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組合貨艙機動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涉及多功能組合貨艙機動駁,用于內(nèi)河干支流散料及件雜貨運輸自航式機動駁船,屬船舶。
普通砂石等散料貨物自卸專用機動駁船,由于在底艙設置有自卸皮帶機,裝卸效率高。但其存在一個根本性缺點,只能單邊運輸。其利載率只有50%,單位能耗相對較高。特別是砂石散料運輸易受生產(chǎn)季節(jié)和場地影響,經(jīng)常停運,營運率一般只有60%左右,造成生產(chǎn)成本上升,嚴重影響經(jīng)濟效益的提高。
針對上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既可裝載砂石散料自卸、又可裝載件雜百貨的多功能組合貨艙機動駁。
本實用新型主要將貨艙設計成可拆組合式結構,貨艙底(即裝載甲板)沿船縱向中線分成兩大塊,每大塊又分成若干小塊,散料漏斗設置在貨艙底板以下。當裝載砂石等散料時,貨艙底板的每一小塊底板沿船縱向中線斜置,板塊的一邊支靠在甲板橫梁的止口位置上,板塊的另一邊支靠在甲板上的支撐柱上,組成一個橫截面夾角為60°的V型長條形大漏斗槽。在該槽的底部又有若干個方錐形漏斗,漏斗出口對著艙底的出料皮帶機。散料通過漏斗口流至出料皮帶機,再經(jīng)船首的輸送皮帶機、將散料輸送至堆場。當需裝載件雜百貨時,將兩側(cè)貨艙底板的板塊平置在橫上梁,遮住漏斗,組成凹式平底半艙駁。為減少人工勞動,拼裝貨艙借助于甲板上移動式手動起重葫蘆吊進行吊裝,貨艙拼裝只需兩人1小時即可完成。以此來實現(xiàn)上述目的。
以下結合附圖和最佳實施例,詳述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及結構特征。
附 圖 說 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側(cè)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部橫剖視圖圖4為貨艙底板接縫水密結構圖參見
圖1~圖4,本實用新型主要由輸送皮帶機〔1〕、貨艙支撐柱〔2〕、貨艙側(cè)板〔3〕、手動葫蘆吊〔4〕、船殼〔5〕、船樓〔6〕、螺槳〔7〕、舵〔8〕、入孔〔9〕、主甲板〔10〕、散料漏斗〔11〕、接縫〔12〕、貨艙底板〔13〕、出料皮帶機〔14〕、止口條〔15〕、橫梁〔16〕構成。船殼〔5〕為貨物和船舶本身構造件的承載體,它為一個空殼結構。船樓〔6〕為駁船操縱室和船員生活居室,螺旋槳〔7〕與舵〔8〕和常規(guī)船舶的功能一樣,它們位于船的尾部。輸送皮帶機〔1〕它固接在船首的中央,一端為鉸接,另一端為自由端,可根據(jù)卸料場地的具體情況調(diào)整其擺角θ的大小,以調(diào)節(jié)卸料高度。當駁船裝載件雜百貨時,輸送皮帶機〔1〕收起折疊放置在船首甲板上,出料皮帶機〔14〕則固定在艙底,并不因裝載貨物種類的不同而改變其位置或形狀。貨艙支撐柱〔2〕有若干個,由槽鋼制作,它垂直焊于甲板上,為加固其強度,另焊有肋板,主要是支持和維系貨艙側(cè)板〔3〕及貨艙底板〔13〕。貨艙側(cè)板〔3〕為平板,可由鋼板或木板制作,本實用新型為鋼板,它的兩邊與支撐柱〔2〕焊接,底邊與主甲板〔10〕焊接。貨艙底板〔13〕為若干塊平板,它的下邊支承在止口條〔15〕上,其上邊折邊并焊有吊耳〔13A〕,當裝載散料時,其上邊擱置在支撐柱〔2〕上,如駁船裝載件雜貨時,底板〔13〕平置在橫梁〔16〕上,底板〔13〕從兩邊遮住漏斗〔11〕,組裝成凹型平底半艙駁。為防止貨艙底板〔13〕的移動,在橫梁〔16〕上焊有角鋼〔12C〕,底板〔13〕的一邊頂住角鋼〔12C〕,這樣可防止其移動。散料漏斗〔11〕為方錐形,由四塊梯形平板組成,漏斗〔11〕的出料口對準出料皮帶機〔14〕,方錐的大口邊分別和橫梁〔16〕及止口條〔15〕焊接,而止口條〔15〕亦焊在橫梁〔16〕相應的V型槽中,從而形成一個整體,提高了漏斗〔11〕的整體強度。
為減少拼裝貨艙的勞動強度,在甲板上設置有起重葫蘆吊〔4〕(參見圖3),它由直桿〔4A〕、支架〔4B〕、手動葫蘆〔4C〕、支座〔4D〕組成。葫蘆吊〔4〕為移動式,當要拼裝貨艙時,用手動葫蘆〔4C〕的吊鉤鉤住吊耳〔13A〕,即可吊起底板〔13〕按人的要求拼裝,支座〔4D〕在貨艙的周圍設置若干個,拼完一塊,手動葫蘆吊〔4〕移動一次并插裝在支座〔4D〕中,拼裝非常方便。
圖4為貨艙底板接縫水密結構圖,它由壓條〔12A〕,密封膠墊〔12B〕、定位條〔12C〕、墊板〔12D〕、螺栓〔12E〕、橫梁〔16〕、底板〔13〕組成。壓條〔12A〕、定位條〔12C〕為角鋼,通過螺栓〔12E〕,將壓條〔12A〕、和膠墊〔12B〕,固緊在橫梁〔16〕上,防止雨水和河水滲入艙底。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在裝載散料時,砂石等物料裝載于長條V型槽大漏斗中,當駁船航至目的地后,啟動出料皮帶機〔14〕和輸送皮帶機〔1〕,將散料源源不斷地卸至堆場。當需要裝載件雜百貨時,首先將輸送皮帶機〔1〕收起,折疊放置于船首,利用葫蘆吊〔4〕,將貨艙底板〔13〕平置,遮住漏斗〔11〕,組成凹式平底半艙駁。并將貨艙底板接縫〔12〕水密,這一水密過程只需船員從入孔〔9〕進入艙底,將螺栓〔12E〕緊固即可,全部拼裝工作只需船員兩人1小時就可完成。如果需要裝載散料,按反向工藝流程進行,同樣也只需兩人1小時可以完成。
本實用新型經(jīng)試驗,裝載140t散料,卸至離船15米處,卸完一船,不到1小時,比人工卸料快幾十倍。如果裝載件雜貨,其卸貨工藝與常規(guī)船一樣,卸貨時間取決于港口裝卸能力。本實用新型既有散料自卸駁船功能又有普通甲板駁功能,利載率可達100%,全年營運率由以往的60%提高到90%,一次性投資增加甚微,但利載率可提高50%,經(jīng)濟效益大為提高。
權利要求1.一種涉及多功能組合貨艙機動駁,用于內(nèi)河干支流散料及件雜百貨運輸自航式機動駁船,它通過長條形大漏斗槽、輸送與出料皮帶機實現(xiàn)散料自卸,將貨艙重組實現(xiàn)件雜貨裝載,其特征是,將貨艙裝載甲板設計成可組合式結構,貨艙底部(即裝載甲板)沿船縱向中線分成兩大塊,每大塊又分成若干小塊,主要由輸送皮帶機[1]、貨艙支撐柱[2]、貨艙側(cè)板[3]、手動葫蘆吊[4]、船殼[5]、船樓[6]、螺槳[7]、舵[8]、人孔[9]、主甲板[10]、散料漏斗[11]、接縫[12]、貨艙底板[13]、出料皮帶機[14]、止口條[15]、橫梁[16]構成,船殼[5]為空殼結構,為貨物和駁船本身構件的承載物,船樓[6]、螺槳[7]、舵[8]位于船的尾部,輸送皮帶機[1]它固接在船首的中央,一端為鉸接,另一端為自由端,擺角Q的大小可以調(diào)節(jié)。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組合貨艙機動駁,其特征是,在裝載散料時,貨艙橫截面為夾角60°的V型長條大漏斗槽,在該槽的底部又有若干個方錐漏斗〔11〕,出料皮帶機〔14〕位于漏斗口下,通過艙底部的出料皮帶〔14〕和船首的輸送皮帶機〔1〕實現(xiàn)散料自卸,當裝載件雜百貨時,貨艙底板〔13〕平置在橫梁〔16〕上,底板〔13〕遮住漏斗〔11〕,并將接縫〔12〕水密,重組拼裝成凹式平底半艙駁。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組合貨艙機動駁,其特征是,方錐形漏斗〔11〕由四塊梯形鋼板構成,方錐形漏斗出料口,對準出料緊帶機〔14〕,梯形鋼板的大口邊分別與橫梁〔16〕和止口條〔15〕焊接,漏斗〔11〕位于貨艙底板〔13〕的下方。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組合貨艙機動駁,其特征是,貨艙底板〔13〕為多塊小平板構成,平板的一邊折邊并焊有吊耳〔13A〕。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組合貨艙機動駁,其特征是,止口條〔15〕為角鋼,它焊接在橫梁〔16〕相應的V型槽中,支承貨艙底板〔13〕。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機動駁,其特征是,在貨艙周圍設置多個葫蘆吊〔4〕的支座孔〔40〕,用以支承葫蘆吊〔4〕。
專利摘要一種涉及多功能組合貨艙機動駁,用于內(nèi)河干支流散料及件雜貨運輸自航式機動駁船。其主要特征是貨艙設計可拆組合式,既可用于散料運輸又可用于裝載件雜百貨。它通過貨艙底板(13)變換位置改變貨艙結構,當貨艙底板(13)斜置時,構成V型散料裝載槽,而當貨艙底板(13)平置時,則構成凹形平底半艙駁,用于裝載件雜百貨。散料自卸通過艙底出料皮帶機(14)和船首的輸送皮帶機(1)完成。本實用新型的利載率由50%提高到100%,而營運率由原來的60%提高到90%。
文檔編號B63B25/00GK2106792SQ9121258
公開日1992年6月10日 申請日期1991年4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1991年4月27日
發(fā)明者馮新平, 馮德湘, 王中柱, 韓鐵強, 何仲琪, 田贊祥, 曾德壽 申請人:湖南省湘潭市水運總公司