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挖鈔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挖鈔機構,包括由驅動機構驅動其轉動的多對主分鈔輪,以及與每對主分鈔輪對應設置且隨主分鈔輪隨動的多個副分鈔輪,鈔箱頂部設置有多個蓋片,所述蓋片朝向副分鈔輪彎折并將與其對應的每對主分鈔輪部分包圍,未被包圍的主分鈔輪部分與副分鈔輪之間形成傳鈔間隙。由于設置了蓋片將主分鈔輪的底部遮擋住,因此即使有多張鈔票因此有效避免了多張鈔票同時傳遞的情況發(fā)生,預防出鈔數(shù)量超過客戶取錢數(shù)量而給銀行造成損失;另外,由于蓋片同時將相鄰的一對主分鈔輪部分包圍,因此,當鈔票經過主分鈔輪和副分鈔輪的間隙時,由于鈔票與大部分蓋片形成面接觸,而小部分與主分鈔輪接觸,因此,不會使鈔票陷入相鄰主分鈔輪之間的間隙內,避免了鈔票上產生褶皺痕跡。
【專利說明】一種挖鈔機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自動柜員機,特別涉及自動柜員機內部的挖鈔機構。
【背景技術】
[0002]自動柜員機在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目前自動柜員機內部的挖鈔機構包括設置在鈔箱內部且可沿鈔箱水平滑動的推鈔塊,與推鈔塊相對的鈔箱內側壁上設置有一對挖鈔輪,挖鈔輪上方設置有一對副分鈔輪,在靠近副分鈔輪的鈔箱頂部設置有主分鈔輪,每個副分鈔輪與一對主分鈔輪相對應,副分鈔輪與對應主分鈔輪之間形成與單張鈔票厚度相同的間隙,所述副分鈔輪與挖鈔輪轉向相同,副分鈔輪與主分鈔輪轉向相反,當鈔票由插鈔機構傳送至挖鈔機構的挖鈔輪和推鈔塊之間后,推鈔塊將整疊鈔票推至挖鈔輪,從而挖鈔輪通過轉動與其接觸的鈔票產生摩擦力,并通過摩擦力將與其接觸的單張鈔票送至副分鈔輪與主分鈔輪之間,而由于副分鈔輪轉向與挖鈔輪相同,而與主分鈔輪轉向相反,從而繼續(xù)沿挖鈔輪傳遞方向繼續(xù)傳遞鈔票,直至沿傳鈔路徑將鈔票傳遞至驗鈔機構,循環(huán)往復,直至將所有鈔票依次傳遞至驗鈔機構為止,但是,由于當挖鈔輪將與其接觸的單張鈔票傳遞至副分鈔輪與主分鈔輪之間時,該單張鈔票的相鄰鈔票也容易因該與挖鈔輪接觸的鈔票帶來的摩擦力而朝主分鈔輪運動,當該相鄰鈔票碰觸到主分鈔輪時,亦會被主分鈔輪帶動并進入主分鈔輪與副分鈔輪之間,從而與前面的單張鈔票重疊后一起由傳鈔路徑傳遞至驗鈔機構,導致出鈔數(shù)量超過實際客戶取錢數(shù)量,為銀行帶來損失;另外,由于鈔票在經過副分鈔輪與主分鈔輪之間時,每對主分鈔輪之間的鈔票部分,易于陷入相鄰主分鈔輪之間的間隙,造成送出的鈔票上有褶皺痕跡,影響鈔票外觀。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可保證鈔票單張依次傳遞且鈔票上不會有褶皺痕跡的挖鈔機構。
[0004]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挖鈔機構,包括由驅動機構驅動其轉動的多對主分鈔輪,以及與每對主分鈔輪對應設置且隨主分鈔輪隨動的多個副分鈔輪,鈔箱頂部設置有多個蓋片,所述蓋片朝向副分鈔輪彎折并將與其對應的每對主分鈔輪部分包圍,未被包圍的主分鈔輪部分與副分鈔輪之間形成傳鈔間隙。
[0005]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挖鈔機構,由于鈔箱頂部設置有朝向副分鈔輪彎折并將主分鈔輪部分包圍的蓋片,未被包圍的主分鈔輪部分與副分鈔輪之間形成傳鈔間隙,因此,當鈔票由插鈔機構傳遞至推鈔塊與挖鈔輪之間后,推鈔塊將整疊鈔票抵于挖鈔輪上,從而與挖鈔輪接觸的首張鈔票在挖鈔輪轉動產生的摩擦力作用下朝副分鈔輪和主分鈔輪之間的間隙運動,而當鈔票頂部插入到副分鈔輪和主分鈔輪之間的間隙處時,由副分鈔輪和主分鈔輪共同作用將其由傳鈔路徑送至驗鈔機構中,由于主分鈔輪除未被包圍的部分以外都被蓋片包圍住,因此,當與挖鈔輪接觸的首張鈔票相鄰的第二張鈔票在首張鈔票的摩擦力作用下隨首張鈔票一起向上運行時,第二張鈔票頂部與靜止不動的蓋片接觸,因此,第二張鈔票不會隨首張鈔票一起由主分鈔輪和副分鈔輪傳遞出去,而當首張鈔票離開主分鈔輪和副分鈔輪后,在推鈔塊的推動下,之前排在第二張的鈔票變?yōu)榕c挖鈔輪接觸的首張鈔票,并在挖鈔輪、主分鈔輪和副分鈔輪作用下沿傳鈔路徑傳遞至驗鈔機構中,循環(huán)往復,以完成挖鈔輪與推鈔塊之間的鈔票的傳遞,可見,由于設置了蓋片將主分鈔輪的底部遮擋住,因此即使有多張鈔票隨首張鈔票一起運行至主分鈔輪時,由于后面的多張鈔票頂部未與主分鈔輪接觸,從而主分鈔輪無法帶動后面的多張鈔票運動,進而有效避免了多張鈔票同時傳遞的情況發(fā)生,預防出鈔數(shù)量超過客戶取錢數(shù)量而給銀行造成損失;另外,由于蓋片同時將相鄰的一對主分鈔輪部分包圍,因此,當鈔票經過主分鈔輪和副分鈔輪的間隙時,由于鈔票與大部分與蓋片形成面接觸,而小部分與主分鈔輪接觸,因此,不會使鈔票陷入相鄰主分鈔輪之間的間隙內,避免了鈔票上產生褶皺痕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發(fā)明安裝結構示意圖。
[0007]圖2為圖1 I部分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一種挖鈔機構,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由驅動機構驅動其轉動的多對主分鈔輪2,以及與每對主分鈔輪2對應設置且隨主分鈔輪2隨動的多個副分鈔輪1,鈔箱3頂部設置有多個蓋片4,所述蓋片4朝向副分鈔輪I彎折并將與其對應的每對主分鈔輪2部分包圍,未被包圍的主分鈔輪2部分與副分鈔輪I之間形成傳鈔間隙。由于鈔箱3頂部設置有朝向副分鈔輪I彎折并將主分鈔輪2部分包圍的蓋片4,未被包圍的主分鈔輪2部分與副分鈔輪I之間形成傳鈔間隙,因此,當鈔票5由插鈔機構傳遞至推鈔塊6與挖鈔輪7之間后,推鈔塊6將整疊鈔票5抵于挖鈔輪7上,從而與挖鈔輪7接觸的首張鈔票5在挖鈔輪7轉動產生的摩擦力作用下朝副分鈔輪I和主分鈔輪2之間的間隙運動,而當鈔票5頂部插入到副分鈔輪I和主分鈔輪2之間的傳鈔間隙處時,由副分鈔輪I和主分鈔輪2共同作用將其由傳鈔路徑8送至驗鈔機構中,由于主分鈔輪2除未被包圍的部分以外都被蓋片4包圍住,因此,當與挖鈔輪7接觸的首張鈔票5相鄰的第二張鈔票5在首張鈔票5的摩擦力作用下隨首張鈔票5 —起向上運行時,第二張鈔票5頂部與靜止不動的蓋片4接觸,因此,第二張鈔票5不會隨首張鈔票5 —起由主分鈔輪2和副分鈔輪I傳遞出去,而當首張鈔票5離開主分鈔輪2和副分鈔輪I后,在推鈔塊6的推動下,之前排在第二張的鈔票5變?yōu)榕c挖鈔輪7接觸的首張鈔票5,并在挖鈔輪7、主分鈔輪2和副分鈔輪I作用下沿傳鈔路徑8傳遞至驗鈔機構中,循環(huán)往復,以完成挖鈔輪7與推鈔塊6之間的鈔票5的傳遞,可見,由于設置了蓋片4將主分鈔輪2的底部遮擋住,因此即使有多張鈔票5隨首張鈔票5 —起運行至主分鈔輪2時,由于后面的多張鈔票5頂部未與主分鈔輪2接觸,從而主分鈔輪2無法帶動后面的多張鈔票5運動,進而有效避免了多張鈔票5同時傳遞的情況發(fā)生,預防出鈔數(shù)量超過客戶取錢數(shù)量而給銀行造成損失;另外,由于蓋片4同時將相鄰的一對主分鈔輪2部分包圍,因此,當鈔票5經過主分鈔輪2和副分鈔輪I的傳鈔間隙時,由于鈔票5與大部分蓋片4形成面接觸,而小部分與主分鈔輪2接觸,因此,不會使鈔票5陷入相鄰主分鈔輪2之間的間隙內,避免了鈔票5上產生褶皺痕跡。
[0009]未被包圍的主分鈔輪2部分與副分鈔輪I之間形成的傳鈔間隙寬度大于或等于一張鈔票厚度且小于兩張鈔票厚度。由于新鈔票與舊鈔票之間的厚度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將傳鈔間隙寬度設置成大于或等于一張鈔票厚度且小于兩張鈔票厚度,可有效保證單張鈔票順利通過傳鈔間隙,避免了因間隙過大或過小而導致多張鈔票重疊傳送或者無法通過單張鈔票的可能。
[0010]所述蓋片4尾部呈朝下凸出的圓弧形,從而當首張鈔票5之后的多張鈔票5隨首張鈔票5上升至主分鈔輪2時,由于蓋片4底部距離鈔箱3底部較近,因此,后面多張鈔票5會較快抵于蓋片4底部,更進一步有效防止了多張鈔票5重疊傳遞的情況發(fā)生。
[0011]所述蓋片4末端邊緣伸入主分鈔輪2與副分鈔輪I之間的傳鈔間隙內,從而進一步有效預防多張鈔票重疊傳遞。
[0012]所述蓋片4鉸接在鈔箱3頂部,并在蓋片4與鈔箱3之間設置有與二者連接的彈簧,從而當需要對主分鈔輪進行檢修維護時,只需拉開蓋片即可,對主分鈔輪維護完畢后,松開蓋片,蓋片即可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自動復位。
[0013]所述副分鈔輪I的豎直切線與其下方的挖鈔輪7的豎直切線重合,從而可以保證挖鈔輪7在傳遞鈔票時可快速且準確的將鈔票傳送至副分鈔輪I上,并通過副分鈔輪I進一步帶動鈔票5進入副分鈔輪I和主分鈔輪2之間的傳鈔間隙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挖鈔機構,包括由驅動機構驅動其轉動的多對主分鈔輪(2),以及與每對主分鈔輪(2)對應設置且隨主分鈔輪(2)隨動的多個副分鈔輪(1),其特征在于:鈔箱(3)頂部設置有多個蓋片(4),所述蓋片(4)朝向副分鈔輪(I)彎折并將與其對應的每對主分鈔輪(2)部分包圍,未被包圍的主分鈔輪(2)部分與副分鈔輪(I)之間形成傳鈔間隙。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挖鈔機構,其特征在于:未被包圍的主分鈔輪(2)部分與副分鈔輪(I)之間形成的傳鈔間隙寬度大于或等于一張鈔票厚度且小于兩張鈔票厚度。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挖鈔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片(4)尾部呈朝下凸出的圓弧形。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挖鈔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片(4)末端邊緣伸入主分鈔輪(2 )與副分鈔輪(I)之間的傳鈔間隙內。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挖鈔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片(4)鉸接在鈔箱(3)頂部,并在蓋片(4)與鈔箱(3)之間設置有與二者連接的彈簧。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挖鈔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分鈔輪(I)的豎直切線與其下方的挖鈔輪(7)的豎直切線重合。
【文檔編號】B65H3/06GK204096690SQ201420431674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1日
【發(fā)明者】鄧九齡, 黃麗, 牟耀華, 黎佩泳, 何偉龍, 劉思琪, 楊松日, 廖秀馨 申請人:廣州御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