)件的第一引導面而被引導的片材在到達夾持位置之前或者與片材被夾持同時抵接第二帶齒輥。由此,能夠由第二帶齒輥容易地使片材成為凹狀下凹狀態(tài)。此外,因為由第一引導面引導的片材相對于第二帶齒輥的進入角度(接觸角度)被限制,因此,當片材抵接第二帶齒輥時,不對片材施加大的載荷。由此,抑制片材破損,抑制在第二帶齒輥處發(fā)生卡紙。此外,因為第二帶齒輥當沿著寬度方向看時與夾持位置重疊,因此,能夠有效地使片材成為波浪狀態(tài)。
[0010](2)較佳地,當沿著所述寬度方向看時,沿著所述第一帶齒輥的外周的圓形的虛擬外周線與所述虛擬直線不重疊。
[0011]由此,因為由第一引導構(gòu)件的第一引導面引導的片材相對于第一帶齒輥的進入角度被限制,因此,當片材抵接第一帶齒輥時,不對片材施加大的載荷。由此,能夠抑制片材破損,抑制在第一帶齒輥處發(fā)生卡紙。
[0012](3)較佳地,在所述第一帶齒輥和所述第二帶齒輥在所述寬度方向上的外側(cè)的位置設有第三帶齒輥,所述第三帶齒輥在相對于所述第一帶齒輥在與所述輸送方向和所述寬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更靠近所述輸送輥的位置處配置在所述第二帶齒輥的所述輸送方向的下游。
[0013]在這種情況下,在片材被第一帶齒輥和輸送輥夾持同時因被第二帶齒輥施壓而使片材的位置穩(wěn)定之后,片材的位于第二帶齒輥外側(cè)的左右方向兩端部由第三帶齒輥確實施壓。由此,能夠抑制片材的左右方向兩端部向上方翹起,能夠抑制在第三帶齒輥處的卡紙。
[0014](4)較佳地,所述第一引導構(gòu)件在所述寬度方向上的與配置有所述第三帶齒輥的范圍相對應的位置處具有用于向著所述第三帶齒輥引導所述片材的第二引導面,所述第二引導面配置在所述第一引導面的所述輸送方向的下游。
[0015]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片材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呈向上方翹起的狀態(tài),因為由第二引導面引導,當與第三帶齒輥抵接時不對片材施加大的載荷。由此,能夠抑制片材的破損,能夠抑制在第三帶齒輥處的卡紙。
[0016](5)較佳地,所述第二引導面在所述輸送方向上從所述夾持位置的上游延伸到下游。
[0017]由此,片材的寬度方向兩端部由第二引導面穩(wěn)定地引導到第三帶齒輥。
[0018](6)較佳地,所述第一引導構(gòu)件支撐所述第一帶齒輥、所述第二帶齒輥和所述第三帶齒輥。
[0019]由此,容易對第一帶齒輥、第二帶齒輥和第三帶齒輥中的每個進行定位。
[0020](7)較佳地,所述第二帶齒輥的所述虛擬外周線上的與含有所述輸送輥的軸心的虛擬平面之間的距離最短的位置位于所述夾持位置的所述輸送方向的下游。
[0021]由此,因為第二帶齒輥在夾持位置的片材輸送方向下游對片材施加載荷,因此能夠抑制第二帶齒輥抵接時對片材施加的載荷,能夠抑制卡紙、片材的破損。
[0022](8)較佳地,還包括第二引導構(gòu)件,所述第二引導構(gòu)件與所述第一引導構(gòu)件相對,具有用于向著所述夾持位置引導所述片材的第三引導面,當沿著所述寬度方向看時,沿著所述第三引導面的虛擬直線與所述第一引導面交叉。
[0023]在這種情況下,在第二引導構(gòu)件的第三引導面引導的片材在被第一引導構(gòu)件的第一引導面引導的片材的頭端向著夾持位置之后,與第二帶齒輥抵接。由此,片材抵接第二帶齒輥時不對片材施加大的載荷,能夠抑制第二帶齒輥處的卡紙。
[0024](9)較佳地,通過所述第二引導構(gòu)件與所述輸送輥的輥軸抵接,所述第三引導面相對于所述夾持位置呈預定狀態(tài)。
[0025]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第二引導構(gòu)件的第三引導面,使片材的寬度方向的端部穩(wěn)定地通過夾持位置。
[0026]本實用新型能夠由第二帶齒輥使片材容易地形成凹狀下凹狀態(tài)。
【附圖說明】
[0027]圖1是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一個例子的復合機的立體圖。
[0028]圖2是示出復合機的結(jié)構(gòu)的示意圖。
[0029]圖3是從上方看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的圖。
[0030]圖4是圖3中的第二導軌被取下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0031]圖5是圖4的俯視圖。
[0032]圖6是圖3的A-A剖視圖。
[0033]圖7是圖3的B-B剖視圖。
[0034]圖8是用于說明下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的示意圖。
[0035]圖9是示出第一導軌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0036]圖10是圖3的H-H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7]以下適當參照附圖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以下說明的實施方式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例子,在不改變本實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圍內(nèi),當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適當改變。在以下的說明中,以復合機10以能夠使用的方式而設置的圖1的狀態(tài)為基準來定義上下方向7、前后方向8和寬度方向(左右方向)9。
[0038][復合機10的整體結(jié)構(gòu)]
[0039]圖1所示的復合機10(本實用新型的圖像記錄設備的一個例子)具有打印機功能、傳真機功能、復印機功能等各種功能。復合機10具有:被構(gòu)成為大體薄型的長方體狀的設備本體11;以及能夠相對于設備本體11的下部進行裝卸的供紙盤13。供紙盤13通過從圖1所示的安裝在了設備本體11的狀態(tài)相對于設備本體11向前方拉出而變成相對于設備本體11非安裝狀態(tài)。
[0040]如圖2所示,在設備本體11內(nèi)的上部,設有用于在記錄介質(zhì)上記錄圖像的記錄部31。安裝在了設備本體11的供紙盤13位于記錄部31的下方,以上下重疊堆疊的狀態(tài)容納被記錄部31形成圖像的多個片材(被記錄介質(zhì))。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供紙盤13內(nèi),以長尺寸方向沿著前后方向8的狀態(tài)容納A4尺寸普通紙的記錄紙張14來作為片材。[0041 ]在設備本體11的內(nèi)部,設有:供紙部16,用于將容納在供紙盤13內(nèi)的最上部的一個記錄紙張14向后方輸送;以及供紙引導構(gòu)件15,用于將從供紙盤13向后方輸送的記錄紙張14向上方引導。供紙引導構(gòu)件15配置在設備本體11內(nèi)靠近背面的位置。
[0042]供紙部16具有:供紙輥16A,沿著寬度方向9而配置;以及支撐臂16B,以能夠在上下方向7上移動的方式支撐供紙輥16A。支撐臂16B以能夠轉(zhuǎn)動的方式支撐在沿著寬度方向9的支撐軸16D,供紙輥16A以能夠旋轉(zhuǎn)的方式支撐在支撐臂16B的頭端部。通過支撐臂16B以支撐軸16D為中心在上下方向7上轉(zhuǎn)動,供紙輥16A在與被容納在供紙盤13內(nèi)的最上部的記錄紙張14抵接的位置和從該記錄紙張14向上方離開的位置之間移動。供紙輥16A通過動力傳遞機構(gòu)16C而被傳遞圖未示的馬達的動力,從而進行旋轉(zhuǎn)。
[0043]當供紙輥16A在與容納在供紙盤13內(nèi)的最上部的記錄紙張14抵接的狀態(tài)下旋轉(zhuǎn)時,該記錄紙張14被向后方進給。從供紙盤13進給的記錄紙張14被向著供紙引導構(gòu)件15的下端部輸送。
[0044]在供紙引導構(gòu)件15設有記錄紙張14所通過的供紙路徑15C。供紙路徑15C呈向著設備本體11的背面突出的圓弧狀,被供紙引導構(gòu)件15引導的記錄紙張14從供紙引導構(gòu)件15的上端部向前方輸送。
[0045]供紙盤13內(nèi)的記錄紙張14以其寬度方向9的中央部沿著供紙路徑15C的寬度方向9的中央部的狀態(tài)以中央為基準被輸送。不限于A4尺寸的記錄紙張14,即使是更小尺寸的記錄紙張,例如明信片(比普通紙的剛性高),復合機10也能夠以中央為基準向供紙路徑15C進給。
[0046]在供紙引導構(gòu)件15的上端部附近的前方位置,設有將通過了供紙引導構(gòu)件15上端部的記錄紙張14向記錄部31的下方輸送的輸送輥對21 ο在輸送輥對21的前方,S卩,在輸送輥對21的記錄紙張14輸送方向(以下稱為片材輸送方向6(參照圖2))下游,設有在記錄部31的下方支撐記錄紙張14的壓板35。在相對于壓板35片材輸送方向6的上游和下游,設有用于對記錄紙張14沿著寬度方向9賦予波浪形狀的上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61和下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41。
[0047]輸送輥對21將通過了供紙引導構(gòu)件15的記錄紙張14輸送到在壓板35與記錄部31之間形成的輸送路徑29。輸送路徑29經(jīng)由下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41到達排紙盤17。
[0048]輸送輥對21具有:一個第一輸送輥22,其與通過了供紙引導構(gòu)件15的記錄紙張14的上表面(第一表面)抵接;以及多個夾送輥26,它們與記錄紙張14的下表面(第二表面)抵接。通過了供紙引導構(gòu)件15的記錄紙張14通過由處于旋轉(zhuǎn)狀態(tài)的第一輸送輥22和夾送輥26夾持而輸送到壓板35上。
[0049]設在壓板35上方的記錄部31由第一導軌36和第二導軌37支撐,第一導軌36和第二導軌37分別沿著寬度方向9而配置。第一導軌36和第二導軌37以與片材輸送方向6隔著預定間隔的狀態(tài)沿著寬度方向9延伸。
[0050]記錄部31具有:滑架(carriage)32,其以能夠滑動的方式支撐在第一導軌36和第二導軌37之間;以及記錄頭33,安裝在滑架32的下部。滑架32能夠沿著第一導軌36和第二導軌37沿著寬度方向9往復移動。
[0051]記錄頭33具有向下方噴射墨的多個噴嘴34。將墨從墨盒(圖未示)供給到各噴嘴34。多個噴嘴34沿著片材輸送方向6成列配置,各噴嘴34的下端在作為記錄頭33的下表面的噴嘴面34A開口。噴嘴面34A是沿著前后方向8和寬度方向9的平面。
[0052]設在記錄部31下方的壓板35將輸送輥對21所輸送的記錄紙張14以與噴嘴面34A平行的狀態(tài)進行支撐。
[0053]當由輸送輥對21所輸送的記錄紙張14到達壓板35上的預定位置時,記錄紙張14的輸送停止。在這種狀態(tài)下,進行滑架32在與片材輸送方向6垂直的寬度方向9上滑動,同時在該滑動期間從記錄頭33的噴嘴34選擇性地噴射墨的記錄處理。然后,通過反復進行將壓板35上的記錄紙張14由輸送棍對21僅輸送預定距離的輸送處理和由記錄頭33進行的記錄處理,在記錄紙張14的全部區(qū)域上記錄圖像。
[0054]相對于壓板35設在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的下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41將支撐在壓板35上的記錄紙張14沿著片材輸送方向6輸送,同時對壓板35上的記錄紙張14賦予沿著寬度方向9的波浪形狀。通過了下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41的記錄紙張14排出到排紙盤17上。
[0055][輸送輥對]
[0056]輸送輥對21的第一輸送輥22分別支撐在子框體39(參照圖3),子框體39用于支撐第一導軌36的寬度方向9的兩端部。如圖3所示,第二導軌37的寬度方向9的兩端部也支撐在子框體39中的每個。第一輸送輥22通過被傳遞圖未示的馬達的旋轉(zhuǎn)而以圖2中的箭頭Dl所示的方向旋轉(zhuǎn)。
[0057]多個夾送輥26設在第一輸送輥22的下方,每個夾送輥26以在寬度方向9上隔著間隔的狀態(tài)支撐在輥保持部(圖未示)。輥保持部能夠移動,從而各夾送輥26從與第一輸送輥22抵接的狀態(tài)變?yōu)殡x開第一輸送棍22的狀態(tài)。與第一輸送棍22抵接著的夾送棍26跟隨第一輸送輥22的旋轉(zhuǎn)而旋轉(zhuǎn)。
[0058][上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
[0059]如圖3、4所示,上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61具有:七個上游抵接構(gòu)件62,安裝在第一導軌36的下表面;以及兩個端部抵接構(gòu)件63,分別設在寬度方向9的兩端部。后述的設在壓板35的主肋35G也構(gòu)成上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61。
[0060]在七個上游抵接構(gòu)件62中,位于寬度方向9中央部的三個上游抵接構(gòu)件62構(gòu)成中央波浪形狀賦予部61A,相對于中央波浪形狀賦予部61A分別設在位于寬度方向9兩側(cè)的兩個上游抵接構(gòu)件62構(gòu)成一組側(cè)部波浪形狀賦予部61B。中央波浪形狀賦予部61A中的中央的上游抵接構(gòu)件62設在與壓板35的寬度方向9中央相對應的位置。構(gòu)成中央波浪形狀賦予部61A的三個上游抵接構(gòu)件62隔著預定間隔Gl而配置。這三個上游抵接構(gòu)件62被設置為對于只與這三個上游抵接構(gòu)件62抵接、沿著寬度方向9的長度是小尺寸的記錄紙張(例如明信片)不賦予波浪形狀,對于A4尺寸的記錄紙張14賦予波浪形狀。在所輸送的是明信片的情況下,這三個上游抵接構(gòu)件62與明信片抵接,從而壓板35整體向下方移動。由此,不對明信片賦予波浪形狀。
[0061]如圖3所示,構(gòu)成側(cè)部波浪形狀賦予部61B的兩個上游抵接構(gòu)件62隔著比上述間隔Gl短的間隔G2而配置。中央波浪形狀賦予部61A中寬度方向9兩端的上游抵接構(gòu)件62與側(cè)部波浪形狀賦予部61B中靠近中央波浪形狀賦予部61A的上游抵接構(gòu)件62隔著與上述間隔Gl相等的間隔。
[0062]七個上游抵接構(gòu)件62中的每個形狀相同,如圖6所示,具有:基部62A,安裝在第一導軌36的下表面;連續(xù)部62B,呈從基部62A垂下的狀態(tài);以及抵接部62C,設在連續(xù)部62B的下端部。上游抵接構(gòu)件62由合成樹脂(例如聚醛樹脂(POM))—體形成。
[0063]基部62A沿著第一導軌36的下表面而配置,具有配合在第一導軌36的多個配合部62D。各配合部62D從基部62A向上方突出。在第一導軌36設有被各配合部62D插入的開口36A。
[0064]連續(xù)部62B呈沿著寬度方向9的長度幾乎相同的帶狀板狀,形成為從基部62A的前端部沿著第一輸送輥22的外周部分向前方突出而彎曲的形狀。連續(xù)部62B的前端部位于基部62A的前方并且下方的位置。連續(xù)部62B具有能夠在上下方向7和前后方向8上移動的可撓曲性。
[0065]設在連續(xù)部62B的下端部的抵接部62C呈平板狀,形成為俯視時隨著向前側(cè)而沿著寬度方向9的長度逐漸變短的三角形。抵接部62C相對于記錄部31中的噴嘴34的位置位于記錄紙張14的輸送方向上游。
[0066]抵接部62C以位于輸送方向下游的頭端部位于最下方的方式傾斜。抵接部62C的上述頭端部比設在壓板35的主肋35G的上端部低。
[0067]如圖6所示,上游抵接構(gòu)件62的抵接部62C抵接記錄紙張14上表面的位置與輸送輥對21夾持記錄紙張14的夾持位置NPl在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僅隔著距離LI。
[0068]如圖7所示,分別設在全部上游抵接構(gòu)件62寬度方向9兩側(cè)外的端部抵接構(gòu)件63與上游抵接構(gòu)件62同樣地具有基部63A、連續(xù)部63B和抵接部63C。抵接部63C呈俯視時四角形。端部抵接構(gòu)件63的其它結(jié)構(gòu)與上游抵接構(gòu)件62的結(jié)構(gòu)大體相同。端部抵接構(gòu)件63的抵接部63C對于輸送輥對21所輸送的記錄紙張14的寬度方向9兩端部向下方施壓。
[0069][壓板]
[0070]如圖6、7所示,壓板35的位于片材輸送方向6上游的端部位于第一導軌36的下方,位于片材輸送方向6的下游的端部位于第二導軌37的下方。壓板35具有壓板本體部35A,壓板本體部35A從上游抵接構(gòu)件62的下方位置連續(xù)到第二輸送輥42A和第一帶齒輥43A夾持記錄紙張14的位置在片材輸送方向6上的上游位置。
[0071 ]壓板本體部35A被構(gòu)成為沿著與片材輸送方向6垂直的寬度方向9的帶狀板狀。壓板本體部35A通過抵接第二輸送輥42A的輥軸42B而以能夠以輥軸42B為中心轉(zhuǎn)動的方式被支撐。
[0072]在平板狀的壓板本體部35A,在中央波浪形狀賦予部61A中的相鄰上游抵接構(gòu)件62之間,設有三個主肋35G。主肋35G中的每個以沿著前后方向8的狀態(tài)從壓板本體部35A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在中央波浪形狀賦予部61A中的寬度方向9兩端的上游抵接構(gòu)件62與側(cè)部波浪形狀賦予部61B中的靠近中央波浪形狀賦予部61A的上游抵接構(gòu)件62之間,在每個之間都設有結(jié)構(gòu)相同的一個主肋35G。
[0073]而且,在側(cè)部波浪形狀賦予部61B中的一對上游抵接構(gòu)件62之間,也設有結(jié)構(gòu)相同的兩個主肋35G,這兩個主肋35G在寬度方向9上隔著間隔。在側(cè)部波浪形狀賦予部61B中的靠近端部抵接構(gòu)件63的上游抵接構(gòu)件62與該端部抵接構(gòu)件63之間,在每個之間都設有結(jié)構(gòu)相同的兩個主肋35G,這兩個主肋35G在寬度方向9上隔著間隔。
[0074]各主肋35G分別從壓板本體部35A的上表面突出預定高度,各自的上表面是平坦的,具有大體相同的高度。各主肋35G分別從壓板本體部35A的片材輸送方向6上游端部延伸到比片材輸送方向6途中更靠下游的位置。
[0075]而且,在壓板本體部35A,在與中央波浪形狀賦予部61A中的中央的上游抵接構(gòu)件62的下方相對應的位置,設有一個子肋35H。子肋35H呈沿著前后方向8的狀態(tài),從壓板本體部35A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子肋35H的上表面以比中央的上游抵接構(gòu)件62的下方低,但是從該上游抵接構(gòu)件62在片材輸送方向6的下游隨著向下游而逐漸變高的方式傾斜。而且,在與該傾斜部分連續(xù)的片材輸送方向6的下游,形成比主肋35G的突出高度低的預定突出高度。子肋35H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位置與主肋35G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位置大體是同一位置。
[0076]在壓板本體部35A,在中央波浪形狀賦予部61A中的寬度方向9兩端的上游抵接構(gòu)件62的下方,分別設有結(jié)構(gòu)相同的一對子肋35H,這些一對子肋35H在寬度方向9上隔著間隔。在這些一對子肋35H之間,在相對于該子肋35H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位置,設有一個輔助肋35K。該輔助肋35K與兩側(cè)的子肋35H相比,除了向片材輸送方向6的下游偏移以外,結(jié)構(gòu)大體相同。
[0077]在壓板本體部35A,在構(gòu)成側(cè)部波浪形狀賦予部61B的各上游抵接構(gòu)件62的下方,也分別設有結(jié)構(gòu)相同的一個子肋35H。在壓板本體部35A,在側(cè)部波浪形狀賦予部61B的寬度方向9兩側(cè)外的位置,也設有結(jié)構(gòu)相同的一個子肋35H。
[0078]上游抵接構(gòu)件62的抵接部62C的上表面是平坦的,如上所述,比設在壓板本體部35A的主肋35G低。因此,當?shù)纸硬?2C與記錄紙張14的上表面(第一表面)抵接時,記錄紙張14呈在位于該抵接部62C寬度方向9兩側(cè)外的主肋35G之間凹狀下凹狀態(tài)。
[0079]子肋35H在相鄰的主肋35G之間具有一個或多個,當?shù)纸硬?2C使記錄紙張14呈凹狀下凹狀態(tài)時,子肋35H支撐各凹狀下凹部分的下表面。一對輔助肋35K將中央波浪形狀賦予部61A不賦予波浪形狀的小尺寸記錄紙張寬度方向9兩側(cè)的端部向著下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41進行引導。
[0080][下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
[0081]如圖6、7所示,下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41具有:多個第二輸送輥42A,沿著寬度方向9配置;第一引導構(gòu)件46,配置在第二輸送輥42A的上方;以及多個第一帶齒輥43A、多個第二帶齒輥44A和第三帶齒輥45A,分別支撐在第一弓I導構(gòu)件46。
[0082]多個第二輸送輥42A抵接記錄紙張14的與被記錄部31記錄了圖像的上表面(第一表面)相反的下表面(第二表面)。第二輸送輥42A中的每個的軸心部被一個輥軸42B插通。第一帶齒輥43A、第二帶齒輥44A和第三帶齒輥45A中的每個與記錄紙張14的上表面抵接。多個第一帶齒輥43A中的每個與第二輸送輥42A中的每個的上方相對而配置。
[0083]在壓板本體部35A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設有第二引導構(gòu)件48,第二引導構(gòu)件48將從壓板本體部35A輸送的記錄紙張14向著第二輸送輥42A的上方引導。在第二引導構(gòu)件48的下方,在第二輸送輥42A的軸心部,配置有輥軸42B。在第二引導構(gòu)件48,在輥軸42B的上方,設有在寬度方向9上隔著間隔的多個開口部48B(參照圖7)。開口部48B設在與相鄰上游抵接構(gòu)件62之間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相對應的位置,設在與端部抵接構(gòu)件63中的每個和與各端部抵接構(gòu)件63相鄰的上游抵接構(gòu)件62之間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分別相對應的位置,設在與上游抵接構(gòu)件62和端部抵接構(gòu)件63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分別相對應的位置。在設在與相鄰上游抵接構(gòu)件62之間相對應的位置和設在與端部抵接構(gòu)件63中的每個和與各端部抵接構(gòu)件63相鄰的上游抵接構(gòu)件62之間分別相對應的位置的開口部48B內(nèi),分別配置第二輸送輥42A。第二輸送輥42A通過第二引導構(gòu)件48的開口部48B,其一部分突出到第二引導構(gòu)件48的上方。
[0084]如圖6、7所示,在第二引導構(gòu)件48,設有用于將記錄紙張14從壓板本體部35A引導到第二輸送輥42A的下部引導面(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引導面”的一個例子)48A。下部引導面48A在與片材輸送方向6和寬度方向9垂直的方向上與第一帶齒輥43A的軸心CLl (參照圖8)之間的距離以隨著向片材輸送方向6的下游而靠近的方式傾斜。
[0085 ]第二輸送輥4 2A中的每個被構(gòu)成為由橡膠等彈性構(gòu)件制成的圓筒狀,以同軸狀態(tài)嵌合到上述輥軸42B。這些八個第二輸送輥42A中的每個突出到第二引導構(gòu)件48的上表面的上方。輥軸42B通過圖未示的傳動機構(gòu)被傳遞馬達的旋轉(zhuǎn)力,沿著圖2中的箭頭D2所示的方向旋轉(zhuǎn)。由此,全部第二輸送輥42A—體地旋轉(zhuǎn)。
[0086]用于支撐第一帶齒輥43A、第二帶齒輥44A和第三帶齒輥45A中的每個的第一引導構(gòu)件46配置在輸送路徑29的上方。第一引導構(gòu)件46在寬度方向9上的長度比在片材輸送方向6上的長度長。如圖6所示,與第二輸送輥42A的上方相對而配置的第一帶齒輥43A支撐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片材輸送方向6的上游端部。
[0087]如圖4放大所示,在第一帶齒輥43A,設有圓板狀的兩個齒部43C,這兩個齒部43C在寬度方向9上隔著間隔。在齒部43C中的每個的外周面,沿著周向設有凹凸部。在第一帶齒輥43A的軸心部,沿著寬度方向9的輥軸43B插通它。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在第一帶齒輥43A的寬度方向9兩側(cè),設有沿著前后方向8配置的輥支撐部46C,在各輥支撐部46C以分別能夠旋轉(zhuǎn)的方式支撐輥軸43B的寬度方向9兩端部。
[0088]圖8是用于說明下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41的結(jié)構(gòu)的示意圖。在圖8中,第一帶齒輥43A、第二帶齒輥44A、第三帶齒輥45A中的每個由沿著外周的圓形的第一虛擬外周線VLl、第二虛擬外周線VL2和第三虛擬外周線VL3示出。
[0089]沿著第一帶齒輥43A外周的圓形第一虛擬外周線VLl呈與下方的第二輸送輥42A的外周面接觸的狀態(tài),當?shù)诙斔洼?2A旋轉(zhuǎn)時,第一帶齒輥43A跟隨該旋轉(zhuǎn)而旋轉(zhuǎn)。第一帶齒輥43A的第一虛擬外周線VLl與第二輸送輥42A接觸的位置是記錄紙張14被夾持的夾持位置NP2,從壓板35輸送的記錄紙張14在夾持位置NP2被夾持,向片材輸送方向6的下游輸送。
[0090]如圖5所不,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在與相鄰第二輸送棍42A之間相對應的位置,分別支撐第二帶齒輥44A。第二帶齒輥44A中的每個與上述上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61中的七個上游抵接構(gòu)件62中的每個在寬度方向9上的位置相對應(一致),位于各上游抵接構(gòu)件62的片材輸送方向下游。
[0091]如圖4放大所示,第二帶齒輥44A中的每個具有與第一帶齒輥43A的各齒部43C的形狀相同的一個齒部44C,在每個的軸心部被沿著寬度方向9的輥軸44B插通。輥軸44B的寬度方向9兩端部以能夠旋轉(zhuǎn)的方式支撐在沿著前后方向8設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第二輥支撐部 46E。
[0092]如圖8所示,第二帶齒輥44A當沿著寬度方向9看時呈與夾持位置NP2重疊的狀態(tài)。即,當沿著寬度方向9看時,夾持位置NP2位于沿著第二帶齒輥44A外周的圓形第二虛擬外周線VL2內(nèi)。第二帶齒輥44A的軸心CL2位于比第一帶齒輥43A的軸心CLl低的位置。即,在與片材輸送方向6和寬度方向9中的每個垂直的方向(上下方向7)上,第二帶齒輥44A的軸心CL2與含有第二輸送輥42A的軸心CLR并且沿著片材輸送方向6的虛擬平面VFR之間的距離(在上下方向7上的距離)L4小于第一帶齒輥43A的軸心CLl與虛擬平面VRF之間的距離L3。
[0093]在這種情況下,沿著第二帶齒輥44A的外周的圓形第二虛擬外周線VL2在與含有第二輸送輥42A的軸心CLR的虛擬平面VFR之間的距離最短的位置LP處,與第二輸送輥42A和第一帶齒輥43A夾持記錄紙張14的夾持位置NP2在輸送方向下游僅隔著距離L2,在該最短位置LP與記錄紙張14抵接。因此,在上述夾持位置NP2的輸送方向下游僅隔著距離L2的位置,第二帶齒輥44A以壓力最大的狀態(tài)抵接記錄紙張14。該距離L2比從輸送輥對21夾持記錄紙張14的夾持位置NPl到上游抵接構(gòu)件62的抵接部62C抵接記錄紙張14的上表面的位置之間的距離LI短。上游抵接構(gòu)件62的抵接面62C抵接記錄紙張14的上表面的位置相當于與含有第二輸送輥42A的軸線CLR并且沿著輸送方向的虛擬平面VFR之間的距離最短的位置。
[0094]如圖4、5所示,第三帶齒輥45A分別支撐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寬度方向9兩端部。各第三帶齒輥45A配置在與第二帶齒輥44A的片材輸送方向6的下游相對應的位置,在與上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61的兩個端部抵接構(gòu)件63中的每個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相對應的位置。
[0095]第三帶齒輥45A與第二帶齒輥44A的結(jié)構(gòu)相同。如圖4所示,第三帶齒輥45A的輥軸45B以能夠旋轉(zhuǎn)的方式支撐在沿著前后方向8設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第三輥支撐部46N。如圖8所示,第三帶齒輥45A和第二帶齒輥44A與含有第二輸送輥42A的軸心CLR的虛擬平面VFR之間的最短距離大體相同。因此,第三帶齒輥45A和第二帶齒輥44A在與記錄紙張14抵接的上下方向7上的位置大體相同。
[0096]如圖4所示,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在與全部第二帶齒輥44A中的每個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相對應的位置,以及在與第三帶齒輥45A中的每個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相對應的位置,分別支撐有第四帶齒輥47A。
[0097]第四帶齒輥47A與第二帶齒輥44A的結(jié)構(gòu)相同,輥軸47B以能夠旋轉(zhuǎn)的方式支撐在沿著前后方向8設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第四輥支撐部46X。如圖6、7所示,第四帶齒輥47A和第二帶齒輥44A與含有第二輸送輥42A的軸心CLR的虛擬平面VFR之間的最短距離大體相同。因此,第四帶齒輥47A和第二帶齒輥44A在與記錄紙張14抵接的上下方向7上的位置大體相同。
[0098]如圖4?7所不,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片材輸送方向6上游端部,設有沿著寬度方向9垂直地立起的壁面46K。壁面46K在壓板35的壓板本體部35A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位于該壓板本體部35A附近。如圖5所示,壁面46K配置在第一范圍Fl,第一范圍Fl沿著寬度方向9含有支撐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全部第一帶齒輥43A。
[00"] 如圖9所不,在壁面46K的下端部設有第一引導部46G,第一引導部46G向著片材輸送方向6的下游并且向著下方延伸。第一引導部46G設在壁面46K的整個寬度方向9上,因而配置在上述第一范圍中。
[0100]如圖6所示,第一引導部46G以在與輸送方向6和上述寬度方向9垂直的方向上與第二輸送輥42A的軸心之間的距離從輸送方向6的上游向下游而變短的方式傾斜。在第一弓I導部46G,設有從第一引導部46G突出并且在寬度方向9上隔著間隔而設置的多個引導肋46H。各引導肋46H沿著第一引導部46G的傾斜方向而設置,各第一引導部46G的突出側(cè)的頭端面成為第一引導面46J,第一引導面46J與第一引導部46G類似,以在與輸送方向6和上述寬度方向9垂直的方向上與第二輸送輥42A的軸心之間的距離從輸送方向6的上游向下游而變短的方式傾斜。如圖8所示,第一引導面46 J與虛擬直線FL2交叉,虛擬直線FL2沿著設在壓板35的第二引導構(gòu)件48的下部引導面48A。
[0101]如圖9所示,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壁面46K的寬度方向9兩側(cè)的端部,設有端部引導面46R,端部引導面46R分別沿著壁面46K的兩側(cè)外和片材輸送方向6延伸。端部引導面46R配置在相對于第一引導部46G所設置的第一范圍Fl位于寬度方向9兩側(cè)外的第二范圍F2,以隨著從上述輸送方向的上游向下游而與上述第一范圍Fl沿著寬度方向9的距離變長的方式傾斜。換言之,端部引導面46R相對于輸送方向6和寬度方向9傾斜,以片材輸送方向6的最下游位置比最上游位置位于寬度方向9兩側(cè)外的方式傾斜。
[0102]如圖9、1所示,在端部引導面46R的下端,連續(xù)設有向著片材輸送方向6的下游并且向著下方延伸的第二引導部46M。第二引導部46M與端部引導面46R相同地配置在相對于第一范圍位于寬度方向9兩側(cè)外的第二范圍F2。第二引導部46M具有第二引導面46P,第二引導面46P呈隨著從片材輸送方向6的上游到下游而逐漸靠近含有第二輸送輥42A的軸心CLR的虛擬平面VFR。第二引導面46P呈與第一引導面46J相同的傾斜狀態(tài),以在與輸送方向6和寬度方向9垂直的方向上與第二輸送輥42A的軸心之間的距離隨著從上述輸送方向的上游向下游而變短的方式傾斜。
[0103]在這種情況下,如圖10所示,第五距離L5比第六距離L6短,第五距離L5是在輸送方向6的第一引導面46J所設置的范圍,在與輸送方向6和寬度方向9垂直的方向上第一引導面46J與第二輸送輥42A的軸心之間的距離,第六距離L6是在輸送方向6的第二引導面46P所設置的范圍,在與輸送方向6和寬度方向9垂直的方向上第二引導面46P與第二輸送輥42A的軸心之間的距離。在輸送方向6上第二引導面46P的最下游位置位于在輸送方向6上第一帶齒輥43A與第二帶齒輥44A之間。
[0104]第二引導面46P雖然呈與第一引導面46J相同的傾斜狀態(tài),但是在寬度方向9的中央部形成沿著該第二引導面46P的傾斜方向的臺階46Z。臺階46Z以位于各第二引導面46P寬度方向9兩側(cè)外的端部比更靠近寬度方向9中央的部分位于片材輸送方向6更下游的方式而形成。
[0105]第二引導面46P位于第一引導面46J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相對于第二輸送輥42A和第一帶齒輥43A之間的夾持位置NP2配置在片材輸送方向6從上游位置到下游位置。
[0106]如圖8所示,沿著第二帶齒輥44A外周的圓形第二虛擬外周線VL2配置成當沿著寬度方向9看時,相對于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第一引導面46J與沿著第一引導面46J的虛擬直線FLl不重疊的狀態(tài)。即,第二帶齒輥44A的第二虛擬外周線VL2與虛擬平面VFR之間的距離最短的位置位于夾持位置NP2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
[0107]第一帶齒輥43A的第一虛擬外周線VLl當沿著寬度方向9看時,呈與沿著第一引導面46J的虛擬直線FLl不重疊的狀態(tài)。即,第一帶齒輥43A當沿著寬度方向9看時也位于沿著第一引導面46J的虛擬直線FLl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
[0108][上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壓板、下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的作用]
[0109]在上述結(jié)構(gòu)的復合機10中,供紙盤13內(nèi)的記錄紙張14當從供紙引導構(gòu)件15內(nèi)的供紙路徑15C以中央為基準向著輸送輥對21輸送時,被第一輸送輥22和夾送輥26夾持,輸送到壓板35上。這時,七個上游抵接構(gòu)件62的抵接部62C的頭端部在與第一輸送輥對21夾持記錄紙張14的夾持位置NPl僅隔著距離LI的位置與第一輸送輥對21所輸送的記錄紙張14的上表面抵接。由此,記錄紙張14被各抵接部62C向下方施壓。記錄紙張14的寬度方向9兩端部被端部抵接構(gòu)件63分別向下方施壓。
[0110]因為在壓板35的壓板本體部35A設有位于各抵接部62C的寬度方向9兩側(cè)外的主肋35G,因此,抵接該主肋35G的部分不被向下方施壓,在這些主肋35G之間與抵接部62C抵接的部分呈凹狀下凹狀態(tài)。由此,記錄紙張14被賦予沿著寬度方向9的波浪形狀。在這種情況下,記錄紙張14的凹狀下凹部分的下表面由子肋35H支撐。
[0111]在壓板35上沿著寬度方向9被賦予了波浪形狀的記錄紙張14在記錄部31下方的預定位置被記錄圖像。然后,記錄紙張14被向著下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41輸送。
[0112]在下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41,從壓板35上輸送的記錄紙張14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側(cè)的頭端部沿著設在第二引導構(gòu)件48的下部引導面48A而被引導。這時,因為沿著下部引導面48A的虛擬直線FL2與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第一引導面46J交叉,因此,沿著下部引導面48A輸送的記錄紙張14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側(cè)的頭端部除了寬度方向9的兩端部以外與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第一引導面46 J抵接,沿著第一引導面46J向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引導。然后,寬度方向9兩端部以外的記錄紙張14的頭端部與處于旋轉(zhuǎn)狀態(tài)的第一帶齒輥43A的外周面抵接,被向著第一帶齒輥43A和第二輸送輥42A的夾持位置NP2引導。
[0113]這時,各第二帶齒輥44A當沿著與片材輸送方向6垂直的寬度方向9看時呈與夾持位置NP2重疊的狀態(tài),沿著第二帶齒輥44A外周的圓形第二虛擬外周線VL2當沿著寬度方向9看時呈與沿著第一引導面46J的虛擬直線FLl不重疊的狀態(tài)。由此,沿著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第一引導面46J而被引導的記錄紙張14在被夾持在夾持位置NP2之前抵接第二帶齒輥44A。此外,根據(jù)第二帶齒輥44A的配置,記錄紙張14可能在被夾持在夾持位置NP2的同時抵接第二帶齒輥44A。不論哪種情況,記錄紙張14因為第二帶齒輥44A而能夠容易地成為凹狀下凹狀態(tài)。其結(jié)果是,記錄紙張14被沿著寬度方向9賦予波浪形狀。
[0114]因為由第一引導面46J引導的記錄紙張14相對于第二帶齒輥44A的進入角度(接觸角度)被限制,因此,當該記錄紙張14抵接第二帶齒輥44A時,不對記錄紙張14施加大的載荷。由此,抑制記錄紙張14破損,抑制在第二帶齒輥44A處發(fā)生卡紙。因為第二帶齒輥44A當側(cè)視時與夾持位置重疊,因此,能夠有效地使記錄紙張14成為波浪狀態(tài)。
[0115]而且,下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41的從第二輸送輥42A和第一帶齒輥43A夾持記錄紙張14的夾持位置NP2到第二帶齒輥44A抵接記錄紙張14的位置之間沿著輸送方向的距離L2小于上游波浪形狀賦予機構(gòu)61的從輸送輥對21夾持記錄紙張14的夾持位置NPl到上游抵接構(gòu)件62的抵接部62C抵接記錄紙張14的上表面的位置之間的距離LI。
[0116]在這種情況下,在上游抵接構(gòu)件62不抵接記錄紙張14的狀態(tài)之前,第二帶齒輥44A抵接記錄紙張14。其結(jié)果是,能夠穩(wěn)定地維持記錄紙張14的波浪形狀。
[0117]而且,第一帶齒輥43A的虛擬外周線VLl當沿著寬度方向9看時呈與沿著第一引導面46J的虛擬直線FLl不重疊的狀態(tài)。由此,當記錄紙張14抵接第一帶齒輥43A時不對記錄紙張14施加大的載荷。其結(jié)果是,能夠抑制記錄紙張14破損或者在第一帶齒輥43A處的卡紙。
[0118]然后,記錄紙張14被第二輸送輥42A和第一帶齒輥43A夾持,向著片材輸送方向6的下游輸送。
[0119]記錄紙張14的寬度方向9兩端部在兩端部以外的部分被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第一引導面46J引導之后,被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第二引導面46P引導。被第二引導面46P引導的記錄紙張14的寬度方向9兩端部通過第二輸送輥42A的上方。接下來,記錄紙張14的寬度方向9的兩端部抵接各第三帶齒輥45A。由此,記錄紙張14的各端部由第三帶齒輥45A從片材輸送方向6的下游側(cè)部分依次施壓。
[0120]由此,因為記錄紙張14的寬度方向9兩端部被位于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第一引導面46J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處的第二引導面46P引導,因此,與第三帶齒輥45A平順地抵接而被施壓。因此,記錄紙張14因與第二帶齒輥44A抵接而沿著寬度方向9成為波浪狀態(tài),即使寬度方向9的兩端部呈向上方翹起的狀態(tài),也能由第三帶齒輥45A確保施壓。然后,記錄紙張14由第四帶齒輥47A排出到排紙盤17上。
[0121]而且,當記錄紙張14呈相對于輸送方向傾斜的狀態(tài)時,記錄紙張14位于輸送方向下游處的寬度方向9一方的角部被端部引導面46R引導,因此,以不受大的沖擊的方式與第二引導面46P抵接。
[0122][實施方式的技術(shù)效果]
[0123]在本實施方式中,被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第一引導面46J引導的記錄紙張14在到達夾持位置NP2之前與第二帶齒輥44A抵接。由此,第二帶齒輥44A能夠容易地使記錄紙張14形成凹狀下凹狀態(tài)。被第一引導面46J引導的記錄紙張14在與第二帶齒輥44A抵接之前由第一帶齒輥43A向著夾持位置NP2引導。由此,不對第二帶齒輥44A施加大的載荷,能夠抑制在第二帶齒輥44A處的卡紙。
[0124]因為第一帶齒輥43A的第一虛擬外周線VLl位于沿著第一引導面46J的虛擬直線FLl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處,因此,被第一引導面46J引導的記錄紙張14在與第二帶齒輥44A抵接之前被第一帶齒輥43A向著夾持位置NP2引導。其結(jié)果是,不對第一帶齒輥43A施加大的載荷,能夠抑制在第一帶齒輥43A處的卡紙。
[0125]設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第三帶齒輥45A配置在第二帶齒輥44A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處,在比第一帶齒輥43A更靠近虛擬平面VFR的位置。由此,記錄紙張14的寬度方向9的端部能夠確實由第三帶齒輥45A施壓。
[0126]設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第二引導面46P位于第一引導面46J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由此,即使記錄紙張14的寬度方向9兩端部呈向上方翹起的狀態(tài),也能平順地向第三帶齒輥45A引導,由第三帶齒輥45A確實施壓。
[0127]第二引導面46P在片材輸送方向6從夾持位置NP2的上游延伸到下游。由此,記錄紙張14的寬度方向9兩端部由第二引導面46P穩(wěn)定地引導到第三帶齒輥45A。
[0128]第一引導構(gòu)件46支撐第一帶齒輥43A、第二帶齒輥44A和第三帶齒輥45A,因此,容易對第一帶齒輥43A、第二帶齒輥44A和第三帶齒輥45A中的每個進行定位。
[0129]第二帶齒輥44A的第二虛擬外周線VL2與虛擬平面VFR之間的距離最短的位置LP位于夾持位置NP2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由此,第二帶齒輥44A在夾持位置NP2的片材輸送方向6下游對記錄紙張14施加載荷,能夠抑制第二帶齒棍44A抵接時對記錄紙張14施加的載荷,能夠抑制卡紙、記錄紙張14的破損等。
[0130]第二引導構(gòu)件48具有與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相對、將記錄紙張14向著夾持位置NP2引導的下部引導面48A,當沿著寬度方向9看時,沿著第一引導面46J的虛擬直線FLl與下部引導面48A交叉。
[0131]在這種情況下,在第二引導構(gòu)件48的下部引導面48A引導的記錄紙張14在被第一引導構(gòu)件的第一引導面46J引導的記錄紙張14的頭端向著夾持位置NP2之后,與第二帶齒輥44A抵接。由此,記錄紙張14抵接第二帶齒棍44A時不對記錄紙張14施加大的載荷,能夠抑制第二帶齒棍44A處的卡紙。
[0132]第二引導構(gòu)件48通過與第二輸送輥42A的輥軸42B抵接而使下部引導面48A相對于第二夾持位置NP2呈預定狀態(tài),因此,能夠?qū)⒂涗浖垙?4相對于第二輸送輥42A穩(wěn)定地輸送。
[0133][變形例]
[013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沿著第一帶齒輥43A外周的圓形第一虛擬外周線VLl當沿著寬度方向9看時不與虛擬直線FLl重疊。但是,因為第一帶齒輥43A隨著輸送記錄紙張14時排出輥42A的旋轉(zhuǎn)而旋轉(zhuǎn),在夾持位置NP2處第一帶齒輥43A對記錄紙張14施加的載荷小,因此,第一虛擬外周線VLl也可以與虛擬直線FLl重疊。此外,也可以采用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不設置第三帶齒輥45A的結(jié)構(gòu),或者采用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不設置第二引導面46P的結(jié)構(gòu)。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第二范圍F2被設置成與第一引導部46G相同的傾斜面。
[0135]而且,第一帶齒輥43A、第二帶齒輥44A和第三帶齒輥45A不限于支撐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的結(jié)構(gòu),也可以是支撐在第一引導構(gòu)件46以外的構(gòu)件的結(jié)構(gòu)。
[0136]不限于第二帶齒輥44A的第二虛擬外周線VL2與虛擬平面VFR之間的距離最短的位置位于夾持位置NP2的輸送方向下游的結(jié)構(gòu),還可以是位于上游的結(jié)構(gòu)。
[0137]不限于第二引導構(gòu)件48與第二輸送輥42A的輥軸42B抵接從而被定位的結(jié)構(gòu),例如,還可以是相對于其它構(gòu)件來定位的結(jié)構(gòu)。
【主權(quán)項】
1.一種圖像記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記錄部,用于對在輸送方向上輸送的片材記錄圖像; 多個輸送輥,配置在所述記錄部的所述輸送方向的下游,在與所述輸送方向垂直的寬度方向上隔著間隔而設置; 多個第一帶齒輥,分別與所述多個輸送輥相面對而配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帶齒輥與所述輸送輥之間夾持所述片材; 多個第二帶齒輥,分別配置于在所述寬度方向上相鄰所述第一帶齒輥之間;以及 第一引導構(gòu)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帶齒輥和所述第二帶齒輥的所述輸送方向的上游,具有用于向著所述輸送輥與所述第一帶齒輥之間的夾持位置引導所述片材的第一引導面, 當沿著所述寬度方向看時,所述第二帶齒輥與所述夾持位置重疊, 當沿著所述寬度方向看時,沿著所述第二帶齒輥的外周的圓形的虛擬外周線與沿著所述第一引導面的虛擬直線不重疊。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特征在于,當沿著所述寬度方向看時,沿著所述第一帶齒輥的外周的圓形的虛擬外周線與所述虛擬直線不重疊。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帶齒輥和所述第二帶齒輥在所述寬度方向上的外側(cè)的位置設有第三帶齒輥,所述第三帶齒輥在相對于所述第一帶齒輥在與所述輸送方向和所述寬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更靠近所述輸送輥的位置處配置在所述第二帶齒輥的所述輸送方向的下游。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導構(gòu)件在所述寬度方向上的與配置有所述第三帶齒輥的范圍相對應的位置處具有用于向著所述第三帶齒輥引導所述片材的第二引導面,所述第二引導面配置在所述第一引導面的所述輸送方向的下游。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導面在所述輸送方向上從所述夾持位置的上游延伸到下游。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導構(gòu)件支撐所述第一帶齒輥、所述第二帶齒輥和所述第三帶齒輥。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帶齒輥的所述虛擬外周線上的與含有所述輸送輥的軸心的虛擬平面之間的距離最短的位置位于所述夾持位置的所述輸送方向的下游。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引導構(gòu)件,所述第二引導構(gòu)件與所述第一引導構(gòu)件相對,具有用于向著所述夾持位置引導所述片材的第三引導面, 當沿著所述寬度方向看時,沿著所述第三引導面的虛擬直線與所述第一引導面交叉。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記錄設備,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第二引導構(gòu)件與所述輸送輥的輥軸抵接,所述第三引導面相對于所述夾持位置呈預定狀態(tài)。
【文檔編號】B41J11/00GK205471910SQ201620065361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2日
【發(fā)明人】伊藤毅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