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紙張?zhí)幚硌b置和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88908閱讀:20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紙張?zhí)幚硌b置和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紙張?zhí)幚硌b置和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申請日為2007年1月26日的2007-016565號、申請日為2006年5月26日的2006-146980號、申請日為2006年4月10日的2006-107581號和申請日為2006年7月7日的2006-188161號日本優(yōu)先權文件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于本申請中。
作為涉及紙張?zhí)幚硌b置的技術,比如,日本公開專利公報2003-95506號公開了一種涉及紙張?zhí)幚硌b置的技術,該紙張?zhí)幚硌b置對片狀記錄介質(紙張)進行預定處理。該紙張?zhí)幚硌b置包括裝訂處理托盤、傳送通路、上部及下部堆傳送導向裝置(upper and lower stack conveying guide)以及分支導向板和可活動導向板,其中裝訂處理托盤對紙堆進行對齊和裝訂處理,傳送通路直接排出由裝訂處理托盤對齊和裝訂過的紙堆,上部和下部堆傳送導向裝置將紙堆傳送到進行中心對折的折頁板旁邊,分支導向板和可活動導向板用于轉換通路,以便將紙堆傳送到傳送通路和上部及下部堆傳送導向裝置。當分支導向板和可活動導向板轉換通路以便將紙堆傳送到上部及下部堆傳送導向裝置時,分支導向板和可活動導向板沿著位于裝訂處理托盤最下游側的排出輥的外表面偏轉紙堆,從而將紙堆導入上部及下部堆傳送導向裝置。
日本公開專利公報2003-155155號公開了涉及另一種紙張?zhí)幚硌b置的技術,該紙張?zhí)幚硌b置對傳送到其中的紙張進行預定處理。該紙張?zhí)幚硌b置包括裝訂處理托盤、傳送通路、上部及下部堆傳送導向裝置以及分支導向板和可活動導向板,其中裝訂處理托盤對紙堆進行對齊和裝訂處理,傳送通路直接排出由裝訂處理托盤對齊和裝訂過的紙堆,上部和下部堆傳送導向裝置將紙堆傳送到進行中心對折的折頁板旁邊,分支導向板和可活動導向板用于轉換通路,以便將紙堆傳送到傳送通路和上部及下部堆傳送導向裝置。分支導向板和可活動導向板設置在第一、第二、第三位置中的任一位置,其中第一位置用于將紙堆傳送到傳送通路,第二位置用于將紙堆傳送到折頁板旁邊,而第三位置處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間。通過提供第三位置,可以更穩(wěn)當地對紙堆進行偏轉。
在日本公開專利公報2000-211795號公開的技術中,通過撞紙機柵(joggerfence)對齊與紙張傳送方向垂直的一端,并且通過后端柵(trailing end fence)對齊與紙張傳送方向相同的后端。排出棘爪(discharging pawl)將裝訂托盤上的紙堆上推并且排出紙堆,該排出棘爪按照與排出紙張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從而使得排出棘爪后部與紙堆前端接觸,并進行對齊紙堆的操作。
在日本公開專利公報H11-199118號中公開了一種技術,根據控制裝置在堆排出輥對(stack discharging roller pair)的分離狀態(tài)中的操作控制,到紙張前端超過下游側端時接收紙張,其中該堆排出輥對包括一個上部堆排出輥和一個下部堆排出輥。上部堆排出輥接觸下部堆排出輥,從而在堆排出輥對之間夾持所接收到的紙張。下部堆排出輥反向旋轉,從而將紙張拉回到上游側。在紙張的重力部分的中心通過下游側端的位置,上部堆排出輥與下部堆排出輥分離。在結束處理之后,將紙堆排出到第二堆疊托盤裝置上。采用這種方法,在對齊操作過程中對片狀記錄介質有效地進行拉回動作,從而避免了對齊錯誤。在這種傳統(tǒng)技術中,當排出的紙張中超過半張排出到第二堆疊托盤時,很難用拉動板(drawing paddle)拉動紙張,該拉動板撞擊紙張后端使之與后端擋塊(trailing end stopper)接觸。因此,排出紙堆的堆排出輥對夾住排出的紙張,然后按照與紙張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傳送該排出的紙張,接著將大半的紙張拉回到第一堆疊托盤上,以便朝著后端擋塊撞擊紙張后端,從而改進對齊狀態(tài)。
當進行中心裝訂(center binding)或折疊處理時,通過末端裝訂處理單元按照傳送方向和寬度方向對齊紙張之后,將紙堆傳送到位于下游的中心裝訂處理單元,從而再次在傳送方向和寬度方向上對齊紙張。在那種情況下,盡可能保持傳送到中心裝訂處理單元的紙堆的對齊狀態(tài),會更有利于提高對齊處理和其后進行的中心裝訂和折疊處理之后紙堆的對齊質量。
然而,在日本公開專利公報2003-95506號和2003-155155號公開的傳統(tǒng)紙張?zhí)幚硌b置中,將紙堆從末端裝訂處理單元傳送到中心裝訂處理單元的傳送通路是彎曲的。當傳送通路成這種形狀時,由于紙堆的傳送阻力增大,可能造成夾紙。另外,因為彎曲部分的內外側之間發(fā)生紙張傳送差異,所以在傳送方向上發(fā)生紙張的移位。
當進行中心裝訂或對折處理時,在紙張按傳送方向和寬度方向對齊之后,在將紙堆傳送到位于下游的中心裝訂處理單元的過程中對紙堆施加傳送力的傳送單元位于上部末端裝訂處理單元之上。因此,必須防止傳送單元的位置、控制等妨礙末端裝訂處理單元中的紙張對齊。例如,在末端裝訂處理單元中對齊紙張的過程中,當位于上方的傳送單元與進入到末端裝訂處理單元中的紙張的前端互相接觸時,如果傳送單元操作方向與傳送方向相反,那么紙張的進入將受到阻礙。另外,由于突然向紙張施加與傳送方向相反的力,可能會使紙張發(fā)生彎曲。然而,在日本公開專利公報2003-95506號、2000-211795號和H11-199188號中公開的傳統(tǒng)技術中,不能處理這種紙張彎曲的情況。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地解決傳統(tǒng)技術中的問題。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方面,一種紙張?zhí)幚硌b置包括對記錄介質進行第一處理的第一處理單元;對記錄介質進行第二處理的第二處理單元;輥,具有沿著外圓周將記錄介質從第一處理單元傳送到第二處理單元的傳送通路;導引構件,將記錄介質引導到傳送通路以將記錄介質傳送到第二處理單元;以及傳送單元,在夾持記錄介質堆的同時,在導引構件的上游按照記錄介質傳送方向對記錄介質堆施加傳送力。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一種紙張?zhí)幚硌b置包括對記錄介質或記錄介質堆施加預定處理的處理單元;以及傳送單元,位于處理單元中并傳送記錄介質或記錄介質堆。當記錄介質或記錄介質堆的前端第一次經過傳送單元時,傳送單元停止或者按照傳送方向施加傳送力。
根據本發(fā)明的還有另一方面,一種紙張?zhí)幚硌b置包括夾持單元,臨時夾持記錄介質或記錄介質堆;對記錄介質或記錄介質堆施加預定的處理的處理單元;以及傳送單元,位于夾持單元中并傳送記錄介質或記錄介質堆。傳送單元包括轉動軸,所述轉動軸限定對記錄介質進行對齊的位置和對記錄介質堆進行傳送的位置。配置轉動軸,使得當傳送單元在記錄介質堆的傳送期間接觸記錄介質堆時,每個記錄介質的位移最小。
通過參考相關附圖閱讀本發(fā)明當前最優(yōu)實施例的下列詳細說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優(yōu)點以及技術上和產業(yè)上的重要性。


圖1是包括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和圖像形成裝置的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2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的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和折疊處理托盤的部分的放大圖示;圖3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傳送機構的配置實例的放大圖示;圖4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傳送機構的配置的另一個實例的放大圖示;圖5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傳送機構的輥、排出輥和紙堆之間關系的放大圖示。
圖6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在將紙堆傳送到中心裝訂處理托盤側時轉向傳送單元的狀態(tài)的圖示;圖7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在將紙堆傳送到移位托盤側時轉向傳送單元的放大圖示;圖8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的控制單元的示意結構的框圖;圖9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的紙堆偏轉單元的主體的示意圖;圖10是用于解釋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排出輥和傳送機構的相對位置的示意圖;圖11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傳送機構的主體的放大圖示;圖12是在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的紙堆偏轉過程中紙堆偏轉單元的主體的示意圖;圖13是在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紙堆傳送到移位托盤側的過程中紙堆偏轉單元的主體的示意圖;圖14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進行的初始處理的處理過程的流程圖;
圖15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從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到中心裝訂處理托盤或移位托盤的傳送操作的控制過程的流程圖;圖16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靠近傳送機構的細節(jié)的示意圖;圖17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靠近傳送機構的細節(jié)的另一實例的示意圖;圖18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紙張傳送到末端裝訂處理托盤中,并且紙張前端接觸到輥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19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處于圖19狀態(tài)下的紙張發(fā)生彎曲的實例的示意圖;圖20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在末端裝訂處理托盤中進行對齊期間,輥按照與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21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當末端裝訂處理托盤中的對齊結束并且向下游傳送紙堆時,由排出棘爪將紙堆的后端上推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22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當處于圖21所示狀態(tài)的排出棘爪上推紙堆的后端時,由傳送機構的輥向紙張施加傳送力以開始傳送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23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當紙張排出到移位托盤時,僅由傳送機構傳送紙張而不需要通過排出棘爪向紙張施加傳送力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24是手工打開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的傳送機構的結構的示意圖;圖25是說明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進行的堵塞處理期間的控制過程的流程圖;圖26A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的整體控制過程中中心裝訂處理期間的處理過程的流程圖;圖26B是當未在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執(zhí)行整體控制過程中的中心裝訂處理時的處理過程的流程圖;圖27是根據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和折疊處理托盤的部分的主體的放大圖示;圖28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傳送機構的輥、排出輥和紙堆之間的關系的示意圖;圖29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傳送機構的傳送力發(fā)生變化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30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傳送機構的輥、排出輥和紙堆之間的關系的另一個實例的示意圖;圖31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片狀記錄介質傳送到末端裝訂處理托盤中,并且片狀記錄介質的前端接觸到傳送機構而導致片狀記錄介質發(fā)生彎曲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32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傳送機構中具有傳送支撐構件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33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當紙堆傳送到中心裝訂處理托盤側時,傳送支撐構件壓緊紙堆的前端的轉向傳送單元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34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紙堆傳送到中心裝訂處理托盤側時轉向傳送單元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35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紙堆傳送到中心裝訂處理托盤側時轉向傳送單元中的傳送機構的傳送支撐構件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36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通過導出輥(tapping roller)對齊片狀記錄介質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37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通過導出輥和傳送機構對齊片狀記錄介質時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38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排出棘爪抬起紙堆,將紙堆送入傳送機構的輥和與該輥相對的輥之間的夾縫(nip)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39是已結束對齊處理的紙堆被排出棘爪抬起,并且將片狀記錄介質的前端送入到傳送機構的輥和與該輥相對的輥之間的打開的夾縫中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40是在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輥之間的夾縫關閉,并且向處于圖39的狀態(tài)的紙堆施加傳送力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41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當傳送機構的輥傳送紙堆時,不能傳送紙堆前后表面之間內側的片狀記錄介質,并且該片狀記錄介質按照與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滑落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42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當傳送機構的輥傳送紙堆時,通過使得紙堆與排出棘爪配合而傳送紙堆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43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通過圖42所示狀態(tài)的轉向導引構件偏轉紙堆,并且將紙堆傳送到中心裝訂處理托盤側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44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構造為不會阻礙排出棘爪的傳送機構的實例示意圖;圖45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紙堆前端中的傳送差異的狀態(tài),該傳送差異在轉向導引構件和排出輥之間的紙堆中發(fā)生;圖46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當傳送差異維持在圖45所示的狀態(tài)時,進一步地傳送紙堆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47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的初始操作的處理過程的流程圖;圖48A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整體控制過程的中心裝訂處理期間,前一半的處理過程的流程圖;圖48B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整體控制過程的中心裝訂處理期間,后一半的處理過程的流程圖;圖48C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不執(zhí)行整體控制過程中的中心裝訂處理時的處理過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考附圖,下文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
相同的附圖標記所表示的對應部分貫穿全部附圖,并且不進行重復說明。圖1是包括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和圖像形成裝置的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在圖1中,顯示了整個紙張?zhí)幚硌b置和圖像形成裝置的一部分。
在圖1中,紙張?zhí)幚硌b置PD連接到圖像形成裝置PR的一側。將從圖像形成裝置PR排出的片狀記錄介質(紙張)導入到紙張?zhí)幚硌b置PD。紙張經過傳送通路A,傳送通路A具有對每張紙進行后續(xù)處理的后處理單元(第一實施例中的沖壓紙張的沖壓單元100),然后紙張由分支棘爪15和分支棘爪16分離到將紙張導入上部托盤201的傳送通路B、將紙張導入移位托盤202的傳送通路C和將紙張導入執(zhí)行對齊、裝訂等操作的處理托盤F(也稱為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的傳送通路D。
盡管附圖未顯示出來,但圖像形成裝置PR包括至少一個圖像處理電路、一個光寫入設備、一個顯影設備、一個轉印設備以及一個定影設備,其中圖像處理電路將輸入圖像數據轉換成可印刷的圖像數據,光寫入設備根據從圖像處理電路輸出的圖像信號在感光元件上進行光寫入,顯影設備通過色劑(toner)顯影在感光元件上通過光寫入形成的潛像,轉印設備將通過顯影設備可視化的色劑圖像轉印在紙張上,而定影設備對已轉印在紙張上的色劑圖像進行定影。圖像形成裝置PR將具有已定影的色劑圖像的紙傳遞到紙張?zhí)幚硌b置PD。通過紙張?zhí)幚硌b置PD執(zhí)行所需的后續(xù)處理。在第一實施例中,圖像形成裝置PR是電子照相系統(tǒng)的圖像形成裝置。然而,也可以使用噴墨系統(tǒng)、熱轉印系統(tǒng)等的所有公知的圖像形成裝置。在第一實施例中,圖像處理電路、光寫入設備、顯影設備、轉印設備和定影設備組成圖像形成裝置。
通過傳送通路A和D將紙張導入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并且在這個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中對紙張進行對齊、裝訂等處理,然后由作為偏轉裝置的轉向導引構件609將這些紙張分離到將紙張導入移位托盤202的傳送通路C以及中心裝訂和中心折疊處理托盤G(下文稱為“折疊處理托盤”)中。在折疊處理托盤G中經過折疊等處理的紙張通過傳送通路H導入下部托盤203。分支棘爪17布置在傳送通路D中并由低負載彈簧(未顯示)保持在如圖1所示的狀態(tài)。通過傳送輥(conveying roller)7傳送的紙張的后端經過分支棘爪17之后,通過在傳送輥9和10以及紙張排出輥11之中至少反向旋轉傳送輥9,沿著轉向輥(turn roller)8將紙張向后傳送。將紙張的后端導入到紙張儲存單元E以在紙張儲存單元E中保持紙張。這樣可以在這張紙上堆疊下一張紙并且傳送這兩張紙。通過重復這種操作,也可以堆疊和傳送兩張或更多張紙。
在位于傳送通路B、C和D的上游并且公有地連接到傳送通路B、C和D的傳送通路A中,具有檢測從圖像形成裝置PR接收到的紙張的入口傳感器301。在入口傳感器301的下游依次排列入口輥1、沖壓單元100、沖壓集塵斗101、傳送輥2、分支棘爪15和分支棘爪16。分支棘爪15和16通過彈簧(未顯示)保持在圖1所示的狀態(tài)。通過打開螺線管(solenoid)(未顯示),分支棘爪15和分支棘爪16分別向上和向下旋轉,從而將紙張分離到傳送通路B、C和D。
通過在圖1的狀態(tài)中當紙張導入傳送通路B時關掉螺線管,或者在圖1狀態(tài)中當紙張導入傳送通路C時打開螺線管,分支棘爪15和分支棘爪16分別向上和向下旋轉。當紙張通過排出輥4從傳送輥3排出到上部托盤201并且導入到紙張傳送通路D時,通過在圖1的狀態(tài)中關掉螺線管,分支棘爪16向上旋轉,并且通過在圖1的狀態(tài)中關掉螺線管,分支棘爪15向上旋轉。分支棘爪15和16通過傳送輥5和紙張排出輥對6(6a和6b)將紙張傳送到移位托盤202側。
在這個紙張?zhí)幚硌b置中,可以進行多種處理,比如沖壓(沖壓單元100)、紙張對齊和末端裝訂(撞紙機柵53和末端-面裝訂訂書機S1)、紙張對齊和中心裝訂(中心裝訂上部撞紙機柵250a、中心裝訂下部撞紙機柵250b和中心裝訂器S2)、紙張分離(移位托盤202)和中心折疊(折頁板74和折頁輥81)。
如圖1所示,移位托盤紙張排出單元位于紙張?zhí)幚硌b置PD的最下游部分,該單元包括紙張排出輥對6(6a和6b)、反向滾輪(return roller)13、紙張表面?zhèn)鞲衅?30、移位托盤202、用于按照與紙張傳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往復移動移位托盤202的移位機構(未顯示)和用于抬高和降低移位托盤202的移位托盤升降機構。
在圖1中,反向滾輪13是海綿制成的輥,用于與從紙張排出輥對6排出的紙張進行接觸并且朝末端柵撞擊紙張后端以對齊紙張。通過紙張排出輥對6的旋轉力旋轉反向滾輪13。在反向滾輪13附近提供一個托盤上升限位開關。當移位托盤202上升以抬高反向滾輪13時,托盤上升限位開關打開,以停止托盤升降電動機,從而防止移位托盤202超過限度(overrun)。圖1所示作為紙張表面位置檢測裝置的紙張表面?zhèn)鞲衅?30用于檢測排出到移位托盤202上的紙張或一疊片狀記錄介質(紙堆)的紙張表面位置,紙張表面?zhèn)鞲衅?30位于反向滾輪13附近。在第一實施例中,當傳感器被遮蔽單元遮蔽時,(用于裝訂的)紙張表面?zhèn)鞲衅骱?用于非裝訂的)紙張表面?zhèn)鞲衅鞔蜷_。因此,當移位托盤202上升并且紙張表面檢測杠桿的接觸部分向上旋轉時,(用于裝訂的)紙張表面?zhèn)鞲衅麝P閉。當接觸部分進一步地旋轉時,(用于非裝訂的)紙張表面?zhèn)鞲衅鞔蜷_。當(用于裝訂的)紙張表面?zhèn)鞲衅骱?用于非裝訂的)紙張表面?zhèn)鞲衅鳈z測到堆疊的紙張數量已經達到預定高度時,移位托盤202在托盤升降電動機的驅動下降低預定的高度。因此,移位托盤202的紙張表面位置基本上保持不變。
通過裝訂紙張排出輥11導入到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中的紙張依次地堆疊在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上。在這種情況下,導出輥(tapping roller)12將每張紙按照垂直方向(紙張傳送方向)對齊,而撞紙機柵(jogger fence)53將每張紙按照水平方向(與紙張傳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即紙張寬度方向)對齊。根據控制單元350(參見圖8)的裝訂信號驅動末端-面裝訂訂書機S1,并且在任務的間歇(即在一個紙堆的最后一頁和下一個紙堆的第一頁之間)時執(zhí)行裝訂處理。經過裝訂處理的紙堆由凸出的提供了排出棘爪52a的排出傳送帶52立即傳送到紙張排出輥對6,然后將紙張排出到設置于接收位置的移位托盤202上。
由排出傳送帶初始位置(HP)傳感器311檢測出排出棘爪52a的初始位置。由排出傳送帶52中提供的排出棘爪52a打開和關閉排出傳送帶HP傳感器311。兩個排出棘爪52a排列在排出傳送帶52外表面上相對的位置,并且輪流移動和傳送儲存在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中的紙堆。必要時也可以反向旋轉排出傳送帶52以在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中儲存的紙堆的傳送方向對齊紙張前端,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處于置于移動紙堆的準備狀態(tài)的排出棘爪52a的相對側的排出棘爪52a的后面。因此,排出棘爪52a也作為按紙張傳送方向對齊紙堆的裝置。
在排出電動機(未顯示)驅動的排出傳送帶52的驅動軸上,排出傳送帶52和用于排出傳送帶52的傳動皮帶輪按紙張寬度方向上的對齊中心排列。排出輥56對稱地配置和固定到傳動皮帶輪。排出輥56的圓周速度設置成高于排出傳送帶52的邊緣速率。
導出螺線管(SOL)使導出輥12進行擺動,從而使轉軸12a轉向。導出輥12間歇地作用在送入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的紙張上,以使紙張與后端柵51接觸。導出輥12按逆時針方向旋轉。撞紙機柵53由能夠正向旋轉和反向旋轉的撞紙機電動機(jogger motor)(未顯示)借助于調速帶(timing belt)驅動并在紙張寬度方向上往復移動。
末端-面裝訂訂書機S1由能夠正向旋轉和反向旋轉的訂書機移動電動機(未顯示)借助調速帶驅動并在紙張寬度方向上移動,從而對紙張一端的預定位置進行裝訂。在末端-面裝訂訂書機S1移動范圍內的一個側端,提供訂書機運動HP傳感器,用于檢測末端-面裝訂訂書機S1的初始位置。根據末端-面裝訂訂書機S1從初始位置的移動量控制紙張寬度方向的裝訂位置。末端-面裝訂訂書機S1構造為可以將訂書釘的驅動角度改變成平行于或傾斜于紙張末端。此外,末端-面裝訂訂書機S1構造為可以在初始位置上僅將訂書機S1的裝訂機構部分傾斜地旋轉預定的角度,并且便于替換訂書釘。訂書機S1由傾斜電動機傾斜地旋轉。當訂書釘替換位置傳感器檢測到訂書機S1已經旋轉到預定的傾斜角或者已經達到替換訂書釘的位置時,傾斜電動機停止。當訂書釘的傾斜驅動結束或者訂書釘的替換結束時,訂書機S1旋轉到原始位置并且準備下一次裝訂。
圖1中的紙張存在/不存在傳感器310檢測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上是否存在紙張。
如圖1以及圖2中的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和折疊處理托盤G的放大圖所示,紙堆偏轉機構包括向紙堆施加傳送力的傳送機構600、對紙堆進行轉向的排出輥56和在轉向部分中引導紙堆的轉向導引構件609。如上所述,在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的頂端提供排出輥56。轉向導引構件609配置在排出輥56的外圓周。
圖2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中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和折疊處理托盤的部分的放大圖。作為如圖1和圖2所示的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和折疊處理托盤的詳細結構,驅動軸602的驅動力通過調速帶603傳送到傳送機構600的輥601上。輥601和驅動軸602連接,并由臂604支撐,而且能夠以驅動軸602為旋轉軸進行移動。傳送機構600的輥601的旋繞動作由凸輪605進行。凸輪605圍繞旋轉軸606旋轉,而電動機M1傳送凸輪605的驅動力。
通過傳感器SN1檢測旋轉地移動傳送機構600的凸輪605的初始位置。從初始位置開始的旋轉角度可以通過增加圖2中的傳感器來進行控制,或者可以根據電動機M1的脈沖控制來調整。圖5中,從動輥607配置在傳送機構600中與輥601相對的位置。從動輥607和輥601夾住紙堆P,然后比如由張力彈簧形成的彈性元件608壓住紙堆P,并且對紙堆P施加傳送力。當紙堆P的厚度增加時,需要更大的傳送力,即需要更大的壓力。因此,如圖3或圖4所示,也可以構成能以懸臂方式轉動的傳送機構600。此外,如圖5所示,傳送機構600的輥601可以通過由彈性元件608偏置的凸輪605壓向紙堆,并且可以根據凸輪605的按壓角度調整壓力。
如圖6所示,也可以使排出輥56也作為與圖2中的傳送機構600的輥601相對的從動輥。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輥601和排出輥56的夾住位置設置在紙堆傳送軌跡線D1和排出輥56的偏心圓C1相互接觸的接觸位置上,或者設置在接近該接觸位置的地方。
從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向折疊處理托盤G傳送紙堆的傳送通路包括排出輥56和在排出輥56相對側的轉向導引構件609。轉向導引構件609繞著轉軸610旋轉,而電動機M2傳送轉向導引構件609的驅動力。通過傳感器SN2檢測轉向導引構件609的初始位置。如圖7所示,將紙堆從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傳送到作為堆疊裝置的移位托盤202的傳送通路,由處于圖7所示的轉向導引構件609繞轉軸610順時針方向旋轉的狀態(tài)下的轉向導引構件609和導向板611形成。
在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下游側提供的折疊處理托盤G中進行中心裝訂和中心折疊。通過紙堆偏轉機構,紙堆從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導入到折疊處理托盤G。下文說明中心裝訂托盤和中心折疊處理托盤的結構。
如圖1所示,在包括傳送機構600、轉向導引構件609和排出輥56的紙堆偏轉機構的下游側提供折疊處理托盤G。在紙堆偏轉機構的下游側基本垂直的提供折疊處理托盤G。中心折疊機構、上部紙堆傳送導向板92和下部紙堆傳送導向板91分別配置在折疊處理托盤G的中央、上方和下方。上部紙堆傳送輥71和下部紙堆傳送輥72分別位于上部紙堆傳送導向板92的上方和下方。中心裝訂上部撞紙機柵250a配置在跨過紙堆傳送輥71和72的上部紙堆傳送導向板92的兩側。同樣地,中心裝訂下部撞紙機柵250b位于下部紙堆傳送導向板91的兩側。中心裝訂訂書機S2配置在設置中心裝訂下部撞紙機柵250b的位置。中心裝訂上部撞紙機柵250a和中心裝訂下部撞紙機柵250b由驅動機構(未顯示)驅動,并且按照與紙張傳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紙張寬度方向)進行對齊操作。中心裝訂訂書機S2包括緊鉗部分(clinch section)和驅動器部分的對。在紙張寬度方向上以預定間隔提供兩對中心裝訂訂書機S2。雖然此處以固定狀態(tài)提供兩對中心裝訂訂書機S2,但也可以在紙張寬度方向移動一對緊鉗部分和驅動器部分以在兩個地方裝訂紙張。
活動后端柵73配置為穿過下部紙堆傳送導向板91。通過調速帶及其驅動機構,活動后端柵73可在紙張傳送方向活動(圖1中從上到下的方向)。如圖1所示,驅動機構包括其上放置了調速帶的主動輪和從動輪以及驅動主動輪的步進電動機。同樣地,在上部紙堆傳送導向板92的頂端側提供了后端導出棘爪251及其驅動機構。后端導出棘爪251通過調速帶252和驅動機構(未顯示)可以在離開紙堆偏轉機構的方向上以及后端導出棘爪251推動后端(對應于引入紙堆時的后端)的方向上進行往復運動。在圖1中,初始位置傳感器326檢測后端導出棘爪251的初始位置。
在折疊處理托盤G的大致中心提供中心折疊機構。中心折疊機構包括折頁板74、折頁輥81和用于傳送已折疊的紙堆的傳送通路H。
通過在折頁板74的深孔部分中寬松地裝配兩個軸來支撐折頁板74,這兩個軸分別豎立在前和后側板(未顯示)上。從折頁板74豎立的軸部分寬松地裝配在連杠桿臂的深孔部分中,并且連杠桿臂繞著其轉軸轉動,從而圖1中折頁板74左右往復運動。折頁板傳動凸輪的軸部分寬松地裝配在連杠桿臂的夾持孔部分中。連杠桿臂根據折頁板傳動凸輪的旋轉運動進行轉動。根據連杠桿臂的轉動,在圖1中,折頁板74按照垂直于上部和下部紙堆傳送導向板的方向往復運動。
在第一實施例中,如果裝訂了紙堆則進行中心折疊。然而,本發(fā)明適用于折疊一張紙的情況。因為對于一張紙而言是不需要中心裝訂的,所以當排出一張紙時,將這張紙傳送到折疊處理托盤G側。通過折頁板74和折頁輥81進行折疊處理,以便從紙張排出輥83將紙張排出到下部托盤203。折疊單元通道傳感器323檢測中心折疊的紙張。
在第一實施例中,在下部托盤203中提供檢測中心折疊的紙堆的堆疊高度的檢測杠桿501,可以繞著轉軸501a轉動。通過紙張表面?zhèn)鞲衅?05檢測檢測杠桿501的角度,以執(zhí)行上推和降低下部托盤203的操作并檢測下部托盤203的溢出。
圖8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的控制單元的示意結構的框圖??刂茊卧?50是包括中央處理器(CPU)360的和輸入/輸出(I/O)接口370的微型計算機。來自圖像形成裝置PR主體中的控制面板的開關之類的信號,以及來自傳感器的信號經由I/O接口370輸入到CPU 360,這些傳感器比如是入口傳感器301、上部紙張排出傳感器302、移位紙張排出傳感器303、堆疊前傳感器304、裝訂紙張排出傳感器305、紙張存在/不存在傳感器310、排出傳送帶HP傳感器311、裝訂運動初始位置傳感器(未顯示)、訂書機傾斜初始位置傳感器(未顯示)、撞紙機柵初始位置傳感器(未顯示)、紙堆到達傳感器321、活動后端柵初始位置傳感器322、折疊單元通道傳感器323、下部紙張排出傳感器324、紙張表面?zhèn)鞲衅?30、紙張表面?zhèn)鞲衅?05和傳感器SN1和SN2。
中央處理器360根據輸入的信號控制用于移位托盤202的托盤升降電動機、用于開關打開和關閉的導向板的紙張排出導入板開關電動機、移動移位托盤202的移位電動機、驅動導出輥12的導出輥電動機、諸如導出SOL之類的螺線管、驅動各個傳送輥的傳送電動機、驅動各個紙張排出輥的紙張排出電動機、驅動排出傳送帶52的排出電動機、移動末端-面裝訂訂書機S1的訂書機移動電動機、傾斜地旋轉移動末端-面裝訂訂書機S1的傾斜電動機、移動撞紙機柵53的撞紙機電動機、驅動傳送機構600的電動機M1、轉動和驅動轉向導引構件609的電動機M2、移動活動后端柵73的后端柵移動電動機、移動折頁板74的折頁板驅動電動機166、驅動折頁輥81的折頁輥驅動電動機(未顯示)等等。
將驅動裝訂紙張排出輥的裝訂傳送電動機(未顯示)的脈沖信號輸入到CPU 360中并進行計數。根據該計數控制導出SOL 170和撞紙機電動機158。沖壓單元100根據控制沖壓單元100的離合器(clutch)和電動機的CPU 360的指令執(zhí)行沖壓。通過利用隨機訪問存儲器(RAM)(未顯示)作為工作區(qū)域,執(zhí)行存儲在只讀存儲器(ROM)(未顯示)中的程序的CPU 360對紙張?zhí)幚硌b置PD進行控制。
圖9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的紙堆偏轉單元的主體的示意圖。當從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將紙堆傳送到折疊處理托盤G時,如圖9所示,通過排出棘爪52a上推通過后端柵51以及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中的撞紙機柵53對齊的紙堆的后端。位于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上方的輥601和與輥601相對的從動輥607夾緊紙堆,并對紙堆施加傳送力。在這種情況下,在紙堆前端側的輥601在輥601不碰到紙堆前端的位置處于準備狀態(tài)。如用于說明排出輥56和傳送機構600之間相對位置的圖10所示,距離L1設置成大于從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傳送到折疊處理托盤G的紙堆的最大厚度L2,以防止紙堆前端與輥601發(fā)生碰撞。距離L1是在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中對齊期間在其上堆疊紙堆的表面與輥601之間的距離,或者是當排出棘爪52a上推紙堆時向其引導紙堆的表面與輥601之間的距離。
因為紙堆厚度根據在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中對齊的紙張的數量以及紙張類型而改變,所以為了防止紙堆前端與輥601發(fā)生碰撞所需的最低位置也發(fā)生改變。
因此,如果縮回位置根據關于紙張數量和紙張類型的信息而改變,那么也可以將用于從縮回位置移動到施加傳送力的位置的時間設置為所必需的最低時間。這樣有利于提高生產率。關于紙張數量和紙張類型的信息可以是來自主體的任務信息或者可以從紙張?zhí)幚硌b置PD中的傳感器獲得。然而,當在由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對齊的紙堆中所發(fā)生比所預期的更大的卷曲時,可以設想當排出棘爪52a上推紙堆時,紙張前端和輥601互相接觸。因此,如圖11中傳送機構600主體的放大圖所示,緊挨在輥601前面提供傳送支撐構件617,以減少紙張前端和輥601之間的接觸的角度。無論傳送支撐構件是固定元件還是彈性元件,傳送支撐構件的效果并無不同。
如圖12所示,顯示了在紙張偏轉期間的紙堆偏轉單元的主體,傳送機構600的輥601與紙張表面接觸,從而在紙張前端通過傳送機構600之后向紙堆施加傳送力。在這種情況下,轉向導引構件609和排出輥56形成了用于轉向部分的導向裝置,并且沿著這個導向裝置將紙堆傳送到下游側的折疊處理托盤G。
圖13是在紙堆傳送到移位托盤202側期間紙堆偏轉單元的主體的示意圖。當紙堆從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傳送到移位托盤202時,如圖13所示,轉向導引構件609在圖13中按順時針方向旋轉,轉向導引構件609和導向板611的外周表面形成連接到移位托盤202的傳送通路。排出棘爪52a上推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對齊的紙堆的后端,然后將紙堆傳送到移位托盤202。
當排出輥56是不由電動機驅動的主動輥驅動的從動輥,并且跟隨著紙堆的傳送時,可以偏轉紙堆并將紙堆傳送到折疊處理托盤G側和紙堆移位托盤202側。
圖14和15的流程圖分別顯示傳送到折疊處理托盤G的操作的控制過程和傳送到圖12和圖13所示的移位托盤202的操作的控制過程。圖14是初始處理的處理過程流程圖。在初始處理中,CPU 360執(zhí)行將凸輪605和轉向導引構件609設置在初始位置的處理(步驟S101到S104)。
圖15是從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到折疊處理托盤G或移位托盤202的傳送操作的控制過程的流程圖。如圖15所示,當開始任務時,首先,CPU 360檢查任務是否是中心裝訂處理(步驟S201)。當任務是中心裝訂處理時,CPU360將電動機M1和凸輪605從初始位置旋轉預定的量,同時將輥601移動到準備位置(步驟S202)。隨后,CPU 360將電動機M2和轉向導引構件609從初始位置移動預定的量,從而形成用于偏轉紙堆的轉向傳送通路(步驟S203)。當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中的處理結束時(步驟S204),CPU 360利用排出棘爪52a開始紙堆的排出(上推)(步驟S205)。
當開始排出操作并且紙堆的前端經過輥601的夾縫位置時(步驟S206),CPU 360將電動機M1和凸輪605旋轉預定的量,并且將輥601移動到傳送位置(步驟S207)。此后,當傳送紙堆達到預定傳送距離的操作完成時(步驟S208),CPU 360檢查該傳送操作是否是最后任務的操作。當該傳送操作不是最后任務的操作時,CPU 360返回步驟S202并且重復相同的處理。當任務結束時(步驟S209),CPU 360將電動機M1和凸輪605移動到初始位置(步驟S210),并且將電動機M2和轉向導引構件609移動到初始位置(步驟S211)以結束處理。
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201中任務不是中心裝訂處理時,CPU 360檢查該任務是否是端面裝訂處理(步驟S212)。當也不進行端面裝訂時,CPU 360直接結束處理(紙張直接排出到移位托盤202)。當進行端面裝訂時,CPU 360將經過端面裝訂的紙堆傳送到移位托盤202。CPU 360將電動機M1和凸輪605從初始位置旋轉預定的量,從而將輥601移動到準備位置(步驟S213)。隨后,CPU 360將電動機M2和轉向導引構件609從初始位置旋轉預定的量,從而形成到移位托盤202的傳送通路(步驟S214)。當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中的處理結束時(步驟S215),CPU 360利用排出棘爪52a開始紙堆的排出(上推)(步驟S216)。
當開始排出操作并且傳送了預定距離時(步驟S217),CPU 360檢查傳送操作是否是最后任務的操作。當傳送操作不是最后任務的操作時,CPU 360回到步驟S213并且重復相同的處理。當任務結束時(步驟S218),CPU 360將電動機M1和凸輪605移動到初始位置(步驟S210),并且將電動機M2和轉向導引構件609移動到初始位置(步驟S211)以結束處理。
如上所述,根據第一實施例,提供紙張?zhí)幚硌b置的傳送機構,并且傳送機構包括傳送紙張的傳送輥和與傳送輥相對的從動輥。因此,紙張?zhí)幚頇C構能夠更高精度地對齊紙張。
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不同于第一實施例之處在于與傳送輥相對地提供主動輥。
圖16和17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的主體的示意圖。因為除了圖16和17所示的元件外紙張?zhí)幚硌b置的元件都與第一實施例中的元件相同,因此采用相同的附圖標記和符號來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省略對相同元件的重復說明。
盡管在第一實施例中,驅動力施加到紙堆外側,并且紙堆由傳送機構600傳送或者紙堆由排出輥56進行轉向,但在第二實施例中,驅動力也施加到紙堆內側并且傳送紙堆。因此,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從動輥(圖4)改為主動輥614并且利用彈性元件608使得主動輥614以預定壓力與輥601產生壓接觸,從而也從紙堆內側施加驅動力(傳送力)。
因此,在圖16的實例中,驅動輥601的驅動軸602借助第一調速帶T1、第一和第二齒輪G1和G2,以及第二調速帶T2驅動主動輥614。在這種情況下,第一調速帶T1驅動第一齒輪G1,與第一齒輪G1嚙合的第二齒輪G2驅動向主動輥614傳遞驅動力的第二調速帶T2。驅動軸602的驅動力分別驅動輥601和主動輥614,當紙堆位于輥601和主動輥614之間的夾縫時,傳送紙堆。
在圖17的實例中,從與紙張?zhí)幚硌b置分離的提供的電動機M3獲得主動輥614的驅動力。電動機M3驅動第三調速帶T3,向主動輥614施加驅動力,并且通過輥601和主動輥614傳送紙堆。
除上述特點外,除非明確指出,否則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的結構和功能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相同。
如上所述,根據第二實施例,與傳送輥相對地提供主動輥。因此,提供了防止對紙堆中每張紙施加的摩擦力不同,從而能夠更高精度地對齊紙張的紙張?zhí)幚頇C構。
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不同于第一實施例之處在于對輥601的操作控制。
如圖18所示,當紙張傳送到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中時,取決于紙張的長度或紙張出現的卷曲,所傳送的紙張的前端可能會接觸到輥601。在該情況中,當輥601按照與紙張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時,紙張可能發(fā)生如圖19所示的彎曲。因此,當紙張的前端通過輥601或接近輥601時,輥601停止或者按照傳送方向旋轉,以防止輥601阻礙紙張的傳送。然后,輥601按照與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以便于紙張的后端落入后端柵51中(參見圖20)。
當通過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中的撞紙機柵53(參見圖20)按照與傳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對齊紙張時,必須對紙張施加傳送力以使得紙張落入后端柵51側。因此,如圖20所示,當對齊紙張后,輥601按照與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箭頭R)旋轉。當紙張的前端總是與輥601接觸時,可以設想,按照與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的輥601過度地退回紙張,從而紙張的后端發(fā)生彎曲。因此,在進入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的紙張的前端通過輥601或接近輥601之后,開始按照與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箭頭R)的旋轉。不連續(xù)地執(zhí)行反向旋轉操作,以防止將紙張過度地退回到后端柵51中。
當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中的對齊結束并且向下游傳送紙堆時,如圖21所示,通過排出棘爪52a上推紙堆的后端。當如圖22所示利用傳送機構600的輥601對紙張施加傳送力以開始傳送時,輥601的傳送速度設置成等于或高于排出棘爪52a的傳送速度,以防止輥601和排出棘爪52a對紙堆施加負荷,以及輥601和排出棘爪52a之間互相施加負荷。
當在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中對齊的紙堆傳送到移位托盤202時,當紙堆中紙張的數量增多時,施加到排出棘爪52a的負荷增大。當紙張在傳送方向的長度較大時,紙堆更容易發(fā)生彎曲。因此,如圖23所示,將紙堆排出并利用輥601將紙堆傳送到移位托盤202。這樣可以減少排出棘爪52a上的傳送負荷,并且防止紙堆發(fā)生彎曲。當在執(zhí)行任務期間發(fā)生紙張阻塞或者進入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的紙張數量超過規(guī)定的紙張數量時,檢測到發(fā)生錯誤并停止紙張傳送。在這種情況下,如圖24所示,傳送機構600旋轉以朝遠離紙堆的方向移動,從而允許用戶順利地處理紙張堵塞。進一步地,為了使用戶能夠將傳送機構600從紙堆移開,比如,可以提供與凸輪605同軸的旋鈕612,從而可以旋轉凸輪605并旋轉來移動傳送機構600??蛇x地,可以提供杠桿613以便可以通過直接旋轉來移動傳送機構600。在提供了杠桿613的情況下,如果在圖24中按順時針方向操作杠桿613,那么可以打開傳送機構600與紙堆P接觸的一側。
圖25是堵塞處理期間的控制過程的流程圖。如圖25所示,當開始任務處理時,首先CPU 360停止諸如紙張傳送和紙張對齊操作之類的處理(步驟S301)。CPU 360將電動機M和凸輪605從初始位置旋轉預定的量,從而將輥601移動到準備位置(步驟S302)。CPU 360判斷輥601是否已經移動到準備位置(步驟S303),然后指示用戶執(zhí)行堵塞處理(步驟S304)。通過在圖像形成裝置PR的操作顯示單元上顯示指令,從而執(zhí)行該指令。
圖26A和26B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紙張?zhí)幚硌b置PD中的整體控制過程的流程圖。
如圖26A所示,當任務開始時,首先,CPU 360檢查是否進行中心裝訂處理(步驟S401)。當進行中心裝訂處理時,CPU 360將電動機M1和凸輪605從初始位置旋轉預定的量,從而將輥601移動到準備位置(步驟S402)。CPU360將電動機M2和轉向導引構件609從初始位置旋轉預定的量,從而形成轉向傳送通路(步驟S403)。當紙張進入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步驟S404為是)并且紙張前端到達輥601或接近輥601(步驟S405為是)時,CPU 360停止輥601或按紙張傳送方向旋轉輥601(步驟S406)。在旋轉之后經過預定時間,CPU 360按照與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輥601(步驟S407)。在重復步驟S404和后續(xù)步驟的處理的同時,CPU 360等待對齊操作結束。
當對齊操作結束(步驟S408為是)時,CPU 360通過排出棘爪52a開始排出紙堆的操作(步驟S409)。當紙張前端經過輥601的夾縫位置時(步驟S410),CPU 360開始將電動機M1和凸輪605旋轉預定的量(步驟S411)。當傳送了預定的傳送距離時(步驟S412),CPU 360重復步驟S402和后續(xù)步驟的處理直到任務結束。當任務結束時(步驟S413),CPU 360旋轉電動機M1和凸輪605,從而將輥601移動到準備位置(步驟S414)。此外,CPU 360旋轉電動機M2,將轉向導引構件609移動到初始位置(步驟S415),然后結束處理。
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401中任務不是中心裝訂時,CPU 360轉入圖26B的流程圖,并檢查任務是否是末端裝訂處理(步驟S416)。當該任務不是末端裝訂處理時,CPU 360離開這個流程圖。當任務是末端裝訂處理時,CPU 360將電動機M1和凸輪605從初始位置旋轉預定的量,從而將輥601移動到準備位置(步驟S417)。CPU 360將轉向導引構件609從初始位置旋轉預定的量,從而形成到移位托盤202傳送通路(步驟S418)。當紙張進入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步驟S419為是)并且紙張前端到達輥601或接近輥601(步驟S420為是)時,CPU 360停止輥601或按紙張傳送方向旋轉輥601(步驟S421)。在旋轉之后經過預定時間,CPU 360按照與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輥601(步驟S422)。在重復步驟S419和后續(xù)步驟的處理的同時,CPU 360等待對齊操作結束(步驟S423)。
當對齊操作結束(步驟S423為是)并且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中的處理結束時(步驟S424),CPU 360利用排出棘爪52a開始排出紙堆的操作(步驟S425)。當紙張前端經過輥601夾縫位置時(步驟S426),CPU 360開始將電動機M1和凸輪605旋轉預定的量,從而將輥601移動到紙張傳送位置(步驟S427)。當紙張排出結束時(步驟S428),CPU 360重復步驟S419和后續(xù)步驟的處理直到任務結束。當任務結束時(步驟SS429),CPU 360旋轉電動機M1和凸輪605,從而將輥601移動到準備位置(步驟S430)。此外,CPU 360旋轉電動機M2,將轉向導引構件609移動到初始位置(步驟S431),然后結束處理。
在上述說明中,以輥作為傳送單元的代表。然而,當傳送單元是皮帶時可以獲得相同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據第三實施例,在紙張?zhí)幚硌b置的傳送機構中,在紙張前端通過傳送輥之后,傳送輥反向旋轉并且多張紙落入后端柵中以在紙張傳送方向對齊紙張。因此,紙張?zhí)幚頇C構能夠更高精度地對齊紙張。
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不同于第一實施例之處在于傳送機構600的傳送輥的旋轉軸可以根據堆疊的紙張的數量和紙張的類型進行調節(jié),并且在傳送輥的頂端提供可活動的傳送支撐構件。
如圖27所示,當片狀記錄介質在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中對齊時,傳送機構600位于輥601縮回的位置。結束片狀記錄介質的對齊之后,排出棘爪52a上推紙堆P,然后使用作為轉動軸的傳送機構600的驅動軸602使得輥601接觸紙堆P。在這種情況下,輥601的旋轉軌跡根據驅動軸602的位置而改變。例如,如圖28所示,當驅動軸602高于紙堆P時,接觸紙堆P的輥601的軌跡方向與片狀記錄介質的傳送方向相反。因此,片狀記錄介質最上部的紙張可能在與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動。反之,如圖29所示,當驅動軸602低于紙堆P時,接觸紙堆P的輥601的軌跡方向與片狀記錄介質的傳送方向相同。因此,片狀記錄介質最上部的紙張可能在傳送方向上移動。因此,為了使得開始傳送紙堆P時輥601與片狀記錄介質接觸時發(fā)生的片狀記錄介質的移位最小化,如圖30所示,考慮到紙堆P可傳送的厚度d,需要將驅動軸602定位在厚度d或者接近于厚度d的厚度的范圍內。換句話說,需要使輥601按照基本垂直于紙堆P的上表面的方向與紙堆P接觸。當輥601按照這種方式與紙堆P接觸時,不會在平行于紙堆P上表面的方向產生力的分量。即使產生了力的分量,該力的分量也非常小。因此,紙堆P或紙堆P頂層的片狀記錄介質不會發(fā)生如圖28和29所示的移動。更具體地說,如果力的水平分量小于片狀記錄介質表面之間的摩擦力,那么紙堆P保持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上的對齊狀態(tài)。
如上所述,根據第四實施例,可以根據輥601壓住紙堆P的位置(對齊位置)調整施加到片狀記錄介質的對齊力(傳送方向上的對齊力)。因此,根據片狀記錄介質的狀態(tài)而改變對齊力,這些狀態(tài)比如是片狀記錄介質的數量、片狀記錄介質的類型和圖像模式(諸如黑白、彩色、字符和圖案,以及打印比率之類的圖像類型)。對齊位置是輥601到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的距離。輥601施加到片狀記錄介質的對齊力依據該距離而改變。輥601的對齊位置越靠近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施加到片狀記錄介質的對齊力越大。在下列三種情況下需要調整對齊力。
當圖像表面的摩擦力較小或者需對齊的紙張較重(厚紙)時,需要增加對齊力。比如,當片狀記錄介質中打印圖像的比率(即所謂的打印比率)較高時,摩擦力較小。
當圖像表面的摩擦力較大或者待對齊的紙張較輕(薄紙)時,需要減小對齊力。比如,當打印比率較低時,圖像表面的摩擦力較大。
不管紙張數量多少,都必須施加穩(wěn)定的對齊力。當紙張數量較少時,在輥601接近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的位置對齊片狀記錄介質。當紙張數量增加時,在輥601更遠離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的位置對齊片狀記錄介質。
在這些情況下,根據片狀記錄介質的類型、片狀記錄介質的類型、厚度、打印比率等,改變傳送力的等級和到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的距離的設置。CPU360根據從圖像形成裝置PR輸入的各種信息判斷這種改變。CPU 360設置到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的距離,并且借助電動機M1來旋轉凸輪605以改變該設置。在這種情況下,根據片狀記錄介質的狀態(tài)預先設定多個級別的距離,然后根據關于片狀記錄介質的信息選擇任意一個級別。這樣可以相對容易地進行調整。
在圖31中,當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對齊片狀記錄介質時,傳送機構600位于輥601縮回的位置。然而,當片狀記錄介質對齊時,取決于片狀記錄介質的卷曲狀態(tài),進入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的片狀記錄介質的前端接觸到傳送機構600的輥601。因此,片狀記錄介質可能發(fā)生彎曲,從而降低紙堆P的對齊質量。因此,在這個實施例中,為了防止片狀記錄介質接觸到輥601,提供了如圖32所示的傳送支撐構件615。傳送支撐構件615能夠防止傳送的片狀記錄介質的前端與輥601用于接觸片狀記錄介質的部分相接觸。
如圖33所示,當開始傳送片狀記錄介質或已傳送片狀記錄介質時,如果在接近傳送機構600的輥601的位置提供的傳送支撐構件615(與輥601同軸)是固定的,那么傳送機構600繞著驅動軸602旋轉。因此,當輥601接觸到紙堆P時,傳送支撐構件615擠壓紙堆P,并且產生阻止紙堆P的傳送阻力。因此,允許傳送支撐構件615相對于傳送機構600自由旋轉。因而,如圖34所示,當傳送紙堆P時,轉向導引構件609上推傳送支撐構件615??蛇x地,傳送支撐構件615由彈性材料制成。當產生過大的力(反作用力)時,傳送支撐構件615發(fā)生彈性形變。這樣,即使傳送支撐構件615接觸到紙堆P的表面,也可以防止傳送支撐構件615產生大的傳送阻力。
傳送支撐構件615能夠相對于傳送機構600自由旋轉。在圖32中,通過比如螺旋形扭力盤形彈簧,按逆時針方向彈性地推動傳送支撐構件615。如圖33所示,在初始狀態(tài),傳送支撐構件615的頂端與紙堆P的前端接觸,以防止輥601接觸到紙堆P。然而,當傳送紙堆P時,需要利用由彈性元件608的彈力產生的來自紙堆P側的反作用力按如圖34所示的順時針方向旋轉傳送支撐構件615,從而允許輥601接觸到紙堆P。因此,將施加到傳送支撐構件615的彈性推力設置在傳送支撐構件615在初始狀態(tài)中接觸紙堆P的前端的范圍內,并且該彈性推力允許輥601在傳送紙堆P時與紙堆P接觸。當利用傳送支撐構件615本身的彈性時,以同樣的方式設置彈性推力。
當在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中按傳送方向對齊片狀記錄介質時,如圖36所示,片狀記錄介質由導出輥616按照后端柵51方向退回并對齊。然而,當利用導出輥616的傳送力按照后端柵51方向退回片狀記錄介質的力不夠時,如圖37所示,也可以根據傳送機構600的輥601的旋轉退回片狀記錄介質。
當如圖37所示通過反向旋轉傳送機構600的輥601按照后端柵51方向退回片狀記錄介質時,可以根據傳送機構600的驅動軸602的旋轉量,控制輥601接觸到片狀記錄介質的力。當根據傳送機構600的輥601的旋轉按照后端柵51方向退回片狀記錄介質時,也可以通過不連續(xù)地旋轉傳送機構600的輥601,控制輥601施加到片狀記錄介質的傳送力。此外,可以對傳送到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每一個片狀記錄介質進行這種控制。然而,即使考慮到傳送機構600的驅動軸602的壽命,而對每多個紙張進行這種控制,也可以按照后端柵51方向退回片狀記錄介質并對齊片狀記錄介質。根據這種控制,可以防止片狀記錄介質過度退回并提高對齊質量。
當片狀記錄介質由傳送機構600的輥601退回到后端柵51并對齊時,輥601施加到片狀記錄介質的必要的傳送力根據取決于片狀記錄介質表面上的圖像狀態(tài)的摩擦力而改變。輥601和片狀記錄介質互相接觸的位置根據片狀記錄介質的數量、片狀記錄介質的厚度等而改變。因此,從圖像形成裝置PR獲得圖像狀態(tài),該圖像狀態(tài)比如是彩色模式或單色模式以及片狀記錄介質中圖像的比率。當基于該信息考慮到片狀記錄介質表面的摩擦力較小時,增大輥601接觸片狀記錄介質的力。也可以從圖像形成裝置或紙張?zhí)幚硌b置的片狀記錄介質傳感器等的信號中獲得諸如片狀記錄介質的數量和厚度之類的信息。這樣,可以根據這些信息調整輥601接觸片狀記錄介質的位置。輥601接觸片狀記錄介質的位置可以是處于在裝運產品時預先設定的狀態(tài)的位置,或者可以在裝運之后進行設置或調整。
當將在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中對齊的片狀記錄介質傳送到中心裝訂和折疊處理托盤G時,如圖38所示,紙堆P由排出棘爪52a上推,并送入傳送機構600的輥601和相對于輥601的主動輥614形成的夾縫中。在這種情況下,厚的紙堆P進入輥601和主動輥614之間的狹窄夾縫中。這樣,輥可能會在紙堆P的前端留下印跡,或者破壞紙堆P的對齊狀態(tài)。
這樣,如圖39和40所示,排出棘爪52a上推經過對齊處理的紙堆。片狀記錄介質的前端打開傳送機構600的輥601和相對于輥601的主動輥614之間的夾縫。片狀記錄介質的前端通過打開的夾縫之后,輥601接觸到片狀記錄介質,從而利用輥601和主動輥614傳送片狀記錄介質。
取決于從圖像形成裝置PR傳送的片狀記錄介質的圖像狀態(tài),片狀記錄介質表面上的摩擦力可能過低。在這種情況下,當對齊的片狀記錄介質形成紙堆時,片狀記錄介質之間的摩擦力較小。這樣,當傳送機構600的輥601傳送紙堆P時,如圖41所示,可能不能傳送紙堆P前后表面內側的片狀記錄介質,從而這些片狀記錄介質停止或者可能會按照與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滑落。因此,即使如圖42所示排出棘爪52a將紙堆P的后端上推到由傳送機構600的輥601和相對于輥601的主動輥614形成的夾縫的位置之后,如圖43所示,在支撐片狀記錄介質的后端的同時,以與由輥601和主動輥614進行的傳送的速度相同的速度移動片狀記錄介質。這樣可以穩(wěn)當地傳送紙堆P。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排出棘爪52a的操作速度略高于輥601的傳送速度,排出棘爪52a也可能會凹陷到紙堆P的后端,從而在片狀記錄介質上造成劃痕。因此,排出棘爪52a的操作速度可以設置成低于紙堆P的傳送速度。如果排出棘爪52a開始移動的時間與紙堆P的傳送的開始時間不同,因為排出棘爪52a和紙堆P之間形成了間隙,那么也可以防止在紙堆P上產生劃痕??蛇x地,可以在排出棘爪52a離紙堆P的后端固定距離時引起排出棘爪52a進行操作。在這種情況下,當輥601的傳送力下降并且紙堆P向下移動時,排出棘爪52a的傳送力可以補加到紙堆P上。
在排出棘爪P支撐紙堆P的后端的同時,通過輥601或傳送機構600以及主動輥614傳送紙堆P。在這種情況下,排出棘爪52a需要支撐紙堆P的后端直到穩(wěn)當地傳送了紙堆P為止。因此,當傳送機構600、輥601等等阻礙了排出棘爪52a的操作軌跡時,排出棘爪52a的操作必須在輥601完全傳送了紙堆P之前停止。結果造成不能穩(wěn)當地傳送紙堆。因此,在這個實施例中,如圖44所示,無論傳送機構600具有何種位置和姿態(tài),傳送機構600都不阻礙排出棘爪52a的操作軌跡。
在圖44中,傳送機構600包括在排出傳送帶52兩邊分開并提供在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的兩個面上的一對輥601;分別經由輥旋轉軸601b提供的滑輪601a,位于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外側,與輥601同軸;經由聯(lián)結軸602c可旋轉地整體連接的驅動軸滑輪602a;支撐滑輪601a和驅動軸滑輪602a的臂604;以及覆蓋在滑輪601a和驅動軸滑輪602a之間的調速帶603a。此外,傳送機構600包括電動機(未顯示)驅動的驅動軸滑輪602b,用于驅動驅動軸滑輪602a;以及調速帶603b,用于將驅動軸滑輪602b的驅動力傳遞到驅動軸滑輪602a。聯(lián)結軸602c離開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一段距離,以防止阻礙排出棘爪52a。采用這種結構,在輥601之間的部分和垂直位于末端-面-裝訂處理托盤F上方的部分中確保了足夠防止阻礙排出棘爪52a的空間,排出棘爪52a在輥601之間的部分移動。從而,排出棘爪52a的操作不受阻礙。
當傳送機構600結構如圖44所示時,驅動軸滑輪602b作為傳送機構600的轉動軸。如果將驅動軸滑輪602b設置成位于圖30所示紙堆P的厚度d的范圍內,或者接近于厚度d的厚度的范圍內,那么如上述說明,片狀記錄介質不會發(fā)生移位。即使片狀記錄介質發(fā)生移位,移位也極小。
如圖45所示,當厚的紙堆P通過轉向導引構件609和排出輥56之間的轉向部分時,在紙堆P內側和外側片狀記錄介質之間發(fā)生傳送差異。因此,片狀記錄介質的前端進入位于傳送機構600和排出輥56下游側的紙堆傳送輥對71。此后,當通過傳送機構600的輥601、主動輥614和紙堆傳送輥對71繼續(xù)傳送紙堆P時,留有傳送差異的紙堆P通過紙堆傳送輥對71繼續(xù)傳送,而通過輥601和主動輥614傳送的片狀記錄介質P的后端不發(fā)生傳送差異。因此,如圖46所示,紙堆P的外側開始在轉向部分中彎曲。因此,當保持這個狀態(tài)傳送紙堆P時,可能會在紙堆中發(fā)生起皺等情況。
為了防止這種現象,在傳送固定數量的片狀記錄介質的情況下,在紙堆傳送輥對71開始傳送紙堆P之后,釋放由傳送機構600進行的傳送。這樣,因為在轉向部分中偏轉紙堆P(沿著轉向導引構件609)時所發(fā)生的傳送差異自然地出現在紙堆P的后端,所以可以消除彎曲和起皺。
紙堆P通過轉向部分時發(fā)生的傳送差異根據紙堆P的厚度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紙堆P越厚傳送差異越大。當片狀記錄介質中彩色圖像或圖像占據的區(qū)域較大時,片狀記錄介質表面上的摩擦力下降。這樣,片狀記錄介質之間的摩擦力也下降,并且在具有較大傳送阻力的轉向傳送通路中片狀記錄介質之間的移位量增大。因此,當從關于圖像狀態(tài)的信息預測到移位量變大時,將傳送機構600的輥601從紙堆P分離并停止施加傳送力的定時設置成比默認定時更早些。當從諸如片狀記錄介質的數量和厚度之類的信息判斷出紙堆P的厚度較大時,按照上述同樣的方式,將輥601從紙堆P分離并停止施加傳送力的定時設置成比默認定時更早些。
根據這種控制,因為片狀記錄介質不受傳送差異的影響,所以可以消除彎曲和起皺。
當片狀記錄介質的前端進入紙堆傳送輥71時發(fā)生的移位(由轉向導引構件609內側和外側之間的傳送差異引起的移位和由輥601、主動輥614與紙堆之間發(fā)生的滑動引起的移位),取決于片狀記錄介質的狀態(tài)(紙張數量、記錄介質的類型、圖像模式、打印比率等)而增大或減小。因此,可以想象,在減少輥601的傳送量時,即,在將輥601與紙堆分離的定時設置為更早些時,調整輥601的傳送量(使輥601與片狀記錄介質接觸之后,使輥601與紙堆分離的定時)。在兩種情況下,前端移位較大。當紙堆厚度較大時,轉向部分內側和外側之間的傳送差異增大。當圖像表面上的摩擦力較小時(當圖像在片狀記錄介質中占據較大面積時),因為輥601和片狀記錄介質之間容易發(fā)生滑動,所以紙堆前端的移位量增大。很明顯,比如當紙張數量較多、厚紙間雜在片狀記錄介質中以及片狀記錄介質中圖像區(qū)域較大時,紙堆厚度也會增加,并且通常容易發(fā)生較大卷曲。
圖47是在傳送機構600以及轉向部分中的初始處理期間由控制單元350執(zhí)行的控制過程的流程圖。對于這個控制過程,控制單元350的CPU 360利用RAM(未顯示)作為工作區(qū)來執(zhí)行存儲在RAM(未顯示)中的程序。
在圖47的流程圖中,首先,CPU 360檢查傳送機構600的凸輪605是否位于初始位置(步驟S501)。當凸輪605沒有位于初始位置時,CPU 360驅動電動機M1將凸輪605移動到初始位置(步驟S502)。當凸輪605位于初始位置時,CPU 360檢查轉向導引構件609是否位于初始位置(步驟S503)。當轉向導引構件609沒有位于初始位置時,CPU 360驅動電動機M2將轉向導引構件609定位到初始位置(步驟S504)。CPU 360以這種方式定位凸輪605和轉向導引構件609并結束初始處理。
圖48A到48C是這個實施例中紙張?zhí)幚硌b置PD的整體控制過程的流程圖。雖然將流程圖分成三個圖,但是在這些圖中顯示了一個處理過程。
在圖48A中,當任務開始時,首先CPU 360檢查是否執(zhí)行中心裝訂處理(步驟S601)。當執(zhí)行中心裝訂處理時(步驟S601為是),CPU 360將電動機M1和凸輪605從初始位置旋轉預定的量,從而將輥601移動到準備位置(步驟S602),然后將電動機M2和轉向導引構件609從初始位置旋轉預定的量,從而形成轉向傳送通路(步驟S603)。在片狀記錄介質排出到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的同時,CPU 360按照與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連續(xù)地旋轉輥601(步驟S604)或者按照與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不連續(xù)地旋轉輥601(步驟S605),以驅動電動機M1和凸輪605,并使輥601與傳送的每頁片狀記錄介質相接觸,從而對齊片狀記錄介質(步驟S606和S608)。可選地,在步驟S604的處理之后,步驟S607中,CPU 360驅動電動機M1和凸輪605,以使輥601與每預定數量的傳送的片狀記錄介質相接觸,并對齊片狀記錄介質。
在步驟S606、S607和S608的處理之后,CPU 360驅動電動機M1和凸輪605,使輥601移動到準備位置(步驟S609)。當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中的處理結束時(步驟S610為是),CPU 360利用排出棘爪52a開始紙堆的排出(步驟S611)。另一方面,當處理沒有結束時(步驟S610為否),CPU 360回到步驟S604或步驟S605,并重復對應于下一個片狀記錄介質的傳送的操作。
在步驟S611開始利用排出棘爪52a的紙堆排出后,CPU 360檢查片狀記錄介質的前端是否已經通過輥601的夾縫位置(步驟S612)。當片狀記錄介質的前端經過了夾縫位置時,CPU 360停止通過排出棘爪52a進行的傳送(步驟S613),然后將電動機M1和凸輪605旋轉預定的量,從而將輥601向傳送方向移動(步驟S614)。隨后,CPU 360旋轉輥601以開始紙堆的傳送(步驟S615)并開始排出棘爪52a在傳送方向的操作(步驟S616)??蛇x地,在步驟S614之后,CPU 360在開始輥601的旋轉的同時開始排出棘爪52a的操作(步驟S617)??蛇x地,CPU 360在從輥601的旋轉開始經過預定時間后開始排出棘爪52a的操作(步驟S618)。在步驟S617,CPU 360以等于或高于輥601的傳送速度的操作速度開始排出棘爪52a的操作。
當執(zhí)行了步驟S616、S617和S618中的任一步驟的處理并且已將片狀記錄介質傳送了預定距離時(步驟S619),CPU 360驅動電動機M1和凸輪605使輥601移動到準備位置,并使得輥601離開紙堆P(步驟S620)。CPU 360執(zhí)行這一系列操作直到任務結束。當任務結束時(步驟S621),CPU 360旋轉電動機M1和凸輪605,并使輥601移動到初始位置(步驟S622),將電動機M2和轉向導引構件609移動到初始位置(步驟S623),然后結束處理。
另一方面,當步驟S601中任務不是中心裝訂處理時(步驟S601為否),CPU 360檢查任務是否是末端裝訂處理(步驟S624)。當任務是末端裝訂處理時(步驟S624為是),CPU 360將電動機M1和凸輪605從初始位置旋轉預定的量,使輥601移動到準備位置(步驟S625)。隨后,CPU 360將電動機M2和轉向導引構件609從初始位置旋轉預定的量,從而形成到移位托盤202的傳送通路(步驟S626)。如上所述,這個傳送通路是在轉向導引構件609的外表面和導向板611之間形成的通路。
當在步驟S626形成到移位托盤202的導引通路時,CPU 360對排出到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上的每個片狀記錄介質按反方向旋轉輥601,開始對齊操作(步驟S627)。CPU 360驅動電動機M1和凸輪605,使輥601接觸到傳送的每個片狀記錄介質(步驟S629)??蛇x地,CPU 360驅動電動機M1和凸輪605,使輥601接觸每預定數量的傳送的片狀記錄介質,并對齊片狀記錄介質(步驟S630)。在步驟S626的處理之后,在片狀記錄介質排出到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的同時,CPU 360使輥601按照與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不連續(xù)地繼續(xù)旋轉(步驟S628)。CPU 360驅動電動機M1和凸輪605,使輥601接觸每個傳送的片狀記錄介質,并對齊片狀記錄介質(步驟S631)。
在步驟S629、S630和S631中任一步驟的處理之后,CPU 360驅動電動機M1和凸輪605,使輥601移動到準備位置(步驟S632)。當末端裝訂處理托盤F中的處理結束時(步驟S633),CPU 360利用排出棘爪52a開始紙堆P的排出(步驟S634)。在紙堆P傳送了預定距離的時間點(步驟S635),當任務已完成時(步驟S636為是),CPU 360旋轉電動機M1和凸輪605,使輥601移動到初始位置(步驟S622)。CPU 360進一步地將電動機M2和轉向導引構件609移動到初始位置(步驟S623),然后結束處理。當任務沒有完成時(步驟S636為否),CPU 360回到步驟S625,并重復步驟S625和后續(xù)步驟的處理,直到任務結束。
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624中任務不是末端裝訂處理時,CPU 360直接結束流程圖的處理。
如上所述,根據第四實施例,在紙張?zhí)幚硌b置的傳送機構中,可以調整傳送輥的旋轉軸并且在傳送輥頂端提供可活動的傳送支撐構件。因此,紙張?zhí)幚頇C構能夠更高精度地對齊紙張。
如上文所述,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由在轉向傳送通路和在上游側對紙堆施加傳送力的傳送單元對紙堆進行傳送。因此,可以在保持紙堆對齊狀態(tài)的情況下傳送紙堆。
傳送單元對轉向傳送通路上傳送的紙堆的外側施加傳送力。因此,當在將裝訂處理單元連接到中心裝訂處理單元的彎曲的傳送通路上傳送紙堆時,解決了不容易將傳送力傳遞到紙堆外側的紙張上的問題,以及外側紙張比內側紙張更容易出現傳送差異的問題。可以在保持紙堆對齊狀態(tài)的情況下傳送紙堆。
傳送單元可以移動到至少兩個位置,即,傳送單元對紙堆施加傳送力的位置以及傳送單元不向紙堆施加傳送力的位置。這樣,傳送單元不阻礙紙堆的對齊。當檢測到諸如紙張阻塞之類的錯誤時,因為可以將傳送單元釋放到傳送單元不向紙堆施加傳送力的位置,所以用戶可以容易地進行堵塞處理。
向傳送單元施加驅動力的驅動軸與傳送單元移動中的旋轉軸同軸。因此,紙張?zhí)幚硌b置的結構得以簡化,因而既不會導致可裝配性變差,也不會增加產品的成本。更進一步地,不需要按照與傳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紙張以朝著末端柵撞擊紙張后端并對齊紙張。
傳送單元可以縮回的位置設置在即使當末端裝訂處理單元中可處理的紙堆的紙張厚度和紙張數量達到最大時,傳送單元也不會阻礙紙堆的傳送的位置。因此,紙堆前端和傳送單元之間不相互接觸,并且紙堆前端不會受到劃痕、折痕等損傷。
傳送單元可以縮回的位置根據諸如末端裝訂處理單元中處理的紙堆的紙張的數量和類型之類的信息,設置在傳送單元不會阻礙到紙堆的傳送的位置。因此,不管對齊的紙張的數量多少,可以設置相同的操作時間并且生產率不會下降。更進一步地,可以防止發(fā)生諸如紙張彎曲之類的傳送問題。
形成轉向傳送通路的傳送支撐構件是活動的,并且即使當紙堆從末端裝訂處理單元傳送到堆疊裝置時,也由傳送支撐構件引導紙堆。因此,紙張?zhí)幚硌b置的結構得以簡化,因而既不會導致產品可裝配性變差,也不會增加產品成本。進一步地,雖然紙張之間的摩擦力狀態(tài)取決于紙張數量、紙張質量、打印狀態(tài)等而不同,但傳送機構可以根據紙張數量、紙張質量,打印狀態(tài)等自動地調整用于傳送紙堆的傳送力。因而可以改進傳送質量。
當傳送單元對紙堆施加傳送力時,紙堆越厚,施加的傳送力越大。因此,當紙張數量越多時可以增大傳送紙堆的傳送力。當紙堆從裝訂處理單元傳送到連接到中心裝訂處理單元的彎曲傳送通路,以及當紙堆從末端裝訂處理單元傳遞到堆疊裝置上時,可以確保足夠大的傳送力。
當紙堆從裝訂處理單元傳遞到連接到中心裝訂處理單元的彎曲傳送通路時,如果紙堆的傳送速度低于用于上推紙張后端的排出棘爪的傳送速度,那么紙堆可能變彎或紙張后端可能受到劃痕、折痕等損傷。然而,因為傳送機構的傳送速度設置成高于排出棘爪的傳送速度,所以可以防止發(fā)生這些損傷。
緊接在向紙堆施加傳送力的傳送單元的輥之前的傳送支撐構件的形狀使得這個輥和紙堆前端之間的接觸角較為平緩。這樣,即使在紙張前端發(fā)生較大卷曲時,因為可以減少卷曲部分與施加傳送力的傳送單元的輥之間的接觸角,所以紙張前端不會受到劃痕、折痕等損傷。
當紙堆從裝訂處理單元傳送到堆疊裝置時,如果僅僅由上推紙張后端的排出棘爪來排出紙堆,那么紙堆可能變彎而無法排出。然而,因為同時使用這種傳送機構,所以可以防止發(fā)生彎曲和堵塞。當檢測到諸如堵塞之類的錯誤時,用戶可以輕易地移走紙張。
當具有較小表面磨擦力的紙張或者由圖像減少了表面磨擦力的紙張形成紙堆時,如果僅僅對紙張外側施加傳送力,那么傳送力可能不會傳遞到內側,從而僅能傳送外側的紙張。然而,通過同時從內側施加傳送力,可以一起傳送紙張,而不會在紙張之間產生滑動。
雖然已經利用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出完整而清楚的描述,但是所附的權利要求并不因此受到實施例的限制,應當將所附的權利要求理解為包含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做的明確落入本發(fā)明基本教導范圍內的全部修改和替換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紙張?zhí)幚硌b置,包括對記錄介質進行第一處理的第一處理單元;對記錄介質進行第二處理的第二處理單元;輥,具有沿著外圓周將記錄介質從第一處理單元傳送到第二處理單元的傳送通路;導引構件,將記錄介質引導到傳送通路以將記錄介質傳送到第二處理單元;以及傳送單元,在夾持記錄介質堆的同時,在導引構件的上游按照記錄介質傳送方向對記錄介質堆施加傳送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其中傳送單元將驅動力施加到記錄介質堆外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進一步包括驅動單元,所述驅動單元將傳送單元移動到驅動位置和縮回位置中的至少一個位置,在驅動位置處向記錄介質堆施加驅動力,在縮回位置不向記錄介質堆施加驅動力。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其中向傳送單元施加驅動力的驅動軸與驅動單元的驅動軸同軸。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其中將縮回位置配置為無論待處理的記錄介質堆的厚薄,都不會影響第一處理單元中的記錄介質堆的傳送。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其中將縮回位置配置為無論待處理的記錄介質堆的厚薄,都不會影響第一處理。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進一步包括支撐單元,可轉動地支撐導引構件;以及切換單元,相對于支撐單元轉動導引構件,切換將記錄介質傳送到第二處理單元的傳送通路以及將記錄介質從導引構件外側傳送到排出記錄介質的排出側的傳送通路。
8.一種紙張?zhí)幚硌b置,包括對記錄介質或記錄介質堆施加預定處理的處理單元;以及傳送單元,位于處理單元中并傳送記錄介質或記錄介質堆,其中當記錄介質或記錄介質堆的前端第一次經過傳送單元時,傳送單元停止或者按照傳送方向施加傳送力。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進一步包括分離單元,當在記錄介質或記錄介質堆的傳送中發(fā)生錯誤時,自動或手工地將傳送單元與記錄介質或記錄介質堆分離。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其中傳送單元包括旋轉元件,并且通過旋轉元件的旋轉力施加傳送力。
11.一種紙張?zhí)幚硌b置,包括夾持單元,臨時夾持記錄介質或記錄介質堆;對記錄介質或記錄介質堆施加預定的處理的處理單元;以及傳送單元,位于夾持單元中并傳送記錄介質或記錄介質堆,其中傳送單元包括轉動軸,所述轉動軸限定對記錄介質進行對齊的位置和對記錄介質堆進行傳送的位置,以及配置轉動軸,使得當傳送單元在記錄介質堆的傳送期間接觸記錄介質堆時,每個記錄介質的位移最小。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其中傳送單元包括輥,對記錄介質或記錄介質堆施加傳送力;驅動單元,驅動輥相對于轉動軸轉動;以及支撐構件,壓住記錄介質堆的前端。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其中在記錄介質堆的傳送期間,在記錄介質堆的前端通過輥的夾縫之后,輥和記錄介質堆相互接觸。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進一步包括防止單元,防止支撐構件接觸到記錄介質堆。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進一步包括排出單元,在傳送單元傳送記錄介質堆的同時,從夾持單元排出記錄介質堆。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其中排出單元在傳送單元開始傳送記錄介質堆時或者傳送單元開始傳送記錄介質堆之后開始排出操作,以等于或小于傳送單元的傳送速度的速度排出記錄介質堆,并且在記錄介質堆的傳送期間,在離開記錄介質堆后端預定距離的位置進行操作。
17.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其中將傳送單元配置為不阻礙在記錄介質堆的對齊和傳送期間進行操作的其他元件。
18.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其中在傳送預定數量的記錄介質之后,當記錄介質堆到達傳送單元下游的其他傳送單元時,所述傳送單元釋放施加到記錄介質堆的傳送力。
19.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
20.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紙張?zhí)幚硌b置。
全文摘要
一種紙張?zhí)幚硌b置包括第一處理單元,第二處理單元,輥,導引構件,和傳送單元。第一處理單元對記錄介質進行第一處理。第二處理單元對記錄介質進行第二處理。輥具有沿著外圓周將記錄介質從第一處理單元傳送到第二處理單元的傳送通路。導引構件將記錄介質引導到傳送通路以將記錄介質傳送到第二處理單元。傳送單元在導引構件的上游按照記錄介質傳送方向對記錄介質堆施加傳送力。
文檔編號B65H37/00GK101054137SQ200710096320
公開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4月10日
發(fā)明者永迫秀也, 田村政博, 鈴木伸宜, 小林一啟, 佐藤祥一, 國枝晶, 前田啟司, 野村知市, 服部仁, 日高信, 市橋一郎 申請人:株式會社理光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