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淤泥抓斗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動車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淤泥處理的專用車輛。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大城市排水管系淤泥清理主要的方法是人工掏挖或使用真空吸泥車。人工掏挖就是使用手工工具,人站在沙井口上,直接從沙井內掏挖淤泥上來。人工掏挖勞動強度大,工作狀況差,安全度不高,又臟又累,如果下井作業(yè),有時會發(fā)生中毒或缺氧等嚴重事故。從沙井口運送淤泥到收集站有一定距離,嚴重影響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使用真空吸泥車工作時要把水道中和沙井中的泥和水全部吸到車上,又要過濾和將水加壓循環(huán)工作,使用成本高,吸泥車體積龐大,作業(yè)時嚴重影響交通,加上國內城市排水管系不夠先進,使用者文明程度不高,沙井中有的較大石塊和雜物沒辦法吸上來。真空吸泥車價格昂貴。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機動靈活、功率消耗小、機械化程度高的淤泥抓斗車。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包括有汽車二類底盤、抓斗起吊裝置、液壓系統(tǒng)、電氣系統(tǒng)、工作照明裝置、淤泥車廂、加壓水沖洗系統(tǒng)、副車架總成、液壓油箱總成、操作機構、工具箱、水箱和油泵傳動裝置,副車架總成用螺栓聯(lián)接在汽車二類底盤大梁上;副車架總成前部裝有水箱、工具箱,中前部安裝抓斗起吊裝置,淤泥車廂與副車架總成后支座鉸接;操作機構和加壓水沖洗系統(tǒng)裝在副車架總成內腔;液壓油箱總成掛接在副車架總成外側;工作照明裝置裝在抓斗起吊裝置前端。
所述的抓斗起吊裝置的主要結構為,立柱固定在回轉機構上,三節(jié)臂滑套在二節(jié)臂內,再一起滑套在一節(jié)臂內,三節(jié)臂與一節(jié)臂內腔用吊伸縮油缸相連;立柱內腔裝有液壓絞盤,通過鋼絲繩與方形液壓抓斗相聯(lián);鋼絲繩用一組滑輪加以支撐;一節(jié)臂上面裝有拉線盒,通過電線與工作照明燈相連;立柱頂上裝有油管滑輪組,通過液壓膠管與方形液壓抓斗相連。三節(jié)臂前下端裝有防沖頂裝置;一節(jié)臂與立柱之間裝有變幅油缸;立柱底部裝有吊臂防撞安全裝置。
回轉機構內安裝有雙齒條油缸定位裝置,加上副車架總成兩側安裝的線控裝置共同構成雙齒條油缸線控定位裝置。
淤泥車廂的主要結構為水噴淋裝置安裝在廂體前上緣;卸泥完成后,水噴淋裝置工作,在車廂前上端整個寬度噴出一排加壓水柱,整體清潔車廂;自動鎖門機構的扣板扣住后門的下座;后門壓住密封膠條,其上端與廂體鉸接;側翻式上蓋裝置固定在車廂兩側邊緣上;側翻式上蓋裝置下端與車廂之間裝有小油缸,車廂下方與副車架之間安裝有自卸油缸。
所述的側翻式上蓋裝置的主要結構為固定機架安裝在廂體的前上端,主擺臂和小油缸套裝在固定機架的鉸接軸上;上蓋用螺釘固定大翻轉架上,大翻轉架上有三根軸,一根與主擺臂鉸接,另兩根與兩個下翻臂與門轉軸用螺栓聯(lián)成一體,并與上支座鉸接;兩個上支座焊接在廂體兩側邊緣上。
所述的方形液壓抓斗的抓塊是方形兩塊對開式。
淤泥抓斗車工作原理淤泥抓斗車為全液壓驅動,汽車底盤發(fā)動機通過安裝在變速箱上的取力器將動力傳遞給液壓油泵,液壓油泵產(chǎn)生的高壓液壓油通過控制閥分別輸送給各油缸或液壓馬達,通過操縱各控制手柄或開關,從而實現(xiàn)各工作機構的運動。吊臂伸縮油缸工作時吊臂能伸縮,吊臂變幅油缸工作時吊臂能高低擺動,回轉機構內的雙齒條油缸工作時,吊臂和立柱能整個作大回轉,液壓絞盤的油馬達工作時鋼絲繩能收放,方形液壓抓斗的油缸作時,抓斗就能抓放淤泥。這樣,通過操縱各控制手柄就能實現(xiàn)在車廂后方或兩側,在吊臂全伸出的半徑內和鋼絲繩工作長度內任何位置的淤泥都能抓取,然后提到淤泥車廂上放下,回轉機構內的雙齒條油缸準確定位裝置加上裝在副車架兩側的雙接口線控裝置使方形液壓抓斗工作運動時能準確定位,能保證準確地抓取淤泥并防止碰到沙井壁或井口邊。立柱的作用是在保證作業(yè)角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作業(yè)裝置重心,提高了作業(yè)過程的平穩(wěn)性。防沖頂裝置保護抓斗不會碰到吊臂。吊臂防撞安全裝置防止吊臂撞到淤泥車廂。
水箱為水噴淋裝置和加壓水沖洗系統(tǒng)提供水源。加壓水沖洗系統(tǒng)配有電動加壓水泵,作用是清洗工作場所、淤泥抓斗和車箱,還可方便操作者洗手。
液壓系統(tǒng)油缸位置均裝有防止意外爆管裝置和自鎖裝置起安全保護作用。多路閥選用電磁換向閥,可實現(xiàn)線控和遙控。為了動作保持平穩(wěn)有的油缸采用液壓緩沖裝置。
工作照明裝置淤泥抓斗車常有夜間工作的工況,為此在吊臂頭部加裝工作燈。由于工作臂是一個伸縮式的工作機構,故頭部工作燈的電線必須具有伸縮功能,采用線徑粗、容量大的拉線盒解決此問題。操縱機構淤泥抓斗車的操縱采用車尾任意一側的線控操作和右側工具箱下層內的手按鈕操作兩套機構。線控操作為主操縱,操作者只要手拿操縱盒可以在車輛尾部較大范圍內的任意安全工位實施操作,雙齒條油缸定位裝置加上線控裝置操縱機構使得操作者能在井口近距離操縱,工作準確度很好。大大提高了自由度,方便了工作,提高了工作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可實現(xiàn)一、機動靈活,外形尺寸小,作業(yè)時對交通影響??;二、淤泥抓斗車工作時抓取的淤泥含水少,消耗功率小,使用成本低;三、沙井中有的石塊和雜物都能抓上來,使用效果好;四、淤泥抓斗車價位合理,用戶容易接受,能在大城市全面推廣使用。淤泥抓斗車機動靈活、作業(yè)性能相當好。淤泥抓斗車使清理水道中沙井工作實現(xiàn)了機械化、大大減輕了市政設施養(yǎng)護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作狀況、提高了工人作業(yè)安全度,且迅速快捷,它是目前城市排水管系的淤泥清理最佳裝備。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抓斗起吊裝置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雙齒條油缸線控定位裝置的結構剖視圖;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雙齒條油缸線控定位裝置的結構俯視圖;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淤泥車廂結構示意圖;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淤泥車廂右上蓋為打開狀態(tài)、左上蓋為合上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方形抓斗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一較佳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見附圖1所示,本較佳實施例包括有汽車二類底盤1、抓斗起吊裝置2、液壓系統(tǒng)3、電氣系統(tǒng)4、工作照明裝置5、淤泥車廂6、加壓水沖洗系統(tǒng)7、副車架總成8、液壓油箱總成9、操作機構10、工具箱11、水箱12和油泵傳動裝置13,副車架總成8用螺栓聯(lián)接在汽車二類底盤1大梁上;副車架總成8前部裝有水箱12、工具箱11,中前部安裝抓斗起吊裝置2,淤泥車廂6與副車架總成8后支座鉸接;操作機構10和加壓水沖洗系統(tǒng)7裝在副車架總成8內腔;液壓油箱總成掛接在副車架總成8外側;工作照明裝置5裝在抓斗起吊裝置2前端。
見附圖2所示,所述的抓斗起吊裝置2的主要結構為,立柱22固定在回轉機構21上,三節(jié)臂28滑套在二節(jié)臂27內,再一起滑套在一節(jié)臂26內,三節(jié)臂28與一節(jié)臂26內腔用吊伸縮油缸25相連;立柱22內腔裝有液壓絞盤23,通過鋼絲繩214與方形液壓抓斗212相聯(lián);鋼絲繩214用一組滑輪213加以支撐;一節(jié)臂26上面裝有拉線盒,通過電線與工作照明燈相連;立柱22頂上裝有油管滑輪組24,通過液壓膠管210與方形液壓抓斗212相連。三節(jié)臂28前下端裝有防沖頂裝置211;一節(jié)臂26與立柱22之間裝有變幅油缸215;立柱22底部裝有吊臂防撞安全裝置216。
見附圖3~附圖4所示,回轉機構21內安裝有雙齒條油缸定位裝置,加上副車架總成8兩側裝的線控裝置共同構成雙齒條油缸線控定位裝置。抓斗起吊裝置立柱的回轉運動由立柱齒輪軸211驅動的,當回轉油缸214動作時,活塞213推動齒條212作往復運動,齒條212就帶動立柱齒輪軸211作回轉運動。線控裝置的線控閥215在車廂后端兩側設有接口,并手按鈕操縱盒來操縱,手按鈕操縱盒有2米的拖線,操縱者可以手拿操縱盒在工作地點近距離操縱?;剞D緩沖調速閥216保證了立柱齒輪軸211的運動精度和緩慢加速度。當高壓油管218沒有油流動時,制動器217馬上動作,消除了吊臂抓斗的運動慣性。這些,使得抓斗工作時定位準確性很高。
見附圖5~附圖6所示,淤泥車廂6的主要結構為水噴淋裝置61安裝在廂體62前上緣;自動鎖門機構64的扣板扣住后門66的下座;后門66壓住密封膠條65,其上端與廂體62鉸接;側翻式上蓋裝置67固定在車廂兩側邊緣上;側翻式上蓋裝置67下端與車廂之間裝有小油缸68,車廂下方與副車架之間安裝有自卸油缸63。
淤泥車廂6是專門用于收集、運送、卸下淤泥的車廂,當自卸油缸收回狀態(tài)時,淤泥車廂6放平,自動鎖門機構64關閉,扣住后門66的下座,壓住特種密封膠條65實現(xiàn)廂體與后門66的密封,防止泥水流出。側翻式上蓋裝置67的上蓋蓋住淤泥車廂6的上面,防止淤泥在運輸過程灑落路面或散發(fā)氣味影響市容環(huán)境。當小油缸工作時,側翻式上蓋裝置67把上蓋打開,豎立在車廂兩側,不會阻礙抓斗抓取淤泥工作。當自卸油缸工作時,淤泥車廂6就提起,自動鎖門機構64自動打開,接著后門66打開,就可以進行卸泥工作。卸泥完成后,水噴淋裝置61工作,在車廂前上端整個寬度噴出一排加壓水柱,整體清潔車廂。
見附圖6所示,所述的側翻式上蓋裝置67的主要結構為固定機架671安裝在廂體62的前上端,主擺臂675和小油缸68套裝在固定機架671的鉸接軸上;上蓋673用螺釘固定大翻轉架674上,大翻轉架674上有三根軸,一根與主擺臂675鉸接,另兩根與兩個下翻臂676與門轉軸678用螺栓聯(lián)成一體,并與上支座677鉸接;兩個上支座677焊接在廂體62兩側邊緣上。當小油缸68動作時,主擺臂675提起大翻轉架674和上蓋的內側向車廂外側大幅度翻轉;與此同時,由主擺臂675、大翻轉架674、下翻臂676、和固定機架671組成的四桿機構把轉動動力傳給門轉軸678,然后驅動兩個下翻臂676,將大翻轉架674和上蓋整體的外側向下翻。直到上豎立貼在車廂兩側,方便抓斗把淤泥裝到車廂內,不會阻礙抓斗抓取淤泥工作。上蓋蓋住時,可防止淤泥在運輸過程灑落路面或散發(fā)氣味影響市容環(huán)境。
見附圖7所示,所述的方形液壓抓斗212的抓塊2121是方形兩塊對開式。當抓斗油缸2122伸出時,抓塊2121張開;當收回時,抓塊2121抓取淤泥。斜罩2123在抓斗出井口時起導向作用。導桿座2124是在小井口作業(yè)時,起輔助導向作用。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構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淤泥抓斗車,包括有汽車二類底盤(1)、抓斗起吊裝置(2)、液壓系統(tǒng)(3)、電氣系統(tǒng)(4)、工作照明裝置(5)、淤泥車廂(6)、加壓水沖洗系統(tǒng)(7)、副車架總成(8)、液壓油箱總成(9)、操作機構(10)、工具箱(11)、水箱(12)和油泵傳動裝置(13),其特征在于副車架總成(8)用螺栓聯(lián)接在汽車二類底盤(1)大梁上;副車架總成(8)前部裝有水箱(12)、工具箱(11),中前部安裝抓斗起吊裝置(2),淤泥車廂(6)與副車架總成(8)后支座鉸接;操作機構(10)和加壓水沖洗系統(tǒng)(7)裝在副車架總成(8)內腔;液壓油箱總成掛接在副車架總成(8)外側;工作照明裝置(5)裝在抓斗起吊裝置(2)前端。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抓斗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抓斗起吊裝置(2)的主要結構為,立柱(22)固定在回轉機構(21)上,三節(jié)臂(28)滑套在二節(jié)臂(27)內,再一起滑套在一節(jié)臂(26)內,三節(jié)臂(28)與一節(jié)臂(26)內腔用吊伸縮油缸(25)相連;立柱(22)內腔裝有液壓絞盤(23),通過鋼絲繩(214)與方形液壓抓斗(212)相聯(lián);鋼絲繩(214)用一組滑輪(213)加以支撐;一節(jié)臂(26)上面裝有拉線盒,通過電線與工作照明燈相連;立柱(22)頂上裝有油管滑輪組(24),通過液壓膠管(210)與方形液壓抓斗(212)相連;三節(jié)臂(28)前下端裝有防沖頂裝置(211);一節(jié)臂(26)與立柱(22)之間裝有變幅油缸(215);立柱(22)底部裝有吊臂防撞安全裝置(216)。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淤泥抓斗車,其特征在于回轉機構(21)內安裝有雙齒條油缸定位裝置,加上副車架總成(8)兩側裝的線控裝置共同構成雙齒條油缸線控定位裝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抓斗車,其特征在于淤泥車廂(6)的主要結構為水噴淋裝置(61)安裝在廂體(62)前上緣;自動鎖門機構(64)的扣板扣住后門(66)的下座;后門(66)壓住密封膠條(65),其上端與廂體(62)鉸接;側翻式上蓋裝置(67)固定在車廂兩側邊緣上;側翻式上蓋裝置(67)下端與車廂之間裝有小油缸(68),車廂下方與副車架之間安裝有自卸油缸(63)。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淤泥抓斗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翻式上蓋裝置(67)的主要結構為固定機架(671)安裝在廂體(62)的前上端,主擺臂(675)和小油缸(68)套裝在固定機架(671)的鉸接軸上;上蓋(673)用螺釘固定大翻轉架(674)上,大翻轉架(674)上有三根軸,一根與主擺臂(675)鉸接,另兩根與兩個下翻臂(676)與門轉軸(678)用螺栓聯(lián)成一體,并與上支座(677)鉸接;兩個上支座(677)焊接在廂體(62)兩側邊緣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淤泥抓斗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液壓抓斗(212)的抓塊(2121)是方形兩塊對開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特指一種淤泥處理的專用車輛,其副車架總成用螺栓聯(lián)接在汽車二類底盤大梁上;副車架總成前部裝有水箱、工具箱,中前部安裝抓斗起吊裝置,淤泥車廂與副車架總成后支座鉸接;操作機構和加壓水沖洗系統(tǒng)裝在副車架總成內腔;液壓油箱總成掛接在副車架總成外側;工作照明裝置裝在抓斗起吊裝置前端。本淤泥抓斗車使清理水道中沙井工作實現(xiàn)了機械化、大大減輕了市政設施養(yǎng)護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作狀況、提高了工人作業(yè)安全度,且迅速快捷,它是目前城市排水管系的淤泥清理最佳裝備。
文檔編號B65F3/02GK2804182SQ20052006070
公開日2006年8月9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7月5日
發(fā)明者何品良, 李建光, 關衛(wèi)國, 吳萬春 申請人:廣東粵海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